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可持续发展规划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6671142 上传时间:2021-08-12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89.6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桂林可持续发展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桂林可持续发展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桂林可持续发展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资源描述:

《桂林可持续发展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桂林可持续发展规划(4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桂林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7-2030 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桂林市人民政府2017年12月刖目.(一)编制背景 (二)适用范围和期限 (三)编制依据二、发展现状4(一)基础条件4(二)突出问题7(三)发展机遇9三、总体思路与目标11(一)指导思想11(二)发展定位12(三)基本原则13(四)发展目标14四、重点任务21(一)加强景观资源保育,建设秀美山水桂林21(二)创新发展生态产业,打造经济繁荣桂林24(三)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建设安康和谐桂林26(四)加强创新体系建设,打造创新发展桂林28(五)拓展区域合作空间,建设包容开放桂林30五、保障措施32(一)加强组织领导32(二)完善政策

2、法规32(三)倡导公众参与33(四)强化服务管理33(五)力口大资金才殳入34(六)健全考核机制34(七)深化合作开放35附件36II一、刖目(-)编制背景桂林市地处粤桂湘黔四省区中心,行政区域面积2.78万平方 公里,下辖6区11县,2016年末户籍人口为533.96万人,生活 着苗、瑶、侗、壮、回等5个世居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 79.83 万人。作为华南与华中、西部与东部、内陆与沿海连接交往的重 要节点,桂林是国际旅游城市、国际旅游综合交通枢纽、国家历 史文化名城、区域性中心城市,是中国面向欧亚、连接东盟的区 域性文化旅游重要国际化城市和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 户城市,是内地经广西沿海

3、辐射东盟的重要枢纽,是全国首个国 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桂林拥有得天独厚的漓江山水生态景观资源,享有山水甲 天下的美誉,是国务院命名的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桂林 喀斯特是中国南方喀斯特系列的重要地貌形态之一,在世界 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代表了 中国南方喀斯特地貌演化史的 完美过程,2014年以桂林山水为代表的中国南方喀斯特地貌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但桂林地处西 部多民族欠发达地区,面临着生态资源利用需求的日益增长和环 境实际承载力之间的突出矛盾,景观资源环境保育任务繁重、生 态产业发展步伐缓慢、可持续发展创新驱动能力不够强,发展不 平衡不充分。如何针对喀斯特地貌特征,促进

4、景观资源的可持续 利用,推动生态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修复 和环境保护,是桂林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也是中国 乃至世界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脆弱、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类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共性问题。推进可持续发展,是桂林市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践行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 体布局的重大举措;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创新对 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引领作用的内在要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 程创新示范区,是桂林市全面保护好生态资源、发展好绿色生态 经济、建设好国际旅游胜地的现实需

5、求;是建设宜游宜养的生 态之城、宜居宜业的幸福之城、活力迸发的创新之城 的发展途径;是桂林市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实际行动, 可以为中国、东盟乃至世界其它各国同类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现 实样板和典型经验,讲好中国故事。本规划依据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与中国落实2030年可 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 示范区建设方案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等进行编制, 主要包括桂林可持续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推 进桂林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定位、发展目标、重点任务 和保障措施等。规划提出,要立足桂林资源禀赋和现实需求,以 解决可持续发展共性问题为主攻方向,

6、以区市联动、协同推进为 实施路径,以重大行动和重点工程为重要抓手,以创新为第一动 力,着力破解发展方式、资源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等方面 的问题,统筹推进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改善,使桂林成为 生产生活生态相融,宜业宜居宜游一体的可持续发展现实样 板,为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桂林经验。(二)适用范围和期限本规划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桂林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 图,是指导桂林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的行动纲领。本规划的适用范围为桂林市行政辖区,以漓江流域沿线的秀 峰区、叠彩区、象山区、七星区、雁山区、临桂区、兴安县、灵 川县、阳朔县、平乐县和恭城瑶族自治县作为核心示范区;以全

7、 州县、灌阳县、资源县、龙胜各族自治县、永福县、荔浦县作为 拓展示范区。规划期限为2017-2030年。(三)编制依据1.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2 .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3 .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4 .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申报指弓I5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6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8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9 .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10 .全国生态功能区划(修编版

8、)11 .全国生态脆弱区保护规划纲要12 .广西壮族自治区主体功能区规划13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14.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和技术发展十三五规划-11 -15.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经济发展规划(2015-2020年)16 .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发展规划纲要17 .桂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18 .桂林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19 .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 .桂林市低碳城市试点工作实施方案21 .桂林市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22 .国家、自治区、市相关专项规划及文件二、发展现状(-)基础条件L自然和生态资源独具优势。桂林自古享有山

9、水甲天下 的美誉,以山清、水秀、洞奇、石美著称,是国际旅游名 城和生态山水名城。以漓江风光和喀斯特地貌为代表的秀 美山水景观,是集中国自然山水资源精华的国际著名品牌,是全 世界范围内发育最典型、类型齐全的喀斯特地貌,被誉为中国 南方喀斯特皇冠上的一颗明珠。桂林丰富多样的生态资源独具 优势,全市森林覆盖率高达70.91% ,建有12个自然保护区,总 面积42.7万公顷,占全市国土面积15.36%,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 区4处,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8处,形成了布局合理、类型齐全、 功能完备的自然保护区网络。2 .人文历史底蕴深厚。桂林具有2000多年的历史文化底蕴, 是国务院命名的国家第一批历史文化名

10、城,拥有灿烂的文化遗产。 其中,以甑皮岩为代表的史前文化,以灵渠、相思堞为代表的古 代水利科技文化,以宋代、明代古城池格局为代表的古代城市建 设文化,以名山胜迹、历代摩岩石刻为代表的山水文化,以靖江 王城、王陵墓群为代表的明代藩王文化,以近现代革命遗迹、历 史纪念地为代表的近现代文化,是桂林历史文化的精髓。市区范 围内有文物古迹共552处,被列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17处,其 中国家级5处、自治区级23处、市(县)级89处。3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十二五”期间,主要经济指标持续 较快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000美元, 进入中等收入发展阶段。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已建成

11、万 元增收示范带6条,新增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14种、种植业标准化生产基地16个、国家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28家,农 业综合机械化率达48.6%0第三产业比重日益增加,十二五 期末,服务业增加值达702.3亿元,年均增长7.6%,服务业税收 占全部税收比重达65.6% ,比2010年提高了 14.6%,服务业已经 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以旅游业为代表的生态产业逐步向精品 化、高端化、差异化转型发展,质量效益不断提高,近5年接待 入境游客年均增长8% ,旅游总收入年均增幅达24.1% ,桂林国际 旅游胜地建设被纳入国家战略。4 .生态环境保护初见成效。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稳 步推进,5

12、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4个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 点县、16个国家级生态乡镇、88个自治区级生态乡镇、168个自 治区级生态村建设成效明显。连续5年在全国46个重点城市环境 综合整治定量考核评比中荣获第一,环境综合治理成效显著。先 后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 模范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 先进城市、全国十佳魅力城市等荣誉,是全国水生态文明 建设试点城市、国家级低碳试点城市、中欧低碳生态城市合作项目专项试点示范城市、全国西部地区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城市。5 .社会民生事业不断进步。十二五期间,民生领域累计投入1060.7亿元,年均增长16.6% ,占一般公

13、共预算支出70%以 上,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 收入28768元,位居广西前列。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365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10年的3.27:1缩小至2015年的2.78:10累计新增城镇就业40.52万人、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45.81万人 次,获全国优秀创业型城市称号。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效果显著,南通北畅、东拓西联等工程取得重大进展,湘桂、贵广高铁 建成通车,两江国际机场扩建工程即将竣工。脱贫攻坚成效明显, 十二五期间,累计投入扶贫资金57亿元,减少贫困人口 34 万人。教育改革发展走在全区前列,全面实现贫困学生资助从学 前到高等教育全覆盖,学前教

14、育三年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 固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84%、97%、91%0法治桂 林、平安桂林建设扎实推进,社会管理、综治维稳取得新成绩, 连续五次被评为全国综合治理优秀市,连续三次获得全国社 会管理综合治理最高奖长安杯。(二)突出问题桂林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区,生态环境脆弱,景观资源保育 任务繁重,生态资源利用需求的日益增长和环境实际承载力之间 的矛盾较为突出。桂林地处西南欠发达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底子 薄,基础设施建设、民生改善、环境治理、脱贫攻坚等存在短板, 发展不平衡、不协调。L经济发展水平落后。桂林总体经济实力偏弱,人均地区生 产总值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化水平低,中心城

15、市规模小, 辐射带动力不强,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 建设滞后,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艰巨。根据可利 用土地资源综合评价,桂林市约13.1%的国土为城镇建设用地, 约33.6%的国土为农产品生产和农村生活发展用地,可建设用地 资源有限,且产出效率偏低,每平方公里建设用地生产总值比全 国平均水平低15.8% ,低效用地再开发和集约节约用地潜力较大。 传统增长动力减弱,新兴增长动力难以接续,土地、人才等生产 要素资源约束趋紧,发展与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迫切需要进一 步探索社会经济发展新路径。2 .景观资源环境保育任务繁重。桂林拥有世界上发育最典型 的喀斯特地貌,景观资源是

16、桂林市最为重要的资源禀赋,桂林 山水是中国和世界的共同财富。以现代旅游业为核心的生态产 业是桂林市未来发展的主导方向,这也势必会使桂林市对景观资 源的需求持续增长。但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现阶段桂林市经济 发展方式还比较粗放,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景观资源的 保育能力不足,导致水体自净能力减弱、土地生产力下降、喀斯 特石漠化治理成效不够明显,景观资源在生态、生产、经济等方 面的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弱化。3 .生态产业发展步伐缓慢。随着旅游业需求多元化和品质化 推动整个生态产业的消费升级,生态产业发展正处于一个快速发 展的机遇期。但桂林市旅游产业综合效益较低,产业关联度和企 业竞争力较弱,旅游高

17、端人才缺乏,旅游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设 施不足,旅游产品创新有待加强。现代服务业发展基础薄弱,农业现代化的步伐明显偏慢,生态农业、健康养生、文化创意、商 务会展等新型生态产业和新型业态占比小,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 献度较低。新型生态产业布局分散,规模效应尚不明显,缺少骨 干企业和知名品牌,产业带动能力亟需持续提高。对生态产业内 涵的挖掘和本土特色的彰显不充分,生态产品的有效供给不足, 制约了生态产业的又好又快发展。4 .可持续发展创新驱动能力不够强。依靠科技创新、技术进 步占领发展制高点的能力还不强。技术、人才、资本等要素与市 场的结合度低、联动性差。与先进地区和城市相比,创新投入不 足,2015

18、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 )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 比重仅为0.82%。创新体制机制有待突破,政策服务体系急需完 善。针对解决景观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产业升级等关键问题的 科技领军人才和团队较缺乏。(三)发展机遇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一带一路建设持续推进,以及广四大战略深入实施和桂林国际旅游胜地纵深推进,桂林可持续发展迎来了重大战略机遇期。L新时代带来新机遇。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判断,确立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绿色发展理念,提出了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把坚持新发

19、展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在 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基本方略,为桂林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2 .一带一路建设带来新机遇。桂林作为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综合交通节点和世界旅游集散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 全面推进,有利于桂林发挥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和国际旅游名城 优势,打造开放合作新高地;有利于桂林加强全球优质资源要素 集聚,提高开放合作水平;有利于桂林拓展以旅游为龙头的经济、 社会、文化合作,发展新市场、新领域,形成开放合作新优势; 为桂林可持续发展搭建了平台、拓展了空间。3 .广西”四大战略”实施带来新机遇。2015年,中央赋予广西构建面向东盟

20、的国际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 的战略支点,形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 接的重要门户三大战略定位。为了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广西推 进实施了 创新驱动、开放带动、双核驱动、绿色发展四大战 略。桂林作为广西科教中心城市、西江经济带中心城市,以及国 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在广西发展全局中的地位更加凸显,为 桂林实现可持续发展激发了活力、增添了动力。4 .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带来新机遇。桂林国际旅游胜地获批建 设,桂林经济社会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得到国家全面、系统 的政策支持。随着国际旅游胜地建设纵深推进,政策红利不断释 放,桂林成功引进了一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引领产业走向

21、的 重大项目,建设了一批事关桂林长远发展和民生福祉的重大基础 设施项目,引领带动了桂林的全面发展,为桂林在更高起点上实 现可持续发展夯实了基础、创造了条件。三、总体思路与目标(-)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三大战展理念,紧紧围绕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中央对广 略定位部署,以景观资源可持续利用”为主题,以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为导向,以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 量为主线,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以提供 优质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为主要内容,以创新驱动发展为动力, 着力解决制约桂

22、林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积极探索生产生活 生态相融,宜业宜居宜游一体的桂林发展新路径,推动生产发 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互动并进,打造宜游宜养的生态之城、宜居宜业的幸福之城、活力迸发的创新之城,为自然资 源丰富、生态环境脆弱、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实现可持 续发展提供现实样板和典型经验,为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提供桂林智慧。(二)发展定位L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样板区。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 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积极探索西部欠发达地区绿水青山转变为 金山银山的模式和路径,充分发挥桂林山清水秀生态美的景 观资源品牌优势,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 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

23、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将桂林市打造成为自然环境优美、生态产业发达、 经济与资源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建设样板 区。2 .一带一路“旅游创新发展引领区。充分发挥桂林作为一 带一路综合交通节点优势,深入挖掘桂林市可持续发展内涵, 创新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形成生态旅游为主导、特 色经济为支撑的生态产业体系。扎实推进世界旅游集散中心建设, 提升桂林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争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创新 发展的引领区。3 .可持续发展国际交流合作与落地示范基地。充分发挥桂林 对外开放和区位优势,打造可持续发展国际交流合作活动和能力 建设基地。支撑国际先进发展理念引入,可

24、持续发展能力提升, 国际发展资源集聚,可持续发展示范基地落地。支撑可持续发展 具体解决方案应用和示范,探索出以景观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特色 的可持续发展桂林模式,在国际上示范中国桂林落实2030年可持 续发展议程的先进模式。(三)基本原则L问题导向。系统分析制约桂林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制 定有针对性的系统解决方案,利用桂林独有的生态人文资源发展 生态产业,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以及社会发展的协调关系, 实现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2 .创新驱动。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营造创新环境,完善 创新激励机制,推动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

25、创新体 系,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打通创新服务链条,促进 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形成以创新为支撑弓I领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 式。3 .多元参与。构建政府引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 障的多元参与机制。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激发科研机构、高校、 企业、社会团体等利益攸关方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突出共建共享,为可持续发展创新示范区营造良好环境。4 .以人为本。坚持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坚 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人民创 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确保可持续发展 成果惠及全体人民。5 .引领示范。立足全球视野,进行超前布局和大胆探索,

26、实 现桂林生态资源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总结实施经验,形成 可持续发展的现实样板和典型模式,为国内其他同类地区可持续发展发挥示范带动效应,为其他国家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提供桂林经验。(四)发展目标按照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和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要求,以景 观资源可持续利用为主题,将桂林建设成为宜游宜养的生态 之城、宜居宜业的幸福之城、活力迸发的创新之城, 成为经济繁荣发达、社会和谐稳定、人民殷实安康的可持续发展 样板城市。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建成国际旅游胜 地。基本建成协调发展的绿色经济体系,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体

27、 系,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体系,文明健康的生态文化体系,保障 有力的政策体系,经济、社会、资源、人口、环境均衡发展,生 态产业形成规模并产生较好效益,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到2025年,全面建成国际旅游胜地,成为我国西部地区和面向东盟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示范城市。绿色经济发达,生态环境质 量处于全国前列,生态文化氛围全面形成。经济社会与人口、资 源、环境全面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到2030年,成为国内同类城市和世界同类地区可持续发展的 典型样板。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取得显著成效,资源合理利用率显 著提高,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生态文化繁荣, 全面实现人口规模、素质与生产力发

28、展要求相适应,经济社会发 -15 -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和安全 发展,使桂林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范例。L建成宜游宜养的生态之城。统筹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 展,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 展,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景观资源可持续利用经验。到2020年,基本形成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自然和谐的 人居环境,与文明健康的生态文化相互融合的格局。森林覆盖率 达到71.30% ,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不低于85%,城镇生活 污水集中处理率95%以上 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5%以上。到2025年,生态产业发展具备一定规模,生态环境质量 接近欧美发达

29、国家水平,生态文化氛围全面形成。森林覆盖率达 到71.50%,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不低于91.5% ,城镇生活 污水集中处理率99%以上 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7%以上。到2030年,生态产业成为可持续发展支柱产业,形成完 善的漓江流域景观资源保育体系,生态环境质量达到世界一流旅 游城市的水平。森林覆盖率达到71.80%,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 比例不低于92.2%,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100% ,城镇生 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2 .建成宜居宜业的幸福之城。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共享 发展的执政理念,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人民收入更满意、 生活更体面、保障更可靠、社会

30、更和谐,成为可持续、可推广的 安居乐业的典型样板。到2020年,初步形成经济与生态共发展、人与环境相和谐的发展路径,社会事业发展在西部欠发达地区处于领先地位。人均GDP较2015年增长7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2015 年增长64% ,城乡收入比控制在2.60:1以内,基本养老保险参保 率90%以上,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95%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 制在3.57%以内。到2025年,完善覆盖城乡、体系完整、水平适度、可持 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全面协调 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人均GDP较2015年增长175%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2015年增长1

31、50%,城乡收入比控制 在2.30:1以内,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100%,基本医疗保险参保 率达100%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7%以内。到2030年,全面建成产业绿色发展、城乡统筹协调、生 态文化相融、社会和谐幸福的全国可持续发展示范城市。人均GDP 较2015年增长340%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2015年增长 280%城乡收入比控制在2:1以内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100% , 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10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7%以内。3 .建成活力迸发的创新之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加快创新主体培育和高层次人才弓I进与培养,促进科技创新和科 技成果转化,创新驱动发

32、展能力持续提升。到2020年,创新平台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全社会研究与 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2.2% ,每万从业人员中研发人员数45人以上,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 14年;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8.0件,建设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20个。到2025年,创新体系基本建成,创新驱动支撑经济社会 发展的能力持续提升。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 )经费支出 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2.5%以上,每万从业人员中研发人员数60 人以上,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14.5年,每万人口发明 专利拥有量14.0件,建设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25个。到2030年,基本建成以景观资源可持续利用

33、为主题的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创新产业集群,可为同类型地区输出技 术资源和产业创新发展模式。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 )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2.8%以上,每万从业人员中研发人 员数75人以上,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15年,每万人 口发明专利拥有量24.5件,建设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30个。主要指标:依据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与中国落实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以及广西和桂林市的发展现状与需求,从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创新驱动等四个方面设置了主要发展指标32项,见表1。表1桂林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表一级指标二级指

34、标2015 年 实际值2020 年2025 年2030 年对应2030年可 持续发展目标生态 环境 指标1生态保护红线面积 占国土面积比例 (%)24.224.224.224.2目标15保护、 恢复和促进可 持续利用陆地 生态系统,可 持续管理森 林,防治荒漠 化,制止和扭 转土地退化, 遏制生物多样 性的丧失2森林覆盖率(%)70.9171.3071.5071.803漓江干流国控点优 于三类水质比例(阳 朔)100100100100目标6为所有 人提供水和环 境卫生并对其 进行可持续管 理4臭氧日最大8小时 平均浓度(pg/m3)138120100100目标11 :建设 包容、安全、 有抵御

35、灾吉能 力和可持续的 城市和人类住 区5PM2.5年均浓度(M g/m3)513520156非化石能源占一次 能源消费比重(%)25272930目标7确保人 人获得负担得 起的、可靠和 可持续的现代 能源一级指标二级指标2015 年 实际值2020 年2025 年2030 年对应2030年可 持续发展目标生态环境指标7农田土壤有机质含 量(g/kg)23.524.224.925.6目标2消除饥 饿,实现粮食 安全,改善营 养状况? 口促进 可持续农业发展指标8人均GDP较2015年的增长率(%)36816 元71175340目标8促进持 久、包容和可 持续的经济增 长,促进充分 的生产性就业

36、和人人获得体 面_1作9旅游总消费占GDP 的比重(%)2628303510旅游总消费较2015 年增长率(%)517亿元19032548011农田灌溉水有效利 用系数0.450.550.600.65目标2消除饥 饿,实现粮食 安全,改善营 养状况? 口促进 可持续农业12规模化养殖场(区) 畜禽粪便综合利用 率()809510010013万元GDP能耗较2015年卜降豕% )0.56 吨 标准煤 /万元141822目标7确保人 人获得负担得 起的、可泰和 可持续的现代 能源14单位GDP二氧化碳 排放量较2015年 下降率(%)799千 克/万 元91520社会 进步指标1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37、 入较2015年增长 率()18960 元64150280目标8促进持 久、包容和可 持续的经济增 长,促进充分 的生产性就业 和人人获得体 面_1作16城镇登记失业率(%)3.573.573.573.57一级指标二级指标2015 年 实际值2020 年2025 年2030 年对应2030年可 持续发展目标社会 进步 指标17城乡收入比2.782.602.3076767619基本养老保险参保 率()8790100100目标3确保健 康的生活方 式,促进各年 龄段人群的福 祉20基本医疗保险参保 率()949510010021每千老年人口养老 床位数(张)23.1240.0042.0043.00

38、22每千常住人口执业 (助理廖师魏人)2.22.62.83.123人口平均预期寿命77.8879.0080.0082.0024城镇生活污水集中 处理率(%)859599100目标6为所有 人提供水和环 境卫生并对其 进行可持续管 理25城镇生活垃圾无害 化处埋率(%)93959710026农村自来水普及率 (%)74809510027固XE元市家庭昔及 率()6082100100目标9建造具 备抵御灾害能 力的基出设 施,促进具有 包容性的可持 续工业化,推 动创新创新 驱动 指标28研究与试验发展经 费支出占地区生产 总值比重(%)0.822.202.502.8029每万从业人员中研 发人员

39、数(人)30456075一级指标二级指标2015 年 实际值2020 年2025 年2030 年对应2030年可 持续发展目标创新 驱动 指标30新兴产业增加值占 GDP比重(% )2030405031新增劳动力平均受 教育年限(年)13.214.014.515.0目标4确保包 容和公平的优 质教育,让全 民终身享有学 习机会32公民具备科学素质 的比例(%)4.4510.0012.0015.00四、重点任务(-)加强景观资源保育,建设秀美山水桂林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强化主体功能区的保护,进一步加 强桂林生态文明建设,提升景观资源品质,使桂林山更绿、水更 清、村更秀、城更美,将桂林建设成为美

40、丽中国的典范城市。L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坚定不移推进主体功能区规划 实施,按照各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实施差别化管理考核。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实施评估和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估工作。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推动县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多规合一,编制以县级行政区为基本单元并有机叠加的一本规划,一张蓝图,促进城乡、区域以及 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2 .喀斯特石漠化治理与修复。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对各类重 要生态功能区域严格执行管控措施,加大生态修复治理力度,逐 步扩大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范围。实施喀斯特石漠化治理与

41、修复行 动,开展土地整理及土壤改良、林草植被保护与恢复、水土资源 统筹利用、喀斯特地貌生态系统保护、石山地区生态系统修复、 矿山采石场生态恢复、生态脆弱地区生态扶贫等工程,改善生态 脆弱地区生态状况和农业生产条件,提升景观资源品质。3 .水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坚持绿地、林地、湿地三地同建, 绿化、美化、文化三化结合,经济、生态、景观三效兼顾, 实现林木覆盖率、森林品质和综合效益三提升,统筹推进山 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与修复。实施水资源保护行动,开展漓江水 源地森林保护、公益林保护和低效林提质增效、河床整治修复和 水土保持等工程,提升江河源头森林水源涵养能力。实施湿地保 护与修复行动,开展湿地生态系

42、统保护恢复与综合治理、湿地生 态监测系统建设、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等工程,增强湿地生态功 能。实施水系连通建设行动,开展漓江流域运河连通、生态水系 连通等工程,恢复运河通航功能,改善漓江水生态环境,提升水 资源安全保障能力。4 .污染治理与防控。以提供重大生态环境问题系统性技术解 决方案为目标,开发推广清洁生产、过程减量、末端治理、生态 保护、环境监测等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构建可复制可推广的区域 环境治理技术体系,统筹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确保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推进大气环境质量联防联控行动,推广 清洁能源使用,加大工业烟粉尘、尾气排放和扬尘污染控制力度。 加快城镇污水管网建设,提高

43、生活污水收集与处理能力。推进土 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改善土壤环境质量。推动企业节能减排,推 进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推进工业固体废弃物减量化、资 源化、无害化处理,提高固体废弃物利用和城镇废水处理能力。 深入实施能源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推进资源 能源节约集约利用和可再生能源利用。5 .生态景观城市建设。实施城市承载力提升、城市修补和生态修复工程行动,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生态景观建设。打通城市交通末端节点,改善城市路网微循环。推进 棚户区、城中村、城乡结合部、重要节点风貌改造及功能提升。开展漓江市区段岸线整治,辐射带动城市周边村庄景观改造。加 快智慧城市、数字城市建设,提

44、高城市管理精细化、智慧化水平。6 .美丽生态乡村建设。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实用技术 培训,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推动移风易俗、 文明进步,弘扬农耕文明和优良传统,进一步提升农民综合素 质和农村文明程度。推进村镇宜居社区规划及相关技术应用,加 大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加强水电路气房讯等基础设施建 设,全面改善农村生产和人居环境。推广应用分布式能源技术, 实现农村地区能源设施稳定、高效运行。实施农业化肥、农药减 量化行动,引导农民使用生物农药与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控制 农村面源污染,保护好绿水青山和清新清净的田园风光。开展 全域景观特征评估行动,深度挖掘景观资源价值,打造一

45、批内涵 丰富、功能齐全、特色鲜明的美丽乡村和乡邻小镇,拓展全域旅 游资源。(二)创新发展生态产业,打造经济繁荣桂林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在生态旅游业、高效生态农业、 生态康养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 能,构建具有桂林特色的生态产业体系,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L生态旅游业升级。打造快慢结合的旅游体系,推动旅游服 务以观景为核心向以消费为核心转变,促进由旅游城市向城 市旅游跨越。实施全域旅游战略,培育发展旅游+新业态。 优化整合旅游资源,建设提升八大世界级旅游精品景区,打造一 批旅游精品线路。统筹城市旅游和乡村旅游发展,建设特色旅游 小镇,实现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通过

46、智慧旅游技术手段, 推进旅游业态、旅游结构、旅游品牌、旅游服务提档升级,提升 生态旅游产业竞争力。2 .高效生态农业升级。实施乡村振兴行动,牢牢把握桂林生 态农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资源禀赋条件,引导和推动更多资 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形成现代农业产业体 系。实施现代特色农业产业7+3提升行动,建设一批要素集中、 产业集聚、技术集成、经营集约的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推广绿 色植保、生态养殖等技术,打造一批循环农业示范区。加强农田 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提高农业综合生产 -25 -能力。推广低碳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促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监测和治理,

47、推进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培 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 业经营主体,打造农产品精深加工、农村电商、现代化物流新高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3 .生态康养产业发展。加快康养服务机构和设施建设,加强 健康产业、人才平台建设。建设养老产业集聚区,打造一批集养生、养老、旅游、医疗于一体的养生养老小镇,提升高端养生养老服务能力。发展以传统中医和民族医药预防、保健、治疗为特色的康复疗养服务,建设桂林国家健康旅游示范基地,打造中国-东盟康复疗养基地。以中国(桂林)国际健康养生服务产业创新发展高端论坛为平台,打造国际健康旅游交流中心,塑造漓水青山、健康桂林城市品牌。4 .

48、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积极发掘少数民族文化精髓,建设一批民族文化传承展示基地。加强创意文化产品创作培育,挖掘桂林历史文化内涵,打造富有地方特色、具有市场潜力的文化精品。加强文化技术创新,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培育新 型文化业态。推进金融资本、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源有机结合,加 强文化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和技术创新主体的地位,提升自主知识 产权创造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合作,开拓国际市场,形成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科技企业和系列产品,提升桂林文化软实力。5 .现代服务业新体系打造。打造现代服务业优势品牌,构建 特色鲜明、布局合理、优势互补、集聚发展的现代服务业新体系。 深入挖掘县域服

49、务业特色资源,以产业链延伸、价值链升级、信 息化改造等模式,促进服务业与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 现代化深度融合,延伸拓展服务业链条,构建覆盖城乡的社会化 服务体系。加快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提升壮大一批现代服务 业重点产业和龙头企业,补齐服务业短板。加快服务业创新发展 和标准化建设,建设服务全区、辐射粤桂湘黔的区域性现代服务 业中心城市和面向东盟的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区。(三)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建设安康和谐桂林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 创新社会治理,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 保障、更可持续,把桂林建设成为平安和谐新家园。L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50、实施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全面提高教 育教学质量,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实现教育 现代化。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实现更高质量 充分就业。加强就业创业指导和培训I ,实施大学生就业促进计划 和创业引领计划、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鼓励创业带 动就业。完善就业实名制登记和就业援助政策,统筹推进农村劳 动力转移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以及失业人员再就业。建立健 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健全工 资收入稳定增长机制。健全社会保障财政投入机制,建立城乡一 体化的社会保障接续平台。2 .加强平安桂

51、林建设。健全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和基层组织自 治功能,实现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和网格化管理全覆盖,推动政府 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加强公安基层基础设施建 设,完善天网工程,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社会资源综合评价 体系,促进信息资源互通共享。提升网络安全保障能力,推进网 络在线安全监测,打击网络犯罪,维护网络信息安全。深化防灾 减灾体制机制改革,实施社区减灾准备认证示范工程,提升城乡 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创新农村社会治理,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 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使农村更 加和谐安定有序。3 .建立绿色消费体系。加强绿色消费宣传,树立尊重自然、 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绿色

52、消费理念,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 的生活方式。建立健全创新示范区国民教育体系,加强对青少年 绿色消费意识的培养,提高民众的绿色生活素养。研究制定居民、 游客绿色消费行为规范,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 绿色社区,培育绿色消费习惯,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参与节能、节 水、节约的绿色低碳消费社会氛围,率先构筑绿色消费体系。4 .聚力脱贫攻坚战役。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施脱贫 攻坚七个一批和十大行动。加大项目、资金、政策等倾 斜力度,统筹推进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改善、特色产业发展,以及贫困人口素质提升、创业就业、移民搬迁。全面改善贫困地区生 产条件和人居环境,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强化脱贫工作责任

53、考 核,完善脱贫摘帽激励机制,推进社会扶贫、行业扶贫,营造全 社会扶贫强大合力。持续巩固脱贫成果,预防返贫现象发生。(四)加强创新体系建设,打造创新发展桂林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营造创新环境,优化创新机制,夯实创新基础,培育创新主体,集聚创新资源,转化创新成果,激发创新活力,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为可持续发展提 供有力支撑。L构建可持续发展创新平台。集聚国内外优质科技资源,组 建专业化可持续发展创新机构。争取国内外研发机构、技术服务机构在桂林设立分支机构,促进创新资源的开放共享。推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岩溶地质、生态保护、旅游开发等领域,培育创建510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和基地。围绕农林

54、、生命健康、生态环保等领域,培育建设100家自治区级研发平台。围绕生态环 境保护、生态产业发展、历史文化发掘利用等领域可持续发展关键共性技术问题,开展科技攻关,实现新的突破。2 .培育经济增长创新主体。实施瞪羚企业培育计划,通过给予创新投入、发展空间、市场开拓、示范应用、人才引进、 融资上市等方面的支持,培育50家瞪羚企业。实施小巨人 企业培育工程,遴选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创新性强、符合桂林发 展定位的重点企业,打造100家能够发挥龙头作用的小巨人企业。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引导创业投资机构和社会资 本投资科技型中小企业,打造1000家高新技术企业。实施企业研 发机构建设倍增计划,推动企业通

55、过自建或与高校院所共建等多 种方式,实现大中型骨干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3 .加快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围绕桂林景观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需求,弓I进国内外高水平技术人才。实施广八桂学者特聘专家,以及桂林漓江学者、丹桂育才计划、人 才小高地等人才计划和人才工程,加快弓I进生态保护、景观保 育、旅游发展、文化创意、生物医药、健康养生等领域国际国内 高端人才。依托创新平台建设和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培育造就一 批可持续发展领军人才、拔尖人才和创新团队,并给予长期稳定 支持。4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应用。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 构建完善的技术交易服务体系,提高创新研发、创业支持、知识 产权、科

56、技金融、技术转移等服务水平,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 善、体制健全、运行高效的技术转移体系,实现技术、资本、人 才等创新要素有机融合。聚集全球创新资源,提升引进消化吸收 能力,吸引国内外生态保护、智慧旅游、健康养生等领域高水平 的科技成果落地桂林,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品牌产品。扶持壮大一批以桂林国家生产力促进示范中心为龙头的中介机 构,以桂林国家大学科技园为骨干的孵化基地,打通科技成果转 化通道,引导科技成果对接特色产业需求,打造桂林可持续发展 新的增长极和产业链。5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与创新。健全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机制, 充分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创新要素 配置的决

57、定性作用,推进创新评价、项目评估、资金支持、成果 转化、创业孵化、国际合作等方面的改革创新,加快先进适用技 术在可持续发展领域转化和运用。完善保障和激励创新的分配制 度,探索年薪制、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措施,提高科研人员 成果转化效益分享比例,构建有利于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强 科技资源整合集聚,推动公共科技设备、数据等向社会开放共享。(五)拓展区域合作空间,建设包容开放桂林开展形式多样、广泛深入的国际与区域合作,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探索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现实样板 和典型模式,讲好桂林故事,为国内同类地区提供可复制的发展 模式,为其他国家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中国经验。L加

58、强以旅游发展为纽带的国内区域合作。发挥旅游资源丰 富、对外交流便捷的优势,积极开展区域间旅游、文化等交流合 作活动,提高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力和国际影响力,打造全方位对 外开放的国际化城市。以旅游产业合作发展为纽带、以生态产业 创新发展为动力,加强与其他城市的经济文化联系和产业发展对 接,带动广西周边地区和粤湘滇黔等区域旅游业发展。积极参与 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战略支点建设,建立与北部湾、珠三 角、长株潭、成渝等重点经济区的多方位合作机制,促进区域间-31 -旅游业和相关产业融合创新发展。2 .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依托广西作为唯一被国家定位为同时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省区的战略优势,发挥

59、 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作为国家战略的先行优势,积极参与一 带一路项目建设和与东盟国家互联互通项目建设。立足桂林生 态资源优势和生态产业发展潜力,开展旅游、农业、文化、康养、 科技、教育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分享 可持续发展经验。以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永久落户桂林为契 机,打造桂林与东盟旅游合作交流的国际性知名展会,搭建具有 区域特色、面向全球开放的国际旅游合作平台。以中国(桂林) 国际健康养生论坛为平台,全方位宣传展示桂林独特的资源优势 和巨大的合作发展空间,推动桂林康养产业的国际合作交流。主 动参与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合作和澜沧江-湄公河合作项 目,全面加强与沿线国家的旅

60、游合作、经贸投资和人文交流,实 现互利共赢。3 .创建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际交流合作与落地示范基 地。以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永久落户桂林为基础,发挥桂林 国际性旅游合作平台优势,在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大力支持下,与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积极合作。建设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际 交流合作基地,定期开展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国际交流活动和 能力建设活动,加深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理解,提升解决本地发 展挑战的能力,更好的利用国际发展资源提升本地发展水平;建 设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落地示范基地,集中展示桂林景观资源 可持续利用为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具体做法和实施经验,向 世界同类地区示范如何破解

61、可持续发展瓶颈问题,在实现本地经 济、社会、环境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对全球可持续发展议 程的实现作出积极贡献。五、保障措施(-)加强组织领导建立自治区、桂林市上下协同推进的领导机制。把国家可持 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纳入各级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 成立由自治区分管领导任组长,自治区有关部门和桂林市主要领 导为成员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 工作领导小组。成立由桂林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各有 关部门和区县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桂林市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 程创新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重大 政策,统筹解决创新示范区建设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桂林市设

62、立 可持续发展工作常设机构,落实专项编制,高配一级,负责创新 示范区的建设和管理工作。(二)完善政策法规自治区制定出台桂林市可持续发展促进条例及系列配套 政策,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 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坚持生态立市战略,将生 态保护放在发展的优先位置,加快生态建设和修复,提高资源承 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建立健全生态保护红线管理、生态补偿、 生态利用制度。推动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促进资 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实现经济与生态共发展、人与环境相和 谐、自然与社会共进步。(三)倡导公众参与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杂志、互联网媒体等传播媒介,组织开 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树立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宣传典型案 例,推广示范经验。制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