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让语文教学锦上添花

上传人:L****s 文档编号:27430950 上传时间:2021-08-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6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信息技术让语文教学锦上添花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信息技术让语文教学锦上添花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信息技术让语文教学锦上添花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让语文教学锦上添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让语文教学锦上添花(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信息技术让语文教学锦上添花 信息技术让语文教学锦上添花 一、现状分析 信息技术集文字、图像、动画等信息功能于一体,具有形象具体地表达事物属性, 多角度、多层次、多媒体地揭示事物本质等特点。因其教学信息的远距离传输,沟通机制的多样化,是提高课堂40分钟效率的重要手段。它不仅使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多彩,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其享受科学技术带来的无穷乐趣。就语文教学本身而言,图像清晰、动态感强,打破了时空限制, 增加了课堂容量,“观古今于一瞬,抚四海于须臾”,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了语文课堂教学大容量、多信息和高效率的目标要求。不仅如此,通过信息技术的引导,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想

2、象力,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收到豁然开朗的效果。因此,信息技术应用在语文教学,特别是语文阅读教学中无疑是锦上添花。 信息技术这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则满堂生辉,事半功倍,反之则弄巧成拙,画蛇添足。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叶澜教授在上海“黄浦教育论坛”的报告“什么样的课算一堂好课”中说:“我们往往喜欢把好的东西形式化、教条化,结果在好的东西还没有很好地长大的时候;它已经开始被窒息,开始僵化。”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如何用好信息技术这个“好的东西”,充分发挥其优势,把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完美结合,做到收放自如,避免“课上热热闹闹,课后收获了了”的现象发生。就比如我初次接触信息技术,尝试运用课件给学生上课时

3、,本来一篇较易理解的自读课文蝈蝈,却因为课堂上只顾忙于教学环节上需要出示的多媒体课件,一会儿出示这个片段,一会儿展示那个图片,把原本简单的东西复杂化,把自己弄得手足无措,被课件牵着鼻子走,成了课件的奴隶。更为严重的是,为了能在课堂上吸引学生、活跃课堂气氛,一味追求使用信息技术手段,课前都把心思用在了制作课件上,而忽视了教材本身,致使教学本末倒置,因此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另外,网络下的教学环境为学生创设了更为开放的课堂,学生们思维活跃,创新意识增强,老师很难预见课堂上的多种变化,加之学生获取知识的多样化,这就给我们驾驭课堂带来了不少困难,这就需要我们做老师的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还要在实践中

4、不断探索经验,掌握最新信息,以满足课堂上学生的需求。 作为一名普通的小学语文教师,我亲历了从“黑板+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到丰富多彩的现代化教学的转变历程。2010年秋,以虞城县教育局在我们明德小学建设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班班通”学校为起点,短短几年时间,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依托校园网和数字化教学平台,我们的教研活动、培训互动搞得有声有色。 经过专业培训后的我校教师对于现代化教学手段人人会用,人人善用,让孩子们在网络支持的世界里,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和才干。信息技术环境的建立,给语文阅读教学带来了崭新的变化,使语文阅读的平台变得更为宽广,让语文课堂动了起来,活了

5、起来。下面我就从自己曾执教的一节课黄河的主人来谈谈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是怎样巧妙融合的。 二、“举案说法” 黄河的主人是西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中的一篇课文。课文通过对黄河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气势以及艄公在黄河中沉着驾驶羊皮筏子,大胆破浪前行情景的描述,赞扬了艄公勇敢、智慧、镇静、机敏,以及与大自然搏斗的英雄气概,是一篇让学生感悟事理的好材料。教学前,我先做了一个小调查,发现学生对黄河的了解很是肤浅,学生对文本的阅读与理解存在一定的障碍。所以,开展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实践活动对学习本篇课文可行而必要,从教材特点上看也很具代表性。“好钢要用在刀刃上”,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的: (一)创设情

6、境,巧妙导入 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运用多种直观形象的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教师巧妙的运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可以有效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激起学生体验和探究的欲望,为一节课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我采用与课文有关的富有感染力的音乐、精美的图片、视觉冲击力强的录像来导入,使学生受到直接的气氛感染,把学生带到形象、生动的情境中,奏好整堂课的“序曲”, 从而达到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目的。 上课伊始,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这篇课文,(板书课题)请同学

7、们齐读课题! 生:黄河的主人 师:把题目读出气势来!(屏幕上出现气势磅礴、奔腾不息的黄河,旁边站着一个头戴白羊肚手巾的艄公)。 生:黄河的主人! 师:同学们,你们了解黄河吗? 生畅所欲言(略) 师:想不想看一看黄河,听一听黄河的声音? 生:想(齐声) 师:好,让我们一起来观赏一下黄河。(出示波涛滚滚、汹涌的黄河,并配以激情昂扬的音乐),这就是万马奔腾的黄河!这就是浊浪排空的黄河!这样的黄河谁能驾驭得了它,成为它的主人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当中去深入了解吧! 这样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巧用现代教学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

8、产生激动人心的情境效果,同时也奠定了本节课的感情基调。 (二)化静为动,解难释疑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将静态的画面和比较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离我们生活教远的意象转化为生动的、形象的、具体的动态画面或图象,是许多语文老师面临的一大难题。信息技术的引入无疑为改变这一现象提供了一条很好的途径。 在教学黄河的主人时,引导学生了解“黄河的主人是谁”这一环节遇到了障碍,“再定睛一瞧,啊,那上面还有人哩!不只一个,还有一个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个人!这六个人,就如在湍急的黄河上贴着水面漂流。这就是黄河上的羊皮筏子!也只有十只到十二只羊那么大的体积吧”什么是羊皮筏子?这种大约有1500多年的历史、原始

9、而又古老的水上交通工具,单凭作者一句“也只有十只到十二只羊那么大的体积吧”学生怎能理解?不了解羊皮筏子,就体会不了黄河上羊皮筏子的惊与险,没有这个做基础,就理解不了艄公成为黄河主人的原因。这时候,信息技术就应该露一手了,发挥它得天独厚的优势化静为动。我先是让学生欣赏有关羊皮筏子的图片,然后围绕文章重点,播放羊皮筏子在黄河上破浪前行,险象环生的视频,当画面播放到黄河巨浪向羊皮筏子掀过来时,同学们本能的爆发出尖叫声,对艄公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我适时引导学生结合文章内容谈感受,同学们有感而发,回答问题积极主动,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此时再来理解艄公的勇敢与智慧,镇静与机敏可谓水到渠成。 (三)发散思维,

10、拓展延伸 五年级的孩子已经有了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但是从整体来看,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大多停留在表层意义上,因此语文教学在重视范文语言的感悟、积累和内化的同时,还要积极向课外拓展,帮助学生增加感悟的深度,拓宽积累的广度。为此,教师应注意课堂的延伸和拓展,实现课内外相结合的开放式学习格局。黄河的主人一课除了引导学生感受黄河波涛汹涌的气势,领悟“黄河主人”的勇敢与智慧之外,还要让学生体会艄公与大自然抗衡的不屈精神,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此环节我是这样引申的:在人与外界的各种挑战中,除了课文中介绍的羊皮筏子上的艄公以外,还有很多主人。你能举出几个例子来吗?生自由回答后师总结并依次出示:猎人、

11、杨利伟、吴斌,并配上解说词:他凭着训练中的坚韧执著,飞天时的从容镇定,成功后的理智平和,开启了中国人的太空时代,成为中国太空第一人,他就是杨利伟;他凭着经验和智慧,在大森林里勇于创造条件,克服重重困难,变被动为主动,成为大森林的主人,他就是猎人;他凭着高尚的职业素养和道德情操,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勇于担当、坚守岗位、舍己为人,用生命诠释了尽职尽责的主人翁精神,他就是最美司机吴斌。同学们在震撼之余,纷纷表态要做学习的主人,生活的主人,时间的主人,自己的主人 此时,我又不失时机的向学生推荐课外阅读大森林的主人这篇文章,网上搜集有关杨利伟与吴斌的事迹资料。这样鼓励学生去搜集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源,进行

12、选择和应用,可以培养他们有效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筛选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同时,阅读又是“搜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这样的拓展与延伸,不仅开阔了学生视野,充实了课堂教学资源,还帮助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了文章主旨。这样的学习环境由传统的线形结构变为多元的网状结构,弥补了文本的局限性,使学生能够更快捷地获取多方面的语文知识。 (四)自由交流,综合实践 从学生认知活动来看,每堂课的学习终点,应当同时又是新的认知活动的起点。我校的数字化教学平台上,特设了“教师之窗”、“学生园地”、“师生论坛”的实践活动展示台,学生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作品,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与教师、同学交流

13、自己的心得和体会。这就突破传统课时限制,拓展了教学时空;并同时促进了信息交流,实现了资源共享。 比如在教学黄河的主人一课之后,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小练笔”的作业,以“我要争做的主人”为题,让学生进行写作片段训练。学生课下完成作业之后上传到“学习园地”,我择优把同学们的作品制作成电子期刊,最后在教学平台上进行展示。这不仅培养了同学们的语文综合素养,而且充分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就像雅斯贝尔斯说的那句话:“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 “生命教育不是知识的堆积,而是一种唤醒。”如今,在信息技术的有力支撑下,我们做到了这一点。 另外,我还为每个学生准备了一个“成长档案袋”,把同学们的点滴进步记录下来,把优秀作品收录进去,一学期终了,把这些珍贵的资料与家长共享。这不仅让家长们看见了孩子成长的足迹,更激励了孩子努力进取,力求完美。 总之,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为学生提供一个全方位的学习探究空间,使教学内容变得有形、有声、有色,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是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所不能替代的。 参考文献: 【1】 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上海教育出版社叶澜著 【2】 西师版小学语文编写原则 【3】 2011语文课程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