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八声甘州》

上传人:xgs****56 文档编号:26764205 上传时间:2021-08-13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89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柳永《八声甘州》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柳永《八声甘州》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柳永《八声甘州》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资源描述:

《柳永《八声甘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柳永《八声甘州》(3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关于词的基本常识: 一、词的产生及特点 词是今体诗之后产生于盛唐,流行于中唐,发展于晚唐与五代,成就于宋代的一种新诗体。 词来自民间文学,本来是配乐的歌词,所以当初称为曲子词。因其字数不等、长短不一,又称为长短句;因其是由诗歌发展而来,又称为诗余。 在唐宋时代了解音乐的词人是按照乐谱的音律节拍来写词的,所以叫填词,又叫倚声。后来,词人一般都按照前人作品的字句平仄来填写,这样,词就逐渐脱离了音乐,纯粹称为诗的别体了。 二、词的分类 小令:58字以内称为小令。 中调:58字90字为中调。 长调:91字以外为长调。 单调:不分段的词。往往是小令。 双调:分为上下片或上下阕。 三叠:分为三段。 四叠

2、:分四段。四叠很少,莺啼序。按字数按段落 三、词调、词谱 词调:指写词时所依据的乐谱。 词牌:词调很多,每种词都有特定的名称,叫做词牌。词牌严格律定了每首词的格律和音韵。 词谱:把前人每一种词调的作品的句法和平仄分别加以概括,从而建立了各种词调的平仄格式,这就是词谱。后人就按照词谱的格式来填词。 四、词的流派 豪放派:气势磅礴,格调高昂,意境雄浑,感情激荡。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 婉约派:笔调柔和,感情细腻,委婉缠绵,韵味深远。代表人物:刘永、姜夔、秦观、李清照。 一、柳永其人 原名柳三变,字耆卿。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家族排行第七,故称柳七。其父柳宜做过工部侍郎。 柳永少年时即有词名,青

3、年时赴京应举,因擅长填词,与教坊青楼交往密切,为歌妓舞女作了许多绮艳歌词,因此为传统封建观念所不容,两次考试皆不中。 遂落拓京师,混迹青楼,在汴京、苏州、杭州等繁华城市过着流浪狭邪生活。出入“烟花巷陌”“恣游狂荡”,自言“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中年以后,改名柳永,得中进士。曾任县令、判官、屯田员外郎等小官,因又称柳屯田,政绩不显,后穷困而死。 为举子时,多游狭邪,善为歌词。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 宋 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三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 论得失,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

4、人,堪寻访。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晌,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鹤冲天 何要浮名,且填词去。 宋仁宗奉旨填词柳三变。 柳三变既以词忤仁庙,吏部不放改官。三变不能堪,诣政府。晏殊曰:“贤俊作曲子么?”三变曰:“只如相公亦作曲子。”公曰:“殊虽作曲子,不曾道彩线慵拈伴伊坐。”柳遂退。 宋 张舜民画墁录卷一 居京华,暇日遍游妓馆。所至,妓者爱其词名,能移官换羽,一经品题,声价十倍。妓者多以金物赠之。 宋 罗烨醉翁谈录丙集卷二 二、柳永的词 宋代第一个专心致力于词、特别是慢词创作的作家。 词作内容大致有三个方面: 汴京 苏州杭州 扬州 成都1.描写城市繁荣景象和市民生活风尚。 望海潮 东

5、南形胜 木兰花慢 拆桐花烂漫 予观柳氏乐章喜其能道嘉佑中太平气象如观杜甫诗典雅文华无所不有是时予方为儿犹想见其风俗欢声和气洋溢道路之间 2.表现女性在爱情生活中的遭际、情感和愿望 满江红万恨千愁 定风波 自春来 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 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一生潦倒,宦游各地数量多,特色显著。“尤工于羁旅行役” (南宋 陈阵孙)“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 (清 冯煦)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3.羁旅行役之作 北宋专力写词的第一人。大力创作长调慢词,改变了晚唐五代以来文人词以为主的局面。且音乐、体制上更多样化。存词2

6、14首,慢词125首。据统计,宋词八百多词调中,属柳永首创或首次使用的约一百多个。柳永对词的贡献: 改变了词的审美趣味,创造了俚俗浅近的一种风格。雅俗并陈。丰富了词的表现力。铺叙展衍。后来词人苏轼、秦观、周邦彦、李清照、辛弃疾、姜夔、吴文英等,都受其沾溉。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凤栖梧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王

7、国维人间词话 蝶恋花 (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别离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青玉案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望海潮 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

8、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闲愁。 上片写景。写作者登高所见之景。(铺叙) 以暮雨、霜风、江流描绘了一幅风雨急骤的秋江雨景:“潇潇”状其雨

9、势之狂猛;“洒江天”状暮雨铺天漫地之浩大,洗出一派清爽秋景。“霜风凄紧”以下写雨后景象:以关河、夕阳之冷落、残照展现骤雨冲洗后苍茫浩阔、清寂高远的江天境象,内蕴了萧瑟、峻肃的悲秋气韵。而“残照当楼”则暗示出此楼即词人登临之地。“是处”二句写“红衰翠减”的近景细节,词人情思转入深致低回,以“物华休”隐喻青春年华的消逝。“长江水”视野转远,景中见情,暗示词人内心惆怅、悲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成为由景入情的过渡,引发下片抒情。 下片:抒情。抒发临远思归之情。(从对面写起) “不忍登高”乃是对登楼临远的反应,词人便层层揭示“不忍”的原因:一是遥望故乡,触发“归思难收”;二是羁旅萍踪,深感游宦淹留;三是怜惜“佳人凝望”,相思太苦。层层剖述,婉转深曲,特别是“想佳人”,揭示出“不忍”之根,更悬想佳人痴望江天,误认归舟的相思苦况;不仅如此,还转进一层反照自身,哀怜佳人怎知我此刻也在倚栏凝望! 总结:这首词是柳永书写羁旅行役的名作。此人倾吐了萍踪漂泊的苦衷,表现了因事业无成而产生的内心矛盾。作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中下层士子典型的生活遭遇和思想情绪。 艺术:情景结合。 白描手法。 推己及人。(从对面写起) 苏东坡赞其间佳句“不减唐人高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