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多元识读教学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8166673 上传时间:2021-08-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0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浅析多元识读教学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析多元识读教学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析多元识读教学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浅析多元识读教学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多元识读教学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浅析多元识读教学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论文关键词: 中职英语教学多元识读教学法应用方法论文摘 要: 随着英语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推进,多元文化的不断渗入,社会对中职学生的职业要求不断提高,这些都对中职学生多元识读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本文通过介绍多元识读教学法及其教与学的模型,结合江苏省新版中职英语教材基础模块下册Unit 4 Whats in Fashion?为实例,谈多元识读教学法在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效果。一、引言随着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的日益全球化,掌握一门外语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公民必备的基本素养之一,英语是江苏中等职业教育外语教学的主要语种。根据新的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和

2、课程标准,在课程改革的风向标英语技能大赛的引领下,并结合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英语课程不仅要帮助学生打好够用、实用的语言基础,重视对学生进行基本的语言技能的训练,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技能,特别是使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一种比传统的单纯语言教学更为有效的教学模式多元识读教学法应运而生。二、何为多元识读教学法“多元识读”教学法是当今世界较为新颖的教学理念,在我国尚处于研究和应用的初期。“多元识读”(Multiliteracies)这个概念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澳大利亚。1994年9月,来自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的11名语言学家在美国新罕布洲的新伦敦召

3、开了为期5天的会议,正是在这个会议上他们提出了“多元识读”这个概念。从2004年起,多元识读教学法逐渐在中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开始应用,该教学法突破了外语教学中以语言为中心的传统识读教学模式,利用声音、图片、颜色、动漫、录像和创设的情境相结合,着力提高学生多元识读的能力。同时,多元识读教学法克服了传统的以语言为中心(languagecentered)灌输式(the transmission model)教学模式的缺点,注重运用各种符号资源习得语言和文化,使英语学习不再是单边的接受过程,而是了解、比较和批判性吸收多元文化,通过交流融会而达到创新知识的目的的过程。. 三、多元识读教学法对中等职业学校

4、英语教学的启示在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改革大力推行的时代,多元识读教学法适用于中职英语教学。若教师能掌握多元识读教学法的理念,有效地将它贯彻于英语教学中,就定会提升和拓展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和方法技能,培养在实际工作环境中用英语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英语课堂教学,多元识读教学具体可以分为四步:情景操练(situated practice)、明确指导(overt instruction),批判性框架(critical framing)和改造式操练(transformed practice)。如何将多元识读教学法与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新课程相结合,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际运用英语

5、的能力?下面以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新版英语教材基础模块下册Unit 4 Whats in Fashion?谈多元识读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运用。 1.情境操练。是指将班级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的成员都根据背景、知识和经历扮演不同的角色,沉浸于构建意义的操练之中。从2011年秋季学期起,在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使用的新版英语教材,其编排以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未来职业场景为主题,精心设计了一系列内容新颖、实用性强的主题活动。在第四单元听说板块What Should I Wear?的教学中,在学生对范例对话学习完成之后,教师可以设计若干个生活或工作的场景,如If you have a date/party/

6、interview,what will you wear?同时可借助多媒体技术及设备的运用,在PPT中呈现相应的场景图片或影像,让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感官产生一系列冲击,使学生仿佛置身于教师所设计的场景中,从而进行对话活动,这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和有效性。在活动呈现之后,通过师生评价、生生评价和学生自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听说能力的进一步提高。2.明确指导。是指教师积极干预。教师在学习者学习活动中起支架作用,引导学习者利用已有知识和经历进行自主探究,扩展新知识,并将新知识转化为更高程度的理解和表征能力。教师搭脚手架让学生进入情境,并辅助他们独立探索和发现、协作学习以发掘他们主动构建意

7、义的潜力,在交流协商中通过意义建构实现知识扩展。第四单元分为7个相对独立的板块,依次是Warmup,Listening and Speaking,Reading and Writing,Language in Use,Real Life Skill,Further reading,wrap up,每个板块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但是脉络不够清晰。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已有能力和实际需要,对教材进行整合,所以在对这个单元的处理中,尽可能地找出7个板块之间的联系,再结合他们所学的专业(艺术专业),将整个单元有关于Fashion的话题拓展成为两个部分:一是appropriate dressing,艺术班学生的

8、穿着常给人个性、怪异、追求名牌的感觉,所以这部分的内容能给学生的日常穿着起到引导作用,也从情感层面对学生进行了引导,二是trendy activities,包括physical activities和job activities,listening and Speaking(B)& Further reading部分正又属于这些内容,通过对自己时尚观的评估和对工作广告的认识,完成这部分的内容,对自己未来职业的一个设想,因为艺术班的学生大部分人都将从事与艺术有关的工作。通过这样的教材重组,教师给学生搭建了稳固的“脚手架”,学生有目的地、兴趣浓厚地合力攀登,教学效果很好。3.批判性框定。是

9、指学习者运用历史、社会、文化、政治、意识形态、价值观的知识体系对事物进行批判性的理解。第四单元reading部分的语篇Designer Brands Arent for Me!在这篇文章的构建中,不仅要掌握作者对品牌的态度,而且要呈现自己对品牌所持的观点。每个人对事物判断都有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赞同或是不赞同,追求品牌,阐述自己的理由。教师也应对学生的评判给予明确的指导,辅导学生利用各种资源构建知识体系,提升其对各种语态语篇的批判能力。4.改造式操练。是指教师帮助学生把设计原则应用于不同的语境,生成新的意义。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在学会知识的同时,更注重方

10、式方法的掌握。学生的自主探究与自主学习的能力对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改革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通过使用多元识读教学法对第四单元教学之后,学生在学习其他单元时能主动探究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什么,自己预期掌握的内容有哪些,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掌握,该单元的学习对未来职场有何影响,试着自己搭建一个个脚手架,通过图书馆、互联网、杂志、广播或电视等多渠道查找所需要的信息和材料,从而形成主动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四、结语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元文化的不断渗入,中等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学已发生了显著的改变,使得以语言教学为中心的传统的识读教学法不再能适应未来职场对职校学生英语能力的要求。多元识

11、读教学法的适时运用,有助于增强教学效果,对培养新时代所需要的多元识读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多元识读能力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只有通过师生双方的不懈努力,才能使这种教学法在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中落叶生根,繁荣茂盛。参考文献:1New London Group.A pedagogy of multiliteracies:Design social futuresJ.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1996,6(1):6093.2朱永生.多元读写能力研究及其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J.外语研究,2008(4):1014.3韦琴红.多模态化与大学生多元识读研究能力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09(3):2832更多精品文档,欢迎来我主页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