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毒化学品事故专项预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8173687 上传时间:2021-08-2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9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剧毒化学品事故专项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剧毒化学品事故专项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剧毒化学品事故专项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剧毒化学品事故专项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剧毒化学品事故专项预案(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江西晨光新材料有限公司剧毒化学品事故专项预案1、 目的严密规范的管好用好剧毒化学品,防止剧毒化学品泄漏和中毒,防止剧毒物品出现失管、失控、失盗,事故的发生,避免造成投毒案件。不给不法分子留有可乘之机。2、剧毒化学品基本情况2.1概念:剧毒物品是指少量侵入肌体,短时间内即能致人、畜死亡或严重中毒的物质,急性毒性为:经口服半数致死量ID5050mgkg;经皮肤接触半数致死量LD50200mg/ kg;经呼吸道吸入半数致死浓度LC502ml/m或0.5mg/L(尘、雾)。我国现在规定335种剧毒化学品(2002版及补充和修正)。重大事故是指“工业活动中,发生的重大火灾、爆炸或毒物泄漏事故、被盗、被抢

2、事故,并给现场人员或公众带来严重危害,或对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剧毒物品既是化工生产不可缺少的原料和试剂,又是危害性极强的化学品。2.2公司剧毒品储存和使用情况2.2.1种类和数量本公司只有三氯氢硅车间氯化氢合成工段使用的液氯属于剧毒化学品。目前在用的储存装置有两个30立方的液氯储罐,一用一备,正常储存量在30吨左右,是构成公司三级重大危险源的重点部位。2.2.2装置在液氯储罐附近有4台液氯汽化装置、两个氯气缓冲罐、一个加热罐及一个液氯卸车系统和相关液氯或氯气管道。2.2.3工艺流程通过使用热水将液氯加热汽化至40以下的氯气,经过一级缓冲罐和二级缓冲罐与氢气一起进入氯化氢合成炉

3、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液氯是通过两种方式进入储罐,一是通过液氯管道从与公司相邻的新康达公司输送进入液氯储罐,另一方式是通过液氯槽罐车卸到液氯储罐。2.2.4安全设施A液氯储罐和氯气缓冲罐上安装安全阀;B液氯储罐和氯气缓冲罐的重要参数(如压力、温度、液位等)实现远程监控和报警;C液氯库周围设置防泄漏围堰,并设有废水收集处理系统;D液氯库旁设有碱液池和碱液喷淋系统(吸收泄漏至空气中的氯气)E安装有毒气体检测警报装置;F安装有视频监控系统进行24小时视频监控;G设有红外线报警防入侵装置;H设有重要阀门防破坏装置;I设有电子巡查系统;J设置隔离安全警告线,并设置安全警告牌和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K在液

4、氯岗位设有液氯库专用的应急救援器材等。2.2.5安全措施A实行每小时的岗位点检(包括治安防范)B每班次对液氯储罐和汽化器进行一次排污(排放三氯化氮)C定期对相关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及安全附件进行年检;D每月对液氯岗位相关设备和管道进行专项检查,测量设备和管道壁厚,一旦发现厚度低于最低标准,立即进行更换;E禁止在液氯库附近放置可燃物;F定期对液氯岗位操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G定期对液氯岗位操作人员进行液氯事故专项应急救援演练,并不断完善预案。3、事故类型3.1液氯或氯气泄漏;3.2液氯储罐或缓冲罐爆炸;3.3人员中毒;3.4着火3.5盗窃或人为破坏;4.报告与指令4.1报警当液氯岗位发生泄漏、爆炸、

5、人员中毒、着火、被盗或人为破坏时,由液氯岗位操作人员立即向上级和公司当天值班长汇报,公司值班长了解情况确认后,向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总指挥汇报,请求按照专项应急救援预案进行救援或处置。4.2报告内容包括:4.2.1发生事故的具体时间;4.2.2发生事故的详细地点;4.2.3发生什么类型事故(着火、泄漏、爆炸、人员中毒、被盗或人为破坏)4.2.4现场基本情况及人员伤亡情况;2.2.5事故现场处理情况及其他相关情况。4.3公司值班长接到报警后处理措施:4.3.1做好相关记录,记录事故的时间、地点、报告人及事故基本情况;4.3.2通知通讯联络组组长,通知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赶赴现场。4.4发出应急救

6、援指令联络组组长接到通知后,报告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总指挥,由总指挥发出应急救援指令,由现场指挥组织现场的应急救援。5、组织机构及职责 5.1 应急组织体系 本企业为了满足应急救援的需要,应急救援指挥小组由总指挥、副总指挥以及各应急小组组长组成。应急救援指挥小组:总指挥: 丁建峰(总经理)副总指挥:徐国伟(常务副总)现场指挥:姜林炜(分管副总)主要成员:王玉兵、刘广生、葛利伟、曹胜明、曹勇、徐达理、陈保平疏散警戒组组长:王玉兵抢险抢修组组长:刘广生通讯联络组组长:葛利伟后勤保障组组长:曹胜明救护组组长:曹勇专家技术组:徐达理、陈保平各应急救援小组根据本企业事故类型和应急工作需要,设置相应应急救援工

7、作小组。应急救援指挥小组结构图总指挥(丁建峰)副总指挥(徐国伟)疏散警戒组抢险抢修组通讯联络组后勤保障组1.负责人:曹勇(组长)2.组员: 柴小娟 黄小英1.负责人:刘广生(组长)2.组员:徐光华 王建鹏 孙志中 康福彦 李亚军 张龙 周志东 郑清 付陆军 王鹏 王凌云 喻能 付安 杨超 王瑞军 王平 廖双群 谭世彪 王金然 荆锁平1.负责人:葛利伟(组长)2.组员:张丽1.负责人:曹胜明(组长)2.组员:刘佳 陈云富1.负责人:王玉兵(组长)2.组员:潘利平 李全昌 救护组现场指挥(姜林炜)专家技术组(徐达理)(陈保平)5.2 指挥机构及职责 5.2.1总指挥职责5.2.1.1执行国家有关事

8、故应急救援工作的法规和政策。5.2.1.2当指挥组成员变动时及时调整,保证救援组织正常工作。5.2.1.3负责组织编制、审核和批准应急预案,负责组织、指挥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5.2.1.4听取事故汇报,分析险情,根据事故类别(一般、较大、重大、特大)、性质、事故的潜在风险、现有应急资源和应急响应能力分析、判断紧急状态,并确定相应的应急响应等级及报警级别。5.2.1.5发生事故时,负责应急救援和事故处置的领导工作,统一指挥、协调各工作小组进行科学的、有效的救援;指挥、总体协调各应急小组的应急行动。5.2.1.6负责宣布应急响应状态的启动和解除,指挥协调各个应急小组,调配应急资源,按应急程序组织

9、实施应急救援。5.2.1.7应急处理结束后,及时总结应急救援工作经验和教训,不断修改、完善救援预案。5.2.1.8采取有效措施保证现场人员和附近人员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参与事故调查。5.2.1.9当启动上级应急救援响应后,上级应急救援机构到达公司参与救援时,总指挥应及时报告事故概况、企业自救情况,积极配合救援。5.2.1.10负责向上级报告事故情况,负责事故情况信息的对外发布。5.2.2副总指挥职责5.2.2.1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预案的编制和修订、组织实施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5.2.2.2协调总指挥组织实施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现场救援行动。5.2.2.3协调总指挥负责应急状态下各组之间的协调及信息

10、传递;保障物资供应、交通运输、医疗救护、通讯等各项应急措施的落实;执行总指挥的命令。5.2.2.4当总指挥不能及时赶到事故现场时,代行总指挥的职责。5.2.3现场指挥职责5.2.3.1负责救灾、事故处置的技术工作。5.2.3.2根据火灾、爆炸原因和现场的实际情况,以及生产工艺等因素,及时提出控制事故或事故处置方案,以及在事故处置中应注意的事项。5.2.3.3向消防人员及进行救灾和事故处置人员,简明扼要地讲明现场的危险品的分布现状及当前所处状态。5.2.4疏散警戒组5.2.4.1进行人员的疏散,车辆的管制。5.2.4.2根据事故现场情况,设置警戒线,按合理的疏散路线将被疏散人员引导到安全区域。5

11、.2.4.3负责现场治安保卫工作,保障救援的秩序。5.2.4.4根据事故现场情况,设置警戒线,按合理的疏散路线将被疏散人员引导到安全区域。5.2.4.5组织清点、疏散受灾人员,统计伤亡人数。5.2.5抢险抢修组职责5.2.5.1参与制订事故排险、抢险方案,执行应急指挥部命令,落实相关的紧急处理措施。5.2.5.2做好自我防护,抢救受伤人员。5.2.5.3条件允许情况下,抢出贵重物品,或易引发事故的设施;设法使引发事故或致事故扩大的设备、设施停止运行。5.2.5.4抢修被事故破坏的设备、设施,包括通迅设备、应急用电设施。5.2.5.5及时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事故处理情况。5.2.5.6配合专业应

12、急救援队伍做好抢险抢修工作。5.2.5.7收集事故现场有关证据,参与事故调查处理。5.2.6通讯联络组职责5.2.6.1当接到应急响应通知后,通知公司应急救援小组成员参加事故应急救援行动。5.2.6.2负责应急抢险过程中的通讯联络,保证通讯畅通及与外部机构的联系。5.2.6.3负责对外报警,报警时候说明事故单位名称、事故类型、所处地点及报警人姓名、电话。5.2.6.4负责引导专业救援车队和人员进入事故现场。5.2.6.5按照总指挥的指令,咨询联络有关专家,转达专家救援建议。5.2.7后勤保障组职责5.2.7.1负责应急状态下应急物资的供应保障,如设备零配件、工具、铁锹、防护用品和其他应急物资;

13、5.2.7.2负责现场紧急救护伤员和伤员的转运工作;5.2.7.3负责应急救援过程中公用工程,如:水、电、气等。5.2.8救护组职责5.2.8.1在应急总指挥的协调指令下,进行救护现场的受困和受伤人员。5.2.8.2救出人员,并送往安全地带;5.2.8.3完成人员的救护后,可进行设备设施的抢险抢修。5.2.9专家技术组职责5.2.9.1负责指导公司危险源识别和应急救援专项预案的技术问题;5.2.9.2负责在应急救援过程中,进行技术指导。6、应急救援行动应急救援行动是事故应急救援的中心任务,它关系到整个救援工作的成败。当接到公司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命令后,各应急专业队按照专业队的应急方案进行救援行动

14、。 应急救援行动包括:应急疏散、事故处置、现场救护、现场处置等。应急行动应遵循以下原则:6.1应急行动优先原则6.1.1统一指挥,分工负责本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公司突发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工作。各专业工作组根据各自分工对应急指挥部负责。当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启动一级应急响应时,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在上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统一领导下,服从并执行应急救援指令,协助专业救援队完成救援任务。6.1.2以人为本,科学救援事故发生启动应急响应后,应首先疏散危险区域人员,救护受伤、中毒的人员。人员救援过程中应采用科学的方法,防止次生和衍生事故,防止受伤人员受伤加重。6.1.3快速反应,防止扩大一旦发生事故,要

15、做出迅速反应,采取果断措施,救出被困人员,并尽最大可能控制事故事态的扩大。6.1.4环境优先发生事故时,在确保人员安全的前提下,确保环境不受污染。6.2应急处理程序化 为了避免现场救援工作杂乱无章,可事先设计好不同类型的事故现场应急程序即专业应急方案。6.2.1当发生液氯或氯气泄漏时:6.2.1.1人员迅速撤离污染区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小泄漏时隔离150米,大泄漏时隔离450米。对于本公司实际情况而言,发生小泄漏,视情况撤离三氯氢硅车间操作人员;如果发生大泄漏,需要撤离整个公司员工。6.2.1.2现场负责人应立即组织应急处理,尽可能切断泄漏源,抢救中毒者。抢修、抢救人员必须佩戴正压式空气

16、呼吸器,穿全身橡胶防毒衣。6.2.1.3消除方法:抢修中应利用现场水喷淋系统,降低现场氯气浓度。用水稀释、溶解。并将废水排放至液碱池进行中和处理。6.2.2当发生液氯储罐或缓冲罐超压爆炸时:6.2.2.1立即停止车间所有相关操作,人员迅速撤离污染区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如果有大量氯气泄漏,需要撤离公司所有员工。6.2.2.2现场负责人应立即组织应急处理,尽可能切断爆炸设备上游和下游管道阀门,抢救中毒者。抢修、抢救人员必须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穿全身橡胶防毒衣。6.2.2.3抢修中应利用现场水喷淋系统,降低现场氯气浓度。用水稀释、溶解。并将废水排放至液碱池进行中和处理。6.2.2.4如果人员

17、受伤较重,需要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如果是中毒,需要将中毒人员移到空气新鲜地方,进行解毒处理。6.2.3人员中毒时:6.2.3.1 迅速将伤员脱离现场,移至通风良好处,脱下中毒时所着衣服鞋袜,注意给病人保暖,并让其安静休息。6.2.3.2为解除病人呼吸困难,可给其吸入23的温湿小苏打溶液或1硫酸钠溶液,可减轻氯气对上呼吸道粘膜的刺激作用。6.2.3.3抢救中应当注意,氯中毒病人有呼吸困难时,不应采用徒手式的压胸等人工呼吸方法。这是因为氯对上呼吸道粘膜具有强烈刺激,引起支气管肺炎甚至肺水肿,这种压式的人工呼吸方法会使炎症、肺水肿加重,有害无益。6.2.3.4酌情使用强心剂如西地兰等。6.2.3

18、.5鼻部可滴入l2麻黄素,或23普鲁卡因加0l肾上腺素溶液。6.2.3.6由于呼吸道粘膜受到刺激腐蚀,故呼吸道失去正常保护机能,极易招致细菌感染,因而对中毒较重的病人,可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6.2.4当发生液氯库着火时:6.2.4.1立即使用消防水或灭火器进行灭火,并尽可能移走可燃物,灭火时,必须佩带救援设备,包括化学防护服、防护手套,必要时需要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6.2.4.2如果火势不能及时扑灭,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寻求外部应急救援中心支援。6.2.4.3在消防队赶到现场之前,尽可能控制火势,用冷水冷却储罐和设备,防止容器爆炸。6.2.4.4根据实际情况判定,由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现场指

19、挥决定是否撤离现场或公司人员。6.2.5当发生有毒化学品被盗或有人破坏时:6.2.5.1车间相关人员确认有毒化学品被盗或有人破坏时,应按照应急报告的程序向车间主任和公司当天值班长报告。并尽可能详细说明情况。6.2.5.2由公司保安队及时赶到现场,并且保护现场。6.2.5.3如果是有人现场破坏,液氯岗位值班人员协助公司保安进行制止破坏行为。6.2.5.4由安环部负责与湖口县金沙湾派出所联系报案。7、现场处置7.1现场救治现场处置是结束应急救援行动前的必要步骤,因为:第一,有些事故(如化学品泄漏事故)现场存在一定有毒有害物质,如不及时处置,扩散后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或造成其他长期的危害。第二,有些事

20、故得到控制后,现场看起来已经没有危险,但是如果不及时做好后期的继续处置,有可能引发二次事故。第三,无论何种类型的事故,发生后都会对现场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不进行现场处置就无法恢复正常的生产或生活秩序。7.1.1中毒的现场救治: 对于发生的急性中毒,不论其毒物是否明确,应立即进行现场救治。现场救治一般包括:清除毒物、延缓毒物吸收等。7.1.1.1吸入性中毒。立即使中毒者脱离中毒现场,给予吸氧或呼吸新鲜空气,注意保暖,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就医。7.1.1.2接触性中毒。立即除去污染衣物,一般用消水冲洗体表,特别注意毛发、指甲缝及皮肤褶皱处的冲洗。热水可使体表血管扩张,促进毒物的

21、吸收,应避免使用。有些毒物遇水能发生反应,加重损害,此时应先将毒物拭净后再冲洗。对于腐蚀性毒物,要选择相应的中和剂或解毒剂冲洗。若现场无此类药物,对水溶性毒物可用水反复冲洗,非水溶性毒物用无毒的物质冲洗。体表冲洗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就医。7.1.1.3食用性中毒。可采用催吐的方法,起到迅速清除毒物的作用。就医。7.2现场处置的方法:7.2.1布置事故现场警戒。接到报警,液氯岗位的相关人员要迅速向公司值班长或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报告情况,同时根据现场情形,迅速划出警戒保护区。如液氯或氯气泄漏事故,要迅速采取各种方法尽快消除毒源,积极抢救中毒人员。而现场的警戒区域要尽可能大一些,严禁一切非抢险车

22、辆和人员进入警戒保护区,既为保护现场不受或免受破坏,又为防止造成无谓的人员伤亡。7.2.2迅速疏散现场职工及相邻车间员工。在现场组织保护和抢救的同时,要采取一切可行的方法和手段,迅速动员和组织职工疏散到安全地带,并指导职工用湿毛巾等一切防护设备加强自我保护,尽可能减少事故的危害。如疏散情形紧急,可动员一切运载工具迅速将事故区的职工撤离至安全地带。如果事态严重,视情况通知相邻单位进行疏散和撤离。 7.2.3 对发生的液氯被盗或破坏案件,应迅速派人赶赴现场,保护现场,通告公安部门组织现场勘查,及时破案,并积极寻找被盗液氯的下落,防止发生更大的危害。7.2.4抓住时机进行现场调查。在现场进行保护和抢

23、险的同时,要抓住一切时机向在场职工、中毒者了解事故发生前后的气味、感觉、病理状态等情况,并根据应知液氯常识和中毒者的病状,为现场的应急处置及时向调查勘查人员提供有关依据创造良好的条件。7.2.5科学判断,筹措防毒器具。进入事故现场,如无防毒器具时,应立即报请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及安全环保部调运或采取临时的防毒措施,切不可贸然闯入液氯库,以免造成无谓的人员伤亡。8、关闭条件8.1 有毒有害化学品事故中受伤害人员现场救治工作结束。8.2事故现场得到控制并且后续处置完毕。8.3被盗的有毒有害化学品找到及处置回收完毕。上述条件均达到,即可经应救援领导小组总指挥批准后关闭本预案。9、通信与信息保障9.1

24、企业内部联系方式表8-1 企业内部联系方式姓名职务手机固定电话集团短号丁建峰董事长(总指挥)139052929806380999/徐国伟常务副总(副总指挥)158708955576380888-8006626568姜林炜生产副总(现场指挥)159799969618380888-8009626509徐达理技术总工程师(生产调度组成员)189792782026380888-8009/陈保平技术总工程师(生产调度组成员)189702262996380888-8201/王玉兵安环部经理(疏散警戒组组长)137552676116380888-8009626653刘广生生产部经理(抢险抢修组组长)1527

25、02435826380888-8301626657葛利伟行政部经理(通讯联络组组长)189792782056380888-8010/曹胜明仓库物流部经理(后勤保障组组长)158792189866380888-8010626573曹勇人力资源部经理(救护组组长)152979222206380888-8011626672刘建华采购部经理13776685149徐光华车间主任(抢险抢修组员)189792054516390888-8201王建鹏车间主任(抢险抢修组员)151702870606380888-8301626561孙志中车间主任(抢险抢修组员)153501397086380888-830162

26、6625康福彦车间主任(抢险抢修组员)151709896386380888-8301626560李亚军车间主任(抢险抢修组员)15979922534626565卢德才设备管理员135070681866380888-8000/潘利平保安队长1330792013113320020741/9.2外部相关单位联络方式表8-2 外部求助联系方式部门(单位)固定电话联系人手机备注九江市矿山、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中心8903747县安监局6336505县环保局6320089消防大队119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值班电话6327999县、区急救中心120县公安局110金沙湾派出所6327890龙达安保部长15350028200龙达分管副总15350028386新康达分管副总13576217665新康达生产部部长13707928416新康达调度15179267960新康达总调度长13576217696新康达液氯库负责人13907926253宏科分管副总13807924755宏科总工1397922930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