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练习学案: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上传人:缘*** 文档编号:26640459 上传时间:2021-08-1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61.4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考地理二轮练习学案: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地理二轮练习学案: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考地理二轮练习学案: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二轮练习学案: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二轮练习学案: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一】地球的公转1、公转特征2019 年高考地理二轮练习学案: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注意事项 :认真阅读理解,结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考,多理解!无论是单选、多选还是论述题,最重要的就是看清题意。在论述题中, 问题大多具有委婉性, 尤其是历年真题部分,在给考生较大发挥空间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考试难度。考生要认真阅读题目中提供的有限材料,明确考察要点, 最大限度的挖掘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建议考生答题时用笔将重点勾画出来,方便反复细读。 只有经过仔细推敲,揣摩命题老师的意图,积极联想知识点,分析答题角度,才能够将考点锁定,明

2、确题意。 目标定位 1. 理解地球公转的一般规律和特征。2. 理解黄赤交角的形成及其地理意义。3. 学会分析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理解并掌握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其季节的关系。(1) 方向: _。 ( 在右图中用箭头标出 )(2) 周期:一恒星年: _。(3) 速度:近日点 A 点,最 _;远日点 B 点,最 _。2、黄赤交角及其影响(1) 黄赤交角(2) 影响:引起太阳直射点在 _之间往返运动。( 以北半球为例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 随纬度变化规律: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2) 随季节变化规律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达一年中最大值A、 _日 南半球各纬度达一年

3、中最小值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达一年中最大值B、 _日 北半球各纬度达一年中最小值C、春、秋分日:? _达一年中最大值,其他地区介于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3、四季的更替(1) 原因:一年中,地球上各地 ? _ 和正午太阳高度随时间变化,导致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的多少不同。(2) 天文四季:夏季是一年内白昼最? _、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冬季是一年内白昼最 ? _、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春、秋季节是? _ 的过渡季节。(3) 北温带国家的四季:春季: 3、4、 5 月;夏季: 6、 7、 8 月;秋季: 9、 10、 11 月;冬季: 12、1、 2 月。4、五带的划分以南、北回归线和南、 北极圈为界可

4、以把地球表面分为热带、北温带、 南温带、 北寒带、南寒带五个热量带。五带反映了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向高纬减少的规律。【问题思考】1、远日点与夏至日,近日点与冬至日的天文含义相同吗?2、假如地轴与赤道面相交的角度为90,那么当地球自转和公转时,昼夜长短和季节如何变化?3、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方,昼夜状况有何特点?探究点一昼夜长短变化读“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甲、乙两处的昼夜分布放大图”,回答以下问题。(1) 地球公转到甲处时,摩尔曼斯克港、开普敦、开罗、北京四城市白昼由长到短的排序为 _ ;由甲处公转到乙处过程中, 、两城市昼夜长短的变化分别是 _ 、 _ 。(2) 地球公转到甲处时,A、 B 两点

5、的昼长分别约是_、 _。(3) 地球公转到乙处时, C点的日出、日落时刻分别是 _ 、 _。(4) 根据下图你能说出该图所示日期以及四条曲线分别代表的是哪条纬线上的太阳高度日变化吗?【反思归纳】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以北半球为例 )太 阳 直 射 点 与 昼 夜 长 短 的 关 系 : (1) 太 阳 直 射 点 所 在 的 半 球 ( 该 半 球 为 夏 半年 )_ ,纬度越高,白昼 _;另一半球 ( 冬半年 )_ ,纬度越高,白昼那么 _ 。(2) 直射点的纬度越高, 地球上各地昼夜长短相差 _,出现极昼极夜的范围 _。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北半球各地昼 _,夜 _,北极圈内出现 _;而南半

6、球那么昼 _,夜 _,南极圈内出现 _。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那么相反。(3) 赤道上全年 _,春、秋分日全球 _ 。探究点二地球运动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分析深圳一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地球运动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进行探究时遇到了一些问题,请结合所学地理知识予以解答。(1) 他们认为:在当地一个窗户朝正南的房间里,全年正午阳光都能照射到房内。你认为是否正确?为什么?(2) 下图是他们绘制的“冬至日旗杆影子在日出、正午、日落时的示意图” 。该图表示是否正确?为什么?(3) 他们在进行图像转换时遇到了困难,请将左下图所示内容按要求转绘在右下图中。( 要求:在右上图中绘出晨昏线,用阴影表示夜半球部分,标出直射点

7、所在经线的经度)【反思归纳】日出、日落方位与日影朝向的变化规律:在二分日,全球各地太阳从_升起,_落下。因此日出时日影朝_,日落时日影朝_。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于夜,南半球反之。北半球各地( 极昼区域除外 ) 太阳从 _方升起, _方落下。日出时日影朝向_,日落时日影朝向 _。从春分日至夏至日,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太阳升起和落下方向也逐渐_移;从夏至日至秋分日,太阳直射点南移,太阳的升落方向也逐渐_移。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短于夜,南半球反之。北半球各地 ( 极夜区域除外 ) 太阳从 _方升起, _ 方落下,因而日出时日影朝向 _,日落时日影朝向 _

8、。从秋分日至冬至日,随着太阳直射点南移,太阳的升落方向也逐渐 _;从冬至日至次年的春分日,太阳直射点 _,太阳的升落方向也逐渐北移。由此可见, 太阳的升落方向 ( 日影的朝向与升落方向相反 ) 不仅随空间, 而且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从赤道开始, 随着纬度的升高, 太阳的升落在南北方向上的变化幅度也逐渐增大。【一】选择题(2017 昆明学情分析轨道均分成四等份,读图回答) 下图所示是“地球公转的轨道图”1 2 题。,图中甲、乙、丙、丁四点将1、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所用时间最少的一段是()A、甲乙B、乙丙C、丙丁 D、丁甲2、2017 年 2 月 3 日,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

9、距甲、乙、丙、丁四点最近的是 ()A、甲点 B、乙点 C、丙点 D、丁点(2017 广州重点中学联考) 某年 7 月 1 日中午 12 时 30 分园里的九根铁柱瞬间失去黑影,出现 “立竿无影”的天文奇观,市民啧啧称奇。据此回答34 题。3、此景象发生时()52 秒,广州市花地大道时间引得现场观看的数百名广州A、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B、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C、北极点出现极夜现象D、南极点出现极昼现象4、此景象在一年内会出现两次,另一次可能发生在()A、 4 月 18 日前后 B、 6 月 11 日前后C、 8 月 11 日前后 D、 10 月 6 日前后(2017 贵阳质检 ) 读“不同地点昼

10、长随季节变化统计曲线图”,回答以下问题。5、图中 a、 b、c、 d 四地,自转线速度由快到慢依次是()A、 a、c、 b、 dB、 a、 b、c、 dC、d、 c、 b、aD、 c、 d、 a、 b(2017 大纲全国文综) 据报道,某年 3 月 9 日,我国科考队员在中国北极黄河站(78 55 N,11 56 E) 观看了极夜后的首次日出。据此完成6 8 题。6、当日,科考队员在黄河站看到日出时,北京时间约为A、 10 时 B、 13 时 C、 16 时 D、 19 时()7、当日,日落于黄河站的A、东方 B、西方 C、南方()D、北方8、据此推算,黄河站此次极夜开始的时间约在前一年的()

11、A、 9 月 21 30 日 B、 10 月 1 10 日C.10 月 11 20 日 D、 10 月 21 30 日(2017 四川文综 ) 图甲是“某日同一经线日出时刻( 地方时曲线,其中一条是正确的。请阅读正确曲线,回答9 10 题。) 随纬度变化图” 。图内三条9、假设图甲表示6 月 22 日状况,那么南纬40 50地区的夜长约为 ()A、 15小时 16小时 20 分B、 17小时 19小时 20 分C、 19小时 20 分 21 小时 20 分D、 22小时 40 分 23 小时 20 分10、假设图甲表示南半球的状况,当北京时间12 点时,以下四图中与之相符的是()【二】综合题1

12、1、下图中阴影部分代表黑夜,空白部分代表白昼,此时北京时间为10 时。据此完成以下要求。(1)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_ ,该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规律是_ ,地球上有极昼现象的范围是_ 。(2)A 、B 两点此时的地方时分别是_时、 _ 时,从两地看来,太阳都位于其 _方向。(3) 假设图示日期为 12 月初,那么此后至我国春节前后, 图中经线与晨昏线的夹角变化情况是 _ 。12、(2017 重庆质检 ) 读图,图中 XOY为地轴, MN为赤道, EF、 E F为回归线, ST、 S T为极圈,据此回答以下问题。(1) 以下各角中与目前黄赤交角相等的是() XOF XOT E OY

13、FONA、 B、 C、 D、(2) 按地球上“五带”的划分,图上ST 与 EF 之间和 EF 与 EF之间分别为 _带和 _ 带。(3) 当太阳直射点在图上自 MN向北移动到 EF,再由 EF 向南移动到 MN的过程中, 在 S T及其以南范围内,极夜现象出现的地区变化规律是什么?(4) 为了研究黄赤交角对地球自然环境的影响,假设黄赤交角变为上将可能会出现的自然现象有( 多项选择 )()A、太阳终年直射赤道0,这时,在地球B、各地全年都昼夜平分C、各地气温都无日变化D、各地都无四季变化E、无大气环流现象F、自然地理环境无区域差异【练后反思】考点题号错因地球公转的特征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答案课前准

14、备区自西向东365 日 6 时 9 分 10 秒快慢赤道黄道23 26南北回归线夏至冬至 ? 赤道 ? 昼夜长短 ? 长 ? 短 ? 冬夏两季问题思考1、不相同。远日点是指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离太阳最远位置,发生在每年7 月初,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而夏至日是指每年6 月 22 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近日点是指地球在公转轨道上处于离太阳最近位置,发生在每年1 月初,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而冬至日那么是指每年12 月 22 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2、全球任何纬度都昼夜平分且无季节变化。3、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方昼夜状况相反,一地的昼长等于另一地的夜长。例如,6 月

15、 22 日, 40N 的地方昼长14 小时 51 分,夜长9 小时 09 分;而 40 S 的地方夜长14小时 51 分,昼长9 小时 09 分。课堂活动区探究点一(1) 昼变长夜变短昼变短夜变长(2)14 小时 12 小时 (3)8 : 0016: 00(4) 该图所示日期为北半球夏至日。曲线 A、B、 C、 D 分别代表北极点、北极圈、北回归线、赤道上的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反思归纳(1) 昼长夜短越长昼短夜长越短(2) 越大越大最长最短极昼现象最短最长极夜现象(3) 昼夜等长昼夜等长探究点二(1) 不正确。深圳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夏至日前后,阳光不能照进房内。(2) 不正确。正午旗杆影长应短于

16、日出与日落时旗杆影长。(3) 见下图。解析第 (1) 题,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只有在北回归线以北至北极圈的地区才符合题目要求,而深圳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第(2) 题,冬至日,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西南方向落下,影子朝向相反,图中绘制正确;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旗杆影子朝向正北,且影子应是一天中最短的,图中绘制不正确。第(3) 题,绘制时应是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且 20 W位于昼半球最中间。反思归纳正东面正西面西东东北西北西南东南北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南移北移课后练习区1.A2.B 甲乙丙丁四点将地球公转的轨道均分成四等份,根据图中太阳的位置可以判定甲乙段地球经过近日点,运动速度最快,用

17、时最少。2 月 3 日地球离开近日点(1 月初 )1个月,故靠近乙点。3、 A4.B “立竿无影”反映太阳直射现象。此景象发生在7 月 1 日,是在夏至日过后10 天左右,故另一次可能发生在夏至日之前的10 天左右。 5、Ba 地全年昼夜平分,位于赤道,自转线速度最快;b 地的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小于c地,即纬度较c 地低,自转线速度较c 地快; d 地为北极点,自转线速度为零。6、D7.C8.B 第 6 题,由题中极夜后的首次日出可以得出此时黄河站为12 时,再根据经度可计算出北京时间为19 时。第 7 题,由于黄河站是极夜后的首次日出,所以日出和日落都是在正南方且时间短暂( 此时的视运动为太阳

18、在正南地平线上刚刚升起便马上落下) 。第 8题,当黄河站极夜开始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相同,不同的是当极夜刚开始时太阳直射点向南运动, 而极夜消失时太阳直射点向北运动,此时为 3 月 9 日,太阳直射点到达赤道还需约 12 天时间, 那么可推算前一年太阳直射点从赤道(9 月 23 日 ) 到此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也需约12 天时间,即大约在10 月 5 日,因此选B。 9、 A10.D 第 9 题,因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故右上曲线为正确曲线,那么北纬 40 50地区的日出时间为3: 50 4: 30,所以北纬40 50地区的夜长为7小时 40 分 9 小时, 南半球同纬度地区的夜

19、长那么为15 小时 16 小时 20 分。第 10 题,假设图示表示南半球,那么南半球昼长夜短,排除 B、C,而此时北京时间为12 时,那么 150W为 18 时,赤道与150 W交点位于昏线上,所以应选D。 11、(1)(20 S,150 E)从 20 S 向南北两侧逐渐减小70 S 及以南地区 (70 S 到南极点之间 )(2)1224(或 0) 正南 (3)( 至 12 月 22 日前后 ) 先逐渐增大至23 26,再逐渐减小12、 (1)C(2)北温热 (3) 从南极点开始,出现极夜的地区逐渐扩大,太阳直射点至EF 时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全部为极夜,之后,出现极夜的地区逐渐缩小。(4)ABD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