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试论高校教学过程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汇编

上传人:艳*** 文档编号:27165464 上传时间:2021-08-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3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新版试论高校教学过程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版试论高校教学过程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新版试论高校教学过程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新版试论高校教学过程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试论高校教学过程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汇编(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新版试论高校教学过程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汇编 摘 要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是当今时代的要求。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高校素质教育的核心。高校教师必须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落实到教学过程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应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方面的培养,即创新意识的激发、创新思维的训练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创新能力 培养 教学过程 中图分类号 G6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x)11-0023-02 创新既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又是当今时代的要求。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被规定为高等教育的任务,在*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

2、素质教育的决定中被列为高校素质教育的核心。因此,高校教师必须把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落实到教学实践的活动过程中去。创新,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其意义为:抛开旧的,创造新的。据此,创新能力可理解为一种“抛开旧的,创造新的”能力,它包含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部分。因此,创新能力的培养,应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方面的培养,即创新意识的激发、创新思维的训练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促使人们进行创新活动的心理动机,它包括强烈的创新激情、探索欲、好奇心、进取心、自信心等心理品质和远大的理想、不畏艰险的勇气、锲而不舍的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少年

3、具有强烈的创新欲望、好胜心,这些心理特征是推动他们创造性地学习、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强大内部动力。没有创新意识的人不可能进行创新和发明。因此,高校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欲望的激发。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应结合教学内容,讲述一些著名科学家的科学生涯、一些科学发现的意义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另一方面应改变讲授方式,如采用“质疑激思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不能置学生于不顾,“独霸”讲台,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将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定理、定律巧妙地改造为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启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把学生的思维由潜伏状态导入活动状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4、求知欲,并把它转化为主动探索知识的学习行为,促进他们创新能力的充分发展。 科学是知识系统,学习科学并不是为了记忆和背诵真理,而是为了认识和不断更新真理。因此,教学过程不是结果和结论的简单获取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应要求学生不要盲目接受和被动记忆课本或教师传授的知识,而要主动进行自我探索,把学习过程变成再发现人类以往积累知识的一种参与式活动。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知识探源,把握其发展变化规律和趋势,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任何科学知识都是人类艰苦努力、不断探索的结晶,以此弘扬科学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二、在教学过程中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思维有多种形式,

5、包括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直观思维、想象思维、联想思维等。尽管创新思维有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其实质是辨证思维。创新思维的各种形式是辨证思维在人的心理活动的不同侧面、不同层次、不同状态下的体现。可以这么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也就是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没有创新意识的人不可能进行创新和发明。同样,没有创新思维的人也不可能进行创新和发明。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应充分利用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知识是人类智慧活动的产物,其本身凝聚着一定的创新思维。但是,不同类型的知识,其创新思维培养价值是不同的。而且,通过不同的方式组合,知识的创新思维培

6、养价值也会随之改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精讲”,在考虑教学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和逻辑性的同时,更要分析其创新思维的培养价值,认真选择那些对学生创新思维培养有较高价值的教学内容,并通过合理的组合增加其创新思维培养的价值,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如,在讲黑体辐射内容时,让学生注意学习Planck M.提出的量子和量子化假设所采用的综合研究法;在教学光电效应内容时,让学生注意掌握Albert Einstein创立光量子论时采用的联想思维和想象思维;在讲授实物粒子的波动性时,让学生理解de Broglie L.提出物质波假设所运用的逆向思维;在讲分子结构内容时,应让学生懂得Paulin

7、g L.所采用的直观思维、类比思维和模型方法。 另一方面应改变课堂教学形式,如采用讨论课来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学实践已证明,教学目的的实现主要不是取决于教师的讲授,而是取决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思维活动的积极性。课堂讨论除有利于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外,还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应用和扩展,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思维表达能力。课堂讨论比课堂提问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上作用更明显,讨论可以促进相互间的交流,产生很多有益的思路或思想火花。如Bohr N.H.D.对Rutherford E.的原子模型和氢原子的线状光谱的解释及以后的成就,都是Bohr N.H.D

8、.在与他的朋友或同事讨论后所取得的。讨论是创新的一个条件,创新必须交流,尤其在当代学科日趋综合的情况下,关起门来是不能创新的。讨论既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也是实现创新的一个有效的手段。 三、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的创新实践 创新实践能力包括实验动手操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创新成果开发与转化的能力,捕捉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应结合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实验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与想象力、动手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是造就创新人才的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大对实验教学的投入,改革实验教学方法,更新实验教学内容,增加综合性、设计

9、性实验的训练,努力构建开放式、多层次、自主型实验教学体系,充分调动学生实验的积极性,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另一方面,教师要加强学生自学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自学能力。自学,是高等学校教学方法系统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自学能力的高低,既反映了一个人捕捉和处理信息能力的高低,也是一个人能否成才的关键。创新能力强的人,其自学能力就高。钱伟长院士曾讲过这么一段话:“以前有个学生曾问我,怎么才能学得好?我说,你先自己看书,开始肯定有很多东西弄不懂,不懂就记下来。然后继续看书;那些不懂的地方,学到后来自己就懂了。你把已弄懂的部分划掉,这些部分就成为你的知识了。这

10、个学生后来一直坚持用这种方法学习,现在已经是院士了。”这段话既说明了自学的方法,也指出了自学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对学生自学方法的指导,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教师要把那些通过学生自己思考就可以掌握的教学内容留给学生自己去学,同时布置一定量的习题作业,并指定一些课外报刊书籍让学生去查阅,使学生养成自学习惯。 毕业设计(论文)是教学全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既能全面检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又能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高校专业教师一方面要精心选题,悉心指导,严格把关,另一方面又要大胆放手,让学生广开思路,*实验,创造性地完成毕业论文。

11、总之,高校教师要做素质教育的有心人,把创新能力的培养落实到教学过程中。刻苦钻研教材,改革授课内容,更新教学方法,重视实践教学,加强对自学、实验与毕业论文的指导,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技能,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 考 文 献 1 叶平.“创新教育”解析J.新华文摘,202x,(3):141-144. 2 方荣.如何培养有创新精*人钱伟长教授谈教育创新J.新华文摘,202x,(4):144-146. 3 刘元隆.结构化学中的创新能力培养探讨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x,24(4A):81-82. 4 刘元隆.素质教育与考试改革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2x,21(1):156-157. 5 刘元隆.物理化学中的哲学素质教育探索与实践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x,(2):86-87. 6 朱平.试论批判性思维能力在高校教学中的培养J.大学教育,202x,(3):8. 7 张凤林.高校大班课实施参与式教学的疑难与策略探讨J.大学教育,202x,(4):22. 责任编辑:陈 明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