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国内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区域旅游竞合研究进展汇编

上传人:艳*** 文档编号:27163652 上传时间:2021-08-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7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新版国内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区域旅游竞合研究进展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版国内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区域旅游竞合研究进展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版国内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区域旅游竞合研究进展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新版国内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区域旅游竞合研究进展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国内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区域旅游竞合研究进展汇编(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新版国内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区域旅游竞合研究进展汇编 摘 要 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区域旅游竞合研究成为当前区域旅游经济研究中的热点问题。现有研究一般按照生态位理论构建定量评价模型,以某个区域为案例进行测评,用生态位宽度代表竞争力、生态位重叠值代表竞争激烈程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旅游生态位的分离、扩充、泛化、特化等策略。但是,评价指标选取及指标权重具有极强的主观色彩,一些基础概念还未统一,尚需要进行多学科交叉研究以形成更加完善的旅游生态位理论体系。 关键词 区域旅游;旅游生态位;竞合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 F590.75 文献标识码 B 一、引言 近年来,生态位理论逐渐向社会科学研究领

2、域渗透,在企业管理、产业集群、城市发展、旅游发展等类生命体的发展演化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从生态位理论视角,旅游生态位指一定时期内旅游地在特定旅游区域中所占有的空间、所处的地位和所具有的功能以及与其他旅游地的相对关系(向延平,202x)。对于旅游生态位理论研究,张有明(202x)对202x-202x年国内有关文献进行综述,李玉涛(202x)对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均发现热点之一是引入生态位多维超体积理论研究旅游地竞争力,建立旅游生态位评价模型测度旅游竞争态势,按生态位关系提出竞合策略措施。近年来,国内基于生态位理论的旅游地竞合研究持续发展,本文就202x年以来国内有关文献进行分析,探讨进展情况。

3、二、文献来源 在历年来所收集文献的基础上,于202x年10月10日,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标准检索模式下输入检索主题为“旅游”并且包含“生态位”,文献发表时间限制为202x年至202x年,来源类别限制为“所有期刊”,学科领域限制为“经济与管理科学”,“精确”检索到记录106条,筛选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区域旅游竞合研究文献,剔除内容体例相似的部分文献,确定14篇为研究对象。在“中国博士/硕士论文数据库”中输入“旅游”与“生态位”两个词进行“主题”中文搜索,共找到学位论文29篇,遴选出相关学位论文10篇,其中博士论文1篇,硕士论文9篇,经仔细研读,10篇学位论文的作者都发表有相关主题的学术论文

4、,期刊文献已体现学位论文的核心思想和内容,故本文只以上述18篇期刊文献为分析对象。 三、主要研究内容 1.指标体系构建 旅游业是一个关联性极强的综合性产业,与区域经济社会各部门存在直接或间接关联。考察区域旅游发展态势,需要从多方面进行评价。按照多维超体积理论,研究者根据区域旅游发展现状,按照科学性、可操作性等原则,构建不同维度不同评价项目指标体系。王健菊(202x)提出“旅游资源维”、“旅游经济维”、“旅游社会维”、“旅游环境维”4个维度15项评价指标。许峰(202x年)运用Delphi法确定“旅游资源”、“旅游市场”、“环境质量”、“旅游服务”以及对应的“旅游资源潜力”、“旅游市场潜力”、“

5、环境承载力”、“旅游服务提升能力”8个评价方面34项评价指标。彭莹(202x)构建初始评价指标并收集数据,利用MATLAB软件对众多初始评价指标进行主成分筛选,最终确定“旅游资源维”、“旅游市场维”、“社会经济维”、“生态环境维”5维22项评价指标。总体上看,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旅游资源条件、旅游经济发展状况、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生态环境质量方面的评价项目,确定评价指标方法越来越客观、科学,指标体系构建越来越深入、全面。 2.数据采集处理 按照生态位态势理论,为准确、动态地反映区域旅游生态位状况,研究者选取一时段内评价指标统计数据进行分析,观察时段一般为3-5年,最长为15年(李淑娟,202x)

6、,一般以末年指标值为“态”值,以观察年度平均增长值为“势”值,以两者之和即“态势值”来反应指标状况。数据来源于相关统计年鉴、社会经济发展统计公报、环境状况公报、中国旅游年鉴、中国城市年鉴和有关政府网站及旅游、环保、气象、文物等行政主管部门网站。 对旅游资源条件各项定性评价指标,研究者根据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状况,按资源种类和等级赋值,定量计算旅游资源各项评价指标分值。郭伟(202x)在旅游资源维提出知名度、品位度、丰裕度三项评价指标,知名度赋分标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0分,省级自然保护区6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8分,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7分,世界文化遗产7分;品位度赋分标准为5A级景区5分、4A级景区

7、3分;丰裕度按拥有世界级、国家级、省级、5A级、4A级景区个数统计加和得分。 由于各项指标的量纲不同,且数量级别差异较大,为了便于比较和保证评价结果可靠性,除部分文献直接进行聚类分析或直接计算各评价维度生态位外,大部分研究对原始数据进行了标准化处理,标准化处理的方法有极差法(王少华,202x;周彬,202x)、标准差标准化法(彭莹,202x)等。也有采用质量评分分级法,将各评价参数按差分插值法转化为相应质量段级内的分数值以统一量纲(郭伟,202x)。 3.指标权重确定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发现,各项指标对旅游地生态位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在计算生态位时,需要按重要程度对各项指标赋权。许峰(

8、202x)采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避免了人为赋值的随意性。周彬(202x)在由AHP法得出主观权重和熵权法得出客观权重的基础上,用最小二乘法计算综合权重,在一定程度避免层次分析法的主观随意性和熵权法受客观信息波动幅度影响的缺陷。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该类文献的研究水平。 4.计算方法选择 研究者一般根据生态位“多维超体积”理论和态势理论,按照AHP法原理,计算各评价指标旅游生态位态势值,再计算综合生态位态势值,即区域旅游生态位宽度(强度),直接对区域旅游竞争力进行定量评价(苏章全,202x;袁立梅,202x;王少华,202x;李淑娟,202x;暴向平,202x),或在此基础上,

9、运用数据处理软件进行聚类分析(郭伟,202x)。深入的研究还计算各旅游地生态位重叠度(重叠值),得出重叠矩阵,直观、定量表达旅游区域之间竞争激烈程度(许峰,202x;周彬,202x;彭莹,202x)。所运用的数据处理软件有Microsoft Excel、SPSS、MATLAB、ArcGIS等,计算结果以图表呈现,有生态位分值表、生态位重叠矩阵、生态位聚类谱系图、柱形图、雷达图、空间分布图等。 5.策略措施建议 在对竞争态势进行评价、分析的基础上,生态位理论的作用还在于能为区域旅游竞合策略提供参考。竞合即“竞争性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实现“共生”“共赢”,从而促进区域旅游科学可持续发展。 (

10、1)空间格局构建 与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类似,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指在一定区域内旅游要素的相对区位关系和分布形式,空间结构是否合理,对区域旅游发展具有促进或抑制作用。研究者往往通过综合生态位排序或聚类分析,对各旅游区进行分类,依据区域经济“增长极”理论、“点轴”理论、“核心边缘”理论及区域分工合作理论等构建区域旅游空间格局。苏章全(202x)构建了滇中大昆明国际旅游区“点轴圈”空间格局,郭伟(202x)构建了河北省区域旅游双扇形空间格局,王健菊(202x)构建了贵州主要旅游城市旅游空间格局,暴向平(202x)构建了关中地区层次等级分明、互补功能良好的游城市空间格局。 (2)旅游生态位分离策略 旅游生态

11、位分离是指旅游生态位没有重叠或重叠部分逐渐减少,用于测定旅游生态位的非相似性(向延平,202x)。按照生态位竞争排斥原理,生态位相似或接近的生物单元之间就会存在竞争,竞争程度与相似程度呈正向变化关系。为避免竞争或减轻竞争程度,有研究者提出时间错位、空间错位、营养错位等生态位分离策略(苏章全,202x;李淑娟,202x),有研究者提出产品错位开发策略、空间错位开发策略、时间错位开发策略(袁立梅,202x),不同研究者结合区域旅游发展实际对上述策略有不同解释。 (3)旅游生态位扩充策略 旅游生态位扩充是指旅游区域发展增长潜力所引起旅游生态位增加,旅游生态位扩充是旅游区域发展演变的动力源泉,是旅游生

12、态位创新的内在动力(向延平,202x)。为在区域旅游发展中占据有利的生存位置,有研究者提出潜在生态位开拓策略、引进新生态位策略(苏章全,202x),有研究者提出开发新的传统旅游资源、提升现有旅游景区质量、积极发展新型旅游形式、创新旅游产品与服务方式等扩充策略(李淑娟,202x),另外,有研究者还提出旅游生态位泛化、特化、优化、协同共生等策略措施(袁立梅,202x;石丹,202x),有研究者针对空间格局提出总体发展对策与分级发展对策(彭莹,202x)。 四、发展趋势分析 近年来,国内基于旅游生态位理论的区域旅游竞合研究不断深入,研究者一般以某个区域为案例,按照生态位态势理论和多维超体积模型构建定

13、量评价模型,以生态位宽度代表竞争力,以生态位重叠值代表竞争激烈程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旅游生态位的分离、扩充、泛化、特化等策略。在构建指标体系时,由于受数据可获取性限制,多数文献由研究者主观选择评价项目,对于不同层次评价项目的赋权和一些定性指标的量化赋分,也具有极强的主观色彩,进一步的研究将从多学科、多角度,采取更加科学的方法形成客观合理的测评模型。在竞合策略上,今后的研究将进一步借鉴生态关系中的竞争、捕食、寄生、中性、共生、互惠、偏利、偏害等来深入分析不同旅游区域之间的关系,借助博弈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等提出更加科学、可行的区域旅游发展策略。在理论研究上,多数概念如生态位泛化、特化、扩充、空间错

14、位、时间错位、营养错位等生态学概念还处于研究者“各取所需”“各自为政”的状态,下一步,生态位理论将会与旅游、经济、管理等有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深入交叉结合,不断统一概念界定,不断借鉴生态位理论及有关理论最新成果,形成更加完善、更具生命力的旅游生态位理论体系。 参 考 文 献 1向延平.旅游生态位的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以湖南省张家界市为例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2x:33-41 2张有明.国内旅游生态位理论研究综述J.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x(6):70-74 3李玉涛,黄建宏等.生态位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J.绿色科技,202x,(1):115-118 4王健菊,尹龙.基于

15、生态位理论的贵州旅游城市空间格局研究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x(4):73-7 5许峰,秦晓楠等.生态位理论视角下区域城市旅游品牌系统构建研究以山东省会*圈为例J.旅游学刊,202x(9):43-52 6彭莹,严力蛟.基于生态位理论的浙江省旅游城市竞争发展策略J.生态学报,202x(7):2195-2205 7李淑娟,刘海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旅游空间结构研究基于生态位理论J.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2x(3):179-185 8郭伟,郝娟,王会层.基于生态位测评的区域旅游城市空间格局研究J.生态经济,202x(3):126-129 9王少华.基于生态位理论的河南省城市旅游

16、竞争力评价与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x(5):533-539 10周彬,钟林生,等.基于生态位的黑龙江省中俄界江生态旅游潜力评价J.资源科学,202x(6):1142-1151 11苏章全,明庆忠等.基于旅游生态位理论的旅游区发展策略研究以滇中大昆明国际旅游区为例J.旅游学刊,202x(6):37-44 12袁立梅,王雪晶等.区域旅游资源生态位测评及开发策略研究以河北环京津区域为例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x(4):426-432 13暴向平,薛东前.基于旅游生态位测评的关中地区旅游城市空间格局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x(6):189-194 14郭伟,郝娟.旅游城市生态位综合测评研究J.经济问题,202x(2):117-120 15石丹,徐喆.基于生态位视角的区域旅游竞合发展探讨J.浙江农业科学,202x(1):87-91 责任编辑:刘玉梅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