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外语教学中对学生外语素质的培养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7806150 上传时间:2021-08-2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8.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关于外语教学中对学生外语素质的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关于外语教学中对学生外语素质的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资源描述:

《关于外语教学中对学生外语素质的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外语教学中对学生外语素质的培养(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关于外语教学中对学生外语素质的培养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论文摘要:教学不能仅仅以应对外语考试为目的,在大力倡导素质的当今时代,外语教学同样应重视对学生素质的教育,而外语素质教育应将重点放在外语素质的培养上。包括:训练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灵活的交际能力,敏锐的意识及积极的创新精神。论文关键词:外语教学  外语素质  外语交际能力  文化意识外语教学的目的通常都被人们误以为是应对外语考试。教师、学生及学生家长似乎都这么认识,显然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考试只是一种促进外语学习和测量外语水平的手段,把手段当作目的,无疑是本末倒置的价值观。我们目前教育中

2、出现的高分低能、书呆子、哑巴等现象皆与这种错误认识有关。因此,在我们的外语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理念,把外语教学的目的牢牢地定位于提高学生的外语素质,才是科学、正确的选择。那么,什么是外语素质呢?怎样才算是具备了外语素质呢?本文就外语素质的几个重要方面试作论述。素质,顾名思义应该是指人们通过学习、训练、培养等方式,将人类共有的知识或客观存在的事实转化成个人的认识或技能的一种结果。外语素质当然是指人们通过学习外语,掌握外语并能恰当地运用它的能力。一、扎实的语言基础从广义来说,任何一种语言都是一种符号系统,它由形式和意义两个部分组成。形式反映意义,意义通过形式得以体现,二者的关系构成语音系统。语音系统

3、又由语义系统、语法系统和语音系统等分支系统组成,各分支系统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赖。其中语义系统是核心,它通过语法系统以语言系统中的语音形式得到体现。整个语言系统离不开语言规则,即语言中客观存在的规律性。因此,可以说语言是一个按一定规则组成的复杂的系统网络。学习一门外语,无论通过何种方式,都将不可避免地要认识该语言内部的系统结构语言规则,以及系统网络内各分支系统的构成和相互之间的关系。换句话说,也就是要学习并掌握构成该语言的各项基本要素,如语音、词汇、语法等。即使是最不注重语言形式教学的交际法外语教学,在引导学生实现外语的交际功能的同时,也在向学生传授着外语的基本构成和规则。因此,精通外语的系

4、统结构,掌握外语的语言规则,是具备外语素质的标志之一。二、灵活的交际能力交际能力通常是指人的交往能力。在语言学界,交际能力则是指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众多的语言学家在经过多年的学术探讨后,形成了一定的共识,人们普遍认为交际能力应包括如下四种能力:1语言能力。这是指一个正常人在大脑里内化语言规则所形成的能力。2社会语言能力。这是指操本族语的人掌握了根据情况运用语言的规范,说话看人、地、时,合乎分寸的能力。3话语能力。这是指使用口语和书面语时,语言连贯,合乎的能力。4交际策略。这是指根据情况应变的能力。如解释、重复、停顿、迂回、猜测、转换等能力。语言是一个能产性的系统。语言的能产牲(或称创造性)指的是语言使用者可利用有限的语言规则生成无限的表达意义的语言形式。学习和使用外语,就是要充分利用语言的这一特点,以最有效的方式去实现外语的使用价值,因此,能够灵活地运用所学的有限的外语,正确地、得体地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应是具备良好外语素质的又一标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