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站导向标识优化研究

上传人:gfy****yf 文档编号:27657291 上传时间:2021-08-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5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地铁站导向标识优化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地铁站导向标识优化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地铁站导向标识优化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地铁站导向标识优化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铁站导向标识优化研究(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医大省医院地铁站导向标识优化研究报告【摘要】:随着地铁交通的迅速发展,人们出行越来越多的选择地铁作为首选地出行方式,而在地铁车站进行的换乘其他地铁,寻找其他地面交通方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地铁车站指示牌,乘客导向标志设计的应具有的基本内容,主要原则,设计的人性化分析。然后,以中医大省医院地铁站为例,对当前地铁车站指示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意见,以帮助提高车站的客流管理能力,方便乘客。一、研究背景1、 成都地铁发展迅速成都地铁是成都轨道交通的组成部分,由成都地铁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建设与规划,服务于四川省成都市主城区及其周边郊县、市。成都地铁现已成为成都市民主要

2、出行方式之一。成都地铁单日最高客流为123.38万人次(2015年9月30日)。2014年,成都地铁全年运营客运量达到2.84亿乘次,列车正点99.96%;四调列车运行图,最小行车间隔缩短至2分50秒。2015年11月,成都地铁日均客流98.52万人次。2、 地铁导视系统水平与地铁建设发展不均衡的现象地铁导视系统应做到无缝性设计:地铁导视系统标志位置的设置能适时适地提示乘客方向位置,在乘车流程中起到良好的衔接,使乘客在乘车过程中不会感到迷茫;地铁导视系统中标志的字体设计应是规范的、理性的、直接的,但有些地铁标志中存在中英文对照不规范、英文字母均大写、缺乏正确排版的问题,使乘客不能迅速理解,并做

3、出下一步判断;标志设计在地铁导视流程中不够规范化、系统化,容易使乘客在乘车流程中产生困惑。3、 中医大省医院地铁站作为交通枢纽的重要性中医大省医院站是成都地铁2号线、成都地铁4号线和成都地铁5号线(在建)的换乘车站。中医大省医院站是成都地铁的一个三线同站换乘车站,具有复杂的结构,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故我们将中医大省医院作为典型进行研究。车站概况:中医大省医院站位于清江东路和一环路西二段的十字交叉路口,2号、4号线车站沿蜀都大道东西向布置,5号线车站沿一环路南北向布置,三个车站在交叉路口形成“”型换乘。车站西端有摸底河桥,一环路上设有四车道宽的公路下穿隧道已投入使用。沿清江东路和十二桥路在地铁车站

4、上方有一规划上跨立交桥,与地铁车站同步实施。换乘方式研究:2号线与4号线车站均采用双岛式站台车站,2号线线路位于双岛之间,4号线线路位于双岛外侧,5号线车站采用侧式站台,位于下穿道两侧2号、4号线站台的上方。在功能组织上,2号线和4号线共用站厅、站台及大部分设备管理用房。2号、4号线同台换乘,换成流线最快捷,满足了客流组织的要求,并最大限度实现了资源共享,体现了节能环保的主题。4、导视系统设计理念导视系统设计理念为乘客提供信息语言与视觉传达,不仅体现在对导视功能的合理性上,同时,更体现在对审美品质的高标准要求上,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己越来越成为设计师所追求的目标。所以完善交通设施的视觉

5、导向标识系统已成为大家关心的重要问题。它涉及现代化大都市的管理问题,体现城市的风貌。5、地铁标识系统的原则、要素及功能地铁标识系统是为了让人们在一定的地下空间环境中快捷、安全的到达目的地,各种类型的标识按一定的关系组成的,以视觉导航为目的而设计的一个视觉信息系统。随着时代的进步,对于地铁导视系统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地铁标识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表现为站台标识、换乘标识牌、轨道指示、标识物、图形符号、出入口指示等。每种标识类型在标识系统中,都行使自己独特的功能,它与内部空间及外部建筑或城市环境息息相关,是环境信息的载体,也是环境整体的延伸。地铁系统必须给乘客提供清楚、易懂、正确的导向系统和使用指引

6、。“功能第一”是地铁导向系统标识设计的第一要素,迅速传达信息,导向明确无误,便于行动者准确快捷地判定是它的主要功能。地铁导向系统标识特点决定了地铁车站空间是简单、流动、开敞、有通透要求的高效空间。找路是地铁站中人群的经常性的行为之一。人对环境的知觉和认知决定人的行为。因此,易识别和导向良好的空间对车站的运营效率至关重要。这种设计手法在具体创造高效空间环境方面很有实用价值,它们对解决地铁车站中人流的流动和疏散的效率问题很有指导意义。6、地铁导视系统中标志的视觉表现方式(1)文字力求简洁,注意大小与内容。(2)色彩需要灵活运用色彩原理,丰富表现形式,进行色彩搭配,注意色彩的面积、纯度对比、色彩的识

7、别度,使交通导视线路图中的路线醒目,以方便乘客的识别和使用。色彩设计上不仅有色相区分,而且可以用线条的不同粗细加以区分。(3)图形地铁导视系统中图形符号分导视符号与指向符号。无论是导视符号还是指向符号,应避免繁杂和有歧义的图像符号,追求简洁、明确、国际化的视觉符号。可较快地获取信息,做出决策。(4)注重导向标志的有序衔接地铁车站乘客导向标志的设计以乘客为使用主体,还依托站内固定设施 ,合理布设各种信息发布标志,力求实现标识信息的无缝连接 。导向标志的无缝衔接设计应体现在空间的接续性和时间的有效性上。空间的接续性是指各种导向标志应在乘客走行径路上顺序布设 ; 时间的有效性是指乘客从进站到出站过程

8、中对各种导向标志的使用效率 。地铁车站乘客导向标志的地下 、 地上有序衔接 ,对提高各种设施 ,特别是通道及其他导流设施的安全性和使用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2、 中医大省医院地铁站导向标志现有缺陷及优化方案1)入口标志的设计位置:中医大省医院站附近的公交站并没有很明显指引地铁的入口。而地铁站入口处的楼梯又比较隐蔽,不便于初次乘坐地铁的人找到。解决建议:地铁入口信息设置须与地面交通系统信息设置相衔接。乘客在乘坐地铁前可能是乘坐公交车、的士或步行等,其中在公交站台附近提示地铁相关信息是一种与地铁信息有效衔接的方式,通过提示地铁位置信息和驶往方向,来指引乘客便捷地寻找到地铁入口。2)通道处标志设计位置

9、:导视标志牌的位置须延伸到出口处或入口处,使乘客适时适地获取需要的导视信息。3)出口标志设计位置:乘客刚从地下2层到地下1层,会感到比较迷茫。因为出口标志经常被柱子挡住,而且导视标比较多且密集,不利于方便快捷的找到出口。解决建议:标志信息设置要帮助乘客出站并提供站点对应地面上的位置,帮助乘客定位。为实现地铁信息设置。应减少标志牌数量的设置,同时放置位置也要便于多角度观察。同时,在从地下负二层通向地下负一层的楼梯口处标志是为上楼梯的人准备,所指出口方向与实际AD口方向相反,且挂于明显位置,易造成误导。解决建议:可以设置为转弯箭头或左右箭头分别指引乘客A、D出口方向。4).站台标志设计位置:站台中

10、部信息量过大,不简洁;两侧信息量不全。 乘客在站台候车,站台上方的信息是一条地铁路线。可增添相关站台内部出口方向加强导视功能。因为中医大省医院地铁站采用同平面同台换成,对于换乘乘客十分便捷,但对于出站乘客没有起到较好的指引功能。不利于快速地找到正确出口。换乘不便,标志不明显,易造成误导。解决建议是:应该在站台中部增加指引标志,指引乘客出行。但拥有相同信息的导视标志的数目要减少;增加不同功能的导视标志,且做好区分,最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便于乘客出行。同方向,相同信息导视标志冗余,过于密集;应减少数量,否则造成乘客视线混乱,不利于出行乘客观察。根据实地观察,除中间以外站台两侧的导视标志较少,AD一

11、侧并没有指引BCE出口,而BCE出口也没有指引AD 出口。使得旅客因找不到BCE口而造成道路拥堵。所以,应适当增添相关导视标志。5)地铁站台设置交通图位置乘客下车后一般面临两种选择 : 出站和换乘。如何使站台区域内短期聚集或滞留的乘客数尽可能的少,以有效降低站台层乘客密度,这是体现地铁站内的导流导向疏散标志和信息发布系统功能有效性的重要标尺 。应使刚下车的乘客很快具有空间位置感 ,从而尽快选择出口和路径。北京地铁各站在站台两侧均设有“地铁线路图标识”牌, 用以向刚下车的乘客传达最简明、最有效的地下地面衔接信息。通过“地铁线路图标识”牌上的图示和简单的文字描述 ,乘客能及时检索当前位置,方便获知站点周围的标志性建筑物和较大的单位场所等地面综合空间信息 ,从而迅速按图示找到正确的地铁出站口。6)地面标志的设置由于中医大省医院站为换乘车站可在负一楼增添地面标志指引地铁线路方向及2、4号线的具体线路。2、标志设计在地铁导视流程中应满足规范化、系统化,便于乘客出行,避免在乘车流程中产生困惑。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