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60914225100“幽默”——让作文语言亮丽起来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7768178 上传时间:2021-08-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3360914225100“幽默”——让作文语言亮丽起来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3360914225100“幽默”——让作文语言亮丽起来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3360914225100“幽默”——让作文语言亮丽起来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23360914225100“幽默”——让作文语言亮丽起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3360914225100“幽默”——让作文语言亮丽起来(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幽默”让作文语言亮丽起来 运城二中(运中西校) 吕育红摘要:在作文教学中,无论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许多学生的作文语言淡如白开水,缺乏活力表现。言之无文,行之不远。那么,如何让学生的作文语言亮丽起来呢?幽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办法。怎样才能让语言幽默,幽默语言的技巧有哪些,语言的幽默有哪些好处,本文围绕这几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得到了许多有益的启示。关键词:幽默语言 技巧 亮丽语言优秀作文语言具有这样的特点:有的意气风发,大气磅礴;有的激情荡漾,独抒性灵;有的庄谐并出,充满机智;有的委婉柔美,生动形象语言有亮点,有文采,是这些作文受到老师青睐的重要原因。孔子说:“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意思是文

2、章要讲究语言美,没有文采的文章,就难以传播。如果说丰富的思想内容是一篇文章的灵魂,那么优美的语言就是它美丽的面庞了。新颖的素材,精巧的构思,高深的立意,都要以语言作为载体。反之,如果语言苍白,势必使文章黯然失色。 我们作文时不可能做到古人的“语不惊人死不休”,但我们可以让自己文章的语言亮丽一些!幽默语言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什么是语言的“幽默”或是幽默的语言?所谓幽默的语言指的是有趣、可笑而意味深长的语言。一是有趣;二是意味深长。即我们的作文语言既要有趣,又要有让人回味的东西。一味地有趣而毫无味道,这样的语言不是幽默,而是诙谐或者滑稽,对于我们作文语言来说,幽默的语言是一种境界,一种提升作文等

3、级的较高境界。大文豪莎士比亚曾说过“幽默和风趣是智慧的闪现。”看电影,大家喜欢诙谐有趣;同学之中,会调侃的最有“人气”。写作文也是这个道理。许多佳作,往往写得意到笔随,这时稍稍闪出的那么一点风趣,文章顿然有了生气。一、幽默佳作 引人入胜1、自习课,班主任没来。嘿!您瞅瞅,说笑逗唱,百家争鸣。男低音,女高音此起彼伏,港台明星被侃得云天雾地。想学习的感叹道:“说声、笑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小事、趣事、无用事,事事关心。” 同桌的他,眼珠转了几圈,没有发现“敌情”。从书包掏出一本书,包上语文书皮,压在物理书下,用手捂住边缘,眼晴又迅速地扫了一周。说时迟,那时快,这一系列动作都是眨眼工夫完成的。同时,

4、他又叮嘱了我一句“帮我看着点儿”,就开始“两耳不闻班里事,一心只攻课外书”。 过了一会儿,窗下的“哨兵”忽然发出了“特级警报”:“鬼子进村了,同学们快隐蔽!”一阵桌椅的碰撞声之后,一切都像静止了似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美点探微: 这篇习作,描写了自习课上班主任老师到来前的情景。运用幽默诙谐的语言:“说笑逗唱”、“百家争鸣”、“男低音”、“女高音”等,把自习课上同学们有滋有味地大侃自己崇拜的港台明星的热闹情景表现了出来,生动形象,引人发笑。2、鱼二有一张早熟的脸,配上浓浓的胡子,老师见了他,以为是家长,于是赶紧点头哈腰;家长见了他,以为是老师,于是也赶紧点头哈腰。基于这点,哥几个都尊称他为鱼二

5、爷。 这段文字,以漫画的笔调勾画出了同学鱼二可笑的形象,尤其老师、家长为此闹出些笑话更是幽默。这样的文字可以说是风趣中跳荡着一丝叛逆,幽默中蕴含一缕真情,捕捉住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宋代诗人黄庭坚说:“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确,文章用幽默式的语言写生活、诉真情,引人入胜。二、幽默技巧 亮丽语言、语义错位学习语言,必须学习符合字典里的用法,但是,字典里的用法是有限的,而词语在具体的上下文或者文本中,用法、语义是无限的。现成的话语有一种不言而喻的“自动化”的惯性,但为了真正表达自己的感受,就要对“自动化”的语义进行颠覆,作陌生化的表达。这种没有按字典里解释的“不正确”的用词或者说是“用词不当”,实际

6、上就是一种“错位”的语义。因此,仅仅掌握字典的用法对于学习语言是不够的,只有把握好文本语义才能充分灵活地驾驭词语。这无限多样的用法,是很难用科学的定义穷尽的,通常就是从语感的直觉去体悟其中的奥秘幽默的趣味。正是从这种变幻的语义中,从幽默的趣味中,读者才能充分感受到人物的精神密码和作者对人物的感情。1、大词小用,诙谐幽默每次去食堂就像场“攻坚战”。面对滚滚洪流,我激流勇进、“骁勇善战”。虽说是赤手空拳,但却巧妙的和战友采用“歃血为盟”、联合作战的方案。具体部署如下:老大抢窗口、老二占桌位、老三当跑堂。于是乎,带着胜利的喜悦风卷残云般的将战利品收入肚囊。那滋味“怎一个爽字了得!”。(摘自学生日记战

7、者为食)“攻坚战”、“骁勇善战”、“歃血为盟”等词语都是表示战争等重大事件方面的词语,而用在食堂抢饭这样的生活小事方面就显得诙谐幽默。“我的小人书是我巨大的财富。我觉得我破产了。从绰绰富翁变成了一贫如洗的穷光蛋。我绝望得不想活。想死。”(慈母情深七年级上册)一本小人书是 “巨大的财富”,失去它就要“破产”了,“从绰绰富翁变成了一贫如洗的穷光蛋。”这样的经济学词语,对读者产生巨大的冲击。这是因为字典里意义和文本意义有巨大的错位。从字典意义来说,这不太准确了。但是,这里写的不是客观的东西,而是孩子的心灵,是童心。一个穷孩子,穷得吃饭都困难,却把几本小人书当成比生命还要重要的东西。2、用词不当,亦庄

8、亦谐“剃头铺简直就是当地的新闻中心、舆论阵地,谁家的兴衰荣辱,是非曲直都可以从那里明访暗查;若说有能够反映民意的机构,我以为剃头铺便是。”(剃头匠八年级下册)句中的“新闻中心、舆论阵地”、“兴衰荣辱”、“明访暗查”、“民意的机构”,都是很庄重的古典和政治性质的书面语词汇,这些词语又直截了当地和相当“俗气”的“剃头铺”联系在一起,趣味就带上了诙谐的性质。“厨师对于捉到的猫向来执法如山,不稍宽假。我看了猫的那副可怜相直为它缓颊。结果是从轻发落予以开释。但是厨师坚持不能不稍予膺惩。”(猫的故事七年级上册)句中的“宽假”、“缓颊”、“稍予膺惩”是十分庄重的书面、文言词语,而“执法如山”、“从轻发落予以

9、开释”是法律用语。通常情况下,把这些语言用在一只猫身上,是不伦不类的,与字典里的语义有很大的反差。正是这种差异,恰恰是作者的匠心独具所在,艺术成就所在。一方面这些法律词语中有庄严的意味,显示出厨师煞有介事的姿态和神情,另一方面所惩戒的又是法律词语完全不适用的对象。用词在似正似歪之间,趣味在亦庄亦谐之内,语义的错位构成了谐趣,充分显示了作者对于厨师的调侃。“此锤非铁榔头,乃拳头也。偷书属于雅贼,打一锤已经诅咒啦,至于借而不还,理就比天都大,你摆着还不是摆着,俺拿来进德修业,以便救国救民,你不送慰问金已差劲啦,还有脸讨呀。”(借书不还 天打雷劈八年级上册)这里有借而不还、救国救民、属于、至于等现代

10、书面语,又有曰、此、乃、也等文言词语句式,还有啦、呀、俺等通俗口语,这些书面语、文言词语、通俗口语的错杂相间,自如转换,既妥帖传神,又有陌生新鲜感,还产生一种谐趣。这是幽默手法中常用的不伦不类法。即一般而言,事物的组合、分类应遵循同类事物并列的原则,当表达者故意文白错杂,不伦不类并列时,人们在觉得可笑时不是嘲笑其不智,而是欣赏他给人们巧妙地创造了笑的机会。、褒贬反用1、昨夜我沉迷题海,今晨被周公纠缠。多亏老妈及时救驾,于是我不走寻常路,飞一般的在铃声未铃之前踏入教室。不料同学们顿时鸦雀无声,继而哄堂大笑。正有感于自己的非凡魅力,这时同桌指指我的脖子。天哪!情急之下我竟抄起老妈的红毛裤围在脖子上

11、就飞来了。但本人仍然义正言辞的说:“请大家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摘自学生日记尴尬)“义正言辞”在这里就是褒词贬用。2、“吃完饭,我们大伙争着帮忙擦桌子、洗碗碟,可是母亲说她情愿亲自做这些事,我们只好让她去做了,因为这一次我们也总得迁就她才行。”(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七年级上册)文中的“迁就”一词就失去了它的贬义,用的十分幽默。明明是母亲无私的奉献了自己的一切,却被说成是“迁就”她,好像不是自己不懂得体贴母亲,而是母亲有什么古怪脾气似的。、善于模仿 化用诗词经典生活中,一些古诗词、流行歌曲、名言警句、顺口溜、新闻用语、广告语等内容,极富生活情趣,如果我们能灵活地把它们引进作文里或稍加变换

12、,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1作业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北京时间现在是几点;我欲上床睡去,又恐明日教训,严治似毒箭。无限凄凉情,真想离人间 手发软,身乏力脑灌铅。不敢不恨,此身不知在何处。爹是望子成龙,娘是望女成凤。此事古难全。但愿天开眼,从此无作业。(苏轼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2、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昨天你喝的生啤,明天你是否还惦记,撞坏的英菲尼迪。粉丝们都已想不起,痛斥药家鑫的你,我也是偶然看新闻,才发现被拘的你。谁劝了把酒当歌的你,谁闻了你的酒气,谁把你的胳膊架起,谁给你送来狱衣。(化用高晓松自己作词作曲的同桌的你来写此次他醉驾的事。题为酒驾的你)3、化用经典。幽默是智慧的体现,绝不等

13、同于油滑低俗,也不同于矫揉造作和卖弄词语,不能为幽默而幽默,在运用时一定要有选择。幽默有时也挺深沉,化用诗文就是一种雅致的幽默。让我们来看一看启功先生为自己写的墓志铭吧。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名虽扬,实不够。高不成,低不就。瘫趋左,派曾右。面微圆,皮欠厚。妻已亡,并无后。丧犹新,病照旧。六十六,非不寿,八宝山,渐相凑。计平生,谥曰陋。身与名,一齐臭。 启功先生化用了三字经,幽默而又深沉。启功先生何许人也?他乃中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国学大师、书画家、文物鉴定家、诗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先生于2005年6月30日2时许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可早在1978年66岁时写下墓志铭,话语间透

14、出“大家”的调侃幽默、无奈自嘲、豁达睿智。三字经是古文经典之一,当然,其他名言警句、哲理诗词都可以根据需要有创意的化用,在幽默的同时也折射出对某些问题的富有个性的思考,往往含义深刻,发人深思。、活用修辞人们常常借助于一些修辞方法,如夸张、比喻、拟人、借代、反语等来创造出幽默、诙谐的喜剧效果。1、“知识分子最大的伤心之事,莫过于书被人借去如石沉大海,等到自己需要时,呼天天不应,呼地地不灵。”(借书不还 天打雷劈八年级上册)“借书不还”的实际情形并未如此严重,并没有那么可怕,现在把它说的很严重,是故意夸张。幽默手法中的故作大言、故作蠢言、故作假言,故意小题大做,关键是在一个“故意”,都知道这是假的

15、,但文字上不点破,煞有介事,一本正经,这是对读者理解力的尊重,与读者心灵的默契与沟通,读者于是会心一笑。但又不是全为假的,字里行间又是作者希望读者关注的,否则就真成为了多余的话了。2、夸张,使语言具有幽默、诙谐之美 。在这方面鲁迅先生最为拿手。如“友”邦惊诧论最后一句:“友邦人士,从来可以不必惊诧莫名,只请放心来刮分就是了。”这一句不仅讽刺了“国府则不但依然能够诬陷、杀戮”,和“友邦”勾结在一起,狼狈为奸,而且实际上也警告“友邦”在爱国的学生和人民面前,他们瓜分中国的阴谋永远休想得逞。先生的讽刺语言,使人顿感诙谐幽默之美。还有马克吐温擅长夸张讽刺手法。竞选州长就有这样的句子:“九个刚学走路的小

16、孩子包括各种肤色,带着各种穷形尽相被教唆着在一个公开的集会上闯到讲台上,抱住我的腿叫我爸爸。”两三个孩子“叫我爸爸”还可以相信,九个一样大的孩子,且各种肤色,这可能吗?夸张之极,讽刺之妙呀!、歪理歪推 营造荒谬。1、“偷书属于雅贼,打一锤已经该诅咒啦,至于借而不还,理就比天都大,你摆着还不是摆着,俺拿来进德修业,以便救国救民,你不送慰劳金已差劲啦,还有脸讨呀。”这可以说是把歪理说到了极端了。把占人之书为己有推成有理,这是第一层歪理;上升到“进德修业,救国救民”这样的高度上去,就更歪了。越是上升到这样的高度上,就越是荒谬,越是显出借书的无赖。这就是歪中的正。接着把这种完全缺乏根据的歪理作为前提,

17、推出受损者应该对之奉上“慰劳金”,这就把荒谬推到了极端,无赖也到了极端。将谬就谬,越是层次上升,幽默的效果就越是强烈。2、借书不还 天打雷劈中,因为书被借而不还,就跑到人家里去“人赃俱获”,把人家的高档打火机顺手牵羊,不以为耻,反倒说是这不过是“略施小惩”,如不悔改,就要偷走人家的钻戒。对小偷行为洋洋得意,津津乐道。这种不怕丑、不怕恶与日常准则的厌恶丑恶形成错位,这就是幽默散文以丑为美的不二法门导致荒谬。因为书被侵占而公然、坦然为窃为盗,这是不可能的,不可信的。正是这种不可能、不可信,却营造了一种荒谬的境界,虚拟的境界,让读者感到好笑。、网络语言 诙谐幽默网络语言新、奇、特,备受中学生追捧,在

18、许多中小学生看来非常有吸引力。网上聊天、电子邮件往来,经常使用网络新词,这样的语言她们彼此都熟悉,交流起来也非常轻松、幽默。 “大虾”表示“大侠”,“餐具”就是“惨剧”,“酱紫”表示“这样子”,“菌男”“霉女”指相貌丑陋的男女。现在网络语言之所以以如此之快的速度流行,主要在于这些语言具有简洁、幽默的巧妙的特点,在利用了谐音、暗喻、借喻等技巧,使人读起来有点“满口生津”的感觉。学生热衷网络语言并应用到作文中的现象普遍存在。比如“童鞋”(同学)、“油墨”(幽默)、“稀饭”(喜欢)、“鸭梨”(压力) “神马”“浮云”“给力”等都是时下流行的网络词语,在作文中使用这些词语不仅不会影响语言表达,而且形象

19、生动,还可以增加新鲜感。列宁说:“幽默是一种优美的、健康的品质。”幽默语言是高雅的、优美的,它妙趣横生,可以让我们的作文亮丽起来,使我们如沐春风,享受语言艺术所带来的欢乐。幽默是一种智慧的表现,它必须建立在丰富知识的基础上。一个人只有有审时度势的能力,广博的知识,才能做到谈资丰富,妙言成趣,从而做出恰当的比喻。因此,我们必须广泛涉猎,充实自我,不断从浩如烟海的书籍中收集幽默的浪花,从名人趣事的精华中撷取幽默的宝石。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不断运用幽默手法,做到诙谐而不失之无聊,轻松而不失之肤浅。也就是说,在滑稽可笑之中要含有一定的意味。学习,模仿,创作,让我们的作文亮丽起来,趣味无穷。参考文献:1.幽默心理和幽默逻辑孙绍振 译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2009.1.1 2.网络语言充斥中小学生作文,学生称网络语言幽默 生活日报2010.1.73.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七年级 上册)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6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