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二节土地资源教案2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7793932 上传时间:2021-08-20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9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三章第二节土地资源教案2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第三章第二节土地资源教案2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第三章第二节土地资源教案2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资源描述:

《第三章第二节土地资源教案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第二节土地资源教案2(3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二节 土地资源 一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1)知道中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及主要特点:绝对量大,人均相对数量少;土地类型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比例低;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后备耕地资源不足,难利用的土地多。(2)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理解其形成的主要原因。(3)记住耕地、草地、林地三种最主要的土地类型的分布,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地区差异的成因。(4)知道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理解我国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的国策。2、智能的培养(1)初步学会用统计图表的形式,反映我国人均耕地少,耕地面积在减少的情况下,说明人口与土地资源的关系,培养利用各种地理

2、图表和文字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2)通过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教学,学会运用比较、归纳的学习方法。(3)通过调查家乡土地资源状况的活动,培养动手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3、思想教育要求(1)通过土地资源重要性和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的教学,培养学生热爱土地、热爱祖国的情感。(2)通过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的教学,增强责任感和法律意识,树立正确的土地资源观、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1)掌握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构成的特点,我国耕地、林地、及草地等主要土地资源的地区分布规律。(2)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耕地急剧减少等土地资源问题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意义。2、

3、难点(1)理解我国土地资源现状与我国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的关系。(2)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带来的严重后果,对学生进行土地资源的国情国策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 三、教学准备 学生:分组搜集有关土地的资料,收集土地资源遭受破坏并造成严重影响的资料和新闻报道的实例。教师: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四、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分为三部分:1、首先从开发的角度介绍了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利用类型,并通过思考题的形式安排学生读图,最终了解我国土地资源在利用类型构成上的特点。 2、第二部分是从空间分布的角度来介绍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其基础是“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示意图”。同时通过联系

4、气候、地形的知识,可以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3、教材在第三部分的开始就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即土地资源是可再生资源,但是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利用,我国出现了严重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草场资源超载、森林资源日益减少等一系列问题,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在土地资源利用上存在的不合理性。在此基础上,教材又提出了解决措施,包括制定法规、“开源节流”和保护建设,尤其介绍了我国的“退耕还林还草示范工程”,这是对待土地资源破坏问题的最积极的方法,应该让学生对其有深刻的印象。 五、教法建议读图分析法、比较归纳法、讨论法、分组活动1、由于初中地理不要求建立“土地资源”的完整概念,所以读

5、“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示意图”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到图例中所列的土地利用类型都属于土地资源,从而消除学生习惯印象中土地即耕地的错误观念2、在讲述“土地资源及其分布”时,应充分利用“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示意图”和“我国土地利用结构百分比图”,将土地资源的特点和利用状况结合起来,并联系到农业生产上,以认识其利弊。(1)农业用地所占比例小且分布不均,农业生产的发展缺少物质基础。(2)农业用地的人均占有量小。这一点教材上没有提及,需要结合前面的资源总特点以及一些数据资料使学生意识到这个问题,正因为此,再加上难以利用的土地所占比例大,所以农业生产的发展潜力受到了约束。(3)农业用地,尤其是耕地又遭到严重的破坏,

6、人为地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在这个基础上,从利用的角度出发来认识保护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学生就比较容易接受。六、课时安排 共3课时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土地资源的利用导入新课:请同学们回忆,什么是自然资源?什么是可更新资源?我们脚下的土地属于什么资源?它可更新吗?学生作答,老师作总结并引入新课。教师:土地资源是指目前和可预见到的、将来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土地,它是人类最宝贵最基本的自然资源。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我国土地资源的状况如何。板书:第三节 土地资源教师:人和土地的关系,就好像鱼和水的关系一样,土地抚育着人类,从古至今有多少人赞美土地,歌颂土地。你能举例来说明吗?(或者直接利用课本中的小

7、诗导入) 学生:小组交流,组长汇报(诗歌、故事、图片等) 教师:同学们,我们对土地的赞美真是说不尽、道不完,那么你对土地知道多少呢?想一想,土地有那些用途?如果失去了土地,我们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将会怎样呢?板书:一、土地资源的利用教师: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生活体验、所见所闻,谈谈土地的用途及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谈认识,由学生总结。学生总结:土地的用途很广,有的土地可以种植粮食、蔬菜、瓜果,为人类提供食物;有的土地可以栽种树木,为人类提供木材;有的土地可以生长牧草,为人类提供放牧牲畜的场所,提供肉、奶、皮毛畜产品;有的土地还可以用来建房、筑路等等。土地对人类极为重要,失去了土地,人类就没有了

8、食物来源,就没有了生存的空间,我们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就会停止。教师提问:人类对土地怀有深厚的感情,对土地的认识也很深刻。课本上有一段话对“什么是土地?”作了精辟概括,请解释这段话的含义。学生思考、讨论、谈自己的认识,教师启发、引导,由学生总结。教师:同学们都讲得很好。我们知道,土地的用途是多种多样的,这正说明土地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土地才有着不同的用途。那么,土地的类型如何划分,又具体分为哪些类型呢?板书:1.土地资源的类型课堂活动一:看用途了解土地 教师:多媒体出示山地林区、草原牧区、平原耕作区、城市建筑区的景观图(无多媒体条件的学校也可直接利用课本插图)引导读图:结合“我国因地制宜利用

9、土地资源示意图”和“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结构百分比图”,分组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土地按利用类型,主要分为哪几种?(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或农业用地、非农业用地等)。2、不同的地形分别以什么土地利用类型为主?为什么会这样?(山区林地;高原草地;平原耕地;城市建设用地。)3、我国以哪种土地利用类型所占比例最大?耕地和林地共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是多少?难以利用的土地资源占了多少?这会导致哪些问题出现?学生讨论、回答:略教师:我们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状况来划分,耕地、林地、草地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为非农业用地。山区林地;高原草地;平原耕地;城市建设用地。板书:(1)耕地、林地、草地(农业用地

10、)(2)建设用地(非农业用地)教师提问:我们学校附近的土地有哪些利用类型?学生回答:略教师:我们知道了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和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那么,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是怎样的呢?如数量大小、类型多少、比例构成、地区分布等等。教师板书:2.土地资源的现状教师提问:请同学们阅读这些图表和文字资料,分析、归纳出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下面图表材料。1992年我国土地资源的绝对数量和人均数量(统计图)土地类型面积(万平方千米)世界地位(第几位)中国人均(平方米)世界人均(平方米)土地总面积9603810027762耕地95.148022501林地128.6510857170草原313.3

11、3264462351、课本图3.7部分国家人均耕地的比较。2、课本图3.8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比较。学生阅读后分组,每组重点分析一部分材料,从中归纳出我过土地资源现状的某些方面。由组内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全班评议,由教师总结。教师总结:综合同学们的发言,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第一,从圆形统计图3.8可以看出,我国土地类型齐全,既有耕地、林地、可利用的草地、工矿交通城市用地和内陆水域等可利用的土地,也有沙漠、石山、永久积雪的和冰川等难利用的土地;第二,从统计表可以看出,我国国土辽阔,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小;第三,从文字材料、图3.7和3.8可以看出,我国各类土

12、地所占例不尽合理,主要表现为耕地、林地少(分别只占13.5%、16.6%),难利用的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特别是人与耕地的矛盾尤为突出(人均耕地不足0.1公顷,只约为世界人均数的1/3)。板书 :(1)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小(2)土地利用类型齐全;(3)各类土地所占比例不尽合理。学生完成活动内容。教师指导,学生分析,由教师总结。教师提问:从这个表中,你还能看出我国土地资源有什么特点?学生讨论:略教师总结: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土地类型多种多样,这是受国土面积、地形、气候、土壤等多种条件影响的结果。2、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量小。世界上26个人口5000万以上的国家中,我国

13、的人均耕地居倒数第三位,总量第四,是世界人均水平的1/3。3、耕地和林地比重小,不易利用的土地面积大。分组活动:争做“土地专家”。联系已学过的中国地形、气候的有关知识,评价我国土地资源对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和不利条件(小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也可加入到一个小组内参与讨论)。 完成教材67页活动。教师总结:我国国土辽阔,土地资源总量丰富,而且土地利用类型齐全。这为我国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业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我国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少,而且各类土地所占的比例也不尽合理。教师:多媒体出示图3.7“部分国家人均耕地的比较”和图38“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教师:我们是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

14、用状况来划分的,耕地、林地、草地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为非农业用地。学生:读图讨论,我国土地资源的构成有何特点?(注意比较各种土地利用类型所占的百分比)教师总结:我国土地资源的构成特点可概括为“两少、一多、一不足、一突出”,即: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人与耕地的矛盾突出。学生:自学“阅读材料”,进一步了解我国耕地的后备资源状况,初步树立土地资源的危机感。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了两个问题:土地资源的类型和土地资源的现状。课后作业:课余通过自己的观察或询问父母,了解一下你家乡的土地主要有哪些利用类型,构成比例如何,你认为这样的比例构成对当地的农业生产有哪些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板书

15、设计 第三节 土地资源 一、土地资源的利用1、土地资源的类型(1)耕地、林地、草地(农业用地)(2)建设用地(非农业用地)2、土地资源的现状(1)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小;(2)土地利用类型齐全;(3)各类土地所占比例不尽合理。(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人与耕地的矛盾突出。)第二课时 二、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引入新内容: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我国土地资源的类型和土地资源的现状,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节课所讲的内容。今天,我们学习耕地、林地、草地等主要土地资源是如何分布的。教师板书:二、土地资源分布不均教师:通过多媒体,投放课本图3.9、我国干湿地区图、我国地形图。教师提问:请同学们结合

16、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示意图、我国干湿地区图、我国地形图,重点阅读教材图3.9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图,概括我国耕地、林地和草地的分布大势。教师:在教材图3.9上,用红色和黑色笔分别标出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的位置、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位置。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1、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季风区还是非季风区?在干湿地区的划分上是如何分布的?在地形上是如何分布的?土地利用程度是高还是低?农业生产的主要形式是什么?2、我国的林地主要分布在季风区还是非季风区?在干湿地区的划分上是如何分布的?在地形上是如何分布的?土地利用程度是高还是低?农业生产的主要形式是什么?3、我国的草地主要分布在年

17、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内陆地区还是年降水量大雨400毫米的东部近海地区?在干湿地区的划分上是如何分布的?在地形上是如何分布的?土地利用程度是高还是低?农业生产的主要形式是什么?学生:分组读图、讨论,然后由代表重点总结回答其中的一个问题。教师:补充和总结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属于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地形是平原、盆地和低缓的丘陵地形,土地利用程度高,农业生产的主要形式是种植业和渔业。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属于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地形是处在东北、西南交通不便的深山区和边疆地区以及东南部的山地地形,土地利用程度高,农业生产的主要形式是林业。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内陆地区,属

18、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地形是高山、高原和盆地地形,土地利用程度低,农业生产的主要形式是牧业。教师提问:同学们通过读图和分析,已经基本了解了我国耕地、林地和草地的分布大势。现在,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概括一下我国土地资源分布的总特点。学生总结:我国土地资源分布的总特点是分布不均。教师板书:1、耕地-东部季风区的平原、低缓丘陵2、林地-东部季风区的山地3、草地-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内陆地区4、总特点-分布不均教师提问:同学们已经了解了我国土地资源分布的大势,现在我们来共同完成教材69页活动1:用简练的文字填写比较表,联系我国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分析和结实造成这种分布差异的原因。由学生填表分析,教

19、师启发补充。土地资源类型名称主要分布地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干湿地区主要地形类型耕地季风区湿润半湿润地区平原、丘陵林地季风区湿润地区山地草地非季风区半干旱地区高原未利用土地非季风区干旱地区沙漠、戈壁、荒山、高寒荒漠、永久积雪和冰川教师总结: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存在东西差异的原因是由我国的地形、气候分布的东西差异所造成的。首先,我国的平原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图质肥沃;又因为东部属于季风区,降水比较丰富,因此东部平原区特别适宜用作耕地。第二,我国东北、西南和东南山区气候湿润,森林茂密,因此它们就成为我国三大适宜林业地区。第三,我国的高原、高山和大的盆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这里地处

20、内陆,气候干燥,不适宜森林的发育和耕种业的发展,而是分布着面积广大的草地。又由于我国西部地势高峻,气候干燥,自然环境恶劣,形成了大面积的沙漠、戈壁、石山,土地利用目前很低。教师讲述:耕地、草地、林地是我们发展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它们都是可以更新的资源,但是利用不当、不注意保护土地资源就不能继续利用。目前,我国的土地资源已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教材69页活动2。通过多媒体,演示我国北方旱田、南方水田、地形图、年降水量分布图。在图3.9上标出旱田与水田分界处标志性的山脉和河流的位置及名称;标出在分界处比较接近的年降水量线的位置和数值。教师提问: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不仅存在东西差异,

21、而且存在南北方差异。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图3.9、我国地形图、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3.10和3.11,认识我国耕地的南北差异。学生:讨论发言并总结:1、在东部季风区,以秦岭-淮河为界,以北是旱田,以南是水田;分界处与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比较接近。2、归纳北方旱田与南方水田的不同:北方旱田南方水田灌溉和水源水源缺乏水源充足作物种类小麦水稻播种方式播撒种子插秧3、我国北方降水少,水源缺乏,所以形成了大面积的旱田;而南方降水丰富,水源充足,所以形成了大面积的水田。由于环境差异,使北方旱田和南方水田耕地的作物种类及播种方式不同。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读图3.12,认识我国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南北差异。并且

22、评价这种水土资源的地区匹配对农业生产是否合理?学生分组讨论并总结,教师指导、补充。1、我国北方土地资源比南方更丰富一些,相差大约1/4;南方的水资源比北方丰富得多,相差大约1/2。2、这种水土资源的匹配,对农业生产是不合理的。因为北方虽然土地广阔,但灌溉的水源缺乏,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南方的水资源又过剩了,常常引发水灾,同样对农业生产不利。教师:既然我国南北方水土资源分布不均,不利于农业生产,那么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请同学们课后思考。教师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主要了解了我国耕地、林地和草地的分布大势,主要认识了我国的土地资源不仅比例构成不合理,而且分布不均,这种不均的突出表现是我

23、国的土地资源存在明显的东西差异,而在东部又存在南北方的不同。由此可见,我国土地资源的差异无处不在。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口众多是造成我国人均土地资源不足的主要原因,同时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结构又与我国的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密切相关,而且人们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也是造成我国土地资源不足的重要原因。因此,保护每一寸土地是我们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板书设计:二、土地资源分布不均1、耕地-东部季风区的平原、低缓丘陵2、林地-东部季风区的山地3、草地-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内陆地区4、总特点-分布不均第三课时 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引入新课: 前两节课我们共同探讨了“土地资源的利用”和“土地资源分

24、布不均”两个问题,对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现状等内容有了初步的认识。我们知道,耕地、林地、草地等土地资源是发展生产的物质基础,它属于可更新资源,如果利用恰当,就能够供人们永续利用;相反,如果利用不当,或遭到人为破坏,就会引起土地资源的退化,使土地生产能力下降,甚至完全丧失土地生产能力。请同学们看两个不珍惜土地资源的事例,阅读后谈一谈自己的感想。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下面两段文字的投影片。(1)古巴比伦的兴废位于两河流哉的古代巴比伦王国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公元前2000年前,就在数学、天文学、医学和建筑学方面等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但是,由于不珍惜土地,致使土地遭到侵蚀,水土大量流失,生态

25、环境恶化,居住在那里的苏美欠人不得不纷纷逃离家园,很多城市和乡村变成废墟,完全停止了小麦生产。原来一个土地肥沃、兴旺发达的古巴比伦古国变成了不毛之地。(2)中亚土地的荒漠化中亚地区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人为过量灌溉用水,乱砍滥伐森林,超载放牧,使草场退化、荒漠化十分严重,成为世界四大沙尘暴活跃区之一。学生谈感想,并达成必须珍惜土地、合理利用土地的共识。教学新课:教师导入:从世界上这些触目惊心的事例,我们深刻认识到:必须珍惜每一寸土地,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教师板书:三、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教师:我国的情况怎样?目前,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形势非常严峻。那么,我国土地利用中主要存在哪

26、些问题呢?教师板书:存在的问题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观察图片、阅读文字材料,然后用几个字分别概括它们各属于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哪一类问题。教师利用多媒体,依次出示反映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乱占耕地的景观和下面的一段文字材料的投影片,利用课本图旁的段文字配上解说。我国森林资源破坏严重我国森林资源日益减少。从1952年到1985年,我国森林实际消耗量约为亿立方米,相当于现有森林采伐一遍。建国初期,东北地区有原始森林3.1亿立方米,目前已减少了2/3,有些地区已到了无林可采的地步。学生分析、概括,教师引导、补充,使对每个问题的表述更加准确。学生总结: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27、草原退化,乱砍滥伐森林,乱占耕地等。教师板书:(1)水土流失(2)土地荒漠化(3)草原退化(4)滥伐森林(5)乱占耕地等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思考并回答课本第页问题。教师应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并耐心启发,让尽量多的学生能够畅所欲言。由学生代表归纳、总结、教师补充。学生总结:我们通过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等途径了解到许多前面提到的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但问题不仅仅是这些。综合同学们所讲的内容,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有:农药和污水对土地的污染,农村建房抢占良田,有些耕地闲置、浪费等等。教师:通过刚才的学习和交流,我们了解了我国在土地利用中存在着许多非常严重的问题。土地是人类的衣食之源,是立国之本,而

28、我国又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因此,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土地就显得更加重要。那么,如何解决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呢?教师板书:解决措施提问:请同学们带着下面的问题,认真阅读课本第72页第一自然段、图3.14的阅读材料;接着分组做简短交流并回答这些问题。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以下个问题的投影片。1、针对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国家制定了哪些法律保护土地资源?土地管理法、草原法、森林法等。2、我国土地基本国策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把“切实保护耕地”作为其内容之一?政府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板书)作为我国的土地基本国策。土地是立国之本,对于我国这样的一个人口大国来说,合

29、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尤为重要,但是人们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却造成了对土地资源的严重破坏,加剧了我国土地资源的危机。3、我国把每年的几月几日定为“全国土地日”?为什么把这一天定为全国土地日?规定全国土地日的目的是什么?每年6月25日,是中国的土地日,也是土地管理法颁布纪念日。设立全国土地日,确定宣传主题,组织宣传活动。,提高全民珍惜和保护土地的意识。4、我国不同部门、不同行业的人士提出了哪些不同的合理利用土地的措施? 政府官员:依法用地,规划用地土地专家:因地制宜,合理利用环保人士:开展“保护土地、保护耕地、保护环境”的宣传活动种地农民:禁止乱占耕地请你也谈谈自己的看法。学生读课本有关内容后

30、,各组代表回答以上问题,师生共同评议,由学生总结,教师补充。学生总结:我们的看法是:首先,针对水地流失,应大力植树种草;针对草原退化、土地荒漠化,应退耕还草,建设人工草场,建设防护林;针对过度砍伐森林,应做到砍伐与植树相结合;针对乱占耕地,应做到耕地的合理规划和利用,如限制大城市的规模,农村建房要建在非农业用地上,将平房逐步改为楼房等。第二,作为一名中学生应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宣传有关土地的法律法规;进行社会调查,为合理利用土地出谋划策等。教师总结:同学生们都讲得很好。国家立法,公民守法,搞好土地资源的开源与节流,加强土地资源的建设与保护,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切记:保护土地就是保护我

31、们的生命线!归纳大家的看法,解决我国土地资源中存在的问题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依靠法律管理和保护土地;二是科学规划用地;三是因地制宜用地;四是加大农田基本建设和环境治理的投入;五是开展宣传活动等。教师板书:(1)依靠法律(2)科学规划用地(3)因地制宜用地(4)加大农田基本建设和环境治理的投入(5)开展宣传活动等。教师提问:下面,我们共同完成活动内容,说说这几幅漫画含义。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课本三幅漫画的投影片,鼓励学生大胆想象,领会漫画的深刻含义。由学生总结,师生共同评议、补充。学生总结:这三幅漫画的含义分别是:1、“小鸟的悲哀”乱伐森林水土流失。(许多野生动物丧失了理想的家园,有的动物

32、甚至灭绝。)2、“小草的哀求”过度放牧土地荒漠化。(导致草场资源遭受破坏,草地退化甚至流失,草地草产量下降,草质下降。)3、“飞来的山峰”乱占耕地耕地减少。(由于人口增加,大建住房占用耕地,使耕地大量减少。工矿、交通、城市的建设发展使土地资源总量减少。)活动和活动中的第一部分可以合在一起完成。活动中的第二部分需要安排课下专门时间进行。可分组去村、乡、县等土地管理部门调查,以获取材料。可以写调查报告,也可以采用其他体裁。调查报告可以借鉴课本上这篇报告的结构,但应增加“建议”“展望”等内容,在激发学生危机感和忧患意识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自信心。学生的短文,可以规定一个月完成,也可以作为期

33、末成绩的一部分记载。 教师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我国的各类土地都遭到了严重的破坏,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保护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势在必行。土地是立国之本,对于我国这样的一个人口大国来说,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尤为重要。国家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我国的土地基本国策。我们相信,经过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我们的努力会换来一片片肥田沃土。课后作业:在我们学校周围,往日碧绿的田野已烟消云散,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排排的楼房,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短文,在全班办一期“保护家乡的土地”的宣传栏。板书设计:三、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1存在问题(1)水土流失(2)土地荒漠化(3)草原退化(4)滥伐森林(5)乱占耕地等2解决措施(1)依靠法律(2)科学规划用地(3)因地制宜用地(4)加大农田基本建设和环境治理的投入(5)开展宣传活动等。土地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3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