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神思》篇的艺术方法

上传人:L****s 文档编号:27387164 上传时间:2021-08-1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6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论《神思》篇的艺术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论《神思》篇的艺术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论《神思》篇的艺术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论《神思》篇的艺术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神思》篇的艺术方法(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论?神思?篇的艺术方法 摘要:?神思?篇是?文心雕龙?“创作论的首篇,提出了丰富深刻的文学理论,如“神思、“虚静、“神用象通、“神与物游等。为了准确有效地表达理论观点,刘勰运用了多种艺术方法,如典故、比喻、比照、夸张、对偶等。这些艺术方法不仅对理论表达具有极大的作用,而且使文章具有丰富的文学之美和浓郁的艺术趣味,富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关键词:?神思?篇艺术方法文学之美?神思?篇作为?文心雕龙?“剖情析采的首篇,主要论述了神思想象及创作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如情志、语言辞令、学识积累积学酌理、作家的心理条件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审美意象思隔山河等。为了表达这些理论观点,刘勰运用了多种艺术方法,如比

2、喻、用典、夸张等。这些艺术方法一方面显示出刘勰深厚的文学功底;另一方面使文章变得生动,显示出丰富的文学之美。本文将对这些艺术方法进行分析,探讨其产生的文学之美和艺术趣味。一.?神思?篇艺术方法之类型?神思?篇的艺术方法千变万化,其中以运用典故最多。本篇用典又分为言典和事典二类。言典是指“全引成辞,以明理者也,即引用旧有的或者名人的话语来说明道理;而事典是指“略举人事,以徵义者也,即举出古人的事迹来说明某种道理。言典有七,事典有十一条之多,他们的出处都是刘勰运用的典故最多的是战国中期的?庄子?,有6处;其次是南朝宋?后汉书?,有3处;再次是东汉?新论?和西晋?三国志?,各2处;最后是东汉?白虎通

3、?、?答临淄候笺?和?汉书?、西汉?史记?、东晋?西京杂记?、南朝梁?文选?,各1处。在言典中,刘勰有5处出自?庄子?。可见,刘勰非常喜爱?庄子?并且更乐于运用?庄子?中的话语来说明道理。刘勰运用?庄子?中典故的原因三:首先,庄子是先秦时期的思想家、哲学家。他的思想、语言都是是后代所敬仰和学习的,所以运用庄子的话语极具有说服力。其次,刘勰作为文学理论家和批评家,必然要受到庄子的影响。不仅是?神思?篇,整部?文心雕龙?都受到庄子的影响。最后,?庄子?一书主要反映了庄子的批判哲学、艺术、美学、审美观等,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涉及哲学、人生、政治、社会、艺术、宇宙生成论等诸多方面。?庄子?的写作方法是

4、“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庄子?大都运用三言的形式来说理,具有哲理性,引起读者的深思。刘勰采用?庄子?中的典故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道理说得引人入胜,提高读者的阅读积极性。在事典中,刘勰运用了大量的前人的事例来论证创作的快慢。这些事例的主人公全部都生活在西汉至西晋时期。西汉的有司马相如、扬雄、刘安、枚皋;东汉的有桓谭、王充、张衡、曹植、王粲、阮瑀、祢衡;西晋只有左思一人。由此可以看出,刘勰对东汉文学家的故实非常熟悉,而且东汉文学家的故实更加适用于?神思?篇,更能说明?神思?篇里的道理。除典故外,?神思?篇还运用了其他的艺术方法,如比喻3处、互文2处、比照3处、夸张3处、排比1处、对

5、偶3处。虽然排比运用得最少,只有一处,但是排比句所产生的效果却是其他的艺术方法不能表达的。大量的历史人物的事例形成如山洪般汹涌澎湃的气势,增强了说服力。另外,排比句不仅仅承当了增强气势和说服力的作用,还在结构上形成比照。这是刘勰的一大创新,同样的语词呈现出多种艺术方法。如“相如含笔而腐毫虽有巨文,亦思之缓也。淮南崇朝而赋骚虽有短篇,亦思之速也,在艺术方法上既是排比又是比照,一语多用,给读者留下新奇的阅读体悟。刘勰所运用的其他艺术方法在数量上几乎保持均等,可见,刘勰并没有偏爱某一种方法来说明道理,而是雨露均沾的使用各种艺术方法。这样的写作方法使?神思?篇在创作上更进一步,真正表达了刘勰的文学大家

6、的地位。总之,艺术方法的多样化是?神思?篇的一大显著特色,在论述道理之余还展现了?神思?篇的艺术魅力。方法与文学之美?神思?篇中的艺术方法多种多样,这些艺术方法使?神思?篇具有了丰富的文学之美。主要表现如下:第一,?神思?篇使用很多的对偶句,文章产生了三种形式美。一整齐美。如“至精而后阐其妙,至变而后通其数、“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等,前后两个句子,字数相等,整整齐齐,产生了很好的视觉效果,赋予读者独特的审美感受。二对称美。正如“登山那么情满于山,觀海那么意溢于海、“理郁者苦贫,辞溺者伤乱等,前后两句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给读者视觉上的享受,产生审美的愉悦。三节奏美。比方“玄解之宰,寻声律而

7、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等,对偶句不仅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对称,而且平仄相对、音节和谐、具有节奏美,读来朗朗上口。在赋予读者视觉上的审美享受的同时,?神思?篇还产生了独特的听觉效果,使读者到达精神上的愉悦。第二,?神思?篇中的典故不仅数量多而且范围广,在文章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产生了独特的文学之美。首先,典故表达了刘勰深刻的文学思想,意味丰富。“古人云: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神思之谓也。运用?庄子让王?中的典故阐述了“神思的概念。“神思是指作家的精神思维。其次,典故能够调动读者的思维,使读者产生丰富的思考。在论述思维快慢时,刘勰采

8、用了司马相如扬雄等人的事例,意味悠远。读者在阅读历史人物的事例时,思维也和作家一样“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联想到古人创作文章时的景象,一件事形成一个画面,仿假设身临其境,增加了审美趣味。典故的运用使文章意味丰富,意境幽远,韵味深长。第三,刘勰在?神思?篇运用的比喻生动形象,精彩绝伦,有着独特的艺术感染力。首先,比喻能够将抽象的道理比作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文学理论与现实生活挂钩,从而使读者产生审美的愉悦,如“视布于麻,虽云未费,杼轴献功,焕然乃珍。刘勰将寻常的、普通的事物比作麻,珍贵的美丽的事物比作布,麻变成布的过程就是作家构思想象的过程。那么,麻是如何变成布的?这就需要作家的大脑的加工处理。作

9、家将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加以艺术的处理,使之变成具有丰富魅力的语言文字。因此,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会产生审美的愉悦。其次,比喻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趣味性。刘勰将创作过程比喻成织布机加工麻变成布的过程,生动形象的展示了织布机的作用也就是作家大脑的作用,即加工处理眼前的材料,生动形象,化繁为简。第四,?神思?篇中大量运用比照,一方面有助于论证思想道理,另一方面形成独特的文学之美。首先,比照的运用使句子生发出丰富的趣味,提高了读者阅读的积极性。“关键将塞,那么神有遁心,作家的情志一旦受到阻碍,神思就会消失,而读者也会受到作家情绪的影响。前后两句给读者截然不同的感受,跌宕起伏的心情使读者提高了阅读的积极性。其

10、次,比照的运用使得?神思?篇形成和谐宽容的气氛。如“骏发之士,心总要术,敏在虑前,应机立断;覃思之人,情饶歧路,鉴在疑后,研虑方定,“骏发之士和“覃思之人比照,形成相互衬托的关系,但是刘勰并没有批评或者表扬任何一方,而是站在公正的角度依据不同的情况作客观的分析。因此,在阅读过程中,读者不会受到作者的偏爱或憎恶的情绪的影响,从而感受到?神思?篇和谐宽容的气氛。第五,排比的句式在议论文中常常会作为论证道理的有力论据。?神思?篇中的排比句虽然数量不多,但是在论证和表达上具有别样的美。首先,在视觉上,排比句都是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结构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气势宏大,予以读者视觉上的冲击,如“相如含

11、笔而腐毫亦思之缓也。淮南崇朝而赋骚亦思之速也。其次,在听觉上,排比的句式也会增强文章的节奏感,朗诵时节奏铿锵,富有韵律感。排比句式相同,读来朗朗上口,予以读者听觉上的享受,丰富读者的心灵。最后,排比句增加了文章的条理性,使文章层次结构鲜明。第六,?神思?篇中的互文比拟少见,但是却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产生了独特的审美趣味。首先,互文的句子语言简洁,但是却表达了意蕴深厚的道理,如“学浅而空迟,才疏而徒速。这两句表现了刘勰对作家提出“才高学深的要求,如果才学不高不深,那么创作出来的文章只是徒劳的追求时间的作品,没有任何的价值意义。其次,互文的句子在形式上与骈文的创作要求相适应,即均要求对偶。呈现出句

12、式对称,对仗工整的审美效果,如“情数诡杂,体变迁贸。第七,夸张的运用不但使?神思?的理论表达得更清楚,而且具有多种审美效果。首先,夸张将抽象的事物以形象的画面呈现出来,如“神思方运,万涂竞萌,刚开始进行创作,作家就有千万种思绪奔流而出。这些思绪如江水般滔滔不绝,竞相着涌现出来。壮烈的画面给读者强烈的视觉冲击,从而到达一定的视觉审美效果。其次,夸张能够引起读者的思考,从而产生联想与共鸣,如“张衡研京以十年,左思练都以一纪。作家构思和写成一篇文章需要很长的时间,但是具体的时间的多少没有人能够确定。读者会从历史人物的事例联想到当前的作家的文学创作,从而产生共鸣。?文心雕龙神思?篇是讲述作家创作过程的

13、核心篇章。为了表达理論观点,刘勰运用了很多的艺术方法,比方用典、比喻、对偶、互文等等。多样化的艺术方法使得文章具有别样的文学之美,真正表达了“雕龙的风采。参考文献【1】黄侃.文心雕龙札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2】范文澜.文心雕龙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3】周振甫.文心雕龙注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王运熙、周锋.文心雕龙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5】祖保泉.文心雕龙解说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6】李学勤.十三经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7】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21.8于景祥.?文心雕龙?与骈文理论和骈文创作D.河北大学,2021.注释清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21年版,第3305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