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德”与“体”在课堂上的互利关系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7993809 上传时间:2021-08-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5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浅谈“德”与“体”在课堂上的互利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德”与“体”在课堂上的互利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德”与“体”在课堂上的互利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德”与“体”在课堂上的互利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德”与“体”在课堂上的互利关系(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将德育在体育课堂上进行到底 浅谈“德”与“体”在课堂上的互利关系【前言】笔者在小学任教体育十余年来,一直负责学校篮球队或田径队的训练工作,在胜任其体育技能训练之余,还常配合班主任们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然而,长期的课后口头“说教”工作收效并不显著,“体育队的学生品德不良”的破帽子还是摘不掉。后来,笔者经过多方请教,认真钻研后,发现在体育课堂上进行德育教育效果更佳,故作此文,以达交流切磋目的。【摘要】本文浅谈了学校体育工作与德育工作的密切关系,并阐述了“德”与“体”在课堂上的互利关系,同时将笔者平时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意志品德、优良的体育道德作风和环保意识等的具体做法及其理论依据进

2、行剖析讲解,最后得出结论:无论是“轻体重德”还是“轻德重体”都不利;只有“德体互利,德体并重”才是培养人才的有效途径。【关键词】 小学体育课堂 德育渗透 互利关系 任教几年来,笔者发现同行当中,许多老师也像自己一样,常常忽视了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主要表现在:在观念认识上,重视增强体质和对基本技术、技能的学习,而轻视思想品德的教育;在实际落实上,缺乏启发诱导、耐心说服,有时还因操之过急而使用简单粗暴手段,有时却姑息迁就,放任自流,这样,教学任务是完成了,但却是片面完成的,因为儿童的身心并未得到全面发展。一、 德育,需要载体 在全社会普遍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大氛围下,学校作为专门教

3、育的单位,“把德育放在学校一切工作的首位”已是我们的共识。然而,如果在小学校园里对小朋友们进行枯燥的、纯粹的、单一的政治思想品德法纪教育总是不为其欢喜的,因为天真的孩子们根本不知道大人们在紧张些什么。因此,德育必须要渗透到各门学科当中进行。在“课课有德育,人人是德育能手”的号召下,语文、数学、英语等等科目都争相进行着德育的渗透工作,体育也不例外。二、体育,可以养德毛主席早年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曾指出:“体育之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由此可见,体育与德育从来都是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根据体育教学大纲的要求,在体育教育过程中实行体

4、育与德育并重有利于充分挖掘体育中德育功能的潜力。例如,身教重于言教的德育功能。体育教师的言行仪表,道德风貌与文化素养、业务程度等对学生具有深刻的影响。体育老师专业炼就的强健体魄、雷厉风行的军人作风、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及其胜不骄、败不馁的处事风格等,是小学生耳濡目染学习的正面榜样。这是因为小学生天性好动,爱模仿,喜欢崇拜人,一旦喜欢上体育老师的课,就会模仿他的言行举止及其作风。反而言之,如果体育老师言行不一,简单粗暴,不但对学生的行为习惯造成影响,而且严重伤害儿童的身心健康。三、“德”“体”互利,进行到底在小学体育课堂上,有许多教学内容具有鲜明的教育意义。下面笔者从五个方面进行阐释。(一) 在体

5、育课堂上进行集体主义道德观念的教育何谓“集体主义”?现代人已经对这个观念很模糊了。我们来看看它的正确定义:“所谓集体主义,是主张个人从属于社会,个人利益应当服从集团、民族、阶级和国家利益的一种思想理论,是一种精神。它的科学含义在于坚持个人服从集体,集体重于或大于个人。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集体主义是以一切言论和行动是否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集体利益为最高标准的思想,是共产主义道德和无产阶级世界观的重要内容。”如此复杂、抽象的概念如何让小学生懂得?靠讲解?靠背诵?行是行,但不通。小朋友们还是不明白啊!充其量,小学生能明白并做到“团结就是力量”就已经很不错了。请看笔者的

6、一节三年级“集体跳长绳”课:1.课前的思想动员工作:故事教育法很久很久以前,山上有座古庙,庙里有个和尚,他一个人管理庙宇,很勤快。每天他挑着两个水桶,走6里多路到山下担水,回来后打扫庙宇,然后按时念经。念完后到庙后的菜地种些瓜菜。庙堂干干净净,生活有条有理。可不久又来了个瘦和尚,他们开始互相推脱干活,最后只好两人抬水,勉强过活。过了不久,又来了个胖和尚,他们谁也不想吃亏,谁也不愿意去挑水,只好大眼瞪小眼,望着水桶发呆。有一天老鼠打翻了蜡烛,着火了。三个和尚马上跳起来,也没有商量,你担水,我灭火,三个人齐心协力,大火终于被扑灭了。之后,三个和尚醒悟过来,他们再也不互相推脱,互相照顾,互相关心,过

7、着幸福快乐的生活。 笔者用录音机在课室播放了这个故事后,进行提问:这个故事叫什么名字?说明了什么道理?大家说说自己要怎么做才会对集体有帮助。接着提出体育课的纪律要求:集队快、静、齐,不能因为个人影响到全班等待;排队从教室行走至会堂(学校操场改建暂时在此上课)的过程中,脚步要轻和快,并且靠右走,不能说话影响其他班级上课。 能做到这两项要求的同学,体现出你们热爱集体,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的高尚品德。2.堂上的体育技能学习:集体跳长绳跳长绳的方法: 2人持绳并有一定节奏地绕着,之后,一对好友或多个好友一起冲进去跳。随着绳子节奏的绕动,在里面跳的人一边跳一边数数,数到达到的数目就一起往外冲。没有被绳子

8、绊着就算成功。一起进,一起出,是教学难点,要求学生高度默契和协调一致。为使学生更牢固掌握技术,活跃课堂气氛,本人采取了一下教学手段:初始阶段,要求1对好友齐跳。渐渐加大难度,绕绳者加快绕绳。花式跳。要求跳出花样,鼓励创新动作。众人跳。要求自由组合壮大入跳队伍,3人至5人等。挑战跳。小组之间或男女之间进行挑战赛,在成功进出跳的过程中次数多为赢。3.课后的总结鼓励工作: 互帮互助,团结就是力量一节集体跳长绳课过后,笔者发现有个别学生很孤单无助,因为没有小朋友愿意和他一对或一组,这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在老师的要求下,有些同学勉强跟他们合作了,但是效果不好。所以,下课前有必要进行总结:“本节课大家积极配

9、合老师的要求,既遵守了游戏规则和课堂纪律,又锻炼到了身体、愉悦了身心。大家的表现非常棒,掌声十下表扬自己( )!老师还要表扬的是王浩、子峰等几位同学,他们团结友爱个别没同伴一起跳的同学,用实际行动做到了顾及集体,所以老师认为在这么多个班当中你们班的同学集体主义思想最好!同时希望下这节课同伴不多的小组回去后要多团结其他同学,互帮互助,增大自己的合作队伍!” 本人在实施课的组织和教法措施时,有意识地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其中,发现这样做后既有利于提高课的教学质量,又能增强思想教育的效果,特别是进行课前的动员和课后的总结,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目的性,又巩固了其品德教育的效果。(二)在体育课堂上进行意志品

10、德的培养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拼搏坚毅,战胜困难的艰苦奋斗精神是体育课堂上的品德教育要求。据说,日本教育部门每年都会组织儿童夏令营来中国大陆进行类如徒步旅游、越野穿林等活动,目的就是培养孩子的这种艰苦奋斗的意志品质。然而,中国的“独生子女”们在娇生惯养下,已经对这种本属于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忘个精光了。在我校一次小型“军训”上,仅为时10分钟的站军姿就噼里啪啦倒下一个又一个的娇嫩的“祖国的花朵”。在旁观看的家长们心里焦急万分,恨不得自己去代替孩子站,还一面责怪教官的过分严厉。在这种大气候下,体育教师要在课堂上进行这方面的吃苦训练有相当大的难度。(三)在体育课堂上进行优良体育道德作风的培养教

11、育学生胜而不骄,败也不馁,遵守规则,服从裁判,尊重对方,团结合作,勇于拼搏奋发进取的精神,是体育道德风尚教育的体现。小学生篮球赛是这方面教育的最佳途径。小学生自我心理控制能力相对不稳定,一场比赛下来,要是自己赢球了,就自信到自负的程度,拼命夸奖自己队伍有多厉害,同时还贬低别队有多差劲;要是自己输了,就自责到自卑,以为自己很差,根本不是别人的对手,以后看到他们都抬不起头来,或是责怪裁判的不公平啦,诬陷别人用损招啦之类。这样的思想非常不利于体育运动的健康发展。所以笔者在赛前赛后都会加强学生这方面的思想教育,要求学生不但要拼力奋搏,勇夺佳绩,还是尊重裁判,遵守规则,胜不骄,败不馁,坚持奋斗到底。(四

12、)在体育课堂上进行环保意识的教育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周围的环境,而周围的环境也时刻影响着人类的生活,环境保护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08年的绿色奥运其实关注的就是环保与体育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已成为当前教育的重点。环保教育应渗透入各门学科当中,已为大家所认同。然而,体育课堂上的环保教育应该如何进行呢?笔者尝试了一次“废物利用”的环保体育课。课前,提前要求学生准备一些没用了的可乐瓶子或饮料罐;堂上,进行有趣的“保龄球”运动。方法:将“保龄球”摆好在前方一条直线上,利用老师准备的“实心球”进行推滚过去,碰倒越多瓶子的为赢。分组比赛。奖励方式:最终赢得所有瓶子的废品出卖权。学生因为这节别开生面

13、的“环保”体育课开心了好久,后来还主动提出许多其他的废物为运动所利用的方法,如跳橡皮绳(拆掉没用裤子的橡皮筋捆绑在一起)等。(五)在体育课堂上进行安全意识的教育安全问题是一个涉及内容非常广泛的大课题,在这里,笔者只想谈谈在小学体育课上的安全意识教育。作为校园安全隐患之一的体育课,如何做到每一节课既能安安全全地锻炼身体,又能达到体育技术的高要求,是个费神的难题。学校因为考虑到学生的安全问题,不许学生在课室、走廊和楼梯各处进行跑动,以免碰撞擦伤。笔者认为这项要求一方面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控制好了校园纪律,也大量减少了碰撞事件的发生,但另一方面却压抑了学生好动的本性,破坏了小孩本身善跑的平衡能力。当一个

14、人的奔跑能力不强时,他的抗摔倒能力也有限,这就是有的小孩怎么跑怎么磕碰都没什么大碍,而有的小孩还没跑两下就会撞到头破血流的原因。既然教学楼和校道不允许跑动,那么在体育课堂上就要多让学生舒展一下个性了。但是,课前的安全意识教育这个预防针一定要先打。估计好可能出现的种种危险并向学生说明;安排好负责安全监控的小组组长并要求他们一旦发现问题就要向老师禀报;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老师要耳闻八方,眼观四方,及时发现并杜绝危险隐患。例如:在一堂障碍跑步课上,由于小组长们的认真负责,一共发现了三位学生没有绑好鞋带,避免了意外摔跤的发生。在一节“前滚翻”技能课上,由于一位“安全看守首长”的及时出手,抓住了正在滚过

15、来的“飞毛腿”,才避免了前一位女生的脑袋“中招”。四、结束语一个学校的体育工作如果搞得扎扎实实,不仅会使学生拥有一副强健的体魄,拥有充沛的活力,而且还会有严密的组织纪律性,会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校风。如果学校“重体轻德”,在社会上的不良名声最终会影响学校的长远发展,也影响了小孩往后一生中的思想和行为。我们不难看见,有的学校的队员在比赛当中组织纪律溃散,赛风不正,他们只讲名次,不顾友谊,有时还“投机取巧”甚至赛场斗殴,严重扰乱了体育竞赛秩序,影响了体育工作的健康发展。如果学校“重德轻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就不均衡,素质教育的宗旨就不能实现。“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剥夺了学生的体育运动权利,不但压抑了儿童的好动本能,还损害了孩子以后的“革命本钱”。总而言之,在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当中,德、智、体、美、劳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着。体育和德育也是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相互有利的,在体育课堂上只有“德体并重”,才是培养人才的有效途径!【参考文献】1李金华、赵仙伟 学校体育渗透德育透析 J 中国学校体育 2001(4)2楻佳定 学校道德教育原理 M 北京教育科技出版社 20013中国论文联盟 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