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景物描写角度答题思路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28227111 上传时间:2021-08-24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83.8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诗歌鉴赏景物描写角度答题思路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诗歌鉴赏景物描写角度答题思路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诗歌鉴赏景物描写角度答题思路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景物描写角度答题思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景物描写角度答题思路(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诗 歌 鉴 赏 之景 物 描 写 答 题 思 路 学习目标了解景物描写的常见方法。掌握景物描写鉴赏题的答题思路与技巧。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景物描写方面有何特点?这首诗(或某几句)是怎样(或如何)写景的?这首诗在描写某景物时用了什么手法?总结方法:点明手法及其效果描摹景物、点明景物特点表达了作者 情感。 诗 歌 鉴 赏 景 物 描 写 常 用 手 法一、写景的顺序: 空间角度(远近、高低等) 时间角度 (昼夜、四季等)二、通过不同感官来写景 视觉、听觉、嗅觉、 味觉、 感(触)觉三、诗歌中写景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夸张等)四、诗歌中写景主要表达技巧: 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声色结合、 视听结合、点

2、面结合、白描细描、 对比衬托、色彩渲染 寓情于景等 雨 晴 陈 与 义天 缺 西 南 江 面 清 , 纤 云 不 动 小 滩 横 。墙 头 语 鹊 衣 犹 湿 , 楼 外 残 雷 气 未 平 。尽 取 微 凉 供 稳 睡 , 急 搜 奇 句 报 新 晴 。今 宵 绝 胜 谁 与 共 ? 卧 看 天 河 尽 意 明 。8 .颔联为什么选取“语鹊”和“残雷”来写雨晴呢?这一联又是如何写景的?(6 分)例1 第一问:颔联描写了急雨初晴时“语鹊”“犹湿”的羽毛和欢快的叫声来传达迫不及待的报情之心,写“残雷”的“气未平”,雷不甘心立即销声匿迹,来表达雨晴的欣喜。(2分)第二问:拟人:鹊能有衣并能语和雷残

3、负气是拟人手法的运用,使画面更 富生气。视听结合:写“语鹊”犹湿是绘形,“语鹊”的欢快叫声和“残雷”的低沉是绘声,绘形绘声,使画面更加生动丰富。远近结合:“墙头语鹊”是近景,“楼外残雷”是远景,远近结合,描绘了一幅和谐富有生机的雨后图。 送 韩 十 四 江 东 觐 省 杜 甫 兵 戈 不 见 老 莱 衣 , 叹 息 人 间 万 事 非 。 我 已 无 家 寻 弟 妹 , 君 今 何 处 访 庭 闱 ? 黄 牛 峡 静 滩 声 转 , 白 马 江 寒 树 影 稀 。 此 别 应 须 各 努 力 , 故 乡 犹 恐 未 同 归 。【注】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写的。老莱衣:相

4、传春秋时隐士老莱子,七十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使双亲欢娱。黄牛峡:位于宜昌之西。请简要分析颈联在写景上有哪些特色。(4分) 请简要分析颈联在写景上有哪些特色。(4 分) 以 静 衬 动 , “ 黄 牛 ” 句 以 峡 岸 的 静 衬 托 江 水 的 汹 涌 , 表 现 了 对 友 人 行 程艰 难 的 忧 虑 。 寓 情 于 景 , “ 白 马 ” 句 描 写 江 边 寒 风 吹 骨 、 树 影 稀 疏 的 凄 凉 之 景 , 表 达诗 人 因 友 人 离 去 的 孤 寂 伤 感 之 情 。 虚 实 结 合 , “ 黄 牛 ” 句 属 虚 写 , 写 诗 人 想 象 韩 十 四 坐 船

5、过 黄 牛 峡 的 情 景 ;“ 白 马 ” 句 属 实 写 , 写 诗 人 在 江 边 送 别 韩 十 四 的 情 景 。 听 觉 与 视 觉 相 结 合 , “ 黄 牛 ” 句 作 者 从 听 觉 角 度 形 象 描 绘 韩 十 四 一 路 辗转 旅 途 艰 险 的 情 形 ; “ 白 马 ” 则 从 视 觉 角 度 描 绘 了 当 时 的 离 别 之 景 。 例1 、(0 8 年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正宫塞鸿秋 浔阳即景 周德清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注周德清(1 2 7 7 1 3

6、 6 5 ),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 淀:即蓝靛,蓝色染料。(1 )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请从写景的顺序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 由远及近:一二句写万里长江宛如平铺着的一条白色绸带,淮 山点点愈加青翠,是远景;三四句写几片江帆疾飞如箭,千尺 山泉直泻如电,是近景。由地面到天空:由前四句关于长江、淮山、江帆、山泉等地面 景物的描写转到后三句的晚云、新月、塞鸿等天空景物的描写。 诗人通过观察角度的不断变化,极富层次地呈现给我们这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诗人融情于景,表达了对浔阳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注意与抒情方式或角度区分一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二 、间接抒情: 1 、借景 借景抒情 以景衬情 情景交融 寓情于景 2 , 借物:托物言志托物寓理 借物抒情 3 ,借事(典,史,):用典抒情 借古讽今借古抒怀怀古伤今,借事抒情 指出下列诗句的抒情手法:1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诗经2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3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4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5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墨梅王冕) 直接抒情借景抒情 哀景哀情触景生情 借事抒情托物言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