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召唤

上传人:众众****夺宝 文档编号:26866429 上传时间:2021-08-1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0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幸福”的召唤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幸福”的召唤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资源描述:

《“幸福”的召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幸福”的召唤(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幸福的召唤 摘要】作家梅特林克的?青鸟?是一部具有梦幻色彩的象征主义童话剧,是从小孩子的独特视角出发来表达寻找“青鸟的历程。本文拟从接受美学角度分析“青鸟的召唤结构。【关键词】青鸟;接受美学;召唤结构中图分类号:J83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2105-0051-01接受美学产生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德国,接受美学的观点与以往强调作者、作品为主的观点不同,是从读者的角度出发,以一种新的视角去看待文学,让沉睡千年的读者苏醒。“召唤结构由伊瑟尔提出,是接受美学中极为重要的概念,同时也是了解和学习接受美学的关键。伊瑟尔提出的理论是以胡塞尔和英伽登现象学理论为根底的文学批评理论

2、。在接受美学产生之前,19世纪中叶以后,这时文学研究的主流是实证主义,也即韦勒克、沃伦在?文学理论?中称之为外部研究,而接受美学不同于外部研究,接受美学与外部研究的着重点和出发点不同,“接受美学强调读者的重要性、客观性和科学性【1】正如伊格尔顿在他的?二十世纪西方文论?中说道:“人们确实可以把现代文学理论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全神贯注于读者的阶段浪漫主义和19世纪、绝对关心作品的阶段新批评,以及近年来注意力显著转向读者的阶段。【2】接受美学就是其中的第三个阶段,注重读者对文本的解读和接受。一部作品未经读者阅读就不能称得上是一部真正的作品,未经读者阅读的文本我们称之为第一文本,只有经过读者参与阅读的

3、文本才能称之为第二文本。就像伊瑟尔所说的“作品的意义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他是作品和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3】离开了读者的参与,文本鲜明的活力将不复存在,就不会有活灵活现的戏剧场面呈现在我们面前。戏剧一开始就抛给读者一个大大的疑问,为什么要寻找青鸟?这里作者就给读者设置下一个召唤结构,即缘由的召唤性,带着问题让读者的阅读随着文本中的问题前行。寻找青鸟的缘由,戏剧写到在圣诞节的前一夜两个渴望得到礼物的小孩蒂蒂尔和米蒂尔,蒂蒂尔和米蒂尔想要的礼物就是幸福的象征,他们想要得到圣诞老人的礼物,简单的圣诞礼物就可以让两个孩子有满满的幸福感,但是他们的妈妈说今年圣诞老人不会来了,因为联系不上圣诞老人,

4、今年圣诞老人要到有钱人家里去,两个小孩子由于想着礼物睡不着,他们趴在窗户上向窗外看去,看到过节的灯光,看到有钱人家,看到马车,看到圣诞树以及满桌子的好吃的,两个渴望礼物的小孩看得很开心,就在这个时候有人敲门,在他们犹豫要不要开门的时候门自己开了,进来的是一个老太婆,“她是个驼背、瘸腿、独眼的女人这样的老太婆在孩子们的眼中应该算不上是仙女,但是作者让她充当仙女的角色。这个老太婆实际上就是蒂蒂尔和米蒂尔的邻居贝丽吕娜。在戏剧的一开始就写出与人们通常期待视野不同的人物,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这是人物所具有的召唤性。这位仙女来到这里是为了让两个孩子找青鸟给她的小姑娘治病,要给小姑娘治的是什么病?谁都不知

5、道,“仙女也没有说,仙女只是说要寻找青鸟来治这个小姑娘的病,大概青鸟与幸福相关,这个小姑娘就是想要得到幸福。蒂蒂尔和米蒂尔在懵懵懂懂中接受了这个任务,这样的叙事方式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即在文本开始没有具体点明文章的中心,让读者有所期待和盼望,吸引读者继续进行阅读。召唤结构就是在文本中留下空白和未定点,这种空白和未定点促使读者进行积极的联想和想象,让读者参与到文本中。“文学作品从根本上讲注定是为这种接受者而创造的,真正的文本是经过了读者阅读的,读者积极地投入到其中,召唤结构就起到了作用。这里寻找青鸟的缘由就具有“空白和“不定点,青鸟有什么象征寓意呢,象征着幸福、快乐亦或是其他的什么。“文学作品描

6、绘的每一个对象、人物、事件等,都包含着许多不定点,特别是对人和事物遭遇的描绘【6】这里蒂蒂尔和米蒂尔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寻找幸福,在寻找青鸟的缘由中有很多引起人们积极思考的地方,比方说为什么是在圣诞节这一天,这个来敲门的“仙女为什么与人们所想象和所见的不太相像,这个长相不同的仙女又代表了什么,以及仙女是有魔法的,为什么不自己去寻找青鸟,而是派两个小孩子去找,青鸟真的能治好仙女的小姑娘的病吗?这一连串的问题在人们的头脑中形成了一排排的疑问,想要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以及青鸟是否找到了,是否代表幸福,这就需要读者进行接下来的阅读,此为召唤结构所起到的作用。由于留有空白,在人们的好奇心的驱使下,召唤结构就起到了作用,推动读者继续阅读。一部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会让读者有兴趣和好奇心往下读,文本自身就会推动读者的阅读;一看到文本的开头就会猜想到结尾并且太循规蹈矩的作品就不是十分具有吸引力。参考文献:【1】张首映.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英特雷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3】胡经之,张首映.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