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常识06册教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7921005 上传时间:2021-08-21 格式:DOC 页数:58 大小:184.5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苏教版小学常识06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苏教版小学常识06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苏教版小学常识06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常识06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常识06册教案(5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小学科学常识整册教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观察小动物1.1观察蜗牛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会用文字和图画等方式观察记录蜗牛的行为特征。2、会用简单表格统计、整理蜗牛的食性等情况。3、能倾听其他同学的想法和建议。知识与技能:1、知道蜗牛的生活习性和运动方式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体验照顾小蜗牛、观察它的生活和成长是十分有趣的。3、愿意与他人合作并交流想法。教学重点、难点:1、用文字和图画等方式观察记录蜗牛的行为特征。2、会用简单表格统计、整理蜗牛的食性等情况。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准备:1、小组观察用的蜗牛,盛放蜗牛的容器、放大镜等。2、供蜗牛选择的食物,如切成小块的菜叶、面包、鸡蛋、苹

2、果皮等。教学过程:一、蜗牛并观察、描述、画蜗牛。1、指导布置学生捉蜗牛。带领学生到校园里寻找蜗牛。明确蜗牛的生活环境。2、指导布置学生观察、描述蜗牛。指导学生观察的方法(必要时使用放大镜)。指导学生描述蜗牛的外形特征。3、指导学生画蜗牛。(画在活动记录上)二、指导学生认识蜗牛有不同的种类。1、指导学生看书。2、教师介绍不同种类的蜗牛。三、观察并描述蜗牛的行为特征。1、指导学生观察蜗牛的出壳。2、指导学生观察蜗牛的爬行。3、指导学生观察蜗牛的食性。4、指导学生观察蜗牛对刺激的反映。5、教师先指导方法及实验,然后学生观察(有些项目可以放在课后观察),学生汇报时教师指导学生把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找出规

3、律。四、研究蜗牛喜欢的生活环境。1、教师指导学生研究的方法。2、学生反复试验,并观察记录。3、各小组交流研究成果。五、动手给蜗牛设计一个家。1、根据以上研究的成果请学生谈一谈怎样设计?2、教师评价并简要介绍注意事项。3、学生动手(也可以在课后)给蜗牛安家。六、教师小结本课,并布置大家课后饲养蜗牛,继续观察研究。1.2观察蚂蚁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会用文字等多种方法观察记录蚂蚁。2、能倾听其他同学的想法和建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3、能对蚂蚁的形态和行为特征提出问题,并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知识与技能:1、知道蚂蚁的外形特征和行为习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体验到探究蚂蚁秘密的乐趣。3、愿

4、意与他人合作并交流想法。教学重点、难点:会用文字等多种方法观察记录蚂蚁。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准备:教师、学生准备:干净的瓶子、筷子、糖水、放大镜、肉、苹果、米饭、奶糖、植物的种子、死昆虫、喷水壶等。教学过程:一、指导捉蚂蚁。1、准备几只干净的瓶子。2、用筷子前端沾点糖水,靠近蚂蚁。3、蚂蚁一上来,就把它甩进瓶子。二、观察并描述蚂蚁的外形特征。1、指导学生用放大镜观察蚂蚁。2、学生分组自己观察。3、指导学生把观察结果写在或画在活动记录上。三、研究不同蚁穴中的蚂蚁的相处情况。1、教师指导实验方法:把不同地方捉到的两只蚂蚁放在一起,观察它们的反映。再多放几只试试,注意使数量不等。2、学生分组研究。3

5、、学生分组汇报研究结果。(活动结束,告诉学生把蚂蚁放回到捉它的地方)四、研究蚂蚁的食性。1、教师指导实验方法:把苹果、米饭、奶糖、死昆虫等多种物品放在一群蚂蚁的周围,观察什么食物吸引过去的蚂蚁最多。2、各小组实验。3、各小组汇报研究结果,教师把各组的结果汇总板书。4、全班统计结果。分析蚂蚁吃什么。五、研究下雨时蚂蚁的反应。1、教师指导实验方法:用喷水壶模拟下小雨。观察蚂蚁在下雨时的反应。2、分组研究观察。3、学生分组汇报研究结果。六、研究蚂蚁的其他行为和习性。1、学生讨论自己研究的项目。2、教师重点指导有难度的小组。3、学生自主研究。七、教师课堂小结1.3观察鱼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会用文

6、字和图画观察记录鱼。2、能对鱼的形态特点提出问题,并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3、能倾听其他同学的想法和建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知识与技能:1、知道鱼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体验到探究鱼的特征方面的兴趣。3、愿意与他人合作并交流看法。教学重点、难点:能对鱼的形态特点提出问题,并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并进行探究。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鱼、鱼缸、放大镜、水槽、回形针、直尺、记录纸学生准备:鱼、鱼缸、放大镜、水罐、直尺、教学过程:一、指导观察并描述鱼的特征。1、教师指导学生明确观察目标、观察要求、并描述观察到的鱼把观察到的鱼画下来。2、学生自主观察。(注意提醒学生

7、不要把鱼捞出水来)3、学生汇报观察情况,4、指导学生对他们的发现进行猜测、推测。二、研讨感兴趣的问题并分组。1、指导学生讨论:关于鱼,你想研究什么问题?2、师生讨论。(教师板书问题)可以研究的问题主要有:鱼听得见声音吗?鱼知道饥饱吗?鱼怎样运动的?研究鱼鳞花纹的年轮。鱼怎样睡觉?鱼是怎样呼吸的?3、指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问题,把学生按研究的问题进行分组。5、指导小组学生制定研究计划、方案。6、全班讨论、研究、完善研究计划。三、分组研究感兴趣的问题。学生分组自主研究(教师参与其中一个小组的研究或者巡视各组研究的情况)四、交流研究成果。1、各小组汇报交流研究成果。(汇报展示成果的形式可以多样,如:

8、描述、画、数据等)小组汇报时有组长主要发言,其他组员补充,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提出疑问请这个小组回答。这样共同研讨,活跃课堂气氛。2、教师简要小结。五、教师课堂小结。1.4动物人类的朋友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学会搜集、阅读资料来提高对动物的认识。知识与技能:2、认识保护动物特别是珍稀动物的重要性。3、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珍稀动物是全人类的财富要保护它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4、意识到人和动物要和谐相处。5、珍爱动物朋友。教学重点、难点:认识保护动物特别是珍稀动物的重要性。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珍稀野生动物的录像带、挂图、投影片等。教学过程:一、认识动物朋友。1、指导学生阅读。

9、2、讨论:“为什么说动物使人类的朋友”。3、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开展竞赛:比一比,哪一小组结交的动物朋友多,认识了解的动物朋友多。)4、讨论:你最喜欢的动物,并说一说理由。二、指导学生认识一些珍稀的野生动物。1、教师播放录像、学生阅读资料、看书。2、研讨:让学生提出自己的感受、观点。3、大家总结归纳、得出结论。三、认识一些力所能及的保护一些野生动物的方法。1、学生看图,说一说图中所示内容是否正确,谈谈自己的想法。2、请学生设想出保护野生动物的其他措施。3、总结概括。四、调查了解当地的野生动物资源。1、指导学生分组进行调查、研究。2、指导学生制作海报等形式汇报。3、对学生进行评比。五

10、、教师课堂小结。第二单元土壤与生命2.1土壤里有什么教学目标:能够运用多种方法和多种感官来认识土壤。1、会描述、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2、能够和同伴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知识与技能:1、知道土壤里含有不同大小的颗粒,含有动植物和它们的遗体2、能够建立土壤是个混合物的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意识到土壤和动植物有着密切的关系。2、愿意亲近土壤。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一块土地、给每个学生准备一只放大镜、一份土壤研究记录表、每组一小桶水。学生准备:一根木棒、一张白纸、一只塑料杯子、一个硬纸板碟子、一把小铲子、一块抹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今天来研究有关土壤的知识。二、自主学习1、说说你对土壤的认识(

11、1)你对土壤已经知道了些什么?(2)小组内交流、分组汇报。(3)在活动记录卡上记录你已经知道的有关土壤的知识。2、挖土壤(室外活动)把学生带到校园里事先选好的一块土地,让学生自主去挖泥土。3、观察泥土里有什么(1)在桌上铺上报纸,把挖来的泥土倒在报纸上,仔细观察泥土里有什么。哪些是你已经知道的?你最惊奇的发现是什么?(2)小组内交流、分组汇报。(3)在活动记录卡上记下或画下你的观察结果。4、你还想知道有关土壤的什么知识(1)你还想知道些什么?(2)小组内交流(3)在活动记录卡上记下或画下你想知道的问题。三、课后研究花一定的时间去自主研究一下你们提出的问题,把研究结果记录下来。2.2落叶变成了什

12、么一、教学目标:1、会做腐殖质形成的实验,能够制作肥料袋。2、能够经历成肥的全过程。3、能够用图画和文字的形式记录自己观察到的现象。二、知识与技能:1、知道死了的动植物会变成土壤的一部分,腐殖质是由腐烂的动植物的遗体变成的。2、知道在成肥过程中蚯蚓的作用。3、建立腐殖质的概念。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够坚持长期观察,有持久性。2、意识到土壤和动植物之间的联系。二、教学准备:一块有明显落叶的土地、一堆土、蚯吲、一壶经过处理的水、每个学生带一些植物、吸管、小铲子、塑料袋、一张黑纸、胶带、报纸、抹布、记录纸、放大镜等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猜一猜,落叶会变成什么?2、今天我们来研究这方面

13、的问题。(二)自主学习1、观察有落叶的土地(1)学生户外活动、教师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落叶下有什么?土壤是什么颜色的?(2)从土里捡出一些烂叶子,用塑料袋装好带到班上。2、自主研究(1)把烂叶子按腐烂程度排队。(2)交流:你认为落叶在土壤里是怎么变化的?落叶最终变成了什么?土壤的颜色可能与什么原因有关?3、制作肥料袋(1)为了能证明落叶在土壤里变成了什么,我们将做一个小实验,这个小实验将要花费你们一段时间,希望你们能长期坚持下去。(2)讲解制作肥料袋的方法。(同桌两人为一组对比)把土壤用塑料袋装好,往土壤里放入一些植物,搅拌。往塑料袋里加上一些水,同桌两人一人放蚯蚓,一人不放。在自己的肥料袋上贴

14、上标签,将肥料袋放在不被干扰的角落里,用黑纸盖上。(3)学生制作肥料袋,教师巡回指导。(4)学生做好后自己做好清理工作。4、观察肥料袋(1)每周观察一次,记录下肥料袋的变化。(2)比较有蚯蚓的和没蚯蚓的两个肥料袋有什么相似与不同?5、管理肥料袋(1)定期翻动肥料袋,并作好记录,一定要有坚持性。(2)对比有蚯蚓的袋和没蚯蚓的袋里的肥料的变化,作好记录。(三)总结巩固2.3我们周围的土壤教学目标1、探究过程和方法: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不同方法鉴别土壤中的沙、黏土成分的多少能够设计实验,比较不同土壤的某方面的特性能够独立地探究一堆土壤的成分能够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家乡的土壤2、知识与技能:知道沙、黏土和腐

15、殖质是组成土壤的三种主要成分了解不同土壤里适合种植不同的农作物了解土壤中沙、黏土和腐殖质的多少,影响着土壤的种类了解不同种类的土壤的透水性和保水能力不一样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意识到自己感观的作用,形成探究意识具有探究土壤的热情具有关心家乡土壤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观察比较沙土、黏土、腐殖土的特征课时安排3课时(调查家乡的土壤2周,交流1周)教学准备放大镜、白纸、塑料杯、漏斗、沙、黏土、腐殖土、清水、滴管教学过程教学安排教学措施对应目标教学效果第一课时一、导入1、这堂课还是来研究有关土壤的内容,研究什么内容呢?我们先来做个实验。2、各小组的桌上都有一些土、杯子、一杯水和一根玻璃棒。把土放进杯子

16、,倒入水,用玻璃棒搅拌,等杯子里的东西都静下来后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杯子里的土分成2层了)3、这分成2层的土是什么土呢?大家都没有注意过我们身边的土壤,所以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我们周围的土壤。板书土壤板书课题我们周围的土壤1、土壤的结构(1)刚才我们做的实验就是一种土壤的结构。在这杯水里有三种土壤,你们能找出来吗?(2)沉在杯底的土壤,是沙;在沙和水之间的是黏土;浮在水面上的,是腐殖土(3)这3种土壤混合就是我们平时见到的土壤。板书结构图板书名称知道沙、黏土和腐殖质是组成土壤的三种主要成分2、用多种感官检测干燥的沙、黏土和腐殖土的土样(1)了解学生知识情况关于沙子你知道什么?它看上去和感

17、觉上像什么?关于黏土你知道些什么?你认为识字和黏土来自哪里?你为什么这样认为?它们为什么不同?(2)我这里有3种土,大家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颜色)(3)还有呢?(看不到了)好,等会儿给每小组一份土壤,你们用什么方法去研究它们呢?(4)每小组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5)集中讨论:谁能从这几点说说?外观:每一土样看上去像什么?它与其他两种看上去有什么不同?声音:当你在被子里摇动时,每一种土样的声音听上去像什么?闻:每一种土样的气味鼓励学生说出来板书颜色学生讨论方法板书几种方法督促学生做好清洁工作问题从学生讨论得出的方法入手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不同方法鉴别土壤中的沙、黏土成分的多少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来观

18、察土样,讨论记录沙、黏土和腐殖质的观察结果第二课时3、观察湿了的沙子、黏土和腐殖质(1)小组讨论关于土壤知道些什么当天气下雨时,泥土地面会怎样?看上去和感觉上像什么?在沙坑里,湿的沙子感觉上像什么?湿的黏土感觉上像什么?你曾经用黏土制作过什么东西吗?你是如何制作的?(2)学生描述湿的沙子、黏土和腐殖质的感觉和外形(3)我们一起来比较一下干燥的土样和湿的土样,讨论它们的相同和不同(4)制作泥土球让学生滚动、揉搓每一种土样,看是否能把它们制成一个球,放在报纸上。让学生把用黏土或腐殖质制成的球放在上面晾干在下一课时,将再次触摸这些小球,看它们是否有什么变化。(5)鼓励学生陈述是如何学习和学到了什么例

19、:“干燥的腐殖质感觉柔软,但加水后它就变糊状了”小组讨论自己知道的湿沙子、黏土和腐殖质小组研究、讨论并记录下讨论结果活动结束后,督促学生清理双手及桌面了解土壤中沙、黏土和腐殖质的多少,影响着土壤的种类4、在纸上涂抹沙子、黏土和腐殖质(1)观察每一种土样留下的条纹思考怎么把沙子、黏土或腐殖质涂抹在纸上,要分几步做?往每一种土样中滴几滴水在你的手指上粘一点土样把它涂抹在记录单上小组完成实验(2)描述涂抹结果电脑感你涂抹湿的沙子、黏土和腐殖质时,你发现了什么?每一种污斑看上去一样吗?你能从中知道什么呢?根据学生的讨论,综合观点,概括出实验步骤提醒学生在涂抹完每一种土样后擦干净手指,防止土样混合从不同

20、方面了解沙、黏土、腐殖质的不同特点5、比较不同土壤的渗水性能(1)这3种土的渗水能力都不一样,我们想要比较它们,怎么办呢?实验装置相同土壤的量相同水的量相同(2)你能预测一下,当水倒入土壤后会出现什么现象?(3)带着自己的猜想完成实验(4)你看到了什么现象?你认为过滤的水多好还是过滤的水少好?(5)交流土壤保水性能的好坏和渗水能力的好坏对植物的影响指导学生设计实验,讨论需要控制哪些条件,在记录纸上记录自己的实验设计小组实验了解不同种类的土壤的透水性和保水能力不一样能够设计实验,比较不同土壤的某方面的特性第三课时6、拓展活动:调查家乡土壤的种类(1)制订活动计划和目的、研究方法,(2)到乡间的田

21、地里取回一包土壤(3)将学生两人一组,用自己的方式研究土壤的成分(4)在得出自己的结论之后,提醒学生做好清洁卫生工作,并填写好土壤研究记录(5)讨论:家乡的土壤中什么成分比较多?你用了什么方法发现了这种成分?你认为家乡土壤里还有其他什么成分?提醒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来研究,可以用新的方法。但要注意研究的根据和目的,让学生知道自己行为的意义组织学生交流板书设计我们周围的土壤腐殖质黏土沙砾比较沙不同相似水分颗粒颜色气味湿2.4土壤和我们一、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够交流自己的想法,能够参与讨论。2、能够用土壤小报的形式将自己的土壤知识表达出来知识与技能:1、知道土壤为人类所作的贡献。2、了解我国

22、的土壤资源。3、知道人类的许多行为是破坏土壤的。4、知道垃圾等对土壤的危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意识到土壤的重要,能够感激土壤。2、能够在自己的行动上为保护土壤做出一份努力。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有关土壤的资料,记录纸若干张。学生准备:收集自己进行土壤研究的所有资料和卡片。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来学习土壤和我们的关系。(板书课题)(二)自主学习1、了解土壤为人们做了什么(1)小组交流:你认为土壤能为人们提供什么?(2)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资料,分小组交流、讨论(3)把你知道的填写在书上。(4)小结:土壤是植物的母亲,植物又为食草动物提供了食物,食草动物又为食肉动物提供了食物。动植

23、物死后,土壤中的微生物又将它们的尸体还原成土壤中的养料,土壤就这样周而复始地为生命提供着无尽的营养,正是有了土壤,才有这美丽可爱的世界。2、讨论人类的哪些活动破坏了土壤(1)小组交流:你认为人类的哪些活动破坏了土壤?(2)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3、讨论假如地球上没有土壤会怎么样(1)小组交流:你认为假如地球上没有土壤会怎么样?(2)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4、讨论我们能为保护土壤做什么(1)小组交流:你认为我们能为保护土壤做什么?(2)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3)小结:我们小学生能做的就是搞好宣传工作。(4)指导学生自办土壤小报,搞好宣传工作。(三)巩固应用总结课文,引导学生写出或画出他们的建议,指导

24、学生办好土壤小报。第三单元植物的一生3.1种子里面有什么3.2种油菜本课是观察植物一生的第一步,通过组织学生亲自动手种油菜,使学生初步学会种油菜的方法及种油菜的后期管理,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培养学生能对一种活动进行长期的观察,并会用简单的语言或图画作观察记录,训练学生的耐心、细心和责任心,达到课程标准中能参与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的目标;能在老师的指导下,会做阳光和水对油菜影响的对比实验,初步达到课程标准中制定的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观察实验,并做实验记录的目标。在本课学习之前,学生已经了解了种子的基本构造,有的可能对植物的栽培和管理有一些经验,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初步学会用种子来培育植物,了解植物生长

25、的过程,观察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变化,预测植物以后将要发生的变化。本课需要准备如下材料:油菜种子、放大镜、种油菜的容器、棉花或纸巾、牙签、肥料片、尺子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本课的实际情况,先完成种油菜,并对学生进行间苗和移栽的指导,对油菜苗的观察和对比实验穿插在以后适当时候进行,鼓励学生把油菜种好并做好长期的观察记录。本课的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通过种油菜,了解油菜生长的过程;能够通过种油菜,知道植物栽培的基本方法;能做阳光、水对油菜影响的对比实验。知识与技能:能参与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会观察、描述、记录油菜生长的过程;知道阳光、水对油菜生长的影响。情感、态度、价值观:训练学生的耐心、细心和责任

26、心;珍惜生命。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谈话:如果把一粒油菜种子种进土壤里会发生什么变化?(会发芽、会长高、会开花、会结果)但这只是一般的回答,我们认识油菜的一生,最好要用事实、数据来说明。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种油菜。【评析】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问题,但可以使学生知道研究科学光靠嘴说不行,要亲自去尝试,投入到科学探究活动中去。培养学生重事实、重证据的习惯。二、观察油菜种子1、谈话:首先我们观察油菜种子,它有什么特点?2、学生观察。3、学生汇报观察结果。【评析】观察油菜种子一方面是引导学生应用学过的知识对油菜种子进行观察,同时正是从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引导他们发现新的问题,种子到底是怎样长成一棵新的植物

27、的?我们认为后者在一定程度上显得更有意义。三、种油菜1、自学种油菜的方法。2、先让学生说说怎样播、播多深、怎样浇水。3、教师介绍种油菜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准备一个种油菜的容器,先在容器底部戳几个小孔,为了防止泥土掉出来,用棉花或纸巾堵住小孔;在容器的每个小格中放入一半的培养土或壤土;在土壤中加入肥料片;将土壤填满整个格子;用水一次浇透土壤;把油菜种子种入小格里,每个小格种23粒,用牙签轻轻地将种子按到湿土里,并在上面覆盖一层细土;插好标签,写上小组、姓名和日期。种子播下后,放在向阳通风的地方,精心护理,等着它出苗。4、学生播种。注意小苗不出土,不要浇水。5、谈话:同学们,猜一猜种子种到土里以后会

28、怎样长呢?种子的各部分可能怎样变化?预测过多少天出芽?6、学生猜想。7、谈话:要想验证我们的假设是否正确,就让我们来观察油菜苗的出土吧。请大家把小苗出土的情景用相机拍下来或用笔画下来。【评析】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在上述的教学活动中,我们要让学生亲历活动的过程,激发学生进行长期观察的兴趣、有意识地培养这方面的习惯。四、小苗出芽(以下为第二课时,具体教学时间视种植油菜的情况而定,可选择在适合间苗和移栽时进行。)1、谈话:同学们,你们种的油菜发芽了吗?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油菜小苗发芽的情况。2、学生汇报。(展示拍的照片或画的画)油菜苗多数是在哪一天出土的?第一对叶是什么样的?测量了小苗的高度是多少

29、?3、小结油菜发芽出土的情况。(用投影片或录象)五、间苗和移栽1、讲解:当小苗长出12片真叶的时候,将不强壮的小苗拔去,留下强壮的小苗继续生长,这叫做:“间苗”。2、提问:想一想,这有什么道理?3、学生讨论,回答。4、有的小苗需要从一个格子里移到另一个格子里,这叫做“移栽”。也可以把多余的小苗移到班级的大花盆里(最好在校园里开辟一块小田,进行种植),由老师管理。5、提问:为什么要对有的小苗进行移栽呢?6、学生讨论,回答。7、教师谈话:同学们继续对小苗的生长情况进行观察,并作好记录,希望大家有更多的发现,如叶子的变化、小苗的高度等。8、(一个月后)学生汇报观察结果。过去几周,本组哪些同学观察记录

30、最好;本组观察油菜苗的发现,展示本组种的油彩苗和画的观察记录。【评析】这里的教学活动要及时进行,因为这一方面受天时影响,油菜的生长有它自身的规律,另一方面也是对学生的活动及时小结、评价,有利于培养他们长期观察的习惯。六、研究阳光、水对植物生长的影响1、提问:阳光对油菜的生长有什么影响?2、学生讨论。3、学生设计实验。4、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并做实验记录。5、提问:油菜怎样浇水好呢?6、学生讨论。7、学生设计实验。8、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并做实验记录。9、学生汇报实验研究结果。【评析】让学生设计实验就要引导学生充分讨论,使他们的认识达到比较接近事实的状态,了解了油菜的真实情况,他们的设计才是

31、有效的,活动中得到了肯定,他们尝试的热情才会不断高涨!七、预测以后几周的生长变化谈话:同学们,预测一下以后几周油菜生长的变化?(预测时不要满足于简单地说结果,要引导学生说作出预测的理由,例如根据前几周花苗的高度,一周比一周增长得多,估计夏天会长得更快。这就是落实总目标要求的训练学生学习“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可以让学生把预测用铅笔记在相关栏目上。)教学片断赏析师:同学们,阳光对油菜苗有什么影响吗?生:有。师:能具体的说一说吗?生:我认为油菜还是少晒太阳比较好。师:能说说你的理由吗?生(补充回答):因为多晒太阳会晒死的。众生(笑):哈哈哈生:不对,不对,农民伯伯都是把油菜直接种在田野里的,每天

32、都要被阳光照射,怎么没有晒死呢?所以我认为油菜是喜欢阳光的。师:说得真好。其他同学有什么想法?生:我也认为油菜是喜欢阳光的。生:我也是。师:同学们讨论很激烈,搞科学就是要这样。大部分同学都赞同油菜喜欢阳光的观点,但是口说无凭,你们能证明给我看吗?生:可以。只要找两盆油菜苗,一盆放在阳光下,一盆放在房间里(没有阳光照射),比较它们生长的好坏就知道了。生:对,我们也是这样想的,不过我觉得放在房间里还是比较亮,最好放在很黑的房间里。生:我同意他们的说法,但是要补充一点,就是要天天给他们浇水。师:想得真周到。生:我们还有一个办法,两棵油菜苗,一棵放在阳光下,另一棵用一个盒子罩住,就没有阳光了,看哪一棵

33、油菜长得比较好,就可以知道油菜是不是喜欢阳光了。师:我觉得同学们想的办法都很好,下面就开始动手实验吧【教学片段评析】这是研究阳光对油菜苗影响的对比实验教学片断,教师一改过去说教式教学,而充分体现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理念。以前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实验方法,让他们去作实验,现在让他们自己去探索、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动手能力。3.3油菜开花了一、教学目标体会到种植的辛苦,意识到要爱惜油菜花。1、会用镊子摘取油菜花,将它解剖并制成标本。2、记录花蕾的形状和颜色。二、教学重点:认识油菜花各部分名称三、教学难点:会用镊子解剖油菜花,观察记录四、课前准备教师:一朵油菜花、镊子、放大镜、胶带、剪刀、

34、台纸。(每人一套)五、教学过程(含课后活动)(一)谈谈我的油菜请你根据你的种植记录,描述油菜的生长,到花开过程学生汇报,并补充发表自己不同的发现汇报积极,敢于说出自己的不同发现。(二)解剖油菜花,观察教师演示用镊子解剖油菜花1、学生提出疑问,共同解答;2、学生进行解剖油菜花的实验认真观察演示实验,能提出疑问困难,实验认真细致(三)制作油菜花标本1、指导看图34页2、为什么要做标本?3、标本制作注意点讨论4、讨论怎样做;5、动手做一做;6、完成标本、保护方法小组合作协调,互相帮助。(四)课后延伸观察更多的花,了解它们的构造,或做标本,鼓励学生好好做注意保护花草树木!1、说出自己想要观察的花2、说

35、说自己打算怎么去做3.4谁给花传粉本课是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植物的一生单元第四课。教材从学生常见的蜜蜂采蜜现象引出问题:小蜜蜂,你在干什么?从贴近学生实际的问题出发,引导他们通过观察蜜蜂的身体,比较蜜蜂的身体与棉花棒沾花粉的能力差异,认识到蜜蜂能帮助花传播花粉。然后通过动手实验来观察、研究油菜花的雌蕊、雄蕊,使他们认识到果实的形成和花的雌蕊、雄蕊有关。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对花的构造有了一定的认识,初步掌握了解剖花的方法,已经为本课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应该着重让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各自的看法和发现,最大限度的激发他们的研究兴趣,引导他们自己来作出假设、解决问题。经验告诉我们,

36、研究的问题要来自学生的生活,这样才可以充分发挥他们已有经验的优势。因此,教材就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生活。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做以下的处理:在提出问题“小蜜蜂,你在干什么?”以后让学生用手指等物体做个小游戏“跟小蜜蜂一起飞一飞”,模仿小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的样子。这样就让探究活动可以自然的从观察花粉开始,比较符合小学生的直观形象思维水平,也有利于保持学生的研究兴趣。科学标准指出不要教教材,因此,只要是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材内部的逻辑结构也是可以加以改变的。本课教学中特别要注意的是一节课的研究要从问题开始,也要以问题结束,让探究活动能够不断延伸、不断深化。教学中需要准备以下的工具和

37、材料:自制的花粉扑(不强求统一,一片纸条、布条都可以,甚至用手指代替)、油菜花、棉签、干蜜蜂、放大镜、白纸、镊子、塑料袋、带子或线之类的东西。本课的教学目标:过程和方法: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能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到的现象作出预测,会将探究的结果与假设相比较,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能用放大镜对蜜蜂、花粉进行细致的观察,并能用图和文字表达自己的观察结果;会自己设计实验探究花各部分的作用。知识与技能:观察干蜜蜂,能指认一些主要器官;同时能将观察结果和蜜蜂的生活习性联系起来;知道蜜蜂会给花传粉的;认识果实的形成和雌蕊、雄蕊有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乐于对周围生活和学习

38、中的各种现象提出问题,并设法解决;愿意参加探究花各部分作用的活动;能和他人合作交流。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1、录像“小蜜蜂在花丛中活动的情景”。2、提问:小蜜蜂在花丛中干什么?学生作解释(基本是比较杂乱的,正确的与不正确的说法都会有,突出的特点是学生对自己的说法的正确性也是非常含糊的)【评析】这样的导入有什么好处呢?电教手段的运用有利于情景的再现,让学生可以清楚的回忆起小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的景象。直接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促使学生对这样习以为常的现象进行第一次认真的思考,能够在交流中呈现的众多似是而非的说法中发现矛盾,发现问题的研究价值,激发起探究的兴趣。3、游戏:“跟小蜜蜂一起飞一飞”。让学生模

39、仿小蜜蜂在花丛中的样子在油菜花上“飞”(能在油菜田里最好),工具可以是自制的“花粉扑”或干脆用自己的手指代表小蜜蜂。(不必有意识的让孩子们注意花粉,意外的收获会引起更大的研究兴趣)交流游戏中的收获。【评析】游戏的目的在于发现花粉的存在,引出观察的对象,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同时这种自然状态下的发现、研究过程更像科学家的科学研究,多次的反复会让我们的学生逐步无意识的感觉到“科学就是这样的”,提高对科学研究过程的认识,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真刀真枪搞科学”的能力。二、观察花的雌蕊和雄蕊1、谈话:花粉是什么样的?它又是从哪里来的呢?为什么会沾到我们的身上?2、学生观

40、察雌蕊和雄蕊的特征。(使用放大镜,提醒学生用多种感官参与观察,一定要让他们有充分的观察时间)3、交流。(注意细节,观察详细的要予以鼓励,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评析】这部分的活动让学生观察花的雌蕊、雄蕊,这是上节课观察花的构造的继续深入,通过细微部分的观察,动手摸摸,才有可能发现花蕊“粘”的特点,推想植物可能有传播花粉的需求,对小蜜蜂的行为作出自己的假设。从学生探究的思维看是符合三年级学生实际的,也有利于保持学生的探究欲望。三、观察干蜜蜂的身体1、谈话明确观察要求。2、学生观察干蜜蜂的身体。(注意放大镜的使用,观察绒毛;用图画记录观察结果。)3、交流观察结果。4、总结性讲解,给出科学的各

41、部分名称。【评析】这部分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由整体到部分有序观察,认识蜜蜂的主要器官。同时要能够从一些“花粉扑”有利于粘花粉的特点出发,引导学生有意识、有重点的去观察蜜蜂身上的特征,培养他们搜集证据的能力,同时要有意识地创设机会让他们尝试对所要研究的问题作出合理的解释。四、研究棉签和干蜜蜂谁沾花粉的本领高1、谈话:小蜜蜂的身体可以粘上花粉,我们游戏中的很多物体和这里的棉签也可以粘上花粉,你认为小蜜蜂和棉签哪个粘花粉的本领高一些?2、学生预测、记录3、提问:我们通过什么方法来研究?4、讨论交流(对比实验的思路要有所渗透,以利于实验的开展)5、学生探究。6、汇报研究结果。【评析】这里我们完全

42、可以让学生自己去研究,让他们在兴致勃勃的玩耍中收集起一小撮一小撮的花粉进行比较,实验是可以反复验证的,结果也会重复出现!只有玩够了,学生才正真品尝到研究的乐趣,科学才是有吸引力的。五、讨论花和蜜蜂的关系通过提一系列的问题:“蜜蜂在花丛中干什么?传粉对花有什么好处?小蜜蜂为什么会给花传粉?”引导学生讨论花和蜜蜂的关系。【评析】这是本课小结性的讨论,通过研究,学生本来就具有的凌乱认识得到了整理,模糊的认识也清晰化了,这时问题就基本得到了解决。我们觉得一节理想的科学课应该从问题开始,到问题结束,这就是所谓认识无限,探究无限!“小蜜蜂在干什么?”的解决就意味着新的问题的诞生,因此创设问题情景是这部分教

43、学的关键,新问题的产生才是我们的目的所在!“科学认识是螺旋上升的”才得到了最好的实践注解!六、研究花各部分的作用1、提问:植物在开花之后紧接着就会结出果实来了,你觉得果实的形成和什么有关系?2、学生交流个人看法(要充分,从花的各部分在果实形成过程这是否有关键的直接作用到传粉意义都要有自己明确的看法)3、讲解:为了研究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把花的某一部分摘去,观察它还能不能结出果实。4、作出假设,设计实验。5、布置学生课后实验。七、研究其他问题1、教师谈话:你们还想研究其他问题吗?2、讨论交流3、鼓励学生课后研究【评析】我们觉得尊重学生,就应该让学生研究他们喜欢的问题,研究花各部分的作用可以是一个典

44、型例子,但是也不必强求一定要研究花的生理作用,随着认识的不断提高,这个问题总会得到解决的。我们应该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每一个问题都可以发展他们科学探究的能力,比如研究“假如你是小蜜蜂,你会给哪些花传粉?”就是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教学片段赏析:师:刚才我们仔细的观察了蜜蜂的身体,大家发现蜜蜂的身上有好多的绒毛,你们觉得这些东西可能会有什么用处呢?生:跟鸟的羽毛是一样的。生:可以保护它。生:在花中间飞的时候会粘到花粉。生:对,可以帮助花传播花粉。师:真的吗?生:我以前看见蜜蜂的脚上有花粉的。生:是的,我也看见过蜜蜂身上有花粉的。师:是吗?生:真的。师:确实这样,蜜蜂的身上的这些绒毛非常容易沾上花

45、粉。大家平时的观察确实是比较仔细的。刚才我们在做游戏的时候发现,很多东西碰到花粉都很容易被粘上,你觉得蜜蜂和棉签碰到花,哪个更容易粘到花粉?生:棉签。师:为什么?生:棉签大,蜜蜂小。生:不对,要用少一点的棉花的。师:你的意思是要在同等条件下比,对吗?生:是的。师:考虑问题就是要这样周到一些。生:我觉得应该棉签沾得多,有时侯人生病了,用棉签粘药水也可以粘到很多的。生:我觉得应该蜜蜂粘得多,因为它本来就是会采花的。师:好吧,我们来试一试,我给大家提供一些棉签、每组给一只干蜜蜂标本,你们自己做做,比一比到底哪个更适合粘到花粉。(学生实验,教师巡视,间或和一些小组进行一些讨论,指导他们把每次实验的花粉

46、收集在白纸上,堆成一个个小堆进行比较)师:通过研究你发现了什么?生:我们在实验中发现,干蜜蜂身上粘到的花粉比棉签上多。生:我们也是这样的。生:我们还用棉签和蜜蜂比了一下沾水,我们发现花粉在棉签上不容易粘上,在蜜蜂身上可以粘很多,但是棉签比较容易吸水,干蜜蜂就吸不住水。师:你们还自己做了别的实验,发现它们各有长处?生:是的。师:看样子,大家的意见是比较统一的了,说明大家的实验做的都很成功啊。(学生开心的笑)师:那么,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干什么呢?生:采花,就是采花粉。生:采蜜。师:采蜜?生:是的,我们村上现在还有养蜜蜂的人在呢,一直要放蜜蜂出去采蜜的,我去看的。师:花里面有蜜吗?(学生犹豫,无法

47、回答)师:我们只要亲自观察一下不就知道了吗?(学生立刻显得很兴奋,有的已经开始解剖花)师:怎样才能找到花里面的蜜?一生抢说:我知道!我知道!可以放在嘴里嚼一下,我们嚼过的,是甜的。师:好,我们就来试试。(学生活动)生:是甜的。生:是的。生:有一点点甜。师:我们现在来想象一下,蜜蜂在花丛中飞,飞的时候都做了些什么(学生想象)师:好,你都看见小蜜蜂做什么了?生:小蜜蜂一会儿停在这朵花上,一会儿停在那朵花上。生:小蜜蜂身上粘上了很多花粉。生:小蜜蜂身上的花粉粘在了花上。生:小蜜蜂在采蜜,一张尖尖的嘴伸在花中间吃花里面的蜜。【评析】“低估儿童的学习潜能比高估更可怕”,即使是低年级学生也不是一张白纸,他

48、们的生活经验是学习的基础,他们的好奇心是学习的起点,只要善加引导,都可以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行为。在教学活动中,我们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充分的发挥它们的作用,设计了一些游戏式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探究,在游戏中发现,在游戏中整理研究经验,促进了学生认识的发展。3.5收获和播种第四单元固体和液体4.1认识固体一、教学目标:(一)、过程与方法:1、能够辨别周围的环境中的物体,哪些是固体,哪些是液体,给物体分类。2、会运用感官和工具认识固体在颜色、形状、软硬、透明、轻重等方面的性质,并能描述出来。(二)知识与技能;1、知道不同的固体能混合,也能分离。混合前固体重量不变、体积改变。(三)情感

49、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工具比感官更有效。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文具盒、石块、笔、鸡蛋等各种固体;水、饮料、胶水、酒精等液体;天平、量筒、量杯等。分组实验材料:烧杯、水、面粉、筷子、小勺、放大镜、筛子。2、学生准备:各种固体、锤子等。三、教学时间:2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今天,我们来认识有关固体和液体的一些知识。(板书课题)关于固体和液体,你都知道些什么呢?2、学生回答。(二)自主学习。1、按固体和液体两类给物体分类。(1)教师出示课前准备的一些物体,请学生按固体和液体分类。(2)师生交流。(3)还有哪些物体是固体或者是液体。(4)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牙膏是固体还是液体?

50、”让学生充分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不需要下定论,只要学生能够说出道理即可。(5)教师演示“和面”的实验。往水里加水,不停地搅拌,直到搅不动为止。边搅动边让学生描述当时是固体还是液体?从而让学生明确固体和液体的区别。2、研究固体和液体的性质。(1)小组确定研究哪几种固体。(2)组内讲座用哪些方法研究固体的性质。(3)分组实验。请学生注意记录研究的情况。(4)小组内交流,完善本组的研究成果。(5)小组间交流,描述固体的性质,还要比一比,哪个组研究的项目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法能够全面地认识固体的性质。(6)引导学生总结固体的共同性质:都有一定的形状。(7)学生实践活动:

51、用多种办法把P44上列举的固体弄碎,并按硬度的强弱排队。3、研究固体的混合与分离。(1)研究固体混合前后重量是否变化。教师带领同学们利用天平来共同完成这项实验。通过数据分析,使学生发现,固体混合前后和重量不变。(2)研究固体混合前后体积是否变化。让学生利用工具箱里的器材独立完成此项实验。通过数据分析,原来自己的猜想与实际情况有不同之处,使学生明白,工具的测量比自己的感官更可靠。(3)指导学生把黄豆、绿豆、玉米粉的混合物分开。A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B小组交流办法。C如果课内时间不够,要求学生能够在课后完成。(三)小结本课。4.2把固体放到水里教学资源的开发:本课是苏教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下

52、册固体和液体单元的第二课。本课继续认识固体的性质,主要认识固体在水中沉浮和溶解的现象,固体和水混合或分离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并能够用文字、图画、图表等较细致地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乐意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以达到课程标准中制定的用多种感官和多种方法认识和描述一个具体事物,从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的目标。这一课学习之前,学生对把固体放在水里有了一定的了解,他们在生活中常有把固体放在水里的经历:有的学生把玩具放到水里玩,有的学生自己“制造”过饮料,还有的学生做过一些家务,对固体放到水里有一定的经验。在本课学习中,学生将预测一些固体放到水里的情形,验

53、证预测和观察结果之间的不同,交流分享发现。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们需要做的教学准备是课前安排每个学生选取感兴趣的固体,为体现材料的结构性,课前老师有目的筛选学生自备的材料或引导学生与其他同学协调,培养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且能体现探究材料的多样性,使探究活动丰富多彩。此外,还需为学生准备:盐、方糖、黄沙、土壤、搅拌棒、每组一份记录表等。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够搜集固体,认识固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和溶解现象。*能够预测把固体放到水里所发生的现象,并设计实验引发对问题的进一步思考。知识和技能:*知道哪些固体可以沉浮,哪些固体可以溶解。*会观察、记录、描述自己的观察结果并乐于交流表达。*知

54、道固体与水混合或分离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验动手做的乐趣,留心观察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教学过程设计:一、故事导入:1、讲述咕咚的故事。2、听了这个故事你们有什么想法呢?评析每个学生都喜欢听故事,故事给人的启迪因人而已,或开启智慧,或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选择与活动内容有关的故事开头,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进入新课,有利于把学生的注意力一开始就引向课题指向的目标。二、预测把固体放到水里会发生的现象1、师出示一个螺帽,一个木塞,让学生猜测把他们放到水里会怎么样?2、让学生把自备的固体给同组的同学猜猜它们在水中的情况。3、谈话:同桌当中有没有猜测不一样的?评析预测是科学探究的必经之

55、路,学生的预测各不相同,正是教学的最佳资源。预测结果来自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在探究中得到验证或找出预测的差距,久而久之,学生的预测水平会逐渐提高,从而极大激发学生努力探索的情感。三、亲历把固体放到水里的探究过程。1、出示活动提示卡:活动提示卡另需材料可以小组交换或到自选架选取。小组成员分工明确,遵守规则,仔细观察,记录细致。2、学生边做边讨论,但要互不干扰,养成文明探究的习惯。即时的讨论可以使学生身临其境,体验到做的快乐,交流的畅快。在这一活动中,学生把固体放到水里可以观察到:*有的物体在水中浮,有的物体在水中沉,有的物体悬浮。*有的物体在水中会慢慢变小,直至消失。*有的物体在水中立即下沉,

56、有的逐渐下沉。3、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探究后,让学生将水中的固体取出,整理实验桌。4、组织学生讨论综合,推荐一位同学把本组的发现告诉大家。围绕以下问题促进学生深入探究:你在实验时发现了什么?你感到意外的是什么?你有什么新的想法?5、让学生比较预测和他们的观察结果是否一致。鼓励学生大胆预测,即使预测和他们的观察结果不同也不必灰心失望,因为预测是一种思考,是引导自己勇于探索的指向灯。活动注意点:关于固体的沉浮只要求学生认识现象,不要求弄清沉浮的原因。学生若对沉浮原因感兴趣,可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不做判断,存疑,鼓励学生课后有目的地去探究。四、认识固体在水中溶解的现象。1、上一活动时每一小组都有一

57、块方糖,让学生找一找方糖到哪儿去了。相机告诉固体在水中化了,看不见的现象叫作溶解;固体在水中或沉或浮的现象叫作不溶解。评析课堂是一个紧凑的空间,每个设计都要不露痕迹,在每个活动时都要给学生带来思考与触动,为后续学习作好铺垫。教师有意识地创设情景使学生的积极性无意识地调动起来,让知识在师生的互动中深入学生的心。2、学生讨论他们想研究固体在水中溶解的哪些问题,让学生对提出的问题分类,对于当场可以研究的相机记录下来,对于可以通过其他途径研究的问题,让学生课后研究。3、引导学生讨论研究时要注意些什么。评析我们的教学强调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度,但是增加自由度并不是放任自流,在引导充分提出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的

58、基础上,教师梳理筛选,是在学生充分“发散”的基础上的集中,有利于学生参考和确立研究的项目,体现教学双边活动民主而有序。4、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研究把黄沙、泥土、盐放到水里,注意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做好详细的记录。在学生研究充分后,鼓励学生小组之间“串门”,交流自己的重大发现。5、组织学生汇报交流。评析布鲁纳指出“一旦儿童能使语言内化为认识的工具,就能用比以前更有效而灵活的形式,将经验规律表现出来,并加以系统的转换。”激励学生运用形象而富有个性化的语言表达思维过程和结果,即可使知识得到内化,又能促进思维的发展。五、看书上插图,问学生:他们在干什么?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生活中还有类似现象吗?你能说明其中的科学道理吗?4.3认识液体一、教学目标:(一)过程与方法:1、会用感官和简单器材研究液体的性质。2、能够运用多种方式(语言、文字、符号)将观察到的现象表述出来。(二)知识与技能:1、知道液体关于颜色、形状、轻重、黏稠度、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