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 期末复习专题练习(四) 欧姆定律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8150693 上传时间:2021-08-2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4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秋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 期末复习专题练习(四) 欧姆定律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秋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 期末复习专题练习(四) 欧姆定律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秋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 期末复习专题练习(四) 欧姆定律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秋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 期末复习专题练习(四) 欧姆定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 期末复习专题练习(四) 欧姆定律(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期末复习专题(四) 欧姆定律1. 刘老师在课堂上做了一个演示实验.实验器材有:玻璃泡破碎但钨丝完好的废白炽灯、标有“6V 6W”的小灯泡L、蓄电池、开关S、酒精灯、火柴、导线若干.连接的电路如图所示,当闭合开关S时,小灯泡L正常发光,然后用点燃的酒精灯对白炽灯的钨丝加热,可观察到小灯泡L的亮度明显变暗,此时通过小灯泡L的电流变 .这个实验说明了电阻跟 有关. 2. (2018哈尔滨)电阻R1、R2串联,电源电压是10 V,R1两端电压为8 V,R1为10 .则R1中的电流等于 A,R2 .3. (2018北京石景山区一模)小月探究“电路中电阻箱两端电压U与通过它的电流I的关系”时,记录的实验数

2、据如表.请根据表中数据归纳判断:当I0.3 A 时,U V. I/A0.60.81.01.21.41.6U/V9876544. (2018南通崇川区校级期中)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8 ,R210 ,电源电压及定值电阻R的阻值未知.当开关S接位置1时,电流表示数为0.2 A. 当开关S接位置2时,电流表示数的可能值在 A到 A之间. 5. (2017济南)小亮在“探究温度一定的条件下,导体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已选定了代号为“O”的导体,为了探究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他还要选用的导体代号是( ) 导体代号OABCD导体长度l/m1.51.01.51.00.5导体截面积S/mm2

3、1.23.21.21.21.2导体材料镍铬锰铜钨锰铜镍铬 A. A B. B C. C D. D6. (2018玉林)为了检测酒驾行为,如图甲所示是小明设计的一款酒精浓度检测仪的电路图,其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0为定值电阻,R为酒精气体浓度传感器(气敏电阻),R的阻值与酒精浓度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接通电源,当传感器酒精浓度增大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流表的示数变小B. 电压表的示数变大C. 电流表的示数与电压表的示数的比值变小D. 电流表的示数与电压表的示数的比值变大7. (2018广州白云区一模)在如图甲、乙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相等且保持不变.都闭合开关S,发现电流表A1、A2的示

4、数相同.断开图甲中的开关S,发现电流表A1的示数是A2示数的0.8倍.则R1、R2和R3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R2R1R3 B. R1R2R3C. R3R1R2 D. R3R2R18. (2018泰州)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调节变阻器,各电表示数变化情况是( ) A. 滑片向右移动,甲表示数变小,乙表示数变大B. 滑片向左移动,甲表示数变大,乙表示数变大C. 滑片向左移动,甲表示数变大,乙表示数变小D. 滑片向右移动,甲表示数变小,乙表示数不变9. (多选)实际测量中使用的大量程电流表是由小量程电流表改装而成的.图中G是满偏电流(即小量程电流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I

5、g1 mA的电流表,其电阻Rg100 .下图为某同学改装后的电流表电路图,R1、R2为定值电阻,其中R15 ,R220 .则( ) A. 若使用a和b两个接线柱,电表的量程为05 mAB. 若使用a和c两个接线柱,电表的量程为025 mAC. 若使用b和c两个接线柱,电表的量程为010 mAD. 若先用导线将b和c两个接线柱连接起来,再使用a和b两个接线柱,电表的量程为020 mA10. 如图所示,R115 ,电压表示数为6 V,电流表示数为0.2 A,已知图中虚线框内的电阻只能是下面四个电阻中两个的连接,这四个电阻是:R210 ,R320 ,R440 ,R5120 ,问虚线框内是哪两个电阻?

6、怎样连接?在虚线框内作图表示,并把电路图连完整. 11.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9V保持不变,R016.5,图中虚线框中有两个电阻,阻值分别是R16,R22.5.当开关S1和S2闭合、S3断开时,电流表A的读数为0.4A;当S1断开、S2和S3闭合时,电流表A的读数为0.36A.请通过计算,在图中虚线框内画出R1和R2接入电路的情况. 12. 图甲是小伟探究“导体中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电路图.图乙是他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IR关系图像.由图像可知:当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 (填“正比”或“反比”);他每次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为 V不变.若电源电压为4.5V,实验中R的阻值分别为5、10、15、

7、20、25,那么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至少为 . 13. (2018内江)将一段电阻丝R和一个阻值为R0的定值电阻串联.接在电压为U2 V的电源上,现改变电阻丝接入电路的长度,测得通过电阻丝的电流I和电阻丝相应的接入长度L,得到了电流的倒数与长度的关系图像(L图像)如图所示,由此可知:该定值电阻R0 ;当电阻丝的接入长度为L0.5 m时,相应电阻丝的电阻R (第13题) (第15题) 14. 甲、乙两个电阻分别标有“6 0.5A”“10 1A”,将它们并联起来,接在电路中,则干路中的最大电流为 .15. (2018北京)小海设计了一种测定油箱内油量的模拟装置,如图所示,其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R0

8、是定值电阻,R是滑动变阻器的电阻片,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跟滑杆的一端连接,滑杆可以绕固定轴O转动,另一端固定着一个浮子.油箱中的油量减少时,浮子随油面下降,带动滑杆使变阻器的滑片P向上移动,从而引起电流表的示数发生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流表示数变小时,表明油箱中的油量减少B. 电流表示数变小时,电阻R0两端电压变大C. 当油箱中的油量减少时,电流表示数变大D. 当油箱中的油量减少时,变阻器R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16.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接a时,电流表A2上的示数与A1上的示数之比为53;当开关S接b时,电流表A2上的示数与A1上的示数之比为32,则电阻R2与R3的

9、阻值之比为( )A. 34 B. 43 C. 910 D. 52(第16题) (第17题) 17. 同学们为敬老院的老人买了一辆电动轮椅,工作原理如图所示.操纵杆可以同时控制S1和S2两个开关,向前推操纵杆时轮椅前进且能调速,向后拉操纵杆时轮椅以恒定速度后退.已知蓄电池电压为24V,定值电阻R2为20,R1为滑动变阻器,下列对电路的判断正确的是( )A. S1接触点1,S2接触点2时,轮椅前进B. S1和S2都接触点1时,轮椅后退C. 轮椅后退时电路中的电流小于1.2AD. 轮椅后退时电路中的电流为1.2A18. (2018广安)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恒为4.5 V,电流表的量程为00.6

10、A,电压表的量程为03 V,定值电阻阻值5 ,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50 ,闭合开关S,移动滑片P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滑片P向左移动,电流表的示数变小B. 电压表与电流表的比值不变C. 滑动变阻器允许调节的阻值变化范围是2.5 50 D. 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是0.3 A0.6 A(第18题) (第19题) 19. 如图所示的电路,将AB两端接入10V电源,电压表示数为3V,拆去AB两端电源,再将CD两端接入10V电源,电压表示数为7V,则R1R3的值为( )A. 11 B. 73 C. 499 D. 1002120. 如图,电源电压恒定,电阻R110,R215,R阻值一定

11、但未知,当单刀双掷开关S掷向a(同时与b断开)时,电压表示数为2.0V,若掷向b(同时与a断开),电压表示数可能为( )A. 3.0V B. 2.5V C. 2.0V D. 1.5V21. (2018成都)某科技小组同学发现实验室有一只标有“x k”的电阻(x为模糊不清的一个数字),为了测出这只电阻的阻值,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1)首先设计的实验电路如图1所示,使用的器材有:两节新干电池、待测电阻Rx、电压表V(03 V、015 V量程)、电流表A(00.6 A、03 A量程)、滑动变阻器(标有“50 1 A”)、开关、导线若干.实验后发现,该方案无法测出电阻Rx的值,其主要原因是_.(2)

12、经讨论后他们利用原有器材并补充适当的器材,重新设计测量电阻Rx的实验方案.小李设计的电路图如图2所示,其中定值电阻R02 k.他连接电路后,闭合S1,断开S2,想先测出电源电压,但读出电压表示数U2 V,与两节干电池能提供的电压相差很大.请教老师后才知道,电压表相当于一个能显示自身两端电压的定值电阻.则根据小李的测量数据和电源电压(取3 V),可估算出电压表自身的电阻为 k.(3)小组其他同学设计的实验电路如图所示,在电源电压恒定且已测出的条件下,能先测出电压表自身电阻后,再测出Rx阻值的电路是 . (4)他们选择正确方案测出Rx的阻值后,又有同学提出,应该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来减小误差.在正

13、确方案的基础上,通过下列操作,能实现多次测量Rx阻值的是 .A. 改变电源电压B. 将R0换成50 的定值电阻C. 将电压表换成“00.6 A”的电流表22. (2017青岛)在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流表量程为00.6 A,电压表量程为03 V,电阻R2的阻值为20 ,灯泡R1的阻值和同一电源的电压均保持不变.请画出该题的各个等效电路图.(1)只闭合开关S2、S3时,电流表示数为0.2 A,求电源电压是多少?(2)只闭合开关S1、S2、S3时,R1正常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0.6 A,求R1的阻值是多少?(3)只闭合开关S1,滑动变阻器R3的滑片调至最右端,R3两端的电压为U3;再将电源更换,保持滑

14、片位置不变,R3两端的电压变为U3,电流表示数为0.15 A.已知U3U323.求更换电源后,只闭合开关S1、S4时,在不损坏电流表、电压表和灯泡的情况下,R3的阻值变化范围是多少? 有点难,思考?23. (2018呼和浩特)传感器可以把力学物理量转化成电学信号,然后通过相互之间的函数关系,直接引出力的大小.测量压力大小的压力传感器,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M、N均为绝缘材料,M、N间有可收缩的导线(电阻大小不计),弹簧上端和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固定在一起,电源电压恒为12 V,已知压力F的大小与R2的阻值大小成正比例关系.闭合开关S,压力F00时,滑片P在最上端;压力F11 N时,电流表示数

15、为1 A,电压表示数为3 V,当滑片P滑至最下端时,电压表示数为7.5 V.求:(1)定值电阻R1的大小,压力F1与R2阻值之比k;(2)当滑片P滑至最下端时,压力F2的大小;(3)压力F的大小与电压表示数之间的函数关系表达式. 期末复习专题(四) 欧姆定律1. 小 温度 2. 0.8 2.53. 10.5 解析:由表格数据可知,I与U成一次函数关系,可设为UaIb,把I0.6 A、U9 V和I1.0 A、U7 V代入可得:9 Va0.6 Ab,7 Va1.0 Ab,联立可得:a5 V/A,b12 V,则U5 V/AI12 V当电流I0.3 A时,电压U5 V/ A0.3 A12 V10.5

16、V.4. 0.16 0.2 解析:当开关接位置1时,由欧姆定律得:U0.2 A(R1R),当开关接位置2时,由欧姆定律得:UI(R2R),因电压值不变,故可得:0.2 A(8 R)I(10 R),解得I.由分式的加减法可得:I,因R未知,故R可能为从0到无穷大的任意值,当R0时,I0.2 A0.04 A0.16 A,当R取无穷大时,I无限接近于0.2 A故电流值可以从0.16 A到0.2 A.5. D 解析:研究导体电阻与其长度的关系,选的导体要符合控制变量的思想,材料、横截面积均相同,而长度不同;已选定了代号为“O”的导体,结合表格数据可知,他还要选用的导体代号是D.6. D 解析:由电路图

17、可知,定值电阻R0与气敏电阻R串联,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由图像可知,当酒精浓度增大时,R的阻值变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由I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由UIR可知,R0两端的电压变大,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且电源的电压保持不变,所以,R两端的电压变小,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小,故 A、B错误;由电压表的示数变小、电流表的示数变大可知,电流表的示数与电压表的示数的比值变大,故C错误、D正确7. A 解析:闭合开关S,由电路图甲可知,R1与R2并联,电流表 A1测干路电流;由电路图乙可知,电路为R3的简单电路,因电流表 A1、 A2的示数相同,由R可

18、知,图甲中的总电阻等于图乙中的电阻,因并联电路中电阻越并越小、小于任何一个分电阻,所以,R1R3,R2R3,故C、D错误;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所以,图甲中,开关S闭合前后,通过R1的电流不变,且电流表 A1的示数是 A2示数的0.8倍,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通过R2的电流为A2示数的0.2倍,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由R可知,R2R1,故B错误, A正确8. D 解析:由实物图可知,电阻和滑动变阻器并联接入电路中,该电路为并联电路;电表乙并联在滑动变阻器两端,为电压表,测量的是电源的电压,保持不变;电表甲串联在干路中,为电流表,测量的是干路中

19、的电流滑片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根据欧姆定律可知,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减小由于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电阻不变,故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不变,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可知,干路中的电流减小,电流表示数减小,即甲表示数变小,乙表示数不变,故D正确,A错误;滑片向左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增大;由于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电阻不变,故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不变,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可知,干路中的电流增大,电流表示数增大,即甲表示数增大,乙表示数不变,故B、C错误9. AB 解析:使用a和b两个接线柱时,R1和R2串联以后再与Rg并联因并联电路

20、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由I可得,电流表满偏时表头两端的电压:UIgRgI12(R1R2),则I12Ig1 mA4 mA,则通过电流表的最大电流(干路电流):IIgI121 mA4 mA5 mA,即电表的量程为05 mA,故A正确;使用a和c两个接线柱,Rg和R2串联后再与R1并联,电流表满偏时表头两支路的电压:UIg(RgR2)I1R1,则I1Ig1 mA24 mA,通过电表的最大电流:IIgI11 mA24 mA25 mA,即电表的量程为025 mA,故B正确;使用b和c两个接线柱,Rg和R1串联后再与R2并联,电流表满偏时两支路的电压:UIg(RgR1)I2R2,则I2Ig1 mA

21、5.25 mA,通过电表的最大电流:IIgI21 mA5.25 mA6.25 mA,即电表的量程为06.25 mA,故C错误;先用导线将b和c两个接线柱连接起来,再使用a和b两个接线柱,Rg和R1并联,电流表满偏时表头两端的电压:UIgRgI1R1,则I1Ig1 mA20 mA,通过电表的最大电流:IIgI11 mA20 mA21 mA,即电表的量程为021 mA,故D错误10. R2与R3串联如图甲所示,或R4与R5并联如图乙所示 解析:由题意可知,虚线框两端的电压U6 V,通过的电流为0.2 A,由I可得,虚线框内的总电阻:R30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且总电阻大于任何一个

22、分电阻,所以,RR2R310 20 30 ,即R2和R3串联时符合,如图甲所示;因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倒数之和,且总电阻小于任何一个分电阻,所以,即R4和R5并联时符合,如图乙所示11. 如图所示计算过程见解析 解析:当S1、S2闭合,S3断开时,电路中的总电阻R22.5,所以RABRR022.516.56.当S1断开,S2、S3闭合时,电路中的总电阻R25,所以RCBRR02516.58.5,综合上面两种情况,虚线框内的电路接入情况应如答案图所示12. 反比 2.5 20 解析:由题图乙中实验数据描绘出的IR关系图像可知:当电压一定时,电流随着电阻阻值的增大而减小,所以电流与电

23、阻成反比由题图乙数据可知,电阻两端的电压为2.5V保持不变每次控制电阻两端电压为2.5V时,电源电压为 4.5V,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特点,滑动变阻器需要承担的电压为2V,实验中R的阻值最大为25,利用串联分压公式:,即,可得R滑20.13. 0.8 1.6 解析:由题知,电阻丝R和定值电阻R0串联,电源电压为2 V改变电阻丝接入电路的长度,则电阻丝接入电路的阻值会发生改变,因此电阻丝相当于一个滑动变阻器;由L图像可知,当L0时,0.4 A1,解得I2.5 A当L0时,只有阻值为R0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根据欧姆定律可得:R00.8 ;由L图像可知,当L0.5 m时,1.2 A1,解得I A,此时电

24、阻丝R和定值电阻R0串联,根据欧姆定律可得串联电路的总电阻:R总2.4 ,所以此时电阻丝的电阻:RR总R02.4 0.8 1.6 .14. 0.8A 解析:可分别求出甲、乙两电阻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U甲m及U乙m,U甲mI甲mR甲0.5A63V,U乙mI乙mR乙1A1010V,为了安全,并联时电源电压最大只能为3V,即U1U2U甲m3V,I10.5A,I20.3A,所以干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ImI1I20.5A0.3A0.8A.15. A 解析:由电路图可知,滑动变阻器R与定值电阻R0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当油箱中的油量减少时,浮子随油面下降,在杠杆的作用下滑片上移,变阻器R连入电路的

25、电阻变大,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由I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小,故 A正确,C、D错误;电流表示数变小时,由UIR可知,电阻R0两端电压变小,故B错误16. A 解析:由电路图可知,当开关S接a时R1与R2并联,当开关S接b时R1与R3并联,电流表A1测R1支路的电流,A2测干路电流;因并联电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所以,开关S接a时,II153,则I2I123,R2R132.同理,开关S接b时,II132,则I3I112,R3R121.设R1R,则R2R,R32R,R2R3R2R34.17. C 解析:由题意知,轮椅前进且能调速,故前进电路中应有可以控制电路中的电流的装置,即滑动

26、变阻器与电动机串联在电路中由电路图可知,此时开关S1和S2都接1,故A错误轮椅以恒定速度后退,即电动机应与R2串联,此时电流方向与前进时相反,由电路图可知,此时开关S1和S2都接2,故B错误轮椅后退时,电动机与R2串联,电源电压为24V,R220,电路中电流I1.2A,故C正确,D错误18. D 解析: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R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若滑片P向左移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由I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大,故A错误;由R可知,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比值等于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电阻,则滑片移动时,滑动变阻

27、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发生变化,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比值变化,故B错误;当电流表的示数I大0.6 A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小,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R总7.5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最小阻值:R滑小R总R7.5 5 2.5 ,当电压表的示数U滑3 V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R两端的电压:URUU滑4.5 V3 V1.5 V,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所以,电路中的电流:I小0.3 A,故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是0.3 A0.6 A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最大阻值:R滑大10 ,

28、则滑动变阻器允许调节的阻值变化范围为2.5 10 ,故C错误,D正确19. C 解析:AB间接10V电源时:;CD间接10V电源时:,所以R1R2,R3R2,则.20. B 解析:由电路图知,S接b时,R2与R串联,由欧姆定律知:UIR,此时电压表测R2两端电压,示数为U,则有UIR215,同理,S接a时,R1与R串联,此时电压表测R1两端电压,示数为2V,则有:2VIR110,可得:,所以U3V,因为1,所以UR1,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可知:R2与R串联时比R1与R串联时分压多,即S接b时电压表示数大于2V.综上可知:2VU3V.故选B.21. (1)电流太小,无法用电流表直接测出 (2)

29、4 (3)C (4)A解析:(1)实验室有一只标有“x k”的电阻,即电阻为几千欧姆,电源电压为3 V,由欧姆定律,若为1千欧姆,则通过它的最大电流为0.003 A,远小于电流表小量程的分度值0.02 A,无法用电流表直接测出(2)闭合S1,断开S2,电压表与定值电阻串联,电压表示数U2 V,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为3 V2 V1 V,电压表示数为定值电阻两端电压的2倍,根据分压原理,可估算出电压表自身的电阻为22 k4 k.(3)A选项中,开关S1闭合后,S2向左打能测量出待测电阻两端电压,开关S2向右打时,电流从电压表负接线柱流入,无法测量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B选项中,根据并联电路各支路互不影响

30、,开关断开与闭合时,电压表示数不变,无法测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C选项中,开关S1闭合后,S2向上打和向下打,待测电阻和定值电阻分别与电压表串联,电压表示数分别为U1、U2,由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可分别求出两电阻的电压为:UxUU1,U0UU2,根据分压原理有: ,因U、U1、U2、R0为已知量,由式可求出待测电阻;可行;D选项中,只能测量出待测电阻Rx与电压表串联时的电压,不可行故选C.(4)对上面的C方案:若改变电源电压,则可得出不同的电压值,由式可得出几组电阻值,可取平均值减小误差,故A可行;将R0换成50 的定值电阻,由式只能测量出一个电阻值,故B不可行;将电压表换成“00.6 A”的电流

31、表,因电源电压已知,S2打到上端时,也只能测量出一个电流值,求出一个电阻值,故C不可行故选 A.22. (1)4 V (2)10 (3)10 30 解析:(1)只闭合开关S2、S3时,等效电路如图1.图1 UIR20.220 V4 V.(2)只闭合开关S1、S2、S3时,等效电路如图2图2 I1II20.6 A0.2 A0.4 A.U1U4 V,R1 10 .(3)只闭合S1时,等效电路如图3图3 由题意可知:,II0.15 A0.1 A,U1IR10.110 V1 V,R3 30 ,UI(R1R3)0.15(1030) V6 V.只闭合S1、S4时,等效电路如图4图4 当滑片在最右端时,电路

32、安全,所以R3max30 .滑片向左移,当电压表示数是3 V时,小于R1的额定电压则I A0.3 A0.4 A0.6 AU3UU16 V3 V3 V,R3min 10 .所以R3变化范围是10 30 .23. (1)9 N/ (2)5 N (3)F(N)解析:(1)由题图可知,R1、R2串联,电压表测R2两端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电流当F11 N时,电流表示数为1 A,电压表示数为3 V,由串联电路特点可知,此时U1UU212 V3 V9 V,并且:I1I21 A,由欧姆定律可得,R1的阻值:R19 ;此时R2连入电路的阻值:R23 ,所以压力F1与R2阻值之比:k N/ .(2)当滑片P滑至最下端时,变阻器连入阻值最大,电压表示数为7.5 V,此时电路中电流:II2I10.5 A,所以R2的最大值:R2最大15 ,因为压力F的大小与R2的阻值大小成正比例关系,即:FkR2,所以压力F2 N/ R2最大 N/ 15 5 N.(3)由FkR2有:R2,由串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表示电压表示数:U VIR2R2,化简可得:F(N)1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