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三历史下试卷

上传人:卢卡****7 文档编号:26795078 上传时间:2021-08-1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6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1年高三历史下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21年高三历史下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21年高三历史下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2021年高三历史下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高三历史下试卷(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1年高三历史下试卷xxxx年高三历史下册试卷高三历史下册试卷一、选择题1.我国古代受科技水平和计时手段的限制,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更。其中四更与时钟的对应是()2.史学家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殷周间之大变革,自其表言之,不过一姓一家之兴亡与都邑之转移。此处都邑之移转应是指政治中心()3.?诗经大雅?记述分封制大邦维屏,主要反映了()4.史学家钱穆认为新军国是战国时期各国变法运动的共同后果,新军国的主要特点是()A.结束长期分裂,实现国家统一B.确立土地私有,开展封建经济C.加强军事力量,推行尊王攘夷D.新旧制度交替,促进富国强兵5.墨子说:尽也农夫之所以早出

2、暮入,强乎耕稼树艺,多聚菽粟,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上述引文反映了战国时期()A.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生活悲惨困苦B.农夫地位低下,阶级矛盾日益激化C.铁器牛耕推广,奴隶主役使奴隶开荒D.生产方式改变,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6.在国学大师文怀沙先生书房内有一块匾额,匾额上有正、清、和三个大字,这三个字表达了老先生对传统文化的崇尚。以下有关解释正确的选项是()A.正、清、和分别是道、佛、儒的精神内涵B.正、清、和分别是法、佛、道的精神内涵C.正、清、和分别是儒、道、佛的精神内涵D.正、清、和分别是法、道、儒的精神内涵7.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大宴

3、群臣,博士齐人淳于越主张效仿古法,分封皇子、功臣为诸侯。他的主张在当时()A.符合统一后社会政治、经济开展的需要B.借鉴了西周的经验,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实施后造成地方势力增长,产生王国问题D.引来杀身之祸,秦朝思想文化专制的加强8.?二十四孝图?为我们展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孝道,?埋儿奉母?是其中之一,讲述东汉郭巨为供养母亲而准备埋亲儿,却因此巧得黄金的故事。以下评述不正确的选项是()B.传统文化中的孝道应全部抛弃9.古代中国丝绸之路的开通和近代西欧新航路的开辟()10.通过以下徐州出土的汉朝画像石我们可以推断得出的正确认识是()11.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盛行面食,且品种丰富,如馒头、

4、油炸饼、胡饼等,其中胡饼深受内地人的喜爱。出现这些状况的原因是()商品经济活泼;民族融合程度加深;水碓、水磨广泛使用国外粮食作物引进A.B.C.D.12.xxxx年6月14日,是我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国家文物局组织了走进历史,感知文明活动,一批文物保护志愿者实地考察了我国现存的一些石窟艺术宝库。以下说法不符合史实的是()D.敦煌壁画?胡旋舞?能表达出受周边地区影响的艺术特色13.读以下图,指出隋唐时期人口最多的时期正值()14.?隋书?记载,隋炀帝时牛弘引(刘)炫修律令。刘炫曰:.往者州唯置纲纪,郡置守丞,县唯令而已。其所具僚,那么长官自辟,受诏赴任,每州不过数十。今那么不然,大小之官,悉由吏

5、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从这段材料中可以反映出()官吏选拔制度发生变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三省六部制确实立相权的不断增强A.B.C.D.15.以下有关隋唐经济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水激轮转,创造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翻车、B.海上霸王,能制造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C.千峰翠色,越窑青瓷中出现了极品秘色瓷D.灯火不绝,一些繁华的大城市出现了夜市16.621年,唐高祖下令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见右图),其深远意义在于()17.右图是韩国国立民俗博物馆展示的蒙学读物,上面有汉字和韩语。它反映了历史上的韩国()C.引入印刷术,教授中国文化18.史学家宋祁在?新唐书杜甫传?里评论:甫又善陈时

6、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哀,世号诗史。以下对其评论的认识正确的选项是()史学家宋祁的评论揭示了杜甫诗歌的突出特点;善陈时事是对杜甫诗歌关注社会现实的肯定;律切精深是对杜甫诗歌艺术成就的高度赞扬;诗史之称是因为杜甫诗歌反映了唐朝及以前的历史A.B.C.D.19.史载宋代某官职岁行所部,检察储积,稽考账籍,凡吏蠹民瘼,悉条以上达,该官职应当是()20.据?金史?载:猛安,从四品,掌修理军务,训练武艺,劝务农桑,其余同防御州。谋克,从五品,掌抚揖军户,训练武艺,.其余与县令同。山东、大名等路猛安谋克户之民,往往骄纵,不亲稼穑,不令家人农作,尽令汉人佃莳,取租而已。这说明猛安谋克制度在推动女真族社会转

7、型方面起到的主要作用是()21.柳诒证?中国文化史?载:(宋代)士大夫家以藏书名者,所在多有。.其最富者,至逾十万卷,盖超过于宋之馆阁矣。得书易,那么读书者不甚爱惜。主要原因是:()22.史载16世纪末,朝廷一度出现太仓粟可支十年,寺(即太仆寺,掌管皇帝舆马和马政的机构)积金四百余万的状况,主要得益于哪个政策的实行()C.更名田23.明朝后期,北方出现了边境休息,东起延、永,西抵嘉峪七镇,数千里军民乐业,不用兵革,岁省费什七。的局面,其原因是()A.明朝国力强盛,蒙古骑兵不敢进犯D.俺答汗与明朝修好,恢复封贡互市24.明嘉靖年间参与平倭的兵部侍郎胡宗宪在?筹海图编?中说:今之海寇,动计数万,皆

8、托言倭奴,而其实出于日本者不下数千,其余那么皆中国之赤子无赖者入而附之耳。说明明中期倭寇猖獗的原因是()25.以下语句出自不同时期的历史文献或历史人物之口,对于这些观点的分析不恰当的是()甲: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乙: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丙: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丁: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A.甲乙的观点相似,都认为农业涉及民生,应加以重视B.乙丙的观点相对立,乙强调农本,丙强调农商相互依存C.丙丁的观点相对立,丙强调农商相互依存,丁强调工商为末D.甲丁的观点相对立,甲强调重农抑商,丁反对工商为末26.谏议制

9、度是我国古代对皇帝言行和决策进行监督和规观的一种制度。以下制度或机构中包含谏议功能的是()27.皇帝和大臣讨论如何选拔人才。大臣主张:应该只问他们个人能力的上下,不要计较他们的家世背景。皇帝反对大臣的说法,强调历时久长的世家才是培养人才的沃土,所以是选拔人才的重要标准。这件事最可能发生在()A.秦、汉C.宋、元D.明、清28.某学者描述中国史上的一种制度是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实。这种制度是指()29.宋代的陈亮在?送叔祖主筠州高要簿序?中写道:自科学之兴,世之为士者往往困于一日之程文,甚至于老死而或不遇。其中的科学是指()30.河南嵩山少林寺有一方石碑,碑正

10、中画有一圆形,正面看是释迦牟尼,左边是孔子,右边是老子。这三个头像合在一起,浑然一体,表达了儒、释、道三教和谐共处的趋势。由此可初步判断该石碑可能的年代是()31.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这是世界公认的有关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这一记载应出自()A.?春秋?B.?甘石星经?C.?汉书?D.?天工开物?32.水阔四十步,通龙舟,两岸为大道,种榆柳。自东都至江都,二千余里树荫相交。(引自?大业杂记?)材料所描述的隋朝大运河的河段是()33.以下诗句中反映唐朝与东南亚地区经济文化交往的是()A.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B.玉螺一吹推髻耸,铜鼓一击文身踊C.拨拨弦弦意不同,胡啼番语两玲珑D

11、.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34.据?文献通考?记载:太祖、太宗平一海内,惩累朝藩镇跋扈,尽收天下劲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内外相维,上下相制,等级相轧.是以天下晏然,逾百年而无犬吠之惊,此制兵得其道也。以下各项与材料所反映的情况不符合的是()C.收回地方兵权到达内外相制D.地方贫弱导致对辽、西夏战争失利35.明中后期奴富至数百万,初缙绅皆丑之,而今那么乐为朋矣,缙绅之女(婚嫁)唯财是计,不问非类。导致这种社会巨变主要原因是()二、非选择题31.科学技术的开展与创新是社会生产力开展的重要标志,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主要力量。阅读有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答复以下问题。材料一?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

12、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类别数学天文历法气象地学化学农学机械水利轻工兵器项数2225259257788材料二中国古代几项重大创造:火药、罗盘针和印刷术等对于封建社会末期的欧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15世纪到今天,欧洲科技巨匠辈出,从哥白尼、伽利略到牛顿、瓦特,到卡尔*本茨、爱迪生再到爱因斯坦、比尔*盖茨,.而推动世界经济开展的先驱动力正掌握在他们的手中。-?面向21世纪的科技?材料三中国古代天文学主要成就?尚书?中的日食记录;?竹书纪年?记载的流星雨;?淮南子?中记载的太阳黑子;?春秋?中的哈雷彗星记录;?汉书?中的新星记录;僧一行对子午线的测量。材料四中国古代在经验技术的开展水平上远远超过西方,但为什么近代科学却首先在西方诞生,而中国反而远远落在西方后面呢?这是英国学者李约瑟对中国科学技术开展史研究中重点探讨的问题,在史学界被称为李约瑟难题。(1)请结合有关史实,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农业技术革新对社会变革所产生的重大影响。(2)据材料一答复,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主要分布在哪些领域?(2分)为什么会有这一特点?(3)概述材料二提到的中国三大创造对资产阶级革命或资本主义开展所起的重大作用。(4)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答复,中国古代天文学研究与西欧文艺复兴时期天文学革命相比有何差异?(5)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前期科学技术产生中西差异的原因。同类热门:历史下册试题高三xxxx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