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7196733 上传时间:2021-08-16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68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1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21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021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资源描述:

《2021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试题【含答案】(2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2021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试题注意事项:1.所有试题使用2B铅笔在机读卡上作答;2.试题按学科分类,单选和多选题混排。未加注明的题目均为单选题,每题1分;多选题均已注明,每题2分,多选题答案完全正确才可得分;3.试卷100题,共计139分,答题时间120分钟。一、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生物技术30题41分1.磷脂双分子层是生物膜的结构基础,大部分细胞器的膜都是磷脂双分子层,因为其内外是亲水环境,但是有一种细胞结构比较特殊是磷脂单分子层,因为其内部是疏水环境。请根据如下细胞结构的功能,判断下列哪种膜是磷脂单分子层A.内质网B.核糖体C.线粒体D.脂滴答案:D2.线粒体

2、是细胞内重要的产能细胞器,下列对于线粒体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线粒体是双层膜细胞器,线粒体的呼吸链蛋白复合体位于线粒体内膜B.三羧酸循环发生于线粒体腔内C.线粒体两层膜之间的基质是碱性的D.线粒体有独立的基因组,编码线粒体内重要蛋白质答案:C3.干细胞是一种能够不断自我更新的细胞类群,在特定条件下能够发生定向分化,产生一种或多种类型的子代细胞。如果将从一个小鼠胚胎中分离得到的一个细胞进行离体培养后,此细胞在培养皿中能够自主分化为心肌细胞,那么将这个细胞移植到小肠上皮组织后,会出现下列哪种现象?A.此细胞会分化为心肌细胞B.此细胞会分化为小肠上皮细胞C.此细胞不会发生分化D.无法确定答案:D4

3、.甘油磷脂、鞘脂和固醇等是生物膜的基本组成成分。脂分子本身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膜脂的流动性。为了提高细胞膜脂的流动性,下列对膜脂组分进行适当调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胆固醇在膜脂中的含量越高膜脂的流动性越高B.增加甘油磷脂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C.提高鞘脂中脂肪酸链的饱和程度D.增加甘油磷脂和鞘脂中脂肪酸链的长度答案:B 5.下列关于免疫疗法治疗癌症的说法中,合理的有:(多选)A.患者的免疫系统被部分抑制导致对病原体的抵抗能力下降B.患者的免疫系统可能活化过度导致自身免度疾病C.抑制炎症的药物可能对控制副作用有效D.增强免疫力的药物可能对控制副作用有效答案:BC6.植物细胞没有动物细胞间的间

4、隙连接,主要通过胞间连丝完成细胞间的交流和通讯。胞间连丝可以允许分子量小于1000道尔顿的分子自由通过,一些小分子量的蛋白质和信号分子可以通过胞间连丝从一个细胞进入另一个细胞。胞间连丝的物质运输具有可调节性和选择性,以下哪种分子不能通过胞间连丝进行运输A.某些RNA分子B.环腺苷酸C.钙离子D.G蛋白答案:D7.核孔复合体在所有真核细胞中普遍存在,镶嵌在内核膜与外核膜融合所形成的核孔上,被认为是跨核膜物质运输的亲水性通道。下列关于核孔复合体的分布和跨核膜运输功能说法中,错误的是A.通过核孔复合体既可以进行被动扩散,也可以进行主动运输B.核孔复合体在功能上具有双向性表现:既能将一些需要的蛋白质转

5、运入核,也能将核糖体亚基等转运出核C.核孔复合体具有固定的功能直径,一般不可调节D.不同物种之间的核膜上核孔复合体的密度可能存在较大差异答案:C8.端粒是由短的串联重复序列DNA组成的染色体端部特化结构,其长度与细胞增殖能力紧密相关。端粒酶则可以利用RNA作为模板,利用其反转录醇的特性来维持端粒的长度。但是,端粒酶活性仅在特定的细胞类型中有表达,请判断以下哪种动物细胞,不表达端粒酶:A.生殖细胞B.癌细胞C.成纤维细胞D.胚胎干细胞答案:C9.在动物细胞中,下列四种蛋白质无糖基化修饰的是A.溶酶体酶B.分泌蛋白C.细胞质基质蛋白D.膜蛋白答案:C 10.将葡萄糖加入富含磷酸戊糖途径酶的小鼠肝组

6、织粗提物中,当葡萄糖分子中哪个碳原子被 C标记时,下列哪项能最快产生 CO2?1414A.C-1B.C-3C.C-4D.C-5E.C-6答案:A11.下列可为卵磷脂合成提供甲基的是:A.酪氨酸B.蛋氨酸C.半胱氨酸D.苏氨酸答案:B12.用阳离子交换层析洗脱下列氨基酸,当使用pH6.5的缓冲液时,哪种氨基酸先被洗脱下来:A.天冬氨酸B.精氨酸C.天冬酰胺D.甘氨酸答案:A13.人血液中的蛋白质1-抗胰蛋白酶可以结合胰蛋白酶样酶并使其失活。在人体被感染的时候,相关的细胞会释放大量的胰蛋白酶样酶。近期研究发现某些个体的1-抗胰蛋白酶基因发生了突变,导致该蛋白折叠缓慢,并很难折叠成有活性的蛋白。下列

7、哪个症状说明该个体是突变基因的携带者:A.该个体难以消化蛋白质类食物B.该个体出现高蛋白血症C.暴露于环境刺激中的组织因为免疫反应而受到进行性加重的组织损伤D.除了暴露于环境刺激中的组织外,其它大多数组织中均会观察到组织损伤E. 因为1-抗胰蛋白酶折叠缓慢,所以所有组织都会受到损害答案:D14.高剂量的对乙酰氨基酚是有毒的,因为其氧化产物会与下列哪个化合物正常反应并消耗掉?这些化合物通常可以保护肝脏和其他重要器官。A.cGMPB.谷胱甘肽C.血浆白蛋白D.环氧合酶IE.细胞色素P450答案:B 15.在研究两种可逆抑制剂1和2对某种酶的酶促反应速度影响实验中,分别测定了不同底物浓度下酶促反应的

8、速度,通过双倒数作图得出下图结果。在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多选)A.抑制剂1是反竞争性抑制剂,该抑制剂只与酶-底物复合物相结合发挥作用B.抑制剂2是非竞争性抑制剂,该抑制剂与酶结合位点和底物与酶结合位点不同,不影响酶的Km值C.1/Vmax是无抑制剂直线在纵坐标上的截距D.无抑制剂直线在横坐标上的截距是Km的负倒数答案:BCD16.在人类防范病毒感染引起疾病的措施中,接种疫苗是一种有效的手段,疫苗是通过激发和训练人体的免疫系统来起作用的,以下关于疫苗及其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疫苗不改变病毒的感染周期和降低患者与其他人接触的频率B.疫苗可有效地降低接触过程中传播疾病的概率实现群体免疫C

9、.为防止病毒感染机体而患病,接种疫苗,属于获得性免疫D.接种灭活疫苗,体内IgG会在被感染时识别抗原而激活IgME.接种mRNA疫苗可表达蛋白并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答案:D17.为了研究光照对于拟南芥基因表达的影响,对10株拟南芥样本在光照前和光照后分别取样,光照前的取样为对照组,光照后的取样我们简称为光照组。从两组中对每1株的取样样本都分别提取RNA并进行高通量测序,获得了20000个基因在各个取样样本中的表达量。如果计算发现在光照组有600个基因的平均表达量上升到原来的2倍以上,有400个下降到了原来的1/2以下;同时,有200个基因进行相应的统计假设检验矫正后的p值小于0.05,则

10、拟南芥在光照前后,表达量发生了显著改变的基因数量最可能的是A.600B.10C.20000D.200答案:D18.细胞中新合成的蛋白质主要通过核孔转运、跨膜转运和囊泡转运等三种机制被分选到不同的细胞器,下列关于这几种运输途径说法中,正确的有:(多选)A.核孔转运是介导在细胞质中合成的蛋白质进入细胞核的途径B.有一些典型的信号序列将指导蛋白质进入正确的区室或细胞器,其中核定位信号在蛋白质进入细胞核后会被剪切 C.囊泡转运以出芽的方式将包含其中的蛋白质运送到高尔基体等内膜系统的细胞器或细胞外D.进入线粒体、叶绿体的蛋白质是在游离核糖体上完成多肽链的合成,然后转运至靶细胞器答案:ACD19.研究人员

11、从锯缘青蟹的内脏中提取碱性磷酸酶,在每一步纯化过程中,都对提取物进行了总体积、蛋白质含量、酶活力进行测定,具体纯化步骤及测定结果如下表(表中0.35(即35%)硫酸铵饱和上清液,上述上清夜的0.7(即70%)饱和硫酸铵沉淀物溶解制备的酶液)。下述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有:(多选)锯缘青蟹碱性磷酸酶的分离纯化各步骤测定结果总体积蛋白质含量酶活力(U/mL)(mL)(mg/mL)匀浆上清液45054.0930.3815.681289.61204正丁醇抽取液4254252900.35硫酸铵饱和上清液上述上清液的0.7饱和硫酸铵沉淀物溶解制备的酶液20.5725.131554.8DEAE-32纯化后酶液S

12、ephadexG-150纯化后酶液DEAE-SephadexA-150纯化后酶液匀浆上清液150504.32229.43642.83585.6815.682.691.0854.0927450A.正丁醇抽取后上清液酶的比活力是42.56U/mgB.计算时,设定正丁醇抽取后上清液纯化步骤的酶回收率为100%,那么0.35(35%)饱和硫酸铵纯化步骤的酶回收率是93.4%C.与DEAE-32纯化步骤相比较,SephadexG-150纯化步骤的酶纯化倍数要低,但是酶的回收率高D.DEAE-SephadexA-50纯化步骤的酶纯化倍数最高答案:ABD20.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是目前已知的第7

13、种可以感染人的冠状病毒,它与其他6种不同的关键抗原是,也是宿主中和抗体的重要作用位点和疫苗设计的靶点。A.剌突P蛋白B.包膜M蛋白C.刺突M蛋白D.刺突S蛋白E包膜E蛋白答案:D21.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不适合应用于下列哪个领域:A.蛋白质组B.DNA甲基化水平 C.转录调控D.单核甘酸多态性(SNP)答案:A22.微卫星分子标记,又被称为短串联重复序列或简单重复序列,是广泛分布于真核生物基因组中的简单重复序列,由多个核苷酸组成的串联重复片段构成,由于重复单位的重复次数在个体间呈高度变异性并且数量丰富,因此是普遍使用的DNA分子标记。哪些项包含了微卫星分子标记序列:(多选)A.CTGATATA

14、TATATATATATATATATAGTCGAB.TTCATATATATATCACACACACACACACAGCC.TTTAGCAGCAGCAGCAGCAGCAGCAGCAGCAD.ATTGACTGACTGACTGACTGACTGACTGACCE.CCATAGATACACAGATTCTCATATTAGGGAC答案:ABCD23.下列哪个多肽在给定条件下可以折叠成-螺旋?A.多聚谷氨酸pH7.0B.多聚谷氨酸pH3.0C.多聚赖氨酸pH7.0D.多聚赖氨酸pH3.0答案:B24.中间纤维是细胞内重要细胞骨架组分,能够帮助细胞应对机械压力。但是并不是所有类型的细胞中都存在这种组分。下列各类细胞中,

15、不含中间纤维的有(多选)A.植物细胞B.大肠杆菌C.人的神经细胞D.人的肌肉细胞答案:AB25.植物细胞含有一个充满液体的中央大液泡,它具有溶酶体的性质,还具有其他多种功能。下列关于其在植物细胞中功能的描述中,正确的有:(多选)A.液泡中积累的花色素苷给植物的花瓣和果实带来了丰富的色彩B.植物细胞的液泡可以储存一些次生代谢产物以抵御动物和病菌的侵害C.高盐胁迫使植物细胞液泡将水分储存起来,从而导致细胞发生质壁分离D.液泡是植物细胞重要的胞内钙库,对活细胞内的钙稳态维持及细胞信号转导至关重要答案:ABD26.将肝脏匀浆液通过离心去除细胞膜和细胞器后,下列哪些酶将留在上清液中?(多选)A.糖原磷酸

16、化酶B.乳酸脱氢酶C.琥珀酸脱氢酶D.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E.丙酮酸激酶 答案:ABDE27.将含有等浓度的6-磷酸葡萄糖和果糖6-磷酸的混合物与磷酸己糖异构酶一起孵育时,最终混合物中的6-磷酸葡萄糖的量是6-磷酸果糖的两倍。葡萄糖6磷酸果糖6磷酸(R=8.315J/molK和T=298K)。下列关于反应的自由能变化叙述中,正确的是:A.GB.GC.GD.GE.G1010101010为-1.7kJ/mol为+1.7kJ/mol为-17kJ/mol为+17kJ/mol为零答案:B28.在一项研究中,猫被禁食过夜,然后给含有除精氨酸外的所有氨基酸的食物。在2小时内,血氨水平从正常水平18mg/L增加

17、到140mg/L,并且猫表现出氨中毒的临床症状。饲喂完全氨基酸饮食或其中精氨酸被鸟氨酸替代的氨基酸饮食的对照组没有显示异常的临床症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多选)A.禁食是为了在实验开始前将体内的氨基酸水平降到最低B.氨基酸的氧化脱氨导致氨水平升高C.精氨酸缺乏导致氨中毒是因为参与氨代谢的酶合成受阻D.除了鸟氨酸外,瓜氨酸也可以替代精氨酸E.这项实验表明精氨酸对猫来说是必需氨基酸答案:BDE29.小鼠模型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不能感染野生型小鼠,因此野生型小鼠不能作为研究病毒感染的动物模型。SARS-CoV-2利用ACE2作为细胞受体进入细胞,实验发现人

18、的ACE转基因小鼠则可以支持病毒感染,并导致小鼠死亡。通过此实验可直接得到的结论有:(多选)A.小鼠ACE2可以抑制SARS-CoV-2病毒的感染B.人的ACE2基因可以引起小鼠死亡C.小鼠ACE2不具有SARS-CoV-2病毒细胞受体功能D.ACE2是决定SARS-CoV-2易感宿主范围的重要决定因素答案:CD30.由于缺乏维生素硫胺素,过量饮酒会导致韦尼克-科尔萨科夫综合征。在没有硫胺素的情况下,下列哪些项代谢转化不能发生?(多选)A.丙酮酸+CO2草酰乙酸B.丙酮酸乙酰CoA+CO2C.-酮戊二酸琥珀酰CoA+CO2D.磷酸烯醇丙酮酸+CO2草酰乙酸E.丙酮酸乳酸答案:BC二、植物和动物

19、的解剖、生理、组织和器官的结构与功能30题41分31.一个来自印度成年男性因发作癫痫到医院治疗。经检查发现右眼肿,皮下有颗粒状异物。 如图是脑部核磁扫描图片。以下关于图中的白色小点,最可能的是A.丝虫卵B.囊尾蚴C.华枝睾吸虫D.蛔虫卵答案:B32.解剖鲤鱼时,可以看到鲤鱼的肠管被一大团红色组织所包裹。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这团组织包括肝和胰,肉眼不易区分二者,称为肝胰脏B.通过组织切片是可以区分出肝细胞和胰组织的C.肝脏分泌的胆汁,由肝管通入胆囊储存,再以胆总管通入小肠D.胰脏分泌的胰液,由胰管通入胆囊储存,再以胆总管通入小肠答案:D33-34题题干。脊椎动物头骨中脑颅和咽颅连接的方式有多

20、种,其中1为上颌,2为下颌,3为脑颅,4为舌颌骨(或镫骨),观察示意图并结合已有知识,回答33-34题问题。33.大多数硬骨鱼类脑颅与咽颅连接的模式是A.图aB.图bC.图a和bD.图c答案:D34.以下关于上图中骨骼的描述,正确的是:(多选)A.1,2,3,4由鳃弓演化而来B.3是由鳃弓演化而来 C.2可以活动D.3主要保护脑和感官答案:CD35.人们从土中挖出一个身体细长、形似蚯蚓的动物,无四肢;皮肤腺发达,体表富粘液;皮下具骨质小鳞。它最可能是下面哪种动物A.版纳鱼螈B.中国小鲵C.盲蛇D.喙头蜥答案:A36.“恶性高热”是一种潜在的致命性遗传疾病,病人对吸入的麻醉剂表现出过高的响应,出

21、现骨骼肌僵直、体温升高和乳酸酸中毒。上述临床表现可能基于下述哪种分子机制。A.肌肉细胞中二氢吡啶对膜电位变化的敏感性异常下降B.肌肉细胞中肌浆网钙泵的钙转运活性异常上调C.肌肉细胞中Ryanodine(雷诺丁)受体开放时程异常增加D.肌肉细胞中横管(Ttubule)膜上电压敏感离子通道密度异常下降答案:C37.下列关于机械力敏感离子通道说法中,错误的是A.机械力敏感离子通道不仅存在于真核细胞中,也存在于原核细胞中B.机械力敏感离子通道可以对细胞膜上张力的变化做出响应C.机械力敏感离子通道必须与细胞内的骨架结构直接相互作用才能正常工作D.机械力敏感离子通道参与消化系统的反馈调节答案:C38.血液

22、和脑组织之间存在血脑屏障,以限制血液与脑组织间的物质交换。下列哪项不易通过血脑屏障:A.维生素AB.葡萄糖C.乙醇D.二氧化碳E.去甲肾上腺素答案:E39.渗透浓度是指溶液中有渗透活性的溶质粒子(离子或分子)的浓度,是溶液的浓度与渗透系数(g)的乘积。渗透系数用于描述溶液中溶质的解离程度,如果溶质分子不发生解离,则g=1.0,如果解离出2个粒子,则g=2.0。对于浓度为0.45%的NaCl溶液,如果g=1.85,其渗透浓度最接近于A.100mmol/LB.150mmol/LC.200mmol/LD.300mmol/L 答案:B40.甘露醇不易透过细胞膜,常被作为测定细胞外液量的标志物。向某患者

23、体内注射500mg甘露醇,待2小时后,甘露醇分布达到平衡,测定血浆中甘露醇的浓度为3.2mg/100mL,平衡期间,10%的甘露醇随尿液排出,则该患者的细胞外液量最接近于A.10LB.12LC.14LD.16L答案:C41.人体棕色脂肪组织由棕色脂肪细胞等构成,主要用于产热,而白色脂肪组织由白色脂肪细胞等构成,主要用来储存能量。以下关于二者的描述,正确的是A.棕色脂肪细胞含有多个细胞核B.棕色脂肪组织比白色脂肪组织储存更多脂肪C.棕色脂肪细胞线粒体更富集D.一般情况下,棕色脂肪细胞比白色脂肪细胞多答案:C42.海葵毒素(PITX)由海葵等海洋腔肠动物产生,被认为是已知毒性最大的非蛋白类物质之一

24、。研究发现,其主要作用靶点是细胞膜上的钠钾泵,使钠钾泵转换为非选择性的阳离子通道,对Na、K等通透,但Ca除外。下列关于PITX毒性效应描述中,正确的是:+ + 2+(多选)A.可导致细胞膜超极化B.可导致红细胞溶血C.可继发引起细胞膜上电压门控Ca通道开放2+D.可继发改变细胞膜上钠钙交换和氢钠交换的转运方向答案:ABD43.下列有关消化道平滑肌电生理活性的描述中,错误的是:(多选)A.常见的消化道平滑肌电生理现象(膜电位的状态)包括静息电位,慢波和动作电位B.慢波是由消化道中具有自发电活性的神经细胞起始的C.慢波和动作电位可以同时发生D.动作电位的频率与消化道收缩的强度相关E.慢波的时程是

25、决定消化道平滑肌收缩力的大小的主要因素答案:DE44.下列关于激素的描述中,正确的是:(多选)A.胰岛素是目前已知的唯一一个直接促进合成代谢并降低血糖的激素B.胰高血糖素只能促进分解代谢C.激素都需要通过结合细胞膜蛋白受体行使功能D.除了胰腺、甲状腺等腺体外,肝脏、肌肉等组织也可以分泌激素答案:AD 45.科学家利用离体的猫肺进行实验,研究肺的顺应性,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压强-容积曲线。离体肺置于与胸膜腔内压相似的负压环境,当增大负压(Negativepressure),肺扩张,容积(Volume)增大,如箭头向上支曲线所示。再减小负压,肺则缩小,容积减小,如箭头向下支曲线所示。以曲线斜率,即单位

26、压强变化所引起的肺容积变化,度量肺的顺应性。图中分别显示了充空气(Air-filled,右)和充生理盐水时(Saline-filled,左)所测得的曲线。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有:(多选)A.以生理盐水代替空气时,肺的顺应性降低B.与充生理盐水不同,充空气时,肺内壁形成液-气交界面,而产生表面张力C.由于存在表面张力,肺充气时比充生理盐水时更易于扩张D.肺吸气(Inspiration)和呼气(Expiration)过程所对应的两条曲线并不重叠,这很可能与表面张力有关答案:BD46-48题题干。一种植物根的横切切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结果见下图a:取该植物根进行快速冷冻并经冷冻蚀刻制样后,在电子显微镜

27、下观察细胞壁结构,结果见下图b和图c。回答下列问题。46.图a中“co”、“en”、“px”和“mx”分别表示的结构是A.皮层、内皮层、原生木质部和后生木质部B.皮层、内皮层、初生木质部和后生木质部C.皮层、中柱鞘、初生木质部和后生木质部D.皮层、中柱鞘、韧皮部和木质部答案:A47.根据图b中细胞壁的结构特征可以判断出图b显示的细胞壁可能来自图a中的哪个位置:A.“co” B.“en”C.“mx”D.“sc”答案:A48.根据图c中细胞壁的结构特征,可以判断出图c显示的细胞壁可能来自图a中的哪些位置:(多选)A.“co”B.“en”C.“mx”D.“sc”答案:BC49-50题题干。研究人员对

28、大麦胚进行切片观察,并根据切片观察绘制大麦胚结构图,见下图a和图b。请回答下列问题。49图a中,下列哪个结构的标注是错误的A.盾片B.胚芽鞘C.子叶D.胚根鞘答案:C50.图b中用阿拉伯数字1-5标注的结构分别是A.胚芽鞘-子叶-幼叶-胚芽生长点-胚根B.子叶-胚芽鞘-幼叶-胚芽生长点-胚根C.胚芽鞘-幼叶-子叶-胚芽生长点-维管组织D.子叶胚芽鞘-幼叶-胚芽生长点-维管组织答案:D51.气孔是植物叶片上保卫细胞之间形成的小孔,在植物碳同化、蒸腾和呼吸作用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以下有关气孔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光照可诱导气孔张开,黑暗下气孔关闭B.植物激素脱落酸浓度升高促进气孔张开C.低浓度C

29、O2促进气孔张开,高浓度CO2促进气孔关闭 D.保卫细胞水势下降时,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答案:B52.当植物从硝态氮水平较低的环境转移到硝态氮水平较高的环境里时,植物组织内的铵离子的含量会升高。以下解释中,错误的是A.硝酸还原酶基因的表达受到了诱导B.硝酸还原酶蛋白可能受到了某种修饰C.硝酸还原酶对亚硝酸还原酶进行了某种修饰D.亚硝酸还原酶的活性增加答案:C53.下列有关植物激素乙烯描述,错误的是:A.乙烯合成是一个色氨酸的代谢循环,被命名为“杨氏循环”B.乙烯促进果实成熟B.在植物体的不同发育阶段,乙烯合成的速率不同D.逆境诱导植物体内乙烯合成增强答案:A54.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人类

30、大量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导致大气中CO2浓度迅速升高,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减少CO2的排放量,未来百年中大气CO2的浓度可能会高达600-750M。高浓度的CO2将会对植物的生命代谢过程产生巨大的影响,下列变化过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多选)A.随着大气CO2浓度的升高,若只考虑碳代谢的特征,C3植物的生长速度会明显升高,而C4植物的生长速度升高的不明显B.随着大气CO2浓度的升高,气温会升高,植物可能会遭受高温和干旱胁迫C.随着大气CO2浓度的升高,气孔打开,蒸腾散失水量增加D.随着大气CO2浓度的不断升高,养分有效性可能会成为限制植物光合作用的因子之一答案:ABD55.双子叶植物的叶片在

31、发育初期是库器官。在生长发育的进程中,逐渐由库器官向源转变。研究发现,同化产物的输出从叶尖开始,逐渐向基部蔓延,之后整片叶子成为糖分输出器。下列对启动糖输出的必需条件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叶肉细胞中合成蔗糖的基因开始表达B.对装载起作用的小叶脉成熟C.蔗糖-H+同向转运蛋白形成并且分布在筛分子-伴胞复合体的质膜上D.叶脉中的胞间连丝关闭或者胞间连丝出现频率降低答案:D56.病原微生物可以侵染植物造成病害。病原细菌是一类常见的植物病原微生物,侵染植物后可以抑制植物免疫反应,帮助病原菌繁殖和扩散。下列对病原细菌致病机理的描述中,正确的是:(多选)A.病原细菌可以进入到植物细胞内抑制植物免疫反应B.

32、病原细菌可以分泌毒性蛋白到植物细胞内抑制植物免疫反应C.病原细菌可以分泌毒性蛋白到外质体中抑制植物免疫反应 D.病原细菌可以将DNA片段转移到植物细胞内使植物致病E.病原细菌可以分泌microRNA到植物细胞内抑制植物免疫反应答案:ABCD57.利用荧光蛋白感应器可以实时监测植物细胞内各个细胞器及细胞质中的NADP(H)氧化还原状态。某一实验分别测定光照前和光照180秒后植物细胞各部分发出的荧光,结果如图a和图b所示(图长中*,表明两组数据显著性差异)。请问图a和图b分别代表了下列哪两个细胞部分的实验结果:A.细胞质,线粒体B.细胞质,叶绿体C.叶绿体,线粒体D.叶绿体,高尔基体答案:B58.

33、草莓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水果。市场上售卖的草莓有的个头大、内部空心,有的颜色鲜红成熟早,“激素草莓”、“膨大剂草莓”的说法在传播扩散。下列关于上述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多选)A.草莓空心主要是由于施加了“膨大剂”导致的B.吃了含有激素的草莓会引起性早熟C.草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自身会合成内源激素促进成熟D.“膨大剂”含有植物生长调节剂答案:ACD59.钾离子是植物所必须的矿质营养元素。钾离子从根系吸收的主要途径是通过通道蛋白A,A蛋白发挥功能需要B蛋白的活化,B在活化A的过程中依赖于C1蛋白或C2蛋白的相互作用,C1和C2功能部分冗余,这些蛋白所对应的基因分别是A、B、C1和C2,相关突变体

34、植株表示为a、b、c1和c2。当A基因发生突变或被敲除后,植物表现出严重的缺钾症状。根据上述描述,下列关于其他突变体表型的预测中,正确的有:(多选)A.突变体c1c2转入C1一个基因不能恢复表型B.双突变体c1c2和突变体b的表型类似C.双突变体c1c2在缺钾条件下的缺素表型比c1严重D.突变体b在缺钾条件下的缺素表型比c1严重答案:BCD60.请根据已有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知识,判断下列推论中合理的有:(多选) A.生长素在组织培养中利于生根B.细胞分裂素在组织培养中利于生芽C.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具有完全独立的生物学作用,二者互不干扰D.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作用完全互为拮抗E.生长素和细胞分

35、裂素在植物发育中有时协同作用答案:ABE三、动物行为学、生态学15题23分61.通讯行为是野生动物个体之间互相作用的主要方式,在维持个体生存和种群稳定中发挥重要作用,下列关于动物通讯行为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动物有两种通讯方式,分别是嗅觉和听觉B.动物排出的尿液和粪便常被用于化学通讯C.化学通讯是一种常见的通讯方式,无需耗能且信号传播较远D.听觉通讯可以越过障碍物且受环境影响小,是首要的通讯方式答案:B62.研究表明,真菌的个体大小随纬度表现出了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体型最大的蘑菇主要出现在四季分明气温适中的区域。导致真菌个体大小表现出纬度地带性的可能原因包括:(多选)A.在温暖潮湿的热带,微

36、生物、病原菌以及捕食压力可能更大,因此,个体小、生长周期短等性状可能更有优势B.不同大小的真菌在陆地上的分布是随机的C.个体更大的蘑菇种类可能是多年生的,寿命长导致个体更大D.个体小,个体表面积相对于体积的比值更大,能更快速地升温和降温,有利于在低纬度和高纬度分布答案:AC63.变温动物对环境温度的适应类型影响其微生境的选择,生活于澳大利亚的一种蜥蜴有三种适应型(分别为热适应型、冷适应型和中间温度适应型),这三种类型个体的微生境的选择特征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多选)A.三种类型个体在植被覆盖区域出现的时间均最长B.中间温度适应型的个体对岩石环境的利用时间显著高于冷适应性个体C.三种

37、类型个体对采伐后的开阔生境的选择利用无显著差别D.热适应型个体最偏好生活于多岩石环境 答案:AC64.同域共存是指一些生物生存在同一个区域,由于竞争关系而导致的对环境的需求发生错位的现象,譬如共同生活在加勒比海地区岛屿上的两种安乐蜥,通过摄取食物不同的方式实现了同域共存。不属于同域共存机制的是A.大熊猫和水鹿,通过占用同一片区域的不同海拔B.高海拔田鼠和鼢鼠在不同时间出来觅食C.为躲避狐狸,兔子选择与狐狸不同区域活动D.不同温度喜好的蜥蜴,选择不同阳光照射度的灌木栖息答案:C65.动物物种可以通过行为、生理和生活史等多方面的表型可塑性响应气候变暖的威胁。表型可塑性是指在基因型相同的情况下,由于

38、环境因素导致表现型的不同,是生物对环境的一种响应策略。表型可塑性按照对环境的适应程度,可以分为适应性表型可塑性、中性表型可塑性和有害的表型可塑性。面临气候变暖导致的温度升高,下列关于动物表现出的表型可塑性描述中,属于有害的是A.蜥蜴类爬行动物可以通过产更大的卵,增加对于卵的能量投入,进而保证胚胎发育的能量供给B.蟋蟀通过活动节律的调整,在黄昏时更晚出来活动,回避高温的刺激C.蜥蜴类爬行动物在晒背时,从开阔环境中转移到有部分遮挡的透射光环境中,避免体温过高D.在温度更高的龟鳖类巢穴中,胚胎发育的速度减缓,接受更长时间的高温胁迫答案:D66.爬行动物存在卵生和胎生两种繁殖模式。卵生爬行动物将受精卵

39、产下,经历体外孵化过程后孵出幼体;胎生爬行动物胚胎在母体体内发育,母体直接产出后代幼体。相比于卵生繁殖模式而言,下列对于胎生繁殖模式的受益与代价的预测,正确的是:(多选)A.繁殖母体可通过调温行为的方式,为胚胎发育提供适合的温度环境B.胚胎在发育过程中母体仍可供给营养物质,提高后代幼体的适合度C.外界环境对胚胎的致死率提升,环境对后代胁迫更强D.胚胎在体内发育增加怀崽母体负担,通过降低母体运动能力等方式,潜在增加母体被捕食的风险答案:ABD67.植物产生花蜜是为了吸引传粉者,但是花蜜和花粉可能被其他植食动物或肉食动物消耗。这样花蜜和花粉就成为了非传粉者的替代食物。下列关于替代食物的描述中,正确

40、的是:(多选)A.替代食物现象的出现单纯增加了植物的负担B.捕食者可利用替代食物作为诱饵进行捕食C.替代食物吸引捕食者,可以有效减少非传粉植食者的破坏,也可能有间接防御作用D.替代食物对植物的影响需综合评定,考虑消耗和收益的平衡答案:BCD68.濒危物种保护一般需要先对物种进行遗传风险评价,主要包括种群内遗传多样性水平高 低和种群间遗传差别大小两个方面,请问下列哪种情形,迫切需要开展促进种群间基因流动(例如,加强种群间个体迁移)的保护工作?A.种群内遗传多样性低,种群间基本无遗传分化B.种群内遗传多样性低,种群间遗传差别大C.种群内遗传多样性高,种群间基本无遗传分化D.与种群内遗传多样性和种群

41、间遗传分化无关答案:B69.植食性鸟类多以植物的果实、种子或花蜜为食:在新热带界,由于植物繁殖的季节性和繁殖产量的年际变化,植食性鸟类往往具有更强的扩散能力,因而能促进其种群间基因交流。从食性对新热带界鸟类物种分化的影响角度分析植食性鸟类和以昆虫为食或杂食性的鸟类的遗传分化,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A.植食性鸟类遗传分化更低B.以昆虫为食或杂食性的鸟类遗传分化更低C.二者遗传分化水平无显著差异D.新热带界鸟类的遗传分化与食性无关答案:A70.两个生物体通过共同的捕食者产生的竞争也称为似然竞争。原理是某物种密度会通过影响中间捕食者的密度后对另一物种密度产生影响。下面属于似然竞争的是A.对蚜虫寄主施肥

42、促进蚜虫种群密度增长,造成同株植物上叶螨种群密度降低B.生长在蒲公英附近的苜蓿上的蚜虫种群密度低,是由于蒲公英花粉可为瓢虫提供养分,使得瓢虫种群增加,进而造成附近苜蓿上的蚜虫种群密度降低C.植物出芽滞后造成蚜虫种群下降,进而使得寄生蜂种群降低D.取食同种食物的不同昆虫种群存在着此消彼长的现象答案:B71.一项对淡水池塘水体增温实验表明,在水体增温4摄氏度的情况下,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生物量都显著下降,而且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下降一半左右;根据这一实验结果,下列关于推断的描述中,最全面而又正确的是.在生态系统水平上,增温导致呼吸消耗的能量占总初级生产量的比率上升.增温可能会导致光合作用固定的碳

43、有更大比例释放到大气中.增温对生态系统中的大型消费者有负面影响A.I和B.I和C.和D.I,和答案:D72.生态因子影响生物的生存和繁殖,在特定的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下,生物可能演化出不同的性状以适应所处的环境。植物由于大多固着生长,需要借助媒介完成花粉从雄蕊到雌蕊的传递。在虫媒传粉向风媒传粉的转变过程中,植物性状可能发生的改变包括:(多选)A.花粉数量增加 B.花粉变小C.花朵挥发的气味减弱D.花瓣颜色更鲜艳答案:ABC73.1994-1995年,鸟类空泡性髓鞘病变(A.VN)被首次发现,当时在阿肯色州的秃鹰中出现了神秘的大规模死亡事件,此后的几十年来,引起秃鹰感染此病而死亡的机制一直并不清楚。

44、最近的研究发现,这是由于一种被称为aetokthonotoxin的新型蓝藻神经毒素造成的。研究人员发现,外来水生植物软水草上可大量滋生蓝藻Aetokthonoshydrillicola,该蓝藻与环境中溴化物接触后会产生引发AVN的aetokthonotoxin毒素,最终又通过鱼类等其他水生生物传播到秃鹰并导致其死亡。北美秃鹰死亡事件主要反映了下列哪些生物学过程或现象:(多选)A.食物网B.生物富集C.适应辐射D.生物入侵答案:ABD74.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威胁动物生物多样性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研究表明,动物物种可以通过改变自身行为、生理和生活史特征来应对气候变暖,从而回避气候变暖的严重威胁。以下选

45、项中,不是通过行为响应气候变暖的选项有:(多选)A.环境温度升高后,蜥蜴通过阴阳穿梭,提高对阴影的利用率,从而维持较适宜的体温B.变温动物的体温影响着自身的能量代谢水平,气候变暖后,变温动物降低能量代谢水平对体温的敏感性,从而回避高温对能量代谢的提升C.在气候变暖的影响下,物种正向着高纬度和高海拔等历史上相对较冷的区域迁移,寻找适宜环境D.物种减少每年繁殖量,使后代能够获得相对更充足的资源答案:BD75.昆虫对寄主植物偏好选择的影响因素包括:(多选)A.植物的生长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征状态B.昆虫的发育存在季节性,如二化性昆虫在不同代的寄主选择具有偏好C.温度变化引起植物化学成分的变化会影响

46、昆虫的寄主偏好选择D.可能的捕食者的存在是昆虫进行寄主选择的一个因素答案:ABCD四、遗传学、进化生物与生物系统学25题34分76.有些动物的性别不是取决于是否有Y染色体的存在,而是取决于其携带的X染色体的数目。这类动物的雌性有两条X染色体,而雄性只有一条。雄性进行减数分裂可形成含有0个X或1个X的配子。而雌性进行减数分裂一般形成含有1个X染色体的配子,但有时可生成含有0个X或2个X的配子。以下导致雌性生成含有2个X配子的原因是:(1)两条同源的X染色体没有在减数分裂I中分离(2)X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没有在减数分裂中分离 (3)X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没有在卵原细胞的有丝分裂中分离A.只有(1

47、)B.只有(1)和(2)C.只有(2)和(3)D.(1)、(2)和(3)答案:D77.A、B、C都互不连锁,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之间杂交所产生的子代,同时表现三个显性基因所对应的性状的机率为:A.3/64B.1/16C.9/64D.27/64答案:D78.镰刀型细胞贫血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血红蛋白病。它是由血红蛋白基因发生点突变,导致-肽链第6位氨基酸谷氨酸被缬氨酸所代替而引发的。下列检测这个突变的最佳方法的是:A.从红细胞中提取DNA,然后进行PCR扩增,再用限制内切酶剪切B.从白细胞中提取DNA,再用Southern印迹检测血红蛋白基因外显子的大小C.从白细胞中提取DNA,再

48、对血红蛋白基因的内含子进行测序D.用Westem印迹分析红细胞提取物E.从白细胞中提取DNA,然后进行PCR扩增,再用等位基因特异性寡核苷酸杂交分析答案:E79.A蛋白由100个氨基酸组成。编码A蛋白的基因序列只含有一个99bp的内含子,该内含子插在编码第70个氨基酸的密码子之后。A基因mRNA的5UTR和3UTR长度分别为70bp和30bp。有研究人员在培养的细胞中表达某一来源的A基因,结果没有得到预期肽链长度的蛋白,而是得到了具有133个氨基酸的多肽。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该多肽能与A蛋白的抗体发生结合反应,那么,A蛋白不能在培养细胞中正确表达的原因,最可能是:A.在二号密码子上发生了移码突变

49、B.在二号密码子上发生点突变C.发生了剪切突变,使得在形成成熟mRNA的时候,内含子没有剪切D.在5UTR发生点突变,使得翻译开始的位点发生改变E.第一个外显子被错误地剪切掉,而内含子没有剪切答案:C80.下列关于多倍化和多倍体的表述中,正确的是:(多选)A.多倍化是快速物种形成的一种方式B.多倍体在维管植物中很常见C.在中性演化理论框架下,多数的多倍化事件都不成功D.多倍体的保存数量与多倍化事件发生的频率相吻合答案:ABC 81.某个蛋白具有120个氨基酸。编码这个蛋白的基因有3个内含子,长度分别为100bp,250bp和150bp,分别在编码第20、第35与第56氨基酸的密码子之后。这个蛋

50、白的mRNA,5端与3端的UTR区(非翻译区)长度分别为200nt和150nt。那么,由该蛋白成熟的mRNA反转录的cDNA,全长应该是:A.620bpB.860bpC.1210bpD.710bpE.360bp答案:D82.关于生物钟分子机制的研究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科学家通过观察果蝇羽化节律(一天中由蛹变为成虫的时间)异常的突变体,筛选出昼夜节律发生改变的三种果蝇突变体,分别是无节律、长节律和短节律。关于这三个突变株,下列说法合理的有:(多选)A.这三个突变株可能分别在不同基因上发生了突变B.这三个突变株可能是在同一个基因上发生了不同突变C.无节律的突变株是相关基因的无义突变引起D.相关基

51、因的表达水平可能会有昼夜节律答案:ABD83.MCPH1编码一个835氨基酸的蛋白,MCPH1功能缺失的雌性果蝇突变体不育,其后代在胚胎期停止有丝分裂,而Chk2的突变可以抑制这一不育表型。Chk2是一个细胞周期检查点激酶,当DNA受到损伤时,Chk2被激活抑制细胞有丝分裂。下列结果的描述中,正确的有(多选)A.果蝇MCPH1缺失可能导致DNA损伤B.果蝇MCPH1有母体效应C.dMCPH1突变雌性果蝇的雄性杂合子后代应该没有问题D.Chk2缺失虽然可以抑制果蝇MCPH1缺失,重启有丝分裂,但同时应该伴随有高得多的DNA或染色体变异答案:ABD84.家兔有不同毛色的品种。有人将4种毛皮颜色的兔

52、子做杂交实验,颜色分别是:全身黑色,银灰色,喜马拉雅型(耳尖、鼻尖、尾尖及四肢末端黑色,其余部分白色),白色(眼淡红色)。(F2由F1自交而来)。杂交结果如下表。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有:(多选)杂交组合F1毛色黑色F2毛色黑色银灰色黑色白色65黑色,18银灰40黑色,14白色55黑色,21喜马拉雅型37银灰,11白色27银灰,8喜马拉雅型59喜马拉雅型,19白色黑色黑色喜马拉雅型银灰色白色银灰色喜马拉雅型喜马拉雅型白色黑色银灰色银灰色喜马拉雅型A.每一种毛皮颜色,都是由一个基因控制的 B.控制这4种毛皮颜色的基因位于同一个基因座上C.根据目前数据,无法判断4种颜色之间的显隐性关

53、系D.根据目前数据,黑色对其它3种颜色为显性,其它颜色之间的关系不好判断E.根据目前数据,这四种颜色的显隐关系是:黑色银灰色喜马拉雅型白色答案:BE85.在动物中嗅觉主要依靠感觉器官中的各种嗅觉受体来介导。编码嗅觉受体的基因有很多,属于一个基因家族,不同动物中的编码嗅觉受体的基因数目差异很大。研究发现,人类基因组中约有800个嗅觉受体基因,其中50%左右是假基因;而小鼠基因组中有约1400个嗅觉受体基因,但是其中只有20-25%是假基因。下列关于嗅觉受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有:(多选)A.小鼠比人具有更多功能性的嗅觉受体基因,一个可能的解释是,相对于小鼠,人对嗅觉的依赖降低B.相比于小鼠,人类中很

54、多嗅觉受体基因受到的选择压力降低C.嗅觉受体基因在演化中可能存在大量新生和死亡的事件D.假基因不具有任何功能答案:ABC86.物种在长期演化过程中,为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会产生一系列的适应性演化特征。鲸类动物绝大多数物种生活在海洋里,少数生活在淡水里。这类动物是约5300万年前其陆生祖先(偶蹄类)从陆地重返海洋,经过水生适应过程逐渐形成的。以下关于鲸类适应水生生活所演化出的特征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前肢进化为鳍状肢,后肢退化,尾部特化为尾鳍B.回声定位能力C.毛发退化D.用肺呼吸答案:D87.研究人员发现各个物种的基因组大小与物种的复杂程度不一致,称为C值悖论。例如人类的基因组大小约为30亿个

55、碱基对,但一种单细胞的阿米巴虫Amoebadubia的基因组达到6700亿个碱基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多选)A.动物基因组变大通常是由适应性演化驱动造成的B.基因组中存在很多毫无功能的“垃圾DNA”序列C.基因组中没有功能的DNA在不同物种中含量不同造成了基因组大小的主要差异D.自私元件如转座子对基因组大小差异贡献很大答案:CD88.近交系数指来自共同祖先的同一等位基因在近交后代中相遇的概率。考虑如图的家系,个体a在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上的近交系数分别为 A.1/16,1/8B.1/16,1/4C.1/32,1/8D.l/32,1/4答案:B89.FST是一个衡量种群间遗传分化程度的指标。其

56、取值范围是0,1,最大值为1表明两个种群完全分化,最小值为0表明种群间无分化。下表展示了5个种群间的FST值及其偏离0的显著性。依据下表,下列选项描述中,正确的有:(多选)种群 a种群 b种群 c种群 d种群 e种群a种群b种群 c-0.1349*0.0974*0.0136-种群d种群e0.2028*0.3052*0.0722*0.0705*0.0959*0.0795*-0.0712*注:*,P0.001;*,P0.01;*,P0.05A.种群a与其它种群遗传分化程度最大B.种群b和c可视为一个遗传种群C.种群e与其它种群遗传分化程度最大D.种群d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遗传种群答案:ABD90.设a

57、、b、c为果蝇的三个隐性突变。若亲代的基因型为aaBBCC及AAbbcc,产生的子代测交后,所观察到的1000个后代的表型及数目如下:ABC73、abc77、ABc76、abC74、Abc176、aBC174、AbC179、aBc171,则下列有关此果蝇遗传交配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有(多选)A.用来测交的个体其基因型为aabbccB.所观察的基因共位于3对染色体上C.此交配中基因A和基因B连锁D.此交配中基因A和基因C连锁E.此交配中基因B和基因C连锁答案:AC91.输导组织的出现是植物进化的一个标志,如果将主要起输导水分的长管状细胞组合都称 为导水组织的话,那么,以下哪种植物没有该类组织?A

58、.角苔B.金发藓C.水青树D.松树答案:A92.苔藓植物可以分为苔类、藓类和角苔类三个类群,但这三个类群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苔藓植物是否是一个自然类群一直以来都存在着争议。200年,科研人员成功解析了角苔的全基因组,并通过与其它两类植物进行比较,阐明了苔类、藓类和角苔类之间的关系,并首次确认了苔藓植物本身是一个单系类群。请根据上述信息推测,下面4个系统发育树简图中哪一个与 2021年这项研究结果相符:A.B.C.D. 答案:D93.在高等植物的生活史中,配子体阶段始于A.大、小孢子母细胞B.大、小孢子C.受精卵D.雌、雄配子答案:B94.蕨类和裸子植物的大、小孢子叶在被子植物中的同源器官是A.子

59、房、花粉囊B.心皮、花药C.心皮、雄蕊D.花柱、花丝答案:C95.根据植物系统学的知识,石松类植物属于:A.孢子植物、高等植物、蕨类植物、维管植物B.孢子植物、颈卵器植物、蕨类植物、维管植物C.颈卵器植物、高等植物、隐花植物、大型叶植物D.颈卵器植物、有胚植物、隐花植物、小型叶植物答案:D96.研究发现大熊猫肠道微生物的结构和功能与其特殊的食性密切相关,下列哪种动物与大熊猫存在更相似肠道微生物结构和功能A.北极熊、棕熊B.虎、豹C.牛、羊D.中华小熊猫、喜马拉雅小熊猫答案:D97.有一种鸟的雌性偏好与色彩鲜艳的雄性交配,然而背部色彩鲜艳的雄性更容易被猛禽捕捉。假设该物种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那么最有可能的自然选择结果是A.雄性具有鲜艳的颜色B.雌性选择色彩黯淡的雄性C.雄性具有鲜艳的胸部和暗淡的背部D.该物种的雄性会有被捕食者捕捉而灭绝的风险答案:C98.酵母在环境良好时常进行无性繁殖,在环境恶劣时通过孢子进行有性生殖。对于酵母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说法,正确的有(多选)A.环境良好时,无性繁殖比有性繁殖能产生更多的后代B.二倍体的酵母可以与另一种交配型的二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