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林果有害生物的生态控制和绿色果品生产

上传人:xg****9 文档编号:26807437 上传时间:2021-08-13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7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关于林果有害生物的生态控制和绿色果品生产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关于林果有害生物的生态控制和绿色果品生产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关于林果有害生物的生态控制和绿色果品生产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资源描述:

《关于林果有害生物的生态控制和绿色果品生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林果有害生物的生态控制和绿色果品生产(4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关于林果有害生物的生态控制和绿色果品生产第一篇:关于林果有害生物的生态控制和绿色果品生产关于林果有害生物的生态控制和绿色果品生产现如今,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愈发看重,对水果的质量也愈发严格。传统的使用化肥、农药等方法防治病虫害,已经不符合现在社会的需求,人们更多地倾向于绿色有机的产品。果农要利用现代技术,科学地防治有害生物,提高果品的质量与产量,保护果林的生态环境。1果林有害生物的生态控制技术1.1种植多种树木为消灭果林中的有害生物,可以进行混交林的建设,将多种树种同时播种,利用树对有害生物的引诱与驱赶,消灭果林中的有害生物。比如种植非寄生树,果农将非寄生树种植在果林的外围,可以抵御有害生物的入

2、侵,形成隔离带,保护果林。也可将非寄生树种在果林中,计算好种植的距离,可以有效保护周边果树不被破坏。这两种种植方式都可以保护果树的正常生长,保证果品的质量。果农也可以种植诱饵树,利用有害生物的特性,引诱有害生物集中在一起,利于一次性消灭有害生物。此外混交林的建立有利于保持物种多样性,保护果林内部土壤肥力。混交林有多种混合方法,都可以调节果林的生态系统。比如蜜源的种植,蜜源可以吸引蜜蜂,提高植物的授粉率,也可为寄生性益虫提供养分,有助于蜜蜂、蝇等生物的成长。例如,在x省xx县的果树种植园中,就采用混交林的种植方法,将非寄生树与诱饵树合理搭配,保护果林不受侵害,提高了果品质量,为xx县带来巨大的经

3、济效益。同时在林中种植蜜源植物,提高果园的生态自我调节能力与生态的稳定性,将果林中的植物生长与自然界中的植物生长相结合。虽然我国的混交林建设已经有了巨大突破,但在相关技术上还需要不断地发展完善。12选择合适树种果农在选择种植的果树时,要提前做好调查,了解园区的环境,因地制宜地选择果树种子,并注重对环境的调控,保证园区内部的生态环境良好。果农要对引进的树种进行严格的监测,防止引进的树种带来疫病,对果树产生危害。对此,可以进行小范围的试种,在试种过程中确定其是否适应当地的天气气候,是否会对有害物种产生吸引。如果树生长很好,就可以进行大面积的种植。此外,在选择果实时,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应能

4、力较强的种子,具有一定的抗酸碱性、抗盐抗寒性、抗逆性等等,提高种子的存活率,保证果树的生长与果品的质量。果农在选择果园的种植地时,要按照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的相关规定,选择远离公路、化工厂与污染源的位置,保证果园的空气、水源和土壤的质量。2防治有害生物,提高绿色果产量2.1生物防治法防治有害生物可以利用自然界的生物规律,可以在果园内饲养引进有害生物的天敌,比如捕食瞒或者赤眼蜂等生物,对有害生物进行捕捉,对林果果园中的田鼠可以饲养猫头鹰等鸟类,甲虫等害虫可引进寄生性昆虫,蛾蝶类的昆虫如飞蝗等,可以引进瓢虫、螳螂等捕食性昆虫,有效地控制虫害问题。果农可在果园中开辟出一部分有利于有害生物天敌的生

5、存空间,吸引有害生物天敌的进入,如在非寄生树上搭建鸟窝,种植蜜源等植物吸引昆虫,大幅度减少有害生物的存在。2.2物理防治法物理防治的方法就是利用传统的物理工具,在了解有害生物的生活习性的基础上进行防治,是祛除有害生物最为有效安全的方法。主要是靠改变电力、温度、湿度、亮度的方法吸引有害生物,将集中在一起的有害生物集体猎杀。对体形较大的生物如田鼠等,可以放置捕鼠夹和捕鼠网。对飞蛾类的有害生物驱逐与消灭,可以利用虫类的驱味性,在果园放置糖醋液对有害生物进行诱杀,也可以在果园放置诱虫灯对食心虫、尺蠖等具有趋光性的蛾类进行诱杀。在果实的成长期,可以为果实套上套袋,有针对性地防治有害生物与鸟类的啄食,同时

6、保证果实外形的美观。对外销的水果可以使用双层水果袋,内销的水果使用单层水果袋或x水果袋,也可以在水果袋中添加石硫合剂,防止包装污染。不可使用报纸制作套袋,会对果实产生着色影响。也可以在果树的下半段涂抹石灰水,保护果树在寒冷状态下不被冻伤,也可以防止果树在夏季被太阳灼伤。2.3人工防治法人工防治技术是通过人工手段,将具有假死性与聚集性的有害生物集体捕杀,是一种需要了解有害生物特性与生活规律的手段。比如,在消灭苹果蠹蛾幼虫时,可以将草堆放置在果树上,引诱苹果蠹蛾幼虫在草堆中产卵过冬,果农在其产卵结束之后将草堆烧掉,以清除苹果蠹蛾幼虫的危害。也可在树干上放置塑料环,防止有害生物进行繁殖,还有人为的摘

7、除虫卵与捕捉等手段。人工防治不同于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防治过程中不会留下有害生物的尸体,减少了处理尸体的环节,也对果园内的生态系统起到好的影响。2.4化学防治法化学防治主要是利用化学农药进行有害生物的消杀,要根据果树的虫害种类和危害的程度,合理地喷洒农药,也要结合当时的天气情况,进行全面的防治处理。在使用化学农药时,要进行科学的配比,要选取低毒、高效的不损伤有害生物天敌的农药,在不伤害果树的正常生长的同时,有效地进行有害生物的防治,并在果树生长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农药进行防治,以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在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中有规定禁止使用有机合成农药的品种,果农要注意有机农药的品种选择,且每种

8、农药在果树的生长期中仅能使用一次,用量上也要控制。在运用矿物源、生物源和植物源的农药防治中,可以采用白僵菌、多抗霉素、天然除虫菌素、苦参碱、农抗xxx、烟碱、浏阳霉素、柴油乳剂、硫制剂等。第二篇:有害生物绿色治理植保方针: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时间:1975年 有害生物:有害生物又称害物,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活、生产甚至生存产生危害的生物。 IPM:对有害生物的一种管理系统。它按照有害生物的种群动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尽可能协调运用适当的技术和方法,使其种群密度保持在经济允许的危害水平以下。 SPM:既满足当前社会对有害生物控制的需求,又不对今后社会控制有害生物能力构成危害,强调经济、生态

9、、社会效益相互协调的有害生物控制策略和方法。 轮作:指在同一田块上有顺序地在季节间和间轮换种植不同作物或复种组合的种植方式。 间作:一茬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育季节相近的作物,在同一块田地上成行或成带间隔种植的方式。 套作: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或畦间播种或栽植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 植物检疫:又称法规防治,其目的是利用立法和行政措施防止或延缓有害生物的人为传播。 植物检疫的对象:危险性病害、局部地区发生的、由人为传播的。 浸种:是以一定浓度的药液浸渍种子或浸沾苗木。 闷种:是用少量的较高浓度药液均匀喷洒于种子表面。而后加覆盖堆闷一定时间后再播种。 生物防治:就是利用其它对植物无害的有益微生物来

10、影响或抑制病原物的生存和活动,从而降低病害的发生率或严重度。 抗菌作用:拮抗生物通过其代谢产物来影响病原物的生存活动,这种代谢产物称为抗菌物质或抗菌素。 竞争作用:氧气、水分、营养和空间各方面发生竞争,在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方面最重要的是空间竞争。 重寄生作用:指一种病原物被另一种非病原物寄生,这些寄生物可以是真菌,也可以是细菌或放线菌,甚至病毒。 交互保护作用:是用预先接种一种微生物的方法,保护植物不受或少受后接种的病原物侵染和危害。 植物病害绿色防治的概念 在综合防治中,要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因地制宜地合理应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措施,达到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目的。1、生物

11、防治的生态学基础是什么?经典防治的方式应注意的问题。 答:食物链与食物网;天敌的跟随现象;优势天敌及其控制效能。 问题:1)物种的生活习性及对当地环境的适应性。 2)有无敌害及对其他物种是否形成敌害。 3)病害的情况,对当地环境造成的影响。 2、什么叫化学防治?方式有哪些? 指用化学药剂来防治病害,是植物病害综合防治中的一项重要措施。 1)化学保护:在病原物侵入寄主前杀死或抑制它,从而保护植物免受病原物的侵染。 2)化学治疗:当病原物侵入寄主之后,在植株体表施药以杀死或抑制体内的病原物,终止病理过程,使植物恢复健康。 3)化学免疫:使用化学药剂后诱导寄主植物产生抗性,从而减轻病害的发生。 4)

12、化学钝化:针对植物病毒的防治,利用一些金属盐、植物生长素、氨基酸等化学物质进入植物体后影响植物细胞的生理过程达到钝化病毒的目的。 方式:喷雾法;喷粉法;种子处理;土壤处理;熏蒸法;烟雾法 3、农业防治的措施:1)选用无病种子、秧苗和无性繁殖材料;2)合理轮作;3)适期播种;4)加强水肥管理;5)搞好田园卫生6、抗性品种的利用 7 安全收获,安全运输贮藏8改进耕作制度,调整作物布局 合理密植 充分利用农作物的避害作用 塑料地膜覆盖技术 4、焚烧秸秆的缺点: 1)产生大量烟尘及有害气体污染空气,造成大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2)能见度降低,烟尘的产生会导致PM2.5的上升。 3)影响交通安全和航空安

13、全。 4)引发火灾。 5)有机质的损失,造成土壤质量下降,秸秆腐熟后可做有机肥使用-长效且肥效全。 6)影响地区环境形象。 5、常见动物归属 蝴蝶:节肢动物门-六足亚门-昆虫纲-鳞翅目 蚜虫:节肢动物门-六足亚门-昆虫纲-同翅目-蚜科 蝗虫:节肢动物门-六足亚门-昆虫纲-直翅目-蝗科 蜱螨:节肢动物门-螯肢亚门-蛛形纲-蜱螨目 蜘蛛:节肢动物门-螯肢亚门-蛛形纲-蜘蛛目 螳螂:节肢动物门-六足亚门-昆虫纲-螳螂目(有翅亚目-螳螂科)蝉:节肢动物门-六足亚门-昆虫纲-同翅目-蝉科 苍蝇:节肢动物门-六足亚门-昆虫纲-双翅目-蝇科 蚊子:节肢动物门-六足亚门-昆虫纲-双翅目-蚊科 老鼠:脊索动物门

14、-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真兽亚纲-啮齿目-鼠科 6、马铃薯晚疫病的病原及防治方法? 由“致病疫霉菌”引起,导致马铃薯茎叶死亡和块茎腐烂的一种毁灭性寄生性真菌病害。 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 (2)精选薯种,淘汰病薯。 (3)加厚培土,防治病菌孢子囊落入土壤中侵染薯块。 (4)发病初期喷洒化学药剂。 (5)加强田间管理。 6)及时消除中心病株。 (7)建立无病留种田,消灭初侵染源。 7、入侵物种的防治与阻断的方式? 福寿螺:农业措施:(1)消灭越冬螺源 (2)阻断传播 (3)人工捕杀 (4)人工诱杀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主要采取养鸭食螺。 化学防治: 主要是一些化学药剂的喷洒,要注意量和时间。

15、 水葫芦:化学防除:除草剂的使用,但要注意其施用量。 生物防除:目前,生物防治中用得最多的生物是水葫芦象甲。但由于生物防除容易带来生物环境安全方面的问题,所以需谨慎,目前这个在中国还没有推广。还可利用河蟹控制。 物理防除:人工打捞及机械打捞 综合治理 松材线虫:在线虫侵染前数星期,用丰索磷、乙伴磷、治线磷等内吸性杀虫和杀线剂施于松树根部土壤中,或有丰索磷注射树干,预防线虫侵入和繁殖。采用内吸性杀线剂注射树干,能有效地预防线虫地侵入。 生物防治:白僵菌 8、病、虫害寄主环境三者关系以及如何暴发成灾? 1)病原、感病寄主和环境条件是植物病害发生发展的3个基本要素,病原和感病寄主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在环

16、境条件影响下进行的,这3个要素的关系被称为植物病害的三角关系 2)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经过自然选择呈现一种平衡、共存的状态,植物和病原物也是这样。不少病害发生是由于人类活动打破了这种自然生态平衡造成的,如耕作制度改变、作物品种的更换、栽培措施变化、没有严格检疫情况下境内外大量调种而造成人为引进危险性病原物等等。 3)防治植物病害必须重视环境条件的治理,使其有利于植物抗病性提高,而不利于病原的发生和发展,从而减轻或防止病害发生。 9/植物病害基本原则 1)增强寄主抗病性或保护寄主不受侵染 选用及培育抗病品种;选用适合当地生长的作物种类;加强管理,增强植物生长势,提高抗病性;施用保护性杀菌剂,保

17、护植株不受侵染 2)消灭或控制病原物 实行植物检疫,防止病原物传入;清除病株残体及转主寄主以减少侵染来源;土壤消毒和轮作以减少土壤中的病原物;消灭媒介昆虫,防止接种体传播;种子和无性繁殖材料消毒以杀死其中带的病原物;喷洒或注射杀菌剂进行化学治疗。 3)改变环境使其有利于寄主而不利于病原物 植物病害的防治方法:植物病害检疫、选用抗病品种、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 10、植物病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 表现在思想认识上的片面性,没能系统全面地分析病害、按规律办事;对不少病害的发生规律没有搞清楚,缺乏有效的防治方法; 在推广方面有些是人为原因而造成品种的单一化,为病害流行创造了条件。 11

18、、IPM主要贯彻三个观点: 经济观点、生态观点和环保观点,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经济观点着重在贯彻“经济阈值”。生态观点是设计防治措施要考虑特定的农田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的平衡。环保概念是使用环境安全的生物农药和低毒化学农药。 12、植物病害的物理防治: 是指利用各种物理因子、人工和器械防治有害生物的植物保护措施。常用的方法有人工和简单机械捕杀、温度控制、诱杀、阻隔分离、微波辐射等。 (1)汰除(选) (2)热处理 13、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天然的或改造过的生物体,基因产物来降低有害生物的破坏作用,并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提高产量。生物防治 (biolog

19、ical control) 利用有益微生物杀灭或压低病原生物数量以控制植物病害发生、发展的一类措施。又称 “以菌治菌”。 1、拮抗作用:一种生物通过其代谢产物对另一种生物生长发育以至存活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2、重寄生(hyperparasitism):是一种寄生物被另一种生物所寄生的现象 3、捕食作用4、交互保护作用4、诱导酚物质的积累 5诱导寄主防御酶活力 6、竞争作用14、成灾需要满足以下的基本条件: 首先是要有可寄生或取食的植物,尤其是对于寄主范围窄的病、虫等有害生物; 其次是适于其存活和生长繁殖的气象条件,特别是冬季; 最后是病原菌的有效个体数量,数量太少也很难立足。 15、般检疫性

20、有害生物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体型小,难发现,有的要经显微及电镜技术,乃至隔离种植才得查出; 二是危险性大,繁殖力强,容易在短期内建立起种群; 三是抗逆性强,可以较长时期保持活力,难以防除。16、轮作要全面考虑,既要减轻病虫害,又要符合生产要求。 首先要考虑用哪些作物轮作,不能用病原物或害虫的寄主作物轮作,例如棉花黄萎病病区不能与茄科作物轮作,可与禾本科作物轮作。 其次要考虑轮作的年限,要根据病原物在土壤中存活时间的长短而定。 17、为了弥补上述关检漏洞,必须加强第三道防线,即入境后检疫,简称后检。 具体内容包括:建立检疫苗圃,对疫区或国外引入的种苗实行隔离种植;隔离试种圃的技术要求不及检疫苗圃

21、可以较广泛地建立,以便发现疫情及时处理。 18、主要采用的轮作组合有: 禾谷类作物与豆类作物轮换的禾豆轮作, 大田作物与绿肥作物轮换的绿肥轮作, 水稻与棉花、甘薯、大豆、玉米、甘蔗旱作轮换的水旱轮作, 西北等旱区所采用的休闲轮作。19、植物诱导抗病性机制 1、诱导木质素形成和伸展蛋白(HRGP,富含羟脯氨酸糖蛋白)的积累2、诱导植保素(Phytoalexins)的沉淀3、诱导病程相关蛋白PRP的产生 4、诱导酚物质的积累5、诱导寄主防御酶活力20、植物诱导抗病性的特点 1 诱导因子数量多、抗病性广谱 2 诱导强度的增效性 21、促生菌的作用主要有: 一是产生激素(如赤霉素等); 二是改变根际微

22、生态系,排斥或促进某些微生物种群; 三是代谢产生特定物质;22、农业防治技术- 农业防治是在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前提下,通过选用抗性品种,加强栽培管理以及改造自然环境等手段来抑制或减轻病虫害的发生。农业防治采用的各种措施,主要是通过恶化病原生物的营养条件和生态环境,以达到抑制其繁殖率或使其生存率下降的目的。1、选用抗病品种:培育和推广抗性、耐性品种来减轻病虫的危害。 2、轮作倒茬 3、充分利用农作物的避害作用 4、诱集作用5、恶化病虫害的生活环境创造天敌繁衍的生态条件 23、植物病毒弱毒株系的获得 1、从病毒为害严重的田间植株中获得2、通过高温处理获得弱毒苗3、用化学诱变获得弱毒株系 4、用现代分

23、子生物技术获得1、按照引起病害的病因是否具有传染性,分为两大类: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 2、侵染性病害分为的五大类病害,即真菌病害、细菌病害、病毒病害、线虫病害和寄生性植物病害。 3、害生物防治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早期朴素综合防治阶段、 近代集约化化学防治阶段和现代有害生物综合治理。 4、国内提出的“综合防治”与国外流行的“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基本含义是一致的。都包含了生态学、 经济学、环境保护学三个基本观点。 5、植物检疫其特点是从宏观整体上预防一切有害生物的传入、定殖与扩展。 具有法律强制性中国的植物检疫始于20世纪30年代. 6、植物检疫工作的特点具有预见性、法制性、技术性和地区性。

24、7、灭菌方法:温汤浸种、蒸汽消毒 (湿热灭菌)、干热灭菌、间歇灭菌紫外线灭菌、高温愈伤 8、轮作倒茬除了直接对病、虫、草等有害生物的影响外,同时还产生几方面的间接效应,主要是根际效应、残体效应和生防效应。 9、糯稻与杂交水稻间作,可有效防治稻瘟病。 10、立枯丝核菌、小菌核菌、灰霉和欧氏杆菌(细菌)、尖镰孢等引致的病害都可因增施钙而减轻。 11、也有一些病原物容易侵染含钙高的植物,例如疫霉引致的烟草黑胫病,马铃薯疮痂病也因植株含钙增加而趋于严重,特别是在酸性土中。 12、又如叶面喷镁化合物,可以减轻马铃薯晚疫病和疮痂病,以及南瓜苗的菌核病 13、钼可以减轻马铃薯晚疫病和豆类某些叶斑和茎枯病。

25、14、植物病害检疫的实施方法:(1)制定法规;(2)确定检疫对象名单;(3)检疫检验(4)检疫处理。 15、利用转基因和基因重组等生物技术培育抗性品系. 16、在利用抗性品种时,注意不要造成品种的单一化,注意品种抗性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17、许多真菌病害和一些细菌病害可以通过用钾盐如氯化钾或磷酸钾而减轻。 18、钙的作用主要是影响细胞壁,使之提高抗兼性寄生物侵入的特性 19、一些蔬菜、烟草等的苗床容易发生猝倒病,主要是密集细弱的幼茎木质化太慢,有利于丝核菌、腐霉、菌核菌等土传病原物侵染。 20、枝叶交错重叠,影响通气透光、叶面湿度大,有利于霜霉菌和疫霉侵染。 21、立枯丝核菌、小菌核菌、灰霉和

26、欧氏杆菌(细菌)、尖镰孢等引致的病害都可因增施钙而减轻。 1、寄生昆虫的生殖方式:两性生殖、孤雌生殖、幼体生殖、多胚生殖、胎生。 2、害虫天敌主要类群有寄生性天敌、捕食性天敌和致病微生物。 绿色植保: 是指植物保护的方法和措施是“绿色”的,许多专家把绿色植保又称为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方法。 3R是抗性(resistance)、再增猖獗(resurgence)和残留(residue) 抗性指的是生物长期接受药剂处理使其后代产生抗药性。 再增猖獗指的是在生物群落中原处于自然控制下,不需要采取防治措施的生物种群,因为用农药防治别的有害生物而杀伤了该种群的天敌,亦即消除了该种群的自然控制因素,使该种群很快

27、重新增长,以致形成猖獗为害。 残留指的是化学农药在农产品上的残留。 病源微生物感染症状 细菌病的共同特征是当昆虫被细菌感染以后,都不再活动,食欲减退,以后口腔与肛门有排泄物排出等现象。大多数的病原菌侵入昆虫体腔后,常常引起感染而引起败血症。死后的虫体颜色加深,迅速变为褐色或黑色,虫体大都软化腐烂,失去原形,内部组织亦可能因溃烂而呈粘着性,一般还带有嗅味。昆虫的细菌病通称为软化病。软化病都具有传染性,在任何地区、任何时期都易发生流行。 真菌病:虫尸僵硬,肉眼可见病原的营养体和子实体。 病毒病:虫尸软化,体液青泽,无臭,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见到病原体。 细菌病:虫尸软化,体液浑浊,恶臭,在光学显微镜

28、下才能见大量菌体。 生物防治的优缺点: 生物防治的优点:对环境污染小,能有效地保护天敌,发挥持续控制作用。 生物防治的缺点:杀虫效果较慢,在高虫口密度下使用不能达到迅速压低虫口的目的。 由于生物防治效果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作用不如化学防治速效,且人工繁殖培养有益生物的技术难度较高,能用于大量释放的天敌昆虫种类不多,多数天敌作用范围较窄,对害虫的捕食和寄生有选择性等不足之处。大田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大多数仍采用化学防治的方法。但要提醒一点的是:要尽量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对天敌杀伤力小的农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天敌,达到持续控制病虫害的效果。第三篇:有害生物控制协议有害生物媒介控制协议客户方

29、:XXXX公司地址:XXXX服务方:XXXX公司地址:XXXX一、控制服务期限:本协议从2018年10月12日至2019年10月11日止。协议期满后。如双方未提前30日以书面通知形式终止或重新协商,则本协议有效期将自动延续。二、虫害控制总类:1、老鼠类啮齿害虫。2、蟑螂类爬行害虫。3、蚊子、苍蝇、蚤蝇、蝶蝇等飞虫类害虫协助处理(协助控制当日虫害)。4、本协议不包括白蚁和其他噬木类害虫,如需包括,需另外协商。三、控制服务区域:XXXX地址:XXXX四、控制服务内容:1、XXXX将提供全年的有害生物控制服务,在XXXX的建筑外围,XXXX将设置鼠控诱饵站及蚊虫诱捕器,并在常规服务中定期更换诱饵并作

30、记录;室内设置防鼠粘板,并在常规服务中定期检查及更换粘板,以控制及检测老鼠的侵害。2、首次服务中,XXXX将所有的诱饵站、黏鼠板、检测器和灭蝇灯安装到位,并且设立具体的虫害控制设施分布图。其后的服务中将定期检查设置的设施,根据实际情况,变动或增设控制点。3、在常规服务中,XXXX将通过检查,对于容易造成鼠害侵害的建筑上的结构隐患,向相关部门提出建议,以便XXXX及时加以修正;针对某些建筑的缺陷(包括建筑的局部封闭性),客户方可以提出修补建议。4、对于内部的虫害情况,XXXX在XXXX允许的前提下,使用定点处理或缝隙处理的方式,消除已发现的害虫,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或措施。5、XXXX将为XXX

31、X设立有害生物控制文件夹,以便于服务人员能及时有效的解决虫害问题。6、每次服务完成后,XXXX将提供完善的服务报告给XXXX,XXXX可以将服务报告上的内容和服务人员实际服务内容进行核对后签字确认。7、在蚊子、苍蝇等飞虫的高发季节,XXXX除定期检查和维护设施外,也会增加诸如积水处理、药物喷洒、粘捕式灭蝇器安放等飞虫的控制措施。因为在环境条件无法得到有效改善下,增加服务次数(药物喷洒频率)可以降低飞虫的密度。8、在秋季,服务方将增加外围墙基、沿绿化带的药物滞留性喷洒,防止绿化带上滋生的甲虫,如蟋蟀、爬虫等进入室内。同时,气温进入冬季,室外活动老鼠因为自身无法调节体温需要进入室内觅食和取暖,XX

32、XX将增加鼠害的控制措施。包括外围药物投放和建筑物密封性检查。五、控制服务条款:1、XXXX将保证控制“虫害控制种类”中列明的全部虫害进行检查、预防及/或控制害虫之蔓延。若XXXX虫害控制需要额外服务,XXXX将于24小时内提供服务,而不收取任何额外费用。2、XXXX的虫害控制范围包括蟑螂、蚂蚁等爬行类昆虫;老鼠等啮齿类动物;服务当日协助控制苍蝇、蚊子等飞行类昆虫。XXXX提供的虫害控制范围不包括白蚁等噬木类昆虫,如需包括,则需另外协商制定控制协议。3、在XXXX对XXXX提供虫害控制服务期间,任何第三方或者客户的审核前,XXXX将提供事先的虫害控制预审核服务(一般为正式审核前3天左右)。预审

33、核包括虫害控制设施的安放和虫害迹象的检查。4、XXXX承诺在执行控制服务任务时,所使用的物料及采取的治理措施,不会污染XXXX的货物。虫害控制服务要符合出上海市入境检验检疫局对进出口货物堆场的卫生管理要求。5、作为卫生协作关系的双方,XXXX的合作和配合工作将是上述条款的基础;XXXX不得以服务区域原因(包括但不限于建筑结构隐患、建筑缺陷及卫生情况)为理由免除义务或降低服务质量。六、控制服务频率1、夏季常规服务频次3次。其他季度常规服务频次3次七、控制服务费用1、XXXX将对建筑外围及仓储办公等区域进行虫害控制,如因施工等原因需要重新放置,免费进行更新。2、媒介虫害控制费用明细:常规服务频次每

34、次服务费1500元。包括物理粘捕器的更换、外围诱饵站的维护、药物喷洒和虫害检查记录等常规工作。3、虫害控制费用:人民币9000元(所有虫害控制设施均由XXXX提供,服务期间破损将免费维修更新,设施所有权归XXXX所有。)八、服务付款方式本协议签订后,XXXX在10天内将发票快递给XXXX,XXXX需要收到发票后30天将服务费用支付至XXXX银行帐号。九、协议其他条款1、本协议经双方协商议定,经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并对双方均具有约束力。2、如在协议期内双方意见发生分歧,应本着友好协商的方式处理。如协商后无法达成一致,双方均可向客户方所在地人民法院提出诉讼。本协议一式二份,XXXX、XXXX各执一

35、份,经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客户方:XXXXXXXXXXXXXXXXXXXX服务方:XXXXXXXXXXXXXXXXXXXX签字:签字:盖章:盖章:日期:日期:第四篇:森林有害生物控制森林有害生物控制 这学期主要学习了林木叶部和干部病毒防治,苗木猝倒病防治,林木食叶害虫、钻蛀性和果实种子害虫防治以及森林鼠兔害和生态调控理论的内容。 林木叶部病害是一类最普遍的病害,它的种类远远超过其它器官的病害,这和叶部的保护组织比较幼嫩,易于受害,并适于病菌传播侵染以及叶部病害容易被发觉有关。除少数情况外,叶病对林木总的健康状况影响不太明显,但叶病对苗木、幼树造成的危害是很大的;针叶树叶病危害性往往比阔叶树为大

36、。叶病在春季造成的危害性较秋季发生的为大。 叶病的主要类型有锈病、白粉病、煤污病,以及各种叶斑病、花叶病等。病害直接后果是提早落叶,林木受害的大小可根据提早落叶的数量和时间来判断。连年大量提早落叶,可使树木生长衰弱,有时甚至最后枯死,如落叶松杨锈病等。叶部病害的发生发展与初次侵染来源密切相关。冬季来临之前,病落叶常常是病原菌的越冬场所,也是翌年春季叶部病害初次侵染的主要来源。有些病菌除侵染叶片外,也侵染枝条和幼芽,病菌可在枝条病斑上和芽鳞上越冬,因此,被害的枝条和冬芽均可为初次侵染源。由于叶部病害的特点大多是有多次重复侵染,所以,清除和烧毁病落叶是减少侵染源的一项重要措施。施用高浓度的石灰硫磺

37、合剂或其他药剂,可铲除在植株表面或芽鳞内越冬的病原菌。对叶锈病,去除转主寄主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喷药保护叶片不受侵害,常可取得显著的防治效果。加强管理,促进苗木及林木生长健壮,可提高抗病力,特别是对于一些弱寄生菌引起的病害,如松落针病等,是一项很重要的林业技术防病措施。 林业干部病害防治分为松瘤锈病、松疱锈病与板栗疫病等。松瘤锈病是松树枝干上的病害云南西北部个别林分发病率达30%,典型症状是枝干上形成近球形的木瘤,春季瘤表层溢出黄色蜜滴干涸后形成黄色斑痕,次年再在瘤的表面形成浅黄色疱状的锈孢子器。早春松树上产生性孢子变成锈孢子然后随风传播接着栎类叶片上产生夏孢子变成冬孢子然后萌发担孢子最后松树上

38、会产生性孢子器,这就是一个循环。松树发病与空气湿度有密切关系,丘陵地区发病率低,山高雾多的地区发病率高,而且还与海拔有关。所以采种时应从健康的母树采种,而且应该保持一定的林分密度以健康成长。松疱锈病发病率极高,严重的话会影响生长,3-5年就会干枯。症状是肿瘤或者黄叶,用肉眼或放大镜能够看得见的病原菌的营养体或繁殖体。它初期在枝干皮层出现淡黄色病斑,边缘色淡然后病斑逐渐扩大,到8-9月病部产生白黄色蜜滴,第2-3年4-5月间病部长出橘黄色泡囊,囊破散放出黄色的锈孢子。这种病年年发病,树皮加粗变厚,病部稍显粗肿。 病原以担孢子和锈孢子靠风雨的方式自然传播。远距离主要靠感病松苗、幼树、小径材及新鲜带

39、皮原木的调运。板栗疫病又称板栗干枯病,溃疡病(与云南板栗溃疡病不同),是世界性栗树病害,本世纪处欧洲栗和美洲栗几遭覆灭。初期被害主干树皮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水渍状红褐色病斑然后病部组织松软且略隆起,湿度大时会溢出黄褐色汁液接着病部继续扩大,向上下蔓延且病部肥肿(病状),呈湿腐状,有酒糟味。后期失水,干缩凹陷,感病树皮纵向开裂。春季产生橙黄色瘤状子座,遇水挤出橙黄色卷曲状分生孢子角。秋后子座变为酱红色,其中子囊壳进行越冬,木质部和皮层间可见羽毛状扇形菌丝层。此病由风雨昆虫自然传播,远距离传播主要是调运带病苗木,接穗,原木、栗实。 苗木猝倒病是根部病害,由于发病时期不同,病苗可出现不同的症状:种芽腐

40、烂、苗木猝倒、苗木立枯。幼苗出土两个月以后,茎部木质化病菌从根部皮层或侧根侵入,使之发生腐烂,苗木直立枯死,也称苗木根腐。此病有非侵染性和侵染性两类,前者因地表温度过高,灼伤幼苗根茎部位造成。一般以侵染性病因为主,常见的病原菌有三种。防治方法应采取以育苗技术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做好苗圃地的选择,推广生荒地育苗。结合整地,每亩施生石灰2025kg。在柴草方便的地方,实行“三烧三挖”。 林木食叶害虫是指危害林木叶片的一类害虫。主要类群包括:鳞翅目的蛾、蝶类(moths and butterflies)、鞘翅目的叶甲类(leaf beetles)、直翅目的竹蝗类(grasshopper)、膜翅目的叶

41、蜂类(sawflies)、竹节虫目(walkingsticks)等。 林木食叶害虫一般不会造成林木死亡(一些暴食性害虫或短时间内反复发生的例外),但会影响林木生长量,而有些带有毒毛的害虫读毛脱落会污染环境,影响人类身体健康,甚至在大发生时,例如松毛虫,会侵入农宅、农田,危及人类生产生活安全。因此,林木食叶害虫防治,一般都采取生态控制策略,尽量保证“有虫不成灾”。对于一些常发性、易暴发成灾的食叶害虫,加强虫情监测,在低虫口状态下,一般采取生物防治措施,控制其不成灾;一旦出现暴发成灾势头,迅速采取无公害药剂进行防治,压低虫口密度至安全阈值之下。生物措施包括捕食性天敌控制,寄生性天敌控制,微生物控制

42、,病毒控制,招引鸟类以及性信息素控制。除此之外,还有阻隔法与无公害药剂防治和诱杀法。诱杀法主要是利用动物的趋性,配合一定的物理装置、化学毒剂或人工处理来防治害虫和害鼠的一类方法,通常包括灯光诱杀、食饵诱杀和潜所诱杀。阻隔法是根据有害生物的侵染和扩散行为,设置物理性障碍,阻止有害生物的危害或扩散的措施,常用方法有套袋、涂胶、刷白和填塞等。只有充分了解了有害生物的生物学习性,才能设计和实施有效的阻隔防治技术。如果园果实套袋,可以阻止多种食心虫在果实上产卵。比如梨尺蠖和枣尺蠖羽化的雌成虫无翅,必须从地面爬上树上才能交配产卵,所以可以通过在树干上涂胶、绑塑料薄膜待设置障碍,阻止其上树。别外,在设施农业

43、中利用适宜孔径的防虫网,可以避免约大多数害虫的危害。 接下来是森林鼠兔害,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木兰林区森林鼠兔害由零星发生转化为普遍发生,由危害新造林地幼树发展到危害落叶松、油松、樟子松、云杉幼林地及绿化大苗,影响造林绿化成效,降低绿化大苗经济效益。为防控鼠兔危害,主要采取了生态调控、人工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几种办法。生态调控包括新造林地、森林采伐及营林措施等。生物防治中,野山猫、黄鼬、猫头鹰、蛇等都是害鼠的自然天敌,他们每年可大量不是大量害鼠。对这些动物的生活习性、栖息环境、地理分布、生态规律等进行观察研究,人为创造有利于其生活和繁殖条件,以利于消灭害鼠,加强成林内野生动我的保护,以

44、增加天地的数量,同时,通过林内设置招鹰杆措施招引害鼠天敌,控制害鼠种群数量,实现森林的自我调控。实验证明,对森林鼠兔害进行定点观测。定点调查。掌握其危害种类,生物学特性和发生规律,采取综合防控措施,能有效遏制森林鼠兔害高发态势,保护新造林地和绿化大苗基地建设成果。 最后是生态调控理论。森林生态系统在生物灾害调控方面的优势和基础其优势和基础主要体现在:首先是具有“3性”,即丰富的物种多样性、群落结构复杂性和时空稳定性;其次,对生物灾害具有独特的自我调控和补偿能力特别是延时补偿机制(自我恢复能力强);同时,类型多样化(不论在水平分布与垂直分布)。但其主要劣势为,因生产周期长,树种配置不合理的人工林

45、林分结构一旦构建较难改变。从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出发,辨析生物灾害的成因。针对人为可控的成灾主因,以持效的生态措施有效控制灾害的发生。生态调控的主要环节:以有害生物种群动态监测与预警为基础;从林木-害虫-天敌其它环境因子相互作用与制约的关系出发,综合辨析灾害成因;明确若干成灾主因,解析人为可调控的成灾主因;比较并确定人为可控关键措施之持效性和可行性,采取不同调控层次的主导措施与辅助措施。 这就是这学期的一个总结。经过了一学期的学习,对于森林病害防治有了更为清晰与广阔的认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自己还会学习更多,学无止境。 第五篇:森林有害生物生态治理 第一部分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有害生

46、物综合治理(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是对有害生物进行科学管理的体系。它从农业生态系统总体出发,根据有害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因地制宜,协调应用必要的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之下,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 害虫的可持续控制:以森林生态体系为基础,通过对该体系的维护与调控借以增强该体系结构和功能稳定性,充分发挥其对有害生物的自然制衡作用,必要时在不破坏该体系的功能及结构稳定性的前题下引入外部因素削弱害虫的危害,将害虫的种群密度控制在该生境、社会及经济效益可容许的范围内。 问题 1.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产生和发展 有

47、害生物综合治理(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简称IPM)概念是在总结人类以前害虫防治经验教训、特别是2O世纪406o年代单一依赖化学 药剂防治导致“3R”问题( Resistance:长期大量施用光谱性杀虫剂导致害虫 的抗药性增强防治效果下降:再猖獗 Resurgence:大量杀伤天敌引起害虫再猖獗和次要害虫上升:残毒Residue:对环境的污染和农产品的残毒也越来越严 重)愈来愈突出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害虫综合治理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 长的过程. 2.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有何的特点?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是对有害生

48、物进行科学管理的体系。它从农业生态系统总体出发,根据有害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因地制宜,协调应用必要的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之下,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在理论上的特点有以下三方面: 第一、理论基础和指导原则。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是以系统论、信息论和灭变论作为理论基础,以生态学的原则作为指导,把病虫害看作是农业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认为农业的高产与稳定必须建立在植物与周围的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之间协调的基础上,保持良好的农业生态系统,不断保护和培养环境资源。病虫害的防治不是孤立的,要从农业生态系统的总体出发,在防治措施的

49、选择、运用和协调时,必须考虑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第二、防治措施的选择和运用。没有一种防治措施是万能的,各种防治措施都各有其长处,也各有局限性。因此,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策略,要求各种措施取长补短,协调运用,特别重视自然控制因素的运用。所有人为防治措施应与自然控制相协调。 第三、就是防治目的。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是管理系统,它不要求将有害生物彻底消灭,而是要将有害生物的种群数量控制在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之下。 3.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技术 (一)林木检疫:防止人为传播检疫对象和危险性有害生物。 (二)林业技术措施:选育抗病虫品种,育苗造林及营林措施,树下扩盘垦复、修剪、搬干枝等方法防治病虫害。 (三)生物

50、防治: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以病毒治虫、以 鸟治虫、以菌治病。 (四)物理机械防治:人工捕杀、阻隔法、诱杀法、高温处理法。 (五)化学防治:利用人工合成农药防治: 1、药剂种类:杀虫剂(胃毒、触杀、熏蒸、内吸);杀螨剂;杀菌剂(保护剂、治疗剂);杀线虫剂。 2、农药的浓度、剂型和合理使用 剂型:粉剂、可湿性粉剂、乳油、超低容量剂、可溶性粉剂、烟剂。 浓度:参照使用说明,常用8001000倍液。 方法:喷雾、喷粉;拌种、浸种、浸苗、闷种、毒谷、毒饵、毒土;土壤处理;熏蒸、涂抹、注射。 合理使用:对症下药、适时施药、交互用药、混合用药、安全用药。 第二部分 自然生态系统 :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

51、依靠自然调节能力维持的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如原始森林、海洋等。由于人类的强大作用,绝对未受人类干扰的生态系统已经没有了。自然生态系统可以分为:水生生态系统:以水为基质的生态系统;陆生生态系统:以陆地土壤或母质等为基质的生态系统。 人工生态系统:是指以人类活动为生态环境中心,按照人类的理想要求建立的生态系统。如城市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等。 竞争排斥原理: 种间竞争的结构出现不等性或不对称性,即一个种被另一个种完全排挤掉,或是一个种被迫使另一个种占据不同的空间位置和利用不同的食物资源等,即发生生态位分离,这在生态学上称作高斯的竞争排斥原理,即生态学(或生态位)上相同的两个物种不可能在同一地区内共

52、存。如果生活在同一地区内,由于剧烈竞争,它们之间必要出现栖息地、食性、活动时间或其他特性上的分化。 物种间的协同进化(coevolution): 两个相互作用的物种在进化过程中发展的相互适应的共同进化。一个物种由于另一物种影响而发生遗传进化的进化类型。例如一种植物由于食草昆虫所施加的压力而发生遗传变化,这种变化又导致昆虫发生遗传性变化。 群落多样性指数(community diversity index) : 群落特性之一,是群落中物种数和各物种个体数构成群落结构特征的一种表示法。 用简单的数值表示群落内种类多样性的程度,用来判断群落或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指标。多样性指数是把物种数和均匀度结合起来

53、考虑的统计量 用来反映群落丰富度和均匀度的综合指标,或者是用来测量分类单元多样程度和考察每一单元相对多度得指数。常用的有香农-维纳多样性指数、辛普森多样性指数等。 群落稳定性指数: 群落稳定性(stability of community)是指群落抑制物种种群波动和从扰动中恢复平稳状态的能力。它包括群落现状稳定性、时间过程稳定性、抗扰动能力稳定性和扰动后恢复平稳的稳定性等4种情况。 群落稳定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同一概念,主要包括两种能力,即抵抗力和恢复力。所谓抵抗力(resistance)即抗变能力,表示群落抵抗扰动、维持群落结构和功能、保持现状的能力。如森林与草原相比,前者更能忍受温度的

54、剧烈变动,也较能抵抗干旱和病虫危害,而后者则受到低温、干旱、病虫等灾害扰动 时,其结构和功能就容易遭到破坏。所谓恢复力(resilience)表示群落在遭受扰动以后恢复原状的能力。恢复得越快,群落也越稳定。故从恢复力考虑,草原的受扰动后恢复平稳的稳定性又较森林为高。群落稳定性这两个相互排斥的方面,表明具有高抵抗力稳定性的群落,其恢复力稳定性较低;具有高恢复力稳定性的群落,其抵抗力稳定性较低。在研究各种群落的稳定性时,应予以辩证分析。 一般认为群落的结构越复杂,多样性越高,群落也越为稳定,并把群落多样性作为其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尺度。如用香农一维纳多样性指数表示群落的稳定性。但部分学者认为从理论上讲

55、,在更多样化的系统中,一个生态关系复杂的网络,可导致种群急剧波动,而不是使种群更加稳定,所以复杂的系统比简单的系统更不稳定;但总的趋势仍然认为,高度多样性是稳定自然系统的特征之一。 多样性阈值: 阈值指的是触发某种行为或者反应产生所需要的的最低值 天敌假说Enemies hypothesi:天敌假说认为多样性生境中形成相对稳定的、光谱的捕食者种群,多样化的森林生态系统比纯作系统具有更为丰富和多样的害虫天敌,具有更强的控害能力。 资源集中假说Resource concentration hypothesis: 资源集中假说认为,植物多样性可能干扰害虫赖以寻找寄主的视觉或嗅觉刺激,影响了害虫对寄主

56、植物的侵染,或者改变生境内的微环境和害虫的运动行为,致使害虫从寄主植物中迁出,导致寄主植物上的害虫下降。 协同性假说: 生命系统:能够独立完成生命活动的系统叫做生命系统。由大到小依次为 生物圈、 生态系统、 群落、 种群、 个体、(消化、呼吸、循环等) 系统、 器官、 组织、 细胞。但 单细胞生物不具有系统、器官、组织层次,细胞即是个体;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直接构成的,因此没有(消化、呼吸、循环等)系统层次;病毒是生物,但不是生命系统。 自然系统的最高级形式,是指能独立与其所处的环境进行物质与能量交换,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内部的有序性、发展与繁殖的系统。 种群自然控制:nat

57、ural control 指天然种群的个体数受到种种自然因素的综合作用的限制,而被维持在有限的变动范围内的过程。 密度制约因素是指在种群自然调节中,其作用与种群密度有关系的那些调节因素。 非密度制约因素:生物因子对生物的影响大小随着种群密度而改变,属于密度制约因子,有调节种群数量,维持种群平衡的作用,如食物、天敌和流行病等;非生物因子对生物的影响大小并不随种群密度的变化而变化,属于非密度制约因子,对种群密度不能起调节作用,如温度、降水和天气变化等。 逆密度制约因素;指随密度增加而促进繁殖的因素。 条件过程:指栖息场所的物理化学条件、结构、食物量及供给率等构成了环境的负载力,决定上限。这种具有界

58、限作用、规定调节密度水平的因素,其作用过程称为条件过程。 扰乱过程:促使昆虫密度离开平衡密度的过程。 调节过程:当昆虫种群数量超过平衡密度时,个体数的增加受到限制,在平衡密度以下时,则存在促进个体数增加的反馈机制,这种作用称为调节 过程。 生态平衡(ecological equilibrium):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使它们相互之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也就是说当生态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时,系统内各组成成分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能量、物质的输入与输出在较长时间内趋于相等,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在受到外来干扰

59、时,能通过自我调节恢复到初始的稳定状态。在生态系统内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之间,在一定时间内保持能量与物质输入、输出动态的相对稳定状态。 问题: 有害生物种群的自然控制。见资料 第三部分 边际分析原理: 如果防治害虫的目标是取得最大利润,则投入与所得到的收入二者相等时,为是否进行投资的临界点(边际值marginal value )。经济受害水平(economic injury level=EIL):EIL是权衡虫害在经济上是否值得防治的指标,具体是在害虫管理中,当经济效益达到最佳时害虫的最低密度。 所谓经济危害水平economic injury level(EIL),这是一个临

60、界的害虫密度,在这个密度时实施人工防治的成本刚好等于由于防治而得到的经济效益。 经济危害允许水平(EIL)是指林木因森林病虫害造成的损失与若防治其危害所需费用相等条件下的材积损失程度或病虫情指数(虫口密度、感病指数等)。 经济阈值(防治指标economic threshold=ET):概念于50年代首先由Stern(1959)正式提出,他把ET定义为:害虫的某一密度,对此密度应采取防治措施,以防害虫达到经济危害水平(economic injury level简称EIL),即引起经济损失的最低虫口密度不少的学者在ET的研究中,提出了多种不同的定义对于经济阈值的争论问题,盛承发(1989)结合棉铃

61、虫ET的研究工作,对经济阈值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和剖析,并提出经济阈值的新定义:“害虫的某一密度,达到此密度时应采取控制措施,否则,害虫将引起等于这一措施期望代价的期望损失” ET则是为了将害虫数量控制在经济受害水平EIL上而采取防治时的害虫密度 环境质量(environmental quality):一般是指在一个具体的环境内,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某些要素,对人群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的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是反映人群的具体要求而形成的对环境评定的一种概念。包括自然环境质量和社会环境质量 生物富集作用:生物富集作用又叫生物浓缩,是指生物体通过对环境中某些元素或难以分解的化合物的积累,使这些物质在生

62、物体内的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现象。 问题:见资料 1.农药污染对土壤生物有何危害? 2.农药污染对植物有何危害? 3.农药污染对动物有何危害? 4药污染对微生物有何的影响? 第四部分 数据库管理系统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是一种操纵和管理数据库的大型软件,用于建立、使用和维护数据库,简称dbms。它对数据库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控制,以保证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有害生物发生时间预测系统 系统预测是对事物或现象马上发生的或不明确的情况进行预先估计与推测。 信息传递系统 信息传递把生态系统中的各组分联系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是生态系统调控的基础。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基本功能之一。 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 System,简称DSS):是信息系统应用概念的深化,是在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系统。简单的说,决策支持系统是能参与、支持人的决策过程的一类信息系统。它通过与决策者的一系列人机对话过程,为决策者提供各种可靠方案,检验决策者的要求和设想,从而达到支持决策的目的。 或决策支持系统在收集、存储、提供大量信息资料的基础上,建立能综合分析、预测发展、判断事态变化的模型,根据大量的原始数据信息,自动作出符合实际的决策方案。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