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电子商务研究文献述评

上传人:y****3 文档编号:27568101 上传时间:2021-08-18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41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旅游电子商务研究文献述评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旅游电子商务研究文献述评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旅游电子商务研究文献述评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资源描述:

《旅游电子商务研究文献述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电子商务研究文献述评(2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v 1.旅游电子商务概念的研究v 2.现状与对策研究v 3.信息技术研究v 4.旅游网站研究v 5.旅游者消费行为研究v 6.旅游企业盈利模式研究v 7.旅行社电子商务研究 v这个概念最早是在20世纪90年代由瑞佛.卡兰克塔提出,后由约翰.海格尔进一步发展。v王欣对旅游电子商务作了“三个元素,二个优势,三个特性”的概括,并分析了旅游电子商务对我国旅游市场带来的冲击和新的关注点。v杜鑫坤(2005)认为旅游电子商务就是旅游业以网络、数据库等信息手段进行旅游系统中各个部门的运营与管理。 v杨宏伟认为应从两个方面来认识旅游电子商务: 一是互联网上在线销售,即旅游网站即时在线为每一位旅游者提高专门的

2、服务; 二是以整个旅游市场为基础的电子商务, 泛指一切与数字化处理有关的商务活动。v唐超将旅游电子商务定义为“在全球范围内通过各种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信息化网络所进行并完成的各种旅游相关的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综合服务活动。 v刘四青对旅游电子商务的定义是“买卖双方通过网络订单的方式进行网络和电子的服务产品交易,是一种没有物流配送的预约型电子商务v刘笑诵认为旅游电子商务是指同旅游业相关的各行业,以网络为主体,以旅游信息库为基础,利用最先进的电子手段,开展旅游产品信息服务、产品交易等旅游商务活动的一种新型的旅游运营方式。v林德荣、郭晓琳认为旅游电子商务的概念应该包括旅游电子商务的本质属性和

3、旅游电子商务的应用层次两个方面。认为旅游电子商务凭借网络、多媒体技术等手段最终服务于旅游商务活动;旅游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的层次包括促成旅游交易实现的各种商业行为,和再造和整合旅游企业内部流程两个方面。 v杨路明、巫宁的定义:旅游电子商务是指通过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旅游商务活动各环节的电子化,包括通过网络发布、交流旅游基本信息和商务信息,以电子手段进行旅游宣传营销、开展旅游售前售后服务;通过网络查询、预订旅游产品并进行支付;也包括旅游企业内部流程的电子化及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等。 v一是旅游电子商务发展总体现状与对策研究v二是某一地区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v周德仿通过对我国旅游电子

4、商务发展优势劣势的初步探讨, 揭示我国目前旅游电子商务行业的概况和前景, 并指出其发展的路向和基本战略。v陈国贵等利用分析法分析了我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 提出了若干发展战略。 v张小莉分析了我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包括旅游电子商务的应用层次较低, 信息数据传递不及时, 资源难以共享, 旅游网站设计技术实力不够,设计风格陈旧, 网络安全问题。同时, 从网络技术、网络安全、旅游电子商务的营销策略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几个关键因素。v周霓分析了我国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阐明了只有不断完善旅游电子商务的宏观环境, 加强旅游网站的自

5、身建设, 逐步实现规模化、网络化和特色化经营, 才能促进我国旅游电子商务的良性发展。 v张静从物质要素和功能要素两方面评述中国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阶段、网站类型和服务功能的现状特征, 分析了我国旅游电子商务未来发展的机遇和障碍, 并对我国旅游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建议。v林德荣等回顾了国内外旅游电子商务的研究现状, 评述了当前研究的几大方面(现状对策、信息技术、电子商务的应用、旅游网站、旅游者消费行为),总结目前研究的薄弱环节,对今后研究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v杨丽分析了我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剖析了问题和原因,提出建立全国旅游资源数据库、开展个性化服务、推广网上社区、推行电子票务、解决

6、网上支付等对策。 v詹兆宗调查分析浙江省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 指出了浙江省旅游电子商务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若干发展旅游电子商务的策略。v朱应皋等分析了江苏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必要性及存在的障碍, 并提出了发展的对策。v朱镇将苏州市的旅游网站分为四类, 即门户网站、专业旅游网站、传统旅游企业自建网站、政府背景类网站, 分析了这些网站包含的基本特征要素情况。分析了苏州旅游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造成苏州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缓慢的原因, 给出了促进苏州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对策。 v颜黎明提出了发展福建旅游电子商务应采取政府和旅游企业联合发展, 建立权威的旅游电子商务公共网, 加强旅游电子

7、商务和网络营销教育, 培育、扶持旅游企业电子商务市场, 建立全省性的旅游资源数据库等对策。v林璧属提出了启动闽台旅游电子商务合作的步骤与途径, 分析了运用旅游电子商务促进闽台观光旅游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v谢跟踪对福建省旅游电子商务网站经营现状进行分析, 将旅游电子商务网站分为两类地区性旅游电子商务网站和旅游信息网站,并分析了各自的服务内容。阐述了福建省旅游商务网站发展的外部障碍因素和内部障碍因素, 外部障碍因素包括消费者信心、基础设施建设、交易安全性、相关法律, 内部障碍因素包括旅游信息质量有待提高, 旅游电子商务网站个性化服务急需建立, 网站语言需要多样化、电子旅游地图有待改进。并提出积极推

8、广网站、个性化定制服务、联合发展模式、在线预定中的优惠策略及网站的语言文化等问题的解决, 是福建省旅游电子商务网站发展的关键所在。 v林卫红通过对广州旅游电子商务现状的分析, 提出解决广州旅游电子商务的一些基本构想, 如解决体制问题、建立旅游信息网、建立邓和电子交易平台和培育壮大旅游电子商务市场。v赵凌冰指出吉林省旅游电子商务在安全与法律、信息基础设施、旅游类网站建设、人才及观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v覃建雄在分析国内外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特点、趋势优势及意义的基础上, 在发展四川旅游电子商务的总体设想、实施战略、技术路线、服务内容等方面提出了初步意见和建议。v刘桂芳

9、分析了制约西部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包括产品结构单一化、体制创新不足, 并探讨了旅游电子商务为西部旅游业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v徐素宁等提出了基于WebGIS 电子地图、全景图像生成和网络全景图像浏览组成的虚拟旅游系统技术方案。v王璐等认为赛博空间技术可为虚拟旅游规划提供技术平台,其主要支撑技术是信息高速公路、遥感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和GIS 技术。v应丽君认为随着技术的出现,旅游电子商务的市场集中度将出现一个先降后升的趋势,旅游六大要素的企业都将开展电子商务。 v刘亚军提出了我国旅游业迎接移动电子商务应采取的对策。v杜小慧等提出了基于移动运营商、基于PDA、基于短信平台的旅游移动电子商务模

10、式,并指出了其在旅游服务中的应用价值。v乔玮介绍了国外手机旅游信息服务发展的状况,总结了旅游信息服务的特征及对旅游业产生的影响。v李京颐等通过对北京地区旅游企业信息化发展状况的调查,分析影响信息化发展的基本因素,提出政府引导、建立良好社会环境,保障交易安全、建立旅游信息系统、应用新技术的对策。 v夏东晓、何忠诚通过对中美旅游网站的类型、网页设置、功能内容、售后服务、整合并购、赢利渠道和法律支持等方面的比较研究,探讨了中国旅游网站发展的最佳模式。v李彦丽、路紫对中美旅游网站的类型、市场规模和经营模式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预测旅游网站发展模式的新方法“虚拟距离衡量法”。 v张俊霞引入了目标价值系统(

11、 Purpose Value System) 用于评估旅游网站的有效性,为国内旅游网站的定量评价提供了有益的探索。v吴思、凌宏鸿基于瑞奇曼(Rachman) 和布奇南(Buchanan) 的研究方法,对国内3 个著名旅行网站的内容交付性进行了研究。v高静等(2007) 以中国内地31 个省为例,将营销战略、信息服务、交易处理、技术支持和网站运营作为一级指标,对官方旅游网站的营销功能进行评估。 v任伊铭等以石家庄市10 个旅游网站为研究对象,建立智能化评估指标体系,并运用了模糊聚类分析方法进行评估 。v周春林等以国内综合性电子商务旅游网站为研究样本,建立了旅游电子商务网站内容期望-交付研究框架和

12、模型,研究杨本网站内容的交付性,为我国综合性旅游电子商务网站的内容建设和创新提供建议。 v陈娟、路紫对旅游电子商务使用者满意度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使用者满意度与旅游电子商务功能两者间的相关性。v高亚峰、路紫从旅游网站信息功能方面出发,探索了其与旅游预订行为的关系 。v岑成德、梁婷通过对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在校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两所高校学生关于旅游网络信息搜索行为的一些特征与偏好。 v李莉等通过在网上发放调查问卷,采用逻辑回归分析方法,确定访问最多的旅游网页类型、自我效能、特定领域创新和网络知觉是影响中国电子商务消费者在线购买旅游产品这一消费行为的决定因素。 v冯飞通过对携程旅行网和春秋旅游网

13、建立模型并进行市场调查的基础上,比较分析这两种盈利模式的共同点、核心差异、相对优劣和市场对他们的选择倾向,探讨我国B2C 旅游电子商务与传统旅游企业结合的合理途径以及未来盈利模式的调整与发展方向,得出市场是判断盈利模式合理性的唯一标准的结论。 v赖斌、杨丽娟以四川省为例,归纳了旅行社网站绩效的评价因子,提出影响旅行社电子商务运营绩效的因素,通过相关性检验分析了影响因素的强度,用聚类分析研究了影响因素的分类特征,以期对实践作出指导意义。v詹兆宗从互联网产品营销策略入手,通过对旅游产品网络营销特性的比较,提出旅行社基于互联网的产品设计观点,并探讨了相应的对策。 v除此,还有以下研究:v陈文力、李京

14、颐通过对北京地区旅游企业的调查,采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北京地区旅游电子商务的优势和困难,提出应在人才培训、平台建设、网络营销方面有所改进。v朱镇、赵晶等从企业资源观出发,通过建立CSF(关键成功因素,西方信息系统的研究方法)模型,采用AHP方法研究我国传统旅行社和旅游中介网站电子商务采纳的关键成功因素。 v李仁杰、路紫剖析了互联网信息过载问题,指出旅游个性化推介服务在未来时空一体化的发展方向,认为旅游网站、LBS 网站和ESNs 3 种互联网平台的整合是时空一体旅游个性化推介发展的突破点。v马勇、周娟以三峡旅游目的死为例,分析了旅游目的地电子商务网络构建的背景, 在详细阐述三峡旅游目的地的构建体系和构建模式的基础上, 提出旅游目的地营销的新对策。 v马梅从电子商务的理论角度出发,从交易维、信息维的角度对旅游电子商务的产品和服务进行划分,并据此统计调查目前中国旅游网站电子商务产品与服务开展情况,对在线旅游产品和服务、线下产品和服务进行对比,总结中国旅游电子商务的开展程度。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