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读书心得___五篇

上传人:yi****21 文档编号:27045981 上传时间:2021-08-1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8.6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国学经典读书心得___五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国学经典读书心得___五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国学经典读书心得___五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国学经典读书心得___五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学经典读书心得___五篇(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国学经典读书心得_五篇 国学是我们中华民族丰富的传统文化珍宝,传承国学有利于提高民族的文化素养,使人们共享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接受训练,提升境界。下面我给大家整理的国学经典读书心得_五篇,盼望大家喜爱! 国学经典读书心得_1 20-年暑假,我参与了学校组织的国学经典与训练的在线学习,这次学习分为四个教学视频,我用半个月的时间看了好几遍教学视屏,总计用时20多个小时。另看完教材国学经典与训练读本(一、二)。原来我对国学仅仅是知道而已,平常教学中虽有涉及,但受学校生的接受力量的限制,也是粗约的给学校生讲解,并未更深地从中国文化的历史传承,从国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上,对中国人的影响上过多考虑。经过此次

2、的学习,让我对国学有了深刻的认识,感受到国学中的不行言传只可意会的经典理论,细细的反省一下,我感觉的确受益匪浅。 国学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国粹,它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学习国学,让我更进一步的了解孔子及其他训练家、思想家的学说。 (一)修身养性,德行人生。 细读论语,颇有感受。论语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猎取心灵欢乐,适应日常生活,找到个人坐标。因此,论语可以作为我们个人尤其是作为老师的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指南。论语中关于修德的言论,概括性且易于遵循的有:“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

3、毋我”。“益者三友,损者三友”,“益者三乐,损者三乐”。 孔子认为:血气未定的年少之时,不要沉醉于女色;血气方刚的成年时期,不要与人争斗:而到血气既衰的老年,不要贪得无厌。一个人遇事不要主观臆测,不要盲目武断,不要固执己见,不要自以为是。孔子还认为,和正直,诚恳守信,博学多才的人交伴侣是有益的;而和谄媚的人,虚伪阴险的人,甜言蜜语的人交伴侣是有害的。同时他还认为,假如以适度的礼乐来节制自己,以称道别人的好处,以拥有许多贤德的伴侣为欢乐,对人是有益的,而以骄奢_逸,游荡忘返,宴饮荒_为欢乐,对人则是有害的。这些言论,简洁明白,教人自我警醒,让人持守美德或教人弃去偏执。假如我们每个人都能把这几句话

4、_在心,时时警醒自己,应当说在修身行事方面就不会有大的过错了,作为老师,为人师表,更是要_,并依此行事,真正做到身正为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很多人过分地强调物质利益的追求,由于种种缘由而使得人们的利益主体多元化,于是,人们的价值观也呈现多元化,而作为老师担当着教书育人的责任,肩上的担子千斤重,一头挑着同学的现在,一头挑着国家的将来,必需赐予同学的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引导,训练同学为民族的复兴而不懈努力并成为国家的栋梁。而要达到此目的,老师自己首先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因此,老师必需修身养性,经得起各种不良现象的引诱。 (二)学习国学,让我懂得如何学习和如何训练同学

5、。 明儒学案曰:“古人之於学者,其不轻授如此,盖欲其自得之也。即释氏亦最忌道破,人便作光影玩弄耳。”古代的老师不轻易的传授学问就是想让同学自己去领悟,即便佛教传经也最忌讳完全说破,由于那样同学就会轻松获得而把学习当成玩乐。现在的教学,再也不能用以前填鸭式的方法了,寓教于乐才是老师的首选。“师者,擅长传道,授业解惑也;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也矣。”老师要擅长传授道理教授学业和解答怀疑,不懂道理,学业不精湛,同学有怀疑却不能解答,这算不上老师。所以,老师要与时俱进,不断接受新学问,新技能,新的教学方法;不断参与学习和培训。要想给同学一滴水,自己就要满斛水。 (三)学习国学让我学会

6、感恩,懂得待人接物,懂得一切为了国家。 子曰:“弟,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孔子说:“同学,在家里孝顺父母,在外要尊敬兄长,做事谨慎而诚恳,博爱众人,而亲近仁德的人,躬行实践之后有剩余的力气,再去学习诗书等经典。”通过学习国学,我明白了很多人生道理,如对自己的父母应当以感恩的心去对待;对有困难的人应当从乐于助人的心去对待;对犯错的人应当以宽容的心去对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当心谨慎,要讲信用。孩子从小就被训练要讲礼貌,尊敬长辈等。它在教我们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一个有礼貌的人。可以说,国学学问里面对人生道理仿佛是指明

7、人生方向的一个指南针,在你看不清前方时,为你拨开眼前的迷雾,为你指出正确的方向。同时,也为同学做好榜样,训练同学尊老,爱老,爱惜弱小,让中华的优良传统得以传播。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是国学,只有接续国学薪火,才能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所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发扬和光大革命精神,肯定要从国学开头。 国学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国粹,它承载着中华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今后,我要多加学习,让“国学经典”中的才智之光,引悟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轻松而洒脱,也为我的训练事业添光加彩。作为中国人,我们应当以此为傲,也盼望大家能继承并发扬中国传统国学文化,使其在历史的舞台上熠熠生辉、永不衰竭! 学习国学,

8、不是我们这一代的事,也不是这几代的事,而是我们中华民族千秋万代的伟业,国学是我们中华民族得以传承的基石。让我们在国学经典的丛林中闲逛,在经典国学的长河里凌波,在国学经典的宝库里采撷如花的词语,构筑我们心中最美妙的诗篇,用最美的画笔描绘一幅幅山青水绿欢声笑语的画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国学经典读书心得_2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绚烂文化的精髓,是华夏沃土灿若晨星的珍宝。亘古历今,经典名句滋润了一代又一代华人的心灵,炎黄子孙在“经典”的摇篮里孕育,华夏儿女在“名句”的吟诵中成长。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国学作为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像一根坚韧的纽带,将形形色色的中华文明之珠串连在一起,

9、呈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其优秀的思想文化已超越时空界限,融入到世界文化和现代文明之中,成为了传之千古、放之四海的人类共有的文明与才智的结晶。 “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 这一句就是教导我们学习文化学问要专心,要努力,要刻苦,要实践,要理论联系实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学习到真正的学问,我们才能够真正起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作用。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有用的人,假如只重力行,对学问不愿讨论,就简单执著自己的看法,而无法契合真理。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 这一句告诉我们读书的方法要注重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即:专

10、心记,眼要看,口中读,三者同步,缺一不行,只有这样,才能学习到真正的学问。读书时要有规范,读这一段,就不要想到另段,这段还未读完,就跳到另一段。学习某一科目学问,就不能艳羡别的科目学问,这一科目的学问还没有学习完,还没有完全把握,就不能学习其它科目。 “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 这一句告诉我们学习文化学问和技能,肯定要有,肯定要刻苦用功,肯定不能投机取巧。遇到难通的地方,要用心讨论,只要功夫到了,自然就能通达了,这正是所谓书读千遍,其义自见的道理。假如反复思索,还不能了解的话,就用笔把问题登记来,向有关的师长请教,肯定要得到正确的答案才可放过。 “房室清

11、,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 书房要整理得简洁清洁,四面墙壁要保持洁净,书桌清洁,所用的笔、砚、台要摆放端正。磨墨磨偏了,就表明这个人读书的目的心术不正,乱写字的同学,就表示这个同学的学习心态有问题。我们肯定要爱惜好自己的学习环境,把学习的环境维护得井井有序,才有益于我们的学习。懂得从人的微小动作去观看每个人是否有用,有才,这的确是很有道理的。 “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 存放经典著作,要有固定的书架或书柜,每一次读书之后,要将书放回原处存放。书本有残缺或损坏时,应补好,你爱书,书就爱你,有一份尊敬就有一份收获,非常尊敬就

12、有非常收获。这一句是告诉我们疼惜经典著作是一件头顶大事,没有一件事情能够比疼惜经典著作更重要。我们要像尊敬尊长一样尊敬经典著作,要养成有条不紊、一丝不苟的仔细看法,这是对中国文化的尊敬和敬重, “非圣书屏勿视敝聪慧坏心志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做为一个学子,从小就要立志读圣贤之书、学圣贤之教、行圣贤之道,不是圣贤之书,则千万不能看,若在学习圣贤之教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时,绝不能自暴自弃,而是应以圣贤为老师,为楷模,长期熏习圣贤之崇高品德,做“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榜样。这一句教导我们肯定要接受圣贤之教,学以致用,做人决不能自暴自弃,自己的命运要把握在自己的

13、手里,转变命运靠自己的力气。 国学经典读书心得_3 今日下午我读了国学经典这本书里的一篇文章叫包拯辞官事双亲。 讲的是包拯是个孝子,包拯考中进士,被授予大理评事,出任建康县知县。但是由于父母老了,走不动了,包拯想时时待在父母身边,便推辞不去。后来又得到监督和州赋税的职务,父母还是不想和他去赴任,于是包拯辞官回去奉养双亲。过了几年父母去世了,包拯在家乡守孝了三年。三年后,还迟疑不忍离去,乡里的人多次劝他,又过了好久他才去做官。 让我感受最深的是:父母在不远游,包拯为了侍奉在父母身边连续两年次拒绝做官,直到父母去世以后他还守孝了三年。 读了这篇文章使我想起了发生在我身边的故事,原来我们全家生活在深

14、圳,由于爷爷奶奶年龄大了,想落叶归根,所以回到了老家。妈妈担忧我们便向老板提出辞职,老板三翻五次的挽留,并加工资盼望妈妈能留下来,妈妈想到我们依旧决定辞掉不错的工作回家。这不正是孝敬父母的表现吗? 通过这两个故事便我明白了我们从小就要帮父母削减负担,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比如:自己穿衣服、帮父母扫地、洗脚等这些小事做起,做个孝敬父母的孩子。 我以后肯定要做一个帮父母做事,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国学经典读书心得_4 中华民族文化有着上千年绚烂的历史,国学经典诵读这本书里就融汇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我觉得这本书很适合我们学校生阅读,每首古诗都有说明,文章还配有插图,使繁冗的得文句变得浅显易懂,而且生动

15、好玩。 刚开头读国学经典诵读这本书时比较累,但坚持下来发觉并没有那么难理解。读多了,读书的速度就变快了,读完一本书后我感到特别有成就感,让我更加喜爱经典了。 这本书里我最喜爱第五单元“四时田园”这一部分,它用很多古诗来训练我们:做人要勤勤恳恳,不能懒散。以前我无论做什么事都很懒散,什么事都让别人帮我做。值日时,我是组长,我就让那八个组员打扫,我则坐在凳子上闲适地唱着歌。最终,由于组员不合作,没打扫洁净,老师批判了我一顿,我心里像打翻五味瓶:酸、甜、苦、辣、麻,一起涌上心头。哎,都怪我!读了这一部分,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从今以后,我慢慢变得勤劳了。就说去年吧,学校有县里领导来检查卫生,我们组由我

16、负责打扫卫生,在我的牵头下,我们把教室打扫得干洁净净。为此,还受到县领导的表扬呢。当然,这得归功于经典诵读! 经典诵读中,孔子关于学习看法的言论也让我们值得去学习和借鉴。在论语中,给我感受最深的一则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许多人,而每个人都有肯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又可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虽然我成绩很一般,但每次考完试骄傲心情不断滋长。对于身边学习比我差的同学总是不理不睬,家长、老师说过许多次,但每次都是收效欠佳。当我读了孔子的话时,又反省了自己,觉得很惭愧。连学问渊博的孔子都那么虚心,何况一个小小的我呢?从今以后,我变得很虚心,常常向我身边一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百万绿丝中的小苗汲取养分的成分。 国学经典诵读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很多人生哲理,读之如沐浴春风,我会让它永久伴我前行 国学经典读书心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