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季度部分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7907873 上传时间:2021-08-2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7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四季度部分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第四季度部分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四季度部分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第四季度部分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季度部分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12年第四季度部分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一、概况2012年第四季度,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对全国103个城市1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信息进行了统计分析。这些城市分布在全国各大区域,拥有市区人口近1.9亿,约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人口的48.2%;拥有市区从业人员(含城镇个体劳动者)5576.5万人,约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从业人员的57%。103个城市的地区分布情况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天津石家庄太原呼和浩特廊坊秦皇岛大同阳泉包头赤峰(10个)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白山鞍山本溪抚顺吉林辽源齐齐哈尔松原通化牡丹江延边(15个)上海济南南京合肥

2、福州青岛烟台淄博威海潍坊苏州温州徐州南通绍兴盐城常熟新余无锡安庆黄山芜湖萍乡东营景德镇马鞍山泉州三明(28个)郑州武汉长沙南宁许昌黄石荆州潜江十堰襄樊宜昌益阳岳阳湘潭常德郴州桂林衡阳佛山汕头柳州恩施洛阳孝感(24个)重庆成都贵阳德阳乐山泸州绵阳保山玉溪六盘水(10个)西安兰州西宁银川乌鲁木齐渭南咸阳白银宝鸡昌吉哈密金昌喀什铜川库尔勒吐鲁番(16个)报告中所统计的数据为监测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所采集的供求信息,均为本季度有效数。103个监测城市中,用人单位通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招聘各类人员约508.9万人,进入市场的求职者约473.1万人,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2约为1.08,比上季度上升0.0

3、3,比去年同期上升了0.04。(见表1)。分区域,东、中、西部市场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分别为1.07、1.06、1.11。在本季度与2011年第四季度相同的84个城市中,本季度的需求人数增加了8万人,增长了1.8%,求职人数减少约0.4万人,下降了0.1%。分区域,与去年同期相比,东部地区城市市场用人需求和求职人数分别增加了10.3万人和2.5万人,各增长了4.3%和1.1%;中部地区城市市场用人需求和求职人数分别减少了7.8万人和7.1万人,各下降了7.3%和7.2%;西部市场用人需求和求职人数分别增加了5.5万人和4.2万人,各增长了6.6%和5.3%。在本季度与上季度相同的92个城市

4、中,本季度的需求人数、求职人数分别减少了74.2万人、91.6万人,各减少13.1%和16.7%。分区域,与上季度相比,东部地区城市市场本季度的需求人数、求职人数分别减少了31万人和48.6万人,各下降了10.5%和16.4%;中部地区城市市场本季度的需求人数、求职人数分别减少了25.4万人和20万人,各下降了16.3%和14%;西部地区城市市场本季度的需求人数、求职人数分别减少了17.8万人和23万人,各下降了15.6%和20.9%。表1.供求总体情况需求人数(人)求职人数(人)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与上季度相比变化与去年同期相比变化本期有效数508875147308391.080.030

5、.042012年第四季度全国103个城市的供求状况主要呈现以下几方面的特征:1.总体而言,与去年同期相比,市场用人需求有所增加,求职人数略有减少;与上季度相比,劳动力供求人数均有所减少。2.98.4%的用人需求集中在二、三产业;与上季度和去年同期相比,第二产业的需求比重均有所上升,第三产业的需求比重均有所下降。从行业需求看,82.9%的企业用人需求集中在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建筑业,以上各行业的用人需求比重分别为34%、14.7%、11.9%、10.1%、7.3%、4.9%。3.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商业和服务业人员既是用人需求的主体,又是求

6、职人员集中的职业。从供求状况对比来看,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专业技术人员、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的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其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分别为1.23、1.13、1.06、1.06;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最低,仅为0.69。4.在所有求职人员中,失业人员所占比重为50.8%,外来务工人员的比重为37.9%。与上季度相比,新成长失业青年的求职比重有所上升,外来务工人员的求职比重有所下降;与去年同期相比,新成长失业青年和外来务工人员的求职比重均有所上升。5.分性别来看,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女性略高于男性;分年龄来看,2534岁年龄组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

7、比率高于其他年龄组;分文化程度来看,硕士及以上、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较高。6.各技术等级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均大于1,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其中,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程师的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较大,分别为2.66、2.49和2.37。二、产业、行业劳动力需求状况本季度103个城市中,第一、二、三产业需求人数所占比重依次为1.6%、40.8%和57.6%。与上季度相比,第二产业的需求比重上升了1.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需求比重下降了1.9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第二产业的需求比重上升了0.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需求比重下降了0.7个百分点。(见表2)表2.按产业分

8、组的需求人数产业需求人数(人)所占比重(%)与上季度相比需求变化3(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需求变化4(百分点)第一产业804551.600.3第二产业207498640.81.90.4第三产业293331057.6-1.9-0.7合计5088751100.0/从行业需求看,82.9%的企业用人需求集中在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建筑业,以上各行业的用人需求比重分别为34%、14.7%、11.9%、10.1%、7.3%、4.9%。其中,制造业和建筑业的用人需求分别占第二产业全部用人需求的83.3%和12.1%,二者合计为95.4%;批发和零售业、

9、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用人需求分别占第三产业全部用人需求的25.4%、20.6%、17.5%和12.7%,四项合计为76.2%。与上季度相比,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建筑业的用人需求比重分别上升了1.5、1.3、0.6、1.3和0.2个百分点;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的用人需求比重下降了6.4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制造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建筑业的用人需求比重分别上升了1.5、0.4、0.7个百分点;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用人需求比重分别下降了0.4、0.7和0.3个百分点。(见表3)表3.按行业分组的需

10、求人数行 业需求人数(人)所占比重(%)与上季度相比需求变化(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需求变化(百分点)农、林、牧、渔业804551.6-0.3采矿业330800.70.1-1.0制造业172921734.01.51.5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626071.2-0.8建筑业2500824.90.20.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1120242.20.3-0.1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1612843.20.40.6批发和零售业74557414.71.3-0.4住宿和餐饮业60381211.90.6-0.7金融业637331.30.1-房地产业1159672.30.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37269

11、17.31.3-0.3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420230.80.10.1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233660.5-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51448710.1-6.40.4教育423170.80.1-0.1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389310.8-0.1文化、体育和娱乐业771861.50.10.0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193010.4-0.1国际组织6140.0-0.1合计5088751100.0/三、用人单位需求状况从用人单位看,96.8%的用人需求集中在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的用人需求比重仅占0.8%,其他单位的用人需求比重为2.4%。在企业用人需求中,内资企业占72.2%,其中有限责

12、任公司、私营企业和股份有限公司的用人需求较大,所占比重分别为26.5%、24.3%和10.9%,国有、集体企业的用人需求比重仅为3.9%;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的用人需求比重为7.9%;外商投资企业的用人需求比重为9.9%;个体经营的用人需求比重为10%。与上季度相比,内资企业、个体经营企业的用人需求比重分别上升了1.1和0.1个百分点,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的用人需求比重分别下降了0.6和0.7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内资企业的用人需求比重下降了2.9个百分点,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个体经营企业的用人需求比重分别上升了0.5、1.7和0.7个百分点。(见表4)表4.

13、按用人单位性质分组的需求人数单位性质需求人数(人)所占比重(%)与上季度相比需求变化(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需求变化(百分点)企业492704996.8-0.1-0.3内资企业355852372.21.1-2.9国有企业1124432.3-0.1集体企业807621.60.40.1股份合作企业1519253.1-0.6联营企业536691.1-0.7有限责任公司130733526.50.9-1.5股份有限公司53493410.9-0.3-0.7私营企业119856324.30.41.6其他企业1188922.4-0.3-0.9港、澳、台商投资企业3869437.9-0.60.5外商投资企业48

14、65999.9-0.71.7个体经营49498410.00.10.7事业296660.60.10.1机关85140.2-其他1235222.4-0.2合计5088751100.0/四、职业供求状况从各类职业的需求状况看,65.3%的用人需求集中在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商业和服务业人员两大职业,其需求所占比重分别为35.7%和29.6%。此外,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的用人需求也比较大,所占比重分别为13.2%和9.7%。与上季度相比,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的用人需求比重上升了0.2个百分点,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的需求比重下降了1.3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的用人需求比重上升了

15、3.5个百分点,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的需求比重下降了4.5个百分点。从求职情况看,求职人员主要集中在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商业和服务业人员,其所占比重分别为32.5%和24.6%,两者合计约占总求职人数的57.1%。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的求职比重分别为14.5%和12.8%。与上季度相比,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的求职比重分别下降了1.7和2.4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的求职比重上升了3.4个百分点,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的求职比重下降了3.5个百分点。从供求状况对比来看,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专业技术人员、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的劳动力需求大于供

16、给,其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分别为1.23、1.13、1.06、1.06;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最低,仅为0.69。(见表5)表5.按职业分组的供求人数职业类别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需求人数(人)需求比重(%)与上季度相比需求变化(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需求变化(百分点)求职人数(人)求职比重(%)与上季度相比求职变化(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求职变化(百分点)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5与上季度相比供求变化与去年同期相比供求变化单位负责人1547213.0-0.1-0.11719393.6-0.20.87-0.03-0.05专业技术人员67410613.2-1.66069891

17、2.81.0-1.51.06-0.060.02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4916259.70.2-0.668733614.50.90.40.69-0.02-0.05商业和服务业人员150861029.6-1.3-4.5116501824.6-2.4-3.51.230.080.02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715851.4-0.10.2648731.4-0.31.06-0.03-0.02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181859335.70.23.5153583032.5-1.73.41.130.080.02其他3695117.41.13.12909326.12.10.11.21-0.310.48无要求/2079224.

18、50.10.6/合计5088751100.0/4730839100/五、求职人员分类状况在所有求职人员中,失业人员6所占比重为50.8%,其中,新成长失业青年占24.3%(在新成长失业青年中应届高校毕业生占46.4%),就业转失业人员占17.2%,其他失业人员占9.3%;外来务工人员的比重为37.9%,外来务工人员是由本市农村人员和外埠人员组成,其所占比重分别为17.3%和20.6%。与上季度相比,新成长失业青年、就业转失业人员的求职比重分别上升了0.1和3.8个百分点;外来务工人员中,本市农村人员的求职比重上升了1.7个百分点,外埠人员的求职比重下降了4.7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新成长失

19、业青年和就业转失业人员的求职比重分别上升了0.4和1.7个百分点;外来务工人员中,本市农村人员和外埠人员的求职比重分别上升了1.2和0.9个百分点。(见表6)表6.按求职人员类别分组的求职人数求职人员类别求职人数(人)所占比重(%)与上季度相比求职变化(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求职变化(百分点)新成长失业青年7114984824.30.10.4其中:应届高校毕业生53326146.4-5.05.8就业转失业人员881261117.23.81.7其他失业人员4409759.3-1.9-4.1在业人员2257624.80.6-0.5下岗职工1361612.90.1-0.1退休人员420860.90.

20、10.3在学人员1302772.80.30.2本市农村人员81751217.31.71.2外埠人员97560720.6-4.70.9合计4730839100.0/六、招聘、应聘条件状况1.性别从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需求看,64.2%的用人需求对求职者的性别有明确要求;其中,对男性的需求比重为33.9%,对女性的需求比重为30.3%。从求职者的性别结构看,男性的求职人数多于女性,所占比重分别为54.4%和45.6%。从供求状况对比看,男性的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为1.06,女性的岗位空缺与求职者比率为1.1。(见表7)表7.按性别分组的供求人数性别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需求人数(人)需求比重(%)与

21、上季度相比需求变化(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需求变化(百分点)求职人数(人)求职比重(%)与上季度相比求职变化(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求职变化(百分点)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与上季度相比供求变化与去年同期相比供求变化男172735833.9-0.2-0.7257178054.4-0.1-1.21.060.020.05女154310330.3-0.5-0.8215905945.60.11.21.100.020.01无要求181829035.80.71.50/合计5088751100/4730839100/2.年龄从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年龄要求看,87.3%的用人需求对劳动者的年龄都有所要求。16-

22、34岁之间的用人需求占总体需求的63.8%;其中,要求劳动者年龄在16-24岁之间的用人需求占28%,要求劳动者年龄在25-34岁之间的占35.8%。从求职者的年龄构成来看,16-34岁的求职者约占总求职人数的71.7%;其中,16-24岁之间的求职者占35.1%,25-34岁之间的求职者占36.6%。从供求状况对比看,16-24岁、25-34岁、35-44岁、45岁以上各年龄组的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分别为1、1.19、1.14和0.8。(见表8)表8.按年龄分组的供求人数年龄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需求人数(人)需求比重(%)与上季度相比需求变化(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需求变化(百分点)求职人

23、数(人)求职比重(%)与上季度相比求职变化(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求职变化(百分点)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与上季度相比供求变化与去年同期相比供求变化16-24岁142700428.0-3.7-166105735.1-2.01.11.00-0.010.0225-34岁181924035.8-0.7-0.3173022236.60.51.51.190.020.0035-44岁89667517.60.8-1.789049718.80.7-2.61.140.060.0845岁以上2982725.90.60.44490639.50.8-0.800.060.08无要求64756012.73.01.6/合

24、计5088751100.0/4730839100/3.文化程度从用人单位对求职者文化程度的要求来看,88%的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文化程度有要求。要求高中文化程度的用人需求占总体需求的38.9%(其中对职高、技校、中专文化程度求职者的需求占55.5%);对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求职者的需求比重为21.3%;对大专文化程度求职者的需求比重为18.4%;对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求职者的需求比重为9.4%。从求职者的文化程度来看,高中文化程度的求职者占全部求职者的42.4%(其中56.7%的求职者具有职高、技校、中专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求职比重为23.5%;大专文化程度的求职比重为22.4%;大学及

25、以上文化程度的求职比重为11.7%。从供求状况对比看,初中及以下、高中、大专、大学、硕士以上各文化程度的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分别为1.1、1.12、1.01、0.93和2.24。(见表9)表9.按文化程度分组的供求人数文化程度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需求人数(人)需求比重(%)与上季度相比需求变化(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需求变化(百分点)求职人数(人)求职比重(%)与上季度相比求职变化(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求职变化(百分点)岗位空缺与求职者比率与上季度相比供求变化与去年同期相比供求变化初中及以下108525621.3-2.2-2.3111263023.5-1.9-3.01.100.020.06

26、高中198076638.92.7-1.1200356342.43.51.41.120.03-0.02 职高、技校、中专109884355.5-10.6-5.3113698956.7-4.0-1.21.27-0.08-0.08大专93875218.40.91.0105788522.40.70.91.010.050.05大学4293598.4-3.70.853149411.2-2.40.60.93-0.110.07硕士以上533481.00.50.7252670.50.00.12.241.091.29无要求60127012.01.80.90/合计5088751100/4730839100/4.技术

27、等级或职称从需求看,对技术等级有明确要求的占总需求人数的60.7%,主要集中在初级技能人员、中级技能人员和技术员、工程师,其所占比重合计为51.8%。从求职看,58.3%的求职者都具有某种技术等级,主要集中在初级技能人员、中级技能人员和技术员、工程师,其所占比重合计为52.4%。从供求状况对比看,各技术等级的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均大于1,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其中,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程师的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较大,分别为2.66、2.49和2.37。(见表10)表10.按技术等级分组的供求人数技术等级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需求人数(人)需求比重(%)与上季度相比需求变化(百分点)与去年同

28、期相比需求变化(百分点)求职人数(人)求职比重(%)与上季度相比求职变化(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求职变化(百分点)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与上季度相比供求变化与去年同期相比供求变化职业资格五级(初级技能)120137223.62.91.6113357224.01.70.31.48-0.08职业资格四级(中级技能)57930011.41.30.156393611.91.91.71.45-0.11-0.14职业资格三级(高级技能)2171844.30.5-0.21643033.50.4-0.31.75-0.020.08职业资格二级(技师)1296762.50.30.3626621.30.1-0.2

29、2.490.110.52职业资格一级(高级技师)393870.80.10.0175860.40.00.02.66-0.20-0.02初级专业技术职务(技术员)55229810.91.70.653672111.31.70.41.45-0.050.03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工程师)3015765.90.8-0.52482895.20.8-0.81.64-0.060.10高级专业技术职务(高级工程师)654071.30.3-0.1335390.70.10.02.370.01-0.19无技术等级或职称0/197023141.7-6.7-1.1/无要求200255139.3-7.9-1.80/合计50887

30、51100/4730839100/七、部分城市职业供求状况不同城市的经济结构不同,对劳动力的需求也不同,其职业供求对比的差异十分明显(见表11)。表11.全国十大城市岗位需求与求职排行榜城市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第二产业需求第三产业需求岗位空缺大于求职人数缺口最大的前三个职业岗位空缺小于求职人数缺口最大的前三个职业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天津0.8524.1%75.9%推销展销人员3:1银行业务人员1:3保险业务人员2:1秘书、打字员1:3储运人员2:1行政业务人员1:3上海1.078%92%餐厅服务员、厨工3:1治安保卫人员1:3裁剪缝纫人员8:1美容美发人员1:5

31、机械冷加工人员3:1营业人员、收银员1:6重庆1.140.9%58.2%机械冷加工人员2:1营业人员、收银员1:2裁剪缝纫人员3:1机动车驾驶员1:5推销展销人员2:1饭店服务人员1:2沈阳0.9731.5%65.7%餐厅服务员、厨工3:1秘书、打字员1:3保险业务人员2:1保育、家庭服务员1:3机械工程技术人员2:1物业管理人员1:3石家庄1.0411.2%88.5%推销展销人员2:1营业人员、收银员1:2治安保卫人员2:1电工1:2行政业务人员2:1饭店服务人员1:2福州1.2761.6%37.8%搬运、包装人员2:1营业人员、收银员1:2电子元件、器件制造人员2:1行政业务人员1:2餐厅

32、服务员、厨工2:1治安保卫人员1:2郑州1.394.1%95.7%推销展销人员3:1计算机工程技术人员1:3部门经理3:1机动车驾驶员1:3营业人员、收银员2:1普通电力设备检修员、电工1:3武汉1.2826.1%73.2%餐厅服务员、厨工4:1财会人员1:2推销展销人员4:1行政业务人员1:4饭店服务人员25:1其他仓储人员1:3成都1.0136.7%62.9%推销展销人员2:1营业人员、收银员1:2采购人员2:1行政业务人员1:2机械热加工人员2:1财会人员1:2贵阳0.8422.8%74.9%治安保卫人员3:1机动车驾驶员1:2清洁人员2:1电子元件、器件制造人员1:3推销展销人员2:1

33、机械工程技术人员1:21本季度全国共有117个城市上报了季度数据,其中,广州、兴义、石嘴山、株洲、杭州、北京、宁波、厦门、深圳、宜宾、广安、安阳、佳木斯、四平等14个城市的数据未参加全国数据汇总。2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需求人数/求职人数,表明市场中每个求职者所对应的岗位空缺数。如0.8表示10个求职者竞争8个岗位。3正数表示本季度比上季度增加的百分点,负数表示本季度比上季度减少的百分点。以下同。4正数表示本季度比去年同期增加的百分点,负数表示本季度比去年同期减少的百分点。以下同。5关于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的计算:表5中“无要求”一栏数据,已按照表中实际各职业的需求比例分别加权入各职业求职人数,然后,再以“需求人数/求职人数”。加权分配后的各职业求职人数未列入本表中。以下“性别”(表7)、“年龄”(表8)、“文化程度”(表9)、“技术等级”(表10)表中“无要求”一栏处理方法同此表。6失业人员=新成长失业青年+就业转失业人员+其他失业人员。7新成长失业青年是指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中,从未就业,目前正以某种方式寻找工作的人员,包括初高中、职业高中、技校及大中专毕业生中未能升学、参军、被国家统一分配或单位录用的人员,以及其他初次失业的人员。8就业转失业人员是指在登记的城镇失业人员中,从就业状态转为失业状态的人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