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词二首》(语文A版)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27089799 上传时间:2021-08-1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77.7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教学设计】《词二首》(语文A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学设计】《词二首》(语文A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学设计】《词二首》(语文A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词二首》(语文A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词二首》(语文A版)(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词二首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渔歌子又名渔父乐或渔父,被称作是一幅用诗写成的山水画,这首词把春天的江南水乡描绘得既色彩斑斓,又生机勃勃。熟悉张志和的人会知道他能书善画,长于音乐,他的词即画,现存渔父词五首,描绘江南水乡风光,渔父生活,渔歌子即其中最好的一首。词人写这首词,并不只在表达对江南春的赞美和热爱。所谓“诗言志”,词人更是表达了自己的人生取向。末三句写渔翁,实即写词人自己。他头戴青竹笠,身披绿蓑衣,迎着斜风,冒着霏霏细雨,遨游在大自然的画幅里,显得多么逍遥自在!张志和把当时的渔民生活理想化,目的乃在于表示不肯与恶浊的统治集团同流合污,词人旷达乐观的襟怀和对世俗的鄙视依稀见于言外。如梦令是宋代女

2、词人李清照所作。词人回忆了一次愉快的郊游情景,因酒醉在途中误入藕花深处,把栖息的鸥鹭都吓飞了。作者遣词、造句一如内容一样的平实、自然。侧重写景,情景交融。通过景物的刻划来抒发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对生活的热爱,意境创造含蓄而深沉。这首小令用词简练,只选取了几个片断,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让人不由想随她一道荷丛荡舟,沉醉不归。正所谓“少年情怀自是得”,这首诗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之美。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 自主识记本课生字;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过程与方法目标】借助工具书或注释自主学词,理解两首词的意思。【情感

3、态度价值观目标】对两首词描写的景象展开想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 借助工具书或注释自主学词,理解两首词的意思。【教学难点】对两首词描写的景象展开想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课件,搜集有关两首词的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 导入。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忆江南吗?指名背,师生齐背,这是一首描写江南美景的词,今天我们来学习另外一首描写江南美景的词。板书课题。师介绍:这是一首词,词是诗的一种,配上音乐可以歌唱,词的句子有长有短,所以又叫长短句。2. 解题。简介作者及背景。张志和,唐代诗人,

4、因仕途不顺而隐居,自称“烟波钓徒”“浪迹先生”。这首词借表现渔夫生活表达了自己隐居生活的志趣。二、读中渲染,理解词意1. 用课件出示课文及朗读音频,营造气氛。2. 同桌互读,读准字音。借助注释和词典,读通句子,整体感知。3. 指名朗读,师生正音。4. 自主探究,了解词的意思。( 1)自由读,借助课文注释说说这首词主要写了哪些景物。同桌交流。( 2)小组内交流能理解的词句的意思及自己不懂的地方。( 3)全班交流,教师点拨指导。画出景物,重点词意:肥、须、回。重点解决的问题:渔者为什么不回家?5. 学生用自己的话描绘这首词所描写的景物。三、反复吟诵,感悟意境1. 自由朗读,边读边想象每一个画面。2

5、. 指名朗读,教师指导。再小组轮读,相互欣赏。3. 配乐有感情朗读背诵,感悟意境。4. 学生在音乐声中画画诗中景物。5. 根据学生所画来总结全首词的意思。美丽的西塞山前,白鹭高飞。江边桃花盛开,盛涨的江水中必定有肥美的鳜鱼在游动吧。在风景如画的江边,诗人头戴青箬笠,身穿绿蓑衣,斜风细雨中,久久不愿离去。这是一幅垂钓的画面,白色的鹭和红色的桃花点缀其间,色彩本来极其鲜明,而由于斜风细雨的笼罩,却又呈现出迷蒙的意境。第二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 背诵渔歌子。2. 说说你知道的其他词牌名。3. 师:在宋代有位才华横溢的女词人李清照。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她的一首词。板书课题:如梦令生齐读课题。师

6、:在学习这首词的时候,我们要开动所有的官能,用耳朵去听,用嘴吟诵,用脑思考,用心想象。二、读中渲染,理解词意1. 师配乐朗诵。生倾听,初步感知内容。2. 生自己读词,把字音读准,把词读正确、流利。3. 学生借助注释自己学词,理解词的意思。4. 小组交流学习成果,教师巡视。5. 全班交流。(1)你读懂了哪句?(2)哪里你 不能理解?6. 指名 首 的意思。参考: 常 得游溪亭,玩到日黑天暮,醉酒忘 路。一直玩到 尽,回舟返途,却 入藕花的深 。大家急忙划呀划,荷深不 路,惊起了 的 。三、品 感悟,体会 情1. : 我 不能光理解意思, 要感受 句描写的情景。 是一首非常美的 ,需要我 好好地品

7、味。同学 ,你 能从 首 中 出哪些画面?2. 板 :溪亭日暮藕花深 一 画面一:“溪亭日暮”( 1)指名 第一、二句。( 2)“溪亭日暮”, 你想起怎 的画面来?生用自己的 描述:小溪 有座亭子, 人就站在亭子里面看日落。( 3)在 的地方, 的 候, 人会在溪 亭子里干什么呢?生各抒己 : 酒作 ,欣 美景画面二:“藕花深 ”( 1) 你 “藕花深 ”的理解?想象荷叶茂密,荷花多,花香 。 可以 系以前学 的有关“荷”的 句来体会。( 2)展开 : 何会 入“藕花深 ”?( 3)深情朗 。画面三:“一 ”( 1)从“争渡,争渡,惊起一 ”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想象 人急切的心情,溪水声

8、,划船的“ ”声,仿佛看到了一群 被惊起, 入夜幕中,那情景 多么壮 啊!( 2)学生 着自己的情感体 、朗 几句。3. 首 是 里 的哪一个字来写的?生各抒己 ,教 根据交流的情况提 出几个 :“ 、 、醉”。板 : 醉4. 重点 “醉”字。 人 何而醉?是香醇的美酒,更是那美 的自然 光与愉悦的心情,令 人“沉醉”而“不知 路”。四、比 ,深入体会1. 出示李清照如梦令另外一首,比 两首 有何异同。如梦令昨夜雨疏 。 睡不消残酒。 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 是 肥 瘦。相同:都提到了“醉”。不同:两首词的时间、地点、景物、人物都不同,心境也不同。虽然都“醉”,课文这一首是因美景、心情陶醉,后一首词人为花而喜,为花而悲,实则是伤春惜春,以花自喻,慨叹自己的青春易逝。而“常记溪亭日暮”之情景,是追忆美好快乐的时光。对比朗读,读出感情。2. 指导背诵。可以多种形式进行。 教学反思(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