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颈骨折术后康复

上传人:zh****u6 文档编号:27324798 上传时间:2021-08-17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74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股骨颈骨折术后康复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股骨颈骨折术后康复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股骨颈骨折术后康复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资源描述:

《股骨颈骨折术后康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股骨颈骨折术后康复(3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 l定义:股骨头下至股骨颈基底部之间的骨折l特点:1,常见,约3.58% 2,老年,尤以女性较多(骨质疏松) 3,不愈合率1020(剪力较大),坏死率2040(血供不良)老年人:多为间接暴力引起低能量损伤。青壮年:则由直接暴力致伤高能量损伤。 2110140,平均127 。140 髋外翻110 髋内翻 Anatomy股骨颈长轴线与股骨干纵轴线之间的夹角 3 l股骨颈的长轴与股骨的冠状形成的角度l正常为1215Anatomy 4 小凹动脉股骨干滋养动脉升支关节囊外动脉环:旋股内、外侧动脉的分支在股骨颈基底部形成动脉环,是主要血液供给来源, 2/3 4/5 Anatomy股骨头的血供 5 股骨头

2、的血供Anatomy股骨颈囊外动脉环紧贴股骨颈表面,因此在股骨颈骨折移位时易发生损伤。 6l头下型l经颈型l基底型 骨折类型及移位骨折线越接近于股骨头,骨折近端血供越差,发生股骨头却学坏死的可能性也越大 7l骨折线与双侧髂嵴连线(水平线)所成的角度l角度越大,剪式应力越大,骨折断端间接触面积越小,骨折越不稳定。 骨折类型及移位 8l外展型: Pauwels角 30稳定l中间型: 30 Pauwels角50不稳定 骨折类型及移位 9 按移位程度:l型:不完全骨折 l型:完全骨折,无移位l型:完全骨折,部分移位l型:完全骨折,完全移位骨折类型及移位 10 病史:外伤史 体征: 1.畸形:外旋畸形4

3、5 60。 2.疼痛:局部压痛,轴向叩击痛阳性。 3.患肢短缩:大转子上移 11Bryant三角底边缩短 (平卧位)股骨大转子顶端在Nelaton线之上 (侧卧位) 12 l X片:骨盆正位,髋关节正侧位l螺旋CT三维重建l MRI:隐匿性骨折 13 老年女性,轻微外伤史,左髋疼痛,仍可负痛行走。X片:股骨颈的下方有很细小的硬化区MRI:股骨颈线性信号减弱诊断:股骨颈骨折Femoral Neck Fracture 14 股骨颈骨折股骨转子间骨折外旋角度4560 90 局部肿胀常无明显肿胀 肿胀明显瘀斑少见瘀斑 常见瘀斑 15 l治疗方案选择取决于 1.骨折部位 2.骨折移位程度 3.病人年龄

4、16l牵引或防旋鞋:卧床812周,3月后扶拐不负重下地,6月弃拐行走。 17 l骨折在早期有移位的可能,需定期复查床旁X片,如骨折有移位,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危险性随之增加,需改为手术治疗。因此也有人对此类骨折强调尽早手术,内固定治疗,特别是年轻病人和活动较多的老年人。l保守治疗期间注意患者的护理,预防褥疮、坠积性肺炎、泌尿道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18 l内固定:全身情况稳定,没有慢性疾病,有较高功能要求,骨质治疗较好的患者l人工关节置换术:65岁,有慢性疾病,骨质条件不佳,股骨头下型骨折,依从性差的患者 19 l电视X光机(C臂)下,采用闭合或开放复位内固定。在内固定术之前先行手法复位,证实骨折断

5、端解剖复位后再行内固定术。 201 屈髋及至90,沿股骨干纵轴向上牵引;2 内旋、外展患肢3 保持内旋外展,将下肢伸直; 4 骨折复位后,下肢不外旋 21 滑动式内固定:固定钉可在套筒内滑动,早期承重更利于骨折端的嵌插。 Smith-Petersen三刃钉破坏血运 无菌坏死无加压作用 骨不连 22 l加压式内固定 固定牢靠,减少对周围软组织的损伤,减少对股骨头血供的破坏。 23 24 25 26 v固定骨折同时植骨: 游离植骨 带蒂植骨:缝匠肌肌骨瓣、股方肌肌骨瓣、旋髂深动脉骨瓣的骨移植术。 27 l 老年人头下型骨折、陈旧性骨折、骨折不愈合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l人工全髋关节置换l人工股骨头置

6、换 28 人工股骨头置换(半髋关节) 29 30 l 1. 早期:炎性反应期(01周)l目的:减轻疼痛,肿胀;早期肌力练习;早期活动度练习,以避免粘连及肌肉萎缩。l功能练习的早期及初期,因肌力水平较低,组织存在较为明显的炎性反应,且骨骼断端的连接尚较为脆弱。故以静力练习(关节不活动,保持某一姿势直至肌肉疲劳)为主。逐渐增加小负荷的耐力练习,即选用轻负荷(完成30次动作即感疲劳的负荷量),30次/组,组间休息30秒,2-4组连续练习,至疲劳为止。l髋关节外展中立位放置患肢:避免髋内收动作(交叉腿等)!平卧时双腿之间垫枕头,使双腿不能并拢。不得向患侧翻身!向健侧翻身时应保护患腿,使其在整个运动过程

7、中保持髋稍外展位!侧卧后双腿之间垫高枕头,使患腿保持髋稍外展位!l不得过多行走!行走中扶双拐,患腿绝对不得受力负重!更不应以行走作为练习方法!l术后患肢摆放于伸直位,可用枕头垫于腿下,以抬高患肢预防肿胀。l(1)麻醉消退后开始活动足趾及踝关节,如可能,即开始踝泵练习:通过小腿肌肉收缩与舒张的挤压作用促进血液及淋巴的回流。5分组,1组小时。此练习对于预防肿胀及深静脉血栓,促进患肢血液循环具有重要意义,应认真练习。 l(2)股四头肌及腘绳肌等长收缩练习:大于300次/日。应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做。l(3)术后3天:开始CPM练习l CPM,2次/日,30分钟/次,练习后即刻冰敷30 分钟(

8、角度在无或微痛情况下逐渐增大)由医务人员指导完成。整个运动过程中保持髋关节外展中立位!l活动度等关节有活动的练习后即刻冰敷20分左右,如平时(站立、行走后)有关节内明显发热、发胀的感觉,可再冰敷3-5次/日。 31 l 2. 初期:(24周)l目的:加强活动度及肌力练习。髋关节屈曲角度未达到90前,绝对禁止正常姿势坐起!只能半坐起(即半躺半坐)!l(1)开始直抬腿肌力练习:l 1020次/组,12组/日。l(2)开始主动关节屈伸练习(在无或微痛及骨折稳定的前提下):l主动髋屈伸练习:坐位,足不离开床面。缓慢、用力,最大限度屈膝屈髋,保持10秒后缓慢伸直。1020次/组,12组/日。见附录1图1

9、3。l(3)加大CPM练习角度:l如骨折愈合良好,力求在4周左右膝关节屈曲达120,髋关节屈曲角度接近90。l(4)开始下地扶拐行走:如无痛,患腿可部分负重(小于1/4体重),注意保护!不得摔倒! 32 l 3. 中期:(5周3个月)l目的:强化关节活动度。强化肌力,改善关节稳定性。逐步尝试患腿负重改善步态。通过X光检查确定是否可以开始负重!l(1)负重及平衡练习:(必须在骨折愈合程度允许的前提下)l负重及平衡:随骨折愈合的牢固程度,负重由:1/4体重1/3体重1/2体重2/3体重4/5体重100%体重逐渐过渡。可在平板健康称上让患腿负重,以明确部分体重负重的感觉。逐渐至可达到患侧单腿完全负重

10、站立。5分/次,2次/日。l(2)继续加强关节活动度练习:(必须在骨折愈合程度允许的前提下)l坐位抱腿:开始前测量脚跟与臀部间距离,逐渐使距离缩短至与健侧腿角度相同。在髋关节感到疼痛处保持5-10分/次,1-2次/日。l(3)有条件可以开始固定自行车练习,轻负荷至大负荷,并逐渐减低座位的高度。20-30分/次,2次/日。l(4)开始腿部肌力练习 l后抬腿练习:30次/组,4-6组连续,组间休息30秒,2-3次练习日。l俯卧位抗阻屈膝:10次/组,10-15秒保持次,每次间隔5秒,4-6组连续练习,组间休息30秒。l抗阻伸膝练习:以沙袋或皮筋为负荷在髋关节无痛的活动范围内进行。10次/组,10-15秒保持次,每次间隔5秒,4-6组连续练习,组间休息30秒。l(5)提踵练习:2分/次,休息5秒,3-5次/组,2-3组/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