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法律教案

上传人:x** 文档编号:27917088 上传时间:2021-08-2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7.2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走近法律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走近法律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走近法律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资源描述:

《走近法律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近法律教案(2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走近法律教案篇一:走进法律教学设计 走进法律教学设计 武鸣县陆斡镇中心学校 陆丽丹 一、设计理念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主,激发学生的法制观念,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合作、讨论交流式 地主动学习。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注重学生自身感悟,内化学生心理品质,强化学生法制观念,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二、教材分析: 本节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下感受法律的尊严的第一节走近法律。本课是学生学习法律的基础,由什么是规矩引出规则,进而导入到什么是法律以及法律的作用。深入浅出,层层递进。教材源于生活,深入于生活。使学生在感知中理解、感受法律。 三、学情分析 正处在青春期的学生由于生活范围的扩大,已经接触到了.生活中的各种规则,同时

2、自我意识增强,开始有主见,但往往过激、片面,缺乏对“规矩”、“法律”准确的心理定位。往往只看到其约束自己的一面,而较少认识“规矩”、“法律”对.生活秩序正常运行的必要性,从而对其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反感,抵触心态,不能自觉遵规守法,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也有不少学生认为,在学校里遵守校纪、校规,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因为教师、家长、学校要他遵守所以才遵守,没有真正意识到规则能够帮助人们开展正常的生活。因此必须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身边的一些规则,体会到每一个人都必须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没有人可以例外,并进而了解法律也是一种特殊的规则,从而树立起最基本的法律意识。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3、知道.生活离不开规则,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提高分析问题和辨析是非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比法、分析法等理解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通过活动的串联将生活中的规则具体化、形象化,突出体现自身的感受;学习过程,通过游戏、案例分析、合作探究、设置情景和自我观察,发现问题并从中思考生活中处处离不开规则的原因。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寻找规则、认识规则、感悟规则的基础上,树立尊重规则,尊重法律的观念。 五、教学重点: 规则的分类、法律的作用 教学难点: 法律的三大特征 六、教学方法: 通过对比法、分析法等理解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通过活动的串联将生活中的规则具体化、形象化,突出体现

4、自身的感受;学习过程,通过游戏、案例分析、合作探究、设置情景和自我观察,发现问题并从中思考生活中处处离不开规则的原因,引导学生尊重规则,尊重法律。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师生互动 学生能力发展 1、阅读一则案例:有一位父亲因为离婚把怨气发了解学生对法律泄在了儿子身上,他经常打骂儿子,有时还不让孩等相关内容的了子上学,可他却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解程度,从学生律。还理直气壮地说:“孩子是我的,我有权这样做。” 实际出发,加强2、 提问:你是否赞同这位父亲的说法?为什么? 教学的针对性,3、 学生思考回答 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 一、我们身边的规则 使学生明确生活 活

5、动一、“方”“圆”大赛无规矩不成方圆 中离不开规则,(1)请两位同学到黑板前,分别徒手和用尺子、培养学生尊重规圆规画个方、一个圆。 则的意识,使学(2)观察比较他们的画有什么差异? 生能够自觉遵守(3)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教材第86页上的漫画,并规则,了解各规讨论:同样是十字路口为什么出现不一样的现则的不同。增强象?交通规则起了什么作用?这个现象对你学生的认同感和有什么启示? 学习兴趣,通过(4)教师归纳什么是.生活中的规矩呢?.模拟情景,让学生活为什么必须要有规矩呢? 生思考讨论,也活动二、齐心协力,分门别类 有利增强学生体(1)请小组同学齐心协力,共同寻找生活中的规验感,提高分析 则(同学们从

6、自身经历或直接感受到的有关衣、食、解决现实问题能住、行、学习等方面),并想象没有了这些规则我力,并从对比中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自然引出特殊的 (2)小组交流哪些规则属于纪律,哪些属于道德,规则法律。 哪些属于法律。 (2)小组讨论:法律是特殊的行为规范,特殊表小组活动使学生现在何处?阅读教材第87页的三幅图,说说各图亲自参与,合作说明了什么问题? 并讨论,提高学活动三:规则比拼 生的动手能力和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填写教材的表格。并且找出分析能力,培养法律与其他行为规范相比较的特殊之处。 学生合作学习自 主学习的能力。 二、 生活离不开法律 1、活动:看“小郑”谈法律 看教材第88页,小郑的

7、案例,并思考以下问题:使学生明确生活离不开法律,感悟法律对公民的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1)舞迷夫妇的行为对么?为什么? (2)最后执法部门依照什么规则阻止舞迷夫妇的行为? (3)假如没有法律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4)这个案例体现了法律的什么作用? 2、师生共同归纳法律的规范作用 3、认识法律伴随我们一生 (1)了解法律。请学生阅读教材相关链接的内容,理解法律伴随着我们一生的观点。 (2)资料搜集。以小组为单位,按照一个人成长的不同阶段搜集相关法律内容资料。 (3)共享资源。在各组搜集资料的基础上,在全班进行资料交流。 4、课件展示案例,小组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 (1)小叶和小静为什么能够如

8、愿以偿? (2)如果没有法律的相关规定,情况会如何? (3)这主要体现了法律的一种什么作用? 5、师生共同归纳法律的保护作用 1、谈谈学习本课你有哪些收获? 2、教师补充归纳。在今后的日子里为了国家的安定,为了我们能够健康成长。希望我们的同学都能成为学法、守法、用法的好公民。 作用,培养热爱法律、尊重法律的态度。 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案例分析当中,增强学生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综合概括及分析能力,化为遵纪守法的内在需要。篇二:走近法律教案 感受法律的尊严教案 公共管理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曹晖 课题名称:走进法律 课型:新授课 授课年级:七年级 教师:曹晖 上课日期:待定 教学目标 1

9、、知识:识记和理解法律的含义,认识到.生活离不开规矩,能说出法律的三个特征,区别法律与其他行为规则的不同。 2、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理解并且能够运用法律的能力,能自觉学法、 守法、用法,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对法律的正确理解,对国家的相关法律持有 正确的态度 法律的含义,显著特征,作用 法律与道德,纪律,规章的区别 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多媒体展示法 多媒体课件 相关视频,音乐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言无二贵,法无两适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墨守陈规 循规蹈矩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孟子 世界上的一切都必须按照一定的规矩秩序各就各位 -莱蒙特 天下之事,不

10、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 张居正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管子 阅读86页的情景材料并思考 假如没有规则,我们的生活会怎么样? 2、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法律的含义: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实施的,规范 行为规范 (1)一是法律比道德、纪律更为明确、具体。法律是以明确、具体作为自己的形式特点的。它作为人们的行为规范,比其他任何规范都具有更大的明确性和具体性。它能够以明确而具体的规定,指引人们的行为,告知人们具体的权利和义务,使人们能够清楚地知道,依照法律应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以及必须做什么。道德和纪律都不具有法律所具有的那种明确具体的性质,无法普遍而准确地指引

11、人们的行为。法律的这一性质使其在国家和.管理的众多规范中具有独特的地位。 二是法律比道德、纪律具有更为广泛的普遍约束力。法律在其效力所及的范围内,是普遍有效的。这种普遍性表现在时间、空间和主体三个方面。其效力范围既包括时间上的效力范围、空间上的效力范围,也包括主体上的效力范围。一般说来,立法机关权力所及的范围就是其所制定的法律的效力范围。在法律生效的时间和空间内的任何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非法人组织,都必须遵守法律。任何人(包括自然人、法人或非法人组织)都不得享有不守法的特权。任何人违法都应当承担法律责任,受到法律制裁。法律的普遍约束力表现在对法律规范的遵守和对违法者的制裁两个方面。道德、纪律也

12、具有一定的约束力,但这种约束力的普遍性是不能与法律约束力的普遍性相提并论的。法律约束力的普遍性,与道德、纪律有着严格区别。 三是法律道德、纪律具有更大的强制性和更大的强制力,即国家强制性和国家强制力。法律具有国家强制性,是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对于法律,任何人都只有服从与遵守的义务,而没有违反的权利。任何人一旦违反法律的规定,就应当承担法律责任,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这种责任和制裁是由国家强制力作保障的。国家强制力以警察、法庭、监狱作为自己的后盾,以暴力的方式直接施加于违法者身上。法律的国家强制力使违法者受到应有的惩罚,迫使其服从法律;使其他人引以为戒,自觉地遵守法律。道德、纪律也具有自己的强

13、制性和强制力,但这种强制性和强制力与法律是不同的。他们的强制力都不是国家的强制力。道德、纪律都具有舆论谴责、良心责备等强制力量。纪律有纪律处罚作保障。但无论如何,它们的强制性和强制力在强度与范围上都不及法律强制性和强制力。 (请大家把书翻到88页,阅读方框内的内容,并填空) 篇三:走近法律教案 第七课第一框 走近法律教案(含课件) .市第50中学 曹金花 830063 一、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由于生活范围的扩大,已经接触到了.生活中的各种规则包括法律,但也有不少学生认为,在学校里遵守校纪、校规,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因为教师、家长、学校要他遵守所以才遵守,没有真正意识到规则能够帮助人们开展正

14、常的生活。因此必须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身边的一些规则,体会到每一个人都必须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没有人可以例外,并进而了解法律也是一种特殊的规则,从而树立起最基本的法律意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生活离不开规则,.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2)能力目标:逐步形成自觉按照.要求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逐步形成自我控制,约束自己不良行为的能力;初步学会分辨是非,分析事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尊重规则、尊重法律的观念;感受法律的尊严,做知法、守法、爱法的公民。 三、教学难点 法律的三大特征 四、教学重点 规则的分类、法律的作用 五、教学方式 制作多媒

15、体课件用于教学;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举例,用具体、生动的事例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尊重规则,尊重法律。 六、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请大家阅读一则案例。 有一位父亲因为离婚把怨气发泄在了儿子身上,他经常打骂儿子,有时还不让孩子上学,可他却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还理直气壮地说:“孩子是我的,我有权这样做。” 教师:你是否赞同这位父亲的说法?为什么? 学生1:不赞同,因为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年满6周岁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国家、.、学校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学生2:不赞同,未成年人保护法对家庭保护规定: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 学生3:不赞同,

16、因为这位父亲不懂得:未成年人有依法受教育权利,父母不得虐待未成年人,否则要受到法律相应的制裁。他这一说法体现了不懂法、不知法。 教师:是啊,在现实学生活中,一些人对法律的无知和法律观念的淡薄,导致了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因此我们要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维护法律的尊严,让我们一起走进法律。 (二)新课新学: 第七课 感受法律的尊严(板书) 第一框 走进法律(板书) 活动一、“方”“圆”大赛无规矩不成方圆 教师:请两位同学到黑板前,分别徒手和用尺子、圆规画一个方、一个圆。 教师:同学们观察比较他们的画有什么差异? 学生:第一名同学画得不是很好,因为他是徒手画的,第二位同学画得要好些,因为他用尺子和圆

17、规画得。 教师:这种差异用中国的哪句古训可以说明呢? 学生:无规矩不成方圆教师:对,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教材第86页上的漫画,并讨论:同样是十字路口为什么出现不一样的现象?交通规则起了什么作用?这个现象对你有什么启示? 学生:左图交通秩序井然,尽管人多车杂,可是由于行人车辆各行其道,红灯停绿灯行,穿梭有序,结果是道路畅通无阻,交通井然有序;右图则刚好相反,没有交通规则或者人们不遵守交通规则,南来的北往的,东行的西去的,行人车辆各不相让,争抢阻塞,其结果是谁都不能顺利地通过。交通规则在这儿起到了维护道路畅通的作用。 教师:我完全同意同学们的观点。交通需要规则,.生活也要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没有

18、规矩不成方圆”,在.生活中,如果没有行为的规矩,人们各行其是,.生活就会像右图一样混乱不堪,就会陷入毫无秩序的彼此冲突之中。所以,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十分重要,.生活要有共同的规则。 第一目:我们身边的规则 教师:什么是.生活中的规矩呢?.生活为什么必须要有规矩呢? 学生:.生活中的规矩就是人们在.生活中说话、做事所依据的标准,也就是所有.成员都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生活必须要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因为,我们生活的这个.,是由形形色色的人组成的,.活动是人的活动。人们在.中活动的目的、动机往往各不相同,如果没有行为的规矩,人们各行其是,.生活就会混乱不堪,就会陷入毫无秩序的彼此冲突之中。所

19、以,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十分重要。.生活离不开规矩、规则。 1.生活中规则有很多种,.生活离不开规则。(板书) 活动二、齐心协力 教师:请小组同学齐心协力,共同寻找生活中的规则(同学们从自身经历或直接感受到的有关衣、食、住、行、学习等方面),并想象没有了这些规则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学生1:在学校自觉遵守班规校纪,按时到校,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 学生2:在公共汽车上主动给抱小孩的妇女或老人让座。 学生3:遵守交通法规,不攀折花草树木,不践踏草坪。 学生4:如果没有规则的话,每个人想怎么做就怎么做,那么.就会混乱不堪。 ? 教师:由此可见,规则是.生活正常进行的保障,是自由的前提。 活

20、动三:分门别类 教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回答我们可以发现,调节我们的行为规则有很多种,如:纪律、道德、法律等,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为我们提供行为准则或者行为模式,对我们的行为有规范作用。 大家分析一下,刚才所说的规则哪些属于纪律,哪些属于道德,哪些属于法律。 学生1:给老弱病残孕让座是道德要求。 学生2:按时上课遵守课堂纪律是属于纪律要求。 学生3:遵守交通规则,维护公共场所秩序是法律要求。 教师:道德、纪律、法律这些规则有什么不同?请大家举例说明。 学生1:道德,靠舆论、习惯和信念的力量,力求在人们心中定出准则。 学生2:纪律、规章,按本单位,本团体的需要,定出在局部适用的准则。 教师:那么,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则,与道德、纪律、规章有什么不同?它有什么特征呢? 学生:法律是.行为规范,与道德、纪律等规则相比较,法律具有最为显着的特征: 1.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2.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3.法律对全体.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教师:因而我们说法律是特殊的行为规范。 2.法律是特殊的行为规范(板书)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87页的三幅图,说说各图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1:第一幅图说明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学生2:第二幅图说明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学生3.:第三幅图说明法律对全体.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活动四:规则比拼 走近法律教案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