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基础课件

上传人:fgh****35 文档编号:26705318 上传时间:2021-08-12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7.05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书法基础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书法基础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书法基础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资源描述:

《书法基础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书法基础课件(5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书法基础指导教师:赵美玉兰 州 新 区 舟 曲 中 学 开设这门课的目的是什么?提高书写技能;提高书法审美眼光; 石台孝经张迁碑 颜真卿祭侄文稿文徵明西苑诗稿 第一章 概述一、何谓“书法”?书法的定义: 书法,是以汉字为表现对象(以汉字为载体),以毛笔、宣纸、墨为表现工具,遵循书写法则而进行创作的一种抽象的线条造型艺术。书法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用简练的线条造型可以表达出复杂的思想和情趣。 二、汉字为什么会成为一门艺术?1、书法的对象是汉字,汉字的艺术性表现在三个方面。(1)、象形性,汉字的象形性质为艺术创作提供了一个可以充分展示想象和张扬个性的表现天地。宗 白 华 先 生 认为 : “ 中 国

2、 的 书 法 , 在 抽 象 的 东西 中 带 有 形 象 的 成 分 , 也 就 是 成为 艺 术 性 的 基 础 。 ” (2)、字体、书体的丰富性。整个文字系统总想看有甲骨文、金文、篆书和楷书,一个字在各个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写法。横向看,在同一时期,由于地域辽阔,有形成各具特色的“地域书风”。(3)、点画形式的多变性。隶书和楷书的点画形式非常丰富。 竖如悬针垂露,点若奔雷坠石,横似千里阵云汉字的基本笔画在书法家的笔下,通过相互间的组合关系,用强弱、高低、节奏、旋律等有规则的变化,可以形象地表现世间万物,也可以充分地表现作者的内心感情。 破体书法 蒋 彝 先 生 在 中 国 书 法 中 说

3、: “ 我 曾 多 次 参观 大 不 列 颠 博 物 馆 的 手 稿 和 格 兰 维 尔 图 书 馆 ,并 仔 细 查 看 了 从 巴 凯 莱 德 到 大 宪 章 的 古 代 手稿 。 在 我 看 来 , 虽 然 每 页 手 稿 的 字 母 及 单 词都 排 列 得 颇 为 雅 致 , 但 其 整 体 却 缺 少 变 化 。我 想 , 原 因 可 能 在 于 拼 音 文 字 的 限 制 。 二 十六 个 字 母 完 全 有 圆 圈 、 曲 线 、 直 线 和 横 线 的重 复 , 用 近 似 的 动 势 彼 此 相 连 。 ” 另外:书法的书写工具毛笔、墨、宣纸,这些书写工具也是使汉字成为一门

4、艺术的重要原因。1、毛笔:惟笔软则奇怪生焉(汉蔡邕)2、墨:可浓可淡,能表现出强烈的视觉效果。3、纸:古人云:润似春草,枯如秋藤。 第二节 学习书法的意义有利于工作生活有利于提高素质有利于身心健康 “作书能养气,也能助气。” 这样,对人的心理和生理方面都有一定的调节和锻炼作用,久而久之,可使人灵心焕发,无疾而寿。 古往今来说书法能使人健康长寿,并非虚传。如历史上欧阳询、颜真卿、大书法家平均寿命79.2岁,其中颜真卿76岁时遭杀害,不然寿命会更长。另据资料介绍,明清两代著名书画家(书画相通)同高僧比较,28人中,书画家比高僧长寿12.7岁,说明书画活动可能比高僧修行还有利健康,己为世人共识。 第

5、三节 怎样学好书法1、端正心态,树立信心明代项穆在书法雅言中说。:“学书者,不可视之为易,不可视之为难;易则忽而怠心生,难则畏而止心起。”2、深悟博览,丰富学养 黄 庭 坚 说 : “ 学 书 需 要 心 中 有 道 义 , 又 广 之 以 圣 哲之 学 , 书 乃 可 贵 。 若 其 灵 府 无 程 , 即 使 笔 墨 不 减 元常 、 遗 少 , 只 是 俗 人 耳 。 ” 3、务实基础,循序渐进(1)、 先 正 楷 , 后 行 草 楷 书 典 型 笔 法 提 按 、 留 驻 、端 部 与 折 点 的 夸 张 等 。 容 易 形 成 单 调 、 中 怯 等 弊 端 .单 调 是 楷 书 点

6、 画 高 度 规 范 化 后 的 副 产 品 , 中 怯 是 提按 盛 行 、 端 部 与 折 点 夸 张 所 难 以 避 免 的 弊 病 。 与 之相 对 的 是 “ 中 实 ” 。 清 包 世 臣 : “ 用 笔 之 法 , 见 于画 之 两 端 , 而 古 人 雄 厚 恣 肆 令 人 断 不 可 企 及 者 , 则在 画 之 中 截 中 实 之 妙 , 武 德 ( 唐 高 祖 年 号 ) 之后 , 遂 难 言 之 。 ” 从 这 个 角 度 讲 , 从 篆 书 入 手 , 可避 免 此 病 。(2)、 先 大 字 , 后 小 字(3)、 先 专 一 , 后 博 学4、学习前人,继承传统

7、文房四宝 笔被列为文房四宝之首 湖北省随州市曾侯乙墓发现了春秋时期的毛笔,是目前发现最早的毛笔。 按笔毫的材料分为:1、羊毫。 山羊毛制成。 特点:较柔软,吸墨量大,适于写表现圆浑厚实的点画。比狼毫笔经久耐用。 价格比较便宜。2、狼毫。黄鼠狼尾巴上的毛制成。 特点:比羊毫笔力劲挺刚劲,宜书宜画,但不耐用,价格较贵。 3、紫毫。兔毛制成。因色泽紫黑光亮而得名。 特点:挺拔尖锐锋利,弹性比狼毫更强。4、兼毫。用两种刚柔不同的动物毛制成。常见有羊狼兼毫、羊紫兼毫,如五紫五羊,七紫三羊等等。优点:兼具了羊狼毫笔的长处,刚柔适中,价格也适中,为书画家常用。 郭店楚墓竹简 1993年冬,湖北省荆门市郭店一

8、号楚墓出土,竹简七百多枚 。它的发现,引起海内外 学者的极大关注。 挑选选笔:以“尖、齐、圆、健”为原则 ,称“毛笔四德”。 尖:笔毫聚拢时要尖; 齐:压扁时要齐; 圆:书写时四面都能铺开,不扁不散为圆; 健:笔毫弹性好,久写不退为健。 墨墨的历史: 史 前 的 彩 陶 纹 饰 、 商 周 的 甲骨 文 、 竹 木 简 牍 等 到 处 留 下了 原 始 用 墨 的 遗 痕 。 在 人 工 制 墨 发 明 之 前 ,一 般 利 用 天 然 墨 或 半 天 然 墨来 做 为 书 写 材 料 。 墨 的 发 明大 约 要 晚 于 笔 。 汉 代 , 开 始出 现 人 工 墨 品 。 墨的分类: 松烟

9、墨 : 用 松 树 枝 烧 烟 , 再 配 以 胶 料 、 香 料 加 工 而 成 。 特 点 : 墨 色 浓 而 无 光 , 入 水 易 化 。 油烟墨 :用 油 烧 烟 ( 主 要 是 桐 油 , 并 和 以 麻油 或 猪 油 等 ) , 再 加 入 胶 料 、 麝 香 、 冰 片等 制 成 。 特 点 : 墨 色 乌 黑 有 光 泽 。 磨墨的方法: 先 洗 净 砚 中 宿 墨 。 要 有 耐 心 , 磨 墨 需 用 力 , 磨 时 要 匀 整 不 偏 ,轻 重 相 等 ; 磨 墨 须 浓 淡 适 中 ; 当 日 磨 , 当 日 用 ; 宣纸宣纸分类: 1、生宣 : 渍水渗化,宜书宜画;

10、 2、熟宣 : 经过胶矾浸染,不渗化,宜于工笔,小字; 3、半生熟宣 : 介乎生、熟宣之间初学可使用低廉的毛边纸。 砚台 砚,是磨墨器,又称砚台、砚田、墨池、墨海、墨盘 。四大名砚: 广东端州端砚 安徽歙县歙砚 甘肃临洮洮河砚 山西绎州澄泥砚 端砚 歙砚 洮河砚 澄泥砚 谢谢大家! 篆书篆书:甲骨文、金文、籀文、小篆。 一、甲骨文刻在甲骨或兽骨上的契刻文字。 所谓“甲”指乌龟的背甲或腹甲,以腹甲为主;所谓“骨”是指牛、猪、鹿、人的骨头,其中大量的是牛的肩胛骨。发现历程:1899年,王懿荣首先发现甲骨 文的价值,并断定为古代文字。(胡厚宣著五十年甲骨文发现的总结) 1903年,刘鹗铁云藏龟,明确

11、提出:甲骨片上所刻的文字是“殷代人的刀笔文字”。经过一百多年的研究,至今已 经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甲骨学。 甲骨文 甲骨文选字渔壶爲象龟 甲骨文书法艺术郭沫若先生在殷契萃编中感叹说:甲骨文书法“其契之精而字之美,每令吾辈数千载后人神往凡此均非精于其技者绝不能为,技欲其精,则练之需熟,今世用笔墨者犹然,何况用刀骨耶?足知现存契文,实一代书法。而书之契刻者,乃殷世之钟王、颜柳也”。 甲骨文创作 陆维钊董作宾丁辅之 二、金文金文为古代青铜器上的文字,书体由甲骨文演变而成(有待商榷),因多铸或刻在钟、鼎之类的器皿上,故称金文,又称钟鼎文。分阴文和阳文,但阳文极少。 甲骨文是当时的一种比较特殊的俗体字,而

12、金文大体上可以看作当时的正体字。正体就是在比较郑重的场合下使用的正规字体,俗体就是日常使用的比较简便的字体。 思考:商代除了甲骨文、金文,之前还有更早的汉字吗? 尚 书 : “ 惟 殷 先 人 , 有 典 有 册 。 ” 青川木牍(战国秦)郭店楚墓竹简 晚清四大国宝 “晚清四大国宝” 大盂鼎、毛公鼎、虢季子白盘、散氏盘都是清代出土于陕西宝鸡的西周青铜器。大盂鼎 散氏盘 毛公鼎 虢季子白盘 金文书法创作 朱为弼临金文黄宾虹 吴大澂临金文 三、石鼓文 “石刻之祖”,最早的石刻文字。呈鼓形,共十鼓,分别刻有四言诗一首,内容记述秦国君游猎,又称“猎碣”。 相关评价:唐 窦 臮:籀 之 状 也 , 若

13、生 动 而 神 凭 , 通 自 然 而 无涯 。 远 则 虹 绅 结 络 , 迩 则 琼 树 离 披 。 ( 述 书赋 ) 清 康有为:钟 鼎 及 籀 字 , 皆 在 方 长 之 间 , 形 体 或正 或 斜 , 各 尽 物 形 , 奇 古 生 动 。 章 法 亦 复 落 落 ,若 星 辰 丽 天 , 皆 有 奇 致 。 ( 广 艺 舟 双 楫 ) 清 康有为:若 石 鼓 文 则 金 钿 落 地 , 芝 草 团 云 , 不烦 整 截 , 自 有 奇 采 。 体 稍 方 扁 , 统 观 虫 籀 , 气 体相 近 。 石 鼓 既 为 中 国 第 一 古 物 , 亦 当 为 书 家 第 一法 则 也 。 ( 广 艺 舟 双 楫 ) 吴昌硕临石鼓文 四、小篆以泰山刻石、琅琊刻石。、峄山刻石最为著名。春秋战国时代的文字是逐渐演变为小篆的,小篆跟统一前的秦国文字并不是截然分明的界限。秦统一全国后,小篆并没有真正实行下去(见下图)。到了汉代,篆书被隶书取代。 青川木牍到天水放马滩秦简到云梦睡虎地秦简 祀三公山碑 天发神谶碑 齐白石篆书横幅 齐白石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