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面防灭火专项措施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8085605 上传时间:2021-08-2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5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工作面防灭火专项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工作面防灭火专项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工作面防灭火专项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工作面防灭火专项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作面防灭火专项措施(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工作面防灭火专项措施 我矿工作面生产方式采用的是综采放顶煤开采,采空区遗留煤炭较多,为采空区防止遗煤自燃埋下了重大的安全隐患。为防止综采工作面采空区发生煤炭自燃,特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如下: 一、 封堵进、回风隅角 1、由综采队分别在4*工作面、4*工作面的进、回风隅角用快速砌垒材料(FSA快砌材料)每隔10米构筑一道阻燃隔离墙(墙体要紧贴垮落区,墙宽以并排两个编织袋宽度为准)。通风队在此墙体上喷涂XX-15快速喷涂材料,最大限度的减少向采空区漏风,降低供氧条件。 2、在综采工作面备足能够砌筑厚度为250mm墙体的材料,包括红砖、水泥和沙子;材料码放在辅运巷距工作面20m处、主运巷风门之间;材

2、料必须靠帮码放整齐,不得影响正常的通风和行人。 二、均压防火 1、在综放工作面主运顺槽设置调节墙,调节工作面两道进回风压差。停采期间降低工作面风量,保持配风在8001000 m3/min。 2、 保持工作面上下出口净断面达原设计断面的95%以上,保持工作面两道材料设备码放整齐;在回风侧设置引风帘,增大回风隅角的风量,稀释并排除回风隅角有害气体。 3、每两天由测风员对综放工作面进行一次全面测风,摸清本采区区域通风压能分布情况,施行区域均压。 三、加强瓦斯检测 1、 工作面设专职瓦检员检查瓦斯。瓦斯检查设点为: 工作面风流; 回风隅角; 后部溜子上、中、下三点及距工作面回风巷10m以外回风巷。瓦检

3、员34小时检查一次,检查情况及时通报看面人员及通风调度;当瓦斯超限时,必须按煤矿安全规程第136条、138条、139条规定处理,并立即汇报矿调度室;瓦检员现场交接班。 2、 在工作面回风顺槽距工作面10m处及回风隅角安设瓦斯自动检测报警断电仪,连续监测回风流中瓦斯浓度,报警浓度为CH41.0%,断电浓度CH41.5%,复电浓度为CH41.0%,断电范围为工作面及回风流中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回风隅角还必须悬挂氧气、一氧化碳自动检测报警仪。瓦斯自动检测报警断电仪、氧气、一氧化碳自动检测报警仪每七天必须校验一次,保证其正常工作。 3、加强工作面下隅角气体检查,对4*、4*工作面束管进行每周不少

4、于3次的巡检,检查束管是否有破口、断裂、堵塞等,束管管线吊挂是否平直;每天出具1份工作面采空区气体分析报告。同时通过使用取气球胆采集工作面上隅角气样,与束管分析结果进行对比,监测人员每天必须按时、准确做好束管监测报表,并及时报送通风技术组以便及时掌握采空区的自燃发火状况。发现有异常时要立即报告矿领导。 4、通风技术主管负责对采空区煤炭自然发火预测预报报表和束管气体分析报告进行分析,建立监测档案。每周将分析报告结果上报通风副总和总工程师。 5、通风队加强对采空区地面裂缝漏风的检查;由总工程师协调加强对采空区地面裂缝的封堵工作,杜绝地表向采空区漏风。 四、注氮防灭火 (一)氮气防灭火机理 1、采空

5、区内注入大量的高浓度的氮气后,氧气浓度相对减小,氮气部分地替代氧气而进入到煤体裂隙表面,这样煤表面对氧气的吸附量便降低,在很大程度上抑制或减缓了遗煤的氧化放热速度。 2、对于采空区注氮防灭火而言,采空区注入氮气后,提高了气体静压,降低了漏入采空区的风量,减少了空气与煤炭直接接触的机会。 3、氮气在流经煤体时,吸收了煤氧化产生的热量,可以减缓煤升温的速度和降低周围介质的温度,使煤的氧化因聚热条件的破坏而延缓或终止。 4、采空区内的可燃、可爆性气体与氮气混合后,随着惰性气体浓度的增加,爆炸范围逐渐缩小(即下限升高、上限下降)。当惰性气体与可燃性气体的混合物比例达到一定值时,混合物的爆炸上限于下限重

6、合,此时混合物失去爆炸能力。 (二)注氮方法 埋管注氮:在工作面的进风侧采空区埋设一趟注氮管路,在距离进风隅角100米位置处分为两支:一根接入采空区,另一根接至进风隅角位置,随着工作面不断推进。两支管路每隔60米断开一次,采用迈步式轮流对采空区进行注氮。 (三)注氮方式 注氮方式采取间歇断式注氮。即在采空区拟处理区域注入一定量的氮气后停止注氮,考察氮气在该区域内的滞留时间,随着氮气的泄漏,采空区内的氧气浓度会逐渐回升,当氧气浓度回升至自然发火的临界氧浓度之上时,开始新一轮的注氮; 注氮量的确定 根据采放高度、采空区碎胀系数、自然发火危险带宽度等确定注氮口每开启一次的注氮量。 注氮量的确定原则是

7、使氮气充满整个需要惰化处理的区域,每个综放工作面注氮量分为首次注氮量和间歇式注氮量。 1、4*工作面首次注氮量可按公式1)计算。 1) Q1=1201124030.9=855360 m3 式中:Q1首次总注氮量,m3; W惰化带宽度,m; H惰化带(采、放煤)高度,m; L惰化带长度,m; K1采空区气体置换系数,取2-3; K2采空区松散系数,0.5-0.9。 间歇式注氮的日注氮量用公式2)计算。 2) 式中:Qn间歇式注氮时日注氮量,m3; b 工作面日推进度,m; L工作面长度,m; H采、放煤高度,m; K1采空区气体置换系数,取2-3; K2采空区冒落矸石松散系数,取0.8-0.9;

8、 K3工作面推进速度校正系数,按公式3)计算。 =200-80/200=0.6 3) 式中:Lmax采空区窒息带与氧化带自燃危险区边界距工作面的距离,m; Lmin采空区氧化带自燃危险区距工作面的最短距离,m。 =2401130.90.6 =4276.8m3 式中:Qn间歇式注氮时日注氮量,m3; L工作面长度,m; H采、放煤高度,m; K1采空区气体置换系数,取2-3; K2采空区冒落矸石松散系数,取0.8-0.9; K3工作面推进速度校正系数, 如果注氮强度按3000m3/h计算,那么每日注氮时间为1.4256小时。 加强注氮工作,实现以注氮防火措施为主。要求制氮机每天注氮时间不少于1.5小时,即注氮量不低于4276.8m3/日。 2、*工作面首次注氮量可按公式1)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