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用塑料包装生产许可审查细则[]

上传人:水****8 文档编号:27705845 上传时间:2021-08-19 格式:DOCX 页数:69 大小:148.4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食品用塑料包装生产许可审查细则[]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食品用塑料包装生产许可审查细则[]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食品用塑料包装生产许可审查细则[]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资源描述:

《食品用塑料包装生产许可审查细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用塑料包装生产许可审查细则[](6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最新 精品 Word 欢迎下载 可修改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二六年七月目 录一、适用范围 1二、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许可企业实地核查办法 3(一)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许可企业实地核查办法使用说明3(二)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许可企业实地核查办法3三、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各产品单元生产许可审查细则10(一)非复合膜袋产品生产许可审查细10(二)复合膜袋产品生产许可审查细25(三)片材产品生产许可审查细37(四)编织袋产品生产许可审查细44(五)容器产品生产许可审查细49(六)食品用工具产品

2、生产许可审查细58 一、适用范围 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适用于包装、盛放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剂的塑料制品和塑料复合制品;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剂生产、流通、使用过程中直接接触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剂的塑料容器、用具、餐具等制品。根据产品的形式分为4类:包装类、容器类、工具类、其他类。其中包装类包括非复合膜袋、复合膜袋、片材、编织袋;容器类包括桶、瓶、罐、杯、瓶坯;工具类包括筷、刀、叉、匙、夹、料擦(厨房用)、盒、碗、碟、盘、杯等餐具;其他类包括不能归入以上三类中的其他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不包括食品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接触食品的机械、管道、传送

3、带。第一批实施市场准入制度管理的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产品包括3类39个产品(详见表1),增补品种时将另行公布产品目录。根据生产工艺相同或相近的产品划分成一个产品单元的原则,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共分为6个产品单元:包装类包括4个产品单元:非复合膜袋、复合膜袋、片材、编织袋。容器类包括1个产品单元:容器。工具类包括1个产品单元:食品用工具。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包括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企业生产许可实地核查办法和6个产品单元的生产许可审查细则。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企业生产许可实地核查办法和每个产品单元的生产许可审查细则构成了对

4、该产品单元的生产许可企业审查办法。 表1 第一批实施市场准入制度管理的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目录产品分类产品单元产品品种产品标准备注 包装类 1.非复合膜袋1. 聚乙烯自粘保鲜膜GB 10457-1989 2. 商品零售包装袋(仅对食品用塑料包装袋)GB/T 18893-2021 3. 液体包装用聚乙烯吹塑薄膜QB 1231-1991 4. 食品包装用聚偏二氯乙烯(PVDC)片状肠衣膜GB/T 17030-1997 5. 双向拉伸聚丙烯珠光薄膜BB/T 0002-1994*6. 高密度聚乙烯吹塑薄膜GB/T 12025-1989 7. 包装用聚乙烯吹塑薄膜GB/T 4456-1996

5、 8. 包装用双向拉伸聚酯薄膜GB/T 16958-1997 9. 单向拉伸高密度聚乙烯薄膜QB/T 1128-1991 10. 聚丙烯吹塑薄膜QB/T 1956-1994 11. 热封型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GB/T 12026-2000 12. 未拉伸聚乙烯、聚丙烯薄膜QB 1125-2000*13. 夹链自封袋BB/T 0014-1999*14. 包装用镀铝膜BB/T 0030-2021*2.复合膜袋15. 耐蒸煮复合膜、袋GB/T 10004-1998 16. 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低密度聚乙烯(LDPE)复合膜、袋GB/T 10005-1998 17. 双向拉伸尼龙(BOPA)/低

6、密度聚乙烯(LDPE)复合膜、袋QB/T 1871-1993 18. 榨菜包装用复合膜、袋QB 2197-1996 19. 液体食品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GB 19741-2022 20. 液体食品无菌包装用纸基复合材料GB 18192-2000 21. 液体食品无菌包装用复合袋GB 18454-2022 22. 液体食品保鲜包装用纸基复合材料(屋顶包)GB 18706-2021 23. 多层复合食品包装膜、袋GB/T 5009.60-2021已备案的企业标准*3.片材24. 食品包装用聚氯乙烯硬片、膜GB/T 15267-1994 25. 双向拉伸聚苯乙烯(BOPS)片材GB/T 16719-

7、1996 26. 聚丙烯(PP)挤出片材QB/T 2471-2000 4.编织袋27. 塑料编织袋GB/T 8946-1998 28. 复合塑料编织袋GB/T 8947-1998 容器类5.容器29. 聚乙烯吹塑桶GB/T 13508-1992 30.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碳酸饮料瓶QB/T 1868-2021 31. 聚酯(PET)无汽饮料瓶QB 2357-1998 32. 聚碳酸酯(PC)饮用水罐QB 2460-1999 33. 热罐装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瓶QB/T 2665-2021 34. 软塑折叠包装容器BB/T 0013-1999 35. 包装容器 塑料防盗瓶

8、盖GB/T 17876-1999 36. 塑料奶瓶、塑料饮水杯(壶)、塑料瓶坯GB14942 -1994GB13113 -1991GB17327 -1998经备案的企业标准*工具类6.食品用工具37. 密胺塑料餐具QB 1999-1994 38. 塑料菜板QB/T 1870-1993 39. 一次性塑料餐饮具GB 9688-1988GB 9689-1988经备案的企业标准 注:上表中带“*”为适用于包装、盛放食品的制品。 二、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许可企业实地核查办法 1 质量安全管理职责 序号核查项目核查内容核查要点结论1.1组织领导1 企业领导中应有人负责质量安全工作。2 企

9、业领导应当对可能影响产品质量安全的潜在紧急情况及事故制定应急措施。1 是否指定领导中一人负责质量安全工作。2 其职责和权利是否明确。3企业领导是否制定了对可能影响产品质量安全的潜在紧急情况和事故的应急措施。 合格 一般不合格 严重不合格1.2管理职责1 企业应制定质量安全管理制度,规定各有关部门、人员的质量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特别是检验部门和人员的职责权限。1是否制定了质量安全管理制度。2是否规定了产品质量有关的部门、人员的质量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3是否规定了检验部门和人员的职责权限。 合格 一般不合格 严重不合格1.3有效实施1在企业制定的规章管理制度中应有相应的考核办法并严格实施。1是

10、否规定了质量考核办法。2是否已开展有效实施。 合格 一般不合格 严重不合格 2 企业环境与场所要求 序号核查项目核查内容核查要点结论2.1环境要求1.1保持厂区内外环境整洁,厂区的地面、路面及运输等不应对产品的生产造成污染。1.2生产、行政、生活辅助区的总体布局应合理,不得互相妨碍。1.3应与有毒有害源保持一定距离。1 厂区是否有整洁的生产环境,地面、路面及运输等是否未对产品的生产造成污染。2 生产、行政、生活和辅助区的总体布局是否合理,且互相不妨碍。3 是否与有毒有害源保持一定距离。 合格 一般不合格 严重不合格2.1厂房应按生产工艺流程及需求进行合理布局。2.2同一厂房内以及相邻厂房间的生

11、产操作不得相互妨碍。1 厂房是否按生产工艺流程及需求进行了合理布置。2 同一厂房内以及相邻厂房间的生产是否相互妨碍。 合格 一般不合格 严重不合格3 在设计和建设厂房时,应考虑使用时便于进行清洁工作。厕所、厨房应与生产区域隔离。1 企业厂房的建设是否考虑使用时便于进行清洁工作。2 厕所、厨房是否与生产区域隔离。 合格 一般不合格 严重不合格 2.2车间要求1.1生产车间应清洁安全并建立有关清洁生产的制度。1.2 生产车间墙壁、地面、天花板表面平整光滑,并能耐受清理和消毒,以减少灰尘积聚和便于清洁。1.3车间内应有与所生产的产品相适应的防尘设施。1.4 有防止昆虫和其他动物进入的设施。1 生产车

12、间是否清洁安全并建立清洁生产制度。2 生产车间墙壁、地面、天花板表面是否平整光滑,并能耐受清理和消毒,以减少灰尘积聚和便于清洁。3 车间内是否有与生产相适应的防尘设施。4 是否有防止昆虫和其他动物进入的设施。 合格 一般不合格 严重不合格2 生产区和储存区应有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面积和空间。1 生产区和储存区是否有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面积和空间用以安置设备、物料,便于生产操作,存放物料、中间产品、待验品和成品。 合格 一般不合格 严重不合格3 生产区内的公共设施避免出现不易清洁的部位。生产区域内的更衣室和洗手设施等公共设施不应给生产带来污染。1 公共设施是否有不易清洁的部位。2 生产区域内的更衣室

13、和洗手设施等公共设施是否给生产带来污染。 合格 一般不合格 严重不合格4 生产区应根据需求提供足够的照明,对照明度有特殊要求的生产部门可设置局部照明。厂房应有应急照明设施。1 是否根据生产需求提供足够的照明。2 是否有应急照明设施。 合格 一般不合格 严重不合格5 对有特殊生产要求如无菌包装等产品,对其生产区的空气质量,应监测其生产区的空气质量,并将结果记录存档。1是否对特殊需要的产品监测生产区的空气质量并将结果记录存档。 合格 一般不合格 严重不合格6 对生产区的温度、湿度有要求的产品的生产应有能满足生产安全工艺要求的相应设施。1 生产区的温度和相对湿度是否能满足生产安全工艺要求。 合格 一

14、般不合格 严重不合格7 生产区内安装的水池、地漏不得对生产造成污染。1 生产区内安装的水池、地漏是否对生产造成污染。2 是否采取了相应措施对可能的污染进行控制。 合格 一般不合格 严重不合格8 车间应分别建立人员进出和物流的通道,人员进入应有消毒、除尘或风淋(浴)等装置,工作人员必须穿着工作服进入车间,工作服应保持洁净。1 是否建立了人员进出和物流的通道。2 是否有消毒、除尘或风淋(浴)等装置。3 工作人员是否穿着工作服进入车间。4 工作服是否保持洁净。 合格 一般不合格 严重不合格*2.3生产设施1企业必须具备满足生产需要的工作场所和生产设施,且维护完好。2应有与所生产产品相适应的清洗、消毒

15、、防尘、防腐、通风、污物处理等设施,并维护完好。1 是否具备满足生产需要的工作场所和生产设施,且维护完好。2是否有与所生产产品相适应的清洗、消毒、防尘、防腐、通风、污物处理等设施,并维护完好。 合格 不合格2.4库房要求1.1 企业的库房整洁卫生、通风良好、地面平滑。1.2 有防漏、防潮、防尘、防止昆虫及其他动物进入的设施。1 企业的库房是否整洁卫生,通风良好,地面平滑。2是否有防漏、防潮、防尘、防止昆虫及其他动物等进入的设施。 合格 一般不合格 严重不合格2.1 库房内存放的物品应保存良好,一般应离地、离墙存放。2.2 原辅材料、成品(半成品)及包装材料分别存放并明确标识。2.3 有毒、有害

16、物品必须另行单独存放,并明确标识。1库房内存放的物品是否保存良好,并离地、离墙存放。2 原辅材料、成品(半成品)及包装材料是否分别存放并明确标识。3 有毒、有害物品是否另行单独存放,是否明确标识。 合格 一般不合格 严重不合格 3 生产资源提供 序号核查项目核查内容核查要点结论3.1设备工装*1企业应具有审查细则中规定的必备生产设备。1 是否具有审查细则中规定的必备生产设备。 合格 不合格2企业的生产设备和工艺装备的性能和精度应能满足生产的要求。1 生产设备和工艺装备的性能和精度是否能满足生产的要求。 合格 一般不合格 严重不合格3 设备应卫生整洁,避免污染。设备的布局和生产流程应当合理,防止

17、造成产品与原材料的交叉污染。1 设备是否卫生整洁,有无交叉污染。 合格 一般不合格 严重不合格4.1与设备连接的主要固定管道应标明管内物料名称、流向。4.2 生产设备应有明显的状态标志,并定期维修、保养和验证。设备安装、维修、保养的操作不得影响产品的质量。4.3 生产设备应有专门人员使用、维修、保养和记录,并由专门人员管理。1与设备连接的主要固定管道是否标明管内物料名称、流向。2 是否因设备安装、维修、保养不到位影响产品质量。3 生产、检验设备是否有使用、维修、保养记录,并由专人管理。 合格 一般不合格 严重不合格 3.2检验设备1.1企业应具备审查细则中规定的必备出厂检验设备。1.2其适用范

18、围和精密度应符合产品质量标准的检验要求,并有明显的合格标志,并定期校准。1.3生产具有微生物限量要求的复合膜时,应配置独立的菌检室和菌检设备。1 是否有审查细则中规定的必备出厂检验设备。2 所具备检验设备和计量器具是否符合产品质量标准的检验要求,是否有明显的合格标志,并定期校验。3 生产具有微生物限量要求的复合膜,是否配置独立的菌检室和菌检设备。 合格 一般不合格 严重不合格3.3 人员要求 1.1企业领导应了解与生产有关的法律法规(如企业的质量责任和义务等),并具有一定的质量安全管理常识。了解企业领导在质量安全管理中的职责与作用。1.2企业领导应有相关的专业技术知识。应了解产品标准、主要性能

19、指标等;了解产品生产工艺流程、检验要求。1 是否有基本的质量安全管理常识。是否了解产品卫生法对企业的要求(如企业的质量责任和义务等);是否了解企业领导在质量安全管理中的职责与作用。2 是否有相关的专业技术知识。是否了解产品标准、主要性能指标等;是否了解产品生产工艺流程、检验要求。 合格 一般不合格 严重不合格2企业技术人员应掌握专业技术知识,并具有一定的质量安全管理知识。1 是否熟悉自己的岗位职责。2 是否掌握相关的专业技术知识。3 是否有一定的质量安全管理知识。 合格 一般不合格 严重不合格3.1生产操作人员应熟悉自己的岗位职责,能熟练地进行生产操作。3.2 应能看懂相关的图纸、配方和工艺文

20、件。3.3 电工、叉车工等特殊岗位工作人员应持证上岗。1 生产操作人员是否熟悉自己的岗位职责,是否能熟练地进行生产操作。2 是否能看懂相关的图纸、配方和工艺文件。3 电工、叉车工等特殊岗位工作人员是否持证上岗。 合格 一般不合格 严重不合格4 检验人员应熟悉产品检验规定,具有与工作相适应的质量安全知识、技能和相应的资格。1 是否熟悉产品检验相关规定。2 是否具有与工作相适应的质量安全知识、技能和相应的资格。 合格 一般不合格 严重不合格5 企业应对与产品质量安全相关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和考核。企业应对直接接触产品的从业人员进行卫生法规和相应技术、技能的培训,对个人卫生进行控制,相关人员应按食品

21、卫生法的要求取得健康证明;企业应建立文件程序对人员的个人卫生状况进行监控,并保存相关记录。1 企业是否对直接接触产品的从业人员进行卫生法规和相应的技术培训,对个人卫生状况进行控制。2 企业是否建立文件程序对人员的个人卫生状况进行监控,并保存相关记录。 合格 一般不合格 严重不合格3.4技术标准1 企业应有和执行审查细则中规定的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并具有相应的原材料标准。企业制定的产品标准或内控标准应达到或严于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要求。1 是否具有审查细则中规定的产品标准和相关标准。2 企业制定的产品标准或内控标准是否能达到或严于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要求。 合格 一

22、般不合格 严重不合格3.5工艺文件1 企业应具备生产过程中所需的各种规程、作业指导书等工艺文件。1 企业是否制定了生产过程中所需的各种规程、作业指导书等工艺文件。 合格 一般不合格 严重不合格2 企业的工艺文件应正确、完整、统一,并对关键控制点制定相应的工艺措施。1 工艺文件是否正确、完整,工艺参数是否明确。检查工艺文件,确定各工序的工艺参数和设备工装、检具的技术要求是否正确、明确。检查工艺文件目录明细表、工艺过程卡、工序卡、作业指导书、检验规程等工艺文件内容是否完整。2 各部门使用的工艺文件是否统一。3 对关键控制点是否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合格 一般不合格 严重不合格3.6文件管理1企业应

23、制定技术文件管理制度,文件的发布应经过正式批准,使用部门可随时获得文件的有效版本,文件的修改应符合规定要求。企业应有部门或专(兼)职人员负责技术文件管理。1 是否制定了技术文件管理制度。2 发布的文件是否经正式批准。3 使用部门是否能随时获得文件的有效版本。4 文件的修改是否符合规定。5 是否有部门或专(兼)职人员负责技术文件管理。 合格 一般不合格 严重不合格 4 采购质量控制 序号核查项目核查内容核查要点结论4.1原辅材料采购1.1企业应制定原辅材料采购的管理制度,对原辅材料供应商进行选择、管理,对原辅材料的采购、检验或验证实施有效控制,保证产品所用原材料满足规定要求。1.2 企业如有外协

24、加工等委托服务项目,应制定相应的质量安全管理控制办法。1 是否制定了采购质量控制制度,制度内容是否完整合理。2 是否制定了外协加工等委托服务项目的质量安全管理控制办法。3 质量安全管理控制办法是否完整合理。 合格 一般不合格 严重不合格*2 原辅材料必须提供检验合格证明或报告,必须使用食品用原辅材料。1 原辅材料是否具备合格检验证明或报告。2 查看原辅材料产品标识及有关证明,核查原辅材料是否为食品用原辅材料。 合格 不合格3 企业应对原辅材料供方进行评价,选择合格供应商。企业应保存关键材料供应商、选择评价和日常管理记录,保存原料进货检验/验证记录及供应商提供的合格证明。保存期限不应短于相应产品

25、的保质期。1 是否制定了供方评价准则;是否按规定进行了供方评价;是否保存供方及外协单位名单和供货、协作记录;是否对供方及协作进行质量控制。 合格 一般不合格 严重不合格*4 企业应制定原辅材料使用台帐,原材料不得使用回收料及受污染的原料。1 企业是否制定原辅材料使用台帐,对原辅材料的使用进行详细的记录。2 企业是否使用回收料进行生产。 合格 不合格4.2采购文件1 企业应制定采购计划、采购清单、采购协议、采购合同等采购文件,并按采购文件进行采购。 1 是否有采购文件(如:采购计划、采购清单、采购合同等)。2 采购文件是否明确了验收规定。3 采购文件是否经正式批准。4 是否按采购文件进行采购。

26、合格 一般不合格 严重不合格4.3采购验证1 企业应按规定对采购的原辅材料以及外协件进行质量检验或者根据有关规定进行质量验证,检验或验证的记录应该齐全。1 是否对采购及外协件的质量检验或验证作出规定。2 是否按规定进行检验或验证。3 是否保留完整齐全的检验或验证记录。 合格 一般不合格 严重不合格 5 生产过程控制 序号核查项目核查内容核查要点结论5.1工艺管理1企业应建立质量安全小组或有专(兼)职人员,企业应识别工艺过程质量安全的危害因素,并设定关键控制点。1 是否对影响质量安全的危害因素进行识别。2 是否对重要工序或产品关键特性设置了质量控制点。3 是否在工艺流程图上标出了关键控制点。 合

27、格 一般不合格 严重不合格*2应对生产过程中原辅材料的使用进行监控,不得使用非食品包装用原材料的助剂及添加剂。助剂及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审查细则的相关要求。1 是否使用了非食品用原辅材料的助剂及添加剂。2 助剂及添加剂的使用是否符合相关要求。 合格 不合格3 企业职工应严格执行工艺管理制度,按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等工艺文件进行生产操作。1 是否按制度、规程等工艺文件进行生产操作。 合格 一般不合格 严重不合格4 企业应制定关键控制点的管理办法,并按照规定进行控制。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控制工序建立可追溯性记录。1 是否制订关键控制点的管理办法和操作控制程序,其内容是否完整。2 是否按程序实施质量控制

28、。3 是否具备可追溯性记录。 合格 一般不合格 严重不合格5.2过程检验1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按规定开展过程检验,应根据工艺规程的有关参数要求,对过程产品进行检验。作好检验记录,并对检验状态进行标识。(过程检验包括首件检验、巡回检验和完工检验。)1 是否对产品质量检验作出规定。2 是否按规定进行检验。3 是否作检验记录。4 是否对检验状况进行标识。 合格 一般不合格 严重不合格5.3搬运贮存1 在搬运和贮存过程中应加强防护,防止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出现损伤、污染。1 有无适宜的搬运工具、必要的工位器具、贮存场所和防护措施。2 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是否出现损伤、污染。 合格 一般不合格 严重

29、不合格5.4*包装标识1申证产品应在产品包装或标签上注明“食品用”字样。应有产品说明书或产品标签,注明使用方法、使用注意事项、用途、使用环境、使用温度、主要原辅材料名称等内容。2 对于标识“耐高温”、“可蒸煮”或“微波炉使用”的,企业应提供相应的依据。1 是否有产品说明书或产品标签,产品说明书或产品标签的内容是否齐全。2 产品包装或标签上是否注明“食品用”。3 对于标识“耐高温”、“可蒸煮”或“微波炉使用”的,企业是否能够提供相应的依据。 合格 不合格 6 产品质量检验 序号核查项目核查内容核查要点结论6.1检验管理1.1企业应设立质量检验部门,并设置专(兼)职检验人员。1.2对存在的质量问题

30、,质量检验部门应具有否决权。1 是否有检验部门或专(兼)职检验人员,能否独立行使权力。2 是否制定了检验管理制度和检验设备计量器具管理制度。3 质量检验部门是否对存在的质量问题具有否决权。 合格 一般不合格 严重不合格2.企业应根据标准要求对所生产产品进行型式试验。如有委托检验项目,必须委托具有法定检验资质的机构进行检验。1 是否按标准规定对产品进行型式试验。2 如有委托检验项目,是否委托有法定检验资质的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 合格 一般不合格 严重不合格6.2出厂检验1 企业应按产品标准的要求,对产品进行出厂检验,做好原始记录,并出具产品检验合格证明。1 是否有出厂检验规定。2 是否具备出厂检

31、验记录/报告或证明。 合格 一般不合格 严重不合格6.3不合格品1 企业应制定不合格品的管理办法,对检验不合格的产品,要根据不合格的严重程度,由检验、技术、质量安全管理部门按照规定的职责和程序,分别做出相应处置。1 是否对在原材料及生产过程和成品中出现的不合格品进行处置。2 是否对不合格品的处置进行了记录。 合格 一般不合格 严重不合格2 应建立销售记录,详细记录产品的销售流向,制定对已售出的不合格产品的召回制度。1 是否建立了销售记录,详细记录了产品的销售流向。2 是否建立了不合格品召回制度。 合格 一般不合格 严重不合格6.4退货品1 对退货品应制定退货品管理制度,对不合格退货品要按不合格

32、品处理。1 是否对退货品制定了相应管理制度。 合格 一般不合格 严重不合格 7 生产安全防护 序号核查项目核查内容核查要点结论7.1安全生产1企业应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订及实施安全生产制度,并做好有效实施记录。1 是否制订了安全生产制度。2 危险部位是否有必要的防护措施。3 是否对易燃、易爆等危险品进行隔离和防护。 合格 一般不合格 严重不合格*2企业在生产、运输、贮存过程中,应防止有毒化学品的污染,生产厂不得同时生产有毒化学物品。1 企业在生产、运输、贮存过程中,是否受到有毒化学品的污染。2 企业是否同时生产有毒化学物品。 合格 不合格3 废水、废气、废料排放、噪声污染及卫生要求等应符合国

33、家有关规定。1 三废排放是否符合规定。2 是否存在危害人身健康情况。 合格 一般不合格 严重不合格 三、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各产品单元生产许可审查细则 (一)非复合膜袋产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1. 发证产品范围本审查细则适用于聚乙烯自粘保鲜膜、商品零售包装袋、液体包装用聚乙烯吹塑薄膜、食品包装用聚偏二氯乙烯(PVDC)片状肠衣膜、双向拉伸聚丙烯珠光薄膜、高密度聚乙烯吹塑薄膜、包装用聚乙烯吹塑薄膜、包装用双向拉伸聚酯薄膜、单向拉伸高密度聚乙烯薄膜、聚丙烯吹塑薄膜、热封型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未拉伸聚乙烯、聚丙烯薄膜、夹链自封袋、包装用镀铝薄膜等。尚未纳入本审查细则的其它非复合膜袋产品,增补

34、时另行规定。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2年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40号),不再受理2022年12月2日后新建超薄型(厚度低于0.015毫米)塑料袋生产线的企业申请。2. 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工艺控制2.1 基本生产流程申证企业应制定生产流程,并制订相应的程序文件。 表1 非复合膜袋产品必备的生产设备序号产品品种必备生产设备1聚乙烯自粘保鲜膜吹塑法:1.原料称量设备2.原料混合设备3.挤出吹塑机组(挤出机、吹塑机、冷牵引机)4.分切机等辅助设备流延法:1.原料称量设备2.原料混合设备3.挤出流延机组4.分切机2商品零售包装袋(仅对食品用塑料包装袋)1.原料称量设备2.原

35、料混合设备3.挤出吹塑机组4.制袋、印刷设备(需印刷时)3液体包装用聚乙烯吹塑薄膜1.原料称量设备2.原料混合设备3.挤出吹塑机组4.分切机4食品包装用聚偏二氯乙烯(PVDC)片状肠衣膜1.原料称量设备2.原料混合设备3.挤出吹塑机组(双泡法)4.分切机、印刷机(需要印刷时)5双向拉伸聚丙烯珠光薄膜1.原料称量设备2.原料混合设备3.挤出流延双向拉伸机组4.分切机6高密度聚乙烯吹塑薄膜1.原料称量设备2.原料混合设备3.挤出吹塑机组7包装用聚乙烯吹塑薄膜1.原料称量设备2.原料混合设备3.挤出吹塑机组8包装用双向拉伸聚酯薄膜1.原料称量设备2.原料混合设备3.挤出流延双向拉伸机组4.分切机9单

36、向拉伸高密度聚乙烯薄膜1.原料称量设备2.原料混合设备3.挤出吹塑机组10聚丙烯吹塑薄膜1.原料称量设备2.原料混合设备3.挤出吹塑机组11热封型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1.原料称量设备2.原料混合设备3.挤出流延机双向拉伸组4.分切机12未拉伸聚乙烯、聚丙烯薄膜1.原料称量设备2.原料混合设备3.挤出流延机组4.分切机13夹链自封袋1.原料称量设备2.原料混合设备3.挤出吹塑机组4.分切机14包装用镀铝膜1.原料称量设备2.原料混合设备3.挤出流延机组4.分切机(需要时)5.真空镀铝设备注: 对购置半成品加工制成品的企业,企业应具备相应工序规定的生产设备。4. 产品标准和相关标准非复合膜袋产品标准

37、和相关标准见表2表2 非复合膜袋产品标准和相关标准 序号产品品种产品标准相关标准1聚乙烯自粘保鲜膜GB 10457-1989 聚乙烯自粘保鲜膜GB/T 1037-1988 塑料薄膜和片材水蒸气透过性试验方法 杯式法GB/T 1038-2000 塑料薄膜和片材气体透过性试验方法 压差法GB/T 1040-1992 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GB/T 2410-1980 透明塑料透光率和雾度试验方法GB 9687-1988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GB/T 6388-1986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GB/T 6672-2022 塑料薄膜和薄片厚度测定机械测量法QB/T 1130-1991 塑料直角撕裂

38、性能试验方法GB/T 5009.60-2021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2食品包装用聚偏二氯乙烯(PVDC)片状肠衣膜GB/T 17030-1997食品包装用聚偏二氯乙烯(PVDC)片状肠衣膜GB/T 1037-1988 塑料薄膜和片材透水蒸气性试验方法 杯式法GB/T 1038-2000 塑料薄膜和片材气体透过性试验方法 压差法GB 2828.1-202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 5009.60-2021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6672-2022 塑料薄膜

39、和薄片厚度的测定 机械测量法 GB/T 6673-2022 塑料薄膜与片材长度和宽度的测定GB/T 10006-1988 塑料薄膜和薄片摩擦系数测定方法GB/T 11999-1989 塑料薄膜和薄片耐撕裂性试验方法 埃莱门多夫法GB/T 12027-2021 塑料-薄膜和薄片-加热尺寸变化率试验方法GB/T 13022-1991 塑料薄膜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GB/T 5009.122-2021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聚氯乙烯树脂及成型品中残留量l,l二氯乙烷的测定3商品零售包装袋(仅对食品用塑料包装袋)GB/T 18893-2021 商品零售包装袋(仅对食品用塑料包装袋)GB/T 15239-199

40、4 孤立批计数抽样检验程序及抽样表GB/T 15482-1995 产品质量监督小总体计数一次抽样检验程序及抽样表GB/T 6672-2022 塑料薄膜和薄片厚度的测定 机械测量法GB/T 18006.1-1999 一次性可降解餐饮具通用技术条件GB/T 18006.2-1999 一次性可降解餐饮具降解性能试验方法GB/T 18455-2022 包装回收标志QB/T 2358-1998 塑料薄膜包装袋热合强度测定方法GB 9687-1988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GB/T 5009.60-2021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4液体包装用聚乙烯吹塑薄膜QB

41、1231-1991 液体包装用聚乙烯吹塑薄膜GB/T 1037-1988 塑料薄膜和片材透水蒸气性试验方法 杯式法GB/T 1038-2000 塑料薄膜和片材气体透过性试验方法 压差法GB 2828.1-202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 2918-1998 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GB/T 4456-1996 包装用聚乙烯吹塑薄膜GB/T5009.60-2021食品包装用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738-1995 饮料塑料周转箱GB/T 6672-2022 塑料薄膜和薄片厚度测定 机械测量法 G

42、B/T 6673-2022 塑料薄膜与片材长度和宽度的测定GB/T 9639-1988 塑料薄膜和薄片抗冲击性能试验方法 自由落镖法GB 9687-1988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GB/T 10006-1988 塑料薄膜和薄片摩擦系数测定方法GB/T 13022-1991 塑料薄膜拉伸性能试验方法QB/T 2358-1998 塑料薄膜包装袋热合强度测定方法5双向拉伸聚丙烯珠光薄膜BB/T 0002-1994双向拉伸聚丙烯珠光薄膜GB/T 1037-1988 塑料薄膜和片材透水蒸气性试验方法 杯式法GB/T 2410-1980 透明塑料透光率及雾度试验方法GB/T 2918-1998 塑

43、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GB/T 5009.60-2021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6343-1995 泡沫塑料和橡胶表观密度的测定GB/T 6672-2022 塑料薄膜和薄片厚度的测定机械测量法GB/T 6673-2022 塑料薄膜与片材长度和宽度的测量GB 9688-1988 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GB/T 10006-1988 塑料薄膜和薄片摩擦系数测定方法GB/T 12026-2000 热封型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GB/T 13022-1991 塑料薄膜拉伸性能试验方法QB/T 2358-1998 塑料薄膜包装袋热封强度测定方法6高

44、密度聚乙烯吹塑薄膜GB/T 12025-1989 高密度聚乙烯吹塑薄膜GB/T 1040-1992 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GB/T 2918-1998 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GB/T 6672-2022 塑料薄膜和薄片厚度测定机械测量法GB/T 6673-2022 塑料薄膜与片材长度和宽度的测量GB/T 9639-1988 塑料薄膜和薄片抗冲击性能试验方法 自由落镖法GB9687-1988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GB/T5009.60-2021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7未拉伸聚乙烯、聚丙烯薄膜QB/T 1125-2000 未拉伸聚乙烯、聚丙烯

45、薄膜GB/T 2410-1980 透明塑料透光率及雾度试验方法GB 2828.1-202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2918-1998 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GB/T 4456-1996 包装用聚乙烯吹塑薄膜GB/T 6672-2022 塑料薄膜和薄片厚度的测定机械测量法GB/T 6673-2022 塑料薄膜与片材长度和宽度的测量GB9687-1988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GB9688-1988 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GB 10003-1996 通用型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QB/T 1130-1991 塑料撕裂强度

46、试验方法GB/T 13022-1991 塑料薄膜拉伸性能试验方法GB/T10006-1988 塑料薄膜和薄片摩擦系数测定方法GB/T14216-1993 塑料膜和片润湿张力试验方法GB/T5009.60-2021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8包装用聚乙烯吹塑薄膜GB/T 4456-1996 包装用聚乙烯吹塑薄膜GB 2828.1-202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2918-1998 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GB/T 5009.60-2021食品包装用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

47、B/T 6672-1986 塑料薄膜和薄片厚度的测定机械测量法GB/T 6673-1986 塑料薄膜与片材长度和宽度的测量GB/T 9639-1988 塑料薄膜和薄片抗冲击性能试验方法 自由落镖法GB9687-1988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GB/T 13022-1991 塑料薄膜拉伸性能试验方法9单向拉伸高密度聚乙烯薄膜QB/T1128-1991单向拉伸高密度聚乙烯薄膜GB 1410-1989 固体绝缘材料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实验方法GB/T 2410-1980 透明塑料透光率及雾度试验方法GB 2828.1-202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

48、验抽样计划GB/T2918-1998 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GB/T 6672-2022 塑料薄膜和薄片厚度的测定机械测量法GB/T 6673-2022 塑料薄膜与片材长度和宽度的测量GB 9687-1988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GB/T5009.60-2021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10热封型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 GB/T 12026-2000热封型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 GB/T 1037-1988 塑料薄膜和片材透水蒸气性试验方法(杯式法)GB/T 2410-1980 透明塑料透光率及雾度试验方法GB 2828.1-2021 计数抽样检验

49、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 2918-1998 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GB/T 5009.60-2021食品包装用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6672-2022 塑料薄膜和薄片厚度的测定机械测量法GB/T 6673-2022 塑料薄膜与片材长度和宽度的测量GB/T 8807-1988 塑料镜面光泽实验方法GB 9688-1988 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GB/T 10006-1988 塑料薄膜和薄片摩擦系数测定方法GB/T 13022-1991 塑料薄膜拉伸性能试验方法GB/T 14216-1993 塑料膜

50、和片润湿张力实验方法11聚丙烯吹塑薄膜QB/T 1956-1994 聚丙烯吹塑薄膜GB/T 2410-1980 透明塑料透光率及雾度试验方法GB 2828.1-202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 2918-1998 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GB/T 5009.60-2021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6672-2022 塑料薄膜和薄片厚度测定机械测量法GB/T 6673-2022 塑料薄膜与片材长度和宽度的测量GB 9688-1988 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GB/T 13022-1

51、991 塑料薄膜拉伸性能试验方法QB/T 1130-1991 塑料直角撕裂性能实验方法12包装用双向拉伸聚酯薄膜GB/T16958-1997包装用双向拉伸聚酯薄膜GB/T 1037-1988 塑料薄膜和片材透水蒸气性试验方法 杯式法GB/T 1038-2000 塑料薄膜和片材气体透过性试验方法 压差法GB/T 2410-1980 透明塑料透光率及雾度试验方法GB 2828.1-202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 2918-1998 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GB/T 6672-2022 塑料薄膜和薄片厚度的测定机械测量法GB/T 6

52、673-2022 塑料薄膜与片材长度和宽度的测量GB/T 10006-1988 塑料薄膜和薄片摩擦系数测定方法GB/T 13022-1991 塑料薄膜拉伸性能试验方法GB 13113-1991 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成型品卫生标准GB/T 14216-1993 塑料膜和片润湿张力实验方法GB/T 5009.60-2021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13夹链自封袋BB/T0014-1999 夹链自封袋GB/T 2918-1998 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GB /T 4456-1996 包装用聚乙烯吹塑薄膜GB/T 6672-2022 塑料

53、薄膜和薄片厚度的测定机械测量法GB/T 6673-2022 塑料薄膜与片材长度和宽度的测量GB 9687-1988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QB/T 2358-1998 塑料薄膜包装袋热封强度测定方法GB/T5009.60-2021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14包装用镀铝薄膜BB/T0030-2021包装用镀铝薄膜GB/T 1037-1988 塑料薄膜和片材透水蒸气性试验方法 杯式法GB/T 1038-2000 塑料薄膜透气性试验方法GB/T 2828.1-202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 2918

54、-1998 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GB/T 5009.60-2021食品包装用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6672-2022 塑料薄膜和薄片厚度测定 机械测量法GB/T 6673-2022 塑料薄膜和薄片 长度和宽度的测定GB 9688-1988 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GB/T 13022-1991 塑料 薄膜拉伸性能试验方法GB/T 14216-1993 塑料膜和片润湿张力试验方法GB/T 15717-1995 真空金属镀层厚度测定方法(电阻法)注:凡是不注日期的标准,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细则。5. 原辅材料的有关要求树脂原料的卫生性能应分别符合

55、GB9691-1988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树脂卫生标准、GB9693-1988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树脂卫生标准、GB13114食品包装容器及包装材料用具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卫生标准。助剂和用量应符合GB9685-2021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助剂使用卫生标准。如使用的原辅材料为实施生产许可管理的产品,必须选用获证产品。6. 必备的出厂检验设备非复合膜袋产品生产企业必备的出厂检验设备见表3。表3 非复合膜袋产品生产企业必备的出厂检验设备 序号产品品种出厂检验设备1聚乙烯自粘保鲜膜1.钢板尺 2.低温箱 3.温度计 4.拉力机 5.橡胶滚辘 6.测厚仪 7.1000ml烧杯2商品零售包装袋(仅对食品用塑料

56、包装袋)1.钢板尺 2.测厚仪 3、胶粘带(剥离强度为6.5N/15mm1.0 N/15mm)3液体包装用聚乙烯吹塑薄膜1.钢板尺 2.拉力机 3.热封仪 4.测厚仪 5.落镖冲击试验机4食品包装用聚偏二氯乙烯(PVDC)片状肠衣膜1.钢板尺 2.拉力机3.烘箱 4.测厚仪5双向拉伸聚丙烯珠光薄膜1.钢板尺 2.拉力机 3.雾度仪 4.干燥箱5.热封仪 6.摩擦系数仪 7.测厚仪 8.天平 9.光泽仪6高密度聚乙烯吹塑薄膜1.钢板尺 2.拉力机 3.测厚仪 4.落镖冲击试验机 5.玻璃试验器具 6.干燥器 7.水浴锅 8.干燥箱 9.分析天平 10.温度计7包装用聚乙烯吹塑薄膜1.钢板尺 2.拉力机 3.测厚仪8包装用双向拉伸聚酯薄膜1.钢板尺 2.拉力机 3.干燥箱 4.测厚仪9单向拉伸高密度聚乙烯薄膜1.钢板尺 2.测厚仪 3.扭捻性测定仪 4.雾度仪 10聚丙烯吹塑薄膜1.钢板尺 2.拉力机 3.测厚仪 4.雾度仪(通用级薄膜除外)11热封型双向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