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肩周炎的辨证论治

上传人:xin****ome 文档编号:26823396 上传时间:2021-08-13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52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医对肩周炎的辨证论治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中医对肩周炎的辨证论治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中医对肩周炎的辨证论治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资源描述:

《中医对肩周炎的辨证论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对肩周炎的辨证论治(2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中医对肩周炎的辨证论治肩关节周围炎, 简称肩周炎, 是肩周肌肉、肌腱、 滑囊和关节囊等软组织退行性改变所引起的广泛的炎症反应。本病是以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疾患,好发于 40 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左侧较右侧多见,双侧同时发病者少见。早期表现,仅以疼痛为主,或仅有轻微隐痛或肩关节不适和束缚感;继则疼痛逐渐加重,夜间尤甚,常影响睡眠,肩关节活动也逐渐完全受限;最后形成“冻结状态”。本病在中医学属“痹证”范围,又称为五十肩、漏肩风、肩凝症、冻结肩等。中医认为,人过中年阳气虚弱,正气渐损,肝肾不足,气血虚弱,营卫失调,以致筋脉肌肉失去濡养,

2、遇有风湿寒邪外侵,易使气血凝滞,阳气不布,脉络不通故发本病。(1)正气内亏:“七七肾气衰”,人到50 岁左右,肝肾精气开始衰退,或劳逸过度,或病后体弱,致气血不足,筋脉得不到充分滋养,日久筋脉拘急,营卫失调。中藏经 * 五痹曰:“肾气内消 精气日衰,则邪气妄入”。宋王怀隐太平圣惠方曰:“夫劳倦之人, 表里多虚,血气衰弱,腠理疏泄,风邪易侵 随其所惑, 而众痹生焉” 。现代医学家刘渡舟在金匮要略诠解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中曰:“凡尊荣之人,则养尊处优,好逸恶劳,多食肥甘,而肌肉丰盛,不事劳动则筋骨脆弱,以致肝肾虚弱 阳气虚,血行不畅,重因疲劳则汗出,体气愈疲 * 此时加被微风,遂得而干之,则风与血相

3、搏,阳气痹阻,血行不畅。”(2)邪气外侵:居住潮湿,中风冒雨,睡卧露肩等, 均可致外邪内侵, 寒湿留滞于筋脉,血受寒则凝,脉络拘急则痛;寒湿之邪侵淫于筋肉关节,以致关节屈伸不利,如金元张子和儒门事亲曰:“此疾之作,多在四时阴雨之时,及三月九月,太阴寒水用事之月,故草枯水寒如甚,或濒水之地,劳力之人,辛苦失度,触冒风雨,寝处潮湿、痹从外入。”又如明朱普济方曰:“此病盖因久坐湿地,及曾经冷处睡卧而得。”一、中医对肩周炎的辨证论治中医临床上一般把肩周炎分为以下四型:1、风寒侵袭主证:肩部疼痛较轻,病程较短,疼痛局限于肩部,多为钝疼或隐痛,或有麻木感 ,不影响上肢活动。局部发凉,得暖或抚摩则痛减。舌苔

4、白,脉浮或紧。多为肩周炎早期。主证分析:体虚之人,肌肤卫阳不固,复因汗出当风,风寒趁虚袭于肌肤经络,痹阻于肩部,使肩部气血运行不利;不通则痛,故见肩部疼痛,局部发凉。因病程短,风寒仅袭肌表,故其痛较轻。苔白脉浮或紧,均为寒邪在肌表之征。治则:祛风散寒,通络止痛。方药:蠲痹汤加减。羌活 10g ,独活 10g,秦艽 10g ,桂枝 10g,桑枝 10g ,海风藤 15g ,当归 10g,川芎 10g ,木香 10 g ,乳香 10g ,甘草 6g。(正耀注:此蠲痹汤源自医学心悟,是程钟龄方)1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方解:方中羌活、独活、桂枝、秦艽、海风藤、桑枝等祛风散寒,化湿通络;

5、配以当归、川芎、木香、乳香活血理气,并能止痛;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共奏祛风散寒、通络止痛之功。寒胜者加制川乌、细辛;风胜者,重用羌活,再加防风。2、寒湿凝滞主证:肩部及周围筋肉 疼痛剧烈 或向远端放射, 昼轻夜甚 ,病程较长。因痛而不能举肩,肩部感 寒冷、麻木、沉重、畏寒,得暖稍减。舌淡胖,苔白腻,脉弦滑。主证分析:年老肝肾亏虚,正气不足;或因冒雨涉水,睡眠不当,外界寒湿之邪侵及,滞留局部。日久寒湿内结,致使局部经脉闭阻,故见局部疼痛、麻木;寒凝邪实,故疼痛剧烈、畏寒;湿性重着,故有沉重感,得温则痛稍减。舌淡胖,苔白腻,脉弦滑均为寒湿之征。治则:散寒除湿,化瘀通络。方药:乌头汤加减。麻黄 10g

6、 ,制川乌 12g( 先煎 ),白芍 15g ,黄芪 30g,甘草 6g;全虫 12g,羌活 12g ,细辛 6g 。方解:方中的制川乌、羌活、细辛、全虫温经散寒,除湿通络止痛;用麻黄散外寒表湿;芍药、甘草缓急舒筋;黄芪益气固表,并以此缓和麻黄、乌头之性,以防伤正气。诸药配伍,使寒湿之邪微汗而解,邪去而又不伤正,以达温经散寒,祛湿止痛之功。3、瘀血阻络主证:外伤后或久病肩痛,痛有定处。局部 疼痛剧烈 ,呈针刺样,拒按,肩活动受限;或局部肿胀 ,皮色紫暗 。舌质紫暗,脉弦涩。主证分析:外伤内挫,局部经络损伤,气血逆乱;或久痛入络,血脉瘀阻,故见局部疼痛剧烈,呈针刺样且有定处,拒按,或肿胀。皮色紫

7、暗,舌质紫暗,脉弦涩均为血瘀之征。治则: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方药:活络效灵丹 与桃红四物汤 合并加减。当归 15g ,丹参 15g,生乳没各 15g ;白芍 10g ,川芎 10g,熟地 10g ,桃仁 10g,红花 10g ;桂枝 10g,桑枝 20g ,鸡血藤 15g 。方解:方中用当归、丹参、桃仁、红花、川芎活血祛瘀止痛;熟地配当归以养血;白芍缓急止痛,乳香、没药活血行气止痛;用桂枝、桑枝、鸡血藤祛风通络。诸药共奏活血祛瘀、通络止痛之效。4、气血亏虚主证:肩部 酸痛麻木 、肢体软弱 无力、肌肤不泽 、神疲乏力 ;或局部 肌肉挛缩 ,肩峰突起。舌质淡,脉细弱无力。主证分析:久病体弱,气血亏

8、虚,外邪乘虚侵袭,闭阻经络,肩部筋脉失于荣养,故见肩酸痛麻木、肢软乏力、肌肤不泽、肌肉萎缩、神疲乏力。舌淡,脉细弱无力均为气血亏虚之征。2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治则:益气养血,祛风通络。方药:秦桂四物汤 ,或用本方加味治之。秦艽 12g ,桂枝 12g,当归 12g ,白芍 12g,川芎 10g ,生地 12g;黄芪 15g 。寒甚加羌活、独活、附子;湿甚加苡米、海桐皮;筋缩不利加木瓜、鸡血藤、忍冬藤;痛甚加全虫。方解:本方以当归、川芎、白芍、生地养血柔筋,以秦艽祛风散寒,以桂枝、黄芪益气温经通络散寒;共奏益气养血,疏经散寒之效。二、治疗肩周炎的中成药1、伸筋丹伸筋丹的组成有:地

9、龙(炒)500 克,马钱子(制)、红花各350 克,汉防已、乳香(醋炒)、没药(醋炒)、骨碎补(制)、五加皮各150 克。具体制法为:马钱子用砂烫至外表呈棕黄色并鼓起祛毛屑,骨碎补用砂烫祛毛。将上述药物粉碎成末混匀,装入胶囊,每丸含0.15 克。用时,每日3 次,每次 5 丸。 15日为 1 个疗程,停药 5 日,再服 15 日。药效:该药有较好的解痉镇痛作用。药理分析结果表明其镇痛作用不属于中枢性镇痛,而是通过局部的消炎,消肿以达到消除疼痛症状的目的。此外,该方对其它骨伤科疾病的疼痛也有较好疗效。另外,肩周炎重在自我锻炼,如果配合得当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黄芪桂枝五物汤药方组成为:黄芪

10、15 克,桂枝 10 克,白芍 12 克,生姜 3 片,大枣 4 枚;细辛 3 克,制川乌、制草乌各 5 克,止痉散粉 1.5 克。用时,除止痉散粉 随饮片煎汤送服外,其余诸药加水煎,分 2 次服。药效:由于中老年人肝肾渐衰,筋骨、筋膜等组织逐渐退行性改变,在风、寒、湿、邪浸袭的诱因下,造成肩关节局部的肌肉、筋膜、软骨等组织发生紧张、僵硬、变性、增生或萎缩等病理改变,因此,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通过方中的桂枝,可辛温助心阳,通经络,改善肩关节周围筋骨、经络等的血运,驱除肌表之邪,以缓解疼痛。生姜味辛,以佐桂枝、合芍药,调和阴阳,温养血脉;合大枣养胃气而发汗,以去肌肉,筋骨之邪。黄芪调治营

11、卫气血不足;细辛祛除里寒之邪;制川乌、制草乌温经止痛,治风痹等肢体麻木;止痉散粉解痉挛而且通络。上述诸药加减应用,对治疗肩周炎有较好的效果。此外,该方对颈椎病、腰腿痛也有较好疗效。3、昆明山海棠片药物组成:昆明山海棠。功效:通经活络,消肿止痛。主治:筋骨疼痛,风湿寒痹,麻木不仁,肩周炎之早期。服法:口服每次23 片,每日 3 次。4、风湿寒痛片3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药物组成:见类风湿性关节炎章。功效:祛风散寒,利湿通络,扶正固本。主治:肩周炎各期。服法:口服每次6 片,每日 23 次。5、风痛安胶囊药物组成:防己、木瓜、桂枝、生石膏、姜黄、海桐皮、忍冬藤、连翘、通草、黄柏。功效

12、:清热利湿,活血通络。主治:肩周炎早、中期有热象者。服法:口服每次45 粒,每日 3 次。6 、痹苦乃停片药物组成:制川乌、制草乌、制乳香、制没药、制马钱子、怀生地、薏苡仁等。功效:祛风散寒,活血化瘀,舒筋通络。主治:肩周炎各期。服法:口服每次 57 片,每日 4 次,连服 3 个月为 1 疗程。7、痹隆清安片药物组成:萆薢、怀生地、制马钱子、制乳香,制没药、薏苡仁等。功效:除湿消肿,活血化瘀,舒筋活络。主治:肩周炎各期有热象者。用法:口服每次57 片,每日 4 次,连服 3 个月为 1 疗程。三、治疗肩周炎外用膏药(1) 肩贴灵药物组成及制法:雄黄、樟脑、急性子、公丁香、生半夏、乌蛇、蜈蚣、

13、凡士林。上药研细末,用凡士林调成药膏。功效:温经通络,散寒止痛。主治:肩周炎之风寒侵袭兼瘀阻者。用法:取药膏适量摊于敷料上,贴患处。(2) 肩凝膏药物组成及制法:牛蒡子 1500g ,白凤仙 120g ,川芎 120g ,桂枝 60g ,大黄 60g,当归 60g ,白蔹 60g ,肉桂 60g,草乌 60g ,地龙 60g,僵蚕 60g ,赤芍 60g,白及 60g ,乳香 60g ,没药 60g ,川续断 120g ,防风 120g ,荆芥 120g ,木香 120g ,苏合香油 120g ,蜂醋 3000g ,香油 5000g 。将以上诸药入油炸枯,过滤法渣,加入蜂蜡搅拌成膏状,夏季时蜂

14、蜡酌增,冬季时蜂蜡酌减,制成后放一周后使用。功效:温经通络,祛风散寒,化瘀止痛。主治:各型肩周炎。4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用法:将药膏适量摊敷于棉布片上,敷匀,贴患部,35 日更换 1 次。(3) 消散膏药物组成及制法:清明前鲜泽漆草2500g ,生菜油 7500g ,生麻黄、生半夏、生南星、甘遂各180g ,白芥子、大戟、僵蚕各 240g ,黄藤 90g,火硝 30g ,炒黄铅粉 1500g 。先将泽漆草入油熬枯去渣,再入麻黄、南星、甘遂、白芥子、大戟、僵蚕,再熬枯去渣,呈滴水成珠状时加入黄藤,火硝熬枯后将油滤清,入黄铅粉收膏,将药膏摊牛皮纸上。功效:温经散寒,豁痰止痛。主治:

15、肩周炎痰浊阻络型。用法:洗净患处,将膏化开,贴于患处,5天换 1次。(4) 五枝膏药物组成及制法:桑树枝、槐树枝、榆树枝、桃树枝、柳树枝各36cm( 直径 12mm ,秋末、冬初采者为宜 )。将各树枝切成每段3cm 长,放入香油500g 中炸焦 (呈黄色 )捞出后,将乳香、没药各 15g 研细,加入油中,边加边搅拌(朝一个方向搅拌 ),拌匀再加入漳丹 250g ,继续搅拌,呈糊状放温后摊在 2530 张牛皮纸上备用。功效:通经活络,化瘀止痛。主治:肩关节周围炎。用法:患处洗净,取膏贴患处, 5 天换 1 次。同时,嘱患者加强肩关节功能锻炼。四、治疗肩周炎药浴疗法(1) 洗剂号药物组成:防己 3

16、0g,威灵仙 30g,五加皮 30g,羌活 30g ,独活 30g,川芎 30g ,赤芍 30g ,红花 30g,木瓜 30g ,鸡血藤 30g ,千年健 30g ,海风藤 30g ,青风藤 30g ,桑枝 30g ,马钱子 30g ,伸筋草 30g ,透骨草 30g 。功效:温经活络,祛风散寒。主治:肩周炎。用法:将上药用冷水浸泡于铁瓷盆内, 2 小时后,文火煎熬 20 分钟,不去渣,待放置温度适宜后,用毛巾蘸药液热敷患处,或直接用药液洗浴患处,再次用时加温即可,加温前可续水。每日12 次,每次 30 分钟,每剂药可用1 周。(2) 洗剂号药物组成:伸筋草、威灵仙、续断、麻黄、桂枝各 15g

17、,当归、红花、川乌、草乌、木鳖子、乳香、没药、川芎各 12g。功效:舒筋活血,温经散寒。主治:肩周炎各期。用法:同洗剂号。(3) 漏肩风熏洗验方药物组成:鬼箭羽15g ,桂枝、红花、木瓜各9g,晚蚕沙 15g ,黄酒 250g 。5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功效:祛风散寒,活血化瘀,通经和络。主治:肩关节周围炎属风湿痹阻型者。用法:上药加清水适量浸泡 15 分钟,再加水半面盆, 加黄酒煎沸后, 趁热熏洗患处,冷则加热再熏再洗,每次熏洗 15 30 分钟。每日 2 次,每剂连用 3 天。五、治疗肩周炎药敷疗法(1) 肩周散药物组成:生半夏、生南星、生川乌、白芷、生草乌、细辛、红花、没药

18、、乳香、生葱、生姜、白酒各适量。功效:温经散寒,活血化瘀。主治:肩周炎各期。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再加生姜、生葱捣烂,兑适量白酒,一齐入锅内炒热,敷于患肩部,外包固定,隔日换药 1 次。如有皮肤对药过敏者,可用纱布蘸清油隔在皮肤上,再敷药。(2) 川乌散药物组成:川乌、草乌、樟脑各 90g 。功效:温经散寒,通阳除痹。主治:肩周炎。用法:上药研末,根据疼痛部位大小,取药末适量,用食醋将药末调成糊状,均匀敷于患处及压痛点,厚约 0.5cm ,外裹纱布,用热水袋压在局部热敷约 30 分钟,每日 1 次。(3) 吴薏盐散药物组成:吴茱萸、薏苡仁、莱菔子、菟丝子、紫苏子、生食盐各 30g 。功效:祛风散

19、寒,温经通络,祛湿止痛。主治:肩关节周围炎。用法:诸药研为粗末,先将生食盐锅中炒黄,再加入中药末拌炒至微变色,然后倒布袋内,外敷患肩,边熨敷边活动肩关节直至药温已低为止。隔时复炒再敷,日3 次。六、治疗肩周炎外擦疗法(1) 外擦验方药物组成:生川乌 12g ,生草乌 12g ,干姜 12g,细辛 8g ,威灵仙 6g,凤仙花 8g。红花 6g ,川芎 4g,桂枝 7g,独活 8g ,寻骨风 6g,樟脑 15g,松枝 6g,大黄 8g,仙茅6g,巴戟天 6g,茴香 6 g,丁香 6g,三七 6g,五加皮 6g,牛膝 4g,乳香 12g,没药 12g ,全虫 6g ,土元 6g,山茱萸 10g ,

20、麻黄 9g ,杞子 9g,狗脊 9g ,桑枝 6g,当归 6g,秦艽6g,白酒 1200ml 。功效:温经散寒,通络止痛。6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主治:肩周炎各型。用法:诸药粉碎为粗末,用 55 度白酒浸泡,夏季 14 天,春、秋季 21 天,冬季 30 天,过滤沉淀 5 日而成。晚睡前用棉签蘸药液适量涂于疼痛处,用聚乙烯超薄膜 (薄软食品塑料袋 )覆盖,外用衣被覆盖 10 分钟左右,有发热感,温度升高 (灼热感属正常 ),6 小时后去掉覆盖物。每日 1 次。注意:药物要均匀接触皮肤部位,孕妇及酒精过敏、皮肤破损者禁用。(2) 消炎止痛液药物组成:丁香、山茶各 10g,木香 9g

21、,大黄 12g ,红花 10g,当归 12g ,生地、赤芍、丹皮、白芷、川芎各 10g ,防风、乳香、没药、荆芥各 9g,薄荷 6g,樟脑 10g 。功效:温经散寒,通络止痛。主治:肩周炎。证见肩关节疼痛难忍,难以入眠,手不能抬举转后者。用法:上药除樟脑外,加入 90% 酒精 (适量 )浸泡 24 小时 (酒精与药之比为 12),然后置水于锅中,用蒸馏法,收集蒸馏液 200ml ,药渣中残余液滤尽,把樟脑粉加入蒸馏液中搅匀,与滤液合并,制成 350ml 外擦液备用。用时先在病灶部位,用特定电磁波谱治疗器照射 10 分钟后,将本品涂擦患处,间隔 5 分钟涂擦 1 次。每次照射 30 分钟,每日2

22、次。七、治疗肩周炎针灸疗法(1) 毫针疗法疗法a.取穴:寒胜型主穴取 俞、肩三针穴、阿是穴、曲池、配穴取肝俞、膈俞。湿胜型主穴取阿是穴、臂 、曲池;配穴取脾俞、肾俞、三阴交、足三里、气海。风热型主穴取臂 、曲池、合谷;配穴取大椎、商阳、肝俞、膈俞。b.手法:寒胜型与湿胜型用平补平泻法,或针后灸之,或拔罐;风热型用泻法。疗法a.取穴:肩贞 (深刺 ),肩井穴。b.手法:令病人垂臂曲肘,用28 号 4 寸毫针刺入肩贞约2 寸,使针尖稍向外斜;使局部有较强的酸麻胀感并向前臂及手指放射。再用同号针自肩刺入,向下经肌肉层刺到臂 穴;以肩关节有较强的酸麻胀感为度。 肩井穴刺 58 分即可。留针后用艾条温灸

23、 10 15 分钟,每日 1 次。疗法a.取穴:条口透承山穴。b.手法:患者站立位,患左取右,患右取左,用泻法,针感向上传导,得气后,嘱病人将患肢用力向上举,活动肩关节,不留针。疗法a.取穴:主穴取肩陵穴,配穴取中渚、大椎、肩中。7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b.手法:以捻转手法为主,并辅以提插。据病情施虚补实泻或平补平泻手法。主穴为缪刺法。每日 1 次, 7 次为 1 疗程。疗法a.取穴:中平穴 (足三里下 1 寸,上巨虚上 2 寸处,偏于腓侧 )。b.手法:用 28 号 2.54 寸毫针,直刺,大幅度用力提插捻转,以泻法为主,针感为闪电式远距离传导。早期者,针后疼痛消失可不留针。后

24、期肩关节粘连较重者留针30 分钟, 510 分钟行针 1 次,隔日 1 次, 7 次为 1 疗程,患单侧针健侧中平穴,双侧针两侧。(2) 头皮针疗法取穴:取顶颞前斜钱 (前顶穴至悬厘穴的连线中13 节段 )。手法:进针约 1 寸(单肩者针对侧,双肩者针双侧),痛在前针尖方向向阴面,在后向阳面,用抽气法运针,以痛消失或减轻为得气,留针1 小时以上,每 1030 分钟运针1 次,同时活动患肩。隔日1 次, 10 次为 1 疗程。(3) 小宽针疗法取穴:主穴取肩井、天宗等;配穴取肩前 (在肩前面,取肩峰与腋缝前端连线的正中点及抬肩三角肌的正中间 )。手法:用小宽针快速进针,不留针,不捻转,刺后拔火罐

25、,再行局部按摩。每10天针 1 次,3 次为 1 疗程。(4) 芒针疗法取穴:肩背、风池、秉风、肩外俞。手法:以风池为主穴,针尖向对侧目眶下,深刺 1 5 寸左右,使针感下行,肩背穴针尖向后下方斜刺 2.0 3.0 寸,刺在斜方肌中,注意针尖角度,避免刺伤肺脏;肩外俞透秉风,使局部有酸麻胀感为度,施平补平泻手法。(5) 刺血疗法取穴:主穴取尺泽、曲池、曲泽(任选一穴 );配穴取肩贞、肩前、肩后局部。手法:取穴位及周围有瘀血现象的静脉血管,以三棱针刺出血1020ml ,血止后拔罐 5 分钟。每 1520 天 1 次。(6) 灸治疗法温灸器灸a.取穴:肩贞、肩井。b.方法:将艾绒与中药粉 (据病情

26、选用 )装在温灸器同点燃,固定在肩部压痛点及穴位上施灸,可垫纱布数层,避免温灸器过热烫伤皮肤。每次灸 30 分钟,隔日 1 次,每次选34 穴, 10 次为 1 疗程。温针灸a.取穴:主穴取肩三针 (肩前、肩后 )、天宗、肩中俞、新设;配穴取臂 、肩外俞、肩井、曲池、阿是穴。8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b.方法:均取患侧穴,以主穴为主,每次 46 穴,针刺得气后施平补平泻法,留针不动,将艾段套在针柄上,艾段长 2cm ,直径 12cm ,下端点燃,每 1 段为 1 壮,每穴灸 23 壮。每日或隔日 1 次, 10 次为 1 疗程。(7) 新针疗法穴位注射a.取穴:在疼痛处找阳性反应点

27、。b.药物及方法:选当归注射液,先肩部消毒,用 5 号针头抽取药液注射于局部压痛点,每次每穴注射 0.5 1.0ml 。每周 1 次。电针a.取穴:两侧第五颈椎夹脊穴。b.方法:穴位常规消毒后,术者左手拇、食指挟持一侧穴位,使其皮肤稍稍提起。右手持 28 号 3 寸毫针,快速刺入穴位。进针后,针身与脊柱平行,紧贴皮肤,针尖向下沿皮刺。得气后,持续运针,使针感放散至肩或背部。再用同样方法刺另一侧穴位。再将两侧针柄与 G6805 型电疗机导线联接, 并调至连续波段, 频率为 1000 1500 次分钟,电流大小以患者能耐受为度。留针 15 30 分钟,每日 1 次。八、治疗肩周炎推拿疗法推拿法 (

28、1)取穴:肩井、秉风、天宗、肩贞、曲池、合谷等穴。操作手法: a. 患者端坐,患肢放松下垂。医者站于患侧,用一手握住患者手臂使其微外展,另一手用 法或一指弹推法施术,重点在肩前部,三角肌部及上臂内侧。在肩前部及三角肌部施以滚法时,另一手可配合患肢做被动外展和旋外活动。若施术时患者怕痛,肩臂肌肉紧张,则可取仰卧位,患肢微外展,并屈肘 90*,医者一手握其腕部,另一手施滚法于肩前部、上臂内侧部及三角肌部。两手协调配合,使肩关节做旋内和旋外活动。 b. 坐位,接上势。医者一手在患肩外侧和腋后部用滚法,另一手可配合患肢被动的后伸旋内,并屈肘使手背沿着脊柱向上抬。要注意上抬的动作必须稳而缓和,幅度逐渐加

29、大,切忌动作粗暴,以免引起剧烈疼痛,使患者不堪忍受。 c.医者站于患侧后方,依次按揉肩井、秉风、天宗、肩贞、肩内陵各穴。夜间痛者,天宗穴可作重点按揉。 d. 医者站在患侧,一手扶住患肩,另一手握住其腕部,以肩关节为轴心作环转摇动,幅度由小到大。接着再做患臂内收扳动:医者站于患者背后,用腹部紧贴患者背部以稳住身体,然后用一手扶住患肩,另一手握住患肘向健侧肩关节方向扳动。本法适用于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明显者。e. 肩关节后伸扳法:医者站在患侧前外方,一手握住患侧腕部,另一手扶住健侧背部用握腕之手将患臂由前向后扳动,尽可能使之后伸,幅度可逐渐增大。 f. 肩关节后伸旋内扳法:医者站于患者健侧后方,用一

30、手扶住健侧肩部,防止患者上身前倾,另一手握住患侧腕部,从背后将患肢向健侧牵拉。一放一紧,逐渐用力加大活动范围。此法适用于肩关节内旋障碍明显者。g. 肩关节抖法:医者站在患者9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前方,用双手握住患肢手腕部。慢慢向上提起,并同时作牵拉抖动。提抖时要求患肢充分放松,提抖频率要快,幅度逐渐增大。 h. 用搓法从肩部到前臂反复上下搓动,以放松肩关节。拿肩内陵、曲池、合谷。本法作为肩部推拿之结束手法。推拿法 (2)体位:让患者取坐位,施术者站立其对侧,先将肩关节部位涂上滑石粉适量,方可施术。操作:推拿手法应以摇、拿、揉、压等法为主,交替使用,一般施术 20 分钟,具体手法

31、如下。a.捏拿法:医者以大拇指和食、中、无名指的指端着贴肩关节,以此向下作对称性的捏拿,并以拇指揉压曲池穴。反复施术 35 次。b.敲击法:医者手持半握姿势,并以小鱼际着力,沿肩及曲池穴之间的部位,快速敲击,促使肢体震动,如此反复施术 35 次。c.掌握法:医者以右手掌紧贴于肩关节皮肤上,用大小鱼际着力,在大椎穴及肩关节处施行环形快速揉动,反复施术 35 次。d. 摇抖去:医者两手握紧病人一手五指并尽力拉直患肢,然后自内向外;再由外向内交替摇圈,其范围可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如此施术35 次。e.操作完毕,即刻给予500W 红外线治疗仪局部照射20 分钟。九、治疗肩周炎药酒(1) 白花蛇酒药物

32、组成:白花蛇1 条,白酒 500ml 。将白花蛇浸入白酒内浸泡7 天即成。功效:祛风胜湿,通络止痛。主治:风湿寒痹阻型肩周炎。用法:每次服 1 小杯,每日 2 次。(2) 丹参酒药物组成:丹参30g,白酒 500ml 。将丹参入白酒内浸泡7 天即成。功效:活血化瘀。主治:血瘀阻络型肩周炎。用法:每次服 20ml ,每日 2 次。(3) 狗脊酒药物组成:狗脊 20g,马鞭草 12g,杜仲 15g ,威灵仙 10g ,牛膝 6g,通草 12g,川断 15g ,白酒 1000ml 。诸药入白酒中浸泡 7 天即可服用。功效:强筋壮骨,祛风通络。主治:肩周炎寒湿凝滞型。(4) 秦艽木瓜酒10百度文库 -

33、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药物组成:秦艽、川乌、草乌、郁金、羌活、川芎各10g ,木瓜 20g,全蝎 2g,透骨草、鸡血藤各30g。苔黄脉数者郁金加至20g,选加徐长卿 30g,六月雪 15g,忍冬藤20g。将上药浸入60 度白酒 1000g 中, 15 日后服用。功效:祛风通络,化瘀止痛。主治:肩周炎各型。十、治疗肩周炎药膳(1) 蛇肉汤:乌蛇肉、胡椒、生姜、食盐各适量,炖汤,肉汤同食,日2 次。具有补虚、祛风、散寒之效。适用于肩周炎晚期而体虚、风湿阻络者。(2) 桑枝鸡汤:老桑枝 60g ,老母鸡 1 只,盐少许。将桑枝切成小段,与鸡共煮至烂熟汤浓即成,加盐调味,饮汤吃肉。具有祛风湿、通经络

34、、补气血之效。适用于肩周炎慢性期而体虚风湿阻络者。(3) 川乌粥:生川乌头约 5g,粳米 50g ,姜汁约 10 滴,蜂蜜适量。把川乌头捣碎,研为极细粉末。先煮粳米,粥快成时加入川乌末,改用小火慢煎,待熟后加入姜汁及蜂蜜,搅匀,稍煮即可。具有祛散寒湿、通利关节、温经止痛之效。适用于肩周炎风湿寒侵袭所致者。(4) 白芍桃仁粥:白芍 20g ,桃仁 15g ,粳米 60g。先将白芍水煎取液,约 500ml ;再把桃仁去皮尖,捣烂如泥,加水研汁,去渣;用二味汁液同粳米煮为稀粥,即可食用。具有养血化瘀、通络止痛之效。适用于肩周炎晚期瘀血阻络者。西医对肩周炎的认识【症状】肩周炎的发病过程,临床表现要经过

35、三个阶段。在慢性发病过程的患者身上,这三个阶段表现得更为明显。了解这个发病过程,对于防治肩周炎有重要意义。这三个阶段如下。冻结期是肩周炎的急性发病阶段,是由于炎症、疼痛而引起反射性肌肉痉挛等为主的病理变化,而无有软组织粘连等不可逆转的病理改变。临床表现就以疼痛和肩关节的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这是肩周炎的初期阶段。稳定期这是肩周炎的急性发病过程转变到慢性的发病阶段,这时肩疼痛的症状减轻。但由于关节周围软组织在炎症反应以后发生挛缩、增生、肥厚和粘连等,严重限制了肩关节活动,所以此期为软组织发生器质性病理改变的阶段。11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解冻期炎症过程自行消退 (如果自然发展的话 )

36、,病理停止发展,所有的症状得到缓解,如果能坚持锻炼,功能可逐渐得到一定恢复,否则功能往往不会自行恢复。【常见的诱因】一、肩关节周围病变:主要有以下 3 种:(1)肩关节周围软组织劳损或退变: 可引起冈上肌腱炎、 肱二头肌腱炎、 肩峰下滑囊炎、关节囊炎和旋转腱袖损伤等疾病。 这些慢性炎症和损伤,均可波及关节囊和周围的软组织,引起关节囊的慢性炎症和粘连。(2)肩关节的急性创伤:如肩部挫伤、肱骨外科颈骨折和肩关节脱位等。由于局部出现炎性渗出、疼痛及肌肉痉挛,将会导致肩关节囊和周围软组织粘连,而发生肩关节的冻结。(3)肩部功能活动养活或上肢固定过久:肩部活动减少,造成局部血液循环不良,淋巴回流受阻,炎

37、性渗出瘀积,日久纤维素沉着,粘连形成,导致关节囊挛缩和周围软组织粘连;肩关节脱位、上肢骨折和手术后外固定等时间过长,或在固定期间不注意肩关节功能锻炼,均可导致肩周炎的发生。二、肩外疾病:主要有以下3 种:(1)颈椎源性肩周炎:指由于颈椎病引起的肩周炎。临床资料表明,这种肩周炎的特点为先有颈椎病的体征和症状,而后再发生肩周炎。它是颈椎病的一种临床表现,或者说是一种临床类型,而不是肩关节与周围软组织退行性改变要身的结果。(2)冠心病: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造成心肌缺血或缺氧而引起的绞痛,疼痛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常可放射到肩、上肢或背部,左肩及左上肢尤为多见。尚可引起肌肉痉挛,肩关节运动受限,可诱发肩

38、周炎。(3)其它因素:本病发生尚与精神心理因素、肩部受害、体内有感染病灶、内分泌紊乱及自身免疫反应等有关。从临床观察中发现,肩周炎多与糖尿病、偏瘫、肺结核、颈椎病等疾病并存,并且发病率偏高。【病因病理】(1) 病因本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但根据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本病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老年性退变:本病多见于 40 50 岁以上中老年人女性,显然与老年性退变有关。风湿寒邪侵袭:相当一部分患者发病前有明显风湿寒邪侵袭史,如居处潮湿,中风冒雨,睡卧露肩等,说明风湿寒侵袭为肩周炎的外在病因之一。肩部活动减少:本病的临床特点,多见于肩部活动逐渐减少的中年以上女性,且左肩的发病率较右肩多,脑力劳动者的发

39、病率较体力劳动者为多,或因某些原因 (如上肢骨折肩部软组织损伤,颈椎病等肩部活动量减少或受限的病人 )使肩部活动减少后,常可继发肩周炎,这些特点均提示肩部活动减少可能与本病发病有关。12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2) 病理肩部组织,如关节软骨、滑囊、腱鞘及肱二头肌长头腱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关节囊及周围软组织发生无菌性炎症,炎症过程释放的炎症介质造成血液动力学改变及浆液性渗出,渗出物的机化使肌腱与腱鞘及关节周围组织发生粘连,组织弹性降低,并最终导致关节挛缩,形成所谓“肩凝”,现多认为肱二头肌长头肌腱鞘炎为本病的病理改变之一。【发病特点】一个完整的肩关节运动主要由四个关节完成

40、,即盂肱关节、肩锁关节、胸锁关节及肩胛胸壁关节,而肩周炎主要发生在盂肱关节。其特点是逐渐出现疼痛与关节的活动限制,表现为一种特殊的临床过程,即当肩关节的疼痛与活动限制达到某种程度之后,就不再继续发展,并且疼痛逐渐减轻以致消失,关节的活动功能也逐渐恢复,但也有一少部分患者不能完全恢复。这样的一种临床过程可能持续数周至数年不等。肩周炎很少在一个肩关节上两次发病。好发肩周炎的年龄与肩关节产生严重退行性变的年龄相一致。体质较弱者,如患代谢性疾病、营养不良、心脏病及更年期综合征,发生肩部退变较健康人重,因而也更易患此病。【临床表现】(1) 肩部疼痛:起初时肩部呈阵发性疼痛,多数为慢性发作,以后疼痛逐渐加

41、剧或顿痛,或刀割样痛,且呈持续性,气候变化或劳累后,常使疼痛加重,疼痛可向颈项及上肢(特别是肘部 )扩散,当肩部偶然受到碰撞或牵拉时,常可引起撕裂样剧痛,肩痛昼轻夜重为本病一大特点,多数患者常诉说后半夜痛醒,不能成寐,尤其不能向患侧侧卧,此种情况因血虚而致者更为明显;若因受寒而致痛者,则对气候变化特别敏感。(2) 肩关节活动受限:肩关节向各方向活动均可受限,以外展、上举、内外旋更为明显,随着病情进展,由于长期废用引起关节囊及肩周软组织的粘连,肌力逐渐下降,加上喙肱韧带固定于缩短的内旋位等因素,使肩关节各方向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当肩关节外展时出现典型的“扛肩”现象,特别是梳头、穿衣、洗脸、叉

42、腰等动作均难以完成,严重时肘关节功能也可受影响,屈肘时手不能摸到同侧肩部,尤其在手臂后伸时不能完成屈肘动作。(3) 怕冷:患肩怕冷,不少患者终年用棉垫包肩,即使在暑天,肩部也不敢吹风。(4) 压痛:多数患者在肩关节周围可触到明显的压痛点,压痛点多在肱二头肌长头腱沟。肩峰下滑囊、喙突、冈上肌附着点等处,尤以肱二头肌腱长头腱沟为甚,少数呈肩周软组织广泛性压痛,无压痛点者少见。(5) 肌肉痉挛与萎缩:三角肌、冈上肌等肩周围肌肉早期可出现痉挛,晚期可发生废用性肌萎缩,出现肩峰突起,上举不便,后弯不利等典型症状,此时疼痛症状反而减轻。13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6)X 线及化验室检查:常规

43、摄片,大多正常,后期部分患者可见骨质疏松,但无骨质破坏,可在肩峰下见到钙化阴影。实验室检查多正常。肩周炎的整个病程可以分为三期:开始期、冻结期、解冻期。开始期的特点是肩关节不舒适及有束缚的感觉,疼痛可局限于肩关节的前外侧,也可延伸到三角肌的抵止点。肩关节逐渐出现僵硬与疼痛。冻结期的疼痛可轻可重,其特点是夜间加重而影响病人的睡眠,肩关节活动时则可引起强烈的疼痛及肌肉痉挛,以致肩关节的活动可以完全限制,似手被凝固、冻结一样,本期时间长短不一,可以是数周、数月,甚至数年,疼痛才慢慢地消失。解冻期疼痛很轻微,肩关节开始逐渐地松弛,盂肱关节也逐渐地恢复较多的活动,也有的个别病人肩关节的功能只是部分恢复或

44、是呈强直而不能活动。X 线肩关节检查可未见异常或仅见肱骨头骨质疏松。血沉、抗链 “O”及胶乳试验均呈阴性。【发病机理】肩周炎的早期变化是纤维性的关节囊收缩变小。肩关节造影可说明关节的容积减小,手探查则发现关节囊收缩及其下部皱襞的闭塞,其他软组织则显示正常。在病变的晚期除关节囊的严重收缩外,其他软组织也都受到波及,呈普遍的胶原纤维的退行性变,受累的组织都呈进行性纤维化,有的血管分布增加,滑膜增厚,软组织失去弹性、短缩与硬化。由于软组织很脆,以致当肱骨外展时即可造成撕裂。【肩周炎分类】肩关节周围炎按不同的发病部位及病理变化可分成如下四大类:(1) 肩周围滑液囊病变:包括滑囊的渗出性炎症、粘连、闭塞

45、及钙质沉积等病理变化;可累及肩峰下滑囊或三角肌下滑囊、喙突表面的滑囊等。(2) 盂肱关节腔病变: “冻结肩或继发性粘连性关节挛缩症”早期均可有腔内的纤维素样渗出,晚期出现关节腔粘连、容量缩小。(3) 肌腱、腱鞘的退化性病变: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及腱鞘炎、冈上肌腱炎 (疼痛弧综合征 )、钙化性肌腱炎、肩袖断裂及部分断裂、撞击综合征等。(4) 其他肩周围病变:如喙突炎、肩纤维组织炎、肩胛上神经卡压征、肩锁关节病变等等。【诊断标准】肩周炎的诊断标准有以下几点:(1)40 50 岁以上中老年,常有风湿寒邪侵袭史或外伤史。(2) 肩部疼痛及活动痛,夜间加重,可放射到手,但无感觉异常。(3) 肩关节活动尤以

46、上举、外展、内、外旋受限。(4) 肩周压痛,特别是肱二头肌长头腱沟。14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5) 肩周肌肉痉挛或肌萎缩。(6)X 线及化验检查一般无异常发现。【鉴别诊断】(1) 肩关节结核:常伴有肺结核。常有低热、消瘦等全身症状。多发于成年人,亦可发生于任何年龄。血沉快,可达 50mm h 以上。 X 线片可见骨质明显疏松、骨质破坏及坏死形成,甚至出现肩关节半脱位。(2) 颈椎间盘突出症:急性发病。以神经根性剧痛为主,即疼痛沿神经分布区放射至前臂及手部,并伴有感觉及肌力改变。颈部活动受限而肩关节活动正常。(3) 骨肿瘤:原发骨肿瘤多见于青少年,年老患者多为转移癌,故全身症状明

47、显。血象检查多为阳性。 X 线鉴别。(4) 肩轴损伤:发于青壮年,有明显外伤史,肩关节被动活动正常。【治疗】(1) 非甾体抗炎药:可在中药治疗基础上作为辅助治疗,在关节剧痛情况下,可小量应用以缓解疼痛,缓解后即停用。阿司匹林: 36g 日,分 34 次口服;或水杨酸钠, 68g日,分 34 次口服。水杨酸盐类具有止痛、退热、消炎、抗过敏的作用,无心脏炎者首选此药。该药服后可有胃肠道刺激症状或胃出血,应注意观察。消炎痛:具有抗炎、退热、镇静作用,口服每次 25mg ,每日 23 次,饭后服用,以减少对消化道刺激症状。溃疡病患者禁用或慎用。炎痛喜康:具有消炎、镇静作用,口服每次 20mg ,每日

48、1 次,饭后服。本药用量小,用次少,不良反应比阿斯匹林、消炎痛为轻,故为常用药。但仍可引起溃疡病出血,故溃疡病患者、哺乳妇女、儿童禁用。(2) 肾上腺皮质激素:此类药物能抑制变态反应,控制炎症发展,减少炎症渗出,但一般尽量不用。药如强的松,每日 10 20mg ,分 23 次服;或地塞米松每日 1.5mg ,分2次服。【康复疗法】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由于多发生在 50 岁上下,故也称“五十肩”。肩周炎会引起整个关节僵硬,活动困难,好像冻结在一起,又称为“冻结肩”。肩周炎开始为某一肩或上臂疼痛,并向颈部肘部放散,活动后加重,夜间痛醒。后期以肩关节活动受限为主,肩不能向外展

49、开,也不能上举,不但影响工作,也影响生活起居,连吃饭、写字、穿衣和梳头都感到困难。15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肩周炎的康复治疗目的在于改善肩部血液循环,加强新陈代谢,减轻肌肉痉挛、牵伸粘连和挛缩的组织,以减轻和消除疼痛,恢复肩关节的正常功能。l、急性期或早期最好对病肩采取一些固定和镇痛的措施,以解除病人疼痛,如用三角巾悬吊,并对病肩做热敷、理疗或封闭等治疗。2、慢性期主要表现为肩关节功能障碍。这时以功能锻炼和按摩为主,配合理疗进行治疗。肩周炎康复治疗的方法主要是医疗体操。( l)体操练习:双手握住体操棒,在体前,手臂伸直,然后反复用力向上举,尽量向头后部延伸;在体后,双手握棒,用力

50、向上举。( 2)手指爬墙练习:侧面或前面站立,抬起患炎侧的前臂,以食指和中指贴墙,然后沿墙向上慢慢作爬墙式运动。( 3)患侧手臂上举,反复摸后脑勺;病侧手于体后,上抬摸背部。如果患侧手臂活动不便,可用健侧手帮助患侧手上抬。肩周炎一般病程较长,特别是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的,时间可延及数月,甚至一年之久。因此,患肩周的老年人在康复锻炼中,应该每天坚持进行,并逐步增加锻炼时间及次数,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锻炼以引起轻微疼痛为度,但应避免引起剧烈疼痛。此外,针炙、理疗也有一定的效果。肩周炎是可以预防的。老年人一般缺乏活动,上肢与肩部周围组织的血液循环较差。因此,肩关节的关节囊、肌腱容易变性、钙化,发生炎症

51、。如果老年人平时注意运动,锻炼上肢及肩部,就可以有效地避免肩周炎的发生。【家庭护理要点】1对疼痛剧烈,影响睡眠时,可服止痛片,局部热敷,理疗(频谱仪治疗)或配合中药熏洗。2肩关节活动受限、疼痛明显,或封闭、按摩、推拿,针灸治疗后,生活上要给予照顾和协助,如帮助穿衣,梳头等。3鼓励协助病人功能锻炼,如帮助受累关节被动上举,外展,及内、外旋等各种运动。也可在被动的基础上,逐渐自主练习。(1)手指爬墙疗法。先用患侧手触摸背部,颈部和对侧肩部。离墙50 厘米左右站立,双手前上举,以手掌或指尖触墙,逐渐用手指沿墙壁上爬,直到患肢因肩痛或活动受限不能再向上为止,在最高点做一记号,然后双手向下爬,重复做10

52、20 次。每日坚持做 34 次。通过锻炼逐渐可完全恢复正常功能。(2)摆动疗法。弯腰,患肢尽量放松,下垂,做左右摆动1020 次,再沿顺时针、逆时针方向做画圈动作各 1020 次。随着肩关节活动的增加和疼痛的减轻, 可逐渐增加摆动活动的范围和画圈的幅度。(3)体操棒疗法。用体操棒,也可选用一米左右长的竹竿、短棒代替。锻炼方法如下。16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持棒平举法:两手前握棒,先向左侧平举,左臂伸直。右臂曲时置胸前,恢复体前握棒后再向右平举,重复做 10 次左右。持棒上举法:两手前握棒,先平举,后上举,再平举,重复做10 次左右。持棒置头后法:两手前握棒,上举过头,再屈时将棒置

53、于头后颈部,再上举,重复10 次左右。持棒后伸法:两手后持棒,两臂用力后伸,再放口,重复10 次。坚持锻炼数月以上,多数可治愈。【注意事项 】1要加强身体各关节的活动和户外锻炼,注意安全,防止意外损伤。2老年人要加强营养,补充钙质,如吃牛奶,鸡蛋,豆制品,骨头汤,黑木耳等,或口服钙剂。3功能锻炼要循序渐进,长期坚持,不能强拉硬神,以免再次受损伤。锻炼次数与时间要灵活掌握,以不过度疲劳为好。4热敷和理疗时要注意水温和热度不要太高,以防止烫伤。注:、冻结肩:即指狭义的肩周炎而言,是中所以后突发性肩关节疼痛及挛缩。病理变化包括早期关节囊的收变小和晚期产病变波及关节囊以外的软组织(或可以为是包括冈上肌

54、腱炎,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肩峰下滑囊炎,喙突炎在内的病理变化 ),最终累及肩肱关节腔。冻结肩是一种多病变,多部位的疾病,好发于 50 岁左右,又称五十肩。多数文献报告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临床上左侧发病较右侧多见,部分病人可见双肩患病。冻结肩急性期称为冻结进行期,以疼痛为主,疼痛剧烈,肌肉痉挛,夜间症状加重 ; 慢性期疼痛减轻,挛缩和关节运动障碍逐渐明显,肩肱关节各方向挞动明显受限,僵硬呈冻结状态,压痛范围广泛 ;后期尚可见出现肌肉萎缩。 X 线平片无异常发现,关节造影对本病诊断有一定价值。冻结肩急性期的治疗以患肢制动,休息为主,局部按摩,理疗,针灸,药物及封闭等均能减轻症状 ;慢性期以麻醉下手法松解粘连及康复治疗等以促进肩关节功能的恢复。1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