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论文分享

上传人:hjk****65 文档编号:27671894 上传时间:2021-08-19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7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优秀论文分享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优秀论文分享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资源描述:

《优秀论文分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秀论文分享(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小学科学教学论文选集优秀获奖篇(转载)摘要:小学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学实践证明,实验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好的实验设计思想有利于学生有效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技能和能力,有利于义务教材内容的完成。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会发现有些实验存在着一些不足,需教学一线的教师应地制宜适时改进。关键词:实验设计改进“我看见了,但我可能忘记了;我听到了,就可能记住了;我做过了,便真正理解了。”小学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精心设计实验,让学生通过亲身参加实验获得知识是搞好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关键。因此可操作的、成功的实验是课堂教学的基石。但随着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推进,科学课堂教

2、学发生巨变的今天,一些问题也随之出现,如:学生配套实验包先天不足不可操作;实验设计复杂难以实施;实验抽象难以直观等等。对于这些现象,一线的教师就须应地制宜适时改进。教学实践证明,实验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现就对科学教学中的一些实验设计改进谈谈个人的体会。一、化先天不足为后天完善一切科学都来自实践,都是从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发展起来的,小学科学也不例外。现如今配套的学生实验材料包却存在着一些先天不足,学生实验时缺乏可操作性,那结果就是浪费教师学生的精力和宝贵的时间,更可怕的是挫伤学生的科学探究积极性。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热单元第6课热是怎样传递的有二个活动:热在金属条中

3、的传递;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通过实验让学生感知热是怎样传递的,明白热总是从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课文中的实验(见图)要求在一段铁丝上每隔一定距离用蜡粘上一根火柴,将铁丝固定在铁架台上,火柴都向下悬挂,用酒精灯给铁丝的一段加热。观察哪端的火柴先掉下来?课文的要求是用蜡粘,课前我让学生进行尝试,学生化了不少的时间,可一上课学生向我抱怨的却很多都说粘不牢,成功的寥寥无几,上来展示时颤颤抖抖的又掉落了几根。那么简单的实验为什么会不成功呢?问题究竟出在什么地方?找问题:通过了解又自己亲身实验终于明白了是怎么回事。虽然日常生活中我们都知道蜡烛燃烧时流下的蜡会在桌上凝固。由于蜡先要熔化成液体,然后滴在铁

4、丝上,再往上粘火柴。但蜡的凝固时间快(指冬天,夏天正好相反),且熔化后粘性不大,所以很难粘上去,因此成功的不多。改进:改蜡为修自行车用的轴承油“黄油”。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后,想了一想,什么东西粘性大呢?平时自行车经常修,只见修车师傅往轴承里抹“黄油”,有时自己也尝试过,这“黄油”能把钢珠粘住,对,这东西可能行!就赶忙跑到校门口修自行车的摊上要了一些交给学生去尝试,经过一番忙碌,教室里响起了阵阵欢呼声。又如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沉和浮单元第4课空气的热胀冷缩中,观察空气是否具有热胀冷缩的现象。学生配套实验包中只有一个已粘连的小气球,根本没有课文插图中的锥形烧瓶。见插图:如果瓶内的空气体积膨胀,瓶

5、内的空气就会往外挤。只要想办法观察到瓶内的空气在往外跑,我们就知道瓶内的空气在膨胀(课文中内容)。分析课文得知,气球的胀与瘪能反应出空气的热胀冷缩。而导致气球胀与瘪的是温度的不同,因此不管是教师的演示实验还是学生的分组实验都需要准备热水、常温下的水、冰水,复杂异常。实验结果见课文插图:找问题:问题是显而易见的,按课文的实验设计,需要一大堆的瓶瓶罐罐,以及不同温度下的三种水,同时还要保证气球与锥形烧瓶接口的密封性,实验效果还不具有震撼性,对学生的感官刺激不够强烈,印象不深。总而言之,复杂有余,效果不足。改进:实际上关于空气的热胀冷缩历史上就已有成熟的经典实验,从早先的自然到近几年前的常识采用的都是平底烧瓶+橡胶塞+90度直角玻璃导管。实验时用手掌捂、放烧瓶使烧瓶内的空气热胀冷缩来移动玻璃导管中的一段红水。此实验效果明显,趣味性强,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教学中可利用教师的演示实验来设计“比一比谁的热量大的教学活动”吸引全班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达到教学的目的,克服了分组实验需大量时间组装的缺点。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