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面试必备(逻辑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7944945 上传时间:2021-08-21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78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外企面试必备(逻辑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外企面试必备(逻辑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外企面试必备(逻辑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资源描述:

《外企面试必备(逻辑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企面试必备(逻辑题)(3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1章数学趣题解析1 决定了泊松一生道路的数学趣题泊松(Poisson S.-D,B.,1781.6.211840.4.25 )法国数学家,曾任过欧洲许多国家科学院的院士,在积分理论、微分方程、概率论、级数理论等方面都有过较大的贡献。据说泊松在青年时代研究过一个有趣的数学游戏:某人有12品脱啤酒一瓶(品脱是英容量单位,1品脱=0.568 升),想从中倒出6品脱。但是他没有6品脱的容器,只有一个 8品脱的容器和一个 5品脱的容器。怎样的倒法才能使 8 品脱的容器中恰好装入 6品脱啤酒?分析与解答这个数学游戏有两种不同的解法,如下面的两个表所示。 第一种解法:12124I4991168083308

2、6650 11 0503350第二种解法:12124|0丨8_|831311116A 8088044801 |16 5004|4 10511050F面几个题目与泊松青年时代研究过的题目类型相同。2. 装牛奶冰冰是个小馋猫。有一天晚上,他在梦中来到一个奇妙的地方,这里的花草树木都是冰淇淋或巧克力做的,小河里淌的是牛奶。他正想喝牛奶,可发现没带杯子。这时突然出现了两个圆柱形的容器,一个容量是 3升,另一个容量是10升,前者的高度正好是后者的一半。它 们是用高硬度不渗透的材料制成的,重量很沉,但其厚度薄到可以忽略不计。冰冰把其中的一个容器装满牛奶, 然后结合使用另一个容器,量出了恰好1升牛奶。在这个

3、过程中,冰冰没有再用容器从河中装过牛奶,原来装回的牛奶始终都在容器中,没有失去一滴。想想看,冰冰是如何量出这1升牛奶的?分析与解答用小容器装满3升牛奶;把这3升牛奶全部倒入大容器中;把空的小容器口朝上放进大容器的底部;这时,大容器中的牛奶溢过小容器的口而再流入小容器;这样流入小容器中的牛奶正好是1升。由条件已经知道小容器的高度是大容器的一半,而大容器一半的容量是5升,当小容器放入大容器中后, 大容器中围绕着小容器的环形部分的容量是2升,多出的1升就流入小容器之中。3. 怎样斟酒也许,还没有一个难题像这道题那样激起这么多的欢乐,这是泰巴旅店老板哈利裴莱提出的。他一路上陪着一伙朝圣者,有一次他把同

4、伴一齐叫来,说:“我可敬的老爷们,现在轮到我来启迪一下你们的心智。我给你们讲一个难题, 它会使你们大伤脑筋。但是我想你们最后会发现,它很简单。请看,这儿放着一桶绝妙的伦敦白啤酒。 我手里拿着两个大盅,一个能盛5品脱,另一个能盛3品脱。请你们说说看,我怎样斟酒,使得每个盅里都恰好有 1品脱?” 回答这个问题,不允许使用任何别的容器或设备,也不许在盅子上做记号。分析与解答由索维尔克小旅店“泰巴”快乐的东家提出的难题,比其他朝圣者的难题更通俗。“我看,我的老爷们,”他扬声说,“太妙啦,我的小小诡计把你们的头脑弄糊涂了。要在这 两个盅子里都斟上1品脱酒,不许用其他任何容器帮助,这对我来说是毫不困难的。

5、”于是,泰巴旅店的老板开始向朝圣者们解释,怎样完成这最初认为简直不能解决的问题。他立刻把两个盅子都斟满,然后将龙头开着让桶里剩下的啤酒都流到地板上(对于这种做法, 同伴们坚决提出抗议。但机智的老板说,他确切地知道原来桶内的啤酒量比8品脱多不了多少。请注意,流尽的啤酒量不影响本题的解)。他再把龙头关上,并将 3品脱盅子内的酒全部倒回桶中,接着把大盅的酒往小盅倒掉 3品脱,并把这3品脱酒倒回桶中,他又把大盅剩 下的2品脱酒倒往小盅,把桶里的酒注满大盅(5品脱),这样,桶里只剩 1品脱。他再把大盅的酒注满小盅(只能倒出1品脱),让同伴们喝完小盅里的酒,然后从大盅往小盅倒3品脱,大盅里剩下1品脱,又喝

6、完小盅的酒, 最后把桶里剩的1品脱酒注人小盅内。这样朝 圣者们怀着极大的惊讶与赞叹之情,发现在每个盅子里现在都是一品脱啤酒。4. 称球问题称球问题是最经典的一道趣味数学题目,经常出现于各种智力游戏及智力测试中,最常见的题目如下所示:12个球中,有一个重量与其他的11个不同,但不知道是重还是轻。给你一个天平,只许称3次把这个不标准的球找出来,应该怎么称呢?分析与解答首先强调说明两点:(1)不规则的球不知是轻还是重,一共12个球,因此最后必定是 24种可能。(2 )任何时候如果天平相等,那么天平上的球都是标准球,可以作为后续参考球。如果天 平不相等,下次称的时候将其中的一部分球交换位置天平保持不变

7、,那么交换的球都是标准球,反之如果天平发生变化则不标准球就在交换的球之中。为了使读者查看方便,12个球用112 (数字)进行标识,其中已确定是标准球的号码加括 号注明:第一次1+2+3+4比较5+6+7+8如果相等,第二次9+10比较( 1)+11如果相等,证明是 12球不规则,第三次和任意球比较,12或者重或者轻两种可能如果9+10( 1)+11第三次9比较10,如果910并且9+10( 1)+11证明是9重同理如果910,证明是10重同理如果9=10,证明是11轻如果9+10( 1)+11第三次9比较10,如果910并且9+10( 1)+11,证明是10轻如果910,证明是9轻如果9=10

8、,证明是11重至此刚好8种可能;如果1+2+3+45+6+7+8第二次1+2+5比较3+6+ ( 9)(关键把其中3,5球的位置交换)如果相等,证明1, 2,3,5,6为规则球,不规则球在 4, 7,8中(见说明2)第三次7比较8,如果7=8并且1+2+3+45+6+7+8 证明是4重如果78,证明是7轻如果78,证明是8轻如果1+2+53+6+( 9)证明3,5,4,7,8为规则球,不规则球在1,2,6中第三次1比较2,如果1=2并且1+2+53+6+( 9)证明是6轻如果12,证明是1重如果12,证明是2重如果1+2+53+6+( 9)证明不规则球在3, 5中(因为位置变化天平变化)第三次

9、随便比较1与3,如果 仁3,证明是5轻如果13,证明是3重13不可能,因为已经有第一次 1+2+3+45+6+7+8这样刚好也是8种可能。同样道理,1+2+3+45+6+7+8时处理方法同上,也会有 8种不重复的可能性,最终刚好 是24种可能。同样还是称球的问题,如果12个球你解决了,接着再考虑一下如何解决13个球吧,条件完全相同,13个球中有一个非标准球,仍然是称3次找出来,13个球是称3次的极限了。分析与解答有了称12个球的经验,下面就解释得稍微简单一些了,分组方式为4, 4, 5。第一次仍然为1+2+3+4比较5+6+7+8如果相等,第二次9+10+11比较( 1)+( 2)+( 3)如

10、果相等证明不标准球是12或者13第三次比较1和12,如果112,证明是12轻如果1 (1) + (2) + (3) ,则说明不标准球在 9, 10, 11中且为重第三次9比较10,如果9=10,证明是11重如果910,证明是9重如果9+10+11 ( 1)+(2)+( 3),则说明不标准球在 9,10,11中且为轻第三次9比较10,如果9=10,证明是11轻如果910,证明是10轻如果1+2+3+45+6+7+8第二次1+2+3+5比较4+( 9)+( 10)+( 11)如果相等,证明不规则球在6,7,8中且为轻第三次6比较7如果6=7证明是8轻如果67,证明是7轻如果1+2+3+54+ (

11、9)+( 10)+( 11)证明不规则球在 1,2,3中且为重第三次1比较2,如果1=2证明是3重如果12,证明是1重如果12,证明是2重如果1+2+3+54+ ( 9)+( 10)+( 11)证明不规则球在4, 5中(因为位置变化天平变化)第三次1比较4即可,如果1=4证明是5轻如果14的情况不成立同样1+2+3+45+6+7+8 可以分析得出,合计 8+8+9=25种可能。5. 只许称一次一袋一袋的洗衣粉堆成10堆,9堆洗衣粉是合格产品,每袋1斤。惟独有一堆份量不足,每袋只有9两。从外形上看,看不出哪一堆是9两的。用台称一堆一堆去称吧,称的次数比较多。有人找到一个办法,只称了一次,就找到了

12、 9两的那一堆。这是个什么办法呢?如果有40堆洗衣粉,其中有一堆是9两一袋的,那么要称几次才能找出这一堆?分析与解答此题需利用乘法口诀的特点。一个数乘以9,乘积中的个位数,没有相同的数:09=0,19=9 ,2 9=18 , 3 9=27, 4 9=36 , 5 9=45 , 6 9=54 , 79=63, 8 9=72 , 9 9=81。称洗衣粉就要用到 这个特点。将10堆洗衣粉编上号码:1 , 2, 3, 4, 5, 6 , 7 , 8 , 9 , 10。从第1堆取一袋洗衣粉,从第2堆取两袋,从第 3堆取三袋,”,从第 9堆取九袋,第10堆不取。把取出来的洗衣粉用秤称一下,只注意总重量几斤

13、几两的两数,如果是3两,就知道第7堆是9两一袋。如果有40堆,就要称3次。第一次先从20堆中每堆中取出一袋一起称。如果重量是20斤,说明9两的那堆在剩下的 20堆中。不然,就在这 20堆中。第二次再从包含 9两一堆的20 堆中选取1堆,每堆取一袋在台称上称。从重量是否10斤,就可以确定9两一堆的在哪10堆中。第三次,将包括9两一堆的10堆按照前面的办法称一次,就确定了哪一堆是 9两的。6. 分月饼中秋节到了,班级里买回了一箱月饼准备分给同学们。第1个同学取走了 1块月饼和剩余月饼的1/9,第2个同学取走了 2块月饼和剩余月饼的 1/9,第3个同学取走了 3块月饼和剩 余月饼的1/9,第4个同学

14、取走了 4块月饼和剩余月饼的 1/9,依次类推,把全部月饼一点 不剩地分配给了全部同学。请问班级共有多少个同学,共有多少块月饼?r分析与解答此题需逆向思考。最后一个同学取走的月饼数目应与全班的人数相同。他前面一个同学取走全班人数减1块月饼和剩余月饼的1/9。由此可知最后一个同学得到的是剩余月饼的8/9。即,在最后一个同学取月饼的时候,剩余月饼应是8的倍数。假设最后一个同学取走的是 8块月饼。那么,全班共有8个同学。第7个同学取走7块月饼 再加上剩余9块月饼的1/9共8块月饼。第7、第8个同学一共取走16块月饼,这应该是第 6个同学取走6块月饼后剩余月饼的 8/9。我们可以得到第 6个同学取走6

15、块月饼后剩余的 月饼数为16/ (8/9) =18。第6个同学取走的月饼数为 6+18/9 = &第5个同学取走5块月饼后剩余月饼的 8/9为8+8+8=24块。则第5个同学取走5块月饼后 剩余的月饼数为24/ ( 8/9) =27块。第5个同学共取走5+27/9=8块月饼。第4个同学取走4块月饼后剩余月饼的 8/9为8+8+8+8 =32块。则第4个同学取走4块月饼 后剩余的月饼数为 32/ (8/9) =36块。第4个同学共取走4+36/9=8块月饼。第3个同学取走3块月饼后剩余月饼的 8/9为8+8+8+8+ 8=40块。则第3个同学取走3块月 饼后剩余的月饼数为 40/ ( 8/9)

16、=45块。第3个同学共取走3+ 45/9=8块月饼。同样,第 2、 第1个同学也分别取走 8块月饼。综上所述,每个同学都取走8块月饼。因此,共有 8个同学,64块月饼。7. 分苹果小咪家里来了 5位同学。小咪的爸爸想用苹果来招待这 6位小朋友,可是家里只有5个苹果。 怎么办呢?只好把苹果切开了,可是又不能切成碎块,小咪的爸爸希望每个苹果最多切成3块。这就成了又一道题目:给 6个孩子平均分配 5个苹果,每个苹果都不许切成 3块以上。 小咪的爸爸是怎样做的呢?苹果是这样分的:把3个苹果各切成两半, 把这6个半边苹果分给每人 1块。另2个苹果每 个切成3等份,这6个1/3苹果也分给每人1块。于是,每

17、个孩子都得到了一个半边苹果和 一个1/3苹果,6个孩子都平均分配到了苹果。7. 半张唱片张三和李四都热衷于解难题,他们的最大乐趣就是彼此用难题难住对方,或难倒他们的朋友。有一次,张三和李四经过一家唱片店。这时,张三问李四:“你是不是还有西部乡村音乐的唱片?”李四说:“没有了,我把我唱片的一半和半张唱片给了小赵。”李四接着说:“然后我把我剩下的另一半,加上半张给了小吴。”李四:“这样我就只剩下一张唱片了,如果你能告诉我原先我有几张唱片,我就把这最后一 张送给你。”张三真的被难倒了,因为他实在想不出这半张唱片有什么用处! 你能帮他解决这个难题吗?分析与解答此题很容易使人掉入东西的一半再加上1/2,

18、不可能等于一个整数的陷阱里。如果走入这个迷宫,就难见天日了!这题的关键在于:奇数唱片的一半,再加上半张唱片,正好是个整数。11由于李四最后一次送出唱片后剩一张。他在给小吴1张之前,至少有3张。3的一半是一,加上1/2等于2,所以李四最后送出了 2张。现在很容易倒算回去,他原先有7张唱片。8. 猜数字-1一个教逻辑学的教授,有三个学生,而且三个学生都非常聪明。一天教授给他们出了一个题,教授在每个人脑门上贴了一张纸条并告诉他们,每个人的纸条上都写了一个正整数,且某两个数的和等于第三个。(每个人可以看见另两个数,但看不见自己的。)教授问第一个学生:你能猜出自己的数吗?回答:不能。问第二个,不能。第三

19、个,不能。再问第一个,不能。第二个,不能。第三个:我猜出来了,是 144!教授很满意的笑了。请问你能猜出另外两个人的数吗?请说出理由!分析与解答答案是:36和108思路如下:首先,说出此数的人应该是两数之和的人,因为另外两个加数的人所获得的信息应该是均等的,在同等条件下,若一个推不出,另一个也应该推不出。(当然,我这里只是说这种可能性比较大,因为毕竟还有个回答的先后次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信息不平衡)另外,只有在第三个人看到另外两个人的数是一样时,才可以立刻说出自己的数。以上两点是根据题意可以推出的已知条件。如果只问了一轮,第三个人就说出144,那么根据推理,可以很容易得出另外两个是48和96,

20、怎样才能让老师问了两轮才得出答案了?这就需要进一步考虑:A : 36( 36/252)B : 108( 108/180)C: 144( 144/72)括弧内是该同学看到另外两个数后,猜测自己头上可能出现的数。现推理如下:A,B先说不知道,理所当然, C在说不知道的情况下,可以假设如果自己是 72的话,B在 已知36和72条件下,会这样推理一一“我的数应该是36或108,但如果是36的话,C应该可以立刻说出自己的数,而 C并没说,所以应该是 108!”然而,在下一轮,B还是不知 道,所以,C可以判断出自己的假设是假的,自己的数只能是144。9. 猜数字-2老师从150之间(大于1小于50 )选了

21、两个自然数,将两数之积告诉同学P( Product),两数之和告诉同学 S( Sum),问两位同学能否推出这两个自然数?S说:我知道你不知道这两个数,但我也不知道。P说:我还是不知道。S说:我知道这两个数啦!P说:我也知道啦!其他同学:我们也知道啦!5 5问:老师选出的两个自然数是什么?分析与解答说话依次编号为 S1,P1,S2,P2。设这两个数为x,y,和为s,积为p。由S1,P不知道这两个数,所以s不可能是两个质数相加得来的, 而且s29, 那么P拿到29 (s-29)必定可以猜出 s 了。所以和s为11,17,23,27,29之一,设这 个集合为A。由P1,乘积p必定含有因子2,而且含有

22、两个质因子, 而且最大的质因子不可能大于 乙(假 如含有因子11,就会有p至少是1123,拆成116或者223不满足条件,假如含有因子13, 就会有p至少是1323,拆成136或者263也不满足条件),这条规则有助于简化和 s的拆 分。(1)假设 s=11。11=2+9=5+6,有 18=2 9=3X 6,只有 2+9 落在集合 A 中,P不会说出 P1。而 30=5 6=2 15, 11和17都落在集合 A中,所以只有这一种情况会令 P说P1,所以S拿到11可以断言S2。 但是问题在于 P会说出P2的话,必须要s=17时S说不出S2才行。下面看看 s=17 的情况,17=2+15=3+14=

23、5+12=7+10= 8+9,由于 p=215=56 或 p=314=221 都会令P说出P1,所以s=17时S说不出S2。所以s=11, p=30 ,这两个数是5和6的时候满足条件(2) 假设 s=23,23=2+2仁3+20=5+18=8+15=9+14,由于 p=9 14=6 21 或 p=3 14=221 都会令 P 说出 P1,所 以s=23时S说不出S2。(3) 假设 s=27,27=2+25=3+24=6+2仁7+20=9+18=12+15 ,由于 p=6 2仁 9 14 或 p=12 15=9 20 都会令 P 说出 P1,所以s=27时S说不出S2。(4) 假设 s=29,

24、29=2+27=4+25=5+24=8+2仁9+20=14 +15 ,由于 p=920=12 15 或 p=5 24=15 8 都会令P说出P1,所以s=27时S说不出S2。综上所述:这两个数只可能是5和6。10数字找规律11, 21, 33, 45, 55, 61,?分析与解答正确答案:61原则是:1. 求下一个数的时候,已知的最后一个数应为10进制的。2. 从11开始,按5进制、6进制、7进制”的顺序求下一个数,也就是11的5进制为21, 21的6进制为33, 33的7进制为45”,55的9进制为61。11符号问题定义一种新运算*已知:2*43*55*39*5求 3*7?分析与解答3*5和

25、5*3得数差2,所以有两条思路:8211313525984115133255然后就从第一条思路凑出来的。a*b(较大数1) a,所以3*7(71) 3。12河岸的距离两艘轮船在同一时刻驶离河的两岸,一艘从 A驶往B,另一艘从B开往A,其中一艘开得 比另一艘快些,因此它们在距离较近的岸 500公里处相遇。到达预定地点后,每艘船要停留 15分钟,以便让乘客上下船,然后它们又返航。这两艘渡轮在距另一岸100公里处重新相遇。试问河有多宽?念:分析与解答当两艘渡轮在x点相遇时,它们距 A岸500公里,此时它们走过的距离总和等于河的宽度。当它们双方抵达对岸时,走过的总长度等于河宽的两倍。在返航中,它们在z

26、点相遇,这时两船走过的距离之和等于河宽的三倍,所以每一艘渡轮现在所走的距离应该等于它们第一次相遇时所走的距离的三倍。在两船第一次相遇时, 有一艘渡轮走了 500公里,所以当它到达z点时,已经走了三倍的距离,即1500公里,这个距离比河的宽度多100公里。所以,河的宽度为1400公里。每艘渡轮的上、下客时间对答案毫无影响。13.变量交换不使用任何其他变量,交换 a,b变量的值?r分析与解答a = a+bb = a-ba= a-b14步行时间某公司的办公大楼在市中心,而公司总裁温斯顿的家在郊区一个小镇的附近。他每次下班以后都是乘同一次市郊火车回小镇。小镇车站离家还有一段距离,他的私人司机总是在同一

27、时刻从家里开出轿车, 去小镇车站接总裁回家。由于火车与轿车都十分准时,因此,火车与轿车每次都是在同一时刻到站。有一次,司机比以往迟了半个小时出发。 温斯顿到站后,找不到他的车子,又怕回去晚了遭 老婆骂,便急匆匆沿着公路步行往家里走, 途中遇到他的轿车正风驰电掣而来, 立即招手示意停车,跳上车子后也顾不上骂司机,命其马上掉头往回开。回到家中,果不出所料,他老 婆大发雷霆:“又到哪儿鬼混去啦!你比以往足足晚回了22分钟,,”。温斯顿步行了多长时间?分析与解答假如温斯顿一直在车站等候,那么由于司机比以往晚了半小时出发,因此,也将晚半小时到达车站。也就是说,温斯顿将在车站空等半小时,等他的轿车到达后坐

28、车回家,从而他将比以往晚半小时到家。而现在温斯顿只比平常晚22分钟到家,这缩短下来的 8分钟是如果总裁在火车站死等的话,司机本来要花在从现在遇到温斯顿总裁的地点到火车站再回到这个地 点上的时间。这意味着,如果司机开车从现在遇到总裁的地点赶到火车站,单程所花的时间将为4分钟。因此,如果温斯顿等在火车站,再过4分钟,他的轿车也到了。也就是说,他如果等在火车站,那么他也已经等了30-4=26分钟了。但是惧内的温斯顿总裁毕竟没有等,他心急火燎地赶路,把这 26分钟全都花在步行上了。因此,温斯顿步行了 26分钟。15付清欠款有四个人借钱的数目分别是这样的:阿伊库向贝尔借了10美元;贝尔向查理借了 20美

29、元;查理向迪克借了 30美元;迪克又向阿伊库借了 40美元。碰巧四个人都在场,决定结个账, 请问最少只需要动用多少美金就可以将所有欠款一次付清?分析与解答贝尔、查理、迪克各自拿出 10美元给阿伊库就可解决问题了。这样的话只动用了30美元。最笨的办法就是用100美元来一一付清。贝尔必须拿出10美元的欠额,查理和迪克也一样; 而阿伊库则要收回借出的 30美元。再复 杂的问题只要有条理地分析就会很简单。养成经常性地归纳整理、摸索实质的好习惯。16美元纸币注:美国货币中的硬币有 1美分、5美分、10美分、25美分、50美分和1美元这几种面值。 一家小店刚开始营业,店堂中只有三位男顾客和一位女店主。当这

30、三位男士同时站起来付帐的时候,出现了以下的情况:(1)这四个人每人都至少有一枚硬币,但都不是面值为1美分或1美元的硬币。(2 )这四人中没有一人能够兑开任何一枚硬币。(3 )一个叫卢的男士要付的账单款额最大,一位叫莫的男士要付的帐单款额其次,一个叫 内德的男士要付的账单款额最小。(4)每个男士无论怎样用手中所持的硬币付账,女店主都无法找清零钱。(5 )如果这三位男士相互之间等值调换一下手中的硬币,则每个人都可以付清自己的账单 而无需找零。(6)当这三位男士进行了两次等值调换以后,他们发现手中的硬币与各人自己原先所持的 硬币没有一枚面值相同。(7 )随着事情的进一步发展,又出现如下的情况:(8)

31、在付清了账单而且有两位男士离开以后,留下的男士又买了一些糖果。这位男士本来可以用他手中剩下的硬币付款,可是女店主却无法用她现在所持的硬币找清零钱。于是,这位男士用1美元的纸币付了糖果钱,但是现在女店主不得不把她的全部硬币都找给了他。现在,请你不要管那天女店主怎么会在找零上屡屡遇到麻烦,这三位男士中谁用1美元的纸币付了糖果钱?分析与解答对题意的以下两点这样理解:(2)中不能换开任何一个硬币,指的是如果任何一个人不能有2个5分,否则他能换1个10分硬币。(6 )中指如果A,B换过,并且A,C换过,这就是两次交换。那么,至少有一组解:是内德用纸币。卢开始有1025账单为50莫开始有50,账单为25内

32、德开始有525,账单为10店主开始有10此时满足1,2,3, 4第一次调换:卢拿 10 换内德的525卢5252 内德10第二次调换:卢拿 25 换莫的50此时:卢有505账单为50付完走人莫有25 账单为25付完走人内德有10 账单为10付完剩20,要买5分的糖付账后,店主有 5025102 ,无法找开10,但硬币和为95,能找开纸币1元。17. 生日会上的12个小孩今天是我13岁的生日。在我的生日宴会上, 包括我共有12个小孩相聚在一起。 每四个小孩 同属一个家庭,共来自A,B和C这三个不同的家庭,当然也包括我所在的家庭。有意思的是,这12个小孩的年龄都不相同,最大的13岁,换句话说,在1

33、至13这十三个数字中,除了某个数字外,其余的数字都表示某个孩子的年龄。我把每个家庭的孩子的年龄加起来, 得到以下的结果:家庭A :年龄总数41,包括一个12岁的孩子。家庭B :年龄总数m,包括一个5岁的孩子。 家庭C :年龄总数21,包括一个4岁的孩子。 只有家庭A中有两个孩子只相差 1岁的孩子。你能回答下面两个问题吗:我属于哪个家庭一一A,B,还是C?每个家庭中的孩子各是多大?分析与解答因为只有家庭 A中有两个孩子只相差 1岁,所以我绝对不是C家庭的。(214134 , 434与3相差1,与条件矛盾)家庭A :年龄总数41,包括一个12岁的孩子,所以平均年龄大于10,又因为有两个孩子只相差1

34、岁,所以家庭 A中可能出现11,12或12, 13。若包括11,12,则4111121810810,11,12皆差1岁,与条件矛盾。若包括 12,13,则41121316106或79,符合条件。若A家庭为6,10,12,13。贝U C家庭为1,4,7,9。根据排除法,B家庭为2/3,5,8,11。若A家庭为 乙9,12,13,则C家庭为1,4,6,10。根据排除法,B家庭为2/3,5,8,11。18最短时间过桥问题在漆黑的夜里,四位旅行者来到了一座狭窄而且没有护栏的桥边。如果不借助手电筒的话,大家是无论如何也不敢过桥去的。不幸的是,四个人一共只带了一只手电筒,而桥窄得只够让两个人同时通过。如果

35、各自单独过桥的话,四人所需要的时间分别是1,2,5, 8分钟;而如果两人同时过桥, 所需要的时间就是走得比较慢的那个人单独行动时所需的时间。问题是,你如何设计一个方案,让用的时间最少。分析与解答(1)1分钟的和2分钟的先过桥(此时耗时 2分钟)。(2) 1分钟的回来(或是 2分钟的回来,最终效果一样,不赘述,此时共耗时3分钟)。(3) 5分钟的和8分钟的过桥(共耗时 218分钟)。(4) 2分钟的回来(共耗时 2182分钟)。(5) 1分钟的和2分钟的过桥(共耗时 21822 5分钟)。此时全部过桥,共耗时 15分钟。19. 火柴游戏-1陈景润是我国当代著名数学家。于1966年发表了“哥德巴赫

36、猜想”的著名结果(1+2)摘要,著有初等数论、1+1余外集等。据传陈景润喜欢智力问题,特别是某些游戏,比如火柴游戏,下面是出自他手的一个小游戏。24根火柴可以摆成两个正方形(如下图),请问如何操作可使:(1 )移动其中4根后,使其变成3个正方形。(2 )移后再移动其中(3 )移后再去掉其中8根后,使其变成9个小正方形。8根后,使其变成5个正方形。分析与解答移法见下面各图:20. 火柴游戏-2哥德弗雷哈罗德哈代是英国著名的数学家, 他一生将全部心血都献给了数学研究和教育 事业,还对生物群体遗传研究有所贡献。哈代有个嗜好:玩火柴游戏。我们来看两个用火柴摆成的算式,他们显然是不成立的,你能在每个算式

37、中只移动一根火柴,而使之成立吗?14十 / 一 4- = ( 114-丨+丨=M分析与解答 移法见下面各图:147+4 = 1iffri4-n I = m火柴游戏-3动4根火柴,把小船变成三个梯形。分析与解答/w21. 火柴游戏-4下图是由15根火柴,排出的两个等边三角形,试一试,移动其中的 个等边三角形。这个题目并不难吧?3根火柴,把它变成 4分析与解答22. 只经过一次牧师和他的朋友们一起动身去教区。他指着自己教区某部分的地图,那里流过一条不大的河, 再往南经几百里入海。“我亲爱的同伴们”牧师说,“一个奇妙的难题,请认真听。河的分岔处形成一个岛,岛上有我本人简陋的小屋。 在图的一边可以看到

38、教区的教堂。再看全图,在我的教区的河上分布着八座桥梁,我想沿着往教堂的路上访问一些自己的教民,在完成这次访问时只经过每座桥一次。你们当中有人能找到我从家里前往教堂的这条路线而不越出教区的边界吗?不,不, 我的朋友们,我不坐船过河,不游泳也不涉水而过,我不像田鼠在地下挖隧道,也不能像鸟 飞过河。”存在某种办法,使得牧师可以完成自己奇妙的巡游,读者能够找出来吗?骤然看来这是不可能的,但是在题目的条件下留有一个破绽,从那里可以找到解法的关键。分析与解答这八座桥只是本教区的部分区域,并没有说河源就不在本教区内。因而,我们只能接受这样惟一的说法一一河是从本教区发源的。解法如下图所示。值得指出,确切的条件

39、不许我们绕过河口,因此应该说河流还要向南奔流数百里才入海,而世界上任何一个教区不会绵延数百里!23. 拼出正方形将下图割成四块,然后拼出一个正方形来。分析与解答24. 拿罐头赢奖金超市里举行有奖销售活动,现将货柜上摆着的9个铁罐每个上面都标一个数字。三个、三个地垒在一起,如下图所示。活动规定:每位顾客只能买 3个罐头。顾客一次只能从货柜上拿走一个罐头,分3次拿走3个罐头,如果某次拿走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罐头,活动即告失败。活动中顾客第一次拿走一个罐头后,这个被拿走的罐头上的数字就是他所得的分数;拿走第二个罐头后,他得到的分数是被拿走的第二只罐头上的数字的2倍;拿走第3个罐头后,他所得分数是这个罐

40、上的数字的3倍。这样,在顾客先后拿走 3个罐头后,如若他所得的分值恰好是50分,那么他将获得1000元奖金。请问顾客应该怎样拿走 3个罐头才能获得那份奖金?799781071088号罐50分,分析与解答顾客若想获得奖金,惟一的办法是先拿走右边一摞的7号罐头,然后拿走左边一摞的头,最后拿走右边一摞己经露在上面的9号罐头。这样,顾客第一次得 7分;第二次得82=16分;第三次得93=27分。总共得分正好 赢得奖金。25. 取出黑球一段透明的两端开口的软塑料管内有11只大小相同的圆球,其中有 6只是白色的,有5只是黑色的(如下图所示)。整段塑料管的内径是均匀的,只能让一个球勉强通过。如果不先 取出白

41、球,又不切断塑料管,那么,你用什么办法才能把黑球取出来?在不借助任何工具的 前提下。r分析与解答大家可能都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塑料软管是可以弯曲的。基于这个特点,我们就可以轻松地取出黑球。如下图所示,把塑料管弯过来,使两端的管口互相对接起来,让四个白球滚 过对接处,滚进另一端的管口,然后使塑料管两头分离,恢复原形,就可以把黑球取出来。第2章逻辑推理1海盗分金问题有10个强盗AJ,得到100个金币,决定分掉,分法怪异:首先A提出分法,BJ表决,如果不过半数同意,就砍掉 A的头。然后由B来分,CJ表决,如果不过半数同意,就砍 掉B的头。依次类推,如果假设强盗都足够聪明,在不被砍掉头的同时获得最多

42、的金币。问:最后结果如何(精确结果)。分析与解答所有的海盗都乐于看到他们的一位同伙被扔进海里,不过,如果让他们选择的话,他们还是宁可得到一笔现金。 他们当然也不愿意自己被扔到海里。所有的海盗都是有理性的,而且知道其他的海盗也是有理性的。 此外,没有两名海盗是同等厉害的一一这些海盗按照完全由上 到下的等级排好了座次,并且每个人都清楚自己和其他所有人的等级。这些金块不能再分, 也不允许几名海盗共有金块,因为任何海盗都不相信他的同伙会遵守关于共享金块的安排。这是一伙每个人都只为自己打算的海盗。最凶的一名海盗应当提出什么样的分配方案才能使他获得最多的金子呢?为方便起见,我们按照这些海盗的怯懦程度来给他

43、们编号。最怯懦的海盗为1号海盗,次怯懦的海盗为2号海盗,依次类推。这样最厉害的海盗就应当得到最大的编号, 而方案的提出 就将倒过来从上至下地进行。分析所有这类策略游戏的奥妙就在于应当从结尾出发倒推回去。游戏结束时,你容易知道何种决策有利而何种决策不利。 确定了这一点后,你就可以把它用到倒数第 2次决策上,依次 类推。如果从游戏的开头出发进行分析,那是走不了多远的。 其原因在于,所有的战略决策都是要确定:“如果我这样做,那么下一个人会怎样做?”因此,在你以下海盗所做的决定对你来说是重要的,而在你之前的海盗所做的决定并不重要,因为你反正对这些决定也无能为力了。记住了这一点,就可以知道我们的出发点应

44、当是游戏进行到只剩两名海盗,即1号和2号的时候。这时最厉害的海盗是 2号,而他的最佳分配方案是一目了然的: 100块金子全归他一 人所有,1号海盗什么也得不到。由于他自己肯定为这个方案投赞成票,这样就占了总数的50%,因此方案获得通过。现在加上3号海盗。1号海盗知道,如果 3号的方案被否决,那么最后将只剩 2个海盗,而 1号将肯定一无所获。此外,3号也明白1号了解这一形势。因此,只要 3号的分配方案给1号一点甜头使他不至于空手而归,那么不论3号提出什么样的分配方案,1号都将投赞成票。因此,3号需要分出尽可能少的一点金子来贿赂1号海盗,这样就有了下面的分配方案:3号海盗分得99块金子,2号海盗一

45、无所获,1号海盗得1块金子。4号海盗的策略也差不多。他需要有50%的支持票,因此同 3号一样也需再找一人做同党。他可以给同党的最低贿赂是1块金子,而他可以用这块金子来收买2号海盗。因为如果 4号被否决而3号得以通过,则2号将一块也得不到。因此, 4号的分配方案应是:99块金子 归自己,3号一块也得不到,2号得1块金子,1号也是一块也得不到。5号海盗的策略稍有不同。他需要收买另两名海盗,因此至少得用2块金子来贿赂,才能使自己的方案得到采纳。他的分配方案应该是:98块金子归自己,1块金子给3号,1块金子 给1号。这一分析过程可以照着上述思路继续进行下去。每个分配方案都是惟一确定的,它可以使提出该方

46、案的海盗获得尽可能多的金子,同时又保证该方案肯定能通过。 照这一模式进行下去,10号海盗提出的方案将是 96块金子归他所有,其他编号为偶数的海盗各得1块金子,而编号为奇数的海盗则什么也得不到。这就解决了10名海盗的分配难题。试想一下500名海盗分金会是怎样的结果呢?2. 会搞清楚的卡洛泰岛上的习俗非常奇特。那儿的男人总是讲实话,而女人从不能连续讲两句实话或谎话。 假如她第一句是真话,那她下一句准是在说谎,反之亦然。男孩、女孩也与大人相同。我遇 见卡洛泰岛上的一对夫妇和他们的一个孩子。我问孩子:“你是男孩吗?”孩子用卡洛泰语回答我。我不懂当地土语,幸好孩子的父母都会讲英语。父母中的一个说:“凯比

47、说,我是男孩。”另一个说:“凯比是一个女孩,凯比说了谎。”如何判定凯比是男孩还是女孩?分析与解答假如凯比是一个男孩。 在这种情况下,第二个讲话的人一定不是父亲就是母亲。即她的第一句话必然是谎话,第二句话才是真话。这就证明凯比不是男孩。假如凯比是个女孩,且第一个讲话的人是父亲,那第二个讲话的人就是母亲。她第一句话是 真话,第二句话是在说谎。在这种情况下,凯比讲的是实话,她会说:“我是一个女孩。”但这暗示说,第一个讲话者,即父亲说了谎,然而这是不可能的。 因此,第一个讲话的是母亲, 第二个讲话的是父亲。凯比说了谎话,必定说:“我是男孩”。第一个讲话者母亲说了一句真话,即重复了凯比的谎话。因此,凯比

48、是一个女孩,第一个讲话者是母亲,第二个讲话者是父亲。3. 岔路问路一位旅游者徒步去纽约旅行,走到一个岔路口,发现通往纽约的路标倒了, 这时走来两个人,旅游者见两人与众不同的衣着打扮,就知道他们是当地人。这 儿的居民,一部分总是讲实话,另一部分人总是讲谎话,一部分人总是穿白色衣 服,而另一部分人总是穿黑色衣服。 旅游者对上述情况早有耳闻,但并不知道穿 什么颜色衣服的人讲实话。既然两个人所穿衣服的颜色不同,旅游者当然知道, 即使问其中某一个人哪一条路是通往纽约的,也无法知道回答的是实话还是谎 话。经过一翻思考,旅游者向其中一个人提了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当这个人回 答出所提问题之后,旅游者立刻就知道

49、,哪一条是通往纽约的路了分析与解答为了简便起见,把两个人简称为甲、乙。旅游者向甲提出如下的问题:“假如我问乙,左边的路是不是去纽约的路回答是肯定的吗?”如果左边的路确实是通往纽约的话,而甲是个说谎者,旅游者得到的回答是 “否定”的。但是,如果甲是讲实话的人,该问题的答案也将会是“否定”的。 因为乙是个说谎者,乙肯定会说“不是”。所以,“否定”回答将表明旅游者所指的路就是通往纽约的路。若在问甲时,旅游者所指左边的路不是通往纽约的路,那么,答案将是“肯定”的。如 果甲是一个讲实话的人,甲一定会说,乙的答案是“肯定”的,因为乙是个说谎者。如果旅 游者得到的答案是“肯定”的,那就说明旅游者说的不是通往

50、纽约的路,那么,另一条路就 是通往纽约的路。4. 她们在做什么住在某个旅馆的同一房间的四个人A,B,C,D正在听流行音乐,她们当中有一个人在修指甲,一个人在写信,一个人躺在床上,另一个人在看书。1. A不在修指甲,也不在看书。2. B不躺在床上,也不在修指甲。3. 如果A不躺在床上,那么 D不在修指甲。4. C既不在看书,也不在修指甲。5. D不在看书,也不躺在床上。 她们各自在做什么呢?分析与解答解法一:可用排除法求解由1,2,4,5知,既不是A,B在修指甲,也不是 C在修指甲,因此修指甲的应该是 D ; 但这与3的结论相矛盾,所以 3的前提肯定不成立,即 A应该是躺在床上;在 4中C既不

51、看书又不修指甲,由前面分析, C又不可能躺在床上,所以 C是在写信;而B则是在看书。解法二:我们可以画出4X 4的矩阵,然后消元ABCD修指甲+写信+躺在床上+看书+注意:每行每列只能取一个,一旦取定,同样同列要涂掉。我们用“”表示某人对应的此项被涂掉,“”表示某人在做这件事。 根据题目中的1, 2, 4, 5我们可以在上述矩阵中涂掉相应项,用“”表示。(可知D在 修指甲,B是在看书) 题目中的解为A “躺在床上”则D “修指甲”;那么其逆否命题为: 若D “修指甲”, 则A “躺在床上”。(由可知,A应该是“躺在床上”,所以在“躺在床上”的对应项处 划上“ ”) 现在观察所得矩阵情况,考察A

52、、B、C、D各列的纵向情况,可是在“写信”一项所对应的行中,只能在相应的C处划“ ”,即C在写信。至此,此矩阵完成。我们可由此表得出判断。5. 不同部落间的通婚一个普卡部落人(总讲真话的)同一个沃汰沃巴部落人(从不讲真话的)结婚。婚后,他们生了一个儿子。这个孩子长大后当然具有西利撤拉部落的性格(真话、假话或假话、真话交替着讲)。这个婚姻是那么美满,以致夫妻双方在许多年中都受到了对方性格的影响。讲这个故事的时候,普卡部落的人已习惯于每讲三句真话就讲一句假话,而沃汰沃巴部落的人, 则已习惯于每讲三句假话就要讲一句真话。这一对家长同他们的儿子每人都有个部落号,号码各不相同。他们的名字分别叫塞西尔、伊

53、夫琳、西德尼(这些名字在这个岛上男女通用)。三个人各说了四句话,但这是不记名的谈话, 还有待我们来推断各组话是由谁讲的(我们想,前普卡当然是讲一句假话、三句真话,而前沃汰沃巴则是讲一句真话、三句假话)。他们讲的话如下:A( 1)塞西尔的号码是三人中最大的。(2)我过去是个普卡。(3)B是我的妻子。(4)我的号码比B的大22。B( 1)A是我的儿子。(2)我的名字是塞西尔。(3)C的号码是54或78或81。(4)C过 去是个沃汰沃巴。C( 1)伊夫琳的号码比西德尼的大10。( 2)A是我的父亲。(3)A的号码是66或68或103。(4) B过去是个普卡。找出A,B,C三个人中谁是父亲、谁是母亲、

54、谁是儿子,他们各自的名字以及他们的部落 号。分析与解答A :妻子,普卡部落人,塞西尔,号码66B :丈夫,沃沃汰沃巴部落人,西德尼,号码44C:儿子,伊夫琳,号码 54推理过程:从第一句话入手,组合方案有夫普、夫沃、妻普、妻沃或子。如为夫普,C的2,4话不合条件如为夫沃,B的1,3话不合条件如为妻沃,B的1,3话不合条件如为子,A的2,3话不合条件只有妻普有可能,从而得出结论。6. 错误的假设六位朋友猜谜语自娱。看你能猜出多少个?红衣男士先问:上周我关了卧房的灯,可是我能在卧房黑暗之前就上到床上。如果床离电灯的开关有10尺之远,我是怎么办到的?蓝衣男士说:每次我阿姨来我的公寓看我时,她总是提早

55、下了五层楼, 然后一路走上来,你能告诉我为什么吗?绿衣男士说:有什么字以“ IS”起头,“ ND”结尾,有“ LA ”在中间?红衣女士说:有天晚上我叔叔正在读一本有趣的书,突然他太太把灯关掉了。 虽然房间全黑了,他还是继续在读书。他是如何做到的?绿衣女士说:今天早上我一只耳环掉到我的咖啡杯里头,虽然杯子都装满了咖啡, 但是耳环却没湿,为什么?蓝衣女士问最后一个问题:昨天,我父亲碰到下雨,他没带伞也没带帽子,他的头上没有用任何东西遮雨,他的衣服全湿了,但是他头上没有一根头发是湿的,为什么?分析与解答1 在解这个问题时,大部分的人都会有个不必要的假设:认为关灯的时间是在晚上,但是 在题目中并没有这

56、么说。关灯后房间并没有黑掉,因为是白天。2 错误的假设是:阿姨的身高和常人一样。事实上,她是侏儒,够不到电梯上她侄子那层 楼的按钮。3.错误的假设是:在三对字母之间还有其他字母。那个字就是“ISLAND ”。4错误的假设是:认为人只能用眼睛才能看书。那位男士是盲人,他以点字来读书。5.错误的假设是:认为“咖啡”一定指的是液体的咖啡。耳环掉入干的咖啡罐中,自然不 会弄湿。6错误的假设是:父亲头上有头发。父亲是秃头,因此没有头发可被淋湿。7. 读书次序甲、乙、丙、丁、戊5人各借了一本小说,约定读完后相互交换。这 5本书的厚度和他们的 阅读速度都差不多,因此 5人总是同时换书。经数次交换后, 5人每

57、人都读完了这 5本书。 现已知:(1) 甲最后读的书是乙读的第二本书。(2) 丙最后读的书是乙读的第四本书。(3 )丙读的第二本书甲在一开始就读了。(4) 丁最后读的书是丙读的第三本书。(5 )乙读的第四本书是戊读的第三本书。(6) 丁第三次读的书是丙一开始读的那一本。根据以上情况,你能说出丁第二次读的书是谁最先读的吗?分析与解答由于题目条件关于乙最多,设乙读的书依次为1, 2, 3, 4, 5。分析推理得:丁读的第二本是 5,戊最先读。其余次序如表所示:P甲1乙丙丁n戊312454匚2匚3515312414532254138. 猜珠子红、蓝、黄、白、紫五种颜色的珠子各一颗,都用纸包着摆在桌上

58、。有甲、乙、丙、丁、戊 五个人,猜纸包里的珠子的颜色,每人限猜两包。甲猜:第二包是紫的,第三包是黄的。乙猜:第二包是蓝的,第四包是红的。丙猜:第一包是红的,第五包是白的。丁猜:第三包是盘的,第四包是白的。戊猜:第二包是黄的,第五包是紫的。猜完后打开纸包一看,每人都猜对了一种,并且每包都有一个人猜对。请你也猜一猜,他们各猜中哪一种颜色的珠子?分析与解答第一包只有丙一人猜是红的,所以肯定是对的。丙猜第一包是红的对了,那他猜第五包是白的就错了。 此外,只有戊猜第五包是紫的,所以这也是对的。因此,戊猜中了第五包的,他猜的第二包一定是错的,而第二包又不可能也是紫的,只能是 乙猜对了,是蓝的。这样,我们很

59、容易地推理出第一包是甲猜对了,是黄的。第四包是丁猜 对了,是白的。9. 真假难辨传说唐僧师徒四人在西天取经的路上来到一个“说谎国”,按照这个“国”的规定,男人在每星期一、二、三说谎,女人在每星期四、五、六说谎,其他日子则都说真话。一天,师徒四个来到“说谎国”。一路上只顾昼夜兼程,谁都忘记了今天是星期几,这样与 这个“国家”的人打交道显然麻烦了,因为无法判断他(她)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为此, 唐僧命八戒先去打听一下。八戒领命而去,不一会,遇到一个男人,便连忙上前施礼打问,那男人望了八戒一眼,并不直接回答,只说:“昨天是我说谎的日子。”说完,头也不回径自走了。八戒无奈,只得再往前走,忽见前面一女人飘然而来,连忙上前施礼:“女菩萨开恩,能告知我今天是星期几吗?”她“噗哧” 一笑:“昨天是我说谎的日子。”说完,扬长而去。这下,可难坏了八戒!悟空听罢,双眉紧皱,抓耳搔腮,不一会儿只听他高兴地嚷道:“八戒,我已经判断了出来了,原来今天是星期 ”你知道悟空是怎样判断的吗?分析与解答应该是星期四。悟空是这样判断的: 假设这位男人说的是谎话,那么,他昨天应是说真话的日子,从而推断出今天是星期一。 而星期一女人应该说真话, 然而星期日却不是说谎的日子, 显然假设不能成立。只有当男人说的是真话,女人说的是谎话时,才不自相矛盾。从而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