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柳青的典型化创作及其意义汇编

上传人:刀*** 文档编号:27460435 上传时间:2021-08-1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2.5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新版柳青的典型化创作及其意义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版柳青的典型化创作及其意义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版柳青的典型化创作及其意义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新版柳青的典型化创作及其意义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柳青的典型化创作及其意义汇编(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新版柳青的典型化创作及其意义汇编 摘 要: 柳青在当代“典型化”创作的形成,与新时代文学的召唤和“新的文学规范”的规训,与*作家自觉的创作追求,*现实主义典型化创作方法的使用,以及*作家崇高的思想*和光辉的人格节操等因素密切相关。对于创业史等“红色经典”的认识、评价,一定要遵照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原则,回到历史现场,回归文学本体,这对于“十七年”文学研究及当下文学创作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柳青;典型化创作;新的文学规范;文学批评;规训;语境;创作道路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在中国当代文坛上,柳青是“十七年”时期“典型化”创作的代表作家,他采用*现实主义典型

2、化方法创作的创业史被奉为反映中国农村合作化运动的经典。然而,这部“红色经典”在问世后的岁月中命途多舛。在上世纪60年代初,围绕创业史中心人物梁生宝的艺术典型问题就展开过激烈论争。文革时期,创业史又被诬称为体现“十七年”文艺黑线的黑经典,并且殃及作家柳青。新时期初,创业史短暂辉煌。进入80年代中期后,创业史又因其浓烈的政治意味和典型化色彩备受责难。在80年代末兴起的重构20世纪文学史的浪潮中,创业史在偏激的文学史叙述中几乎淡出人们的视野。创业史在不同历史时期所遭遇到的尴尬,特别是在“十七年”和新时期评价的反反复复和巨大落差现象,深刻地揭示出中国当代文学批评中政治化思维的根深蒂固,同时,也给我们提

3、出了如何正确对待柳青的典型化创作与“红色经典”这样一个严正的课题。是沿袭政治化思维像翻烙饼似地、简单化去认识“十七年”时期的“典型化”创作,还是跳出政治化思维的窠臼,返回历史现场,回归文学本体,去探寻“十七年”时期“典型化”创作的合理性及其局限,给创业史等“红色经典”一个客观公正的定位,进而给当下文学创作以及学界研究“十七年”文学以有益的启示。基于这个动因,本文拟对柳青的典型化创作的形成及其意义进行探寻。 一 新中国成立后,“文艺为政治服务”被确定为当代作家创作的基本方针,塑造英雄形象(*新人)成为当代作家创作的首要任务。在第一次文代会上,周扬代表*党明确提出了建设“新的人民的文艺” 的宏伟目

4、标,并且确立了实现这个目标的“新的文学规范”(新的主题,新的人物,新的语言、形式),他号召作家写“人民中的各种模范人物”,并且要“以全副的热情去歌颂去表扬”。1151153在热情召唤的同时,新生的共和国文坛迅即按照“新的文学规范”对形成共和国文学的两大源头五四新文学和解放区文学进行规训。柳青就是最早受到规训的解放区作家之一。 1950年1月4日下午,在上海锦江饭店召开了关于柳青长篇小说种谷记的座谈会,出席会议的多是文坛上享有盛名的作家和文学评论家,如巴金、周而复、李健吾、冯雪峰等。大家认为,小说的内容和人物虽然真实可信,但主题思想不深刻,人物性格不鲜明,分析原因主要是小说反映的生活和中心人物王

5、加扶的形象塑造缺乏典型性。著名评论家冯雪峰指出:“造成这种缺陷主要是小说所采用的创作方法问题,即没有采用典型化的创作方法。作者写人物一切都是照这个人原来赋有的样子,不加改易地加以十分周到的分析和描写,不会有过什么增加,没有对典型的粗胚和材料进行加工,”2126128数月后,在一篇评论柳青种谷记的文章中,论者更明确指出:“作者基本上掌握的是现实主义的一面,缺乏的是浪漫主义的一面,如果作者当时已经能够自觉地掌握*浪漫主义的话,那是一定不会满足于现在这样子的写法的。”2145上述对柳青早期创作缺乏典型化的批评体现了共和国文学建设的明确导向。 所谓“典型化”是指文艺家通过收集、分析大量的生活材料,从中

6、提炼出最能体现某种人物或某种生活现象的素材进行整合、虚构,在艺术加工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艺术形象3。典型化学说历史悠久,它起源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模拟论”,中经黑格尔、车尼尔雪夫斯基的“典型论”,到恩格斯时代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即马克思主义典型化(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谈到文艺创作的“典型化”问题时,精辟地指出:“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的文艺,应该根据实际生活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人物来,帮助群众推动历史的前进。”417*的“典型化”论述含有

7、鲜明的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功利追求,这个论断,后来成为解放区作家和未来新中国作家进行典型化创作的指南。 柳青是一个在解放区成长起来的*作家,他信奉无产阶级*文学主张:“文学事业应当成为无产阶级总的事业的一部分”,无产阶级文学应当替“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5162,“无产阶级*文学的任务是创造正面人物的典型形象”659。延安文艺整风运动结束后,1943年2月,柳青在组织安排下,第一个到陕北米脂农村深入实际生活,成为解放区作家中以实际行动实践*在讲话中所指引的创作道路的样板。 然而,从柳青在“文艺整风”后的创作情况来看,他并未完全按照讲话所要求的典型化方法进行创作,而仍是采用自己所钟爱的现实主义创作方

8、法。为何柳青在接受了讲话影响后还会在创作中.出现这种情况?探究其因,这是因为柳青早期文学观的形成既缘于无产阶级*文学理论的滋养,同时也受惠于五四新文学和西方现实主义文学的哺育,这两个方面的因素决定了柳青在早期创作中,既要表现*倾向性,同时也要顾及现实主义真实性。前者使柳青在创作中注重选择和表现重大题材和*主题,注重塑造无产阶级*英雄人物;后者使柳青注重采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来表现真实的生活和人物。由于柳青早期创作对现实主义真实性的执著追求,对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偏爱,因而就使他所表现的生活和塑造的英雄人物难免缺乏典型性。其英雄人物的塑造总是先进性和局限性集于一身,有时某些人物形象的真实可爱之处在很大程度上恰恰就是通过人物自身的缺点(或局限)表现出来的。柳青这种过于追求真实的写法不免被人讥为“自然主义”,这使他的创作在建国前夕就开始受到*文学评论家的指谪和规训。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