蝇类孳生地治理消杀工作总结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7917107 上传时间:2021-08-2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2.5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蝇类孳生地治理消杀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蝇类孳生地治理消杀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蝇类孳生地治理消杀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资源描述:

《蝇类孳生地治理消杀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蝇类孳生地治理消杀工作总结(2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蝇类孳生地治理消杀工作总结篇一:“四害”孳生地治理方案 “四害”孳生地治理方案 坚持整体防治观念,采取治理环境与药物消杀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以治理四害孳生地环境和场所为重点,药物与诱杀、捕杀相结合,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多种方法并用,对四害孳生、繁殖的各个时期进行综合消杀和控制,全面落实好各项工作措施。 一、蚊 类 清除孳生场所是灭蚊虫中的治本之源,是控制蚊虫发生的基本措施。这主要是通过环境治理中的环境改造和环境处理,以及搞好环境卫生来实现的。 (一)搞好卫生基础设施建设 良好的卫生基础设施不仅是改善环境卫生的必要条件,也是灭蚊的基础建设之一。这方面特别重要的是下水道系统设施和阴沟改

2、造。 1、下水道系统设施及其管理 下水道系统是现代化城市卫生基础设施的重要项目。如无一个良好的下水道系统来排除日常生活废水和雨水,就会形成地面积水,甚而在街道两旁污水横流,很难彻底清除蚊虫的孳生场所。无下水道或下水道设施不完全的城市,把这类污水直接排入市内河道或大型沟渠,更形成蚊虫良好的孳生地。比较理想的是,生活和工业废水等通过下水道系统到污水处理站,经过处理后再排放。较大的工厂以及屠宰场应当有自己的积水处理排放系统。 2、阴沟改造 与下水道问题相联系的是居民区街道、小巷两旁、住房,特别是多层居民楼下的阴沟等处积水。这类阴沟往往因居民投入塑料袋、纸盒等废物而使水流堵塞或不畅,排入其中的生活废水

3、积集,不仅造成蚊虫孳生,而且也有碍观瞻。 这类阴沟在改造以前,必须加强管理,订立包干责任制,清除其中废物,使水流畅通而排入下水道,防止蚊虫在其中滋生。 (二)防止积集和排除无用积水 各色各样的人工容器,大至水缸和木桶,小至碗盆和空瓶,是城镇居民区蚊虫的主要孳生场所。动员居民清除或减少这类积水,可以大大减少蚊虫的来源,也可以节省杀灭幼虫的药物和人力。 1、翻缸倒罐,防止积水 2、清除废弃器皿 3、清查并处理室内特殊积水(如插花瓶、痰盂、普通水箱下的接 水盘积水等) 4、加强轮胎管理 5、管理好家庭饮用贮水 (三)填地堵洞 填地堵洞,改变地面或其他条件,不使形成积水,是永久性防止蚊虫孳生的有效措施

4、。 1、平洼填坑 2、堵洞刨根 (四)整治河沟 灭蚊区内的河道和沟渠,尤其在积集污水之后,可大量孳生蚊虫。1、疏导。如清除河道淤泥杂物,然后用石砌或水泥被覆, 改建成硬底河床。两岸禁止投放垃圾和废弃物品,使水流畅通。 2、填平。较小和无用的沟渠可以用碎砖、泥土填平。排水 用沟渠可以埋设管道,沟面则仍用泥土填平。这类填平的沟面或利用于种植行道树,或改作人行道等。 3、覆盖。对于较大的沟渠,采用水泥板覆盖封闭。 二、蝇 类 在城镇居住区蝇类防治工作中,控制孳生场所是最重要的,而且控制孳生场所主要应采取环境治理的方法。垃圾的处理:暴露的垃圾常常成为蝇类的小孳生地,若有合适的条件,苍蝇可以大量繁殖。因

5、此,应采用密闭的垃圾桶(箱),并切实做到日产日清,每次倾倒垃圾之后,需清底,并将垃圾桶清洗一遍。同时,在倾倒垃圾时,将容易吸引蝇类孳生的废弃物(如鱼肠、鸡肠、肉类等)用塑料袋盛放,扎紧袋口再抛下,使蝇类不能直接接触产卵。垃圾通道应每日清除,且应清底。 (一)垃圾的处理 在一个城镇中,要搞好蝇类的环境治理,垃圾的妥善处理是至关重要的,有以下一些办法。 1、卫生填埋 2、垃圾的密闭管理 3、垃圾的分类管理 (二)粪便的处理人畜粪便是蝇类赖以孳生的源头之一,妥善处理也是至关重要的。 1、具有水冲厕所(公厕)、化粪池和完善的污水处理排放系统设施。 2、改良旱厕所,开展农村改厕。 3、贮粪池:密闭,定期

6、喷洒药物。 (三)提高环境卫生质量 彻底打扫环境卫生,我们应着重于居住区内特别是公共场所的保洁和小孳生地的处理,作到垃圾日产日清,密闭管理。 蝇类小孳生地的处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花钵(盆)、花坛以及绿化带的苍蝇孳生问题。 2、小动物巢穴的苍蝇孳生问题。 3、宾馆、饭店和一些集体伙食单位的厨房间、卫生间、生活垃圾。 4、垃圾收集点、压缩站。 三、鼠 类 灭鼠达标活动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以治理老鼠孳生地为主,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减少老鼠孳生场所;坚持“有鼠灭鼠,无鼠防鼠”的工作原则,在广泛发动职工积极开展清理鼠类孳生场所的同时,做到科学灭鼠,合理用药,确保灭鼠工作取得最佳效果。 现代的灭鼠方

7、法完全可以消除城镇的鼠患,但是若不接着采取措施,鼠类很快又会从周围地区迁入,灭鼠效果很难长期保持下去,可见治理孳生场所,完善防鼠设施的重要性。灭鼠防制措施: 1、室外的空地和绿地,如建筑工地、垃圾收集站、绿地、公园、道路两旁的空地和草地、单位院内、住宅区内空地等地方发现有鼠洞的,要先对鼠洞及时进行封堵,搞好卫生,地面硬底化。 2、地面及时设置相应的防鼠设施。下水道系统做好防鼠设施。 3、居住区要管好粮食、食品、牲畜家禽饲料、垃圾等,做到垃圾日产日清,断绝老鼠的食源、水源;要彻底清除辖区内环境杂物、堆积物。 四、蟑螂 蟑螂的生存和繁衍依赖于适宜的环境条件,即温暖、潮湿、有食源和可以栖息场所。环境

8、治理就是根据蟑螂的这些生态习性特点,直接或间接地改变这些赖以生存的条件,达到控制它们孳生繁殖的目的。蟑螂的环境治理主要包括搞好卫生和消灭室内栖息地。 1、搞好卫生 屋内的卫生状况和蟑螂的侵害程度有直接关系,脏乱的环境为蟑螂提供了广泛的栖息场所和丰富的食源。所以一定要搞好卫生清洁工作。 2、清除栖息场所 堵洞抹缝。修补门窗。网盖洞口。整修旧房。篇二:消杀作业指导书 1.目的 为各类消杀作业提供指引。 2.范围 适用公司各部门环境及绿化消杀。 3.方法和过程控制 3.1蚊蝇 3.1.1蚊蝇的消杀 3.1.1.1蚊蝇消杀4-11月每月至少4次,12-3月每月至少2次。雨后或蚊蝇繁殖高发期应适当增加频

9、次。 3.1.1.2蚊蝇消杀的重点为污水井、雨水井、化粪池、垃圾房(桶、箱)、墙角、盆花、绿篱、花槽、花池以及阴暗潮湿的地方等。 3.1.1.3灭蚊蝇需采用高效低毒的药品,并按说明书的比例调配进行喷杀,室内可用罐装药品直接喷杀。常用消杀药剂要轮换或有选择的混合使用。 3.1.1.4对雨水井、污水井、化粪池等处的蚊蝇进行消杀时,应注意只需将井盖移开一条缝将喷头插入后进行喷杀,喷杀工作结束后须及时将井盖复位盖实。 3.1.1.5灭蚊、蝇宜在白天进行,灭蚊药液一般喷洒在阴凉潮湿的角落、绿篱花丛、天台及地下室阴暗积水处。下水井内定时投放球形芽孢等生物制剂,消灭蚊幼。苍蝇较多时,可在外围公共部位放置灭蝇

10、纸,或采取其他物理消杀措施,提高灭蝇效果。 3.1.2灭蚊标准 3.1.2.1住宅内外各种存水容器和积水中,蚊幼虫阳性率不超过3。 3.1.2.2用500ml收集勺采集管辖区域内大中型水体中(如污水井、雨水井)的蚊幼虫阳性率不超过3,阳性勺内幼虫的平均数不超过5只。 3.1.2.3阳性是指所取样本的房间或水体内有成蚊或蚊幼虫. 3.1.3蚊子密度测量方法 容器指数法:检查积水容器或其他小型积水中,有幼虫的阳性积水数所占百分比。 3.1.4灭蝇标准 3.1.4.1有蝇阳性区域不超过管辖公共区域内蝇类孳生地的3,平均每阳性区域不超过3只。 3.1.4.2蝇类孳生地得到有效治理,幼虫和蛹的检出率不超

11、过3。 3.1.4.3蝇类孳生地包括:垃圾桶、果皮箱、垃圾站或垃圾中转站、公共卫生间、 餐馆隔油池、菜市场等区域。 3.1.5测量方法 目测法:在某一场所、一定面积或一定时间直接目测停落的成蝇数,以“只/平米”表示。蝇类孳生地幼虫和蛹的检出率也采用目测法。检测时主要在蝇类孳生地范围内进行。 3.2老鼠 3.2.1老鼠消杀 3.2.1.1老鼠每月至少消杀2次。 3.2.1.2一般将灭鼠药物投放在各阴暗的角落及洞口附近,以外围花丛、楼宇角落、墙边为主,并且根据鼠迹及老鼠常出没地段情况进行调整。 3.2.1.3投放灭鼠药应在夜间20:00时之后进行,采用敌鼠钠盐、新天地、大猫等慢性鼠药。不允许使用急

12、性药品。放药的地点周边应作相应的警示标识。收药时检查药物被食及收集死鼠数量情况,用垃圾袋将死鼠装好送到垃圾转运站。 3.2.1.4对发现有鼠粪、鼠洞、鼠咬痕的地点要进行重点消杀,并对鼠洞进行堵塞处理。 3.2.5应采用鼠夹捕杀等物理防治方法与药物防治方法相结合,综合灭鼠。 3.2.2灭鼠标准 3.2.2.1不同类型的外环境累计2021平方米,鼠迹不超过5处。(目测法) 3.2.2.2 按每30平方米外围环境放20cm20cm滑石粉板两块,一夜后阳性粉块不超过3; 3.2.2.3外环境包括:外围绿化带、垃圾房、电缆沟(井)、配电房、房屋外墙边等区域。 3.2.3鼠密度测量方法 3.2.3.1鼠迹

13、:鼠粪、鼠洞、鼠道、鼠脚印、鼠尸和鼠咬痕等鼠的痕迹。 3.2.3.2粉板:20cm20cm的硬纸板,上附一薄层滑石粉,在做鼠密度检测时,将粉板沿墙边或花丛、绿篱放置,平均每30平米放2块。每次检测时不得少于外部环境面积的30%。 3.3蟑螂 3.3.1蟑螂的消杀 3.3.1.1一般每月进行两次蟑螂消杀。 3.3.1.2部门应引导顾客自行安排对户内的蟑螂进行消杀,并与公共区域的消杀 结合同步进行,以保证消杀效果。 3.3.1.3消杀蟑螂的药物重点放置在垃圾箱(桶、房)附近。 3.3.1.4每季度至少用烟雾机对污水井、雨水井进行一次消杀,作业时做好标识,消杀后仔细检查井盖是否盖牢,并与控制中心及安

14、全班对接烟感报警事项。消杀前应通知住户密封下水管口。 3.3.2灭蟑螂标准3.3.2.1每25平米有活卵荚(鞘)外环境栖息地不超过2个;平均每25平米不超过4只 (目测法); 3.3.2.2有蟑迹(粪便、蜕皮、残蟑等) 外环境栖息处不超过5% (目测法); 3.3.2.3打药后,有蟑螂(成、若虫)阳性外环境栖息处不超过3%;平均每25平米外环境大蠊不超过5只,小蠊不超过10只(药激法); 3.3.2.4蟑螂栖息处包括:垃圾桶底、污(雨)水井、化粪池等各类场所。 3.3.3蟑螂密度测量方法 3.3.3.1目测法:采用三节大号手电筒照明,在蟑螂栖息处直接检查卵荚或蟑迹。 3.3.3.2药激法:采用

15、0.3%氯菊酯酒精液、蟑螂密度测定剂或市售气雾罐喷洒于蟑螂栖息处,喷药后观察爬出蟑螂成、若虫数,以“只/平米”表示。 3.4各管理处每季度应进行一次本服务区域内公共区域的老鼠、蟑螂密度检测。 3.5白蚁防治 3.5.1每年3-7月份应特别留意管理服务区域内的白蚁活动情况。 3.5.2自集中交付使用后满三年的物业,应做好公共区域的白蚁预防工作;确保房屋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绿化植物无白蚁危害。 3.5.3出现白蚁危害,应及时同政府专业机构或专业公司联系,以尽早对白蚁进行防治。 3.6 绿化消杀 3.6.1 植物叶片发生缺损、孔洞、网状等机械状损伤时多为螟虫、毛毛虫等咀嚼式口器昆虫危害,采用触杀

16、剂、胃毒剂(如敌百虫、敌敌畏、辛硫磷、水胺硫磷)之类的农药进行防治。危害严重时用500800倍液进行防治,轻度危害时采用8001000倍液进行防治,预防时采用1000-1500倍液进行喷雾。 3.6.2 植物叶片发生畸形、卷曲、皱缩等损伤时多为蚜虫、蚧壳虫等内吸式口器 害虫危害,采用内吸剂药品(如氧化乐果、乐果、甲胺磷)进行防治。所需浓度 同上。 3.6.3 当植物树干发生孔洞,并有明显木屑时多为天牛幼虫等蛀干害虫危害,可采用棉花头蘸熏蒸剂(如敌敌畏)堵塞洞口熏蒸进行防治。 3.6.4 植物发生萎蔫(缺水除外),多为地下害虫危害(如地老虎、蛴螬),可采用200-500倍的敌敌畏、敌百虫、蚨喃丹

17、液进行浇灌防治,严重时必须挖开植物根部进行浇灌处理。 3.6.5 如植物叶片发生黄化(缺肥除外)、萎缩、变色、不正常时多为病态,可采用治疗病害的百菌清、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进行喷杀。如采用的消杀只是预防性质则可采用石硫合剂、波尔多液进行喷杀,但一般只在春季和入冬时进行。 3.6.6 有时植物呈现病态时是由于植物本身缺少某种元素或土壤偏酸或偏碱造成,这时须补充微量元素或进行土壤的改变。 3.6.7对蚯蚓、蛞蝓等地下害虫的消杀应在阴雨天气进行:将药物均匀投撒在土壤表层,再淋少量水,使药物能充分溶解渗入土中。 3.7注意事项 3.7.1对农药过敏或身体状况不佳者严禁从事消杀工作。 3.7.2在进行消

18、杀工作前要张贴通知、现场做好消杀标识,明确顾客应注意的事项。 3.7.3作业时工作人员要戴好胶手套,口罩,注意风向,喷杀工作应从下风区域开始,先喷高处后喷低处,严禁药水喷到行人。作业后用肥皂水洗擦皮肤裸露处。 3.7.4室外进行消杀作业时应避开阳光强烈的正午,尽量选在晴朗天气的阴凉无风时候进行,以防中暑或中毒。 3.7.5消杀浓度不宜过高,对施用的药品应每隔一段期限进行一次更换(一种药品连续使用不超过五次),避免产生抗药性。 3.7.6园林植物消杀时,应在消杀后及时观察病虫害是否得到防治,如一次不能将病虫害完全杀死,须每周进行一次补杀。同时,考虑所选用的药品是否合适。病虫害严重的,应连续多次消

19、杀,直至植物恢复正常生长。 3.7.7 园林植物在同一次消杀时,严禁酸性和碱性农药同时或混合使用。 3.7.8绿化植物的消杀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进行预防消杀时,抗菌类与杀虫类药品搭配使用。 3.7.9各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委托信誉好,技术佳的专业消杀公司进行小区、大厦的消杀工作。 3.8消杀药品的管理 3.8.1消杀药品由部门专人负责从指定的药品供应部门进行采购,并按危险品 管理办法贮存、领用、保管。 3.8.2消杀责任人须在消杀工作完成后,及时归还消杀工具和药品,确保药品存放安全。严禁将任何消杀物品及工具置于单车棚、宿舍或其他公共区域。 3.8.3对顾客发放药品时,应事先说明使

20、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必要时发放书面“使用须知”并请顾客签收。 3.8.4禁止将高毒类药品发放给顾客。 3.9 消杀效果评估 每次消杀工作结束后,消杀责任人对本次消杀情况及监督人员次日检查情况在 消杀(毒)工作记录表做好记录。部门每月须对消杀效果进行总结评估并填写 工作评估报告。篇三:四害滋生地治理方案 附件: 汉江街办夏家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21年四害孳生地综合治理方案 今年是我市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关键一年,病媒生物防制又是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入门证。为了对孳生地进行一次以环境卫生为重点的综合治理,为全区除“四害”集中消杀活动打好坚实基础,我单位根据2021年病媒生物防治的总体要求,结合单位实

21、际,特制定汉江街办 夏家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四害”孳生地综合治理方案。 一、各科室、卫生室、站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这次“四害”孳生地综合治理活动的组织领导,由主管领导负责,责任到人,发动科室人员广泛参与。 (二)各各科室、卫生室、站要对调查出的“四害”孳生地逐个进行治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要切实搞好本单位的环境卫生治理,切实消灭“四害”孳生地。 (三)各各科室、卫生室、站的“四害”孳生地综合治理资料准确、齐全、规范。 二、综合治理措施 (一)鼠类 积极宣传鼠类危害及常用的防鼠灭鼠方法,加强环境整治。清除杂草,平整硬化地面,消除鼠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不乱丢杂物,垃圾应投放密闭的垃圾箱内,日产

22、日清。做到外环境无鼠洞,室内无鼠迹,常用的措施有:1、封闭建筑物与外界相通的所有孔洞;通往室内外的下水道、通风管道、线路等道口加设防鼠网,防鼠网用不锈钢网,网眼小于 1.31.3cm,通向河流水线以上的下水管口,都要装单向阀门,防止鼠窜入; 2、室内门窗的缝隙必须小于0.6cm,门下端要包铁皮,高度不低于30cm;室内仓库、储藏室、粮库、电梯房门的下段同样亦要包铁皮,高度同样不低于30cm; 3、底层的窗户及排气管道应加不锈钢网,网眼小于1.31.3cm; 4、墙壁完好无孔隙、.,无杂乱堆积物; 5、所有食品必须全部加盖或放入冰柜保存; 6、库房必须配备一定数量的灭鼠器械,如鼠笼、鼠夹、粘鼠板

23、等; 7、房屋外墙的雨水落管内外都应有防鼠措施,管口装网罩,管下端外侧安装档鼠板,防止其顺管外攀登。 (二)蚊类 实行“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面的环境综合整治,基本达到城区无散乱垃圾的目标,从源头上铲除蚊类栖息孳生的环境场所;常用的措施有: 1、加强明沟的改造疏通,无法改造的必须定期清理,保持畅通; 2、填坑平洼; 3、翻缸倒罐,清除废弃器皿; 4、污水沟,每周一次,投放安全有效的杀虫剂。(三)蝇类 加强粪便、垃圾蝇类孳生场所的治理,常用的措施有: 1、垃圾的处理:居民楼应封闭垃圾道,并推行垃圾袋装化;实行定点封闭存放垃圾,垃圾箱、站做到日产日清;在专门的垃圾处理厂进行生物发酵或卫生填埋。

24、2、粪便的处理:水冲式厕所,加强粪便卫生管理,防止粪便积淤;粪便实行封闭式运输和无害化处理。 3、其它类型孳生地的控制:及时清除散在暴露的有机垃圾;生活垃圾做到日产日清,清理彻底,垃圾储存容器必须加盖;地沟、库房的边角定期彻底清扫。 2.完善环卫设施,管理好蝇类孳生物。 (四)蟑类 蟑螂的卵、若虫和成虫都是栖息活动在墙、家具缝隙内等较隐蔽的空间内,因此,消除其赖以孳生的条件,是杀灭蟑螂的根本措施。 1.搞好室内卫生,保持室内整洁:全面清除病房、办公室等处杂物,特别是室内与仓库等橱柜、货架、抽斗及纸箱等处。 2.根除栖息活动场所:改良室内结构,对可供蟑螂躲藏的墙缝、门窗框缝、地板缝及各类管道空隙等裂缝、孔洞处用油灰、水泥或油漆等材料堵嵌填平并清除杂物,使其无处栖身。对蟑螂常停息的物体表面、角落经常进行洗刷,去除其粪便、残迹。 4、对已死的蟑螂及卵及时清理焚烧。 蝇类孳生地治理消杀工作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