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有嘉肴》教学设计

上传人:hjk****65 文档编号:27387506 上传时间:2021-08-1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虽有嘉肴》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虽有嘉肴》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资源描述:

《《虽有嘉肴》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虽有嘉肴》教学设计(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虽有嘉肴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把握课文的朗读节奏2.掌握重点字词的解释和句子的翻译。3.理解文中所蕴含的道理,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自己的学习。【学习重点】1.把握课文的朗读节奏2.掌握重点字词的解释和句子的翻译。【学习方法】朗读法、交流法【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预习1.了解礼记的有关知识。2.借助注解和工具书,认读课文中的生字词。3.读课文2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情境创设,提出问题)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给你们讲一些故事。小明上课专心听讲,学习认真,他觉得自己已经学会了所有的知识。其他同学向他请教问题时,他不肯教同学,渐渐地,其他同学不再向小明请教问题了。后来,在考试中

2、,小明却发现,自己还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而这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些是同学曾向他请教过的问题。结果呢,小明的考试成绩一般,进步不大。小白学习成绩一般,处于中等水平,但她喜欢和同学们相互交流,相互教导。别人不会的,她会主动教别人;自己不会的,她主动去学习和请教他人。很快,在学习和教导别人的过程中,小白的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同学们,为什么以上两个同学会出现截然不同情况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新的课文虽有嘉肴,用课文的句子或者学习到的道理来解释这种情况吧。二预习反馈1.礼记有关资料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礼记全书用记叙文的形式写成,一些篇章

3、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有的用短小的生动故事表明某一道理,有的气势磅礴、结构谨严,有的言简意赅、意味隽永,有的擅长心理描写和刻画,书中还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辟而深刻。(儒家经典著作:让同学们回顾“四书五经”及学过的内容) 2.检查矫正课文上的正确注音读法,如:弗、旨、自强、教学相长、学学半3.全班初步朗读 (老师听学生的朗读节奏,做好标记并指正)三朗读课文,疏通文意4.老师示范朗读,同学划好节奏明确: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我/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

4、”其/此之谓乎?5.全班齐读课文两次(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语气,节奏鲜明)6.找同学示范朗读课文(建议:男女生各一个,然后给予评价)四合作探究,理解课文7.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8.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解决字词问题(老师用多媒体平台或小黑板展示一下重点字词)(1)虽有佳肴 虽: 佳: 肴: (2)弗食,不知其旨也 食: 旨: (3)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至道: 善: (4)是故学然后知不足,都然后知困 是故: 困: (5)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反: 自强: (6)故曰:教学相长也 长: (7)其此之谓也 其: 此之谓也: 9.翻译句子(学生举手

5、回答,师生共同矫正)五把握内容,解决问题10.这篇课文围绕了哪两个字来写?根据这两个字,请找出这篇课文的中心句。明确:这两个字是“学”“教”,中心句是“故曰:教学相长也。”11.请同学用自己的话说说,中心句讲的是什么意思?它告诉了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明确:教学相长。人学习之后就会知道不足,知道了不足之处,才能反省自己,提高自己;教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这样才会自我勉励,不断提高。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12.根据刚才同学们所讲的意思,请同学们回顾刚上课时老师所讲的两个故事,分析一下,为什么小明和小白会出现这两种情况。请从这两个同学的故事和今天学习的课文来看,在谈谈“教学相长”的道理给了你怎样的启示?(学生自由发挥,老师从旁指引)六课堂小结七布置作业完成练习册虽有嘉肴练习,并背诵课文第2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