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致病性禽流感H5防控策略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28124581 上传时间:2021-08-2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5.0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致病性禽流感H5防控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致病性禽流感H5防控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资源描述:

《高致病性禽流感H5防控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致病性禽流感H5防控策略(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高致病性禽流感H5防控策略高致病性禽流感(Highly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 HPAI),是由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属A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类型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A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为预防、控制和消灭高致病性禽流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国家专门制定了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技术规范。当前,正值雏鸡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易发、高发季节。从国际疫情情况来看,2010年以来,全球有19个国家和地区报告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或在野禽中发现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从国内情况看,尽管去年全年高致病禽流感疫情形势平

2、稳,但禽流感等多种亚型病毒并存,原流行毒株容易发生新的变异。特别是目前,进入后年迁徙的时期,病毒随后年迁徙传播的风险显著增大,春节后家禽开始大批补栏,育雏市场活跃,贩运频繁,疫病防治的漏洞增多,去年秋防免疫的家禽逐步超过免疫有效保护期,非常容易感染。因此,各级动物防疫部门和广大养殖户应高度重视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控,严格执行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技术规范,抓免疫促效果,提升家禽免疫保护水平;抓检测促预警,提升家禽疫病风险控制水平;抓监督促检疫,提升禽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抓管理促防疫,提升养殖人员防疫灭病能力;抓应急促防控,提升突发疫情应急处置水平。广大养殖场户要严格科学执行国家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技术规

3、范,全面掌握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有关知识,积极科学防控,杜绝疫病发生。1. 流行病学高致病性禽流感可引起各种日龄的鸡发病,主要发生在冬春和季节交替时期,气温多变时更易发病,近期是高风险期。病死禽和其粪便、被污染的饮水、饲料、衣物、蛋托(箱)、运输工具等都是很危险的传染源和传播媒介。经呼吸道、消化道感染,也可通过气源性媒介传播。拉淘汰鸡的车辆,如果不严格消毒,到处乱窜,会给鸡场招致致命的打击。本病易与大肠杆菌、支原体、新城疫等疾病混合感染,导致更大的死亡损失。2. 症状潜伏期从几小时到数天,最长可达21天。在发病初期,大群精神正常,产蛋鸡产蛋率和蛋壳质量无明显变化。随后出现鸡只几乎没有任何症状突然死

4、亡,然后向周边扩散,“同窝(笼)”蔓延最快。病鸡表现为体温升高,精神沉郁,头部和脸部水肿,鸡冠发绀、教脚鳞出血;少数鸡出现点头、扭颈等神经症状。饲料和饮水消耗量及产蛋量急剧下降。非免疫鸡群,710天死亡率可达90%100%.免疫过的鸡群,在疫苗保护期内,由于饲养环境严重污染或部分鸡免疫应答低下,引起发病,呈散发性非典型症状。发病后大群采食量、精神、产蛋率及蛋壳颜色无明显变化。鸡只变现一定数量的死亡,但死亡的鸡则表现出典型禽流感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在发病早期,紧急接种10天以后,鸡群可停止死亡。超出免疫保护期的鸡群,发病程度好于无免疫史的鸡群,但比保护期内散发鸡群严重。3. 病理变化全身组织器

5、官严重出血。腺胃粘液增多,刮开可见腺胃乳头出血、腺胃和肌胃之间交界处粘膜可见带状出血;消化道粘膜,特别是十二指肠广泛出血;呼吸道粘膜可见充血、出血;心冠脂肪及心内膜出血;产蛋鸡输卵管的中部可见乳白色分泌物或凝块;乱跑充血、出血、萎缩、破裂、破裂,有的可见“卵黄性腹膜炎”。胰脏沿长轴常有淡黄色斑点和暗红色区域。急性死亡病例有时未见明显病变。4. 防治措施建立良好的生物安全体系是预防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最有效手段,也是必须措施,再无捷径可言,更不能有侥幸心理。要从鸡场设计布局、建筑工艺、隔离饲养、消毒净化、检疫诊断、疫苗接种、废物无害处理等各环节全面控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4.1 严禁外来人员、车辆

6、、物品随意进厂,尤其是来自疫区疫场的人员、车辆、物品要坚决杜绝。拉淘汰鸡的运输车,从防疫角度要求,如果不执行严格的冲洗消毒程序,随意在各区域、各场拉鸡,已经成为防疫工作的一大公害,稍有不慎,会给鸡场带来毁灭性的打击。要作为防疫重点对象,认真才去有效 ,避免疫情通过拉鸡车辆迅速传播。4.2 鸡群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后无有效治疗措施,应按照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技术规范处置。对疫区和受威胁区内的所有易感禽类进行紧急免疫接种。4.3 无比做好日常的疫苗接种和流行季节的强化免疫工作,积极科学地执行国家强制免疫计划。只有用油脂疫苗,并经过基础免疫和两次以上强化免疫的鸡群,才有可能较好地抵御病毒的侵袭而避免和减

7、少发病。4.3.1疫苗的免疫保护期品质优良的疫苗在免疫后两周对鸡只开始产生保护作用,一次免疫在基于良好饲养管理条件下健康鸡的免疫保护期约为10周。实际生产中,受环境污染、应激、饲养管理及免疫抑制因素的影响,会缩短免疫期。有母源抗体的鸡群,首次免疫保护期会缩短。应用灭活苗时,至少需要免疫两次以上才能诱导更高抗体并维护较长的保护期。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的临界保护抗体应保持在26以上,在疫病流行季节,受威胁区,还应调高抗体水平。4.3.2 疫苗亚型与选择禽流感病毒亚型众多,不同亚型之间的免疫保护性差。接种疫苗的亚型应力求与发病亚型抑制,否则无效。国家根据病毒亚型的检测结果,对强制免疫用H5N1禽流

8、感疫苗因区域不同,可能有不同的而要求和部署,主要是从国家整体生物安全考虑。因流感病毒的多变和不确定性,疫苗的效果往往受到病毒不断变化的挑战。就目前而言,在没有新的更好的疫苗之前,H5N1亚型Re-5,Re-4株相对免疫保护较好,H5N1单苗效果一般优于同毒株H5N1与H9N2的双价苗。4.3.3 免疫程序与科学操作肉鸡一般进行12次免疫接种,蛋鸡和种鸡在开产前至少进行3次油苗猪舍,之后每35个月强化免疫一次。在免疫高发时期,要对易感鸡群试试强化免疫,积极执行国家强制免疫计划,但要科学规范。不健康的鸡或表面健康但出于禽流感潜伏期的鸡群不易接种。建议免疫程序如下:日龄免疫疫苗注射量免疫部位710日

9、龄优质禽流感H5N1疫苗0.30.5毫升颈部皮下4050日龄优质禽流感H5N1疫苗0.5毫升颈部皮下110120日龄优质禽流感H5N1疫苗0.51毫升颈部皮下间隔35个月优质禽流感H5N1疫苗0.51毫升颈部皮下高发季节或国家计划免疫季节按国家轻质免疫要求严格执行4.3.4 免疫检测要创造条件,进行免疫检测,按照检测抗体水平,结合环境污染状况和周围生物安全环境因素综合考虑,及时调整免疫程序,科学免疫4.3.5 要在最大程度做好生物安全综合措施的背景下,进行科学免疫。如果综合性生物安全措施不到位,厂区疫病污染严重后果,鸡群体质差,抵抗力低下等,及时使用最好的疫苗,也无法保证有效保护。养殖场管理者和技术人员要有足够的认识,切莫因使用疫苗蛋忽视综合防疫措施而酿成灾祸。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