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品德教育不可缺失汇编

上传人:尘*** 文档编号:27115345 上传时间:2021-08-1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3.1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新版品德教育不可缺失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版品德教育不可缺失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版品德教育不可缺失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新版品德教育不可缺失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品德教育不可缺失汇编(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新版品德教育不可缺失汇编 编者按:朱金瑞教授是河南财经学院马列部副主任,兼任教育部百所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研究中心企业伦理研究所副所长,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经济伦理学的研究。她参与并完成了近10个科研项目,发表论文专著50多篇,其中,论以诚信为重点的市场经济道德建设、以德治国纵横谈、以德治国:治国方略的完善和创新等获得省级奖项。 品德是情商中最本质的部分 王少卿:只注重培养孩子的智力部分,琴棋书画无所不学,而忽视孩子的品德教育,已成为现时家庭教育的一个重症。对此您如何看待? 朱金瑞:第一,家长总以为道德教育是虚无缥缈的东西,体现不出价值。第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只注重利益

2、追求,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人们看到的是各种有形能力的拼杀。第三,与智力教育相比,品德教育见效慢,望子成龙心切,家长等不及了。结果,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忘记了这一课,这一课的缺失将在孩子的成长中埋下祸根。 王少卿:您能谈谈品德在一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吗? 朱金瑞:品德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通行证。一个讲道德的人,人们愿意与他交往,意味着他有更多的资源和机会,更容易成功。品德是一个人素质中的核心部分,一个成功的人,大多是一个具有较高素养、品德高尚的人。一个品德低劣的人,本事越大,对社会的危害就越大,个人吃亏也就越多。 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意味着他*有了追求和动力,他的生命处于更高的*,他*才会精彩。因此,教

3、育孩子做一个有德性的人,是家长最重要的责任。 品德教育要行重于知 王少卿:您认为家庭教育中如何进行品德教育? 朱金瑞:我们目前的情况是,学校、家庭、社会对孩子的道德教育一般停留在说教的层面上,重知轻行。如理想信念教育过于笼统,不切合青少年的思想发展行程,也缺乏有效的活动载体。考试指挥棒的威力有增无减,加之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等,知识教育重于道德教育成为多数家长和教师不争的理念,家长不得不把孩子的升学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一些独生子女家庭对孩子过于溺爱,孩子参加一些有助于道德习惯养成的活动,又怕他们累着。此外,还有来自社会价值观方面的影响。一个当教授的妈妈为了让独生女儿体验生活,让她利用暑假沿街卖报

4、纸,但当小姑娘到一家纸行推销时却遭到了老板对其家长的指责:“这个孩子的家长真不负责任,这么小就忍心让她打工。” 家长在进行德育的过程中,大多只把水燃烧到50的半开状态,实际上更重要的是后面的50。原因固然很多,最主要是我们重知而轻行。如我们告诉孩子,你应该这样做才是对的。你问孩子:“明白了吗?”孩子说:“明白了。”我们的品德教育往往到这一步就结束了。可你还要告诉孩子他应该如何做,做完了要让他多重复几遍。要将行为变成习惯,才能最终成为稳定的自然行为。只有到这个时候,我们才能说把水烧开了。 习惯成自然,自然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因此,孩子道德行为的养成,既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知”的系统教育,即告

5、诉他们哪些是善的,哪些是恶的,哪些是应该做的,哪些是要坚决反对的,同时,更需要给他们实践的机会,“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从点滴小事做起,使他们在生活中磨炼意志,提高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转化的能力,从而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形成稳定的道德品质,最终达到一种高尚的道德*。 品德教育以父母为楷模 王少卿: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原有的价值规范有所改变了。您认为家庭教育中应该培养孩子什么样的品德? 朱金瑞:“无规矩难以成方圆”,规矩就是标准,就是尺度。对孩子的道德教育,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是,家长、教师、社会教育工作者要给孩子一个明确、肯定、统一的是非善恶标准,使之有规可循。现实中的问题是,家

6、庭、学校、社会无法或不愿给出标准,致使孩子在道德认知方面无所适从。 相信每个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孩子在幼儿园被打,问妈妈怎么办,妈妈答:告诉老师。结果一是打人的孩子得到了老师的惩罚,不再继续;二是老师不当回事,结果打人的孩子照打不误。孩子再问妈妈怎么办?有的妈妈就答:你也打他。孩子陷入迷茫。 最近大河报以夏令营里的“三种人”为题报道了河南少年先锋学校依据学生表现,划分“上仕”、“中仕”、“下仕”个等级,“下仕”需服侍“上仕”吃饭。举办者的初衷是想通过此项活动使学生体会到残酷的竞争和社会现实。此报道刊发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赞成者认为体验挫折,有益孩子成长。反对者认为做

7、法过激,等级观念严重,有伤孩子自信。一时间,许多家长不知何去何从。 上述案例凸现家长目前对孩子道德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即在社会变革时期,由于社会道德评价标准的宏观性和抽象性,对诸多复杂、相对具体的道德现象难以作出善恶美丑的科学评价,从而给教育者带来种种迷茫。一是家长对是非善恶标准的困惑。如请客送礼已较普遍,当孩子提出疑义时,家长可能难以给出满意的答复和评价。二是由于学校与社会、社会与家庭、家庭与社会、家庭与学校、道德教育与社会现实等各个层面的善恶标准不统一,无法进行道德评价,致使孩子产生困惑。三是有的教育者特别是家长,出于对孩子爱护的种种考虑,不愿把自己的真实看法暴露给他们,也给孩子的道德认

8、知带来一些问题。 道德上的善恶标准对孩子的行为具有导向性、规范性和约束性,这就要求家庭、学校、社会统一认识,行动保持一致,才能见效。近日有报载,一些地方为了加强对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孝敬父母从小事做起”要实践“五个一”,即每天为父母做一次家务、捶一次背、说一句问候语和在节日为父母制作一张贺卡、洗一次脚。这些活动无疑是孩子道德养成的好形式,但这种做法能否得到家长的认可和支持,学校、家长和学生能否长期坚持都是值得怀疑的。现在要解决的问题是:社会应提供明确统一的社会道德标准和有效的道德评价机制,重视家长对孩子道德认知水平提高的作用,特别是对孩子形成善恶好坏观念的引导作用。 王少

9、卿:具体地说,品德教育如何才能在家庭中更好地实施? 朱金瑞:在孩子道德生成的过程中,家庭教育重于学校、社会教育,主要体现在家长对孩子的言传身教上。在郑州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个15岁的孩子在郑州机场带着两个三陪小姐,后被警方带走盘问,原来这孩子的父母从事电脑贸易,家境富裕,但很少过问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孩子就带着15万元现金,周游各地,并叫上三陪小姐。当孩子的母亲到公安局领人时,对孩子没有任何批评,对警方也没有一句感谢的话。可想而知,这样的家长会养出一个怎样的孩子? 只有品德高尚的家长,才能培养出品德高尚的孩子。家长要做孩子的楷模,在日常行为中告诉孩子对错好坏,日积月累,使这些行为转变为好的习惯,直至进入孩子的灵魂。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最好的学校,因而,家长的作用不可漠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