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方安南路(桓谭路人民路)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8264940 上传时间:2021-08-24 格式:DOC 页数:126 大小:1.87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淮北市方安南路(桓谭路人民路)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26页
淮北市方安南路(桓谭路人民路)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26页
淮北市方安南路(桓谭路人民路)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26页
资源描述:

《淮北市方安南路(桓谭路人民路)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淮北市方安南路(桓谭路人民路)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2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淮北市方安南路(桓谭路-人民路)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目 录 前言11总则41.1 评价目的和指导思想41.2 编制依据41.3 评价等级与评价范围71.4 评价标准81.5 评价重点111.6 评价时段111.7 环境保护目标112项目概况142.1 项目区现状142.2 项目概况142.3 工程内容142.4 工程占地与拆迁232.5 工程进度243工程分析253.1 施工工艺253.2 施工期污染源强分析263.3 营运期污染源分析314评价区域环境概况364.1 自然环境概况364.2 社会经济环境状况384.3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425环境质量现状评价445.1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2、评价445.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475.3 地下水环境现状评价495.4 声环境量现状评价516施工期环境影响预测评价546.1 施工期声环境影响分析546.2 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556.3 施工期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576.4 施工期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586.5 施工期固体废物影响分析586.6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596.7 交通影响及缓解措施建议626.8 社会环境影响分析636.9 道路景观建设建议637营运期环境影响预测评价657.1 营运期声环境影响预测评价657.2 营运期空气环境质量影响分析747.3 运营期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757.4 运营期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767.5

3、运营期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768环境保护措施778.1 声环境污染防治措施778.2 环境空气污染防治措施798.3 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818.4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828.5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838.6 社会环境影响减缓措施849环境风险分析和清洁生产分析869.1 环境风险分析869.2 清洁生产分析8910项目建设合理性分析9110.1 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9110.2 规划符合性分析9110.3 小结9211环境经济损益分析9311.1 经济损益分析9311.2 环保投资估算9311.3 经济效益9411.4 社会环境效益9512拆迁安置9612.1 征地拆迁相关依据9612.2 工程

4、占地与拆迁9612.3 拆迁补偿费用9612.4 安置方案9712.5 拆迁安置的环境影响分析9712.6 小结9813公众参与9913.1 公众参与的目的9913.2 公众参与的范围9913.3 公众参与的方法9913.4 公众参与反馈意见10413.5 公众参与结果分析10513.6 公众参与程序合法性、形式有效性、对象代表性和结果真实性10613.7 公众参与小结10714环境管理及环境监测计划10814.1 环境管理目标10814.2 环境管理、执行、监督机构的落实10814.3 环境监测计划11214.4 环境保护竣工验收11315结论和建议11515.1 结论11515.2 环境质

5、量现状评价11515.3 环境影响分析11615.4 环境保护措施11815.5 建议121III前言一、建设项目特点淮北市,简称淮,安徽省省辖市,位于安徽省北部,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之交,北接萧县,南临蒙城,东与宿州毗邻,西连涡阳县和河南永城市。南北长150千米,东西宽50千米,总面积2802平方千米。总人口215.9万人(2014年)。辖相山区、杜集区、烈山区3个市辖区、和濉溪县1个县。市政府驻相山区。为加强区域内部交通微循环,完善交通路网,淮北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局拟投资建设本项目。方安南路(桓谭路-人民路)建设工程起点于桓谭路,桩号K0+000,终点至人民路,桩号K1+019.287,道路全

6、长约1.019公里,规划道路路幅宽35米,双向4车道,采用沥青砼路面,横断面规划为:3m人行道+4.5m非机动车道+2.5m绿化带+7.5m机动车道+7.5m机动车道+2.5m绿化带+4.5m非机动车道+3m人行道=35.0m。方安南路是淮北市东部城区一条南北向的重要通道,南连中轴线人民路。方安南路的实施沟通了方安北路与人民路的联系,进一步完善淮北市东部城区路网,加强城区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二、环境影响评价过程建设单位委托安徽省四维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本次评价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进行,安徽省四维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主要承担现场勘查、资料收集、公众参与与公示材

7、料起草、周围环境现状调查及敏感点分布调查统计、报告书编制等工作;建设单位主要负责工程技术资料提供、组织实地考察、实施公众参与调查等工作。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1)要求,本次评价工作程序见下图:图1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图三、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针对本项目的工程特点和项目沿线的环境特点,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1)施工期的施工扬尘、施工噪声对周边区域的影响。(2)营运期的交通噪声对周边的声环境影响。四、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主要结论通过对项目建设及运营期间环境影响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本项目符合国家有关产业政策,与淮北市总体规划相符。公众对项目的支持度高,无反对意见,其社会效益和

8、环境效益显著,虽然该工程在实施过程中以及实施后将会对沿线地区的环境噪声及沿线居民生活质量等产生一定的不利的影响,但只要认真落实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提出的减缓措施,工程建设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完全可以得到有效控制。本环境评价认为,从环境保护角度出发本建设项目是可行的。78淮北市方安南路(桓谭路-人民路)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总则1.1 评价目的和指导思想(1)通过调查拟建道路沿线环境现状,识别环境敏感目标及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2)依据相关环境保护法规和技术规范的要求,结合工程施工和运行情况,全面系统地就工程施工、运行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产生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进行分析;(3)针对工程施工期

9、、运营期给区域环境带来地不利影响,提出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使工程建设对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减至最低程度;(4)从环境方面论证工程建设的可行性,为工程的环境管理和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1.2 编制依据1.2.1 国家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修订),2015年01月01日实施;(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06月29日;(3)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29日;(4)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年08月29日;(5)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1998年12月27日;(6)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10、,2000年04月;(7)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10月;(8)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3年07月;(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4月;(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1日实施;(11)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1994年11月(12) 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1995年8月8日;(13)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务院国发200038号;(14) 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令2003第5号;(15) 关于公路、铁路(含轻轨)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噪声有关问题的通知,环发2003

11、94号,2003年5月;(16) 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5152号文;(17)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18)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5年6月1日;(19)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第5号令,2009年3月;(20) 关于加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改善城乡声环境质量的指导意见,环发2010144号;(21) 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环境保护部2011年第17号令;(22) 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 号;(23) 关于切实加

12、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1298号文);(24) 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环办2012134号;(25)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2013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3年第21号令;(26) 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 号;(27) 关于认真学习领会贯彻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环境保护部,2013 年9 月13 日。(28) “关于发布环境空气细颗粒物污染综合防治技术政策的公告”,环境保护部公告2013年第59号,2013-09-25 实施。1.2.2 地方法律法规(1) 关于

13、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质量的若干意见,安徽省环境保护局环监200246号;(2) 印发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规范化的规定(试行)的通知,安徽省环境保护局环评2006113号;(3) 安徽省环境保护条例,安徽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2010年8月23日;(4)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皖政办201127号;(5) 安徽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皖政201389 号,2013 年12 月30 日;(6) 安徽省环保厅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及环保竣工验收公众参与工作的通知,皖环发201391号;(7) 安徽省建筑工程施工扬尘污染

14、防治规定,安徽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建质201428号;(8) 淮北市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扬尘污染防治暂行规定,淮建201475号;(9) 淮北市建筑垃圾处置管理办法,2015年1月1日实施。1.2.3 技术导则及规范(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1);(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2008年12月;(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1994年4月;(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6)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7)防治城市

15、扬尘污染技术规范(HJ/T393-2007);(8)地面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107号);(9)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GB03-2006);(10)环境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技术导则(HJ2034-2013);(11)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 169-2004)。1.2.4 相关规划(1)淮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1.2.5 相关技术资料(1)淮北市发展改革委关于淮北市方安南路(桓谭路-人民路)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淮发改许可2015124号,淮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件;(2)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3)方安南路(桓谭路-人民路)工程项目设计说明书;

16、(4)其他项目相关图件等资料;(5)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6)关于淮北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局淮北市方安南路(桓谭路-人民路)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确认函,淮北市环保局淮环函【2015】280号。1.3 评价等级与评价范围1.3.1 评价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2.2-2008,HJ/T2.3-93,HJ2.4-2009,HJ19-2011)中有关规定,并结合拟建项目的排污特征、污染物排放量及项目所在地的环境功能区划要求,确定本项目各环境要素的评价工作等级如表1.3-1。表1.31 评价等级划分一览表评价内容划分依据工作等级环境空气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

17、008)中要求,本项目污染源较为单一,污染程度小,道路等级为城市II级次干路 三级声环境拟建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量小于5dB(A),受影响的人口数量较少二级水环境施工期主要产生为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及少量施工废水。营运期主要污水为路面径流,依据HJ/T2.3-93,污水排放量1000m3/d,水质成分简单。道路沿线不穿越饮用水源保护区等敏感区三级生态环境拟建项目道路总长1.019km,工程占地范围长度500时,雨水管道采用平口钢筋砼管,钢丝网水泥砂浆抹带接口;图2.3-4 设计雨水排放路线(2)污水工程污水管单侧布置,位于道路中心线以西9m处。本工程污水主管管径为DN400,采用

18、PE双壁波纹管,环刚度不低于8KN/。污水管收集沿线两侧区域污水以及传输上游污水排至规划污水处理厂。图2.3-5 设计污水排放路线2.3.8 照明工程(1)照明布局及灯具选择淮北市方安南路照明工程设计路幅宽度为35米,采用悬挑式灯具,灯具悬挑长度不超过安装高度的1/4,灯具仰角不超过15。路面平均照度:Eav=15LX照度均匀度:Emin/Eav=0.35采用截光型和半截光型灯具路面平均亮度:Lav=1.5cd/m2(2)供电电源道路照明负荷的分布和供电半径的合理性(投资少、易养护),布置相应的配电箱,供电半径小于1000米为宜。调整电力电缆规格、尺寸,满足照明需求。2.3.9 交通工程交通工

19、程设计内容包括:1、标线、标志牌设置;2、交叉口、出入口的交通标志(非指路标志和指路标志)设置;3、交叉口交通组织。2.3.10 景观绿化工程城市道路空间组织直接影响城市的空间形态和城市景观,城市道路成为城市景观的重要载体,城市道路景观对城市的形象有着重要的作用,植被景观是本项目道路景观建设的核心,而植被绿化风格的规划控制将对城市生态格局和经济可行性建设产生重大的影响,本方案采用线形排列方式,在道路两侧设带状绿化景观。(1)绿化规划设计原则坚持适树适地,以乡土树种为主,外来树种为辅,乔、灌、草、地被多层复合立交形成良好的植物群落结构,配以开花小乔木和灌木及色叶树种,丰富植物景观的季相和色彩。(

20、2)抗污染树种选择淮北市地处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植被气候区,具有优越的城市小气候环境,土壤较肥沃,适宜多种植物生长。设计选择以下树种。乔木:香樟、黄山栾树、银杏和美洲黑杨花灌木:金桂、红花蔷薇、紫叶李和日本晚樱色块及地被:法国冬青、红叶石楠、金叶女贞、红花继木、马尼拉和细叶麦冬2.3.11 临时工程1、取土场本项目道路路面设计线比自然线低,挖方量较大,所需填方量较小,少量填方可由本项目内部不同路段的挖方调配,可满足本项目需求,不需设置取土场,因此项目在施工过程中不设取土场。2、弃土场本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的弃土、弃渣主要为新建道路过程中产生的弃土和拆迁过程中的建筑垃圾。本项目产生弃方量较多,结合项目周

21、边道路同步建设情况,本项目产生的弃方可调配至黎苑东路使用,不专设弃土场。其他不能够用于填方的表土及建筑垃圾由由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联系车辆,及时运输至市容局指定的弃土点。3、堆土场、料场本项目设临时堆土场,临时堆土场位于本项目红线范围内两侧空地,不超出项目征地范围外,无临时占地。本项目料场建议设置于道路红线范围内。4、施工营地本项目位于淮北市城区,施工人员多为本地居民,不在项目区住宿,施工项目管理人员租用沿线张寨民房,位于K0+250处,租赁面积约500m2。施工机械停放位于工程施工区域范围之内,划定区域进行初步平整,就近停放,委派专人看管,无临时占地。5、施工便道根据项目设计方案及项目周边道路

22、状况,本项目周边交通状况目前只有临近终点人民路处有现状水泥路,因此修建一条长约1000m、宽3.5m施工便道方便施工。施工便道位于项目征地范围内建设。2.3.12 工程量本项目工程量见表2.3-4。表2.3-4 工程量一览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线路长度km1.0192征用土地hm3.56653拆迁建筑面积m2107284路基工程填方m340859包含交口工程量,清除杂填土、粉煤灰挖方m360748包含交口工程量,清除杂填土、粉煤灰5行车路面工程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m2152858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C)m21528516cm厚4.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m215

23、28516cm厚4.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m21528520cm厚12%石灰土(厂拌)底基层m2152856非机动车路面结构3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0(C)m291715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C) m2917118cm厚4%水泥稳定碎石基层m2917120cm厚10%石灰土(厂拌)底基层m291717人行道路面结构6cm地砖m261142cm厚1:4水泥砂浆m261148cm厚C20水泥混凝土基层m2611415cm厚10%石灰土底基层m261148管线工程污水管线km1.361雨水管线km2.366燃气管线项1弱电管线项1给水管线项1电力管线项19道路绿化工程m250952.4

24、 工程占地与拆迁2.4.1 工程占地本项目全长约1019.287m,不涉及基本农田保护区,占地主要包括永久占地。永久占地为道路红线内占地,本项目永久占地约35665m2;本项目不设取弃土场;施工营地租赁项目附近张寨民房,施工便道设于道路用地范围内,临时堆土场位于道路红线范围内,无临时占地。本项目工程占地类型见表2.4-1。表2.4-1 工程占地类型一览表工程分区建设用地农林用地水域其他合计(hm2)占地性质路基工程3.56650003.5665永久征地2.4.2 工程拆迁及安置本项目位于淮北市东部城区,工程沿线红线范围内有少量一层及二层民宅建筑,均按拆除考虑,目前红线范围内居民暂未拆迁,项目工

25、程拆迁共涉及60户,均为一二层的民宅,拆迁建筑面积为10728 m2。本项目拆迁均为工程拆迁,无环保拆迁。淮北市已经制定城市建设拆迁安置办法,工程拆迁安置由淮北市重点工程局统一安排。项目涉及的拆迁情况具体如下表2.4-1。表2.41 拆迁工程情况一览表拆迁户数拆迁建筑面积(m2)类型6010728住宅2.5 工程进度本项目计划于2015年10月开工建设,2016年10月竣工,实际施工工期为12个月。3工程分析3.1 施工工艺1、新建道路主要施工过程及环境影响分析见图3.1-1。物料运输堆放施工人员进驻路基开挖填前处理路基填筑路基防护沥青摊铺运输噪声、物料扬尘生活污水、固体废物、景观破坏水土流失

26、、扬尘粉尘、扬尘、径流水水土流失沥青烟气、施工噪声声环境、环境空气水环境、景观生态环境、环境空气环境空气、水环境生态环境环境空气、声环境路基工程路面工程工程组成施工工序污染源分析受影响要素图3.11 道路建设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2、管网敷设施工流程及环境影响分析图3.1-2 管网敷设施工工艺及产污环节图3、绿化施工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绿化工程在道路工程之后进行,绿化施工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见图3.1-3。图3.1-3 绿化施工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3.2 施工期污染源强分析3.2.1 噪声源分析道路施工期的噪声主要来自各种筑路机械的工作噪声和运输等的作业噪声。目前常用的筑路机械主要有推土机、挖掘机、

27、平地机、压路机和铺路机等,机械设备噪声源强根据环境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技术导则(HJ2034-2013),测点距施工机械不同距离的噪声值见表3.2-1。表3.2-1 道路工程施工机械噪声值 单位: dB (A)序号施工设备名称测点距机械距离(m)声压级 (dB(A))1轮式装载机590952推土机583883液压挖掘机582904振动式压路机580905平地机585906摊铺机582873.2.2 大气污染源分析工程施工过程污染源主要为扬尘污染和沥青烟气污染。(1)扬尘污染扬尘污染主要来源于房屋拆迁过程以及筑路材料在运输、装卸、堆放、物料拌和过程。房屋拆迁期间作业的扬尘;土方挖掘、土方回填期间作

28、业的扬尘;运送物料和废弃物的车辆在行驶时易产生道路扬尘,行车道两侧扬尘短期浓度可达到810mg/m3,但道路扬尘浓度随着离扬尘点的距离的增加而迅速下降,影响范围一般在道路两侧200m内;施工期在城市施工时挖出的泥土堆放在施工现场,在干燥无雨及大风天气下,裸露的地表和堆置的土石方极易产生风蚀扬尘;在雨天气候条件下,车辆进出施工场地,会从便道上携带许多泥土,影响道路路面清洁,干燥后会产生扬尘污染。(2)沥青烟气路面沥青铺设过程中产生的沥青烟气含有THC、酚和苯并a芘等有毒有害物质,对操作人员和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将造成一定的损害。类比同类工程,在沥青摊铺施工点下风向50m外苯并a芘浓度低于0.000

29、01mg/m3,酚在下风向60m左右0.01mg/m3,THC浓度在60m左右0.16mg/m3。3.2.3 废水污染源分析(1)施工废水道路路基施工产生泥浆废水,施工路面的养护、砂石料冲洗、施工机械养护等排放污水,建筑材料及施工场地地面被雨水冲刷产生的污水,施工废水排放将影响施工地表地段的受纳水体,使水体中泥沙含量有所增加,虽水量不大,但影响时间较长,应引起施工单位的重视。沙石料冲洗废水主要污染物为SS,在冲洗开始时废水中悬浮物浓度可达3000050000mg/L,平均浓度约12000 mg/L;车辆、机械设备冲洗,施工机械渗漏的污油及露天机械受雨水冲刷等将产生少量含油污水。污水的主要污染物

30、为COD、SS和石油类,浓度约为COD 300mg/L、SS 800mg/L、石油类40mg/L。(2)生活污水施工期生活污水来自施工人员的餐饮、如厕污水。每人每天用水按100L计,排污系数取0.8,工期12个月,施工人员约50人,则生活污水日排放量为4.0m3/d,施工期总排放量为1440m3。生活污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为COD、NH3-N、动植物油、SS,污染物浓度为:COD 300mg/L、NH3-N 30mg/L、动植物油25mg/L、SS 200mg/L、BOD5 150mg/L,施工期生活污水产生量较少,排入桓谭路污水管网。不得随意向地表水体倾倒。生活污水污染物产生情况见表3.2-2。

31、表3.22 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排放一览表项目因子CODNH3-N动植物油SSBOD5浓度mg/l3003025200150污水量m3/d4.0污染物产生量kg/d1.20 0.120.100.80.60施工期污染物产生总量kg432.00 43.20 36.00288.00 216.00 污水处理厂排水浓度mg/l50511010施工期污染物排放量t0.07200.00720.00140.01440.01443.2.4 固废废物(1)施工产生土石方本项目不设取弃土场,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弃方由建设单位联系渣土办及时清运,道路红线范围内两侧设临时堆土场。挖方量为60748 m3,填方量为40859 m

32、3,本工程施工总的土石方量预测见下表3.2-3。表3.2-3 土石方平衡分析 单位:m3起讫桩号挖方填方借方弃方交口工程量4629.889694.874 0.0 3935.015 清除杂填土、粉煤灰38511.538511.50.0 0.0合计(不含交口工程量)17606.61652.67 0.0 15953.9合计60748.0 40859.0 0.0 19889.0 (2)拆迁建筑垃圾工程需拆迁建筑物10728m2,根据近似城区拆迁工程类比调查,在回收大部分有用的建筑材料(如砖、钢筋、木材等)后,每平方米拆迁面积产生的建筑垃圾量约为0.1m3(松方),则房屋拆迁将产生建筑垃圾1072.8m

33、3。(3)施工人员生活垃圾按施工人员生活垃圾0.5kg/人d计算,施工人员50人,则施工期施工人员生活垃圾日排放量约为25kg/d,施工期生活垃圾产生总量约为9t。3.2.5 生态环境影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路基开挖、钻孔使得原有的土地结构受到破坏和改变,进而还造成原土移位、松散,原植被遭到破坏,地表裸露,改变土壤的可蚀性及植被状态,其土壤的抗蚀性、抗雨水冲刷性降低,会导致水土流失。另外,弃土石在运输过程中,不加遮盖或过高装载,弃土将在运输中造成遗散。(1)动植物影响本项目工程沿线主要为荒地及居民区,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选线经过的地带多年以来为人类频繁活动区域,出现大型野生动物的几率极低,本项

34、目所经过的区域也没有出现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记录。项目沿线无珍贵动植物,植物主要为一些田地间常见杂草及草丛,动物多为昆虫及鼠类,工程施工将破坏原地表植被,小型动物无处藏身。项目建设完成后沿道路两侧进行绿化,可恢复部分绿化面积,弃土弃渣均得到合理的处置,不会占用土地,因此,项目对动植物的影响较小。(2)水土流失本工程施工期主要是工程占地、开挖、回填、弃渣堆放等原因,破坏了项目区域植被,破坏了表土结构,致使土体抗蚀能力降低,土壤侵蚀加剧,导致水土流失增加。营运期地面固化并种植有绿化带,基本不存在水土流失量,因此,本项目水土流失预测选择在基本建设期。据项目区域土壤侵蚀的背景资料和工程建设特点,项目区域

35、水土流失主要为水力侵蚀,水土流失预测将采用专家预测和经验公式法,要确定原土地利用条件下的水土流失背景值;另一方面要通过相关的调查、分析,确定施工期再塑地貌的上壤侵蚀,按照计算公式如下:W=FAPT式中:W某施工区水土流失量(t)F加速侵蚀面积(km2);A加速侵蚀系数,本工程A 值取1;P原生地貌土壤侵蚀模数(t/km2a);T侵蚀时间(a)。按10个月计算。项自建设所在地地势起伏较小,侵蚀轻微,结合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96)的侵蚀强度分级,初步估判原地貌的侵蚀强度和土壤侵蚀模数(背景值)为500t/km2a,城市区域土壤侵蚀模数按l00t/km2a 计算。在道路建设过程中,地表

36、原有覆盖的植被及其他物质被破坏,将会造成土壤侵蚀模数的加剧,本工程土壤侵蚀模数取1000t/km2a。根据上式计算本项目水土流失量见表:表3.2-5 水土流失一览表项目占地面积hm侵蚀模数t/km2a施工期水土流失量流失背景值3.56651002.972新增流失量3.5665100029.72由上表可知,本工程施工阶段破坏了施工区原有地貌、地表植被,使表层松散,抗水力侵蚀能力减弱,使土壤失去了原有的固土防风能力,从而增加了一定量的水土流失,在不采取任何防治措施的情况下,工程施工期将新增水土流失量29.72t。3.3 营运期污染源分析3.3.1 噪声源分析道路投入营运后,在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辆的

37、噪声源为非稳态源,车辆行驶时其发动机、冷却系统以及传动系统等部件均会产生噪声;行驶中引起的气流湍动、排气系统、轮胎与路面的摩擦等也会产生噪声;由于路面平整度等原因而使行驶中的汽车产生整车噪声。另一方面由于噪声辐射量与汽车运行速度呈线性关系,车速增加,噪声辐射量也会增大。因此,道路修建完成后,对沿线环境噪声也会增加,不同年份道路交通噪声源强计算如下。(1)交通量根据项目初步设计资料,方安南路2017年、2023年、2031年评价时段的交通量预测见表3.3-1。表3.31 2017年、2023、2031年道路车型比例及车流量表时间年份时段交通量 车流量小型车中型车大型车(pcu/h)(辆/h)%辆

38、/h%辆/h%辆/h平均车流量2017昼间9247457757320149323夜间231183771412036362023昼间129410187576423234220夜间323254751902359252031昼间155312227490425306112夜间38830574226257613(2)噪声源强根据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GB03-2006)公路交通噪声预测模式,各类型车的平均辐射声级Lwi按下式计算:大型车:Lol=22.0+36.32lgVL;(适用车速范围:63km/h140km/h)中型车:Lom=8.8+40.48lgVm;(适用车速范围:53km/h100km/h)小型车:Los=12.6+34.73lgVs;(适用车速范围:48km/h90km/h)式中:Vi第i类车辆的平均车速,km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