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加平——学习历史新课标迎接教学新挑战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27936023 上传时间:2021-08-21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9.38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戴加平——学习历史新课标迎接教学新挑战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戴加平——学习历史新课标迎接教学新挑战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戴加平——学习历史新课标迎接教学新挑战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资源描述:

《戴加平——学习历史新课标迎接教学新挑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戴加平——学习历史新课标迎接教学新挑战(5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学 习 历 史 新 课 标 迎 接 教 学 新 挑 战戴 加 平嘉 兴 教 育 学 院 正 高 级 教 师2016年 3月 11日 2016年1月29-31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在北京举办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初稿)审读会议。 本次高中课标修订工作启动于2012年,覆盖高中全部学科。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修订是一项“使命光荣、责任重大”的工作,将对我国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高中教育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所以参与各方自2012年以来已付出了极大努力。 在内审的基础上,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初稿)将作必要的调整,然后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按工作进度计划,今年秋天,将

2、由教育部正式颁布。明年秋天,将推出基于新课程标准的新版高中历史教材。 A.高 中 历 史 新 课 标 的 修 订 进 展 第一,时序性问题得到了解决,主线得以显示,通感增强;以 通 史 加 专 题 的 方 式 编 制 课 程 标 准 中 外 历 史 纲 要 ( 1学 年 ) 1早期中华文明 2春秋战国的政治社会变动与“华夏”观念的形成 3秦汉大一统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4三国至唐前期的民族交融与文化创新 5唐后期至两宋的政治、社会变革 6辽、西夏、金、元的统治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7明清时期中国版图的奠定与社会变动 8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9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10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3、11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2人民解放战争13新中国的成立及向社会主义过渡14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5改革开放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6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17中古世界的多元面貌18大航海时代19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20改变世界面貌的工业革命2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22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23改变国际秩序的两次世界大战24冷战与世界格局的新变化25亚非拉国家现代化道路的探索26当代世界的发展特点和主要趋势 3 秦 汉 大 一 统 国 家 的 建 立 与 巩 固 通过秦朝的统一业绩和汉朝削藩、开疆拓土、“独尊儒术”等举措,认识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及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

4、义;通过了解秦汉时期的社会矛盾,认识秦朝崩溃和两汉衰亡的原因。 知 道 “ 始 皇 帝 ” 的 来 历 和 郡 县 制 建 立 的史 实 , 了 解 中 国 古 代 中 央 集 权 制 度 的 形 成及 其 影 响 。 列 举 从 汉 到 元 政 治 制 度 演 变 的 史 实 ,说 明 中 国 古 代 政 治 制 度 的 特 点 。 9 辛 亥 革 命 与 中 华 民 国 的 建 立 理解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成立对中国结束帝制、走向民主共和的意义;了解北洋军阀的统治及特点;通过民国初年社会经济、思想观念、生活习俗的变化,认识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简 述 辛 亥 革 命 的 主 要 过 程 , 认

5、 识 推 翻君 主 专 制 制 度 、 建 立 中 华 民 国 的 历 史 意 义 。 19 西 方 人 文 主 义 的 发 展 和 资 本 主 义 制 度 的 确 立 通过了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渊源,认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和早期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理念的初步实现。 知 道 薄 伽 丘 等 人 的 主 要 作 品 和 马 丁 路 德 等 人的 主 要 思 想 , 认 识 文 艺 复 兴 和 宗 教 改 革 时 期 人 文 主义 的 含 义 。 简 述 孟 德 斯 鸠 、 伏 尔 泰 、 卢 梭 、 康 德 等 启 蒙 思想 家 的 观 点 , 概

6、 括 启 蒙 运 动 对 人 文 主 义 思 想 的 发 展 。 22 世 界 殖 民 体 系 的 建 立 与 亚 非 拉 民 族 独 立 运 动 通过了解西方列强对亚非拉的殖民扩张、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以及亚非拉人民的抗争,理解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对世界历史发展的意义。 A.高 中 历 史 新 课 标 的 修 订 进 展 第一,时序性问题得到了解决,主线得以显示,通感增强; 第二,重要史事割裂问题得到了解决,整体感增强; 重 新 设 置 了 高 中 历 史 课 程 中外历史概览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史 国家制度与 治理的演进经济与社会 生活的变迁 文化交流与 传承的历程 史学入门

7、史料研读 A.高 中 历 史 新 课 标 的 修 订 进 展 第一,时序性问题得到了解决,主线得以显示,通感增强; 第二,重要史事割裂问题得到了解决,整体感增强; 第三,制定了学科核心素养,并贯穿于课标的整个内容中; 将 学 科 核 心 素 养 作 为 课 程 核 心 目 标 研 制 发 展 学 生 的 核 心 素 养 ,特 别 是 研 制 各 学 科 的 核 心 素 养 是国 家 任 务 , 是 国 家 对 基 础 教 育 课程 改 革 的 进 一 步 深 化 和 推 进 所 提出 的 任 务 , 是 这 次 修 订 高 中 课 程标 准 必 须 完 成 的 任 务 。 历 史 学 科核 心

8、 素 养 史 料 实 证 时 空 观 念 历 史 理 解 历 史 解 释 历 史价 值 观 A.高 中 历 史 新 课 标 的 修 订 进 展 第一,时序性问题得到了解决,主线得以显示,通感增强; 第二,重要史事割裂问题得到了解决,整体感增强; 第三,制定了学科核心素养,并贯穿于课标的整个内容中; 第四,将教、学、评一体考虑与规划。 将 教 、 学 、 评 一 体 考 虑 与 规 划 制 定 了 “ 水平1 了 解 所 学 内 容 的 历 史 分 期 方 式 ; 理 解 历 史 时 期 在 时 间 上的 持 续 与 顺 序 ; 知 道 认 识 史 事 要 考 虑 到 历 史 地 理 的 状 况

9、 , 能够 识 别 历 史 地 图 中 的 相 关 信 息 。水平2 能 将 史 事 置 于 历 史 的 时 空 框 架 下 , 在 具 体 的 时 间 和 地 理条 件 下 认 识 历 史 ; 能 运 用 各 种 时 间 术 语 描 述 过 去 ; 能 独 立 地按 照 时 间 顺 序 编 制 史 事 进 程 图 表 ( 如 大 事 年 表 ) ; 能 将 历 史地 图 中 的 信 息 与 相 关 史 事 加 以 联 系 , 知 道 古 今 地 名 区 别 。水平3 能 区 分 不 同 历 史 时 期 的 时 代 特 征 , 具 体 分 析 史 事 发 生 的时 代 背 景 和 地 理 条

10、件 ; 能 辨 识 历 史 著 述 中 不 同 历 史 分 期 方 式 ,辨 识 史 料 中 的 时 间 概 念 及 时 间 顺 序 ; 能 确 定 所 提 供 史 料 中 的地 理 信 息 , 并 将 这 些 信 息 与 历 史 地 图 运 用 结 合 起 来 。水平4 能 够 在 历 史 时 空 的 框 架 下 对 史 事 进 行 独 立 探 究 ; 能 够准 确 运 用 历 史 的 时 间 术 语 和 分 期 方 式 对 历 史 的 发 展 进 行 自 己的 论 述 ; 能 够 运 用 正 确 的 绘 图 方 法 绘 制 有 关 史 事 的 历 史 地 图或 示 意 图 , 并 加 以

11、说 明 。 水平 1 知 道 历 史 材 料 的 类 型 ( 如 文 字 、 图 像 、 实 物等 ) ; 尝 试 从 多 种 渠 道 获 取 与 历 史 有 关 的 材 料 ;能 基 本 读 懂 教 学 中 提 供 的 文 献 史 料 。水平 2 了 解 历 史 材 料 的 来 源 与 材 料 的 性 质 及 其 价 值的 关 系 ; 掌 握 获 取 历 史 材 料 的 基 本 方 法 , 能 根 据有 关 的 材 料 对 历 史 进 行 思 考 ; 理 解 证 据 在 进 行 历史 论 证 时 的 重 要 性 , 形 成 历 史 的 实 证 意 识 。水平 3 能 自 主 搜 集 历 史

12、材 料 , 并 判 断 材 料 价 值 ; 能对 材 料 进 行 整 理 , 从 中 提 取 有 效 信 息 ; 能 将 材 料与 所 学 的 历 史 叙 述 进 行 比 较 , 说 出 其 中 的 关 联 。水平 4 能 比 较 、 分 析 不 同 来 源 、 不 同 观 点 的 材 料 ,判 断 材 料 是 否 可 以 作 为 证 据 来 支 撑 论 述 ; 在 对 历史 评 述 时 能 对 材 料 进 行 适 当 取 舍 , 将 有 价 值 的 史料 作 为 证 据 ; 在 历 史 论 述 中 能 规 范 引 用 史 料 。素养2:史料实证 B.迎 接 新 一 轮 高 中 课 改 的 挑

13、 战 教 师 即 课 程 教 师 决 定 课 程 历 史 教 师 是 最 重 要 的 人 力 课 程 资源 。 教 师 的 素 质 状 况 决 定 了 课 程 资 源开 发 与 利 用 的 范 围 和 程 度 。 挑战之一:基本观念的转变 为什么要把“三维目标”改为“核心素养”? 为什么要制定“学业质量标准”? 挑战之一:基本观念的转变挑战之二:专业知识的拓展 课程模块一 模块二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的演进 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变化专题1政治体制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专题2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劳动工具与劳作方式专题3法律与教化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专题4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区域开发与生态环境专题5基层治理与社会保

14、障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专题6货币发行与财政税收交通与社会变迁专题7 /疾病、医疗与公共卫生 选修 挑战之一:基本观念的转变挑战之二:专业知识的拓展挑战之三:专业技能的提升教 学 是 一 项 “ 技 术 活 ” 。 水平1 了 解 所 学 内 容 的 历 史 分 期 方 式 ; 理 解 历 史 时 期 在 时 间 上的 持 续 与 顺 序 ; 知 道 认 识 史 事 要 考 虑 到 历 史 地 理 的 状 况 , 能识 别 历 史 地 图 中 的 相 关 信 息 。水平2 能 将 史 事 置 于 历 史 的 时 空 框 架 下 , 在 具 体 的 时 间 和 地 理条 件 下 认 识 历 史 ;

15、 能 运 用 各 种 时 间 术 语 描 述 过 去 ; 能 独 立 地按 照 时 间 顺 序 编 制 史 事 进 程 图 表 ( 如 大 事 年 表 ) ; 能 将 历 史地 图 中 的 信 息 与 相 关 史 事 加 以 联 系 , 知 道 古 今 地 名 区 别 。水平3 能 区 分 不 同 历 史 时 期 的 时 代 特 征 , 具 体 分 析 史 事 发 生 的时 代 背 景 和 地 理 条 件 ; 能 辨 识 历 史 著 述 中 不 同 历 史 分 期 方 式 ,辨 识 史 料 中 的 时 间 概 念 及 时 间 顺 序 ; 能 确 定 所 提 供 史 料 中 的地 理 信 息 ,

16、 并 将 这 些 信 息 与 历 史 地 图 运 用 结 合 起 来 。水平4 能 在 历 史 时 空 的 框 架 下 对 史 事 进 行 独 立 探 究 ; 能 准 确运 用 历 史 的 时 间 术 语 和 分 期 方 式 对 历 史 的 发 展 进 行 自 己 的 论述 ; 能 运 用 正 确 的 绘 图 方 法 绘 制 有 关 史 事 的 历 史 地 图 或 示 意图 , 并 加 以 说 明 。 B.迎 接 新 一 轮 高 中 课 改 的 挑 战 对策之一:固 本 培 元 , 努 力 提 升 自己 的 专 业 素 养 。 走专业阅读、课堂教学、论文撰写和专题讲座相结合的专业发展之路。 历

17、 史 教 学 刊 发 嘉 兴 老 师 论 文 数 2014年 2015年1陈振华史学论著改编陈振华“故事情境”2陈振华 “身份”概念卢晓华口述资料运用3戴加平问题设计卢晓华真相反思责任4戴加平好课三要素戴加平史料教学5余文伟美国中立政策余文伟“三省制”6姜常虹 绘画类史料刘继伟和平教学设计7朱 能文艺复兴沈玉林教材解读智慧 8郑婷婷孔子教学设计9曹磊攻玉之石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年度优秀特约编辑(共10位):朱能 年度新秀作者(共11位): 郑婷婷 刘继伟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5年1-11月, 共刊发嘉兴历史老师论文15篇 桐 高 沈 叶 芳 老 师 在 四 川 绵 阳 上 课 与 讲 座 嘉

18、兴 一 中 赵 宇 慧 老 师 获 说 课 组 一 等 奖 田国华,2003年参加工作,海盐元济高级中学历史教师,全国优秀录像课比赛一等奖获得者,省教坛新秀,省名师培养人选。 郑婷婷,2007年参加工作,桐乡高级中学副校长,获全国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特等奖、全国高中历史论文评比一等奖、全国历史录像课一等奖等荣誉 B.迎 接 新 一 轮 高 中 课 改 的 挑 战 对策之一: 固 本 培 元 , 努 力 提 升 自己 的 专 业 素 养 。 对策之二:抓 住 机 遇 , 探 索 “ 核 心 素养 ” 的 涵 养 路 径 与 方 法 。 机 遇 永 远 垂 青 于 有 准 备 者 为全国新课程实验作贡

19、献直接培训:陕 西 /福 建 /河 南 /四 川 /内 蒙 / 广 西 /贵 州 /甘 肃 参与教材编订: 人 教 版 选 修 教 材 教 参 编 写 人 民 版 必 修 教 材 修 订教学资源共享: 中 学 历 史 课 程 网 高 中 历 史 学 科 基 地 嘉 兴 团 队 圆 满 完 成 陕 南 四 市 高 中 历 史 新 课 程 培 训 任 务 受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北京师大朱汉国教授和人民出版社的邀请,由戴加平老师组建并率领的嘉兴团队从2007年7月27日至8月8日,赴陕西省对安康、汉中、咸阳与宝鸡等四市的历史教师进行新课程培训。 戴 加 平 、 赵 宇 慧 老 师 应 邀赴

20、西 宁 参 加 青 海 省 新 课 程 培 训 工 作 2012年9月14日,戴特工作室导师戴加平携学员赵宇慧应中版集团邀请,赴西宁参加由青海省教研室主办的新课程培训工作。戴加平承担了“课程标准解读”等培训任务,赵宇慧以伟大的抗日战争为题上了教学展示课。 2013年7月,赵宇慧、戴加平、余文伟应邀 赴广西桂林参加新课程培训工作 2013年 10月 31日 “ 一 路 同 行 ” 五 人 在 景 宁 中学 2014年7月, 团队再次前往广西48 新的高中课程标准将有较大的变化,对高中历史教学必将产生深远影响。希望我市历史老师们转变观念,及早研究,提升自我,不负时代,完成使命。学 习 历 史 新 课 标 迎 接 教 学 新 挑 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