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化解师生冲突

上传人:fgh****35 文档编号:27533493 上传时间:2021-08-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如何化解师生冲突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如何化解师生冲突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如何化解师生冲突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如何化解师生冲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化解师生冲突(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青年教师在走上讲台之初,多怀有激情梦想,对教育有美好期待,对自己信心十足。遗憾的是,激情与梦想被现实撞得灰飞烟灭的不在少数。如果对青年教师成长中的自我与现实的问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或许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这样的遗憾。 一、改变自我,接受现实 电视剧中,英俊潇洒的青年教师与冲动反叛的年轻学生斗智斗勇,教师总能把握住学生的心理,学生最后也总是会给老师面子,关键时刻,还可以携手对付校方或家长。而在自己的教育生活中,一些学生却是软硬不吃,让他写检查,他说“老师你是想树立自己的权威吧”;与他谈心,他说“老师你是想感动我吧”。学生把老师的心理摸了个门儿熟,正好与电视剧反了过来。有的学生干脆给老师来个“非暴

2、力不合作”,任凭老师怎么处置,他就是不吭声。稍成熟一点的学生也会配合一下老师,你批评他时,他会连说“是是是”“对对对”“好好好”,一转身,就像啥事也没发生过。这种“虚心接受,坚决不改”的学生,可能老师们多少也接触过一些。还有些小公主、小太子,老师见了都想绕着走,怕被他们欺侮了。 “如今的学生怎么会这样?”很多老师有此感叹。特别是一些有一定资历的老教师,可能相对来说更难理解现在这些在开放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学生,这些学生可比当年“红旗下的蛋”棘手多了。而青年教师在头疼学生难管理、难教育的同时,可能还会对学校、对校长产生困惑甚至愤怒。一边说着“为了一切学生”,一边想法子把调皮捣蛋的学生弄出校门;一边说

3、着“教育关系到孩子的未来、民族的未来”,一边组织孩子说谎造假“校长怎么可以这样?”“教育怎么会是这样?”诸如此类的质疑可能不少青年教师曾经有过。 艺术来源于生活,但有人说,在中国,生活的精彩总是远远超越艺术家的想像力。教育也不例外。教育影视中的故事,总不如教育现实曲折艰难。其结局,也未必都能如教育影视故事中那样有大团圆般的美丽灿烂或温馨动人。 怎么办?改变自己! “当你改变不了现实时,你只能改变自己!”这句话想必现在大家已不陌生。这话很有道理,毕竟“鸡蛋碰石头”的确算不上明智之举,13亿人吐个唾沫能淹死人了,13亿颗鸡蛋碰块巨石,未必见得能把石头碰碎了。即使碰碎了,那也是蛋石俱毁,没有实际意义

4、了。所以,改变自己是不错的选择。 关键是,改变自己的什么? 有的青年教师转型很快,撞了几回南墙,马上放弃了自己的教育理想梦。怎么能出成绩就怎么来,领导喜欢什么自己就做什么,一切以获得权力的认可与赞赏为标准与动力。这与其说是改变自我,不如说是放弃自我;与其说是适应社会,不如说是同流合污。 我所说的改变自我,是改变自己对学生的期待,改变自己对校长的期待,改变自己对当前教育大环境的期待,不陶醉于自己构想的美好却是虚幻的教育氛围,直面教育现实。尽管这个教育现实可能与我想象得很不一样,很让我失望,但这就是我所处的教育环境。我的工作,不能是基于梦幻,更不是在想象中进行,而是在当下的教育环境中,面对现实的校

5、园、现实的学生开展的。 二、坚持自我,理解现实 期待可以改变,自己的信念不能轻易放弃。事实上,如果信念被现实撞了两下就趴下了,严格说来,这也不是什么信念。 坚持自我,就是坚持自己的教育信念。 用最朴素的话来说,教育是一项良心工作。教育者所思所言所行,都可以首先扪心自问:这是发自我内心的吗?我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吗?现实教育环境不尽如人意这是事实,是不是到了教育者必须出卖自己的良心才能工作,非违背自己的良知无法生存的地步?我想并不是如此。很多时候,我们的“卖身”(包括出卖自己的灵魂),的确是为了“求荣”,而不是迫于生计。只是在这个物质化时代,很多人以为,生命的价值就在于获得更多的生存资料,舍此无他。

6、所以,良知与良心,都成为了可以出售的物品,更不用说肉体了。这是另一个严肃的话题,暂且按下不表。 对一个不甘平庸的教育者来说,坚持自我是起码的要求。一个人失去了自我,剩下的只能是对感官刺激的追求,无异于行尸走肉。因此,一个真正的教育者很自然地应该坚持自我,不会轻易为流俗击倒。坚持起码的教育原则,是教育成功的基本条件。罗列一下,这些可以算是基本的教育原则: 教育应该给孩子带来快乐,孩子是教育全部的出发点与归宿; 教育是鼓励人向善的活动,是为了大家更美好的生活; 教育要教人鉴别真伪,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欺瞒不是教育; 谁都明白,现在的教育出了问题,放大一点说,现在的社会出了问题。所以,这些基本的教育

7、原则被很多人忽视,甚至有的人会觉得太可笑,太理想化了。问题出在哪里?一个真正的教育者,不会“躲进小楼成一统”。他在努力完成自己的工作,在与孩子们快乐成长的同时,会细心观察,认真思考这些现实问题。 黑格尔说:“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合理的都是现实的。”这句话被很多人误读了,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很多人将黑格尔的话演变为“存在就是合理”,并以此化解对现实的各种批判。如果真是这样,黑格尔就不会是举世公认的哲学大师了。 “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它的真实意思是,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有其产生并存在的原因(勉强也可以说成“理由”)和条件;哪怕人们对某些事情厌恶甚至恐惧,它们也有产生的原因和存在的条件。当它们存在的

8、条件依然存在,即使人们厌恶甚至恐惧,这些事情依然会存在。另一方面,一切符合发展规律的事情,即使目前产生的条件还不具备,早晚它也会出现的,这就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 因此,对一个有所追求的教育者来说,停留于对现实事物的喜恶还不够,还要努力去了解事物背后的东西,了解社会百态以及其发展演变。对社会的了解,就是对教育的理解,就是对人性的把握。一个成熟的教育者,不会轻易用道德的标准去评判处于转型时期的社会现实,更不会轻易给学生贴上什么标签。他在坚持自我的同时,会对自己所不满的社会和他人抱有一种真切的理解之同情,同时也会对社会和教育的未来充满热情而又理性的期待。 三、强大自我,改变现实 “大家都这样,我

9、能怎么办?”这是很多青年教师共有的迷茫,有人甚至以此作为自己退缩、放弃的理由。很多人因此期待出现一个英明伟大的人物,一举改变现行教育体制,为大家创造一个理想的教育环境。 体制肯定是需要变革的。有道是:“好的体制让坏人变好,坏的体制让好人变坏!”中国教育的很多问题,深究起来,多与教育体制有关,这方面的相关论述也有很多。 有了一个好的体制,一切就能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不然!一个期待英雄拯救的民族,能否出现英雄是个未知数;英雄出现了,能不能拯救大家同样是个未知数。 回首一百多年来中国走过的道路,从洋务运动到“清朝立宪”,从辛亥革命到民国建立,从青天白日到斧头镰刀,制度建立的努力一直没有停息过。但我们今

10、天依然在期待体制创新,而且只是期待,最多再加以一点深情呼唤。 原因可能有很多。从“人”这个角度来看,可以总结概括为两点: 第一是主政者的思路。是想建立一个“宪法之下的共和“,还是要建立一个“一人(党)(威权)之下的民主”,这是非常考验主政者远见、勇气与胸怀的选择。 第二是普通民众的心态。当年阿Q上了大堂,虽然边上的长衫人物命令他“站着说!不要跪!”阿Q却总觉得站不住,身不由己地蹲了下去,而且终于趁势改为跪了,觉得还是跪着踏实舒坦。如果国民都是这样的素质,见了当官的就自觉矮了三分,甚至自觉小了一辈,都巴巴地期待着当官的夸自己两句,与自己握个手,留个影,那么任何民主制度到最后都会成为花架子,只有“

11、为民作主”的主旋律涛声依旧。 阿Q心态至今流行,一个很简单的现象就可以判断。很多人抱怨基层民主选举不够公开透明,但抱怨归抱怨,投票时并不落后。似乎很少有人意识到,弃权,也是自己的基本权利。“领导让我投票的!”这是部分人的解释。既然领导的话都要听,那么体制创新又从何谈起?除非领导自己想玩点新鲜的。“我这一票投不投无所谓,改变不了什么!”这是另一些人的解释。这些人可能没有想到,如果什么时候他的一票能够定乾坤了,这是民主还是专制?民主,就是这一票一票算出来的,而不是哪个人说了算。因此,珍惜自己微不足道的权利,发挥自己微不足道的作用,这是民主体制需要的共识。 从这个意义上说,体制创新并不只是为官者的事

12、情,它同样需要普通民众的积极努力。这种努力,可以从改变自己的心态,改变自己的行为开始:不再把当官的视为道德楷模、正义化身、真理代表,意识到为官只是为官者的一份职业;不再期待为官者的赏识,更不会为了得到为官者的赏识甘心出卖自己的灵魂和肉体;不再期待一夜之间能够体制创新,而是有所选择地有理有节地拒绝旧体制的诱惑 个人认为,这种理性的拒绝甚至比所谓的“合理化建议”这个词总让我想起“上书”更能真正推动体制创新。小时候,小伙伴在一起开开心心,若有哪个人惹火了大家,招到大家的一致反对:“你再这样,以后我们不跟你玩了!”这话绝对有相当的威摄力,会让这个触犯众怒的调皮鬼赶紧讨饶“改邪归正”。 或许有人想到了,还说不定谁不跟谁玩呢?是的,还有一种情况是:“你们再这样,我不跟你们玩了!”如果这话是建立在慎重思考后的理性选择,那这个人就是英雄,有勇气有胆识。 我相信,这样的人是有的,而且应该会越来越多。他们是有强大自我的人。他们的选择,不是狂妄,而是自信,对自己能力的自信;不是叛逆,而是珍惜,对自己人格的珍惜;不是摧毁,而是建设,为了自己和他人美好的未来。 你我就是现实的一份子!强大自我,放弃不正确的期待,清除内心里的奴性,让现实的改变从自我的改变开始!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