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上传人:gbs****77 文档编号:27850056 上传时间:2021-08-21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3.88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资源描述: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立在地球边上放号(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微信号及公众号01 语文部编版 高一必修一 立在地球上放号 学 习 目 标 1 了 解 郭 沫 若 诗 歌 特 点 , 了 解 诗 歌 写 作 背 景 。2 反 复 诵 读 诗 歌 , 把 握 诗 歌 内 容 。3 赏 析 诗 歌 使 用 的 艺 术 手 法 , 感 受 意 境 美 。4 品 味 诗 歌 生 动 形 象 的 语 言 。5 理 解 诗 人 渴 望 破 坏 旧 世 界 、 创 造 新 世 界 的 热情 和 决 心 , 以 及 追 求 个 性 解 放 的 社 会 思 潮 。 新 知 导 入 地 球 , 我 的 母 亲 !天 已 黎 明 了 ,你 把 你 怀 中 的 儿 来 摇 醒 ,

2、我 现 在 正 在 你 背 上 匍 行 。地 球 , 我 的 母 亲 !我 背 负 着 我 在 这 乐 园 中 逍 遥 。你 还 在 那 海 洋 里 面 ,奏 出 些 音 乐 来 ,安 慰 我 的 灵 魂 。 郭 沫 若 地 球 , 我 的 母 亲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新诗写作模仿点:直抒胸臆。一、导读识人 他幼年在私塾读书,有一次和同学们偷吃了庙里的桃子。和尚找先生告状,先生追责学生,没人承认。先生说,我出个对子,谁能对上免罚。先生曰: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他思索了片刻,对道: 。由于对句不凡, 表现了强烈的进取精神, 结果全体偷桃学生,一律免罚了。1.对下句,猜人物对句:他年攀桂步蟾宫,必

3、定有我。人物:郭沫若。 2.走近作者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诗人、学者。1914年留学日本,1921年与成仿吾、郁达夫等人成立创造社;1923年于日本帝国大学毕业回国后,编辑创作周报洪水,提出“革命文学”主张;1928年起旅居日本,直到抗日战争爆发后秘密回国。他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人,是继鲁迅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认的领袖,浪漫主义的天才诗人,代表诗集有女神星空等。 他的第一部诗集女神喊出了时代的真声音,震醒了一代青年,释放了被压抑的社会心绪,满足了时代的精神需求,而且从思想艺术上显示一种崭新面貌,为新诗地位的确定做出重大贡献的。 1 .形象呈现诵读体验放号:阳平 去声?

4、读去声,解释成吹号,但是,诗歌内容跟号角不沾边。读阳平,是号叫呐喊惊叹赞美的意思,和这首诗的疯魔状态匹配。8个“啊”、6个“哟”,如何读?学生诵读尝试,可结合网络诵读视频,丰富体验。二、朗读辨境2. 这首诗给人的主要感受和印象是什么?宏伟、强力、壮丽、炽热 三、创作背景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写于1919年9、10月间。其时郭沫若受五四运动和十月革命的冲击,决然从日本渡海回国。当他置身于日本横滨的海岸,面对浩渺无边的大海,那惊天的激浪和着时代的洪流一起撞击着他的胸怀。于是,在诗人的笔下出现了一幅雄奇壮伟、流动奔突的画面。于是诗人写下这首对于力的赞歌,正是那种向旧世界、旧文化、旧传统猛烈冲击的时代精神

5、的象征。 四、内容赏析1. 试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歌画面。 这首诗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巨人的形象。他站在地球边上,站在“全方位”俯瞰地球的立足点上,吹响一声声响彻寰宇的号角。他的号角声欢呼在怒涌的白云、壮丽的北冰洋,也欢呼在要把地球推倒的太平洋欢呼来自空间各个方向。排山倒海般的洪涛既具有巨大的破坏力,又蕴藏着同样巨大的创造力,那就看人们能否掌握它、驾驭它。看吧,滚滚而来的洪涛正在不断地努力向前,描绘着“力的绘画”,表演着“力的舞蹈”,演奏着“力的音乐”,抒写着“力的诗歌”,激荡着“力的律吕”。 2.形象解读内容理解“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主语是?洪涛。洪涛的暗

6、示性(联想)大自然雄伟和壮丽的景色、青春的生命力、五四时期向旧世界、旧文化、旧传统猛烈冲击的时代精神、民主与科学的时代力量3.诗歌写作借鉴点情感抒发直抒胸臆感叹词 五、重难点解读1.诗人是站在什么角度来抒发情感的?如何理解诗歌标题的含义? 诗人站在地球边上,站在“全方位”俯瞰地球的立足点上,以浪漫主义者的激越情怀,把整个世界都当作自己的呼唤对象,吹响一声声响彻寰宇的号角。“放号”是欢呼、是呼喊、是呐喊、也是赞歌。 2这首诗的主体形象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这首诗的主体形象是一个巨人的形象。他站在地球边上“全方位”俯瞰地球。他的号角声欢呼在怒涌的白云、壮丽的北冰洋,也欢呼在要把地球推倒的

7、太平洋欢呼来自空间各个方向。排山倒海般的洪涛既具有巨大的破坏力,又蕴藏着同样巨大的创造力,那就看人们能否掌握它、驾驭它。表达了渴望摧毁旧世界、创造新生活的热情和决心,也是对劳动者和工农大众的颂扬。 3“滚滚洪涛”在诗歌中有什么深刻含义吗? 诗歌中的“滚滚洪涛”既是诗人回国途中所见之景,也具有象征意义。象征“五四”运动所产生的巨大声势,越过太平洋,直接震动了时刻感应着时代脉搏的年青气盛的郭沫若。“五四”运动对于中国,正如滚滚而来的洪涛一般,它正以巨大的破坏力,冲击一切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思想罗网,同时以伟大的创造力建树崭新的科学与民主的现代文明。也象征世界潮流的大工业生产规模。世界潮流的大工业生产

8、,也正以排山倒海之势,席卷日本,冲向中国,并且势将蔓延到全球各个角落,这是历史前进的不可阻挡之势。诗中所描绘的全部力的形象,同样可以看作是新兴生产力战胜落后生产力 的强起奋进图。 六、合作探究怎样理解“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的深刻含义? 这是对“力”的歌颂和赞美。诗人从多角度描绘了力的内涵,强调色彩,突出形态,体现其神韵,反映其节奏,多层面感受力和美。诗人尽情歌颂的“力”,其实正是五四时期的那种时代精神的特征。 七、课堂练习女神中的创造精神体现在以下作品中,请将相关的作品的特点连接起来。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歌唱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笔立山头展望 对20世纪科学文明的讴歌 晨安 不断的毁坏和不断的创造正是 万物万事发展的法则 八、课堂小结 诗中雄奇的形象和澎湃的激情使人惊赞、仰慕,唤起人们对自身力量的自觉意识和对生活的巨大热情,激起人们以全部生命的力去努力创造,去追求光明,去获取力的艺术,力的美。这是崇高与壮美的统一,作者唱出的是一曲表现崇高美的激情洋溢的赞歌。 青春价值的思考点、意象群、对比的手法、直抒胸臆的表达,完成三节(15行左右)诗歌创作。作业:新诗写作的模仿与借鉴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