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视野下的外宣翻译探究

上传人:卢** 文档编号:27113698 上传时间:2021-08-1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8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跨文化视野下的外宣翻译探究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跨文化视野下的外宣翻译探究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跨文化视野下的外宣翻译探究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跨文化视野下的外宣翻译探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跨文化视野下的外宣翻译探究(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跨文化视野下的外宣翻译探究 跨文化视野下的外宣翻译探究 摘要: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跨文化交际在政治、经济等领域变得越来越频繁,对以传播我国文化、展示我国国情、明晰我国态度为目的的外宣翻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旨在例证分析跨文化视野下外宣翻译的难题。由于中西文化差异的存在,外宣翻译过程中的四个主要的“不对等问题,即词汇不对等、习语不对等、经验不对等和观念不对等给外宣翻译的准确性带来了挑战,是翻译工作者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外宣翻译;文化;不对等 外宣翻译是我们向其他文化宣传我国文化,介绍我国国情的重要手段。外宣翻译对于准确性、合理性的要求非常高,用“毫离之差,谬以千里来形容外宣翻译是不

2、为过的。翻译是两种语码的转换过程。翻译理论家对于翻译所应到达的效果诸说纷纭:翻译是要到达目的语与原语言完全对应,还是要使两种文本对读者产生同样的影响,鉴于文化对语言的影响,不同文化中的语码在很多方面存在不对等的现象,使语码转化变得更加困难。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主要会遇到词汇不对等、习语不对等、经验不对等和观念不对等四大问题。 一、词汇不对等 洪堡特认为语言的差异就是世界观的差异,反映在词汇上就是语言和意义之间的关系。不同的语言在词汇上不对等现象层出不穷,给外宣翻译带来了诸多困难。比方“文化大革命一词如假设翻译成“cultural revolution,就会使英语母语者联想到“Renaissan

3、ce,以为是“文艺复兴的同义词,进而把这场中国独有的政治事件与文学、绘画、音乐、雕塑等艺术形式联系起来,对外宣内容产生不知所云的困惑。 在外宣翻译实践中,许多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汉语词汇对外国人的认知世界来说是没有任何关联性的,如“五四运动,如果只把它简单地翻译成“the May Fourth Movement,外国人就会陷入迷惑,不知所云。所以在对外宣传过程中,只有将“五四运动的具体发生年代和目的意义阐述清楚,外国人才能认识到这一运动之于中国近代史的重要性。所以应将“五四运动翻译成“the May Fourth Movement of 1919 against foreign imperiali

4、sm and domestic feudalism.直译加注的方法是处理外宣翻译中词汇不对等问题的主要手段,突出了异化翻译的本质和精髓。 二、习语不对等 一种语言中的习语、成语和谚语往往文化信息含量很高,涉及到文化的方方面面。在外宣翻译中,习语的文化不对等现象非常普遍,直译原语言常常达不到原文的表述目的。例如:英语习语“The performance yesterday broke a leg.意思是“昨天的表演大获成功,如果不懂其文化隐喻意义,只能翻译成“昨天的表演摔折了腿,与真实意义大相径庭。英语中的习语犹如汉语中的成语,常基于历史典故,一种观点认为,“break a leg这一习语来源于

5、莎士比亚时期。舞台演出结束后,演员一般要到前台谢幕,假设表演出色,一般会赢得台下观众的“小费,演员要弯腿行“屈膝礼表示答谢。后来,“Break a leg演变成希望演员演出成功的形象说法。 在外宣翻译的背景下,一些汉语习语的翻译也会导致理解上的问题。如汉语习语“猫哭老鼠假慈悲“释放和平信号“致命的弱点等,如果分别译成“ cat cries for mouses death,“release peace signal, “fatal weakness, 就很难表达原有的含义,而如果能在目的语中找到表达相似概念的习语,就可以使外国读者了解真实的意义,因此,我们可以将以上三个习语翻译为“shed c

6、rocodile tears,hold out olive branch,Achilles heels。这3个习语深植于西方文化的土壤,能够让译语读者瞬时理解文字的内涵和寓意。 三、 经验不对等 如果一种语言所表达的经验在其他语言的文化中不存在,那么就很难在译语中描述这种经验。虽然人类的生物属性一致,认知世界的方式大致相同,但是由于经历的历史历程和所处的地理环境各不相同,人们获得的经验知识差异很大。汉语中“炕一词就很难翻译成英语,如果翻译成“bed with hot bricks,英语母语者还是不能理解,这就是因为经验上的不对等使人们对于世界的认知产生了局限性。 英语中很多生活经验也很难翻译成

7、汉语,比方,英语中的“motel一词指的是简易旅馆,来自“motor-hotel的缩写,原意是为了给长途旅行的司机或乘客提供方便而在高速公路旁建设的小旅店,汉语中有把“motel翻译成“汽车旅馆,虽然保持了原意,但难免令人产生错觉,认为可能是由汽车改装而成的房子,这主要是因为中国人的经验中缺少这一事物。中国市场经济的早期产物“自谋职业者一词在汉语中有不同的说法,从“小商、小贩到“个体户“下海人,再到“企业家“老板。这些称呼的变化反映了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开展和文化的变迁。这些词语分别译为:“peddlers,self-employees,“private,businessmen,“entrepr

8、eneurs,“bosses。这些外宣翻译根本上都是直译,从字面上并不难理解,但因为它们是中国经济文化的产物,外国人未必能把它们和中国市场经济的开展联系到一起。由于文化差异造成人们的心理反响不同,相同词汇在不同语言中的联想意义可能完全不同。 四、 观念不对等 语言中除了有描述具体事物的词汇外,还有描述抽象意义和概念的词汇。一些抽象词汇虽然在两种语言中都存在,但是不同文化对其有不同的内涵限定。例如:自由一词,在中国“自由表示行为上不受禁锢,多指人身自由,而美国人那么认为“自由有更广泛的内涵,包括人身自由、言论自由和游行自由等意志活动在内。又如,汉语和英语中都有对应词汇“女孩和“女人,在西方,大学

9、生一般习惯被称作“女人,认为这标志着作为女性的成熟和独立,而在中国,人们认为只有结婚的女性才能被称为“女人,否那么是不礼貌的,这就是观念不对等的问题。 外宣翻译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者在文化全球化大背景下解决“观念不对等的程度。例如,汉语中“个人主义者一词被赋予了负面含义,暗指其比拟自私,不顾大局,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和利益。英语中的“individualist一词经常被拿来翻译“个人主义者,但是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并不认为说“individualist带有贬低的含义,而是独立、有个性、有主见的代名词。所以,如果翻译人员不能洞悉这两个词在观念上是不对等的,那么就会让译语读者产生误解,无法理解中国人

10、对“individualist的鄙视态度。根据“个人主义者在汉语中的隐含意义,英语中与之对应的词应是“egoist,指“自私自利的人。 五、结论 语言是文化的表征,文化上的差异必然会在语言上呈现出来。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跨文化交际变得越来越频繁,无论是政治上、经济上还是文化上,对外传播的机率增加,而传播的内容又表达了民族的独特性,在翻译时如果得不到有效的表达,外国政府、媒体和民众就会坠入云山雾海,对外宣资料产生不知所云的茫然情绪。所以,要解决本文中提到的四大“不对等问题,是使外宣翻译表情达意更为贴切的重点,翻译者可以学习各种翻译理论和运用各种翻译策略,如关联理论,归化、异化翻译策略等来解决这些

11、“不对等带给外宣翻译的问题,到达使译文更符合外国读者的审美情趣和认知高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包惠南,包昂.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4. 【2】陈定安.英汉比拟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5. 【3】荆兴梅.外宣翻译中词汇的文化空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21. 【4】何子章.外宣翻译中“词汇空缺现象翻译探讨J.襄樊学院学报,2021. 【5】李志华.跨文化语境下的中国市场经济新词语的外宣翻译J.商场现代化,2007. 【6】王丽娟,吴正源.谚语的比照和翻译J.语言文化研究,2006. 【7】许利生.跨语言研究的跨文化视野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