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歌曲《春雨春风》歌唱分析

上传人:卢****6 文档编号:27113864 上传时间:2021-08-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艺术歌曲《春雨春风》歌唱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艺术歌曲《春雨春风》歌唱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艺术歌曲《春雨春风》歌唱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艺术歌曲《春雨春风》歌唱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艺术歌曲《春雨春风》歌唱分析(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艺术歌曲春雨春风歌唱分析摘要:春雨春风是由民国时期的作曲家谭小麟为朱敦儒的词谱曲而成的艺术歌曲。这首歌在民国时期的学院派艺术歌曲作品中传唱度很高。近年来,随着音乐界对谭小麟歌曲研究的逐步开展,春雨春风这首一首歌曲又被许多当代的歌唱家再次呈现。本文首先对歌曲的创作背景进行了简要的研究。并在第二部分,分三个要点对这首歌曲在演唱时需要注意的重点问题进行了分析。关键词:民国;谭小麟;朱敦儒;艺术歌曲;春雨春风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的老一辈音乐家们创作出了很多优秀的艺术歌曲作品。在这其中,谭小麟创作的艺术歌曲数量虽然不多,但每一首都堪称佳作。春雨春风是谭小麟年轻时的作品,通过他精湛的作曲技艺,词作中的

2、人物形象有了更加鲜活的呈现。一、创作背景谭小麟所作的艺术歌曲春雨春风选用了宋代词人朱敦儒所做的点绛唇谱曲。朱敦儒,字希真,别号“伊水老人”,是北宋南宋两朝交界时代的文人,他的为官经历十分丰富,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晚年得以归隐山林。著有词三卷,名为樵歌,集中大多的词作都是宋室南渡以后的作品。根据推测,这首点绛唇应该是周敦儒晚年时候的作品。歌中的“参军”是作者对自己的称呼。信行录中记载了这样几个故事:一个叫张咏的人到成都当官,这里的参军已经年老多病,很多政务被废驰。看到这种情况,张咏责问这位老参军说,你为什么不回家呢?于是参军就辞职离开了,留下了一首诗,里

3、面有“秋光都似宦情薄,山色不如归兴浓”的诗句。张咏看了之后,马上意识到自己言语过激,于是劝老人暂且留下。这首词中表达的的内容就与故事里面的这首诗很相似,属于他经常写作的“隐逸词”一类。他的这类词作大多表现了对现实的逃避以及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带有消极浪漫主义的风格特征。谭小麟在创作这首歌的时候,正值他在美国学习音乐的第三年,他的创作技法处在过渡的时期。由于他本是琵琶演奏家,因此他在上海国立音专学习期间的作曲风格就带有很强烈的民族风格。这首作品结合了一定的西方作曲方面,从歌曲旋律的走向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传统的五声性调式的音阶,而在钢琴伴奏的部分,谭小麟则运用印象派的色彩性和声并通过和声色彩的变化

4、来控制调性的变化。歌曲中洒脱的音乐形象受到观众的好评,这也使得这首歌成为谭小麟所创作的艺术歌曲中被传唱最多的作品。但谭小麟本人却对这首歌的流行不以为然。他反而认为,春雨春风是他所做的“歌曲中最差的一个。在创作过程上,近乎粗制滥造。而此曲会受到欢迎,也在他的意料之中,因为在他的经验之中,以前给人听的时候,也是如此。”由此可见,谭小麟对自己的音乐创作,是有很高的要求的。二、演唱分析1.歌曲情境的把握。朱敦儒所做的这首点绛唇,从内容上来看,是一首酒味浓重的词,是作者在酩酊大醉后进入了恍恍惚惚的状态,对人世间诸多人情世故产生的发自内心的感受。在经历了颠沛流离,出仕入仕,人情冷暖之后,此刻的他更希望寄情

5、于杯盏之间,栖身于山水之中,忘却烦恼与忧愁,进入梦一般的神仙之境。谭小麟在把握一首歌曲的音乐情绪上有着非常独到的见解,他为朱敦儒的多首词作谱曲,这首歌是创作较早的一首在风格上以及音乐情境的把控上,与他后期的几首歌曲有着显著的不同。春雨春风这首歌的音乐情绪是欢快而流畅的,但这种欢快并不是发自内心的欢乐,而是对现实的逃避,这一点,我们从“今古红尘,愁了人多少”就可以看出,歌词的作者,曾经被世间的繁杂琐事搅扰,而今垂垂老矣的他觉得,及时行乐才是他现在最重要的事。从歌曲的前奏来看,这首歌对音乐形象的表现无疑非常成功,几个灵活的跳音便把一个举着酒樽、摇摇晃晃的已经暮年了文人形象,表现得栩栩如生了。这首歌

6、的手稿在标题的部分就已经给出了演唱提示。TheDrinkingsong意为酒歌,也就是一边喝酒一边唱出来的歌曲。曲谱中我们能够看到很多的渐强以及渐弱的标记,充分体现出了这首歌力度变化的多样性。这也提醒了歌唱者,要通过歌唱力度的控制凸显出出词作所要表达的内容。2.歌曲节奏和速度的把握。这是谭小麟艺术歌曲中为数不多的快节奏的艺术歌曲,调性的感觉相对其他几首歌而言也更强。这是歌词的性格决定的。谭小麟的创作并不算丰富,但却颇为精致,就体现在这方面,即他在把握作品时具有的独到的见解。酒醉之人通常是忘乎所以的,所以在演唱这首歌的时候,要表现得陶醉和释然。长音的渐强渐弱就是表现这种情绪的重要的表情,强弱的尺

7、度要有所把握,过于夸张的表现将会破坏歌曲的艺术性。民族音乐的整体感觉对于把握这首歌曲的风格至关重要,用心体会旋律的细节,将给演唱带来更多的色彩。在这首歌中,长音是最鲜明的标志。为了能给予朱敦儒的这首词更好的艺术发挥,谭小麟创造性地使用了很多长音。例如第一句,“春雨春风”就有两个长音,而两个“春”字却处理得极为短促。这样音值组合在当时的艺术歌曲创作中是相当罕见的,但在这首歌中却显得极为贴切自然,毫无造作之感。钢琴伴奏犹如溪流一般欢快地流淌而过,在有歌唱旋律时,它只是作为辅助的衬托,间奏时则起到了旋律连接的关键作用。间奏后歌唱旋律的进入是这首歌的一个难点,要数清楚节拍,听清钢琴部分的旋律,不能给人

8、突兀的感觉。谱例1空拍时就要提早注意吸气和歌唱准备(谱例1),这样“燕”字才能唱得自然。而相比较“燕”字,“莺”字演唱的难度就要更大一些。“娇”字这个长音后,作曲家并没有留给演唱者太长的准备时间,这里能够留给歌唱者用于呼吸的机会,只有一个八分休止符。需要歌唱者注意的是,这首歌的速度在谱面上标记为急板,八分休止在这样的速度下,是非常短暂的,所以歌唱者这一细节的演唱,一定要多加练习。在歌曲第67、68小节处,还有另外一个难点“醉向花间倒”的“醉”字与它前面的“笑”字接得很急,中间的间隔很短促,并且谱面上上有sfp(突强后迅速变弱)的力度标记,这个音乐表情在表现音乐形象方面是非常重要的,也同样需要歌

9、唱者格外注意(谱例2)。3.歌曲中拖腔的演唱技巧的运用。“拖腔”是中国戏曲唱腔的一种极有代表性的歌唱技巧。常见的拖腔是,在一句唱词或者一个句尾的字已经唱完之后,旋律仍然继续进行的那一部分音乐。中国传统的戏曲常常将某句或某段唱词的最后一字附上长短不一的拖腔,从而进一步将某种特定的情感予以更深、更细、更为形象,以淋漓尽致的表现。在春雨春风这首艺术歌曲的音乐创作中,谭小麟就是借鉴“拖腔”这一具有中国传统戏曲元素的歌唱方式(谱例3)。谱例3“老”字在32小节就结束了,但是“老”字的韵脚“ao”却一直延长至第36小节,并且中间有两处休止,这正是借鉴了中国传统戏曲中的“拖腔”唱法所产生的效果。通过拖腔的运

10、用,一个一边饮酒,一边摇摇晃晃地吟诵者词句的老者的形象,就这样被生动地表现出来。纵观民国时期的艺术歌曲创作,这样的歌曲写作方式在那个时期的艺术歌曲创作中是极为罕见的。对于这首歌曲本身来说,拖腔技法在创作中的运用,可谓是极佳的点睛之笔。拖腔的运用给这首歌增添了色彩。例如“只是参军老”这句。通过拖腔和钢琴部分的和声变化,把作者对自己已近晚年的惆怅和岁月飞逝的叹息表现得淋漓尽致。演唱这样的长音,需要适当的涌动。涌动地歌唱对于中国古典风格的歌曲尤其重要,唱好这种涌动,对于表现诗歌的意境和歌曲的情态都有很重要的意义,需要很好地进行把握。作为一首具有较高演唱难度的民国时期艺术歌曲作品,春雨春风在速度与力度

11、的要求上,以及对于中国传统戏曲唱法的运用上,都体现了曲作者谭小麟将西方先进的作曲技法,与中国传统的音乐文化相结合的艺术理念。在演唱中,歌唱者要深入了解歌词体现的意境以及词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并通过多变的声音表现力,将这首歌曲做以生动形象的音乐呈现。参考文献:【1】窦曼莉.20世纪早期中西方音乐融合的理论与实践以作曲家谭小麟的艺术歌曲创作为例.中国音乐学,2006(4):109-113.【2】钱仁平.谭小麟研究之研究:补遗与更新为纪念谭小麟先生百年诞辰而作.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1(4):148-156+160.【3】秦西炫.谭小麟歌曲浅析?纪念谭小麟逝世四十周年.人民音乐,1988(6):18-21.【4】郝建红.谭小麟古诗词艺术歌曲风格探析.时代文学(双月上半),2009(2):149-150.【5】于苏贤.谭小麟创作中的现代技法.音乐研究,1990(3):53-6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