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西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现状分析及研究

上传人:卢** 文档编号:27113660 上传时间:2021-08-1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9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鄂西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现状分析及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鄂西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现状分析及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鄂西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现状分析及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鄂西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现状分析及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鄂西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现状分析及研究(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鄂西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现状分析及研究 鄂西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现状分析及研究 【摘要】我国鄂西地区是土家族苗族聚居地,有着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底蕴和多样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形式,而少数民族体育又是我国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加快少数民族地区体育事业的开展,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和加强社会主义全面进步有很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对策;民俗 1 引言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既是我国体育工作的组成局部,又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局部。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党和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少数民族体育事业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开展,为民族地区

2、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开展作出了一定的奉献,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除人口众多的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不仅有田径、游泳、篮球、足球等现代体育工程,还有许多各民族固有的传统体育工程。我国鄂西地区是土家族苗族的聚居地,该地区地理地貌复杂,山水资源丰富的种种原因造就了土家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土家族传统体育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如“陀螺、“蹴球、“踩竹马、“拔腰带、“跷旱船、“抢花炮、“押加等。这些工程本身具有很大的开展空间和美好的前景,而当前对这些资源的开发仍处于较浅的层面。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鄂西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3、运动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目的,运用互联网高科技手段查阅相关资料文献,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为本文的撰写提供扎实的理论根底。 2.2.2访谈法 与从事民族体育运动工程的相关人士进行交谈、进行咨询,其中包括民委和体育局的有关领导,教练员和运发动,并对每次访谈进行细致的记录和总结。 2.2.3 数据统计法 把所调查研究的数据归纳分析,最后成文。 3 结果与分析 3.1 我国鄂西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开展的根底 3.1.1 党和国家的政策扶持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开展的先决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地区体育事业的开展,把它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

4、重要内容来抓。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九五方案和2021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国家制定了全民健身战略和“121工程,为加快少数民族地区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展、缩小东西部差距提供了先决条件。 3.1.2民族传统体育开展的内在条件 悠久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内容、形式多样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工程是该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开发的根底。任何一个现代体育工程,都有其发生、开展和不断成长的过程。当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工程还处于开发的初级阶段,少数民族体育工程众多,为开发提供了可选择的资源,当前的现状对其开展留下了很大的空间。 3.1.3民族传统体育开展的外在条件 鄂西地区的特殊民俗

5、风情和山区地理地貌,山水资源以及优越的气候条件为该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发提供了必要的外部条件。这些外在条件会促进外界对该地区民族体育文化的了解,并为之进行宣传,为该地区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发和开展营造了较好的气氛。 3.2 鄂西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开展现状 近些年,鄂西地区各级政府加大了对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使一些久违的民间体育活动重现生机。例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已将多所学校办成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基地。恩施小渡船中学的传统体育课竹马,既是一种快乐体育运动,又是一物多用的竞技竞速体育运动。盛家坝民族中学让陀螺、旱船、毽球、竹马等工程进入课堂,每年一届的校运会都将这些工程列为比赛工程。 学

6、校教育的普及又促进了民族体育在民间的开展,老百姓对这些娱乐活动的热情也开始上升,一些易于开展的民族传统体育工程已经走进社区,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该地区的恩施广场、硒都广场、土桥坝广场等几个较大的广场,每天黄昏都有很多市民进行身体锻炼。恩施的“清江舞、来凤的“摆手舞就在人们的自娱自乐中得到了传承和推广。 联姻旅游拓宽推广之路,已成为鄂西地区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新思路。人们到一个地方旅游,不仅仅是看风光,更重要的是看文化、看传统。“肉连响、“高脚马等优秀传统体育工程与旅游资源嫁接,无疑给实施旅游升温战的鄂西地区增添了新的亮色。 3.3鄂西地区民族传统体育工程的挖掘和开发 首先我们来认识

7、一下“肉连响。该项运动形式是湖北省利川市土生土长的、以独特的肢体表演为主要形式的少数民族地方舞蹈品种,流行在该市的都亭、柏杨、汪营一带,舞蹈主要以手掌击额、肩、脸、臂、肘、腰、腿等部位发出有节奏的响声而得名。“肉连响以往曾称“肉莲湘,动作与民间传统舞蹈“打莲湘相仿。因舞蹈以其肉体碰击发出响声为其突出特色,乡民习惯称之为“肉连响。“肉连响舞蹈动作诙谐、明快,深受群众欢送。另外,在该区影响力最大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形式应算是摆手舞。古代巴人战争阵前舞蹈谓巴渝舞,后由渔猎开展为以种养为主的农业生产后,巴渝舞加进了一些农耕畜养动作,演变为后来的摆手舞,现今已成为土家族人民的传统舞蹈。 摆手舞的内容丰富,

8、除反映积肥、挖土、下种、薅草、插秧、割谷以及纺棉花、织土布等内容的“生产舞外,还有表现古代打仗凯旋的“马前舞,表现在宫廷朝拜土王的“饮宴舞,表现狩猎生活的“赶仗舞,表现日常生活的“打蚊子,表现动物活动的“水牛打架、“公鸡叨架、“犀牛望月、“鹤鹰闪翅、“蛤蟆等。 3.4 鄂西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取得的成绩 在四年一届的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上,鄂西地区的特色工程也屡创佳绩,不仅为鄂西人民赢得了荣誉,也为鄂西地区的少数民族体育运动的开展起到了宣传作用。2003年,该地区的唯一一所国家本科院校湖北民族学院代表湖北省在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为湖北队获四金一银,被全国各大媒体誉为武陵地区民族体

9、育的一朵“奇葩。紧接着在2004年被国家民委授予民族传统体育突出奉献奖。同年,又成功申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工程湖北训练基地。2007年在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湖北省代表队共取得了9金、8银、17铜的好成绩,而这些成绩的缔造者全部是地处鄂西地区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选手。2005年9月中旬,利川市民间艺术大师吴修富带着几名弟子到中央电视台演播大厅表演绝活“肉连响。使更多的观众知道并了解了这一体育民族舞蹈。2007年,在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表演工程上,“肉连响在一百多个节目中脱颖而出,一举获得了金奖。 4 鄂西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开展对策 4.1开展民族传统体育,走产业化道

10、路,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开展 由于历史、地理、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原因,该地区在经济文化的开展上还存在着不少难点。经济开展水平相对较低,实力较弱,交通不便。这些都制约着该地区民族传统体育事业的开展。经济的开展速度和规模决定着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展速度和规模,所以要清醒地认识该阶段的实际情况,充分估计开展该地区民族传统体育事业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政府应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给予一定的倾斜和扶持,社会各界人士应给予一定的关心和帮助,开展民族传统体育,走产业化道路,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开展。 4.2加强民族体育的挖掘、整理、研究工作 鄂西地区的各县、市应成立专门的民族体育研究小组,对本地区的民族、民间体育加以挖掘

11、整理,并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在保持民族、民间体育不失原创性、民族性、历史性的根底上,对技术动作、活动形式、器械规格进行研究和开发,做大做强民族文化品牌,使鄂西地区的优势资源走出大山、走向世界。 4.3民族传统体育应全面进入学校 在鄂西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有着广泛的社会根底,完全可以将一些易于开展的民族传统体育工程搬进高校体育课堂中去,丰富高校体育教学内容。民族地区的农村学校,运动场地和运动器材都十分有限,但对于开展传统体育工程的传承与训练大多不受影响。比方开展毽球运动,高跷运动,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而且具有欣赏性,还能为全省、全国四年一届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培养人才。目前该地区的学校对民族传统体育

12、工程重视不够,认识不深。随着学校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设立,民族传统体育将会全面进入学校,走进大、中、小学,融于日渐完善的教育体系之中,成为现代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局部。 4.4转变教育观念,培养民族体育师资 由于长期受传统体育教育观念的影响,广阔体育教师习惯于竞技体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在多数教师看来,民族体育内容不是一种规定的教学内容,只不过是存在于民间的一种娱乐游戏,虽然有深厚的群众根底,娱乐性强,但引进正规的学校体育课堂,能否具有竞技体育内容的功能,能否有效地增强青少年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他们的身心健康水平,尚心存疑虑。为此,要使这项工作顺利开展,体育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增强对我国民族传统

13、体育功能价值的了解。各教育主管部门及地方政府必须加强领导,认真研究,采取积极措施,进一步做好民族体育教学及专门师资的培训工作,促进其稳步和顺利地开展。 5结论 鄂西地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地处群山之中,交通不便,经济相对落后,开展状况和我国西部相仿。当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工程还处于开发的初级阶段。应该说鄂西地区民族传统体育自身有着无以伦比的特色,同时社会也给予了它一定的外在开展条件,国家在政策上也给予了一定的支持。因此,在鄂西地区开发与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事业有着广阔的空间与美好的前景,有关部门应该在现有根底上,充分利用民族传统体育工程本身所具有的独特价值,从人力、物力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推动

14、其开展。但是我们也要充分认识到它开展的长期性和艰巨性。鄂西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展需要社会群众的努力与合作,需要更多的人为民族传统体育工程的开发与传承奉献出自己的一分智慧与力量。 参考文献 1李小华.从民运会看少数民族体育的开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7-9. 2栾丽霞,郭娟.湖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市场的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58-60. 3色音巴雅尔.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市场经济J.中国体育科技,1994:5-7. 4刘少英.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西部旅游开发中的价值与对策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1-2. 5李桦.论少数民族地区体育事业的开展J.体育科学,1999:25-28.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