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听力保健让宝宝耳聪目更明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7991990 上传时间:2021-08-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加强听力保健让宝宝耳聪目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加强听力保健让宝宝耳聪目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加强听力保健让宝宝耳聪目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加强听力保健让宝宝耳聪目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听力保健让宝宝耳聪目更明(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加强听力保健让宝宝耳聪目更明 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够耳聪目明,透过敏锐的听觉和视觉,孩子们能够对这个世界有更多了解,也会更加聪明伶俐。听,对于大人们来说早就习以为常,觉得没什么大不了,可是对于小宝宝而言,这就是他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认识爸爸妈妈的声音,听到美妙动听的音乐,但是如果孩子的听力出现异常,也许孩子就无法对新事物有全方位的体验,这对他的语言、认知、情感的发展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小宝宝的听力是怎样发展的?如何判断他的听力发展是否正常?怎样才能保护好孩子的听觉呢?听觉对宝宝很重要小宝宝们透过听和看来了解、学习,因此,听觉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这些表现在多方面。对语言发育听觉对宝宝的语言影响重

2、大。小宝宝从胎儿期开始就已经能透过听来接受信息,而出生后听觉也同时不断地发展。等他可以利用语言来表达想法的时候,听就开始发挥作用了。对智力发展听力的好坏直接影响智力的发展。听力不好的宝宝,常常会对周围环境中的各种细微的声音反应迟钝,甚至没有反应。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常常要对方重复数次才能听懂。这样,有听力障碍的小孩透过听所吸收到的讯息量就比同龄的孩子要少,在智力发展方面就会落后。对心理发展听力不好对宝宝的心理发展也有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孩子开始对人际交往感兴趣,但由于听力上的障碍,他在人际互动中听不清小朋友说什么,或者无法很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愿,这些都会使他感到不安,难过。久而久之,随着年龄

3、增长,这些孩子容易对人、对事物产生不信任感,变得缺乏自信,性情孤僻。婴幼儿听力发育要判断宝宝的听力发育是否正常,父母首先需要了解宝宝听力的发展过程。有了下面的发展过程表,你就可以随时观察宝宝了。新生儿:新生的宝宝已经有了听力。当他在睡眠中突然听到大的响声时,会把闭着的双眼更紧闭一下,或者被惊醒,马上睁开眼睛。若在醒的时候听到很大的响声,他又会闭上眼睛。1个月:宝宝一个月大时,对声音的反应比新生儿还敏感。当他被突然出现的声音吓着时,会紧张地伸出手脚;在睡眠中有很大的声音时,会被吓得四肢抖动,醒来,甚至大哭;当宝宝在哭泣时,如果你对他说话,他会停止哭泣,安静下来;在吃奶的时候若有大的声响,他会停止

4、吸吮的动作。23个月:听见妈妈的声音会做出积极的反应,你若和他说话,他会高兴得发出声音;对自己熟悉的音乐也会有表情,如当他听到胎教的音乐,他会出现快乐安详的表情。45个月:能感受不同方位发出的声音,会将头转向发出声音的方向,开始寻找声源;对从未听到过的声音表现出兴趣;能分辨得出父母的声音。67个月:能区别父母的声音,听懂自己的名字,叫他时能有所反应;更积极主动寻找声源。89个月:能迅速、正确地找出声音的来源;能区别和蔼和严厉的语气;能听懂简单的生活用语。 1012个月:有寻找不同强度声源的能力;可以随着音乐摆手;开始通过听觉模仿语言,并能简单发音。1岁到1岁半:能寻找视野以外(如隔壁房间)的声

5、音,对语言的理解有较大进步,开始喜欢听情节简单的故事。2岁:能听懂简单的指示,按要求做一些事情;能与人简单对话。3岁:能精确区分不同的声音。4岁:听力发育完善及时发现孩子听力异常如果宝宝的听力异常能早期被发现,那么透过戴助听器等人工方式辅助,大多数孩子都可以像正常的孩子一样生活和学习。1.新生儿听力筛检新生儿听力筛检是早期发现听力障碍的有效方法。所谓新生儿听力筛检是对新生儿群体运用简单快捷的听力学测试方法,根据特定的指标,将其区分为通过筛查和未通过筛查。一旦新生儿未通过筛查,就可以及时进行相应的治疗和补救措施,将听力异常对孩子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2.新生儿家庭自助检查早期发现宝宝的听力异常,

6、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父母平时可仔细观察孩子的听力状况。对新生儿的听力检测有多种方法,父母在家中可采用的是行为观测法,也就说给孩子一个声响,然后透过观察孩子对声音的各种反应来进行判断。如果给新生儿70分贝以上的声音刺激,他会有以下表现:四肢惊起,微微颤动,如果声音过大还会哭闹。如果突然出现响声会使宝宝突然眨眼,如果在熟睡中,可以看见他的眼睛会紧闭一下。在浅睡状态下,如果有声音,他会睁开眼睛;如果他正醒着,那就会暂停他正在进行的事情。父母可以发现,在突然的响声过后,宝宝的脉搏、心跳都会加快。如果宝宝对声音做出了以上的反应,那父母就基本可以放心;如果宝宝没有以上的任何反应,建议父母带孩子去专业机构进

7、行新生儿听力测试。医生提醒父母在为孩子做检测时要注意:要让宝宝浅睡或安静觉醒时检测。声响不要离耳朵太远或太近,离宝宝耳朵1520公分最佳。声响要由小渐大,以免突然出现的声响吓着他。3.生活中要细心观察过了观察的第一关,是不是就万事OK了呢?不是的。一方面,除非是在专业机构做了新生儿听力筛查,否则家庭中测试的准确率大约只有50%;另一方面,宝宝生病、受伤等也可能造成听力的损害。因此,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父母还是要经常观察他的行为。如果有以下的情况发生,表示宝宝可能有听力方面的问题,应该及时去医院就诊。3个月以下 对突然而来的巨声毫无反应。316个月 不会寻找声源619个月 不会听声转头,对大人的

8、说话无反应。9112个月 不懂得跟从大人的指示。12115个月 不会叫爸爸、妈妈和说简单的单词15118个月 对在邻房的呼唤无动于衷。18124个月 不能说两个字以上的短句较大的孩子则常常表现出:1.说话口齿不清。2.听不见别人在背后叫他。3.对电话铃声和门铃声反应淡漠。4.要求别人重复他们的讲话。5.喜欢将电视机的音量调得很高。6.看电视时常常歪着头,将耳朵尽量靠近电视机。用心保护听力听觉对宝宝的身心发展如此重要,因此,怎样保护孩子的听觉系统,让孩子更加聪明呢?父母可要特别当心!1.孕期要谨慎母亲孕期高热或患急性传染病是造成宝宝听力障碍的原因之一。因此妈妈在孕期的行为相当重要,除了注意自身的

9、保健,一旦生病后,也不能自己随便吃药。2.注意预防传染病。传染病是造成儿童后天听力损伤的主要原因,因此,积极预防传染病,可以避免宝宝的听力受到伤害。常见的对听力产生影响的传染病有:脑膜炎、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原虫感染。3、日常生活习惯听力的保护还需要从日常生活习惯上加以注意;耳内发痒,切忌用不洁的发夹或棒子去挖耳,以免引起外耳道炎;不要滥用有害听觉器官的抗菌药物;避免环境噪音对听力的损伤,少让孩子戴着耳机听音乐;感冒,鼻子不通气时,不要用手指捏住鼻子擤鼻涕,而应在医生指导下选用滴鼻药,使鼻粘膜消肿,排除分泌物。重视高危险群宝宝哪些宝宝最易发生听力障碍呢?哪些因素是婴儿在出生前后及出生过程

10、中使听力受到影响的危险因素呢?对这样的宝宝,父母应该怎么做呢?常见高危险因素有:1.有听力障碍的家族病史; 2.父母近亲结婚;3.怀孕期尤其是怀孕早期感染风疹病毒、流感病毒等;4.胎儿出生后曾窒息;5.早产宝宝,出生体重低于1500克; 6.宝宝在新生儿期重度黄疸; 7.使用耳毒性药物如链霉素等;8.头颅外伤:如跌倒、头部撞击等。定期听力检测如果你的宝宝有以上情况,父母一定要重视。最好尽速至医院做听力筛检,平常生活中更应加强注意观察。宝宝即使通过最初的听力检查,也不能排除以后不会有听力异常情形发生,所以在新生儿期如有以上8个警讯的任何一项,出生后就应定期至医院做检测。听力检测大致可分三阶段:1

11、.宝宝出生的第一年:妈妈应每3个月带领宝宝至医院做一次听力检测。2.宝宝出生一年后至上学前:妈妈应每6个月带宝宝至医院做听力检测。3.宝宝上学后:妈妈应每年固定带宝宝到医院做一次听力检测。若在检查期间发现宝宝有语言障碍、说话不清楚或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形,就须请医生做进一步检查,做更详细地诊断与治疗。不可轻视的中耳炎:中耳炎是宝宝常见的疾病,也是威胁宝宝听力的疾病。中耳腔负压会使耳膜内陷,也可能转成慢性中耳炎,使听力下降。如果中耳炎不及时治疗,严重时还可能引发颅内感染。因此,要积极预防中耳炎,具体的措施有:喂奶时不要平躺,避免呛奶、溢奶;积极预防感冒;患有鼻炎、鼻窦炎的宝宝要及时治疗,以免鼻咽部分泌物进入中耳腔引发中耳炎。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