污水处理行业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上传人:水****8 文档编号:28301033 上传时间:2021-08-25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1.35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污水处理行业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污水处理行业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污水处理行业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资源描述:

《污水处理行业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污水处理行业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6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最新 精品 Word 欢迎下载 可修改苏州市污水处理行业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样版本“样版”作为“江苏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试行)企业事业单位版”的实际应用案例,为苏州市污水处理行业企业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简称“预案”)编制提供思路。污水处理行业企业在修编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过程中,应按照环境保护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和“导则”的要求,结合本企业生产工艺、危化品储存使用、三废产生和环境风险的防范措施等实际情况,参考本“样版”格式和内容进行编写。甲污水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单位名称: 编制单位: 审 核 人:签 发 人: 年 月 日目 录1 总则11.1 编制目

2、的11.2 编制依据11.3 适用范围21.4 应急预案体系21.5 工作原则22 企业基本情况32.1 企业简介32.2 环境风险源基本情况4工艺流程4企业污染物产生、处理与处置情况52.3 环境保护目标63 环境风险源与环境风险评价73.1 环境风险源基本情况73.2 重大环境风险源识别83.3 环境污染隐患的危害及对周边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84 组织机构及职责84.1 组织体系84.2 指挥机构组成及职责9指挥机构组成9指挥机构的主要职责10指挥机构分工及主要职责105 预防与预警135.1 预防措施13环境风险源监控13防范措施135.2 预警14预警的条件14预警的分级14预警的方法1

3、55.3 报警、通讯联络方式156 信息报告与通报167 应急响应与措施167.1 分级响应机制167.2 应急措施17突发环境事件现场应急措施17大气污染事件保护目标的应急措施21水污染事件保护目标的应急措施23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与医院救治257.3 应急监测25应急监测方案的确定26主要污染物现场以及实验室应急监测方法26仪器与药剂27监测布点与频次27采样点位布设27应急监测频次的确定29应急监测人员安全防护措施30应急监测分工307.4 应急终止32 应急终止的条件32 应急终止的程序327.5 应急终止后的行动328后期处置338.1善后处置338.2 保险339 应急培训和演练

4、339.1 培训339.2 演练35 演练的组织与级别35演练准备359.2.3演练频次与范围3510 奖惩3611 保障措施3611.1 经费保障3611.2 应急物资装备保障3611.3 应急队伍保障3711.4 通信与信息保障3712 预案的评审、备案、发布和更新3712.1预案评审3712.2预案备案3812.3预案发布与发放3812.4应急预案的修订3813 预案的实施和生效时间3914 附件40附件F1 企业地理位置图41附件F2 企业周边环境示意图42附件F3 厂区平面布置图43附件F4 内部应急救援人员联系方式44附件F5 撤退和交通管制示意图46附件F6 消防设施清单47附件

5、F7 消防及防雷设施分布示意图48附件F8 设备及用途49附件F9 主要危险物质的理化性质51附件F10甲公司污水厂应急管理体系组织图551 总则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是我公司为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突发环境事件或由安全生产次生、衍生的各类环境事件而制定的应急预案,为我公司有效、快速地应对环境污染,保障区域环境安全提供科学的应急机制和措施。1.1 编制目的为提高我公司防范和处置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能力,建立紧急情况下的快速、科学、有效地组织事故抢险、救援的应急机制,控制事件危害的蔓延,减小伴随的环境影响,保障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1.2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根据本企业

6、的实际需要增减相关标准和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江苏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江苏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苏州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危险物质名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告2021第1号)剧毒化学品名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等8部门公告2021第12号)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通则(GB5085.7)危险废物鉴别规范(HJ/T 298)重大风险源辨识(GB 18218)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 169)建设项目环境影响

7、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以上凡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公司生产区域、厂区所在地周边环境敏感区域和上述区域内人员的突发环境事件的预防预警、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1.4 应急预案体系根据本公司的实际行政框架建立突发环境事件预案体系。公司应急

8、预案体系由公司突发环境事件综合预案、车间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和各工段、关键岗位的应急处置措施组成。公司应急预案包括总则、公司基本情况、环境风险源与环境风险评价、应急救援机构及职责、预防与预警、信息报告与通报、应急响应与措施、后期处置、应急培训与演练、奖惩、保障措施、预案的评审备案发布和更新、应急预案实施、附录组成。1.5 工作原则以人为本,减少危害。把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财产作为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环境危害。 居安思危,预防为主。高度重视环境安全,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增强忧患意识,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做好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各项预备工作。 快

9、速反应,协同应对。加强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建立联动协调制度,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处置机制。科学预防,高效处置。鼓励环境应急相关科研工作,加大投入,重视专家在环境应急工作中的作用,积极做好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思想准备、物资准备、技术准备等日常准备工作,强化预防、预警工作,提高突发环境事件的处置能力。2 企业基本情况参考本企业环评、安评等文件编写,主要阐明企业的基本概况、环境风险源基本情况、周边环境保护敏感目标等情况。2.1 企业简介甲公司污水厂位于江苏省扬子江国际化学工业园内,具体位置见附件F1 企业地理位置图。厂址地面标高在2.5m左右,长江堤岸标高7.5m左

10、右。扬子江国际化学工业园区的性质为化工生产基地、江苏省化工企业聚集区,世界知名的、国内一流的化工工业园,主要发展精细化工、工程塑料、医药生物工程等。甲公司污水厂是投资1.3亿元建造的日处理规模达8万t/d的污水处理厂,服务于化工园区的化工企业及张家港保税区的企业,主要处理化工类废水,生活污水比例约为17.5。本地区水系属长江流域太湖水系。沿江有多条内河与长江相通。这些河道均为排灌河流,由于受人工闸控制,流速均很小,且流向不定。当从长江引水时水流自西北向东南;当开闸放水时水流则相反。临近的长江河段位于潮流界内,潮位每日两涨两落,落潮历时大于涨潮历时,总历时约12小时25分。五十年一遇高潮位为6.

11、60m,防汛水位(百年一遇)为6.70m。本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无霜期长。常年平均气温15.2,极端最高气温38.1,极端最低气温-11.3。年均降水量1034.3mm,主要集中在49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71.7,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080小时,平均相对湿度为80。冬季盛行东北风和西北风,春夏季盛行东南风,常年平均风速为3.5m/s。本地区属强雷暴区,年均雷暴日数为30.8日,一般出现在3月10日9月22日之间。2.2 环境风险源基本情况根据本公司的实际情况编写,可参考企业环评、安评等文件,本公司现有的危险化学品、大宗化学品必须编写。工艺流程甲公司污水厂日处理规

12、模8万t/d,采用好氧流化床延时曝气工艺。要求工业废水预处理达到接管要求后进入污水处理厂,具体需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确定接管水质要求,即COD500mg/L、BOD5300mg/L、SS400mg/L、pH69、甲醛5.0mg/L、石油类20mg/L(总磷例外接管设计要求为2.0 mg/L),但苯系物、六价铬、氰化物等特异因子必须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一级标准及表1标准后方可进入污水处理厂,重金属离子也应达到此标准后方可进入污水处理厂,接管废水中总含盐量应低于1。污水经管网收集系统收集后提升送入污水处理厂,经一级提升泵房提升进入格

13、栅沉砂池,先经细格栅去除漂浮物,再经沉砂池除砂,然后进入均质调节池进行水质的均匀混合、水量调节、投加营养物质、污水通过自流送入缺氧选择池,再自流进入曝气池+好氧流化床。其中主导工艺好氧流化床与延时曝气池合建。好氧流化床中投加有生物载体,并且采用中孔曝气,使活性污泥和生物载体处于膨胀化状态,保持了进水与颗粒污泥的充分接触,同时生物载体对起泡具有切割作用,可以提高氧的转移率,从而最大限度地去除有机物。同时生物的种类比较繁多,兼有附着型微生物和悬浮型微生物,使得系统更加稳定。另外在流化床前加缺氧选择池,兼有配水、泥水混合以及反硝化的作用。好氧流化床池出水自流进入二沉池,经固液分离后上清液达标后排入长

14、江;沉淀下来的活性污泥,大部分回流至缺氧池,少量剩余污泥送到污泥贮池贮存,用泵送入浓缩脱水一体化带机脱水后泥饼外运填埋。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至长江张家港段。根据江苏省水利厅、江苏省环保厅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长江张家港段地表水环境应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21)类标准。因此该公司尾水排放标准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一级标准(适用范围为其它排污单位),即CODCr80mg/L(根据区域总量控制要求确定)、BOD520mg/L、SS70mg/L、NH3N15mg/L、TP0.5mg/L、苯0.1mg/L、甲苯0.1mg/L、甲醛1.0mg/L、石

15、油类5.0mg/L。2.2.2企业污染物产生、处理与处置情况根据本公司的实际产污情况编写,可参考企业环评、排污申报、危险废物转移合同等文件。大气污染物:因缺氧池和曝气池等构筑物均为敞开式,并处于流动和搅动中,会产生恶臭物质,其主要成分为:硫化氢、甲硫醇、甲硫醚、氨、三甲基胺等,最常见的是硫化氢和氨。各类恶臭物质的臭气性质和嗅阈值详见表2.1。表2.1 主要恶臭物质性质恶臭物质H2S甲硫醇甲硫醚氨三甲基胺臭气性质蛋臭气味腐烂性洋葱气味不愉快气味特殊的刺激性气味腐烂性鱼臭气味嗅阈值(ppm)0.0050.00010.00010.0370.0001根据类比调查同等规模污水处理厂,曝气池单位时间H2S

16、、NH3的排放量分别约为5.5mg/s、60mg/s。废水污染物:本公司雨水收集后经雨水泵站排入长江。公司目前实际处理污水5万t/d左右,达标排放情况下整体项目污染物排放源强见表2.2。表2.2 达标排放情况下污染物排放源强污染物CODCrBOD5SS氨氮总磷苯甲苯甲醛石油类排放浓度(mg/L)802070150.50.10.11.055万吨/天排放量(kg/d)400010003500750255550250去处率()849483758075由于氨氮接管标准无要求,所以此处不考虑其去处率;苯、甲苯接管标准为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一级标准,此处亦不考虑其去处率。噪声污

17、染源:电厂主要噪声源为提泵、污泥泵(其它泵均为潜污泵)、曝气设备、污泥脱水机等设备的运行噪声和电器设备噪声,主要设备噪声见表2.3。 表2.3 主要噪声源设备噪声水平 单位:dB(A)序号设备噪声级拟采取措施1中提泵70消音器2立式排污泵80消音器3鼓风机90厂房隔声、消音器4污泥浓缩脱水机85厂房隔声固体废物: 固体废物主要为格栅废渣、沉砂池、污泥浓缩池等排放的污泥及生活垃圾,污泥经过浓缩、脱水后外运张家港凤凰山填埋场填埋,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代处理。本项目日产脱水污泥12t/d左右,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20kg/d。2.3 环境保护目标根据本公司的实际产污情况编写,可参考企业环评、排污申报、危

18、险废物转移合同等文件。甲公司污水厂位于江苏省扬子江国际化学工业园内,周边为园区内的企业,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入长江。保护目标分布图见附件F2 企业周边环境图。表2.4 水环境保护目标分布序号环境保护目标距排污口距离(m)规模(m3/d)环境质量1东海粮油取水口上游300030002热电厂取水口上游4000200003统清公司取水口上游500010004省粮油码头取水口上游60002000表2.5 大气、声环境保护目标分布大气环境周围环境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声环境厂界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3类标准3 环境风险源与环境风险评价参考环评及安评等文件

19、对企业危化品的生产、储运等环节中的环境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列出所有的环境风险。3.1 环境风险源基本情况依据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准则主要对公司以下几方面进行了风险基本情况调查:a.对公司使用的各类化学材料名称及日用量、贮存量和加工量进行统计分析;b.对危险废物的产生量及其处理情况以及委托处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c.对环境风险类物质的运输、装卸情况进行了分析;d.对废水处理设施以及来水冲击负荷等情况的分析。经分析我公司主要环境风险主要有三大项:一是各种有毒有害物质泄漏造成人员中毒和水、大气等环境污染;按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 169-2021)附录A.1中表1“物质危险性标准”和重大

20、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结合各种物质的理化性质及毒理毒性,对项目所涉及化学品进行物质危险性判定,主要物质危险性判定结果见表3.1。表3.1 主要物质危险性判定结果序号物质名称位置用量(t/a)物态毒性易燃可燃性爆炸性1NaOH中和液碱池1000液强/2HCl(A)加药间20液强/3H3PO4(A)加药间100液强/4碳酸钙预留地7000固体弱/二是由于来水超标或治污设施运转不正常等情况造成出水超标影响长江水质的情况;三是在生产等作业过程中发生火灾等安全事故,引发物料泄漏或消防灭火水等流出造成水、大气环境污染。同行业可参考并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适当调整。综合考虑上表和附件、物料的理

21、化毒理性质,结合仓库储量、车间使用量,确定本厂风险物质为以上物质。项目最大、最具典型和易发的潜在的大事故风险为以上物质在生产、储存过程中发生泄露,从而导致中毒和泄漏。3.2 重大环境风险源识别根据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对胜科水务有限公司进行重大危险源识别。由于企业涉及的化学品不是重大危险源,因此公司内无重大危险源。但是公司需对危险化学品的各项管理工作按化学品安全说明书严格执行,防止危险化学品的泄漏。3.3 环境污染隐患的危害及对周边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本企业所用的原料及产品部分为易腐蚀物质,主要是发生突发化学品泄露事故,同时与火灾相互引发,致使有毒化学品大量外泄,或多点诱发,从点

22、源发展到面源,逸散到大气中,造成厂区及周边村庄、集镇等大气以及附近河水的污染。影响到居民的生活、生态的破坏。主要总结了以下几方面的情况:表3.2 主要环境污染风险情况序号地点环境风险环境风险物质影响类型1废水处理单元废水事故排放COD、TN、TP、pH等水体2化学品库化学品的泄漏详见化学品清单土地、水体3固体收集场固体废物(含危险废弃物)生化污泥、报废设备、生活垃圾等土地4 组织机构及职责4.1 组织体系公司设立公司级和车间级两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机构。公司成立“应急指挥小组”为一级指挥机构;各生产、辅助车间成立二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同时设立技术保障、应急救援、应急监测、通讯联络、后勤保障、

23、医疗救护和善后处置等工作小组。工作小组可根据本公司突发环境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工作需要和企业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减。4.2 指挥机构组成及职责 指挥机构组成公司成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 “指挥领导小组”,由总经理、副总经理担任指挥部总指挥和副总指挥,设备部、运行部及辅助部门的部门领导组成,下设应急管理办公室。应急管理办公室设在中控室,办公室主任由许国刚兼任,副主任由姚海勇担任,成员丁向阳、施为农 担任,负责应急管理的日常工作;24小时接警联系电话:0512-110。现场应急指挥部一般设在集中控制室,电话0512- 58727916 若总经理不在厂部由副总经理代理,总经理和副总经理不在公司时,由副总

24、工程师和总经理助理为临时总指挥和副总指挥,全权负责应急救援工作。通讯联络组工程抢救组治安保卫组后勤保障组医疗救护组善后处理组应急救援组应急监测组技术保障组组应急指挥小组(组长:郑巧庚总经理)应急指挥办公室 主任:许国刚 副主任:姚海勇现场处置领导小组组长:郑巧庚 副组长:陈剑钢组员:姚海勇、许国刚、丁向阳、施为农图4.1 应急指挥组织结构图 指挥机构的主要职责(1)贯彻执行国家、当地政府、上级有关部门关于环境安全的方针、政策及规定;(2)组织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3)组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队伍;(4)负责应急防范设施(备)(如堵漏器材、环境应急池、排放口应急阀门、储罐区围堰、应急监测仪

25、器、防护器材、救援器材和应急交通工具等)的建设;以及应急救援物资,特别是处理泄漏物、消解和吸收污染物的活性炭等物资储备;(5)检查、督促做好突发环境事件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督促、协助有关部门及时消除有毒有害物质的跑、冒、滴、漏;(6)负责组织预案的审批与更新;(7)负责组织外部评审;(8)批准本预案的启动与终止;(9)确定现场指挥人员;(10)协调事件现场有关工作;(11)负责应急队伍的调动和资源配置;(12)突发环境事件信息的上报及可能受影响区域的通报工作;(13)负责应急状态下请求外部救援力量的决策;(14)接受上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的指令和调动,协助事件的处理;配合有关部门

26、对环境进行修复、事件调查、经验教训总结; (15)负责保护事件现场及相关数据;(16)有计划地组织实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的培训,根据应急预案进行演练,向周边企业、村落提供本单位有关危险物质特性、救援知识等宣传材料。 指挥机构分工及主要职责应急指挥机构和工作小组的分工和职责必须按照本公司的实际情况明确人员和责任。总指挥:郑巧庚职责:负责组织指挥全厂的应急救援工作;配置应急救援的人力资源、资金和应急物资;向政府各相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及处置情况;配合、协助政府部门做好事故的应急救援。副总指挥:陈剑钢职责: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协助总指挥做好事故报警、情况通报及事故处置工作;负责灭火

27、、警戒、治安保卫、疏散、道路管制工作;协助总指挥负责工程抢险、抢修的现场指挥;负责现场医疗救护指挥及中毒、受伤人员分类抢救和护送转院工作。工程抢险组组长: 丁向阳 副组长:张亚飞 成员:有关电气、设备技术、管理人员、维修人员组成。职责:负责现场抢险救援、负责事故处置时生产系统开、停车调度工作。应急救援抢险组组长:许国刚职责:担负本公司各类事故的救援及处置,负责现场灭火和泄漏防污染抢险及洗消。组建有专职消防队及义务消防队,负责公司事故应急救援任务;在保卫、安全科的直接领导下实行军事化管理,全天候执勒。应急监测组:组长:姚海勇成员:由运行部、实验室有关人员组成,高斐、金欢。职责:负责环境污染物的监

28、测、分析工作,如不能分析指标,请求质检科协助;负责污染物的处理方案的设计,尽可能减少突发事件对环境的危害;负责事故现场及有害物质扩散区域内的洗消、监测工作及事故原因的分析,处置工作的技术问题的解决。后勤保障组组长:公司办公室主任:陈鹰成员:由综合管理、计划财务有关人员组成李春芳、陈敏芝职责:负责应急值守,及时向总指挥报告现场事故信息,及时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接受和传达政府有关部门关于事故救援工作的批示和意见,协调各专业组有关事宜;按总指挥指示,负责与新闻媒体联系和事故信息发布工作;接受现场反馈的信息,协调确定医疗、健康和安全及保安的需求;为建立应急指挥部提供保障条件;向周边单位社区划通

29、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保障紧急事伯响应时的通讯联络,定期核准对外联络电话;负责伤员生活必需品和抢险物资的供应运输。医疗救护组组长:李春芳成员:由综合管理、计划财务部等行政有关人员组成徐小芳、李育青职责:负责现场医疗急救,联系/通知医疗机构救援,陪送伤者,联络伤者家属。治安保卫组组长:保卫科科长许国刚成员:由安全管理保安人员、生产、行政部门有关人员组成顾祝平、翟东华职责:负责现场治安、交通秩序维护,设置警戒,组织指导疏散、撤离与增援指引向导通讯联络组组长:安全科科长许国刚成员:由公司办公室文秘、安全、财务等人员组成陈敏芝、顾祝平、陈燕职责:负责各组之间的联络和对外通报、报告与

30、联络电话的定期公告和更新。善后处理组:组长:副总经陈剑钢成员:综合管理、计划财务、人事等相关行政人员组成李春芳、陈鹰职责:负责伤亡人员的抚恤、安置及医疗救治,亲属的接待、安抚,遇难者遗体、遗物的处理。技术保障组:丁向阳5 预防与预警5.1 预防措施可按公司实际情况对监控设备、规章制度、措施等各方面预防措施可进行补充,并根据法律法规不断完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环境风险源监控所有产品的生产过程、重点危险岗位均有自动化控制、报警装置;对全厂、重点风险源有巡查制度;危险品仓库等重点风险源有泄漏报警设备与远程影像监控;对生化处理总排出水有在线自动监控设施; 对于安全等危险事故有安全应急预案。防范措施二期(

31、A)加药库二期(A)加药库存放盐酸和磷酸,因此必须保证阴凉和通风,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5。盐酸和磷酸应与碱类、胺类、碱金属、易(可)燃物分开存放,切忌混储。磷酸还需远离火种、热源。药品的配制和投加尽量使用机械化、自动化。二期(A)加药库还需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碱类中和)和合适的收容材料收集泄漏物。库内设置自来水龙头,以便洗手、洗眼和地面清扫。二期(A)加药库区还需配备两套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空气呼吸器。2套橡胶耐酸碱服和4套橡胶耐酸碱手套。二期中和液碱池边库房二期中和液碱池边库房储存液碱,应保持阴凉、干燥和通风。药品的配制和投加尽量使用机械化、自动化。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

32、料收容泄漏物,并设置自来水龙头,以便洗手、洗眼和地面清扫。库房内应配备2套橡胶耐酸碱服和4套橡胶耐酸碱手套。公司预留地公司预留地储存石灰固体,应与酸类分开存放,并用布遮盖,防止扬尘。5.2 预警企业可以根据本单位使用的危险化学品的性质和数量,提出在相应风险等级下的预警条件和措施。5.2.1预警的条件若收集到的有关信息证明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即将发生或发生的可能性增大,环境应急小组同专家讨论后确定环境污染事件的预警级别后,及时向厂领导、车间、工段负责人通报相关情况,提出启动相应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警的建议,然后由厂领导确定预警等级,采取相应的预警措施。5.2.2预警的分级(1)一级预警一级预警为设备、

33、设施严重故障,发生火灾爆炸和大面积泄漏事故,泄漏已流入水域或扩散到周边社区、企业;公司已无能力控制造成的泄漏,以及恐怖袭击已发生的事故或事件。(2)二级预警二级预警为已发生火灾和泄漏,在极短时间内可处置控制,未对周边企业、社区产生影响的事故以及获悉恐怖袭击事件即将发生信息时。(3)三级预警现场发现存在泄漏或火灾迹象将会导致泄漏、火灾爆炸等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可燃气体检测系统发出警报;遇雷雨、强台风、极端高温、汛涝等恶劣气候;接到恐怖袭击恐吓电话或政府发面预防恐怖袭击通知时;其他异常现象5.2.3预警的方法在确认进入预警状态之后,根据预警相应级别环境应急小组按照相关程序可采取以下行动:立即启动相

34、应事件的应急预案。按照环境污染事故发布预警的等级,向全厂以及附近居民发布预警等级。一级预警:现场人员报告值班调度,调度核实情况后立即报告公司,公司应急指挥中心依据现场情况决定是否通知相关机构协助应急救援。若可能发生的环境污染事件严重,应当及时向县、市政府部门报告,由县、市领导决定后发布预警等级。二级预警:现场人员或调度向安全或环保部门报告,由安全或环保部门负责上报事故情况,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宣布启动预案。三级预警:现场人员立即报告部门负责人和值班调度并通知安全或环保部门,部门负责人或调度视现场情况组织现场处置,安全或环保部门视情况协调相关部门进行现场处置,落实巡查、监控措施;如隐患未消除,应通知

35、相关应急部门、人员作好应急准备。遇非工作日时,通知值班调度和总值班人员,并及时报告应急指挥中心总指挥和有关人员。转移、撤离或者疏散可能受到危害的人员,并进行妥善安置。指令各应急专业队伍进入应急状态,环境监测人员立即开展应急监测,随时掌握并报告事态进展情况。针对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封闭、隔离或者限制有关场所,中止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行为和活动。调集应急处置所需物资和设备,做好其他应急保障工作。5.3 报警、通讯联络方式根据本公司,本地区的报警、通讯联络方式进行编写。1、事故报警:发现事故者,应立即向当班班长报告,当班班长向车间领导报告,并通知生产调度室,生产调度室向主管和公司领导报告,启动与事

36、故等级相适应的应急救援响应。2、火灾报警:凡在本公司范围内发生火灾事故,首先发现者,应立即打公司内电话0512- 58727916,并通知生产部,生产部向主管和公司领导报告,应急救援小组响应成立。报警时,应清楚说明起火位置、起火燃烧对象、火势大小及报警者姓名。如火势较大厂内消防队不处理,指定了专人向市消防中队119报警。3、24小时有效的报警电话:0512- 110。4、24小时有效的内部、外部通讯联络手段。内部:0512- 58727900 外部:环保:12369 火警:119 公安:110 急救:120当地镇政府相关电话:环保办:58323803、安监:58320821、卫生院:58331

37、198、镇政府值班电话:58320621等。6 信息报告与通报事故发生后,事故当事人或发现人应立即向班长和车间(装置)管理人员报告,由班长和有关管理人员向有关部门报告。火灾事故应先报公司应急救援办公室;凡发生事故伤及人身时,应先向公司应急救援办公室报告,如发生急性中毒事故时应先向公司应急救援办公室报告,在报告的同时,现场人员应及时抢救。公司主管领导接到上报事故汇报后,应立即向上级单位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事件发生时间、地点、类型和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直接经济损失、已采取的应急措施,已污染的范围,潜在的危害程度,转化方式及趋向,可能受影响区域及采取的措施,需要增援和救援的需求。被报告人及相关部门

38、单位的联系方式:见附件F4。7 应急响应与措施污水处理行业类似。对本公司可能出现的其他紧急情况应增加。7.1 分级响应机制一般分为车间可控、厂部可控、厂部不可控三级响应,企业可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编写。紧急情况是指:(1)公司供应的物料和公用工程等因不可抗拒的原因必须降荷供应,或者停供的情况。(2)公司循环水等因故障不能满足要求时。(3)装置发生大面积泄露。(4)现场发生火灾、爆炸、人身伤亡、重大设备等事故。(5)虽然公司内部没有问题,但受到外部环境严重威胁时,如周围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地震、洪水等。针对突发环境事件严重性、紧急程度、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厂内部(生产工段、车间)控制事态的能力以及需

39、要调动的应急资源,将突发环境事件分为不同的等级。等级依次为级(一般环境污染事件)、级(较大环境污染事件)、级(重大或特别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对于一般的环境污染事故,各车间即可控制的,由该车间的车间主任负责指挥应急;较大环境污染事故,由厂应急领导小组采取应急措施,组长负责指挥应急,对于重大和特别重大的环境污染事故,超出工厂控制范围的,应当根据严重的程度,通报县,市、省或者国家相关部门,由这些部门决定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7.2 应急措施突发环境事件现场应急措施根据本预案第三章所列的环境风险,一一提出完善的环境应急措施。(1)切断污染源方案对于化学物质的泄露,首先应根据泄露物质的性质,毒性和特点,确

40、定使用堵塞该污染物的材料,同时关闭阀门,利用该材料修补容器或管道的泄露口,以防污染物更多的泄露;利用能够降低污染物危害的物质撒在泄漏口周围,将泄露口与外部隔绝开;若泄露速度过快,并且堵塞泄漏口有困难,应当及时使用有针对性的材料堵塞下水道,截断污染物外流造成污染;保持现场通风良好,以免造成现场有毒气体浓度过高,对应急人员构成危险。(2)化学品泄露的应急监测与处置用洗消液冲洗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在源头冲洗,将污染源严密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二是在事故发生地周围的设备,厂房,以及下风向的建筑物喷洒洗消液,将污染控制在一个隔绝区域;三是在控制住污染源后,从事故发生地开始向下风方向对污染区逐次推进全面而彻底的

41、洗消。洗消冲洗废水不能直接排入污水处理装置,应当及时关闭污水处理设施的入口阀门,防止高浓度污染物流入厂污水处理设施,增加污水处理设施压力。关闭正常污水排放口和雨水排放口阀门,防止污染物通过污水排放口流入到厂外,对厂外水沟造成污染。通知相关人员启动通入环境应急池的应急排污泵,引导污染物、消防废水和冲洗废水等流入应急管道,最终流入环境应急池集中处理。待事故现场污染物得到控制并消除已产生的污染物后方可启动正常排污口。(3)污染物削减与消除方案盐酸泄漏时,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

42、灰混合。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输送至废物处理场所用液碱中和。磷酸泄漏时,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小量泄漏时,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大量泄漏时,收集回收或输送至废物处理场所用液碱中和。液碱泄漏时,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时,用砂土活性炭等混合。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时,收集回收或输送至废物处理场所用盐酸中和。对于石灰固态废物,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

43、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回收利用。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消防废水等排入应急事故池,再交由污水厂处理达标后排放。表7.1 厂内常见化学污染物质处理方法污染物质泄露处理方法液碱立即用盐酸中和HCl立即用液碱中和H3PO4立即用液碱中和石灰塑料布、帆布覆盖。(4)应急药剂应急过程中要用到大量的药剂以及工具,如下表7.2所示:表7.2 应急药剂表名称用途储量(kg)稀盐酸酸碱中和与原贮罐互为备用液碱酸碱中和沙土吸收吸附1000活性炭抢救人员空气过滤10塑料布、帆布覆盖石灰固体100m2(5)装

44、置生产应急处理原则供电紧急情况当供电出现紧急情况需要降负荷时,视电力供应情况,停车的顺序为办公生活用电,装置、循环水部分水泵。出现紧急情况时,公用工程当班班长根据公司调度的降荷要求通知有关部门停车,并通知下一步要停车的部门做好准备。当发生重大火灾、爆炸、地震等突发事故时,实施紧急停车。水处理单元事故停车水处理单元发生事故异常情况,运行部全权组织处理;当装置发生故障有可能影响其他公司时,必须向公司通报;生产装置发生人身伤亡事故以及设备、操作、火灾等重大事故时,必须立即向设备部经理报告。(6)危险区的隔离1、危险区的设定:全公司生产区为危险区。2、事故现场隔离区的划定方式、方法:在发生紧急事故时,

45、要按事故的状态进行区域管制与警戒,限制无关人员进入和无关车辆经过,以防止事故扩大或人员伤亡。在公司主管部门未到达和接管前,将由发生事故现场主管在本装置主要路口和周围地带进行区域管制与警戒工作。3、事故现场隔离方法:危险区边界警戒线,为黄黑带,警戒哨佩带臂章,救护车鸣灯。4、事故现场周边区域的道路隔离或交通疏导办法:实行区域管制与警戒,专人进行疏导。5、现场人员的撤离在发生重大火灾爆炸、严重的有毒物质泄露,严重威胁现场人员生命安全条件下,事故现场最高指挥有权作出与事故处理无关人员的撤离,或全部人员撤离的命令。公司指定要求大门作为公司紧急集合地点,在发生严重的火灾爆炸、毒物泄露事故时,应依据当时的

46、风向选择确定上风向的一侧作为紧急集合地点,撤离人员先在该处集合登记,等待进一步的指令,撤离的信号为公司警报系统发出的报警声:持续时间为30秒(预先通知的系统测试根据通知要求进行响应)在发生事故时,公司派专人对非公司人员(参观人员、外单位施工作业人员等)进行引导疏散并撤离至安全地带。当经过积极的灾害急救处理后,灾情仍无法控制进,由事故应急指挥小组下达撤离命令后,装置现场所有人员按自己所处位置,选择特定路线撤离,并引导现场其他人员迅速撤离现场。对可能威胁到厂外居民安全时,指挥部应立即和地方有关部门联系,并应迅速组织有关人员协助友邻单位、厂区外过往行人在县、市指挥部指挥协调下,指挥引导居民迅速撤离到

47、安全地点。撤离路线见附件F6 疏散路线、交通管制示意图。(7)应急人员进入撤离现场的条件应急人员在进入现场时应做好如下准备:一是人员准备,根据事故发生的规模,影响程度以及危险范围,确定应急救援人员的人数,并由经验丰富的或相关专业人员带队;二是救援器材、物资必须准备充足,以防出现吸附剂等救险药剂不够用的情况;三是必须弄清救援方式,救援前尽量弄清楚各类相关事故处置情况,在保证自己安全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抢险救灾;四是思想准备要充分,救援时思想情绪保持稳定,做好救援抢险工作。当突发事件的危害已经消除或者得到有效控制,由应急小组组长命令应急救援人员撤离现场。撤离时应保持秩序不混乱,不得提前脱下防护设备,

48、待到安全区域时立即消毒,沐浴。(8)应急救援的调度和保障供应措施应急救援队伍由应急小组组长统一调度和指挥,突发环境事故时,由应急小组组长下达救援命令,并由事故发生车间或生产工段负责人带领展开应急救援行动。应急救援物资由各物资保管人负责分发给各救援小组,在达到应急救援的目的同时尽量节约,不浪费。 大气污染事件保护目标的应急措施根据本公司可引起的大气污染的化学品结合本预案“2.3环境保护目标”中环境敏感点分布采取相应的措施。(1)确定污染物扩散模式大气污染事件首先应当确定污染物的性质、排放量、严重程度、可控能力、影响范围、风速风向以及大气稳定度。本公司可能出现的大气污染物是厌氧池和提升泵房中无组织

49、排放的硫化氢气体,一般情况下产量极小,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2)污染防治措施当产区空气中的硫化氢浓度超标时,需加强对进水泵房、厌氧池等进行通风。(3)基本防护措施1.呼吸防护:在确认发生毒气泄漏或袭击后,应马上用手帕、餐巾纸、衣物等随手可及的物品捂住口鼻。手头如有水或饮料,最好把手帕、衣物等浸湿。最好能及时戴上防毒面具、防毒口罩。 2.皮肤防护:尽可能戴上手套,穿上雨衣、雨鞋等,或用床单、衣物遮住裸露的皮肤。如已备有防化服等防护装备,要及时穿戴。 3.眼睛防护: 尽可能戴上各种防毒眼镜、防护镜或游泳用的护目镜等。 4.洗消:到达安全地点后,要及时脱去被污染的衣服,用流动的水冲洗身体,特

50、别是曾经裸露的部分。 5.救治:迅速拨打120,将中毒人员及早送医院救治。中毒人员在等待救援时应保持平静,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心肺负担致使病情恶化。 6.食品检测:污染区及周边地区的食品和水源不可随便动用,须经检测无害后方可食用。 (4)受影响区域人群疏散方式当环境事故发生后严重影响到了厂内以及受保护地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时,应当组织人员疏散,疏散时,遵循以下原则:1.保证疏散指示标志明显,应急疏散通道出口通畅,应急照明灯能正常使用2.明确疏散计划,由应急领导小组发出疏散命令后,疏散小组按负责部位进入指定位置,立即组织人员疏散。3.疏散小组用最快速度通知现场人员,按疏散的方向通道进行疏散。4

51、.积极配合好有关部门(公安消防队)进行疏散工作,主动汇报事故现场情况。5.事故现场有被困人员时,疏导人员应劝导被困人员,服从指挥,做到有组织、有秩序地疏散。6.正确通报、防止混乱。疏导人员首先通知事故现场附近人员先疏散出去,然后视情况公开通报,告诉其他区域人员进行有序疏散,防止不分先后,发生拥挤影响顺利疏散。7.口头引导疏散。疏导人员要用镇定的语气,呼喊、劝说人们消除恐惧心里,稳定情绪,使大家能够积极配合进行疏散。8.广播引导疏散。利用广播将发生事故的部位,需疏散人员的区域,安全的区域方向和标志告诉大家,对已被困人员告知他们救生器材的使用方法,自制救生器材的方法。9.事故现场直接威胁人员安全,

52、疏散组人员采取必要的手段强制疏导,防止出现伤亡事故。在疏散通道的拐弯、叉道等容易走错方向的地方设疏导人员,提示疏散方向,防止误入死胡同或进入危险区域。10.对疏散出的人员,要加强脱险后的管理,防止脱险人员对财产和未撤离危险区的亲人生命担心而重新返回事故现场。必要时,在进入危险区域的关键部位配备警戒人员。11.专业救援队伍到达现场后,疏导人员若知晓内部被困人员,要迅速报告,介绍被困人员方位、数量。(5)紧急避难场所1.选择合适的地区或建筑物为紧急避难场所;2.做好宣传工作,确保人人了解紧急避难场所的地址和功能;3.紧急避难场所必须有醒目的标志牌;4.紧急避难场所不得作为他用。(6)交通疏导1.发

53、生严重环境事故时,应急领导小组应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汇报事故情况,安排好交通封锁和疏通;2.设置路障,封锁通往事故现场的道路,防治车辆或者人员再次进入事故现场;3.配合好进入事故现场的应急救援小队,确保应急救援小队进出现场自由通畅;4.引导需经过事故现场的车辆或行人临时绕道,确保车辆行人不受危险物质的伤害。 水污染事件保护目标的应急措施根据本公司可引起的水体污染的化学品结合本预案“2.3环境保护目标”中水系分布采取相应的措施。由于构筑物机械安全性及基础安全性而发生酸、碱罐等罐体发生破裂、污水处理效率降低、排污管道发生爆裂等。1) 污水管道事故当污水输送管道发生破裂时,会影响周围环境,污染周围土壤

54、和地下水等。当厂内污水输送管道发生破裂时,应立即停止污水输送,积极抢修,并把废水暂存于污水事故池,若管道修复时间较长,应立即停止生产,待排污管道修复后重新生产。当厂外污水输送管道发生破裂时,应立即停止污水输送,并通知涉及的排污单位暂停排水,把废水暂存于排污单位各自的污水事故池内。同时公司及时上报公司应急指挥组、市环保局、公路局、交警、市建设局等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进行现场交通管制,调配应急物资,积极抢修。 此外,停产检修期间需进行试压检查,日常应加强巡查,管系统均安装压力表,日常记录、发现压力异常进行检查,发现泄漏立即修复。在污水管线沿岸树立标志和联系电话,一旦周围群众发现泄漏现象可以及时汇报。

55、2)废水处理设施处理效率降低影响分析及应急预案当水处理设施发生泄漏时,或污染物浓度突然变化、或因操作运行不当时,污水处理效果下降,应通过污水管网把废水收集到事故池。由于项目污水处理直接排放长江,若厂区污水处理厂发生事故,将对长江下游的取水单位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公司内设置一座5000m3污水事故池以及在废水排口安装COD自动监测仪。若污水处理站发生故障,自动监测仪显示出水水质浓度较高时应立即关闭污水排放口的阀门,把废水暂存到污水事故池中。并且检查污水厂发生事故的原因。若事故排除需较长时间,则应通知涉及的排污单位暂停排水,把废水暂存于排污单位各自的污水事故池内。若污水厂事故排放,废水未经处理达标

56、就排放长江,引起长江上、下游用水单位取水口处水污染物超标,则应及时通知相关用水单位停止取水。同时,应立即关闭污水排放口的阀门,把废水暂存到污水事故池中,并且检查污水厂发生事故的原因。必要时应通知涉及的排污单位暂停排水,把废水暂存于排污单位各自的污水事故池内。表7.3 下游取水单位联系方式序号取水单位距排污口距离(m)规模(m3/d)联系电话1东海粮油上游30003000583810182热电厂上游400020000583878123统清公司上游50001000583823294省粮油码头上游60002000583880985)酸、碱罐泄漏事故排放影响分析及应急预案由于构筑物机械安全性及基础安全

57、性而发生酸、碱罐等罐体发生破裂。预计底阀破裂,最大泄漏量20-40m3;预计罐顶爆裂,喷溢的最大厌氧液为10-20m3;预计罐整体发生破裂,液体总量60m3。若发生酸、碱泄漏,可基本全部收集控制在围堰内,利用围堰内的贮存的酸、碱进行中和处理。待事故处理后,中和后的废水排到废水处理系统进一步处理。建设项目对包括酸、碱罐等大型液体构筑物用钢板对可能会崩裂处进行加固,所有设备连接处全部接软接头,减少厌氧罐等罐体发生爆裂的可能性。对其他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复核、部分设施重新维护、整改。在各个罐体加设围堰,现场的围堰应整改,把围堰上的门堵住,确保发生泄漏时,污染物不会泄漏至外围环境中。同时原有雨水管网的总

58、排水管有通往污水事故池的旁路。 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与医院救治(1)被救人员衣服着火时,可用水或毯子、被褥等物覆盖措施灭火,伤处的衣、裤、袜剪开脱去,不可硬行撕拉,伤处用消毒纱布或干净棉布覆盖,并立即送往医院救治。(2)对烧伤面积较大的伤员要注意呼吸,心跳的变化,必要时进行心脏复苏。(3)对有骨折出血的伤员,应作相应的包扎,固定处理,搬运伤员时,以不压迫伤面和不引起呼吸困难为原则。(4)将伤员送往附近医院进行救治。(5)抢救受伤严重或在进行抢救伤员的同时,拨打急救中心电话,由医务人员进行现场抢救伤员,并派人接应急救车辆。7.3 应急监测根据本公司的实际监测能力进行编写。企业应根据事件发生时可

59、能产生的污染物种类和性质配备监测设备和人员。突发环境事件时,环境应急监测小组应迅速组织监测人员赶赴现场,根据事件的实际情况,迅速确定监测方案,及时开展应急监测工作,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做出判断,以便对事件及时正确进行处理。 应急监测方案的确定(1)根据厂应急领导小组的指示,建立全厂应急监测网络,组织制定全厂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预案。(2)通过初步现场及实验室分析,对污染物进行定性,定量以及确定污染范围。根据不同形式的环境事故,确定好监测对象、监测点位、监测项目、监测方法、监测频次、质控要求。同时做好分工,由小组组长分配好任务。(3)现场采样与监测。由厂应急领导小组进行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

60、监测的技术指导和应急监测技术研究工作。(4)根据事态的变化,在厂应急领导小组的指导下适当调整监测方案。(5)应急监测终止后应当根据事故变化情况向领导汇报,并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提出预防措施,进行追踪监测。(6)完成厂应急领导小组交办的其它工作。 主要污染物现场以及实验室应急监测方法(1)现场监测应当优先使用试纸、气体检测管,水质速测管及便携式测定仪。(2)对于现场无法进行监测的,应当尽快送至实验室进行分析,应急监测结束后需用精密度、准确度等指标检验其方法的适用性。(3)对于某些特殊污染事件或污染物,也可适当采用生物法进行监测。表7.4全厂主要危险物监测方法监测项目监测对象推荐监测方法HCl雾环境空气1气体检测管2便携式HCl雾检测仪H2S环境空气1气体检测管2便携式 检测仪3 COD长江分光光度计NH3长江TP长江 仪器与药剂 当厂内仪器设备无法满足监测需求时应当向县、市监测站寻求帮助,若发生重大危险事故时应与国家相关监测部门联系进行监测。表7.5 全厂仪器统计仪器设备名称用途及监测项目责任部门大气采样器大气采样环保科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