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小儿外感发热干预分析0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8208809 上传时间:2021-08-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医护理小儿外感发热干预分析0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医护理小儿外感发热干预分析0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医护理小儿外感发热干预分析0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中医护理小儿外感发热干预分析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护理小儿外感发热干预分析0(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医护理小儿外感发热干预分析_0中医护理小儿外感发热干预分析摘要:摘要:外感发热主要指因外界温热疫毒之气或六淫之邪侵入机体,造成的脏腑阴阳失调、营卫失和等症状,通常伴随不同的临床表现,在小儿临床中较为常见,具有病程短、起病急及传变速度快等特点。通过分析贴敷、洗浴、涂膜、滴鼻、推拿及雾化吸入等中医方法对小儿外感发热的护理疗效,旨在为小儿外感发热中医护理干预提供一定的参考。关键词:关键词:小儿;外感发热;中医护理 外感发热为小儿临床急症中最为常见的类型之一,鉴于小儿具有神气怯弱、易因发热而惊厥等特点,及时有效治疗非常重要。中医护理干预方法进行小儿外感发热,毒副作用小、方法便捷、静脉给药或口服煎剂、

2、疗效可靠等原则进行。现将小儿外感发热相关中医护理干预方法综述如下。1 中医护理1.1 贴敷法 将中药经研磨或捣烂,调匀后使用,适用于黏附性较强中药制剂。贴敷法是一种中医体表外治疗法。贴敷法是将药物在特定穴位上与体表直接接触,透皮吸收过程中使药物治疗作用得到实现。王明义1等人曾用退热膏(即栀、生石膏及蒲公英)向曲池、大椎及合谷等各个穴位进行外敷,适用于对体温高于39小儿高烧进行护理,用药2h后,体表温度下降,12h可恢复正常。刘飞霞等人采用双连吴萸散(即黄连、连翘及吴茱萸)向涌泉穴外敷进行护理,治疗组再林冲剂和口服清开灵冲剂及双连吴萸散,对照组服用冲剂。张红琴2等人采用蝉蜕散(即栀、金蝉蜕、钩藤

3、、地骨皮)对90例高热小儿外敷,58例1次退热,21例2次退热,11例3次退热,治愈率达到100.00。1.2 洗浴法 中药液洗浴为中医中常见外疗法。经洗浴可局部或全身因物理降温效应而退烧,皮肤吸收中药又可退热解肌。黄瑞松等3曾通过童热清浴剂(青蒿等混合中草药)对120例风热病症小儿中药洗浴,设立对照组60例热速清口服液,实验结果两组的效率分别为91.40,82.60,护理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徐和翔等人利用艾苏煎剂进行足浴护理,选取患儿80例,对照组常规西医护理,护理组用苏叶、艾叶等份混合,加水煎至2500L,经100煎熬后取汁,通过加入温水或热水进行温度调试,待略烫时以其为患

4、儿浴足,持续约1015in。结果表明护理组平均治愈时间仅为3.25d,最长经历5d,最短12h;对照组平均治愈时间5.6d,最长经历7d,最短24h。两组在临床护理及治疗、退热时间等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中医浴足更为有效。1.3 涂膜法 涂膜法属新兴外疗方法,中药制剂均匀涂抹于指定穴位上,使之成膜。相较与传统贴敷方法,此方法疗效强、吸收速度快,使用便捷。林海4等试验,将中药涂膜退热灵剂(即柴胡、黄芩、兰花参、冰片、细辛及薄荷脑等,共同加入Azne中作为促透剂)在120例患儿风池穴、大椎穴及双侧合谷穴位涂抹成膜,设立60例以西医常规方法进行护理的对照组。结果51例治疗组患儿痊愈,35

5、例疗效显著,13例有效,21例无效,疗效率达82.50;对照组21例痊愈,11例显效,5例有效,23例无效,疗效率达61.70。相比于西医常规疗法,涂膜法疗效明显。1.4 滴鼻法 将中药药液滴入鼻腔的外治法。此种方法有助鼻腔粘膜直接吸收药物,同时在神经调节作用下使药效迅速发挥。沈松友等人选择68例患有高热(患有上呼吸道感染共42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通过用柴胡液滴入患儿鼻腔中来观察药效。操作方法:鼻腔洗净,每侧鼻腔各滴入12滴柴胡滴剂,拇指及食指对鼻翼轻缓按摩,然后循环滴入与按摩。注意滴入量及按摩次数应该以年龄的不同而适当变化。进行滴鼻过程中,施以常规抗生素治疗。结果表明,60例疗效显著,共8例

6、无效。1.5 推拿法 通过特定手法按摩,能疏通经络、调整阴阳、疏风解表、调节脏腑及解肌散热。管建红5等曾采用小儿推拿手法,选取50例患有发热小儿。根据患儿表现出的不同症型,他们选用不同推拿手法,如兼风寒,拿肩井、推三关并按风池;外感发热,分阴阳、揉肺俞、推坎宫及清肺经;夹痰者擦胸、擦腿,加按肉膻中;兼风热者,推天柱、加推六腑、推脊。3d为1疗程,1次/d;发热2次/d,连续治疗3疗程。结果45例治愈,5例好转。孙树云等人选取50例外感发热小儿,采用外感发热护理,法如下:推坎宫,开天门,揉耳后高骨,运太阳,揉肺俞,按揉肩井,揉风门并清肺经。清解里热,手法为:清胃经,清肺经,推脊,拿肩井及退六腑。结果31例病症消失;身体略感不适,但体温恢复正常11例;症状部分消失,同时体温恢复正常7例;症状仍有部分存在,体温有所降低但仍高于正常体温1例。1.6 雾化吸入法 雾化吸入法为通过加压,将中药制剂气化加入雾化泵中,通过挤压喷入口鼻中,使药物吸收方法。此法吸收快,针对性强,同时解热抗炎。王凤芝等人层采用清开灵雾化剂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病症。护理组及对照组患儿均给予退热、镇静及加强护理的综合治疗,同时给血象高患儿口服青霉素V钾。护理组患儿另加0.5L/(kg次)雾化吸入,持续2030in,2次/d,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