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汇编

上传人:陈** 文档编号:27312162 上传时间:2021-08-17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5.8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新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新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新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资源描述:

《新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汇编(3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新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汇编 第一单元 有趣的声音世界 第 一 课 时 教学内容: 1、寻找生活中的声音。 2、歌曲大雨和小雨。 3、听听我创造的声音。 教学目标: 1、 能寻找并模仿生活中的声音。 2、 能创造几种声音。 3、 学唱歌曲大雨和小雨。 教学过程: (一)寻找生活中的声音。 1、教师用猜谜语的方式,启发学生用耳朵仔细听辨生活中的各种声音(谜面:左一片,右一片,住在山两边,说话听得见,相互难见面。谜底:耳朵)。 2、启发学生注意“观察”“倾听”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并模仿这些声音。 3、教师将学生所倾听到的声音进行简单分类,再分别播放教材中城市、森林、乡村的声音,学生分辨、模仿并简单说明

2、这些声音有什么特点? 4、想一想,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声音。 (二)歌曲大雨和小雨 1、雨是一种自然现象。有大雨和小雨。下面我学唱一首关于雨的歌曲大雨和小雨。 2、有教师范唱或听录音。 3、跟着教师学唱大雨和小雨。 4、讨论大雨和小雨的声音有什么特点? (三)听听我创造的声音 1、我们刚才听到的声音都是生活中的声音。我们能不能创造一些声音呢?按教材提示创造出声音。 2、能不能自己创造一些与教材中不同的声音呢? 3、用几种声音连在一起表现一定的内容。 教学反思: 第 二 课 时 教学内容: 1、 音乐活动“在音乐厅里” 2、 歌曲布娃娃弹琴大鼓和小鼓 教学目标: 1、能说出几种乐器的名称,感受人声

3、与乐器的不同音色。 2、会唱布娃娃弹琴大鼓和小鼓。 教学过程: (一)在音乐厅里 1、教师播放音乐厅里合唱和管弦乐队的录像。提问:除了生活中的声音还有什么声音呢(唱歌的声音和乐器的声音)? 2、请你在教材图中找一找,你认识哪些乐器呢?学生说出一种乐器,教师就可以出示这乐器的图片并播放声音,如有学生会演奏,可在课上为同学们演奏,最后教师再介绍其他的乐器。 3、有打击乐器的可让学生敲击一下,感受这些乐器的音色。 4、还知道其他的乐器吗? (二)学唱布娃娃弹琴 1、你们知道木琴是什么形状,它发出的是怎样的声音吗?教师可出示木琴的图片并播放一首木琴曲(如草原小骑兵片段)。下面我们来学习一首新歌布娃娃弹

4、琴。 2、教师范唱或放录音。 3、跟着老师学唱布娃娃弹琴。 4、边唱歌曲边做律动。 (三)学唱大鼓和小鼓 1、播放少先队鼓号队的录像,提问:队伍中有什么打击乐器呢(大鼓和小鼓等)? 2、大鼓和小鼓的声音有什么不同(高低、强弱、音色不同等等)? 3、学唱大鼓和小鼓。 4、边走步边唱大鼓和小鼓 (以上两首歌曲也可以选择一首学唱)。 教学反思: 第 三 课 时 教学内容: 用声音编织的故事小白兔盖房子(一)。 教学目标: 了解小白兔盖房子的故事大意,初步找出能表现故事情节的相应的声音。 教学过程: 1、教师先给学生讲述小白兔盖房子的故事。 2、教师出示图片,请学生复述故事内容。 3、教师与学生一起讨

5、论如何用身边的材料表现雷、闪电、大风以及故事情景要求表现的声音。 4、安排学生课下寻找能表现小白兔盖房子内容的声音材料。 教学反思: 第 四 课 时 教学内容: 用声音编织的故事小白兔盖房子(二)。 教学目标: 能用声音表现小白兔盖房子的故事,并在表演中担任一个角色。 教学过程: 1、 学生复述小白兔盖房子的故事。 2、 将学生分成24组,讨论如何用声音来表现。 3、 分组到前面表演。由一位同学讲故事,其他同学用声音来表现。 4、 师生共同评价。 5、 如有时间还可创编其他内容。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 我爱家乡,我爱祖国 第 一 课 时 教学内容: 国旗国旗真美丽 1、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学唱

6、。 2、综合训练:音的强弱 3、音乐游戏:有趣的绳子 4、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管乐曲)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自然、圆润、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通过学唱国旗国旗真美丽和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育学生热爱祖国。 2、指导学生初步感受与分辨音的强弱。通过音乐游戏训练学生对强弱音的分辨能力和反应能力。 教学重点: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学唱。 教学难点:感受与分辨音的强弱。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二、综合训练:音的强弱 1、同学们,刚才我们练唱了火车,那你们说一说,火车汽笛发出的声音音量有没有变化?(有,有大小) 对,我们管这叫声音的强弱。声音较大的叫做强,小叫做弱。 请同学用WU按照教

7、师要求来表示火车汽笛发出的声音的强弱。 (教师作如下要求:强、弱、强、弱、强) 2、师用响鼓敲击,请生说一说哪次强,哪次弱。 3、你在生活中,都听到了什么样的声音?它们都有强弱吗? 能举出各例子吗?(学生举例) 4、教师有强有弱地拍击节奏,请同学们来模仿。 三、音乐游戏:有趣的绳子 1、同学们做的都非常的好,下面我们来玩一个和声音强弱有关的游戏。 2、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条长线,在线上画上大小不同、距离不等的图形。 请同学随着教师的手势依次读出“wu”、“di”、“da”的强弱音。 (见到线按照线读wu,遇到大圆大声读da,遇到小圆小声发出di) 做游戏 3、用长绳子来玩,方法同上。 (一组一组的

8、做,另一组给他数着,错的次数少的组获胜) 四、学唱国旗国旗真美丽 1、导入:同学们,我们每周一都要参加升旗仪式,谁能说说在升旗仪式上,都有哪些活动? 对,最后美丽的五星红旗会升上旗杆,在天空飘扬。我们今天就来学一首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 2、教师范唱,请同学说说这首歌曲有什么特点?听了以后有什么感受? 3、教师带领学生有节奏有感情的读词。 4、教唱法学唱歌曲。注意咬字要清楚。 5、歌曲处理: 前两句要以赞美的情感来演唱,音量不要太强,音与音之间要唱的连贯。后两句要唱的亲切。 “亲亲你”要唱的轻而有弹性。 教师指导学生练唱。 6、用乐器、舞蹈等方式来诠释歌曲,全班一起来表演。 五、欣赏:中华人民共

9、和国国歌 1、国旗在升起时会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教师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田汉作词,聂耳作曲,写于年。这首歌曲在中国人民争取自由解放的斗争中起过巨大的鼓舞作用,今天仍然不断激励着我们为实现四 化,振兴中华而奋勇前进。 2、初听乐曲。请同学说一说有什么感受?你听到国歌时都想到了什么? 完成听听想想 3、复听乐曲, 全体起立齐唱国歌。 六、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明白了什么?(请学生自由发言)。 板书设计: 音的强弱 声音大强 声音小弱 教学反思: 第 二 课 时 教学内容: 我爱家乡,我爱祖国 1、学唱歌曲我爱家乡,我爱祖国。 2

10、、听赏歌曲吹芦笙。 教学目标: 1、能有兴趣地听喜乐,并知道吹芦笙是表现哪个民族的儿童歌曲。 2、能有表情地演唱我爱家乡,我爱祖国。 教学过程: (一)学唱我爱家乡,我爱祖国 1、教师挂出中国地图和长江、黄河风景图,介绍长江、黄河,并请学生指出长江和黄河在中国地图上的位置。 2、教师将歌曲范唱一遍,或播放童声独唱录音。使学生初步了解歌曲的歌词、节奏和情感。 3、跟着教师有表情地分句轻声学唱。 4、请几级学生集体演唱,并评出有表情且音色较美的小组进行表扬。 (二)听赏吹芦笙 1、教师播放歌曲吹芦笙,引导学生欣赏,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 2、教师简单介绍侗族及其吹奏乐器芦笠的主要特点。 3、引导学生

11、在听赏时接唱歌曲中的衬词。 4、在听赏几遍以后,可让学生跟随录音轻声哼唱。 (三)认识打击乐器:碰铃、响板 1、教师向学生展示乐器实物,演示基本的演奏方式,并让学生识别两种打击乐器的不同音色。 2、教师将乐器发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正确的敲击方法。如乐器数量不够,可轮换进行。 3、教师出示卡片 碰铃 dang dang dang dang da da da da da da da da 响板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统习演奏。可分组交换练习,每两人为一组作乐器交换。 教学反思: 第 三 课 时 教学内容:彝家娃娃真美丽 教学目标: 1、能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2、能主动、大方地参加歌表演。 教

12、学过程: (一)用碰铃和响板为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伴奏 1、在教师指导下将歌曲集体演唱一遍,使学生感受节奏、速度和情绪。 2、教师给出节奏卡片。 学生分组按节奏拍手练习。 3、每两人一组发给碰铃和响板,按卡片上的节奏练习。 4、教师弹奏歌曲旋律,学生分组为歌曲伴奏。 (二)歌表演舞家娃娃真幸福 1、在教师的指导下听歌曲的录音。 2、学生四人为一组学习彝族集体舞的走步与拍手。 3、教师引导每组学生随歌曲跳简单的彝族集体舞。 4、教师请出跳得较好的学生作示范,并和自己一起跳,以鼓励其他学生。 5、要求学生回家后将所学的彝族集体舞的基本动作大方地跳给爸爸和妈妈看,并能在家里寻找一件能敲击出清脆声音的物

13、件,制作打击乐器。 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 我们都是好朋友 第 一 课 时 教学内容: 1、歌曲好朋友。 2、三角铁、双响筒、铃鼓。 教学目标: 1、学会唱歌曲好朋友。 2、能说出三角铁、双响筒、铃鼓的名称并初步学会演奏方法。 3、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精神和创造精神。 教学过程: (一)歌曲好朋友 1、小朋友,你们在小学里是否找到新的好朋友了? 2、交流大家好朋友姓名,并介绍一下各自的优点。 3、好朋友在一起会做些什么事呢? 4、讨论交流。 5、我们在一个大集体,一起游戏、一起上课、一起唱歌、一起劳动,一定要互相团结友爱,今天老师介绍 一首新歌给小朋友好朋友。 6、跟着老师分句学唱歌词

14、。 7、指导学生歌唱,在拍手处重点指导,与歌词衔接好。 8、富有表情地歌唱。 9、请小朋友仔细观察插图,他们分别在干什么呢? 10、分组仔细观察,进行创编新歌词活动。分组进行汇报。 11、把好歌词写在黑板上。 12、集体学唱新歌词,并将老歌词与新歌词连起来唱。 他们玩得非常开心,这是为什么呢?(引导学生明白,课间要文明游戏,不能追逐奔跑,做正当的游戏。) 逐一出示实物:三角铁、双响筒、铃鼓,并示范演奏。 13、学习三角铁、双响筒、铃鼓的演奏方法。 分组表演,为歌曲伴奏。富有表情地歌唱。 14、除了这些打击乐器外,小朋友还能想到别的吗? 作业:自找、自制打击乐器。 教学反思: 第 二 课 时 教

15、学内容: 1、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 2、用打击乐器为歌曲好朋友伴奏。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 2、在为歌曲好朋友的伴奏中加入碰铃、响板及各种自找、自制的打击乐器,使伴奏音响更加丰富。 教学过程: 1、复习歌曲好朋友(暂不用打击乐器) 2、我们有很多好朋友,(引导学生拓宽好朋友的概念。) 3、全世界的小朋友都是好朋友。 4、有感情地朗读各族小朋友在一起的歌词范唱歌曲两遍。 5、轻声唱歌词。 6、指导学生演唱,唱好XX XX XX O的节奏型,唱出欢快、跳跃感。 7、分句学唱歌词,再完整地跟琴唱词。 8、出示打击乐器,让学生认并选择。 9、创编节奏,为歌曲伴奏,四分休止符处的

16、配法。 并写出两小节的节奏谱(碰铃、响板) 10、引导学生发现第3、6小节的小过门 11、指导学生进行歌表演。 12、有表情地进行表演(唱、奏、动)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 教学反思: 第 三 课 时 教学内容: 1、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及伴奏。 2、歌曲快乐的小舞曲。 教学目标: 1、通过为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作即兴表演和伴奏,继续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增进学生表现音乐的欲望与能力,并继续从中培养热爱集体和自己合作的精神。 2、学会快乐的小舞曲的歌词及歌谱。 教学过程: 1、跟着老师的琴声复习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 2、复习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的节奏型。 双 响:XX XX XX XX XXXX

17、 X 碰 铃:X X X X X X 三角铁:X X X 铃 鼓:X X X X X 响 板:XX XX XX XX XX XX 注意事项:必须先学会拍对各种节奏短句。 先用手模仿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 在一起演奏时一定要控制力度。 3、师生共同为歌曲3、4两句设计伴奏,老师进行归纳、总结,并写出伴奏谱。 4、学生学习完整的伴奏谱,一起为歌曲伴奏。 5、分组学习几个少数民族的舞蹈动作,(教师指导)并讨论如何表演:对形、角色难得分配等) 6、四张图片导入新歌快乐的小舞曲教学。 7、老师带领学生按节奏朗诵歌词,要求咬字准确、吐字清楚。 8、跟着琴学唱歌曲。 9、听唱与跟唱相结合,学会歌谱,并要求背唱

18、歌词与歌谱。 10、作业: 为歌曲快乐的小舞曲选择几种打击乐器。 并分组写出伴奏谱。 教学反思: 第 四 课 时 教学内容: 1、为歌曲快乐的 小舞曲伴奏。 2、集体舞快乐的小舞曲。 教学目标: 1、在快乐的小舞曲的综合性表演中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参与率。 2、在唱、表演、伴奏一体的音乐环境中继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相互合作的精神。 3、进一步加深对四分音符“X ”和 八分音符“X”的认识。 教学过程: 1、随音乐律动。 2、富有表情地歌唱快乐的小舞曲(歌词及歌谱) 3、逐一出示节奏卡片: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19、 要求:用打击乐器按节奏谱演奏。 二分音符时三角铁可用滚奏,铃鼓可用摇奏。 跟着老师做,老师先演奏,学生模仿。 4、将节奏谱进行分配,学生自己喜欢哪一条就演奏哪一条,一起为歌曲伴奏。 5、分组合作:一组唱歌;一组伴奏。(再进行交换) 6、集体舞学习,动作师生共同设计。 7、有表情地边歌边舞。 教学反思: 第 五 课 时 教学内容: 1、音乐游戏音乐探宝 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形式全面复习前三单元的内容。 2、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和对学习的兴趣,在游戏中保持既有竞争又友好、和谐的气氛。 教学过程: 1、学生观察九幅插图,初步了解游戏的全部内容。 2、学生选择游戏方式:集体还是小组

20、竞赛。 3、如何向前走,一次最多可以走几步,用什么方式决定,谁做评委? 4、学生讨论师总结: 这个游戏可以集体做,也可分组竞赛。 用抽签的方式决定:“1”或“2”。 集体做老师当评委;分组竞赛时可由一组同学当评委。 5、先集体做,班长抽签。 6、分组竞赛。 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 音乐中的动物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声音的长短。 2、在动物园里。 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并在教师的弓1导下,边模仿叫声,边拍节奏,培养学生稳定的节奏感。 教学过程: 1、将小猫、狮子、老牛、小狗、鸭子、老鼠的图片贴在黑板上。 2、教师播放狮子的叫声录音,请学生猜一猜它是谁? 3、

21、学牛模仿,总结狮子叫声的特点:音长、低沉。 教师随即在狮子的图片上出示节奏卡: 4、一半学生拍节拍,一半学生模仿动物的叫声;互换练习;全体学生手拍节拍,口中模仿动物的叫声。 5、一名学生模仿任意一种动物的叫声,其余学生猪。 6、教师在这种动物的图片上出示节奏卡: 7、依次将黑板上的动物,按叫声分类(方法同4)。 狮子:小狗:小鸡: - 小猫:鸭子:老鼠: 可以变换方式,由个别学生选择其中一个图片,放在狮子、老鼠、鸭子的图片下方,全体学生判断正误。 8、学唱歌曲在动物园里(听两遍录音)。 9、教师带领学生熟悉歌词。按节奏朗读歌词: | 0 | | | 狮 子 睁 眼 看 我 们, 真 好 玩 真

22、 好 玩, 狮 子 跳 舞 多 起 劲, 真 好 玩 真 好 玩, 五 色 小 鸟 吹 口 哨, 真 好 玩 真 好 玩, 动 物 园 里 动 物 多 真 好 玩 真 好 玩, 教师念歌词,学生拍节奏Z学生跟着老师迈念歌词边拍节奏。 10、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11、教师分句弹奏旋律,学生分句唱歌词。 12、两名学生为一组,选两种叫声不同的动物共同演唱。下节课课上汇报。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歌曲在动物园里。 2、音乐活动“声音的长短”;听赏乐曲狮子。 教学目标: 1、在上一课学习的基础上,继续感受声音的长短; 2、练习三声部合奏能力,培养学生稳定的节奏感。 教学过程: 1、复习

23、歌曲在动物园里,让学生熟练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2、上节课课后练习汇报:两个学生为一组进行表演。 3、动物大合唱:教师选中一组节奏准确、节拍稳定的同学,再加上老师组成一个三个声部的“动物大合唱”。 4、学生聆听,感受大合唱中三声部的和谐美。 5、 学生练习:将全体学生分成三个大组,刚才示范的组当指挥,练习“大合唱”(全体手拍节拍)。 6、学生自由组合,演奏形式不同的“大合唱”。 7、教师出示各种打击乐器(铃鼓、碰铃、三角铁、响板),学生自由选择、讨论,练习刚才模拟的动物的叫声。 8、汇报练习结果。 9、欣赏乐曲狮王进行曲。这首乐曲描述的是动物园中的哪一种动物?为什么? 10、你怎么感受到是狮

24、子?体会理解音乐要素在音乐作品中的作用。 11、观看动画片狮子王片断。 12、教师引导学生从音色入手,理解乐曲音色中“威严”的感受:兽中之王狮子。 13、听乐曲模仿狮子在森林中昂首漫步的神态。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听赏乐曲大象。 2、唱歌两只小象。 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两只小象,体会三拍子的韵律感。 2、欣赏大象,区分狮子与大象不同的音乐形象。 教学过程: 1、完整欣赏狮王进行曲:这首乐曲的曲名? 2、欣赏大象:这也是一首描述动物的乐曲。听一听乐曲表现了什么动物? 3、这两首乐曲有什么不同:狮王进行曲更威严,这一首稍活泼。 4、告诉学生乐曲名称大象。 5、谁来模仿大象的动

25、作?双手交叉,两臂伸直于头顶,弯腰;左手托住右臂,右臂柔软的向上甩起,手腕下垂。 6、听音乐,学生自由运用肢体语言,感受体会大象快乐的舞蹈。 7、学习歌曲两只小象。 8、教师带领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 9、学生用听唱法学习歌曲。 10、教师弹奏旋律,学生演唱歌词。 11、自由讨论,如何创编动作进行歌表演。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1、歌表演两只小象。 2、听赏乐曲荫中鸟。 教学目标: 1、复习歌曲两只小象,体会歌曲三拍子舞蹈的韵律。 2、欣赏荫中鸟,感受乐曲带给人们的愉快感受,同时培养学生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教学过程: 1、复习歌曲两只小象。 2、歌表演两只小象。展示上节课后学生自由

26、创编的结果,体验三拍子的韵律感。 3、听赏荫中鸟,请你听听:音乐中什么动物在鸣叫? 4、初听乐曲:小鸟怎么叫?为什么叫得这么好听? 5、出示图片:鸟类的家园请你观察。 6、图片上的鸟的家怎么了?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们应该怎么做?引导学生保护环境,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7、请你为鸟设计一个美好的家。学生可以在黑板上即兴创作,也可在图画纸上创作。 8、复听乐曲,体会鸟儿在绿茵下快乐歌唱的愉快心情。 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 听赏乐曲鸭子拌嘴。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鸭子拌嘴,体会音的强弱、快慢对比。 2、将乐曲编成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教学过程: 1、图片导入:图片上画了什么动物?它们在做

27、什么? 2、鸭子生活在什么地方? 3、欣赏鸭子拌嘴:你听到了什么? 4、将全体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听到水擦演奏的老鸭时请举手,一组听到小镜演奏的小鸭时请举手。 5、任意扮演老鸭或小鸭。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6、你能将这段音乐讲述的内容编成故事讲给大家听吗? 7、请你回家后,将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教学反思: 第五单元 动 画 城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童谣唐僧骑马咚得咚。 2、歌曲一个师傅仨徒弟。 教学目标: 按节奏朗读,按节奏走步,随音乐的分句准确变换动作。 教学过程: (一)念歌谣 1、教师请学生看教材插图,或播放动画片西游记的片断,请学生说出动画片的片名。 2、请学生指出插图或动画

28、片中的人物名称,教师板书或粘贴人物头像。 3、请学生仔细观看插图或动画片,说出各个人物的外形特征,教师逐一总结。如学生说唐僧骑马、穿袈裟等,教师可总结并念童谣: 唐 僧 骑 马 咚 得 咚 学生说孙悟空手拿金箍棒、抓耳挠腮、机灵活泼等,教师可总结并板书: 孙 悟 空 跑 得 快 学生说猪八戒肩扛钉耙、长嘴大耳、动作迟钝等,教师总结并可板书: 猪 八 戒 鼻 子 长 4、教师先拍手 ,然后边拍手边按教材所给节奏念童谣。 5、教师边教童谣,边指着人物头像,提示学生。学生可两人一组,边念歌谣边对拍手掌,如下例: 节奏: 歌谣:唐 僧 骑 马 拍手:合 右 合 左 6、教师与学生边拍手边接念童谣,如下

29、例: 教师: 学生: 唐 僧 骑 马 咚 得 咚, (二)模仿 1、看动画片或插图,启发学生模仿五个角色的形态。 2、模仿白龙马的蹄声。 启发学生发现西游记里的另一个角色:白龙马,发挥想象,模仿马蹄声。 3、念歌谣,请少数学生表演动作。 请几位学生分别扮演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妖怪、白龙马,一边念歌谣,一边表演动作。 (三)听赏一个师傅仨徒弟 1、先完整地听赏一遍歌曲一个师傅仨徒弟。 2、教师简单介绍歌词内容。启发学生集中注意力聆听,乐曲在什么地方有较大变化?例如,注意听情绪有无变化,音区的高与低。歌曲前8个小节情绪较平和,第9小节开始情绪稍微激动一些。 3、复听音乐,学生随音乐情绪的

30、变化自编动作表演。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听赏歌曲我们才不怕大灰狼。 2、学唱歌曲我们才不怕大灰狼。 教学目标: 学唱并按故事情节表演我们才不怕大灰狼。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三只小猪 1、导入新课 请学生讲看过的动画片,哪些是美国的迪士尼动画片,喜欢哪几部动画片。 请学生讲三只小猪的故事,故事情节可有多种版本。 2、听三只小猪的音乐。 教师播放三只小猪的音乐,请学生判断乐曲中大灰狼的音响。 3、复听音乐 教师再次播放三只小猪的音乐,请学生注意辨别大灰狼的音响特征。例如,声音沉闷、粗壮、凶狠,由低到高的吼叫声,伴随着噼里啪啦的杂乱声音等。 (二)听唱歌曲我们才不怕大灰狼 1、

31、听教师演唱 教师演唱我们才不怕大灰狼的第7段。可将歌词“老大、老二进砖房”改为“我们才不怕大灰狼”,反复演唱“我们才不怕大灰狼”,启发学生感受欢快的情绪,指出面对凶狠的大灰狼,小猪的态度是乐观和毫不畏惧的。 2、跟老师学唱歌曲。 教师教唱唱名,学生学唱唱名;学生完整地演唱唱名;教师教唱简单的歌词“我们才木怕大灰狼”,学生学唱;学生完整地演唱我们才不怕大灰狼。 (三)朗读。 1、朗读 教师指着茅草房,介绍猪老大盖房的经过,带领学生有节奏地朗读老大的念白。教师指着木房,介绍猪老二盖房的经过,带领学生有节奏地朗读老二的念白。教师指着砖房,介绍猪老三盖房的经过,带领学生有节奏地朗读。 2、朗读并做动作

32、。 学生在教师的提示下,有节奏地朗读三段文字,并自由地表演。 (四)歌唱并表演 1、提问 教师提问,在大灰狼粗暴的推搡下,谁的房屋倒塌了,谁的房屋最安全? 教师继续提问,三只小猪谁才真正不怕大灰狼? 2、演唱 全体学生演唱我们才不怕大灰狼人并根据故事情节表演(启发学生创编大灰狼拍打房门的声音)。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听赏歌曲劳动回家转 教学目标: l、听赏歌曲劳动回家转;用打击乐器演奏歌曲的前奏。 2、练习山谷回声(词语卡农)。 教学过程: (一)听赏劳动回家转 1、初听歌曲劳动回家转。歌曲描写了七个小矮人从矿井劳动完之后回家的情景。说说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想象一下,小矮人劳动一

33、天是满载而归,还是空手而返? 2、教师提问,一上课同学们就回到教室,同学们是怎么知道开始上课了。学生回答,上课铃响了。教师继续启发学生,火车开了,有什么声音?“发出呜”的汽笛声;军人齐步走,听什么信号?“一二一”的口令;运动员比赛,听裁判的鸣枪声;门铃响了,有人来了等等。 生活中许多声音就是信号,传递消息,给我们提示,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便利和帮助。 七个小矮人劳动的矿井里,他们用什么声音做信号呢? 3、复听劳动回家转 请学生边听音乐边思考,七个小矮人劳动的矿井里,他们用什么声音做信号提醒大家劳动结束了呢?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歌曲前奏部分由慢到快的敲铁声: 4、敲打击乐器 清学生思考,怎样用学过

34、的打击乐器模仿劳动结束的节奏。例如; 三角铁: 4个四分音符敲4下三角铁,十六分音符则用小金属棒在三角铁的两条对边滚奏。 5、第三次听音乐,回答问题 这首歌曲为什么是劳动回家转而不是劳动歌?除了敲铁声,歌曲中还有哪些声音告诉我们劳动结束了? 例如,小矮人吹口哨的声音。人们常在轻松愉快时,吹口哨。 例如,歌曲结束时,小矮人歌声越来越弱,表明小矮人在行走的路途中,而且越走越远,歌声渐渐消失。介绍了歌曲背景的移动和变化。 再如,歌曲开始一声声“嗨嗬”再接一声声“嗨嗬”,仿佛小矮人行进在山谷中,高亢的呼喊声在山谷回荡,给人以开阔深远的环境联想。 (二)词组卡农 1、山谷回声 听劳动回家转,说说山谷回声

35、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一个声音还没完,第二个同样的声音又传来,第二个声音还没完,第三个声音又传来。 请学生模仿歌曲,用“嗨嗬”一词,把学生分成两组或三组,做二声部或三声部卡农练习,营造山谷回声的效果。例如: 学生A:嗨嗬 学生B:嗨嗬 学生C:嗨嗬 2、用学过的歌谣唐僧骑马咚得咚,进行二声部卡农。 3、请学生举出生活中熟悉的词语或歌谣,把学生分成两组或三组,做简单的二声部或三声部卡农。例如: (三)听音乐,走步 1、认识小矮人 请学生介绍七个小矮人的名字:害羞鬼、万事通、喷嚏精、瞌睡虫、开心果、糊涂虫、爱生气。 2、带着表情做动作 根据教材提供的插图,请学生各做一个劳动动作。例如,有挑担的、扛

36、锄头的、推车的、抬筐的、铲矿的等。 跟着音乐,边做动作边列队齐步走。 (四)分组表演 请两组学生表演,一组用打击乐器敲前奏,一组演小矮人,注意在音乐渐弱时,慢慢回到各自的座位。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1、听赏小机灵之歌 2、音乐活动“猜一猜谁在敲” 教学目标: 1、听赏小机灵之歌,学唱歌曲引子部分。 2、听音乐和节奏做游戏。 教学过程: (一)看头饰,听音乐 1、请学生戴上自制的头饰,说说自己是哪部动画片的人物。同一部动画片的学生集中在一起。 每提到一部动画片,教师就放这部动画片的歌曲或音乐。如:学生提到动画片西游记,教师就放一个师傅仨徒弟音乐;提到白雪*和七个小矮人,放劳动回家转

37、的音乐;提到三只小猪,教师放我们才不怕大灰狼的音乐。 教师播放小机灵之歌,拿出一休的头饰,请学生猜出动画片的名称:聪明的一休。 2、请学生说出聪明的一休是哪个国家的动画片。 3、教师补充说明日本儿童生活、服饰等的特点:穿木屐、和服、睡榻榻米等。 (二)学唱小机灵之歌第一句 1、初听小机灵之歌,说出自己最喜欢的音乐片断。 2、复听歌曲,请学生说出上述几个最喜欢的音乐片断有哪些特点。 如,“啊,啊,开动脑筋啊”,表现了小一休什么形象。 再如,“格的格的”在歌曲的开始和结尾,表现了一体什么动作或形象?启发学生注意引子的音乐特点。 3、教师范唱歌曲引子部分,学生听唱几遍,然后完整地演唱。 4、跟着教师

38、播放的录音带,学唱引子和尾声。 (三)敲打击乐器 用三种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四)做游戏:猜一猜 1、放音乐,猜一猜动画片 请学生戴好各自的头饰,围成一大圈,边听音乐边拍手 。听到相关音乐,就走到圈里,围成一个小圈。例如:教师弹奏或播放一个师傅仨徒弟的音乐,戴西游记中人物头饰的学生就拍手走到圈里,围成一小圈,其他人站在外圈拍手。教师放劳动回家转的音乐,戴西游记中人物头饰的学生退回到外圈,戴白雪*和七个小矮人头饰的学生就拍手走到圈里,围成一小圈。教师放我们才不怕大灰狼的音乐,戴三只小猪头饰的学生就拍手走到圈里,围成一小圈,其他人站在外圈拍手。 教师把整个单元的歌曲打乱顺序播放,可以放完整的歌曲

39、,也可以放歌曲片断。学生能辨别各首歌曲出自哪都动画片,并准确地按节奏拍手。 2、 听音乐,表演 继续上面的游戏,要求学生按 的节奏走步,并做与所戴头饰相符的人物的表情或动作。例如,教师放劳动回家转的音乐,戴小矮人头饰的学生,边一拍一步地走到圈内,边做表情。害羞鬼、万事通、喷嚏精、糊涂虫、开心果、瞌睡虫、爱生气各自做出不同的表情。 4、听节奏,猜一猜 学生围成一个圈,请四个学生蒙着眼站在圈内,各自代表一部动画片。大圈里的学生戴着各自的头饰传球。音乐一停,手里拿球的学生必须把自己所代表的动画片的节奏,用任意一种方式,如拍手、敲打击乐器或走步表现出来。圈内的学生如果能听出来与自己是同一部动画片里的人

40、物,就胜出了。被猜中的学生与蒙眼的学生相互交换位置。游戏继续下去。 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 迎 新 春 第一课 教学内容: 唱歌新年好。 教学目标: 能背唱歌曲新年好,能用打击乐器为歌曲编配伴奏。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可由教师提问:我国及世界各国在迎接新年到来时,有哪些风俗、习惯)。 2、放录音,让学生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气氛,产生学唱的兴趣。 3、教师分句教唱歌曲(由于学生已经通过各种媒介接触过这首歌曲,所以,学唱起来不会感到困难)。 4、在学生能比较熟练地演唱歌曲的基础上,教师可启发学生自编歌词。 可在歌词“祝贺大家”处,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与想象力,试着填上新的歌词。如:“祝贺老师”、“

41、祝贺李晓”“祝贺王芳”等,或回家唱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听:“祝贺爸爸”、“祝贺妈妈”、“祝贺爷爷”、“祝贺奶奶”等。 、“我们唱歌,我们跳舞”这一句,可填上“一束鲜花,一片真情”、“兄弟们呀,姐妹们呀”等歌词。总之,应充分发挥学生创造的积极性,教师不作简单的评判,而由学生自己选择,以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5、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为歌曲编配打击乐器伴奏。 6、在打击乐器的伴奏下,背唱歌曲新年好。 教学反思: 第二课 教学内容: 1、唱歌找春天。 2、欣赏狮子舞绣球。 教学目标: 1、通过唱歌、听赏教学内容,感受春天的欢快气氛。 2、培养学生观察世界的能力;了解与音乐有关的民俗文化。 教学

42、过程: (一)唱歌找春天 1、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启发学生寻找春天的景象。 2、 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引入歌曲找春天。 3、放录音或听教师演唱。 4、 教师教唱,注意切分音的节奏;启发学生用欢快的声音来演唱这首歌曲。 (二)欣赏狮子舞绣球 1、教师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导人新课。 2、教师出示与过春节相关的民俗活动的图片或幻灯片(全家团圆包饺子、汤圆,人们踩高跷、放鞭炮、舞狮子、耍龙灯、唱社戏、贴春联等活动)。 4、放录音听赏一遍;教师提出问题: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抒情、优美的,还是欢快、活泼的? 5、听赏几遍以后,教师可启发学生模仿歌曲中的打击乐器伴奏;如条件较好,教师可指导学生用打击乐器(锣、鼓、

43、镲)为歌曲伴奏。 6、启发学生回答本地过春节时,有哪些与音乐相关的活动。 7、复习歌曲新年好。可启发学生自编动作,感受四三拍歌曲的韵律。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唱歌过新年。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过新年,初步掌握歌曲中强弱的对比。 2、为歌曲编配打击乐器伴奏。 教学过程: 1、先听两遍录音,使学生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气氛。 2、教师作简单说明,歌词中的“咚咚呛(qing),是模仿锣鼓点节奏的衬词。 3、教师分句教唱歌词。 4、教师分句弹奏旋律,学生唱歌词。 5、在有衬词的地方,按教科书上的要求,拍手。注意,此处的拍手,不是与节奏同步,而是有的小节一拍一下,有的小节只拍一下。但

44、要注意,最后一句第二小节的第二拍休止。 6、歌曲第三乐句与第四乐句是由两个分别重复的分句组成,教师可在此处设计力度的对比。“鞭炮声声锣鼓响”力度稍强,“咚呛咚咚呛”力度稍弱;“唱歌跳舞多欢畅”力度稍强,而“咚呛咚咚呛”力度稍弱。也可与此相反,让学生比较两种设计有何不同。 7、在教师帮助下,在歌曲过门处,用打击乐器模仿锣鼓点伴奏。 8、在打击乐器的伴奏下,演唱歌曲。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歌表演柳树姑娘。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柳树姑娘。 2、通过歌表演,用身体动作感受四三拍的韵律。 教学过程: 1、由于歌曲旋律比较流畅,可随录音学唱几遍(不要求学生背唱,能跟录音哼唱即可)。 2、歌曲的情绪抒情、优美,但注意第三乐句与前后乐句在情绪上有对比。教师应启发学生注意情绪的变化,并能用身体动作表现。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