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4 第2课时

上传人:xinsh****encai 文档编号:27097488 上传时间:2021-08-16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16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专题4 第2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专题4 第2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专题4 第2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资源描述:

《专题4 第2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4 第2课时(2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考 点 一考 点 二教材问题解答 第2课时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学考报告】考试内容考核要求必考加试交通近代化的趋势和中国近代出现的交通工具b近代以来中国通信工具的发展b 考 点 一考 点 二教材问题解答 1交通近代化的趋势(1)进入近现代社会之后,交通工具的更迭加快了速度。(2)轿子、马车、帆船等传统的交通工具逐渐被人力车、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所取代。考点一交通近代化的趋势和中国近代出现的交通工具(b) 考 点 一考 点 二教材问题解答 2中国近代的交通工具人力人力车是近代城镇中重要的交通工具自行车19世纪中后期传入中国。20世纪初,出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20世纪50年代以后,

2、中国有了自己的自行车制造厂,自行车逐渐成为主要代步工具,中国有了“自行车王国”之称机械动力轮船在洋务运动的推动下,1865年,中国建成了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1872年,创办的_是近代中国最早的航运企业上海轮船招商局 考 点 一考 点 二教材问题解答 机械动力火车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收回_运动的开展,中国的铁路建设得以较快发展。2019年,青藏铁路全线贯通,是我国铁路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电车1906年,第一个_交通系统在天津建成汽车1924年,_开始有公共汽车运行飞机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民航事业起步;30年代中期已形成覆盖大半个中国的航空网。新中国成立后,全国所有省份实现了飞

3、机的运营地铁1969年,_开始运营,结束了中国没有城市地铁的历史磁悬浮列车2019年,上海磁悬浮列车投入使用,这是世界上第一条商业化运营的磁悬浮列车专线铁路利权 有轨电车 上海 北京地铁 考 点 一考 点 二教材问题解答 要点近代中国交通的特点及成因史料历史学家白寿彝先生在1937年指出:“九十年代来中国交通事业之设施,殆非以前数千年间之交通事业所可比拟。在此一点上,我们不能不说是近年交通事业之进步。” 考 点 一考 点 二教材问题解答 思考史料中“进步”的主要含义是什么?举例说明“九十年代来中国交通事业之设施”有哪些?提示进步:传统的代步工具逐渐被新式交通工具所取代。举例:人力牵引的交通工具

4、如人力车、自行车。机械牵引的交通工具如汽车、火车、电车、轮船、飞机等。 考 点 一考 点 二教材问题解答 1(2019年1月浙江学考)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迁。下列史实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建成中国第一个有轨电车交通系统在天津建成上海开始有公共汽车运行中国人开始自办有线电报ABCD 考 点 一考 点 二教材问题解答 解析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建成出现在1865年,中国第一个有轨电车交通系统在天津建成出现在1906年,上海开始有公共汽车运行出现在1924年,中国人开始自办有线电报出现在1877年。答案C 考 点 一考 点 二教材问题解答 2

5、(2019浙江学考)民国元年,上海居民出行的代步工具有可能是()自行车有轨电车公共汽车地铁ABCD解析上海开始有公共汽车运行出现在1924年,上海到2019年开通第一条地铁线路。答案B 考 点 一考 点 二教材问题解答 考点二近代以来中国通信工具的发展(b)时间成就邮政1866年_试办邮政1896年“大清邮政局”成立,邮传脱离海关辛亥革命后大清邮政改称中华邮政1949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成立,开创了邮政和电信合一的新时代海关 考 点 一考 点 二教材问题解答 时间成就电报1877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在_架设电报线,成为中国人自办有线电报的开端1906年开始创设无线电报1932年开设国际无线

6、电报业务电话1882年电话传入中国2019年中国电话用户总数超过五亿户,居世界第一位台湾 考 点 一考 点 二教材问题解答 影响近代交通、通讯的主要因素归纳总结 考 点 一考 点 二教材问题解答 要点近代通信工具的发展史料一“天朝的人民认为是洋人雇用了机敏而无形的鬼神,在(电报)线路内来回穿梭有一次,因电报线附近某个人生病,一夜之间,一英里长的电报线就被毁坏了。”1877年12月一个美国人的游记史料二1867年,李鸿章认为铁路、电报“有大利于彼(洋人),有大害于我”。 考 点 一考 点 二教材问题解答 思考(1)近代阻碍中国邮电通信事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2)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邮电通信事业为什

7、么获得了较快的发展?提示(1)近代中国人的愚昧迷信;清政府观念的落后;列强的侵略和控制;近代经济发展的滞后;中国政局的动荡等。(2) 中国社会制度的巨变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科学技术的发展;改革开放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思想观念的解放等。 考 点 一考 点 二教材问题解答 1(2019年10月浙江学考)某记者回忆从业生涯时说,20世纪80年代他曾以“书信电报”的方式发送文稿。他先把整篇稿子逐字填写在电报纸上,邮局再逐字译成电报码,利用电流把“点点杠杠”符号传输,对方通过无线电接收机接收信号还原文稿。这种通信方式在中国最早出现于()A19世纪中期B19世纪末期C20世纪初期D20世纪中期 考 点

8、一考 点 二教材问题解答 解析19世纪中期还没有出现无线电报技术,故A项错误;无线电报技术是19世纪末发明的,但当时没有传到中国,故B项错误;无线电通信方式在中国出现于1906年,故C项正确;无线电通信方式最早出现在20世纪初期,不是在20世纪中期,故D项错误。答案C 考 点 一考 点 二教材问题解答 2(2019年1月浙江学考)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末,中国电话用户总数已超过五亿户,居世界()A第一位B第二位C第三位D第四位解析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末,中国电话用户总数已超过五亿户,居世界第一位。答案A 考 点 一考 点 二教材问题解答 【学习思考】你与朋友联系时使用的邮电通信方式都有哪些?

9、(教材第70页)提示包括固定电话、移动电话、普通信件、电子邮件等。教材问题解答 考 点 一考 点 二教材问题解答 【自我测评】(教材第70页)1阐述交通和通信工具的发展过程,并分析它们对民众生活的影响。提示交通工具经历了人力、畜力牵引到机械动力牵引的发展过程,通信工具经历了有线方式到无线方式的发展过程。通过不断地更新发展,人与人之间时间、空间上的距离不断拉近,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明显加快,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 考 点 一考 点 二教材问题解答 2在近现代中国的社会发展中,交通和通信工具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明显。请谈谈这方面的具体表现。提示在交通工具方面,中西部地区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局限,与东部

10、发达地区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交通配套基础设施上,带来的后果就是交通工具的数量与质量上存在很大差距。许多地区仍然使用人力、畜力的交通工具。 考 点 一考 点 二教材问题解答 在通信工具方面,也存在着这样的发展不平衡、不同步,主要体现在线网的架设、通信工具的数量上。由于许多地区地处山区,经济落后,线网很难通入,造成的直接影响就是通信工具的数量不多。而东部由于经济飞速发展的需要,无论在线网的涵盖区域还是通信工具数量的百人拥有数都绝对处于优势。 考 点 一考 点 二教材问题解答 【材料阅读与思考】(教材第71页)以上材料介绍的是18651869年中英、中美条约交涉前后,清政府官员沈葆桢对于外人

11、铺设铁路的态度。阅读后请思考:沈葆桢在外人铺设铁路问题上持什么态度?他的理由有哪些?试对此做一简要评价。提示中国官员在外人铺设铁路的问题上持反对的态度,他们的理由有:铺设铁路会“占人田业”“毁人庐墓”、破坏风水,同时又会扰民,引起大规模的民众反抗运动,影响到自身的统治。 考 点 一考 点 二教材问题解答 评价:站在时代发展的角度看,中国官员的态度是不正确的,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的。但也是符合其阶级立场的。对于官员来说,西方机器的引进必然破坏社会结构,造成人口的自由流动,引起社会关系的变化,这样一来就会影响到自身的统治,这是最根本的因素。西方技术的传入,不会因个人的意志而改变,当它成为一种潮流、趋势以后,必将势不可挡,进而更加加速社会的变动。后来的事实充分印证了这一点。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